配色: 字号:
07文公七年
2020-03-01 | 阅:  转:  |  分享 
  


文公七年



【原文】七年,春,公伐邾娄1。

三月,甲戌,取须胸2。取邑不日,此何以日?内辞也,使若他人然。

遂城3郚4。

夏,四月,宋公王臣卒。

宋人杀其大夫。何以不名?宋三世无大夫,三世内娶也。

戊子,晋人及秦人战于令狐5。晋先蔑以师奔秦。此偏战也,何以不言师败绩?敌也。此晋先蔑也,其称人何?贬,曷为贬?外也。其外奈何?以师外也。何以不言出?遂在外也。

狄侵我西鄙。

秋,八月,公会诸侯、晋大夫,盟于扈。诸侯何以不序?大夫何以不名?公失序也。公失序奈何?诸侯不可使与公盟,眣6晋大夫使与公盟也。

冬,徐伐莒。

公孙敖如莒往盟。

【译文】鲁文公七年,春季,鲁文公率兵攻打邾娄国。

文公三月,甲戌这天,鲁文公夺取了须胸。夺取城邑是不记载日期的,这里为什么记载日期呢?这是鲁国的说法,让它好像是别人干的一样。

接着,鲁国又在部这个地方筑城。

夏季四月,宋成公王臣去世。

宋国人杀了自己的大夫。为什么不写名字?宋国三代没有大夫,因为宋国三代国君的夫人都是娶国内的姑娘。

戊子这天,晋国人和秦国人在令狐这个地方交战。晋国大夫先蔑率领他的部下一起逃亡到秦国。这是各据一方的正规战争,为什么不说哪个国家失败了呢?因为势均力敌,不分胜负。这是晋国的先蔑率兵,为什么称人呢?为了贬低他。为什么要贬低他?因为他怀有二心。他怎样怀有二心呢?他率领自己的部下逃亡到秦国。为什么不说他出逃呢?因为他逃亡秦国前就已经在国外了。

狄人侵犯鲁国西部边邑。

秋季,八月,鲁文公会见诸侯和晋国大夫,并在扈这个地方结盟。诸侯们为什么不排列次序?大夫为什么不写出姓名?因为鲁文公失去了与诸侯排列顺序的机会。鲁文公怎么失去了与诸侯排列顺序的机会呢?鲁文公来晚了,诸侯不能和他结盟,使眼色让晋国大夫和他盟会。

冬季,徐国攻打莒国。

公孙敖到莒国去参加盟会。

【说明】本篇《文公七年》,主要描述的是鲁文公七年发生的故事。主要记述了八件事,一是鲁文公征伐邾国,夺取了须句。二是宋成公去世,宋昭公立,想去除众公子,乐豫劝谏,但宋昭公不听。三是宋穆公、襄公的族人起兵反叛,后与宋昭公和解。四是秦康公送公子雍回晋国,但晋国大臣又拥立晋灵公为国君,并出兵抵御秦国军队。五是狄国人入侵鲁国,鲁文公派使者告诉晋国,晋国人又派贾季去责备酆舒。六是齐、宋、卫、郑、许、曹、鲁等国在扈地结盟,为的是晋灵公即位。七是鲁国穆伯为襄仲迎亲,结果自己娶了莒女,襄仲不服,想率兵攻打穆伯,最后鲁文公接受叔仲惠伯的劝谏而制止了襄仲,使穆伯送回莒女。八是晋国郤缺劝谏赵宣子,要赏罚分明。

————————————————————

【注释】1.邾:(zhū朱)古诸侯国名。故址在今山东邹县。《左传·隐公元年》:“公摄位而欲求好于邾,故为蔑之盟。”《左传·僖公三十三年》:“公伐邾,取訾娄,以报升陉之役。”《说文》:“邾,周武王时所封曹姓国也。始封之君曰侠,为鲁附庸。从邑,朱声。”

2.须胸:原为国名,鲁僖公二十一年为邾娄国所灭,次年僖公伐邾娄,取须胸,并入鲁。当年又被邾娄国夺回。地在今山东东平县。《左传》作“须句”。

3.城:(chéng成)这里用作动词,修筑城邑。《左传·隐公元年》:“夏四月,费伯帅师城郎。”《左传·昭公二十三年》:“今吴是惧而城于郢。”

4.郚:(wú吾)古邑名。春秋鲁邑。在今山东省泗水县南。《春秋公羊传·庄公元年》:“齐师迁纪邢、邵、郚。”

5.令狐:晋国地名,在今山西猜氏县西。

6.眣:(dié迭)使眼色示意。《春秋公羊传·文公七年》:“诸侯不可使与公盟,眣晋大夫使与公盟也。”

春秋公羊传文公









人生道路上若干问题的解读人生道路上若干问题的解读





1







献花(0)
+1
(本文系解决人生问...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