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黄河借高科技调水调沙
2020-03-03 | 阅:  转:  |  分享 
  


黄河借高科技调水调沙 “原型黄河”、“模型黄河”、“数字黄河”首次实现联动 姚伟捷

黄河水利委员会有关负责人近日透露,从7月4日开始的范围由河南小浪底水库到山东黄河入海口近千公里河段的黄河首次调水调沙试验,将在实验室和计算机上同步实施,这也意味着“原型黄河”、“模型黄河”和“数字黄河”首次实现联动。?“原型黄河”就是自然界中真实的黄河;“数字黄河”是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构建的数字化虚拟平台,被称为“装在计算机里的黄河”;“模型黄河”则是以相似性原理为依据,按照一定比例缩小的黄河模型,也就是“实验室中的黄河”。?据专家介绍,黄河下游的河道模型是世界上最大的河床可以移动的河道模型,它与真实的黄河具有高度的相似性。当调水调沙还处于论证阶段的时候,在这条“小黄河”上,就已经进行了多次调水调沙的模拟试验。这条比原型黄河小600倍的河道模型长500多米、宽36米,直观反映了小浪底水库以下近300公里游荡河段在不同水文条件下的河势变化。此次调水调沙试验前,为找到利用最小水量、最短泄水时间、对下游河道形成最佳减淤效果的方法,在这条“小黄河”上已经进行了数十次水沙调控模拟试验,得到了大量参考数据。?据了解,调水调沙试验开始后,模型黄河和原型黄河进行同步试验。与此同时,“数字黄河”利用遥测、遥感、卫星技术和数字模型等科技手段在调水调沙试验期间进行降雨预报、洪水预报和水库调度;同时收集水量分配、冲淤变化、洪水演进等方面的数据信息,并运用数学模型即时分析研究。在整个调水调沙试验结束后,科研人员将对“原型黄河”、“数字黄河”、“模型黄河”分别取得的实验数据进行合成分析,互为验证补充,从而提高试验的科学性。?据介绍,黄河首次调水调沙试验是新中国黄河治沙史上科技手段运用最多的一次,有多项高新技术将大显身手。其中包括:在黄河指挥控制中首次应用的异地会商系统,主要作用是调水调沙实验开始后,将指挥中心与分布在数百公里实验河段上的多个前线指挥部联系在一起;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水文监测设备棗浑水抛面测深仪,也叫“水下雷达”,它采用声纳技术,只需几秒钟就可以测得所需要的水下地形地貌、水流分布和含沙量变化的数据,比使用传统的测量仪器在速度上提高了数十倍。据了解,调水调沙实验开始以后,“水下雷达”会与GPS全球定位系统同时应用,不间断地把小浪底水库的水沙情况和坝前冲淤的情况转换成图像呈现在专家面前。 (2003-06-2613:54

献花(0)
+1
(本文系涛儿—taoer...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