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江苏省仪征市2015年中考化学一模试卷(解析版)
2020-03-03 | 阅:  转:  |  分享 
  
江苏省仪征市2015年中考化学一模试卷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能量的转化过程中,由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是()

A.

蓄电池放电 B.

风力发电 C.

水力发电 D.

太阳能发电

考点: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的能量变化.. 专题: 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和能量变化. 分析: 根据题意,选择的能量转化是由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即发生化学反应,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 解:A.蓄电池放电属于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故符合题意;

B.风力发电,是将风能转化为电能,故选项错误;

C.水力发电,是将重力势能转化为电能,故选项错误;

D.太阳能发电,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故选项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明确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时应发生相应的化学变化来产生能量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2.(2分)(2015?仪征市一模)2014年全年仪征雾霾日共计255天,其中中重度雾霾日50天,下列做法会产生雾霾天气的是()

A. 机动车加尾气净化器 B. 减少使用化石燃料 C. 农业秸秆集中田间焚烧 D. 发展天然气公交线路

考点: 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 专题: 空气与水. 分析: 雾霾天气的形成是空气的污染造成的,要改善雾霾天气,就要保护环境,保护空气的质量 解答: 解:A、机动车加尾气净化器,可以净化空气,改善雾霾天气;

B、减少使用化石燃料,可以减少空气污染,改善雾霾天气;

C、农业秸秆集中田间焚烧,会加重空气污染,会产生雾霾天气;

D、发展天然公交线路,可以减少空气污染,改善雾霾天气.

故选:C 点评: 环境的保护是社会关注的话题,相关问题就成为经常考查的内容

3.(2分)(2015?仪征市一模)人体缺少必需的微量元素会影响健康,贫血通常需要补充的元素是()

A. 铁 B. 钙 C. 氟 D. 碘

考点: 人体的元素组成与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 专题: 化学与生活. 分析: A、根据铁的生理功能和缺乏症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钙的生理功能和缺乏症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氟的生理功能和缺乏症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碘的生理功能和缺乏症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 解:A.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主要元素,缺乏会患贫血,所以贫血通常需要补充铁元素,故选项正确;

B.钙主要存在于骨胳和牙齿中,缺乏幼儿和青少年会患佝偻病,老年人会患骨质疏松,且钙属于常量元素,故选项错误;

C.氟能防治龋齿,缺乏易患龋齿,故选项错误;

D.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主要元素,缺乏会患甲状腺肿大和呆小症,故选项错误;

故选:A 点评: 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是中考考查的热点之一,掌握人体化学元素的分类、生理功能、食物来源、缺乏症、摄入时的注意事项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4.(2分)(2012?武汉)三氧化铬(CrO3)常用于金属镀铬.在工业上,用重铬酸钠(Na2Cr2O7)制造三氧化铬,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2Cr2O7+X═2CrO3+Na2SO4+H2O其中X的化学式为()

A. H2S B. H2SO3 C. H2SO4 D. SO2

考点: 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专题: 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据此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推断反应物X的化学式. 解答: 解: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2Cr2O7+X═2CrO3+Na2SO4+H2O,生成物中Cr、O、Na、S、H原子个数分别为2、11?、2、1、2,反应物中Na、Cr、O原子个数分别为2、2、7,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X中含有2个氢原子、1个硫原子和4个氧原子,即每个X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1个硫原子和4个氧原子构成,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H2SO4.由以上分析可知:

A、X的化学式不是H2S,故A错误;

B、X的化学式不是H2SO3,故B错误;

C、X的化学式应是H2SO4,故C正确;

D、X的化学式不是SO2,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利用化学反应前后元素守恒、原子守恒来确定物质的化学式是解题的关键.

5.(2分)(2015?仪征市一模)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构成物质的微粒只有分子和原子 B. 物质三态变化是由于分子大小发生了变化 C. 气体易被压缩,说明分子不能运动 D. 原子可通过得、失电子变成离子

考点: 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 专题: 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 分析: A、分子、原子以及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B、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的三态变化主要是由于分子的间隔大小发生改变;

C、气体易被压缩,说明构成气体的分子的间隔大;

D、原子可通过得、失电子变成离子. 解答: 解:A、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故A错误;

B、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的三态变化主要是由于分子的间隔大小发生改变,故B错误;

C、气体易被压缩,说明构成气体的分子的间隔大,故C错误;

D、原子可通过得、失电子变成离子,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学生应明确分子、原子、离子都是微观粒子,明确其区别和联系,能够认识微粒的性质.

6.(2分)(2015?仪征市一模)下列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A.

过滤 B.

称取氯化钠 C.

稀释浓硫酸 D.

测溶液的pH

考点: 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称量器-托盘天平;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溶液的酸碱度测定.. 专题: 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分析: A、根据过滤操作的注意事项分析解答;

B、根据天平使用分析解答;

C、根据浓硫酸的稀释方法分析解答;

D、根据测定溶液的pH值的正确方法分析解答. 解答: 解:A、过滤时要用玻璃棒引流,图中没有玻璃棒,所示操作错误;

B、利用天平进行称量时,应‘左物右码’,为防止氯化钠沾在托盘上,应放在纸上或玻璃器皿中称量,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D、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pH.不能将pH试纸伸入待测液,否则可能会污染待测液,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7.(2分)(2015?仪征市一模)次氯酸钠(NaClO)是某种家用消毒液的主要成分,其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A. ﹣1 B. +1 C. +3 D. +5

考点: 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 专题: 化学式的计算. 分析: 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结合次氯酸钠(NaClO)的化学式进行解答本题. 解答: 解:钠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铬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1)+x+(﹣2)=0,则x=+1价.

故选B.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利用化合价的原则计算指定元素的化合价的方法即可正确解答本题.

8.(2分)(2015?仪征市一模)按下列装置实验,不能达到对应目的是()

A.

收集H2 B.

O2验满 C.

配制2%Ca(OH)2溶液 D.

除去CO中的CO2

考点: 常用气体的收集方法;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氧气的检验和验满;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 专题: 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分析: A、根据氢气的密度分析收集方法;

B、根据氧气验满的方法分析;

C、根据氢氧化钙是微溶性的物质分析溶液的配制;

D、根据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性质的不同分析除杂方法. 解答: 解;A、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因此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故A能够达到实验目的;

B、氧气的验满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看是否复燃,故B能够达到实验目的;

C、氢氧化钙是微溶性的物质,说明20℃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1g的氢氧化钙,因此不可能配制0%的Ca(OH)2溶液,故C不能够达到实验目的;

D、二氧化碳能够和氢氧化钠反应,因此通过氢氧化钠得到的是一氧化碳,然后通过浓硫酸可以除去水蒸气,而得到干燥的一氧化碳,故D能够达到实验目的;

故选项为:C.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本实验操作正确与否的判断,要求同学们要熟练掌握物质的基本物理和化学性质及实验的操作注意事项.

9.(2分)(2015?仪征市一模)下列厨房中的物质(或其主要成分)由离子构成的是()

A. 食盐 B. 蔗糖 C. 植物油 D. 白酒

考点: 物质的构成和含量分析.. 专题: 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 分析: 根据金属、大多数固态非金属单质、稀有气体单质等由原子构成,有些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如水、氢气等,有些物质是由离子构成的,如氯化钠,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 解:A、食盐是氯化钠的俗称,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故选项正确.

B、蔗糖是由蔗糖分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

C、植物油中富含油脂,是由分子直接构成的,故选项错误.

D、白酒的主要成分是酒精,酒精是由酒精分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方面的知识,掌握常见物质的粒子构成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0.(2分)(2015?仪征市一模)下列食物中主要成分含有较多蛋白质的是()

A. 炸薯条 B. 水果糖 C. 饼干 D. 咸鸭蛋

考点: 食品、药品与健康食品中的有机营养素.. 专题: 化学与生活. 分析: 人体的生长和发育以及细胞的修复和更新离不开蛋白质,据此作答. 解答: 解:蛋白质是人体必需的重要的有机物之一,是构成细胞的重要物质,与人体的生长发育以及细胞的修复和更新有重要关系,奶、蛋、鱼、肉等食物中含丰富的蛋白质,因此处在生长发育的青少年需要大量的蛋白质,为补充优质蛋白质,他们应该适当地多吃这几类食物.

故选D 点评: 解答本题要分析食物中的主要成分,然后再根据营养物质的分类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11.(2分)(2015?仪征市一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在复分解反应中生成物都是化合物 B. 分解反应一定有单质生成 C. 置换反应一定有新的单质生成 D. 中和反应一定有水生成

考点: 复分解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中和反应及其应用;分解反应及其应用;置换反应及其应用.. 专题: 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和能量变化. 分析: 由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的特征分析,利用四种反应的概念结合反应物、生成物的情况可做判断. 解答: 解:A、复分解反应的特点AB+CD→AD+CB,生成物一定是化合物.正确

B、分解反应是指一种物质生成多种物质的反应.生成物可能是单质,也可能是化合物,反应物一定是化合物,如碳酸分解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生成物均是化合物.错误

C、置换反应要符合A(单质)+BC=C(单质)+AB,置换反应一定有新的单质生成,正确;

D、中和反应是酸和碱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有水生成;正确;

故选B. 点评: 此题是对四种反应类型的综合考查,解题时应紧扣四种反应的相关定义及特征,属基础性知识考查题.

12.(2分)(2015?仪征市一模)2014年科学家用钙(Ca)原子轰击锫(Bk)原子,确定合成了117号元素(部分信息如图所示),填补了元素周期表最后一个空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该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17 B. 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17 C. 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94g D. 钙和锫都属于金属元素

考点: 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 专题: 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 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原子序数、相对原子质量、元素符号、元素种类等,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 解:A.由上图知,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17,根据原子序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所以该元素的核外电子数为117,故说法正确;

B.由上图知,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17,故说法正确;

C.由上图知,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94,单位不是克,故说法错误;

D.根据钙和锫元素的汉语名称的偏旁为金字旁可知,都属于金属元素,故D说法正确;

故选C.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及辨别元素种类的方法等进行分析解题的能力.

13.(2分)(2015?仪征市一模)下列几种气体①H2②O2③CO2④SO2⑤CH4⑥NH3可用如图所示装置干燥、收集的正确组合是()



A. ①②⑤ B. ①⑤⑥ C. ③④⑥ D. ③⑤⑥

考点: 气体的干燥(除水);常用气体的收集方法.. 专题: 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分析: 由图示可知气体用碱石灰来干燥,说明气体是显中性或碱性,不能是酸性气体,由收集方法可知该气体密度比空气小. 解答: 解:H2属于中性气体,且密度比空气小,符合要求;O2密度比空气大,不符合要求;CO2密度比空气大,且属于酸性气体不符合要求;SO2属于酸性气体,且密度比空气大,不符合要求;CH4密度比空气小,且属于中性气体,符合要求;NH3密度比空气小,属于碱性气体,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 碱性物质只能用来干燥中性气体或碱性气体,用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时,主要考虑密度比空气大还是小.

14.(2分)(2015?仪征市一模)金属R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R+CuSO4=Cu+RSO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金属一定是铁 B. 该金属可能是铝 C. 金属R的活泼性比Cu强 D. 该反应前后各元素化合价不变

考点: 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元素在化学变化过程中的特点.. 专题: 压轴实验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 根据化学方程式表示物质间发生反应的事实,可由金属单质与可溶性盐发生置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判断反应分类及金属活动性的强弱关系;

由金属活动顺序表,铜处于氢之后,所以处于氢前的活泼金属都可以把铜从硫酸铜溶液置换出来;根据生成物的化学式RSO4,可判断金属R的化合价,而判断金属R的可能. 解答: 解:根据金属R与硫酸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R+CuSO4=Cu+RSO4,该反应为金属单质R与化合物硫酸铜反应生成金属单质铜和化合物RSO4,属于置换反应;由于R能置换铜所以R排在铜前,而R还可以是排在铜前的其他金属可能是铁但不一定是铁;金属R在置换反应中表现为+2价,而金属铝只有+3价,金属R一定不是金属铝.

故选C 点评: 活动性强的金属可以把活动性弱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根据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可以判断反应中两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关系.

15.(2分)(2015?仪征市一模)在由CH4和H2组成的混合气体中,测知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0%,则混合气体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比为()

A. 22:9 B. 11:18 C. 3:2 D. 11:27

考点: 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计算.. 专题: 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 依据混合气体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求出碳氢元素质量比进行解答. 解答: 解:气体中C、H元素质量比为:60%:40%=3:2

其中C、H原子个数比::=1:8;所以二氧化碳和水的分子个数比为::=1:4,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比为(1×44):(4×18)=11:18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根据物质中元素的质量百分数进行分析解题的能力.

二、多选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漏选得1分,错选不给分.)

16.(2分)(2015?仪征市一模)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试剂及操作方法都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试剂 操作方法 A Cu(CuO) 足量稀硫酸 过滤、洗涤、干燥 B NaCl(KNO3) 水 溶解、降温结晶、过滤 C NaCl(MgCl2) 过量NaOH溶液 过滤、蒸发结晶 D CO2(CO) 足量O2 点燃

A. A B. B C. C D. D

考点: 物质除杂或净化的探究;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盐的化学性质.. 专题: 物质的分离、除杂、提纯与共存问题. 分析: 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解答: 解:A、CuO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铜不与稀硫酸反应,再过滤、洗涤、干燥,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B、KNO3和NaCl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不同,硝酸钾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而氯化钠受温度影响较小,所以可采取加热水溶解配成饱和溶液、冷却热饱和溶液使KNO3先结晶出来、再过滤的方法;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C、MgCl2能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氢氧化钠(过量的),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D、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不能够通氧气点燃,这是因为除去气体中的气体杂质不能使用气体,否则会引入新的气体杂质,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故选:AB. 点评: 物质的分离与除杂是中考的重点,也是难点,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质的必需条件(加入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17.(2分)(2012?苏州)能证明“CaCO3并非绝对不溶于水”的实验事实是()

A. 向少许CaCO3粉末加入NaOH溶液充分振荡.无明显现象 B. 向少许CaCO3粉末加入过量稀盐酸充分振荡,粉末消失且有气泡产生 C. 向2颗蚕豆粒般石灰石固体加入3mL蒸馏水,滴入酚酞试液片刻内不变红 D. 向少许CaCO3粉末加入3mL蒸馏水充分振荡.滴入酚酞试液即变红

考点: 碳酸钠、碳酸氢钠与碳酸钙.. 专题: 压轴实验题;常见的盐化学肥料. 分析: A、根据CaCO3不与NaOH反应进行分析判断.

B、CaCO3能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气泡,与CaCO3是否溶于水无关.

C、固体颗粒大小决定了固体与水的接触面积的大小,据此进行分析判断.石灰石固体

D、水显中性,不能使酚酞试液变红;少许CaCO3粉末加入3mL蒸馏水充分振荡,滴入酚酞试液即变红,说明存在碱性物质. 解答: 解:A、CaCO3不与NaOH溶液反应,向CaCO3粉末加入NaOH溶液充分振荡,无明显现象,不能证明“CaCO3并非绝对不溶于水”.故A错误;

B、CaCO3能与稀盐酸反应,向少许CaCO3粉末加入过量稀盐酸充分振荡,粉末消失且有气泡产生,与CaCO3是否溶于水无关,不能证明“CaCO3并非绝对不溶于水”.故B错误;

C、由于石灰石固体与水接触面积小,即使能溶于水,片刻内溶解的量也很少,故加入3mL蒸馏水,滴入酚酞试液片刻内不变红,不能证明“CaCO3并非绝对不溶于水”.故C错误;

D、水显中性,不能使酚酞试液变红;向少许CaCO3粉末加入3mL蒸馏水充分振荡,滴入酚酞试液即变红,说明是碳酸钙粉末能溶于水,显碱性,能证明“CaCO3并非绝对不溶于水”.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有一定难度,考查同学们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的能力,掌握碳酸钙的性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18.(2分)(2015?仪征市一模)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t1℃时,a、c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20% B. t2℃时,将100ga物质加入到100g水中形成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50% C. t1℃时,质量相等的a、b、c三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水的质量大小关系是a=c>b D. t2℃时,将a、b、c三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到t1℃时,三种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b>a=c

考点: 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 专题: 溶液、浊液与溶解度. 分析: A、根据t1℃时,a、c的溶解度都为20g进行解答;

B、根据t2℃时a的溶解度为50g进行解答;

C、根据t1℃时,a、b、c三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是b>a=c进行解答;

D、根据饱和溶液质量分数的计算并结合物质的溶解度变化考虑. 解答: 解:A、t1℃时,a、c的溶解度都为20g,所以t1℃时,a、c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16.7%,故A错误;

B、t2℃时a的溶解度为50g,所以t2℃时,将100ga物质加入到100g水中,最多溶解50ga物质,形成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3.3%,故B错误;

C、t1℃时,a、b、c三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是b>a=c,t1℃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b>a=c,所以t1℃时,质量相等的a、b、c三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水的质量大小关系是a=c>b,故C正确;

D、将t2℃时a、b、c三种物质溶解度由大到小是a>b>c,所以其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a>b>c,温度降温到t1℃时,a、b仍为饱和溶液,且b的溶解度大于a的溶解度,c为不饱和溶液,且t2℃c的溶解度小于t1℃时a的溶解度,故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b>a>c,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掌握固体溶解度曲线的变化趋势及其作用;了解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19.(2分)(2015?仪征市一模)下列各组溶液,不用其他试剂就能鉴别出来的是()

A. NaOH、NaCl、FeCl3 B. KCl、Ca(OH)2、BaCl2 C. Na2SO4、K2CO3、BaCl2 D. Na2CO3、稀H2SO4、稀HCl

考点: 酸、碱、盐的鉴别.. 专题: 物质的鉴别题. 分析: 在不另加试剂就能鉴别的题目中,首先观察有无有特殊颜色的物质,若有,将有颜色的溶液鉴别出来,然后再借用这种溶液鉴别其它溶液把其它没有确定出的物质确定出来;若都没有颜色就将溶液两两混合,根据混合后的现象进行分析鉴别. 解答: 解:A、FeCl3溶液是黄色的,可以与FeCl3溶液反应产生红褐色沉淀的是的是NaOH溶液,无明显变化的是NaCl溶液,故不加其他试剂可以鉴别.

B、组内三种物质间均不反应,两两混合后均无明显变化,故不加其他试剂无法鉴别.

C、BaCl2溶液与Na2SO4、K2CO3溶液反应均能产生白色沉淀,但其余两两混合均没有明显象,故不加其他试剂无法鉴别.

D、Na2CO3溶液与稀硫酸、稀盐酸反应均能产生气体,但其余两两混合均没有明显现象,故不加其他试剂无法鉴别.

故选:A. 点评: 解答不另加试剂就能鉴别的题目时,若选项中有带色的离子,首先鉴别,然后再鉴别其它的物质;若都没有颜色,可将溶液两两混合,根据混合后的现象进行鉴别.

20.(2分)(2015?仪征市一模)下列图象与对应的叙述相符合的是()

A.

等质量的铁片、铝片分别与足量且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反应 B.

向H2SO4和MgSO4的混合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 C.

向pH=13的氢氧化钠溶液中不断加入稀硫酸 D.

化学反应中,原子总数随时间的变化

考点: 金属的化学性质;碱的化学性质;中和反应及其应用;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专题: 元素化合物知识型. 分析: A、根据等质量的铁片、铝片分别与足量且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反应金属完全反应等质量的情况下铝生成的氢气比铁要多;铝的金属性比铁强,反应速度快进行分析;

B、根据氢氧化钠与两者都能反应的情况下,在有硫酸的情况下反应生成的沉淀物氢氧化镁不会出现进行分析;

C、根据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碱性减弱,pH值减小,反应完全后,显酸性,pH值小于7进行分析;

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总数不变进行分析. 解答: 解:A、等质量的铁片、铝片分别与足量且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反应金属完全反应等质量的情况下铝生成的氢气比铁要多;铝的金属性比铁强,反应速度快;而图象中铁反应速度快,故A错误;

B、与两者都能反应的情况下因反应生成的沉淀物氢氧化镁溶解于酸,故开始时应无沉淀物生成,故B错误;

C、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碱性减弱,pH值减小,反应完全后,显酸性,pH值小于7,故C正确;

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总数不变,应是水平线,故D正确.

故选:CD. 点评: 本题涉及知识面广,与图象结合理解题意,增加思维空间,题的难度较大,因而能考查学生的知识面掌握程度.

三、(本题包括4小题,每空1分,共18分)

21.(4分)(2015?仪征市一模)用化学符号表示:

(1)3个氨气分子3NH3;(2)铁离子Fe3+;

(3)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N2;(4)人体缺少Ca元素,会引骨质疏松.



考点: 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专题: 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 每个氨气分子由1和氮原子和3个氢原子构成;

每个铁离子带3个单位正电荷;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氮气是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每个氮分子由2个氮原子构成;

人体缺少钙元素,会引骨质疏松. 解答: 解:(1)3个氨气分子可以表示为3NH3;

(2)铁离子可以表示为Fe3+;

(3)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可以表示为N2;

(4)人体缺少钙元素,会引骨质疏松,钙元素可以表示为Ca.

故填:3NH3;Fe3+;N2;Ca.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重点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小.

22.(6分)(2015?仪征市一模)请从下列物质中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填字母编号):A.小苏打B.武德合金C.硝酸钾D.熟石灰E.生石灰F.聚氯乙烯

(1)可用作食品干燥剂E;(2)可作复合肥料C;

(3)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A;(4)属合成材料F;

(5)可改良酸性土壤的碱D;(6)制作保险丝B.



考点: 生石灰的性质与用途;合金与合金的性质;常见碱的特性和用途;常用盐的用途;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 专题: 物质的性质与用途. 分析: 根据物质的性质进行分析,小苏打能与酸反应;武德合金的熔点低;硝酸钾中含有氮元素和钾元素;熟石灰具有碱性;生石灰能与水反应;聚氯乙烯

属于合成材料,据此解答. 解答: 解:

(1)生石灰能与水反应,可用作食品干燥剂,故填:G;

(2)硝酸钾中含有氮元素和钾元素,可作复合肥料,故填:C;

(3)小苏打能与胃液中盐酸反应,可以用于治疗胃酸过多,故填:A;

(4)聚氯乙烯属于合成材料,故填F;

(5)熟石灰具有碱性,可改良酸性土壤,故填D

(6)武德合金的熔点低,可以制作保险丝,故填:B;

(5)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用作冰箱除臭剂,故填:H;

(6)蔬菜、水果中富含维生素,故填:E

答案:(1)E(2)C(3)A(4)F(5)D(6)B 点评: 本题考查了常见物质的用途,完成此题,可以依据物质的性质进行.

23.(3分)(2015?仪征市一模)人体缺乏维生素C(简写“Vc”)会患坏血病.图所示为某种“维生素C”说明书的一部分,请回答:

(1)“Vc”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是9:1:12.

(2)若正常成人每天对“Vc”的最低需要量为60mg:

①当这些“Vc”完全来自如图的“维生素C”时,则每次服用“维生素C”至少2片.

②当这些“Vc”完全来自某种新鲜蔬菜(每1000g这种蔬菜含“Vc”120mg)时,每天至少应食用这种蔬菜500g.





考点: 标签上标示的物质成分及其含量;元素质量比的计算.. 专题: 标签图示型. 分析: (1)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解答.

(2)①根据题意,正常成人每天对“Vc”的最低需要量为60mg,结合某种“维生素C”说明书的一部分,进行分析解答.

②根据题意,每1000g这种蔬菜含“Vc”120mg,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 解:(1)“Vc”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是(12×6):(1×8):(16×6)=9:1:12.

(2)根据题意:正常成人每天对“Vc”的最低需要量为60mg;

①由某种“维生素C”说明书的一部分可知,每片质量为100mg,含“Vc”10%,即每片含“Vc”的质量为100mg×10%=10mg,当这些“Vc”完全来自右图的“维生素C”时,则每天服用“维生素C”的片数为:60mg÷10mg=6;每天三次,故每次服用“维生素C”至少6片÷3=2片.

②根据题意,每1000g这种蔬菜含“Vc”120mg,故每天至少应食用这种蔬菜500g.

故答案为:(1)9:1:12;(2)①2;②500.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新信息获取、处理及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4.(5分)(2015?仪征市一模)中国2010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1)世博园区内使用电动车,有效减少了CO2、SO2、CO的排放,这些物质中会造成酸雨的是SO2(或二氧化硫),会引起温室效应的是CO2(或二氧化碳).

(2)世博园区内用“活性炭+超滤膜+紫外线”组合工艺获得直饮水.其中活性炭起吸附(或除去水中异味、色素等)作用;用紫外线对水进行处理,其作用是消毒杀菌.

(3)世博会上所使用的饭盒、胸卡、证件等都用可完全降解的“玉米塑料”制成,以代替传统的不可降解塑料,你认为该举措的积极意义是减少“白色污染”.



考点: 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水的净化;白色污染与防治.. 专题: 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化学与生活健康;化学与新科技. 分析: (1)常见气体中,二氧化碳气体能引起温室效应,二氧化硫会造成酸雨;

(2)在净化水的过程中,常用活性炭吸附水中的颜色和异味,往水中通入氯气或利用紫外线可对水进行杀菌消毒;

(3)不可降解塑料会引起白色污染. 解答: 解:(1)三种气体中,会引起温室效应的是CO2,会造成酸雨的是SO2;

故答案为:SO2(或二氧化硫);CO2(或二氧化碳);

(2)净水过程中,活性炭起吸附作用,吸附水中的颜色和异味;紫外线和氯气一样,同样起着杀菌消毒的作用;

故答案为:吸附(或除去水中异味、色素等);消毒杀菌;

(3)用可完全降解的“玉米塑料”代替传统的不可降解塑料,可减少“白色污染”.

故答案为:减少“白色污染”. 点评: 本题把化学基础知识点与生活实际相联系,通过题目即可让学生学会应用知识,也可让学生学会用化学知识结识生活现象.

四、(本题包括2小题,每空1分,共22分)

25.(12分)(2015?仪征市一模)纳米碳酸钡是一种重要的无机化工产品,如图是某厂生产纳米碳酸钡的工艺流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试剂A的化学式HCl,若在实验室中进行该实验,操作1和操作2的名称是过滤,该实验中玻璃棒的作用引流.

(2)该工艺中生成碳酸钡固体的反应方程式如下,请完成并配平该方程式:

BaCl2+CO2+2KOH=BaCO3↓+2KCl+H2O.

(3)操作3为洗涤、检验和干燥,洗涤的作用防止固体中混有KCl等可溶性物质,检验洗涤是否干净常选用试剂(写化学式)AgNO3.

(4)上述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CO2,该流程中的副产物可用作钾肥.(写一种用途)

(5)分析该流程得出SiO2部分性质,下列属于其物理性质A,化学性质B.(填序号)

A.不溶于水B.不与盐酸反应

(6)某同学查阅资料得知,二氧化硅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可溶性的硅酸钠(Na2SiO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aOH+SiO2=Na2SiO3+H2O.根据此原理该同学设计出如下方案制备:

取碳酸钡和二氧化硅混合物,滴加过量(填“少量”或“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过滤,洗涤,烘干得碳酸钡固体.



考点: 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盐的化学性质;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专题: 物质的制备. 分析: (1)根据碳酸钡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钡、水和二氧化碳,根据操作1后得到氯化钡溶液,可推断向混合物中所加的试剂是盐酸,根据操作后得到溶液和固体,利用过滤操作的特点,可以判断操作1、2均为过滤,并说明过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

(2)利用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钾反应生成碳酸钾和水、碳酸钾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钾,推断向氯化钡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钾、通入二氧化碳后所发生的反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根据物质的提纯方法,为从反应后的混合溶液中分离出碳酸钡固体,应通过过滤、洗涤与烘干操作,并根据氯化钾与硝酸银可产生白色氯化银沉淀,可采取滴加硝酸银的方法检验洗涤干净;

(4)根据可循环利用的物质的特点:既是某反应的生成物又是另外反应的反应物,利用流程图判断其中循环利用的物质;根据流程中所发生的反应,由氢氧化钾、二氧化碳、氯化钡间所发生的反应,判断副产物为碳酸钾,结合该物质的组成及性质,举例说明其用途;

(5)根据二氧化硅放入稀盐酸中的变化情况,推断二氧化硅的性质,并对物质性质进行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的区分;

(6)利用非金属氧化物与碱溶液的反应规律,判断二氧化硅与氢氧化钠的反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结合除杂的操作方法,判断过程中加入氢氧化钠的量. 解答: 解:(1)加入试剂A后得到了氯化钡,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碳酸钡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钡、水和二氧化碳,所以试剂A的化学式为:HCl,过滤操作可以将固体和液体分离,经过操作1、2后,得到了液体和固体,所以操作1和操作2的名称是:过滤,玻璃棒在过滤操作中的作用是引流;

(2)由流程图可知向氯化钡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钾与二氧化碳,反应后得到碳酸钡沉淀,可知反应的化学方程为BaCl2+CO2+2KOH═BaCO3↓+2KCl+H2O;

(3)为从反应后的混合溶液中获得纯净碳酸钡,需要进行过滤,过滤后洗涤沉淀表面残留的溶液,以除去沉淀表面可溶性杂质或残留滤渣表面滤液,然后进行烘干干燥;为检验洗涤干净,利用氯化钾能与硝酸银产生白色沉淀,可向洗涤后的溶液中滴加硝酸银检验洗涤后的溶液中不再含有氯化钾,以证明洗涤干净;

(4)在向碳酸钡中加入稀盐酸时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可通入氯化钡溶液中,与氢氧化钾、氯化钡的混合溶液发生反应得到碳酸钡,即二氧化碳在过程中可进行循环利用,在此过程中生成的副产物碳酸钾可提供作物生成所需的钾元素,可用作钾肥;

(5)在向碳酸钡与二氧化硅的混合物中加入稀盐酸时,二氧化硅既不溶于水又不能与稀盐酸发生反应,可得知二氧化硅的物理性质有不溶于水,化学性质有不能与稀盐酸反应;

(6)二氧化硅为非金属氧化物,根据这两类物质的反应特点,可知反应生成硅酸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iO2+2NaOH═Na2SiO3+H2O;为除去碳酸钡与二氧化硅中的二氧化硅,利用二氧化硅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可溶性的硅酸钠,可向混合物中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以完全除去二氧化硅,经过过滤,洗涤,烘干得碳酸钡固体.

故答案为:

(1)HCl;过滤;引流;(2)2KOH;H2O;(3)AgNO3;(4)CO2;钾肥;(5)A;B;(6)2NaOH+SiO2=Na2SiO3+H2O;过量. 点评: 通过流程图的分析,明确生产过程中所涉及的物质性质及变化规律,体现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6.(10分)(2015?仪征市一模)根据下列装置图填写有关空格:



(1)装置A中仪器①的名称为酒精灯;装置D中仪器②的名称为分液漏斗.

(2)用稀硫酸和锌粒制氢气的发生装置可选用上述C或D(填序号)装置;收集氢气可用G或H(填序号)装置.

(3)除去粗盐中不溶性杂质的实验步骤是溶解、过滤和蒸发结晶,用到的蒸发装置是B.(填序号)

(4)用氯化钠固体和水配制5%的氯化钠溶液,需要用到上图装置中的I(填序号).若配制中立即在蒸馏水洗涤后的烧杯中加入5g氯化钠和95mL水,其他操作均规范,则所得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填“>”或“<”,或“=”)5%.



考点: 氢气的制取和检验;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氯化钠与粗盐提纯.. 专题: 实验性简答题. 分析: (1)认识常见仪器的名称;(2)根据实验室中制取气体的方法和收集气体的方法选择依据来分析;(3)粗盐中泥沙等不溶性杂质不溶于水,而氯化钠溶于水,可用过滤的方法除去泥沙杂质;由溶解、过滤、蒸发操作所需的仪器进行分析解答;(4)根据配置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的步骤选择实验用具;根据公式: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计算判断. 解答: 解:(1)①是酒精灯;②是分液漏斗;

(2)实验室是用锌粒和稀硫酸在常温下反应制氢气的,A装置有多孔塑料板的好处是:可以控制反应的进行与停止;氢气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小,因此可以用排水法和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3)粗盐中泥沙等不溶性杂质不溶于水,而氯化钠溶于水,除去粗盐中不溶性杂质的实验步骤是:溶解,将粗盐逐渐加入盛有水的烧杯里,边加边用玻璃棒搅拌,直加到粗盐不再溶解时为止;过滤食盐水,如滤液浑浊,应再过滤一次;蒸发把所得滤液倒入蒸发皿,用酒精灯加热,待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蒸干.

(4)用氯化钠固体和水配制5%的氯化钠溶液,要经过计算、称量、溶解几个步骤,要用到图中的I;根据公式: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100%可知,在已经有少量水的烧杯中加入5g氯化钠和95mL水,则所得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小于5%.

故答案为:

(1)酒精灯;分液漏斗(2)C;D;G;H(3)溶解;B(4)I;<.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实验装置的选取、实验仪器的选取,同学们要具有综合的化学知识.

五、(共2小题,每空1分,共20分)

27.(8分)(2015?仪征市一模)某实验小组的同学用氢氧化钙溶液和盐酸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时,向烧杯中的氢氧化钙溶液滴加稀盐酸一会儿后,发现忘记了滴加指示剂.此时,他们停止滴加稀盐酸,并从烧杯中取了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一支试管中,并向试管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观察到试管中液体不变色.

(1)写出该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OH)2+2HCl═CaCl2+2H2O.

(2)烧杯内溶液中溶质一定不含有Ca(OH)2(填化学式,下同),一定含有CaCl2,可能含是HCl.

(3)再取烧杯内反应后的溶液于另一支试管中,加入碳酸钠溶液,若试管中有气泡产生,则说明该溶液中含有HCl.

(4)若上述烧杯内溶液未经处理直接倒入铁制下水道,可能造成的危害是腐蚀铁制下水道.要想处理烧杯内溶液使其只得到CaCl2溶液,应向溶液中加入过量石灰石(或大理石),充分反应后过滤,反应的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CO2↑+H2O.



考点: 中和反应及其应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专题: 常见的酸酸的通性. 分析: (1)根据题中的叙述找出反应物、生成物,根据方程式的书写规则进行书写方程式,氢氧化钙和盐酸反应生成了氯化钙和水;

(2)根据酚酞遇碱变红来进行解答,

(3)根据碳酸盐会与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进行分析;

(4)根据酸会与铁反应进行分析,根据除杂的原则进行分析. 解答: 解:

(1)氢氧化钙和盐酸发生中和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故答案为:Ca(OH)2+2HCl═CaCl2+2H2O;

(2)根据酚酞遇碱会变红色,而待测液体加入酚酞不变色,说明溶液不呈碱性,烧杯内溶液中溶质一定不含有Ca(OH)2;一定含有CaCl2;可能含有HCl;

(3)碳酸钠溶液和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则说明该溶液中含有HCl;

(4)盐酸会与铁反应而将下水道腐蚀;除去盐酸又不能引入新的杂质,还要防止过量,只能加碳酸钙;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

答案:

(1)Ca(OH)2+2HCl═CaCl2+2H2O

(2)Ca(OH)2;CaCl2;HCl.

(3)HCl

(4)腐蚀铁制下水道;石灰石(或大理石)CaCO3+2HCl=CaCl2+CO2↑+H2O; 点评: 解此类题时,首先对题中考查的问题进行全面的分析,然后再结合学过的知识进行解答,注意氯化钙中的盐酸只能用碳酸钙除去,根据溶解的情况,判断除杂的效果.

28.(12分)(2015?仪征市一模)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学习了候氏联合制碱法后,运用下图实验装置和其他实验设备成功制得了纯碱﹣﹣碳酸钠.

【查阅资料】:

(1)实验原理:NH3+CO2+H2O+NaCl═NaHCO3↓+NH4Cl(向饱和粗食盐水中通入足量氨气至饱和,然后通入二氧化碳,得到溶解度较小的碳酸氢钠白色沉淀和氯化铵溶液).

(2)2NaHCO3Na2CO3+CO2↑+H2O

(3)实验装置如图

【实验步骤】:

(1)准备:称取8g粗盐,加入到30mL的饱和氨水中,配制饱和氨化粗盐水于大试管中.如图搭好装置并检查气密性.称取50g碳酸钙粉末于圆底烧瓶中,再量取100mL的稀硫酸于玻璃容器中.

(2)制备:将装有配制好的饱和氨化粗盐水的试管浸入冰水中,向其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约5分钟看到沉淀,约10分钟时产生大量白色沉淀.你觉得烧杯中冰水的主要作用是降温有利于NaHCO3晶体析出.实验结束后将产物过滤,滤渣洗涤、晾干.取少量样品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加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不变色即可证明滤渣不含铵盐;剩余固体滤渣放入蒸发皿中直接灼烧,还需要的玻璃仪器是玻璃棒,所起的作用搅拌均匀受热.最后将蒸发皿中白色固体冷却既得纯碱碳酸钠.

【反思与拓展】:

(3)实验室常选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气体,通常不用稀硫酸是因为生成微溶CaSO4阻止反应持续进行.本实验中用碳酸钙粉末和稀硫酸也能得到稳定持续的二氧化碳气体,因为接触面积变大加快了反应.写出化学方程式CaCO3+H2SO4═CaSO4+CO2↑+H2O.

(4)假设实验过程中50g碳酸钙粉末和100mL稀硫酸在圆底烧瓶中能恰好完全反应(二氧化碳气体全部逸出),试计算:(写出计算过程)

①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

②若通入大试管的二氧化碳实际利用率为50%,则最多可以生成碳酸氢钠多少g?





考点: 纯碱的制取;证明铵盐;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盐的化学性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专题: 常见的盐化学肥料. 分析: (1)制取气体之前需要检查气密性;

(2)根据NaHCO3的溶解度分析,根据铵根离子的检验分析,结合结合蒸发操作分析;

(3)稀硫酸和大理石反应,会生成硫酸钙,覆在大理石表面,阻止进一步的反应;接触面积变大可以加速反应进行;

(4)由碳酸钙的质量根据碳酸钙与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以计算出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和碳酸氢钠的质量. 解答: 解:(1)制取气体之前需要检查气密性;

(2)NaHCO3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冰水降温有利于NaHCO3晶体析出;铵盐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氨气,可以使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来检验;蒸发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使物质均匀受热;

(3)稀硫酸和大理石反应,会生成硫酸钙,覆在大理石表面,阻止进一步的反应;碳酸钙粉末和稀硫酸也能得到稳定持续的二氧化碳气体,是因为接触面积变大加快了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aCO3+H2SO4═CaSO4+CO2↑+H2O;

(4)设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x,最多可以生成碳酸氢钠质量为y.

CaCO3+H2SO4═CaSO4+CO2↑+H2O

10044

50gx

=

x=22g

NH3+CO2+H2O+NaCl═NaHCO3↓+NH4Cl

4484

22g×50%y

=

y=21g

故答案为:(1)检查气密性;

(2)降温有利于NaHCO3晶体析出;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玻璃棒;搅拌均匀受热

(3)生成微溶CaSO4阻止反应持续进行;接触面积变大加快了反应;

CaCO3+H2SO4═CaSO4+CO2↑+H2O;

(4)22g;21g 点评: 本题充分考查利用课本知识解决新问题能力,能加深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稍大.































































































































































































献花(0)
+1
(本文系新影响语言...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