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辽宁境内的古长城
2020-03-05 | 阅:  转:  |  分享 
  
辽宁境内的古长城 都兴智2007-06-22www.dlxww.com 来源:大连日报

辽宁古长城分布示意图



建平县烧锅营子乡蛤蟆沟北山梁战国燕长城遗址局部,这里是现存最好的一段,存高1.5米,为石筑。



京东首关”九门口长城,经过修缮,再现当年“城在山上走,水在城下流”的宏伟姿态。

??中国的万里长城是世界八大奇观之一,也是我们祖先的伟大创举。在中学教科书当中所说的万里长城,一般是指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的秦长城,总长度超过5000公里,故曰“万里长城”。实际上中国修筑长城的历史十分悠久,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就已经开始在边界上修筑长城。有专家统计过,中国境内不同时代所筑长城的总长度超过5万公里。就辽宁境内而言,则早在3000年前“夏家店下层文化时期”(相当于中原的夏商时期)就已经出现了“石城子”之类的防御工事,被考古工作者称为中国最早的长城。战国时期的燕国、秦、汉、北齐、高句丽、辽、明等政权均在辽宁境内修筑长城。这些不同时代所修的长城遗迹,有的因为年代久远,已经很难搞清其具体走向,现在城墙保存比较好的几段,都是明代的长城。

辽宁境内的燕、秦、高句丽、辽长城遗迹

战国时燕国所修的长城有南北两道,南线长城位于燕之南界,主要是防齐国的。北线长城西起内蒙古的兴和县,经辽宁,东到朝鲜半岛北部,是用来防东胡和箕子朝鲜的,修筑年代约在公元前300年左右。

2004年,辽宁的考古工作者对本省境内的燕北长城遗迹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在朝阳、阜新、沈阳、铁岭、抚顺、本溪、丹东等地都有了新的发现,并且有了新的认识。通过实地调查,发现燕的北长城在内蒙古赤峰和辽宁朝阳、阜新等地均为两道,两者南北相距数十公里至百公里不等,可称之谓“内线长城”和“外线长城”。这些发现说明,战国时燕国的势力曾两次东扩,内线长城是燕将秦开破东胡后所筑,而外线长城则是燕国第二次东扩时修筑的长城,其外线长城后来被秦汉所沿用。燕的内线长城在辽西大致的走向是经建平县进入内蒙古敖汉旗、北票市,经北票市越过虻牛河,在于寺附近进入阜新境,经阜新再向东延伸。外线长城的走向则是经内蒙古奈曼旗的土城子、善堡营子进入辽宁北票市,然后再经内蒙古库伦旗东南,在平安地乡附近入阜新境,再经阜新向东延伸。大体上说,内线长城经阜新、彰武、法库、抵开原,然后折向东南,经抚顺东、本溪东,东行至宽甸,跨鸭绿江,止于朝鲜半岛的北部博川郡。外线长城则跨过辽河后一路北上,沿东辽河南岸一路东行,然后东南折,止于朝鲜半岛的“东碣石山”,即秦长城的终点。

燕的内线长城延伸到朝鲜半岛的一段,其遗迹现在也被发现,这就是被朝鲜考古学界所称的大宁江长城。是朝鲜社会科学考古所等单位的研究人员在1986年4月调查时发现的,长达120公里。我国学者根据朝鲜方面的报告,参考诸多史料记载和我国境内长城遗迹的发现,认为大宁江长城的北段正好与鸭绿江以西的宽甸县境内发现的战国长城遗迹相接,确切地说,大宁江长城应是燕北长城内线的最东段长城。

燕的北长城,仅就辽宁境内发现的遗迹来看,修筑得十分坚固,工程浩大,气势宏伟,突出表现了它作为军事防御工事的特点。其城墙的构筑,多就地取材,因地制宜,有石筑、土筑和利用天然屏障略加修理的山险墙等几种墙体。沿主体城墙按一定的距离分别建有烽火台(墩台)、鄣城,而且都建在长城的南侧,突出了长城的军事防御功能特点。建平县境内就有羊草沟台址和马连沟鄣址。在建平县境内的长城沿线还发现两座城址。根据考古发现证明,当时燕北长城沿线的台、鄣、城都有军队驻防,扼守长城险要以监视北部游牧部族的活动。在长城沿线遗址里发现许多战国时期的遗物。

辽宁境内还有一条唐代高句丽人所修的“千里长城”遗迹。据新、旧《唐书》记载,高句丽王高建武在唐初为了防止唐朝的进攻,在其西境修筑了一道千里长城,北起今吉林省农安县,西南到渤海湾。20世纪80年代,吉林省的考古工作者经过实地调查和研究找到并确认了这条长城。其走向是,经吉林省公主岭市、梨树县,进入辽宁昌图县境,一直向西南延伸到营口市,其遗迹多在辽宁境内。

另据《辽史》记载,辽太祖二年(908年)十月,筑长城于镇东海口。所谓镇东海口,虽然现在学者们还存在不同看法,但这个地点在今辽宁境内大致不会错的。有的学者认为镇东海口即今旅顺口,所筑的长城就是指今大连开发区发现的辽代“哈斯罕关”遗迹。若此说不误的话,那么“哈斯罕关”遗迹就是大连地区发现的古长城遗迹。

辽宁境内的明代长城

明代长城西起嘉峪关,东到山海关,全长6300多公里。

明代在今辽宁境内所修的长城,被称作辽东镇边墙,实际上是明长城的延续,史书一般都记为始筑于明成祖永乐中止海运以后。大体上分为三段,即辽西边墙、辽河流域边墙和辽东东部边墙。其中修筑年代最早的一段是辽河流域边墙,始修于明成祖永乐年间,后经几次补修,至武宗正德初年才全部完成。以北镇为起点,转向东南,经台安、盘山,过辽河入海城境内,再沿辽河东岸北上,经辽阳、沈阳、铁岭,到开原东北20公里的威远堡止。辽西边墙,始筑于明英宗正统八年(1443年),先后由提督辽东军务王翱和辽东巡抚毕恭主持这项工程。西起今绥中县铁场堡锥子山,与山海关长城相连,一路向东北延伸,经兴城、锦西、义县,东至北镇,与辽河流域边墙相接。辽东东部边墙,始筑于成化三年(1467),至成化十七年(1481年)完成,主修者先后有韩斌和周俊。起自开原东北威远堡,然后向南折,过铁岭东境直到抚顺。再转向东南,经本溪清河城,又西南至凤城,到宽甸县虎山乡鸭绿江边止。辽东边墙在地图上呈M形,全长860公里。当时沿边墙共修边堡98座、墩台849个,设关隘7个。边堡古称障,即防守长城的小城。大的边堡驻守军五六百人,小的也有四五十人,辽东边墙共驻有军队9.5万人。边墙的建筑结构因地而异,有夯土墙、石墙、山险墙、劈山墙、砖墙、柞木墙和木板墙等。辽河流域边墙和辽西边墙主要是用以防兀良哈蒙古的,而辽东东部边墙则是用来防女真各部的。

万历元年(1573年),明朝政府采纳辽东经略李成梁的建议,在辽东东部边墙之外修筑了宽甸、长甸、永甸、坦甸、赫甸、苏甸等六座城堡,即所谓“宽甸六堡”。用了四年时间修成,继而又重修辽东边墙。但到了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建州女真势力作大,明朝被迫放弃宽甸六堡,撤兵入边墙之内。至努尔哈赤率部进攻抚顺,则辽东边墙的防御作用已荡然无存了。明代的辽东边墙虽然也称为长城,但从其建筑结构来看,其坚固程度显然不如万里长城。如柞木墙和木板墙,只能视为一般的防御工事。

从1980年开始,鞍山市的考古工作者进行了近三年的实地调查,发现海城和台安县境内的明代边墙与战国燕长城一样,也有内线和外线两道。据媒体报道,今年5月,辽宁的考古工作者又对本省境内的古长城资源进行了重新调查,经认真测量,仔细核对,使辽宁省古长城墙体的总长度比以往数据多出112.44公里,达到了2350公里。又在新宾县和锦州地区发现了烽火台遗迹,从发现地点和所报道的具体情况分析,这些烽火台应该都属于明代。因为明代不仅长城沿线筑烽火台,各驻防城之间也每隔5公里左右设立烽火台放“狼烟”传递紧急消息。

古代建筑长城的目的,主要是防止北方的游牧民族南下骚扰、抢掠中原的农耕民族。从这一点讲,长城的军事防御功能是勿庸置疑的。但同时也应该认识到,长城是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之间交往的纽带,它在减少和缓和双方一些冲突与矛盾的同时,并没有隔绝长城内外民族间的往来,也没有因此而阻断各族人民之间的密切联系。少数民族通过长城的关隘按规定到中原朝贡,历代中央政府都在长城沿线设立榷场(即市场),通过市场贸易形式使各民族之间互通有无,加强中原与周边地区的经济和文化交流。















































献花(0)
+1
(本文系涛儿—taoer...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