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语·周语·王孙说请勿赐叔孙侨如》简王八年,鲁成公来朝〔一〕,使叔孙侨如先聘且告〔二〕。见王孙说,与之语〔三〕。说言于王曰:「鲁叔孙之来 也,必有异焉。其享觐之币薄而言谄,殆请之也;若请之,必欲赐也。鲁执政唯强,故不欢焉而后遣之〔四〕;且其状方上而锐下,宜触冒人。王其 勿赐。若贪陵之人来而盈其愿,是不赏善〔五〕也,且财不给〔六〕。故圣人之施舍也议之〔七〕,其喜怒取与亦议之。是以不主宽惠,亦不主猛毅 〔八〕,主德义而已〔九〕。」王曰:「诺。」使私问诸鲁,请之也。王遂不赐,礼如行人〔一0〕。及鲁侯至,仲孙蔑为介〔一一〕,王孙说与之 语,说让〔一二〕。说以语王,王厚贿之。〔一〕简王八年,鲁成十三年也。成公将与周、晋伐秦而朝也。〔二〕使侨如先修聘礼,且告周以成 公将朝也。〔三〕说,周大夫也。〔四〕鲁执政之人唯畏其强御,难距其欲,故不欢悦而后遣之。〔五〕案:「不赏善」,考异卷一:「内传 成十三年疏引国语作『赏不善』,是也。」〔六〕给,共也。〔七〕施,予也。舍,不予。〔八〕主,犹名也。〔九〕赏得其人,罚当其 罪,是为德义。〔一0〕如使人之礼,无加赐也。〔一一〕在宾为介。介,上介,所以佐仪也。〔一二〕说,好也。言蔑好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