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水量平衡
2020-03-09 | 阅:  转:  |  分享 
  
水量平衡

相关图片编辑词条专家发言消歧义参与讨论

所属分类:中国地质四字地质学术语地球科学地质学

水循环的数量表示。在给定任意尺度的时域空间中,水的运动(包括相变)有连续性,在数量上保持着收支平衡。平衡的基本原理是质量守恒定律。水量平衡是水文现象和水文过程分析研究的基础,也是水资源数量和质量计算及评价的依据。水量平衡可与能量平衡结合起来进行研究,即水热平衡的研究。它是现代自然地理学物质与能量交换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水量平衡各要素组合特征(它们的数量和对比关系)构成地理地带划分的物理背景,常用以划分地理区域。因受人类活动影响而出现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多数与人们改变了水量平衡有关。简况?公元前,人类就有了水循环的观念。17世纪时,随着人们对降水量和河流流量的观测增多,促进和加深了人类对水量平衡的认识。当时法国的E.马略特确定了塞纳河的年径流少于年降水量的六分之一。此后,许多学者对全球水量平衡进行了多次计算。20世纪60年代以来,由于开发利用水资源的需要,已逐渐转向对中小尺度区域,包括流域及国家范围内的水量平衡研究。中国各地区水文和水资源的研究中,均包含有水量平衡各要素如降水、蒸发、径流、地下水等和水量平衡的计算。水量平衡方程式?水量平衡方程式可由水量的收支情况来制定。系统中输入的水(I)与输出的水(O)之差就是该系统内的蓄水量(△S),其通式为:I-O=±△S按系统的空间尺度,大可到全球,小至一个区域;也可从大气层到地下水的任何层次,均可根据通式写出不同的水量平衡方程式。全球水量平衡方程式可写为:



式中圶c为大陆的降水量;圶为海洋的降水量;为大陆的蒸发量;为海洋的蒸发量。局部区域可理解为任意给定的空间,如河流、湖泊、冰雪等水体,各大小流域,山区、平原、盆地、农田、城镇、森林、草场等各种自然土地和土地利用的不同地段。还有按自然和行政划分的海洋区域。它们的区域界线可以是闭合的,也可以是非闭合的。从水量交换的角度也可把水量平衡的区域划分为4个自然系统,并可相应列出水量平衡方程式。大气系统,其水量平衡方程式为:Ai-A+E-P=±△A式中Ai和A分别为大气层中除降水与蒸发以外的其他收入水量和支出水量;P和E分别为降水量和蒸发量;△A为大气系统中的蓄水量。流域系统,其水量平衡方程式为:P-R-E=±△S式中流域蓄水量(△S)为降水量(P)减去径流量(R)和蒸发量(E)之差。土壤系统,其水量平衡方程式为:P+Cm-R+Si-S-E=±△W式中Cm为土壤中的凝结水,Si为由地下水和壤中流形式进入土壤层的水;S为由土壤层向下渗入地下水和壤中流形式流出土壤层的水;△W为土壤层中的蓄水量。地下水系统,其水量平衡方程式为:αP+Ui-U-Eu=±△U式中α为地下水的降水入渗补给系数;Eu为地下水上升经土壤到地面后的蒸发量;Ui为地







下流入系统的水量;U为地下流出系统的水量;△U为地下的蓄水量。以上4个系统的水量平衡可以相互结合列成联立方程,用于水循环或水量交换的研究。





















对于特定区域、空间层或水体的水量平衡方程可视具体的条件列出。全球水量平衡?由大洋和大陆的水量平衡组成的全球水量平衡,是全球水循环的定量描述。这种描述从1905年开始以后,不同的学者提出的估算值都不相同(表1)。



从资料的系列和数量看,近期的估算值比较接近实际。全球的水量平衡要素中,大洋与大陆不同,前者蒸发量大于降水量,其差值作为大陆水体的来源,参加降水过程;后者则是降水量大于蒸发量,其差值为径流量,成为大洋水量的收入项之一。在大洋多年平均的水量平衡中,出现了淡水平衡的概念,年平均大洋淡水平衡可用下式表示:P+R-E=0式中P为年降水量;R为大陆入海年径流量;E为年蒸发量。在大洋的海冰中还包含着大量的淡水。大陆湖泊、水库、地下水及大陆冰川的蓄水变化,均会导致海平面的升降,对地球的生态环境有重要意义。大陆水量平衡各洲都不相同,降水量、蒸发量、径流量、入海径流量等收支情况见表(表2)。



















中国水量平衡?与世界大陆相比,中国年降水量偏低,但年径流系数均高,这是中国多山地形和季风气候影响所致。中国内陆区域的降水和蒸发均比世界内陆区域的平均值低,其原因是中国内陆流域地处欧亚大陆的腹地,远离海洋之故(表3)。



中国水量平衡要素组成的重要界线,是1200毫米年等降水量。年降水量大于1200毫米的地区,径流量大于蒸散发量;反之,蒸散发量大于径流量,中国除东南部分地区外,绝大多数地区都是蒸散发量大于径流量。越向西北差异越大。水量平衡要素的相互关系还表明在径流量大于蒸发量的地区,径流与降水的相关性很高,蒸散发对水量平衡的组成影响甚小。在径流量小于蒸发量的地区,蒸散发量则依降水而变化。这些规律可作为年径流建立模型的依据。另外,中国平原区的水量平衡均为径流量小于蒸发量,说明水循环过程以垂直方向的水量交换为主。参考书目中国科学院《中国自然地理》编辑委员会:《中国自然地理·地表水》,科学出版社,北京,1981。UNESCO,WorldWaterBalanceandWaterResourcesoftheEarth,TheUNESCOPress,Paris,1978.

?

水量平衡-配图

?

?

水量平衡-相关连接

?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编辑词条收藏词条至个人空间

互动百科的词条资料来自网友贡献,供您查阅参考,一些和您切身相关的具体问题(特别是健康、经济、法律相关问题),出于审慎起见,建议咨询专业人士以获得更有针对性的答案。

开放分类:我来补充

中国地质

四字地质学术语

地球科学

地质学

























2









献花(0)
+1
(本文系涛儿—taoer...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