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多瑙河
2020-03-09 | 阅:  转:  |  分享 
  
多瑙河

相关图片编辑词条专家发言消歧义参与讨论

所属分类:地形地貌地理名胜地理学地理理论多瑙河德国河流旅游欧洲河流水域河流流域自然科学

流经国家最多的河

多瑙河 多瑙河在欧洲仅次于伏尔加河,是第二长河,被人赞美为“蓝色的多瑙河”,像一条蓝色飘带蜿蜒在欧洲大地上。它发源于德国西南部的黑林山的东坡,自西向东流经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塞尔维亚、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在罗马尼亚的利纳附近注入黑海。它流经9个国家,是世界上干流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支流廷伸至瑞士、波兰、意大利、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捷克以及斯洛文尼亚、摩尔多瓦等7国,最后在罗马尼亚东部的苏利纳注入黑海,全长2850km,流域面积81.7万km2,河口年平均流量6430m3/s,多年平均径流量2030亿m3。流域地理位置为东经8。09''~29。51'',北纬42。04''~50。11''。多瑙河干流从河源至布拉迪斯拉发附近的匈牙利门为上游,长约965.6km(从乌尔姆至匈牙利门,长度为708km,落差334m);从匈牙利门至铁门峡为中游,长约954km,落差94m;铁门峡以下为下游,长约930kin,落差38m。

目录

?上游

?中游

?下游

?支流

?自然特征

?上游

?中游

?下游

?支流

?自然特征

?气象、水文

?洪水与洪灾

?流域自然特征

?历史洪水与洪灾

?河流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支流的开发利用

?航运

?供水

?河口整治

[显示全部]

多瑙河-上游

?

从河源到“匈牙利门”(西喀尔巴阡山脉和奥地利阿尔卑斯山脉之间的峡谷)为上游,长约966公里。它的源头有

布列盖河与布里加哈河两条小河,从茂密森林中跌岩而出,沿巴伐利亚高原北部,经阿尔卑斯山脉和捷克高原之间的丘陵地带流入维也纳盆地。上游流经崎岖的山区,河道狭窄,河谷幽深,两岸多峭壁,水中多急流险滩,是一段典型的山地河流。上游的支流有因河、累赫河、伊扎尔河等,河水主要依靠山地冰川和积雪补给,冬季水位最低,暮春盛夏冰融雪化,水量迅速增加,一般6~7月份达到最高峰。上游水位涨落幅度较大,例如,乌尔姆附近的平均枯水期流量仅有40立方米/秒,而洪水期流量平均竟达480立方米/秒以上。在这段河流上,还有多瑙河上游最大的城市——累根斯堡。累根斯堡是座美丽无比的城市,它到处是古老的教堂、达官贵人的邸宅和备有佳肴美酒的古老酒肆。现在机器制造、电子工业也初具规模。蓝色的多瑙河缓缓穿过奥地利的首都维也纳市区。这座具有悠久历史的古老城市,山清水秀,风景绮丽,优美的维也纳森林伸展在市区的西郊,郁郁葱葱,绿荫蔽日。这里都要举行丰富多彩的音乐节。漫步维也纳街头或小憩公园座椅,人们几乎到处可以听到优美的华尔兹圆舞曲,看到一座座栩栩如生的音乐家雕像。维也纳的许多街道、公园、剧院、会议厅等,都是用音乐家的名字命名的。因此,维也纳一直享有“世界音乐名城”的盛誉。站在城市西北的卡伦山上眺望,淡淡的薄雾使她蒙上了一层轻纱,城内阳光下闪闪发光的古老皇宫、议会、府第的圆顶和圣斯丹芬等教堂的尖顶,好像她头上的珠饰,多瑙河恰如束在腰里的玉带,加上苍翠欲滴连绵的维也纳森林,使人们想起在这里孕育的音乐家、诗人……他们著名的乐曲仿佛又在人们耳边回响。

多瑙河-中游

?

从“匈牙利门”到铁门为中游,长约900公里。它流经多瑙河中游平原,河谷较宽,河道曲折,有许多河汊和牛轭湖点缀其间,接纳了德拉瓦河、蒂萨河、萨瓦河和摩拉瓦河等支流,水量猛增1.5倍。中游地区河段最大流量出现在春末夏初,而夏末秋初水位下降。随后,多瑙河切穿喀尔巴阡山脉形成壮丽险峻的卡特拉克塔峡谷。

多瑙河 卡特拉克塔峡谷从西端的腊姆到东端的克拉多伏,包括卡桑峡、铁门峡等一系列峡谷,全长144公里,首尾水位差近30米。峡谷内多瑙河最窄处约100米,仅及入峡前河宽的1/6,而深度则由平均4米增至50米。陡崖壁立,水争一门,河水滚滚,奔腾咆哮,成为多瑙河著名天险,并蕴藏着巨大的水力资源。罗马尼亚和南斯拉夫两国合作,于1972年在铁门峡胜利建成水利枢纽工程,装机容量为210万千瓦。1976年罗、南两国决定建设第二座铁门水电站。铁门二号水电站,坐落在一号水电站下游80公里的地方,其中第一台机组已于1985年4月12日开始发电。在多瑙河中游斯洛伐克境内这一段,由于地势低洼而形成内陆三角洲,河道宽而浅,有些地段涉水可过,一年只能通航5个月。而在汛期,河水又会左奔右突,给两岸居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严重威胁。为此,早在50年代,捷克斯洛伐克和匈牙利就一起商议过如何驯服这条美丽而又任性的大河,并于1977年签订了合作兴建水利工程的条约。从那时起,捷克和斯洛伐克人民,在匈牙利的协助下,经过艰苦努力,费时14年,耗资8亿美元,于1992年建成了加布奇科沃水利工程,主要包括上游长约25公里、原设计总容量近两亿立方米的水库,总长约两公里旧河道拦河堤坝,把河水从旧河道引至斯洛伐克领土上长17公里、宽267~737米的引水运河,装机容量72万千瓦的水电站和两条各通过约1.4万吨级船队的航道,把水再引回旧河道8公里多宽的排水运河。这项在多瑙河上进行的大型水利工程被称为“第三个年工程”。斯洛伐克这一水利工程竣工3年多,在防洪、发电、航运、供水、灌溉等诸方面发挥了显著效益,并使其成为旅游热点。多瑙河中游平原,是匈牙利和塞尔维亚两国重要的农业区,素有“谷仓”之称。多瑙河中游流经地区,都是各国的经济中心,其重要城市有布拉迪斯拉发、布达佩斯和贝尔格莱德等。

多瑙河 布拉迪斯拉发,位于摩拉瓦河与多瑙河汇合处,自古以来就是北欧与南欧之间的重要商道,所以古罗马时此地就是要塞。现在,布拉迪斯拉发是斯洛伐克地区的政治、经济中心。有造船、化工、机器制造、纺织等工业。此外,还是多瑙河航线上最大的港口之一。布达佩斯,被称为“多瑙河上的明珠”。它是由西岸的布达和东岸的佩斯两座城市,通达多瑙河上8座美丽的桥连为一体的。城内许多古迹多建于城堡山。城堡山是面临多瑙河的一片海拔160米的高岗,13世纪时修建的城堡围墙至今保存完好。著名的渔人堡,是一座尖塔式建筑,结构简练,风格古朴素雅。游人可以站在渔人堡的围墙上,欣赏多瑙河上的美景和佩斯的风光。矗立在多瑙河畔宏伟的匈牙利国会大厦,高90多米,金碧辉煌,两旁有两座用白石镂空挺拔俏丽的高塔,美丽异常,内部装饰富丽堂皇。在四壁上嵌满匈牙利历代皇帝的雕像,千姿百态,巧夺天工,充分显示了匈牙利人民的才智,是匈牙利国家的象征。人们说,多瑙河是布达佩斯的灵魂,而布达佩斯是匈牙利的骄傲。踏上这座古城,既可以欣赏到迷人的风光,又可以领略到历史的变迁。塞尔维亚首都贝尔格莱德是个美丽的城市,它坐落在多瑙河与萨瓦河交汇处,碧波粼粼的多瑙河穿过市区,把城市一分为二。贝尔格莱德,意思是“白色之城”。贝尔格莱德附近是多瑙河中游平原的一部分,是全国最大的农业区,向有“谷仓”之称。本区生产了全国2/3的小麦和玉米,同时,还是全国甜菜、向日葵和水果的重要产地。贝尔格莱德是南斯拉夫最重要的工业中心和水、陆、空交通枢纽,是全国机械制造中心。

多瑙河-下游

?

美铁门以下至入海口为下游。这里流经多瑙河下游平原,河谷宽阔,水流平稳,接近河口时宽度扩展到15~20公里,有的地段可达28公里之多。多瑙河流到土耳恰城附近分成基利亚河、苏利纳河、格奥尔基也夫三条支流,冲积成面积约4300平方公里的扇形三角洲。

多瑙河 在6万年以前,三角洲地区还是碧波万顷的海湾。由于多瑙河每年挟来大量泥沙,年复一年地在此堆积,形成现在无数的水道流经芦苇中,或穿过飘浮着睡莲的神秘大湖之间,把坐落在它们之间的村庄、渔场、农田、菜园……联结起来,构成一个神奇的世界。富饶的三角洲,2/3以上的地区生长着茂密的芦苇,年产芦苇300多万吨,约占世界总产量的1/3。由于芦苇全身是宝,如果把三角洲芦苇充分利用,每人每年可得约30公斤的人造纤维和10公斤以上的纸,所以被罗马尼亚人亲切地称为“沙沙作响的黄金”。多瑙河三角洲,还是“鸟类的天堂”。这里是欧、亚、非三大洲来自五条道路候鸟的会合地,也是欧洲飞禽和水鸟最多的地方。这里经常聚集着300多种鸟类。各路鸟群在此聚会,形成热闹非凡而又繁华壮丽的景象。三角洲上,由于有奇特的地理现象——浮岛,有名目繁多的植物、鱼类、鸟类和动物,所以,科学家们又称它为“欧洲最大的地质、生物实验室”。

多瑙河-支流

?

多瑙河河网密布,支流众多,有大小支流300多条,其中长度在20km以上的有192条,有34条支流可以通航。上游右岸主要支流有伊勒(Iller)河、莱希(Lech)河、伊萨尔(Isar)河、因(Inn)河、特劳思(Traun)词、恩斯(Enns)河等;左岸主要支流:纳布(Naab)河、雷根(Regen)河;中游主要支流右岸有德拉瓦(Drava)河、萨瓦(Sava)河、大摩拉瓦(VelikaMorava)河,左岸有摩拉瓦河、瓦赫(Vah)河、赫龙(Hron)河、蒂萨(Tisza)河等。下游主要支流有左岸的奥尔特(Ohul)河、锡雷特(Siretul)河、普鲁特(Prutue)河等。见多瑙河流域水系示意图。

多瑙河 1普鲁特河发源于乌克兰南部科罗梅业西南大约50km处,河流向东南方向沿罗马尼亚与摩尔多瓦边界流动,最后在罗马尼亚的加拉茨附近汇人多瑙河。河流全长950km,流域面积2.7万km2,多年平均流量70m3/s。2锡雷特河发源于乌克兰南部切尔诺夫策西南50km处附近,河流由北向东南方向流,在罗马尼亚加拉茨附近汇人多瑙河。河流全长710km,流域面积4.8万k皿2,多年平均流量400m3/s。3奥尔特河发源于罗马尼亚的哈尔吉塔县东北部,河流由北向南流,在图尔努——默古雷莱附近汇人多瑙河。河流全长740km,流域面积2.4万km2,多年平均流量160m3/s。4大摩拉瓦河发源于塞尔维亚科索沃省与马其顿交界处,河流由南向西北流,在斯梅代雷沃附近注入多瑙河。河流全长540kin,流域面积3.7万km2,多年平均流量232m3/s。5萨瓦河发源于意大利、奥地利和斯洛文尼亚三国交界处,河流向东南,流经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南斯拉夫等国,在贝尔格莱德附近泾人多瑙河。河流全长940km,流域面积约9.6万km2,多年平均流量1772m3/s,其最大支流为德里纳(Drina)河,河流全长346km,流域面积1.97km2,多年平均流量371m3/s。6蒂萨河发源于乌克兰与罗马尼亚交界处的东喀尔巴阡山,流经乌克兰、罗马尼亚、斯洛伐克、匈牙利、南斯拉夫等国。问流全长992km,流域面积约l5.7万km2。左岸穆列什河是主要立流。7德拉瓦河发源于意大利,北部意奥边境附近,河流向东南方向流,先后流经奥地利、斯洛文尼亚、匈牙利和克罗地亚等国,最后在克罗地亚的奥西耶克以东20km处汇人多瑙河。问流全长749km,流域面积约4,02万km2。多年平均流量653m3/s。8瓦赫河发源于斯洛伐克与波兰交界之处的巴比亚山附近,河流由北向西南方向流,在科马诺附近汇人多瑙河。河流全长367km,总落差556m,流域面积1.16万km2,多年平均径流量49亿m3。

多瑙河-自然特征

?

亿地貌多瑙河流域位于中欧东南部,三面环山。西部有黑林山,南部由西至东有阿尔卑斯山、韦莱比特山、迪纳拉山、老山以及巴尔干山;北部自西至东有捷克林山、舒马瓦山、苏台德山和喀尔巴阡山。东面临黑诲。

多瑙河 河源处有两条河,即布雷格河和布里加赫河,均发源于德国黑林山的东坡,海拔高程分别为1010m和1125m。过两河的汇合点多瑙厄申根后,多瑙河流向东北。从乌尔姆至帕绍,多瑙河芽过巴伐利亚高原北侧,其间在因戈尔施塔特至雷根斯堡河段,多瑙河横切施瓦本—弗兰克山,河谷狭深。河道过雷根斯堡后转向东南流,从帕绍至典地利的林茨,穿越阿尔卑斯山脉北坡与捷克高原之间的丘陵地带,形成典型的山地河流,河谷变窄,滩多流急。过林茨后,河道改向东流,进入维也纳盆地,多瑙河从斯洛伐克布拉迪斯拉发附近的匈牙利门峡流出后,进入小匈牙利平原,河床变宽,流速减缓,河道分汉,绕过泥抄淤积而成的大、小许特岛(面积1901km2)。出科马诺,多瑙河进入维谢格拉德峡,然后河道转向南流,过布达佩斯进人大匈牙利平原,河流呈平原河流特征,河谷变宽,河床比降小,河道弯曲,常有河汊和牛轭湖。多瑙河从南斯拉夫贝尔格莱德转向东流,直冲南喀尔巴阡山。经过长年的切割,形成了壮丽险峻的卡特拉克塔(杰尔达普)峡谷,峡谷壹长130km,由4个峡谷组成。其中最著名的是铁门峡。峡谷河段首尾水位差30m,最窄处仅132m,最深处达82m。多瑙河出铁门后,进入下游平原,河谷宽阔,岸边有宽约10一15km的湖泊和沼泽带,河口三角洲长80km,每年以约24.38~30.5m的增长速度向黑诲延仲,三角洲面积5640km2以上,在三角洲顶点(图耳甘)多瑙河分成三条汊河,即基利亚、苏利纳和斯芬图乔治,其人海流量分别占总量的66%、16%和18%。

多瑙河-气象、水文

?

多瑙河流域属温带气候区,具有由温带海洋性气候向温带大陆性气候过渡的性质。特别是流域西部和东南部温、湿适宜,雨量充沛。河口地区则具有草原性气候特性,受大陆性气候影响,整个冬季较寒冷。以布加勒斯特为例,夏季有3个月气温在20。C以下,最高气温可达34。C,冬季有3个月气温低于0。C,最低气温-3.5℃。

多瑙河 就全流域来说,大部分降水出现在夏季和秋初(6—9月),高山地区冬季降雪。降雪量占全年降水量的10%~30%。流域内降雨分布不均匀。奥地利阿尔卑斯山区降雨量最大,年平均降雨量超过2510mm,最大年降雨量超过3000mm?降雨量最少的地区是大匈牙利低平原和斯洛伐克摩拉瓦流域地势较低的部分以及下游地区,特别是锡雷特河以东地区和河口地区,其年平均降雨量不到600—400mm,特别干旱年份降雨量还不到平均降雨量的一半。总的来说,上游地区年降闹量多,约为1000—1500mm,中下游平原地区降雨量少,约为700~1000mm,流域平均863mm。多瑙河洪水由夏秋季暴雨或长期连续降雨、春季高山积雪融化和冬季冰凌所形成,有以下两个特点:一是全流域发生特大洪水极其罕见,大多数洪水只限于发生在局部河段,二是全年各个季节都有町能发生洪水,只是分别出现在不同的河段。春季融雪洪水,一是来自源于阿尔卑斯山的上游右岸支流;二是来自源于喀尔巴阡山的下游左岸支流。此外,中游下段三条支流(德拉瓦河、萨瓦河、大摩拉瓦河)由于上游山区的融雪洪水,也会在贝尔格莱德附近河段产生春汛。在奥地利河段、斯洛伐克与匈牙利边界河段、中游的下段经常出现因降雨而产生夏季洪水和秋季洪水。这些河段的洪水一般来自两岸的支流,上游河段的来水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布达佩斯以下的许多河段都出现过冰凌洪水,因冰坝壅高的水位有时超过伏汛水位2.5—3.0m。由于雨雪洪水的相互补充以及上、中、下游河段洪水的错峰,多瑙河的水位和流量过程线比较均匀,但在时空上分配仍不均匀。一般来说,多瑙河水位在11月至次年2月最低,7~8月也较低,低水位时,影响通航。冬季河口附近河段结冰,结冰期约40d,融冰时间需延续两个星期。多瑙河各主要控制站的多年平均流量为:乌尔姆(控制面积o.7578万km2,多年平均流量114m3/s);林茨(7.949万km2,1479m3/s);布拉迪斯拉发(]3.129万km2,2050m3/s);布达佩斯(18.4767万km2,2360m3/s);贝尔格莱德(51.28万kmz,5320m3/s)。多瑙河推移质输沙量以奥地利河段最大,进入匈牙利河段后,推移质泥沙大部分都淤积在河床上。悬移质输沙沿程——般是增加,但在萨瓦河河口数量突然增大。河口多年平均悬移质含沙量0.34kg/m3,年均输沙量约6760万t。

多瑙河-洪水与洪灾

?

多瑙河实测洪水历史悠久,维也纳站的水文观测,迄今已有近千年历史。该站最大洪水发生于1501年,洪峰流量为14000m3,其次为1787、1899和1897等年。本世纪多瑙河在奥地利境内发生的最大洪水是1954午7月13日,

多瑙河洪水 斯坦因?克雷姆斯水文站实测洪峰流量为10200m3/s。匈牙利境内实测历史最人洪水流量为10910m3/s,保加利亚和罗马尼亚河段实测最大洪峰流量均为17000m3/s,铁门为21200m3/s。洪水灾害主要发生在中下游地区,上游维也纳盆地也有洪水威协。自1870~1970年共发生洪灾62次。1970年罗马尼亚境内多瑙河大水成灾,死200人。1935、1938、]940、1941、1942、1945、1956年均发生过冰凌洪水。1938年3月冰凌洪水使布达佩斯半数以厂房屋被毁。1942年3月凌汛洪水使保加利亚瓦尔丁一诺沃戈罗德低地受到巨大损失,堤防数处决口,土地全部被淹,颗粒无收。

多瑙河-流域自然特征

?

地貌多瑙河流域位于中欧东南部,三面环山。西部有黑林山,南部由西至东有阿尔卑斯山、韦莱比特山、迪纳拉山、老山以及巴尔干山;北部自西至东有捷克林山、舒马瓦山、苏台德山和喀尔巴阡山。东面临黑诲。河源处有两条河,即布雷格河和布里加赫河,均发源于德国黑林山的东坡,海拔高程分别为1010m和1125m。过两河的汇合点多瑙厄申根后,多瑙河流向东北。从乌尔姆至帕绍,多瑙河芽过巴伐利亚高原北侧,其间在因戈尔施塔特至雷根斯堡河段,多瑙河横切施瓦本—弗兰克山,河谷狭深。河道过雷根斯堡后转向东南流,从帕绍至典地利的林茨,穿越阿尔卑斯山脉北坡与捷克高原之间的丘陵地带,形成典型的山地河流,河谷变窄,

多瑙河 滩多流急。过林茨后,河道改向东流,进入维也纳盆地,多瑙河从斯洛伐克布拉迪斯拉发附近的匈牙利门峡流出后,进入小匈牙利平原,河床变宽,流速减缓,河道分汉,绕过泥抄淤积而成的大、小许特岛(面积1901km2)。出科马诺,多瑙河进入维谢格拉德峡,然后河道转向南流,过布达佩斯进人大匈牙利平原,河流呈平原河流特征,河谷变宽,河床比降小,河道弯曲,常有河汊和牛轭湖。多瑙河从南斯拉夫贝尔格莱德转向东流,直冲南喀尔巴阡山。经过长年的切割,形成了壮丽险峻的卡特拉克塔(杰尔达普)峡谷,峡谷壹长130km,由4个峡谷组成。其中最著名的是铁门峡。峡谷河段首尾水位差30m,最窄处仅132m,最深处达82m。多瑙河出铁门后,进入下游平原,河谷宽阔,岸边有宽约10一15km的湖泊和沼泽带,河口三角洲长80km,每年以约24.38~30.5m的增长速度向黑诲延仲,三角洲面积5640km2以上,在三角洲顶点(图耳甘)多瑙河分成三条汊河,即基利亚、苏利纳和斯芬图乔治,其人海流量分别占总量的66%、16%和18%。

气象、水文?多瑙河流域属温带气候区,具有由温带海洋性气候向温带大陆性气候过渡的性质。特别是流域西部和东南部温、湿适宜,雨量充沛。河口地区则具有草原性气候特性,受大陆性气候影响,整个冬季较寒冷。以布加勒斯特为例,夏季有3个月气温在20。C以下,最高气温可达34。C,冬季有3个月气温低于0。C,最低气温-3.5℃。就全流域来说,大部分降水出现在夏季和秋初(6—9月),高山地区冬季降雪。降雪量占全年降水量的10%~30%。流域内降雨分布不均匀。奥地利阿尔卑斯山区降雨量最大,年平均降雨量超过2510mm,最大年降雨量超过3000mm?降雨量最少的地区是大匈牙利低平原和斯洛伐克摩拉瓦流域地势较低的部分以及下游地区,特别是锡雷特河以东地区和河口地区,其年平均降雨量不到600—400mm,特别干旱年份降雨量还不到平均降雨量的一半。总的来说,上游地区年降闹量多,约为1000—1500mm,中下游平原地区降雨量少,约为700~1000mm,流域平均863mm。多瑙河洪水由夏秋季暴雨或长期连续降雨、春季高山积雪融化和冬季冰凌所形成,有以下两个特点:

多瑙河洪灾 一是全流域发生特大洪水极其罕见,大多数洪水只限于发生在局部河段,二是全年各个季节都有町能发生洪水,只是分别出现在不同的河段。春季融雪洪水,一是来自源于阿尔卑斯山的上游右岸支流;二是来自源于喀尔巴阡山的下游左岸支流。此外,中游下段三条支流(德拉瓦河、萨瓦河、大摩拉瓦河)由于上游山区的融雪洪水,也会在贝尔格莱德附近河段产生春汛。在奥地利河段、斯洛伐克与匈牙利边界河段、中游的下段经常出现因降雨而产生夏季洪水和秋季洪水。这些河段的洪水一般来自两岸的支流,上游河段的来水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布达佩斯以下的许多河段都出现过冰凌洪水,因冰坝壅高的水位有时超过伏汛水位2.5—3.0m。由于雨雪洪水的相互补充以及上、中、下游河段洪水的错峰,多瑙河的水位和流量过程线比较均匀,但在时空上分配仍不均匀。一般来说,多瑙河水位在11月至次年2月最低,7~8月也较低,低水位时,影响通航。冬季河口附近河段结冰,结冰期约40d,融冰时间需延续两个星期。多瑙河各主要控制站的多年平均流量为:乌尔姆(控制面积o.7578万km2,多年平均流量114m3/s);林茨(7.949万km2,1479m3/s);布拉迪斯拉发(]3.129万km2,2050m3/s);布达佩斯(18.4767万km2,2360m3/s);贝尔格莱德(51.28万kmz,5320m3/s)。多瑙河推移质输沙量以奥地利河段最大,进入匈牙利河段后,推移质泥沙大部分都淤积在河床上。悬移质输沙沿程——般是增加,但在萨瓦河河口数量突然增大。河口多年平均悬移质含沙量0.34kg/m3,年均输沙量约6760万t。

多瑙河-历史洪水与洪灾

?

多瑙河实测洪水历史悠久,维也纳站的水文观测,迄今已有近千年历史。该站最大洪水发生于1501年,洪峰流量为14000m3,其次为1787、1899和1897等年。本世纪多瑙河在奥地利境内发生的最大洪水是1954午7月13日,斯坦因?克雷姆斯水文站实测洪峰流量为10200m3/s。匈牙利境内实测历史最人洪水流量为10910m3/s,保加利亚和罗马尼亚河段实测最大洪峰流量均为17000m3/s,铁门为21200m3/s。洪水灾害主要发生在中下游地区,

多瑙河洪灾 上游维也纳盆地也有洪水威协。自1870~1970年共发生洪灾62次。1970年罗马尼亚境内多瑙河大水成灾,死200人。1935、1938、]940、1941、1942、1945、1956年均发生过冰凌洪水。1938年3月冰凌洪水使布达佩斯半数以厂房屋被毁。1942年3月凌汛洪水使保加利亚瓦尔丁一诺沃戈罗德低地受到巨大损失,堤防数处决口,土地全部被淹,颗粒无收。

多瑙河-河流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

以防洪和河道整治为目的的初期治理从19世纪中期开始,德国、奥地利、匈牙利等多瑙河沿岸国家相继对该柯进行了整治,并修建了堤防,以后又逐步对原有堤防进行了加固。雷根斯堡、帕绍、林茨和维也纳等城市拟定了总体防洪规划。德国巴伐利亚州.在40年代便沿多瑙河及其支流伊萨尔河修筑了长约300km的防洪堤。奥地利首都维也纳位于多瑙河边,据洪水分析,该处百年一遇洪水为10400m3/s,千年一遇洪水12000m3/s,历史上最大洪水为14000m3/s(1501年)。由于原建堤防防洪能力为12000m3/s,因此需要扩大泄洪能力,在维也纳市附近建了一条分洪道。该分洪道长17km,通过能力为5200m3/s,加上原河道的行洪能力,可使最高洪水位降低0.9m。依靠长400km的堤防(设计防洪标准为百年一遇),使该国沿多瑙河岸边的40万hm2耕地得以保护。匈牙利的国土面积约为93030km2,其中平原约占三分之二,丘陵三分之一。在72000km2的农业可耕地中,多瑙河、蒂萨河及其支流洪泛区的可耕地为23560km2。该国80%的城镇和村庄,50%的公路和铁路系统都位于洪泛区,洪泛区居住着全国50%的人口。沿多瑙河、蒂萨河及其支流两岸,除202km长的高岸段和36km长的防洪墙段外,还修建了3907km长的防洪堤,相当于每公里建有堤防165m。在主堤之间的行洪槽中,修建了夏堤。其总长度为480km。在多瑙河和蒂萨河的河谷中共修建了150—200km长的堤坝,形成了面积达39kmz的应急蓄洪水库,可拦蓄洪水0.5亿m3。在多瑙河流域和蒂萨河流域共设置了9700hm2沿堤防浪林带。原南斯拉夫在多瑙河干支流上有堤防3939km,保护面积153万hm2。多瑙河的防洪标准为:一般地区按60一80年一遇洪水设计;城市和工厂为120~150年一遇,特别重点保护地区为1000年一遇。卡特拉克塔峡谷的瀑布河段是多瑙河航运的最大障碍。汛期过峡流量通常在6000m3/s以上,水面比降达到0.54‰,最大流速达5.5m/s,船只不能上行。枯水期河底礁石露出,尤其是瀑布河段下端铁门峡的土尔努一塞维林附近,一块巨大的礁石横在河中,形成跌水,航行十分困难危险。1830年就开始对该河段进行整治,但效果很差。1878年,当时的塞尔维亚、罗马尼亚及奥匈帝国在柏林会议商定在铁门河段开辟一条航道,渠道长15km,底宽60m,在最低水位时保证水深为2m,两端修筑纵向导堤,以便将低水流量集中至通航渠内。通航渠道绕开了铁门瀑布,但工程很艰巨,直到1896年才完工并开始通航,但通航仍有困难。以航运和发电为主要目标的干淹梯级开发与水资源综合利用?多瑙河干支流水量丰沛,水能资源丰富,其理论蕴藏量高达500亿kW·h。德国和奥地利于本世纪20年代开始开发多瑙河。1924年,德国动工兴建了第一座水电站,即卡赫莱特水电站,该水电站的兴建是开发利用多瑙河水力资源迈出的第一步。见多瑙河开发示意图。1949年8月18日,保、匈、罗,捷、苏、乌克兰及南斯拉夫等国为了改善多瑙河通航条件,在贝尔格莱德签订了关于多瑙河自由通航的国际协议。从此,开始了全河的渠化工程,计划修建45级通航与发电的水、利枢纽,总计利用水头401m,总装机容量786,5万kW,年发电量438亿kW·h。至今,已建和在建共38座,总装机容量502.3万kW,年发电量983,8亿kW·h,水能开发利用率为65%。见多瑙河干流梯级水电站表。德国在上游河段规划29级,各级水头5~8m,均为装机几千至几万千瓦的中小型水电站,共计装机容量36.4万kW,年发电量21.8亿kW·h。1927年建成最下一级卡赫莱特(5.4万kW);1952年建成量上一级乌耳姆(0.8万kW);1960—1971年建成中间10级;最近又建成9级。至今已建成20级,共计装机容量32.6万kW,年发电量20亿kW·h。德国与奥地利边界的约亨斯坦水电站,装机13.2万kW,于1955年建成,两国各分一半。奥地利境内规划13级,各级水头6.5—15.3m,为装机容量15~36.6万kW的较大水电站,共计装机容量259.9万kW,年电量153.7亿kW·h。自1957年至今已陆续建成8级,在建1级,共计装机容量298.3万kW,年电量124.3亿kW·h。南斯拉夫与罗马尼亚边界河段,1970年建成铁门大水电站,坝高60.6m,库容27.7亿m3,最大水头34.5m,装机容量205万kW,年电量105亿kW·h,是欧洲除俄罗斯以外的最大水电站。两岸各建一座厂房,分送两国,也能互补余缺。两国又在1983年合建铁门2级,水头8m,装机容量43.2万kW,年电量26亿kW.h。两座水电站装机共计248.2万kW,年电量131亿kW·h。斯洛伐克与匈牙利边界河段,也拟建两级。加布酉科福电站,大坝高29m,库容2.43亿m3,在多瑙河旁建引水渠,长25km,取得水头23m,装机容量72万kW,年电量30亿kW·h。在其下游的纳古马罗斯低水头电站.水头9.4m,装机容量15.8万kw:年电量10亿kW·h。两座共计87.8万kW,40亿kW·h,曾于1978年开工建设,后因两国有不同意见而停建。南斯拉夫境内的诺维萨德,罗马尼亚与保加利亚边界的齐奥拉贝莱纳和策尔纳福尔3座水电站共计装机容量141万kW,年电量83亿kW·h,都未兴建。

多瑙河-支流的开发利用

?

多瑙河各支流为了灌溉、发电和供水等兴建了不少水利工程。在各条支流下游建了很多径流式水电站,在

多瑙河 上游峡谷山区,建了一些有水库调节的高水头电站,在电力系统中不仅担负系统峰荷,还可补偿径流电站枯水期发电不足的缺点,配合供电。在多瑙河支流或二、三级支流上人口稀少的峡谷山区,建有很多高坝。坝高在lOOm以上的高坝有24座。其中堆石坝13座,拱坝9座,重力坝2座。库容都不太大,有19座高坝的库容仅1~2亿m3,大都位于海拔1000~2000m的高山区,见多瑙河各支流已建100m以上高坝表。各国在多瑙河支流上已建装机容量10万kW以上的大水电站29座,见多瑙河支流已建10万kW以上水电站表。其中一些水电站在布置上有其特色。如奥地利最大的水电站为马尔他两级混合式抽水蓄能电站。上库为马耳他河上的柯恩布赖茵高坝,经2.5km隧洞引水至中库,马尔他上级水头196m,安装2台可逆变速抽水蓄能机组,发电12万kW,抽水9万kW。中库至穆尔河上的下库,马尔他下级通过20km长隧洞,取得1102m水头,安装2台各18万kW的三机串联式高水头抽水蓄能机组和2台各18万kW的冲击式水轮发电机组,共发电容量2万kW(抽水容量29万kW)。两级合计发电容量84万kW。南斯拉夫最大的巴其那斯塔混合式抽水蓄能电站,在首都贝尔格莱德西南150km处,上库拉日契堆石坝,坝高123m,库容1.5亿m3,利用原有水库为下库,水头600m,经8km隧洞引水,安装2台各30万kW高水头可逆混流式抽水蓄能机组,共60万kW。罗马尼亚最大的洛特鲁常规水电站,在奥尔特河支流特鲁河上,所建维特拉心墙堆石坝,坝高121m,库容3.46亿m3,有效库容3.0亿m3,正常蓄水位1289m。坝址平均流量4.54m3/s,从相邻86条小支流用管道135km引水流量15.45m3/s,集水式开发。引水隧洞长13.5km,尾水隧洞长6.5km,水头809m,地下厂房内安装3台冲击式水轮发电机,每台17万kW,共51万kW,年电量10.8亿kW·h。多瑙河流域10万kW以上水电站表中混合式抽水蓄能电站10座,纯抽水蓄能电站1座,装机利用小时数都较少,仅1000~2000h。它们都是在电力系统中担负调峰任务的骨干水电站。

多瑙河-航运

?

多瑙河干流为自由通航的国际航道。原来有些河段坡陡流急,水浅弯多。航运是多瑙河干流开发的首要任务。在改善航运的同时开发水电。除德国境内上游18级是单纯发电工程外,多瑙河干流上其余27级都是航电结合的综合利用工程,规定都要建双线船闸。德奥境内上中游20级船闸;每线闸室宽24m,长230m,槛上水深2.7m,可容纳llm80m欧洲通行的驳船4艘和推轮1艘,一次过闸能力5000t。下游铁门水电站水头34.5m,两岸各建一线两级船闸,每个闸室宽34m,长310m。铁门2级为双线单级船闸。加布西科福和纳古马罗斯水电站,各建双线单级船闸。多瑙河的货运量1950年为973万t,1978年增至1.12亿t,增长了11.5倍。此外,德国在多瑙河上游凯尔海姆向北跨过分水岭,建170km长的运河和一系列船闸,与莱茵河支流美因河相连,构成多瑙一美因一莱茵运河,东南至黑海,西北至北海,贯穿欧洲大陆。还拟从多瑙河中游布拉迪斯拉发向北经捷克、波兰与易北河上游拉贝河和奥得河相连的大运河,通往波罗的海。

多瑙河-供水

?

各国随着经济发展,工农业用水不断增长。1985年流域内总耗水量260亿m3,比80年代初增加了一倍。预计2000年将增达580亿m3,为1985年的2.2倍,见多瑙河流域各国水资源利用表。在总耗水量中,1985年灌溉用水170亿m3,占65%;预计2000年增达345亿m3,占60%。农田灌溉发展最多的为罗马尼亚,平原地区年降水量仅350—600mm,耕地面积约1000万hm2,1985年有灌溉面积近300万hm2,其中90%是喷灌,灌溉用水96亿m3,占总耗水量的70%。2000年灌溉面积将进一步发展,灌溉用水将增达210亿m3。总耗水量占多瑙河年径流量的比重,1985年占13%,2000年将占29%。农田灌溉季节用水较多时,将影响航运要求的最小流量。除流域内各国用水外,还向流域外引水。如多瑙—美因—莱茵大运河,除通航外还要从多瑙河引水至德国纽伦堡地区15亿m3;多瑙—拉贝—奥得大运河,将向捷克、波兰、德国东部引水40亿m3;各项运河计划共将从多瑙河引水90亿m3。1986年1月多瑙河沿岸各国在罗马尼亚首都布加勒斯特举行了发展多瑙河水利和保护水质的国际会议,协调行动,通过共同声明,沿岸各国加强合作,为更合理地利用多瑙河水资源而作出努力。1992年,来自欧共体各国、一些国际银行和环境机构的专家们组成“多瑙河特别工作组”,开展保护多瑙河水的工作。1995年沿岸各国组成国际委员会,在保加利亚首都索非亚签署了一项保护多瑙河水的协议。1995年初又在布加勒斯特召开沿河各国环境部长会议,通过了一项整治多瑙河的计划。要求各国减少向多瑙河排放污水量,改善干支流的水质(包括污染严重的黑海),实施沿岸地区的区域合作,建立污染监测系统;对沿岸9个国家的170多家污废水处理厂进行调查,对其中急需更新的,投入资金进行改造。

多瑙河-河口整治

?

在罗马尼亚东南部,修建了多瑙河—黑海运河,长64.2km,底宽一般70~90m,最小水深7.5m,水面比降很小。运河起点多瑙河切尔纳沃德河段水位高程约为4~12m。该运河于1984年5月建成,经此从讷伏达里港出黑海,较从多瑙河河口(苏利纳)出海,里程缩短了约400km。运河进口和出海口分别设双线船闸,尺寸为长310m,宽25m,槛上水深6m,可通航6只船组编成的顶推船队(63000t=18000t,过闸时间45—50min,年通过能力7540万t。1983年8月,从该运河35km处又修建了一条通往米迪亚港的新运河。该运河长26km,其尺寸与多瑙河—黑海运河的—样,两端各布置两座船闸。?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编辑词条收藏词条至个人空间

互动百科的词条资料来自网友贡献,供您查阅参考,一些和您切身相关的具体问题(特别是健康、经济、法律相关问题),出于审慎起见,建议咨询专业人士以获得更有针对性的答案。

开放分类:我来补充

地形地貌

地理名胜

地理学

地理理论

多瑙河

德国河流

旅游

欧洲河流

水域

河流

流域

自然科学

























18









献花(0)
+1
(本文系涛儿—taoer...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