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个梦想马丁·路德·金导入新课我们认为下述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造物者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存权、自由权和 追求幸福的权利。——《独立宣言》细细体会下面《我有一个梦想》歌词的意义。我有一个梦想,那一天,世界不再动荡没有战争贫困和饥荒,和 平的鲜花到处开放我有一个梦想,那一天,人类不再忧伤没有恐惧歧视和眼泪,自由的鸟儿展翅飞翔那一天大地不再凄凉,没有破坏没有掠夺和污染 秀美的山川环抱家园,清澈的河流源远流长我有一个梦想,那一天化作美好希望让我们携起手来用我们的爱实现梦想,用我们的爱实现梦想知识与 能力:学习目标1.了解演讲的背景及主要内容,把握文章思路。2.体会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体会激情飞扬、极富感召力 的语言。3.了解演讲词的一般特点,培养说服听众接受自己主张的能力。过程与方法:1.揭示“为什么”,领悟“针对性”;2.研读“怎 么样”,领悟“思想性”;3.筛选“是什么”,领悟“鼓动性”。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悟马丁·路德·金那种生命不息、为人民请命 不止的崇高献身精神。2.自由、平等、民主是人类追求的一个永恒主题,我们应树立远大的理想,为崇高而伟大的事业奋斗。学习重难点 1.联系时代背景,品味语言的深层含义和表达作用,提高理解能力。2.体会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体会强烈的感情色彩。3.关于“ 非暴力反抗”的研讨。导语中提到的《独立宣言》是美国人的建国指南,其中让美国人最自豪的一点,就是“人人生而平等,权利均等,机会均等 ”。题目介绍然而一百年过后,在美国根深蒂固的种族歧视仍未消除。日常生活中,黑人不能与白人同在一个学校上学,同乘一辆公共交通工具 ,同在一个地方居住……所有有良知的人都期盼种族歧视彻底消失,为此有人发出了强烈的呼吁。1963年8月23日,在华盛顿林肯纪念堂 举行的“为工作的自由进军”民权运动中,马丁·路德·金发表了著名讲演——《我有一个梦想》。马丁·路德·金是美国黑人民权运动领袖 ,浸礼会教堂牧师,非暴力主义者。1929年1月25日出生于佐治亚州亚特兰大市一黑人家庭,父亲和祖父都是浸礼会的传教士。他一生致力于 黑人民权运动,其政治主张的核心是非暴力主义。作者简介马丁·路德·金1964年获诺贝尔和平奖。他极具演说才能,并著有《阔步走向自 由》《我们为何不能再等待》等著作。1968年4月4日,马丁·路德·金在田纳西州孟菲斯市的洛林汽车旅店被枪杀身亡,终年39岁。刺客被 判处99年徒刑。金的遇刺触发了黑人抗暴斗争的巨大风暴。美国政府确定从1986年起每年一月的第三个星期一(金的诞辰为1月15日)为 全国纪念日。从1987年起金的诞辰亦为联合国的纪念日之一。写作背景1955年12月1日,一位名叫罗莎·帕克斯的黑人妇女在阿拉伯乘 坐公共汽车,坐到了“白人专坐”的区域内。因为她拒绝挪动座位,而被警察带走。一些不满人士成立了一个组织,要求公共汽车公司改变这种不公 正的做法,马丁·路德·金被推荐为这个组织的领头人。他们在市内散发了好多传单,传单上写着:“你去上班时,请乘公租车去,或搭别人的车 去,或步行。”整整一年里,黑人拒绝乘坐市内公共汽车。马丁·路德·金号召黑人不要步行,而要继续斗争。为此他的房子被子人毁坏了,有段时 间他的生命也受到威胁。后来该州首府律师说,公共汽车公司无权在车上把黑人和白人分开。1963年8月28日,华盛顿特区组织了一次二 十五万人的集会,要求种族平等。马丁·路德·金向成千上万的黑人发表了一篇演说,这篇演说词立即举世闻名。他讲话没有讲话稿,他把自已对前 途的看法用充满激情的语言告诉了云集的听众,这就是《我有一个梦想》。金向人山人海的听众挥手致意整体感知全文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第三部分()划分段落12~1617~35肯定《宣言》的重大意义第一部分:回顾揭露( )现状我有一个梦想讽刺()许诺提出()要求第二部分:提醒()当局讲究 ()策略决心表明()第三部分:展望斗争必胜课文讲解1.这一次演讲是针对什么人的?主要是针对 美国黑人,同时也包括美国政府。2.这一次演讲的时间、地点和场合各是什么?这一次演讲的时间是1963年月28日;地点是在华盛 顿广场;场合是华盛顿特区组织二十五万人的集会上。3.这次演讲涉及哪些内容?要求自由、民主、种族的平等。4.这次演讲想达到什么目 的?进一步推动黑人要求自由、公正、平等的运动,加快实现理想的步伐。5.金的梦想究竟是什么?哪些段落写到?在美国,让 黑人获得真正的解放,实现真正的自由和平等。在政治上,希望美国的有色人种能享有和白人一样的生存、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权利,有同等的地 位和公民权,如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等,而不是作为二等公民备受歧视和压迫;在文化上,希望得到尊重和理解,人们不再以肤色,而是以品格的 优劣来评判他们,有和白人一样的受教育的权利和自由;在经济上,有和白人一样的就业和发展的机会,而不是像现在这样被限制在固定的贫民 区,贫困潦倒。18自然段:美国真正实现“人人生而平等”。19自然段:消除种族歧视和隔离。具体内容20自然段:美国变成自由和正义的绿 洲。21自然段:美国成为不以肤色来定优劣的国家。23自然段:黑人和白人能和睦共处,亲如兄弟。25自然段:以后的美国能成为真正的人间 乐园。IHAVEADREAM6.为什么有这样一个梦想?美国政府没有实现百年前关于自由的诺言,黑人仍然生活在受歧 视和贫困的环境中。今天讨回权利已是迫不及待的事,如若不能实现,美国将出现叛乱。采用非暴力手段7.怎样实现梦想?斗争方式: 团结白人、长期坚持以彻底达到目的斗争手段:坚决、毫不退缩、彻底斗争态度:8.为什么要采用非暴力手段?我们不能为了满足对自由的 渴望而抱着敌对和仇恨之杯痛饮。暴力只能加剧敌对和仇恨,而无法消除敌对和仇恨。9.文章的思路是什么?( )为什么要实现梦想( )怎样实现梦想()梦想是什么 10.金为什么不先讲自己的梦想是什么,然后再展开论述原因和实现的方式?这样的结构安排有什么优点?前面写黑人仍然生活在受歧视和贫 困的环境中,引起黑人的伤感和愤怒;这时告诉他们怎样才能摆脱现状,能让他们看到希望并抑制过于激愤的情绪;最后在希望中推出梦想,让所有 人为之振奋,把现场气氛带到高潮。http://www.ckjr001.com/内容付费演讲现场的人群11.马丁·路德·金对 他领导的“公民抗命权”运动的基本原则“非暴力反抗”作过详细说明,他认为这一“非暴力反抗”的六个特征是:1.它并非消极,而仍 是反抗,且从根本上说是强者的手段;2.它不寻求打败或羞辱对手,而是要赢得他的友谊和理解;3.它抵抗的目标是指向邪恶本身 而非在行这种恶的人;4.非暴力反抗者愿意接受痛苦而不报复,接受对方的打击而不还击;5.非暴力反抗者不仅避免外在的物质 暴力,也避免内在的精神暴力,即不是恨,而是爱对方。这里的爱不是爱欲,也不是友谊,而是指一种冷静、理解、善意、寻求保存和创造共同体的 爱;6.非暴力反抗者深信世界是站在正义一边的,深信未来。写作特色本文运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气势如虹的排比重章复沓的反复巧 妙自然的比喻反差强烈的对比例如:用“物质充裕的海洋中的一个穷困的孤岛”和“故土家园中的流亡者”来比喻黑人的处境,生动地描绘出 美国黑人的生存现状和他们内心的渴望。课堂小结本文情感充沛,词句优美,辞格巧妙,感召力强。作者以回顾历史为开端,为揭示黑人现实生 活为主要内容,以展望美好未来而结束。整篇演讲词,不仅体现了作者的才情,更展示了作者高远的追求和不屈的精神。有一位新闻记者指出,这 次演讲“充满林肯和甘地精神的象征和圣经的韵律”。作者发表这个演说以后的40多年来,虽然美国社会的某些领域确实取得了进步,但种族歧 视的阴霾并未完全消散,据报道,在美国仍然存在包括日常生活中的歧视在内的五种“隐形歧视”,马丁·路德·金的“梦想”今天仍然尚未完全实 现。美国黑人争取人权上的自由平等的路依然漫长。高考链接1.(2009,重庆卷)下列各组词语中,只有一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A.愧疚必须品防微杜渐额首称庆B.搜寻吊胃口炙手可热按捺不住C.剽悍金刚钻 始作俑者不明就理D.撮合板着脸破涕为笑奉为圭臬【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现代汉语汉字字形掌握 的能力。针对学生往往在同音字、近义字上出错的情况而设。C项中“不明就理”应为“不明就里”。不明就里:不明白其中的实际情况。 2.(2009,江西卷)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改革开放30年后的今天,干部队伍_______ _化建设已经有了制度保障。②现代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_________从前的幻想今天都有可能成为现实。③到半夜,小说终于脱稿了,他 ________地摸着胡子,长长地松了口气。A.年轻以至踌躇满志B.年青以致踌躇满志C.年轻以致自鸣得意D.年青 以至自鸣得意【答案】A【解析】①中“年轻”指人的岁数不大,有相比较而言之义,例如:他很年轻;而“年青”则为处于青年时期,不合 语境。②中“以至”可表示时间、数量、程度、范围等的延伸,也可用于下半句的开头,表示由于上文所说的动作、情况的程度很深而形成的结果; 而“以致”用于下半句的开头,表示下文是上述原因所形成的结果。③中“踌躇满志”是中性词,形容对自己的现状或取得的成就非常得意;而“ 自鸣得意”是贬义词,所以选A。3.(2008,四川卷)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国家古籍保 护中心建成后,将_____,____,___,___,___。中心还将负责建立中华古籍保护网,在网上及时发布、定期更新全国普查成果 。①并组织专家对全国珍贵古籍进行定级②同时汇总古籍普查成果③负责全国古籍普查登记工作④形成全国统一的中华古籍目录⑤建立中华古籍综合 信息数据库A.③④①⑤②B.③②⑤④①C.⑤③④①②D.⑤④②①③【答案】B【解析】本考题主要考察考生对语言连贯性的把握,力求语 言的准确、鲜明和生动。课堂练习1.给蓝色字注音镣铐()真谛()缔造( )戳子()侈谈()磐石()游说( )一隅()赎罪()扎根()蜕变( )瞭望()liàodìdìchuōpánshēshuìyúzhāshútuìl iào2.填写成语心急如()安之若()不言而()()人听闻无() 于事义愤填()销声()迹()壮山河焚素骇喻济膺气匿3.下列有两个错 别字的一项是()。A.芜杂诽谤 豁然开郎 轻轻抹去B.纷繁敷浅 卓有成效 尊敬爱载C.藏蜇楔子 夜啼达旦 隐居修道D.擂同春暮 悦耳动听 鹃而啼瘦B4.在文中空缺处填上适当的词,正确的一项是()。D不,我们现在并不满足, 我们__________也不满足,除非,正义和__________,犹如海之波涛,__________,滚滚而来。A.将来自由 巨浪高扬B.将来平等汹涌澎湃C.将来公平巨浪高扬D.将来公正汹涌澎湃5.阅读文章片段,回答问题。但是对于等候 在正义之宫门口的心急如焚的人们,有些话我是必须说的。在争取合法地位的过程中,我们不要采取错误的做法。我们不要为了满足对自由的渴望而 抱着敌对和仇恨之杯痛饮。我们斗争时必须永远举止得体,纪律严明。我们不能容许我们的具有崭新内容的抗议蜕变为暴力行动。我们要不断地升华 到以精神力量对付物质力量的崇高境界中去。现在黑人社会充满着了不起的新的战斗精神,但是我们却不能因此而不信任所有的白人。因为我们的 许多白人兄弟已经认识到,他们的命运与我们的命运是紧密相连的,他们今天参加游行集会就是明证。他们的自由与我们的自由是息息相关的。我们 不能单独行动。当我们行动时,我们必须保证向前进。我们不能倒退。现在有人问热心民权运动的人:“你们什么时候才能满足?”只要黑人仍然 遭受警察难以形容的野蛮迫害,我们就绝不会满足。只要我们在外奔波而疲乏的身躯不能在公路旁的汽车旅馆和城里的旅馆找到住宿之所,我们就 绝不会满足。只要黑人的基本活动范围只是从少数民族聚居的小贫民区转移到大贫民区,我们就绝不会满足。只要密西西比仍然有一个黑人不能 参加选举,只要纽约有一个黑人认为他投票无济于事,我们就绝不会满足。(1)文中提到心急如焚的人们指谁?为自由而战的黑人。( 2)在争取合法地位的过程中,错误的做法指什么?使合理正义的斗争成为暴力行动。(3)对这场种族的斗争,谁是你支持的一方,讲明理由 。拓展阅读祈祷让我们敲希望的钟呀多少祈祷在心中让大家看不到失败叫成功永远在让地球忘记了转动呀四季少了夏秋冬让宇宙关不了天窗叫太阳不 西冲让欢喜代替了哀愁呀微笑不会再害羞让时间懂得去倒流叫青春不开溜让贫穷开始去逃亡呀快乐健康留四方让世间找不到黑暗幸福像花儿开放让我 们敲希望的钟呀多少祈祷在心中让大家看不到失败叫成功永远在让大家看不到失败叫成功永远在如今,民主、平等、自由、和平已不仅是马丁·路 德·金一个人的梦想,它已成为全人类共同追求的一个永恒主题。人类从婴儿时期成长到现在,有过无穷无尽的梦想,不管它是唾手可得还是遥不可 及,但美好的梦想总是让我们执著追求。愿大家为了心中的梦想努力奋斗,愿全人类的美梦成真,愿全人类永远民主、平等、和平、自由,让我们 一起祈祷吧!又叫讲演或演说,是指在公众场所,以有声语言为主要手段,以体态语言为辅助手段,针对某个具体问题,鲜明、完整地发表自己的 见解和主张,阐明事理或抒发情感,进行宣传鼓动的一种语言交际活动。演讲演讲词的特点:针对性:想民所想,讲民所不敢讲;逻辑性:思维要有 规律;思想性:顺应时代和社会发展;可讲性:上口入耳;鼓励性:激发情绪,赢得赞同。研讨与练习答案一、梦想的含义是多方面的,涉及 黑人生活的各个层面。首先,在政治上,作者希望美国的有色人种能享有和白人一样的生存、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权利,有同等的地位和公民权,如选 举权和被选举权等,而不是作为二等公民备受歧视和压迫;其次,在文化上,希望得到尊重和理解,人们不再以肤色,而是以品格的优劣来评判他 们,有和白人一样的受教育的权利和自由;第三,在经济上,有和白人一样的就业和发展的机会,而不是像现在这样被限制在固定的贫民区,贫困 潦倒。二、这道题主要是让学生调动听说读等各种方式,感受在演讲中恰当运用排比句式的特殊效果。排比句式的使用,使作者的思想感情表达 得更充分,更鲜明,更有排山倒海、一泻千里的气势,更容易感染听众并激起他们深深的共鸣。参考答案略。三、这道题主要是引导学生研读关键语句,体会其中的深刻含义和妙处。1.这两句运用了比喻和排比等修辞手法,揭示了黑人物质生活贫困,精神备受歧视,没有安全感和归宿感的悲惨现实。2.“空头支票”是个巧妙的比喻。自从林肯总统签署黑奴解放宣言,黑人在法律上就有了和白人一样的生存、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但现实却如此令人失望,就像空头支票一样,听起来不错,但没有任何实际意义。在美国这样一个商业社会,空头支票的内涵大家都非常熟悉,用它来作比,形象且易为人们理解。3.“这个信念”具体指的是,作者相信总会有一天,美国黑人会和白人一样,拥有平等的地位和权利,人们不再以肤色而是以品格的高低来衡量黑人和白人,美国一定能变成一个真正的人人生而平等的国家。“交响乐”的特点主要是多重乐声合奏,在这里它寄托了作者的理想,那就是将来总有那么一天,白人不再歧视和压榨黑人,白人和黑人能像兄弟般地和睦相处,共同发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