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73d0171f87e3e3c0947aba3f6254b6ba
2020-03-14 | 阅:  转:  |  分享 
  
侦查思路推演

一、案事件名称:(某年某月某日某地某事)

二、案事件简要情况:(某年某月某日某时某地发生了什么事,结果

如何)









三、案情分析:

(一)定性质解析犯罪动机:

1.现场情况:(依据明态现场情况发掘潜态信息,应用六查方法)

a、查发案时空状态情况:(详细客观列明侵害目标、地域大环境、现场小环境,空间及物品位置情况)











b、查侵入方式情况:

c、查现场物品变化:(注意物品位置变动及变动顺序)





d、查被害人损伤/被侵害单位损害/物品损失情况:

e、查作案工具情况:

f、查侵袭地点情况:

2.被害人/被侵害单位/物品情况:(对被害人进行风险评估,进而解读犯罪行为人)

被害人姓名/被侵单位所名称/物品名称:

被害人年龄/被侵害单位存在时间/物品取得时间:

被害人身份/被侵害单位性质/物品特性:

被害人健康状况/被侵害单位运行情况/物品存在状态:

被害人政治倾向/被侵害单位政治背景/物品持有人:

被害人受教育背景/被侵害单位建立背景/物品流转情况:

被害人与家庭成员关系情况/被侵害单位与竞业单位及相邻单位间关系/物品所有权争议:

被害人经济收入/被侵害单位盈亏及资产情况/物品价值:



被害人人际关系/被侵害单位负责人人际关系/物品管理人人际关系情况:

被害人生活作风/被侵害单位负责人生活作风/物品保存、管理情况:



被害人脾气秉性/被侵害单位负责人脾气秉性/物品管理人脾气秉性:



被害人是否与他人有仇怨情况/被侵害单位负责人是否与他人有仇怨情况/物品管理人是否与他人有仇怨情况:

被害人情感纠葛情况/被侵害单位负责人情感纠葛情况/物品管理人情感纠葛情况:

被害人有无债务纠纷情况/被侵害单位负责人有无债务纠纷情况/物品管理人有无债务纠纷情况:

被害人居住位置情况/被侵害单位所处位置/物品保管位置:

被害人通信、计算机和网络信息/被侵害单位贸易相对人及贸易情况/物品登记情况:(看内容,看说话方式、习惯,看方言、俚语的使用,辨析与受害人相联系的相对人职业、地域属性,受教育水平、性格特点、行为特征等)



被害人/被侵害单位负责人/物品管理人日常出行方式、路线::

被害人/被侵害单位负责人/物品管理人街坊邻居居住情况:

被害人/被侵害单位负责人/物品管理人被侵害前24小时活动时间表:





其他信息:(喜欢或讨厌的人、事、物、衣着首饰穿戴、随身物品、体表标记等)





以犯罪行为人视角走一遍被害人走过的路,进一步判断被害人/被侵害单位/物品被侵害原因,解读犯罪行为人情况:





被害人/被侵害单位/物品风险评估情况:

3.现场感知人情况:(排除各种生理、心理、客观环境因素对现场感知人证言造成的影响,心理因素考虑外界压力、利益、恐惧、心理需要等因素,生理因素考虑身体的各种感官在特定环境下出现偏差的可能性,)









4、犯罪成因分析:(内在需要或外在诱因)





5、犯罪的心理指向性及心理异常情况:(报复、妒忌、幻想、特殊信仰、病理性心理异常(精神分裂、智力障碍、人格障碍、性变态等)、非病理性心理异常(工作压力、家庭矛盾、社会境遇等造成的心理和情绪方面的紊乱、波动,饮酒,服用药物)









结论:







定范围指明侦查方向

划定侦查范围依据:(坚持“八看”,即看现场所处方位、看现场具体位置、看发案区域的发案情况、看进出口和进出方式、看发案时间和时机选择、看作案动机、看惯技行为、看现场物证及心理痕迹情况:)

现场大环境小环境:(看案发现场外部的整体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及犯罪现场与外部整体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在方向和位置上的相对关系,大环境如:山脉、水库、河流、沟壑、林木、草地等;现场周围的地形、地貌、道路、交通、建筑物和有关单位的人文环境条件;现场附近居民居住、生活、活动的规律特点,风俗习惯;现场周围地区的社会治安状况等,看小环境,主要看现场中心部位及其周边各种涉案要素的具体状况和相互关系。通过分析要得出哪一类人会来到这个地方;什么人会和这个地方产生联系;犯罪行为人使用的交通工具;犯罪行为人对现场小环境是否熟悉,熟悉的程度;犯罪行为人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等结论。)









b、发案时间和作案时机选择:(为什么会在这个时间内发案,犯罪行为人为什么要选择这个时间作案,哪些人能够占有这些时间,即哪些人具备作案时间)









c、进出口和进入方式:(是强行进入、和平进入还是潜入)







d、作案动机:(政治目的或特殊信仰、矛盾纠纷、图财、性需要、情感纠葛、心理异常等)



e、发案区域的发案情况:(判断犯罪行为人地理属性和社会属性,同时串并相关案件)



f、惯技行为:(通过犯罪行为、犯罪方式、犯罪对象、犯罪工具、反侦查行为等分析犯罪行为人职业特征、体能特征、危险程度等)









g、犯罪行为人语言特点:(通过书面语言、口头语言(嗓音、方言、语言风格、行话俚语等)、肢体语言(身体动作、眼神、面部表情等)分析犯罪行为人职业特征、地域属性、受教育水平、性格特点、行为特征等)







h、现场物证及其反应出的心理痕迹情况:(足迹、血迹、车辆痕迹延伸方向表明的犯罪行为人活动过程、潜逃方向;通过现场物品增加、减少、翻动物品、没有翻动物品分析判断犯罪行为人在现场最关心什么,对什么最感兴趣及其在现场的活动过程及活动内容,对现场的熟悉程度,目标选择是否特定,对被害人是否熟悉,是否为惯犯等等;通过查看现场物证关联地分析犯罪行为人藏身落脚地或活动地;通过查看现场遗留的物品,如烟蒂、果核、饮料瓶、唾液、痰渍、烟灰等物品分布情况分析犯罪行为人的层次,并尽快通过可能的痕迹物证检验鉴定,将检验结果入库比对,锁定嫌疑人。)





划定侦查范围方法:(运用“五说”,即“划圆说”、“划扇说”、“点线关连说”、“关系人说”、“电磁信息痕迹交叉说”)

“划圆说”运用情况:(以特定案件主体现场或关联现场抑后物证交叉地为圆心,以圆心到侦查人员所推断出的与案件相关的最远距离为半径,划定一个圆形区域,在该区域内划分为若干小格子,一格一格寻找,实际工作中圆周边界可以是弧形的,也可以是不规则形状,要依据地形而定。)







b、“划扇说”运用情况:(以主体现场或关联现场抑或物证交叉地为圆心,以由此圆心向外辐射的最大关联距离为半径,结合现场的大环境和小环境,确定与犯罪活动相关的必然方向,排除圆的一部分,从而划定扇面侦查区域)







c、“点线关连说”运用情况:(通过分析被害人的活动轨迹,寻找被害人与犯罪行为人的最初接触点,结合发案地点和现场特征,分析犯罪行为人与发案地的关联点,进而推断犯罪行为人的活动轨迹线,并根据上述点、线之间的关联情况,确定侦查范围。“点”有三个,即发案地点、被害人与行为人的接触点、犯罪行为人与发案地的关联点(要根据案件进展情况,不断发现新的关联点)。“线”有两条,即被害人的活动轨迹线、犯罪行为人的活动轨迹线。





d、“关系人说”运用情况:(依据“八看”,通过对现场特征的分析、对被害人的分析和犯罪动机的分析,判断被害人与犯罪行为人之间的关系类型,确定具备这种关系的人员范围。)





e、“电磁信息痕迹交叉说”运用情况:(从通信、网络社交工具,网络游戏,金融,交通,购物,就餐,各种会员,各类监控录像等分析:看①人和人之间电磁信息痕迹的交叉,包括犯罪行为人和被害人之间电磁信息痕迹交叉、同案犯罪行为人间电磁信息痕迹的交叉和犯罪行为人与自身关系人之间电磁信息痕迹的交叉等;②人和发案区域的电磁信息痕迹交叉,包括犯罪行为人、被害人、关系人和发案区域之间的电磁信息痕迹交叉;③不同种类(金融类、通信类、网络类、其他类)的电磁信息痕迹交叉。







定脸谱进行犯罪心理画像(犯罪心理画像是在侦查阶段根据已掌握的情况,对未知名犯罪行为人的动机、行为、目的、心理过程以及心理特点等进行相关分析,进而通过文字或语言形成对犯罪行为人的生理属性、社会属性、地域属性、心理属性、心理属性以及既往犯罪属性等“五大属性”的描述过程。犯罪心理画像的结果并不是给侦查员提供一个具体犯罪行为人的姓名、住址或者电话号码,而是给侦查员提供一份操作性强、较为直观的犯罪行为人特征描述提纲。拿着这份提纲,一个有血有肉、性格鲜明、轮廓清晰的犯罪行为人仿佛就站在我们面前,据此查缉犯罪行为人,侦查人员的目标会更明确,思路会更清晰,“眼睛”会更明亮,方法会更直接,从而减轻劳动强度,缩小排查范围,缩短侦查周期,提高侦查效率。犯罪心理画像的信息主要源自两个方面,一是从犯罪行为人遗留在现场的明态痕迹中获取的明态信息和潜态信息;二是从被害人研究、感知人研究等获取的明态信息和潜态信息。)

1、犯罪行为人的生理属性:(主要包括:犯罪行为人的性别、年龄、身高、体重、体态、体表标记、步幅特征、动作特点、有无肢体残疾等)





2、犯罪行为人的社会属性:(主要包括五个方面:一是家庭背景;二是婚姻状况;三是文化程度;四是职业状态与经济状况;五是社会层次。)





3、犯罪行为人的地域属性:(是指犯罪行为人由于长期生活在某一区域,受到周边人文环境、生存环境、生活习惯等因素的影响,而表现出的明显区别于另一区域人的相对稳定的认知事物的方法和行为方式的征象和标志。这一区域可以是出生地、生长地、居住地;也可以是工作地、学习地;还可以是社会关系的居住地。地域属性通常表现为:说话口音、饮食口味、处事风格、行为习惯、肤色长相、方言表述、衣着打扮等,还表现为犯罪行为人对发案地环境是否熟悉,是否熟悉小环境,有无交通工具,有什么交通工具。)

4、犯罪行为人的心理属性:(主要包括人格、能力、情绪与情感、行事风格和心理变态五个方面,人格包括气质、性格、认知风格、自我调控等方面;能力包括智力、观察力、记忆力、抽象概括力、创造力等;情绪与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行事风格指对事的出力风格,如果断、优柔寡断、好勇斗狠等;心理变态从临床表现类型划分包括反社会型人格障碍、偏执型人格障碍、分裂型人格障碍、强迫型人格障碍、表演型人格障碍、冲动型人格障碍、依赖型人格障碍、焦虑型人格障碍;从性心理障碍的角度划分主要包含同性恋、异性服装癖,易性癖、露阴癖、窥阴癖、恋物癖、性虐待癖、恋兽癖、恋尸癖、恋童癖、摩擦癖、窒息自淫癖等。)

5、犯罪行为人的既往犯罪属性:(包括:①、有无劣迹,包括道德方面的劣迹;②、有无犯罪前科;③、犯罪经历及种类;④、是否职业犯罪;⑤、犯罪手段及后果的升级。以上五点通过惯技行为、标记行为、反侦查行为等分析获得。







定脸谱,进行犯罪心理画像的思维顺序及技巧:

“定脸谱,进行犯罪心理画像”的逻辑思维顺序:从内向外,从现场中心的研究到现场外围的研究;由表及里,环境的由表及里和信息的由表及里。

“定脸谱,进行犯罪心理画像”的思维技巧:善用批判性思维,尽量做到客观、全面、不偏执一方地看问题;贯穿价值中立原则,遵循研究对象本身的规律和特点做出实事求是的评判,避免以自己的价值观、行为方式、好恶去解释研究对象;善于举一反三,从一件事情类推知道其他事情;善用侦查经验,运用经验的同时注意案件的特殊性;正确对待直觉,要积累丰富的背景知识,对案件细节做到高度关注并且十分敏感,具备看出行为模式的能力。

填写说明:

此表格是对原河南省公安厅刑警总队杨玉章副总队长《三定侦查法》的提炼总结。

以上各项填写提示内容,“被害人/被侵害单位/物品情况”部分仅针对单纯被害人情况。

侦查无定式,以上内容仅作侦查提纲性提示,需针对不同案件情况灵活加减、取舍。

建议对每个案件做逐一分析,分析资料虽不用于诉讼,但作为资料积累和经验总结利于形成侦查经验和带新教学资料。

希望通过长期训练,在侦查过程中相关信息的填写使侦查思路系统化,避免挂一漏万。

此表格是河北省冀中公安局民警提炼于《三定侦查法》,仅为刑侦系统各位同仁方便工作。





献花(0)
+1
(本文系经脉图书馆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