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03宣公三年
2020-03-15 | 阅:  转:  |  分享 
  


宣公三年



【原文】三年,春,王正月,郊牛之口伤,改卜牛,牛死,乃不郊1,犹三望2。其言之何?缓也。曷为不复卜?养牲养二卜,帝牲不吉,则扳稷3牲而卜之。帝牲在于涤4三月,于稷者,唯具是视。郊则曷为必祭稷?王者必以其祖配。王者则曷为必以其祖配?自内出者,无匹不行。自外至者,无主不止。

葬匡王。

楚子伐贲浑戎5。

夏,楚人侵郑。

秋,赤狄侵齐。

宋师围曹。

冬,十月,丙戌,郑伯兰卒。

葬郑穆公。

【译文】鲁宣公三年,春季,周历正月,祭祀天的牛之嘴受伤了,重新占十一头牛来祭天,这头牛死了,于是就不祭祀天了。但仍然遥祭泰山、黄河和东海。为什么要说这个,是因为延缓了郊祭。为什么不再占卜一头牛呢?因为养祭天的牛只养两头。如果祭祀天帝用的牛不吉利。就牵祭祀后稷用的牛来占卜,占卜吉利的两头牛就是祭祀天帝用的,要把它们在涤宫饲养三个月;用于祭祀后稷用的牛,只要观察它们身体是否完好无缺,无病无疾就行了。祭祀天帝为什么必须同时祭祀后稷呢?祭祀天帝时天子一定要以他的先祖配享。为什么天子必须以他的先祖附祭配享呢?因为天子的先祖没有与天帝会合,祭祀时不能行礼。天帝从天而降,没有迎神的主人就不会停下来享受祭祀。

为周匡王举行葬礼。

楚子攻打责浑这支戎人。

夏季,楚国军队侵犯郑国。

秋季,赤狄人侵犯齐国。

宋国军队围攻曹国都城。

冬季,十月,丙戌这天,郑国国君兰去世。

安葬郑穆公。

【说明】本篇《宣公三年》,主要描述的是鲁宣公三年发生的故事。主要记述了六件事,一是鲁国不举行郊祭而举行望祭,不符合礼仪。二是晋成公征伐郑国,然后又与郑国媾和,结盟。三是楚庄王征伐陆浑之戎族,在成周询问九鼎的大小轻重。四是楚国人又侵犯郑国。五是宋国内乱。六是郑文公乱淫,导致死亡。

————————————————————

【注释】1.郊:(jiāo焦)祭祀名。《易·需·初九》:“需于郊,利用恒,无咎。”《诗·魏风·硕鼠》:“逝将去女,适彼乐郊。”《诗·小雅·出车》:“我出我车,于彼郊矣。”《左传·桓公五年》:“凡祀,启蛰而郊,龙见而雩。”《礼记·中庸》:“郊社之礼,所以祀上帝也;宗庙之礼,所以祀乎其先也。”《荀子·礼论》:“郊止乎天子,而社止于诸侯。”《史记·文帝本纪》:“朕亲郊祀上帝诸神。”《六书故·土事二》:“郊,祀天于郊,故亦谓之郊。”《字汇·邑部》:“郊,祭名。冬至祀天南郊,夏至祀地北郊,故谓祀天地为郊。”这里用为在郊外举行“郊祭”之意。

2.望:(wàng忘)遥祭,指古代帝王祭祀山川、日月、星辰。《书·尧典下》:“望于山川,遍于群神。”《书·武成》:“庚戌,柴、望,大告武成。”《周礼·大宗伯》:“旅上帝及四望。”《左传·僖公三十一年》:“犹三望。”

3.稷:(jì技)传说中周朝的始祖后稷,名弃,长于种植。后被尊为五谷之神。古代以稷为百谷之长,因此帝王奉祀为谷神。《书·舜典》:“禹拜稽首,让于稷、契暨皋陶。”《诗·王风·黍离》:“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论语·宪问》:“禹、稷躬稼而有天下。”

4.涤:即涤宫,专门饲养供祭祀用的猪、牛、羊的地方。何休注:“涤,宫名。养帝牲三牢之处也。谓之滁者,取其荡滁洁清三牢者,各主一月,取三月一时足以充其天牲。”

5.贲浑戎:《左传》作“陆浑之戎”。这是戎的允姓一支,本居瓜州,在秦、晋的西北。鲁僖公二十二年,秦、晋诱迁贲浑戎于伊川,在今河南篙县东北。后于鲁昭公十七年被晋国荀吴所灭。

春秋公羊传宣公









人生道路上若干问题的解读人生道路上若干问题的解读





1







献花(0)
+1
(本文系解决人生问...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