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全444
2020-03-19 | 阅:  转:  |  分享 
  
读汪全集0444《四方食事》(19890418,1989《中国文化》创刊)续完《切脍》汪:脍……更多指鱼生……繁体字是‘鲙’。”抟扶摇按:就
是生鱼片、生肉片。这就够义了,也就是:只要不停留在堪称“块”的体积上,则生的就是脍,包括丝,后文说了。至于片的厚薄,不一定重要。薄
得可以吹得飘起来,这只是显示刀工;切得厚一点,吃得人开心。而且我认为先进的切脍就要粗大,干嘛那么刁,不厌其薄而细,存心请人吃吗?以
往有切薄脍的,越薄越好,那是为了涮来吃,滚汤里左右一漂就熟了。所以切脍之为“鱼生”,未必是生吃的,而是涮吃的。生吃的有三文鱼、刺身
,管他日本的还是美国的,都不会切得薄。有的是没法切薄,比如象鼻蚌,有的就是要有厚度才好吃,比如三文鱼。老汪把刺生和生吃三文鱼片等都
不算在切脍里,一味地强调薄或细,这是不对的,说的难听点,是小气吝啬。河豚汪:我的几个同学都曾约定请我上家里吃一次河豚,说是“保证不
会出问题”。抟扶摇按:什么时候的“同学”?还是“当年的同学”?如果是当年的同学,为啥不到饭店里去吃?因为那里比家里更保险。阿汪还说
“都曾”,那意思是假如有三个同学,甲乙丙每人单独约另二人,提议请阿汪吃河豚,于是全票通过。如是者三。可见阿汪是人心所向,众望所归。
可是阿汪没有应邀吃过,要不他就不会只是抄宋人诗说河豚好吃哉!吃河豚的风险大概真的大,要不阿汪在十月惊雷之后,逢到春天画圈圈,怎么各
部门、机构、单位不公款请阿汪们撮一顿河豚呢?那一定是害怕,担不起这“万一”的责任。而阿汪自己也怕是,既没有团结“死士”,也没有“孤
胆英雄”地去吃一顿。没吃过就不要写,干嘛啦?想卖野人头?野菜汪:或曰吃野菜可以“清火”,有一定道理。也才多半带一点苦味,方苦味菜,
皆可清火。抟扶摇按:“或曰”就是“有人说”。谁说的?不查滴!任云就是对的于是亦云。这是中国人懒到骨子里去的臭毛病!野菜清火,后来变
成苦味清火。苦味清什么火?自来火?燃油火?电器火?一笔糊涂账。中国人就喜欢把一笔糊涂账说成“博大精深”。其实真正的山野之菜吃一些,
也就是一个口味问题。如果这个口味很重要,在今天,重要性包括“来钱多”,那就会转入种植。比如上海有种植的荠菜和野生的。野生的沾泥多、
瘦细、贵,却香。不过我看叶不见得生意好,因为洗清它是太麻烦了,如今家庭吃菜的卫生标准高得邪乎,于是只能不吃很多菜了,因为是来干下过
前的粗活?《中国戏曲和小说的血缘关系》(19890507,1989《人民文学》8)汪:中国的演义小说改编为戏曲极其方便,因为结构方
法近似。抟扶摇按:这是指连台本戏?汪:中国戏曲的……一场戏里可以同时表现不同的空间……抟扶摇按:阿汪举《打渔杀家》。女儿桂英在台上
,作家等父肖恩告官回家,唱四句。每一句完,即从幕后传来肖恩呗打板子的报数声,满了四十打扮之后就是一声喝:“赶了出去!”家和衙门分在
江的两边。中国戏曲就要在舞台上表示同一时间进行的两个独立的事件。阿汪说西洋戏剧“三一律”就不行了。固然!但是我们中国人为啥老和西方
过去比而不那西方“现在”来比较?比如上举的桂英等爹回家来的表演效果今天在影视里就是简单的蒙太奇,家和衙门的镜头切换四下,桂英的思想
也想完了,肖恩的屁股也打好了,接着就可以拍肖恩踉踉跄跄跌跌撞撞地破家门而扑倒在地了。汪:戏剧是强化的艺术,小说是入闱的艺术。抟扶摇
按:这话说得好,箴言。所谓“强化”,就是大形体动作拿捏的说话。更好的是说中国戏曲的强化还包括锣鼓。《晚岁渐于诗律细》(198905
28,《光明日报》)汪:他是最早划为右派的,而摘掉帽子……直到七十年代……抟扶摇按:汪刃锋亦伦(1918-2010)。这种就是典型
的小资。对了,平民百姓里多是小资划成右派,太不知道天高地厚了。阿汪借着说刃锋而发表的书法意见是我赞同的。《王磐的<野菜谱>》(19
890703,1990《中国文化》3)汪:留心可以度荒的草木,绘成图谱……抟扶摇按:用心良苦的有心人。文章说朱元璋第五子也做这件事
情呢。汪:穷人吃野菜是为了度荒,没有为了尝新而挑菜的。抟扶摇按:小学里读小说《欧阳海之歌》,莫名其妙,有一情节居然对我这个三年级小
学生印象深刻,想不通。情节是欧阳海参军后不久,思想问题不少,于是指导员找他谈心,在操场上边溜边谈。入春了,指导员弯腰,顺手采了一颗
荠菜,说:“我家乡的地主,开春了也会偶尔挖一次荠菜吃,挺香的。”欧阳海接着话茬说:“他们地主是吃一次尝新,我们穷人可是恨不得一年到
头有它当饭吃。”两人的对话模式和阿汪说的一样。小说的意图是表达欧阳海的阶级觉悟给指导员轻巧地调动起来了,接着的思想工作就容易做通了
。怎么就记住了“荠菜”一名,不久就因为家里做荠菜豆腐羹而从概念到形状、到口味、到标配菜都记住了。荠菜豆腐肉丝羹,阿汪好像没写过。汪
:我们不得不想到一个多年来不为人们不爱用的一个词儿:人民性。抟扶摇按:很赞成。不过这个“人民性”的概念有时代局限,虽然没有逻辑问题
。这个时代局限就是这个人民性实际上表现为人民群众受剥削受压迫并且反抗剥削和压迫的生活,说得简单些,就是表现人民群众的苦难生活和革命
斗争。可是这个模式一到40年来,就变成国家自抽嘴巴子了。贪官污吏,黑恶势力,他们虽然残酷地剥削和压迫人民,但是他们都有地方和中央的党政支持的。另外,一切资本家,只要合法地剥削人民,他们自己就是人民,而且是人民的代表,政治协商的朋友。那么我们的作家,如椽大笔是不是也要人民性地大写他们同和人民血汗的发家史呢?
献花(0)
+1
(本文系抟扶摇01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