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部编人教版七下语文15《最苦与最乐》预习与复习资料汇编(含练习题及答案)
2020-03-19 | 阅:  转:  |  分享 
  
2020部编人教版七下语文第十五课《最苦与最乐》资料汇编



文学常识

1.梁启超(1873年—1929年),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清朝光绪年间举人,戊戌维新运动(即戊戌变法)领袖之一。中国近代思想家、学者。曾协助康有为发动“公车上书”。其著作多收入《饮冰室合集》中。

2.作者是一生思考、探索不息的学者。从《最苦与最乐》我们可以学习卓如先生对责任与苦乐关系的辩证认识,体味其中折射出的作者的价值取向。如果能进一步结合当前的生活现实,联系实际,定能有助于我们培养自己对正确人生观与价值观的认识。



内容主题

《最苦与最乐》从最苦和最乐两方面来论述人生的责任,即负责任是便背上身心的重担,是人生最大的苦,而尽责任正是人生最大的乐,时时尽责,更时时快乐。“人生须知道有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有尽责任的乐处。这种苦乐循环,便是这有活力的人间一种趣味。”





关键字词



揽lǎn:拉到自己这方面或自己身上来。

失意:不得志。

达观:对不如意的事情看得开。

契约qìyuē:指双方或多方共同协议订立的条款、文书。

监督jiāndū:监察督促。

排解:解脱。

循环:往复回旋。指事物周而复始地运动或变化。

如释重负:好像放下了沉重的负担。

海阔天空:形容大自然的广阔,也比喻想象或说话毫无拘束,漫无边际。

悲天悯mǐn人:对社会和人类的灾祸苦难等表示忧虑和同情。

心安理得:自信事情做得合理,心里很坦然。

任重道远:担子很重,路程又长,比喻责任重大。

无入而不自得:语出《礼记中庸》。意思是,君子无论处在什么境遇都能保持安然自得。



要点点拔

文章的论点是:负责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论证时作者将重点放在“快乐”的反面“痛苦”上面,先论证“负责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再来论证“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

开篇用了一连串的排比设问,引发读者思考,并将“贫”“失意”“老”“死”等人们常以为的人生最大痛苦一一加以否定排除,然后提出了自己的合理答案:“人生最苦的事,莫苦于身上背着一种未来的责任。”新颖而水到渠成。

接下来,课文前半部分论证“未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时,主要运用了摆事实(事实论证)的论证方法。以“答应人办一件事没有办,欠了人的钱没有还,受了人的恩惠没有报答,得罪了人没有赔礼”这些日常生活中的例子来启迪读者认识什么是“未尽责任”,论述“未尽责任”将会有怎样的痛苦。进而推及“对于家庭,对于社会,对于国家,乃至对于自己”人都有着应负的责任,接着说这些责任未尽到而产生的种种痛苦的状态。摆事实来论证观点,把道理阐述得非常清楚明白。

课文的后半部分论证“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时,则主要采用讲道理(道理论证)的论证方法。先引用名言,再由个体及社会地论及那些背负着大责任的人,“虽说他是一辈子苦痛,也都可以。但是他日日在那里尽责任,便日日在那里得苦中真乐,所以他到底还是乐不是苦呀!”论述层层深入,观点鲜明深刻。

最后作者补充了第三个分论点:人生应当勇于负责,而不应当逃避责任。指出责任是逃避不了的。使论点更加周密严谨,使论证更加有力。



综合练习

阅读课文,完成以下练习:

0.选出本课中让你印象最深刻的3-5个好词,把它们写在一段连贯合理的话中。



1.下列字音、字形、释义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失意(yì)契(qì)约栏槛(kǎn)折(shé)本

B.修葺(qì)门槛(kǎn)累(léi)赘狂斓(lán)

C.粗拙(zhuó)诘问jié悲天悯(mǐn:怜惜,怜悯)人

D.监督(dū)循(xún)环如释(shì:放下)重负



2.关于《最苦与最乐》一文,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3分)

A.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戊戌变法的领袖之一。中国近代思想家、学者。著有《饮冰室合集》中。

B.本文告诉读者,人生在世,必须要对家庭、社会、国家以及自身尽到应尽的责任,这样才能得到真正快乐。

C.文章最后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补充论述人人生来便有责任在身,时代和社会赋予我们的责任是逃避不了的,躲避责任,便是“自投苦海”。

D.文章立意高远,思想深刻,语言典雅,既有儒家的进取精神,又有佛家的超凡智慧。



3.下列句子中结尾应使用叹号的一项是()(3分)

A.我要拿点颜色出来给那些放出狗来到处乱跑的人看看____

B.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____

C.他少年出外谋生,独立支持,做了许多大事。哪知老境却如此颓唐____

D.“嗨,慢着,”我软弱地哀求道,“我没法____”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一个人如果要开创自己的光明前程,关键就是在于持之以恒的努力和付出才能够实现。

B.近年来,中国出境游的公民素质明显加强,境外受访者多表示中国游客的形象大有改善。

C.广州白云国际机场T2航站楼已经全面启用,这是建设广州国际航空港的一项重大举措。

D.广深港高铁香港段全长26公里,是由香港特区政府出资并委托港铁公司建设和规划的。



5.综合性学习

“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某校九年级开展“家·国·梦”的主题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活动。

(1)【家】幸福的家

感受亲情、孝亲敬老,让爱住我家。请根据示例,为活动再设计两个内容。

①听成长放事②看新旧照片

③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

(2)【国】强盛的国

无悔青春,无憾人生,挺起国之脊梁。请根据下面的材料,补写对联。

黄大年,著名地球物理学家。2009年,他毅然放弃国外优越条件回到祖国,赤胆忠心,殚精竭虑,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加速推动了我国的“深探”(地球深层探测)事业,周5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20年的道路,项目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技术研发实现弯道超车,完成了跨代飞跃,书写了在地球深层探测领域的传奇,展示了归国科学家至诚报国的风采。2017年1月,他不幸因病去世,年仅58岁。

上联:忆往昔,邓稼先鞠躬尽瘁“两弹”扬国威。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梦】复兴的民族

细流汇江,江河成海,我们凝聚力量,描绘民族复兴的蓝图。厉害了,我的国!作为追梦少年的你,写一句座右銘,激励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不断前行!(要求:不得借用名人名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用一句自己的话概括《最苦与最乐》一文的中心论点。(2分)



7.拓展阅读(8分)

《夏威夷游记》选段

梁启超

余自先世数百年,栖于山谷。族之伯叔兄弟,且耕且读,不问世事,如桃源中人。余生九年乃始游他县,生十七年乃始游他省,犹了了然无大志,梦梦然不知有天下事。余盖完全无缺不带杂质之乡人也。曾几何时,为十九世纪世界大风潮之势力所簸荡、所冲激、所驱遣,乃使我不得不为国人焉,浸假将使我不得不为世界人焉。

注释

①浸假:渐渐,逐渐。

(1)解释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3分)

余自先世数百年——自()

且耕且读,不问世事——且()

余生九年乃始游他县——余()

生十七年乃始游他省——乃()

犹了了然无大志——犹()

梦梦然不知有天下事——然()



(2)梁启朝是我国近、现代之际的著名学者、文人、思想家,其心路历程在同时代文化精英中很有代表性。请根据选段内容,简要概括其由“乡人”而成为“世界”人的历程。从中分析以梁启朝为代表的近代知识份子思想变化的发生有什么特点?(5分)







参考答案:

1.D其它三项错误订正:A.栏槛(jiàn);B.狂澜(lán);C.粗拙(zhuō)。

2.C.文章最后补充论述的是责任是随成长而来,“自然压在你的肩头上”的,并非生来便有责任在身。

3.C。

4.C。

5.(1)示例:忆点滴关爱;集孝亲名言(送温馨祝福、写亲情作文……)

(2)示例:看今朝,黄大年殚精竭虑(赤胆忠心……)“深探”写传奇(展风采,竟风流、留芳名、书春秋、树楷模……)。

(3)略。(不得借用名人名言,较精练,具有激励、警醒之意)

6.人人必须尽责任(或“人必须对生活负责”“尽责虽苦却乐”等,意对即可。)

7.(1)自:从;且:一边;余:我;乃:才;犹:仍然;然:…的样子。

(2)他生于旧中国典型的耕读之家,深受传统文化熏陶。年青时虽有游历,也只在国内,对当时的国际形势、西方文化茫然无知,仍是“不带杂质的乡人”。后来,世界大潮涌动,国门被冲破,“乡人”忽然卷入大潮之中,在国家危亡之际明白了自己是“国人”,在切肤之痛中抬眼看世界,渐渐明白国外有国,自己不可能不是国家与世界的一份子,是“世界人”。这种思想意识的发生是被迫的,是被世界大潮裹挟而“不得不成为世界人”的。





















和语文在一起 七(下)课内资料汇编







献花(0)
+1
(本文系和语文在一...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