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部编人教版八下语文13《最后一次讲演》预习与复习资料汇编(含练习题及答案)
2020-03-20 | 阅:  转:  |  分享 
  
部编人教版八下语文第十三课《最后一次讲演》资料汇编



相关常识

1.闻一多(1899年-1946年),本名闻家骅,字友三,湖北省黄冈市浠水县,中国现代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坚定的民主战士,现代诗人和学者,新月诗派的代表人物。1925年3月在美国留学期间创作《七子之歌》。1928年1月出版代表性诗集《死水》。

2.抗战结束后,国民党发动内战,并对民主爱国运动进行镇压。1946年7月11日,李公朴因参加爱国民主运动而遭国民党特务暗杀。7月15日,闻一多在李公朴的追悼会上发表了《最后一次讲演》(课文内容是这一演讲的前半部分),当天下午在被国民党特务暗杀。







内容主题

《最后一次讲演》是闻一多在1946年7月的李公朴追悼会上所做的即席讲演,是一篇口语表达的杰作。在讲演中闻一多热烈地颂扬为民主斗争而牺牲的李公朴,对国民党反动派的倒行逆施做出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讲演语言铿锵犀利,贯注着强烈的爱憎感情,具有极大的鼓动性和战斗性,极富感染力。



关键字词

晓xiǎo得:知道,明白。

卑bēi劣:卑鄙恶劣。

卑鄙bǐ:(语言、行为)恶劣,不道德。

无耻chǐ:不知耻辱,没有羞耻之心。

毒手dú:凶狠的殴打;用以杀害人的不仁道的、狠毒的方法、手段。

蛮横hèng:(态度)粗暴而不讲理。

污蔑miè:捏造事实毁坏别人的名誉。

赋fù予:交给(重大任务、使命等)。

光明正大:形容襟怀坦白,言行正派。

挑拨离间jiàn:搬弄是非,引起纠纷,破坏团结。





重点解析

语气铿锵,气势磅礴

这是闻一多义愤填膺而即席发表的演讲,作者心中有鲜明的爱憎和无法压抑的悲愤,因此全文语气铿锵,气势磅礴,而且一贯到底。字字句句中流露着对公理正义的呼唤,横溢着对卑劣无耻的谴责。如:“今天,这里有没有特务?你站出来!是好汉的站出来!你出来讲!凭什么要杀死李先生?”丝毫不留余地,如锋利的匕首,直刺敌人。

语意直露,步步紧逼

这是一次即席讲演。闻一多先生用最平实最简洁的口语来表达内心最强烈的情感,用语朴素表意直露,使人一听了然。如:“我心里想,这些无耻的东西,不知他们是怎么想法,他们的心理是什么状态,他们的心怎样长的!”又如:“特务们,你们想想,你们还有几天?你们完了,快完了!”等等。诸如此类直白利落,简明易懂的语言连续不断的冲涌而出,不断增强了表达的力量。如:“为什么要打要杀,而且又不敢光明正大地来打来杀,而偷偷摸摸地来暗杀!这成什么话?”“打”“杀”与“讲”“说”对比,“光明正大”与“偷偷摸摸”对比,再加上反问,本就气势逼人的话语层层递进,步步紧逼,让罪恶的敌人无地自容。







综合练习

阅读课文,完成以下练习:

0.选出本课中让你印象最深刻的3-5个好词,把它们写在一段连贯合理的话中。



1.选出下列词语的字音或字形有误的一项()

A.卑劣(bēi)离间(jiàn)?无耻(chǐ)?凫(fú)水

B.纠葛(gé)毒手(dú)?悲愤(fèn)?卑鄙(bǐ)

C.竹篙(gāo)?棹(zhào)舟污蔑(miè)赋(fù)予

D.绯(fēi)红模(mú)型召(zhào)开踱(duó)步



2.关于《最后一次讲演》,下列说法无误的一项是()

A.作者闻一多,当代诗人、学者。他是新月诗派的代表人物,也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者。著名的《七子之歌》便是他的作品。

B.《最后一次讲演》是一篇冷冽如枪、炽热如火的讲演词,是作者深思熟虑之后发表的一篇声讨反动派的檄文,是赞扬烈士的颂歌,是呼唤斗争的号角。

C.《最后一次讲演》中有鲜明的爱憎。对进步力量和对反动派讲的话,语气上和用语上感情色彩截然不同。对人民,对先烈,大量地使用褒义词语;对敌人,则使用了一系列贬义词。

D.《最后一次讲演》中有多次设问和反问。设问句用来引起听众的注意和思考;而反问句主要用来揭露敌人无耻卑劣的行径,表达愤怒和斥责的情感。



3.下列句中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你们以为打伤几个,杀死几个,就可以了事,就可以把人民吓倒了吗?其实广大的人民是打不尽的,杀不完的!

B.我们看,光明就在我们眼前,而现在正是黎明之前那个最黑暗的时候。

C.希特勒,墨索里尼,不都在人民之前倒下去了吗?

D.我们随时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



4.请按要求赏析下列句子。(6分,每题3分)

(1)无耻啊!无耻啊!这是某集团的无耻,恰是李先生的光荣!(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句子)



(2)正义是杀不完的,因为真理永远存在!(解析句子含义)



5.从这次讲演中,可以看出闻一多先生的哪些特点?(2分)



6.《最后一次讲演》中表现了作者的哪些情感,演讲中这些情感是如何转变的?(2+3分)







7.拓展阅读。(8分)

发现

闻一多

我来了,我喊一声,迸着血泪,

“这不是我的中华,不对,不对!”

我来了,因为我听见你叫我;

鞭着时间的罡风,擎一把火,

我来了,不知道是一场空喜。

我会见的是噩梦,那里是你?

那是恐怖,是噩梦挂着悬崖,

那不是你,那不是我的心爱!

我追问青天,逼迫八面的风,

我问,(拳头擂着大地的赤胸)

总问不出消息;我哭着叫你,

呕出一颗心来,——在我心里!

注:

这首诗作于留学美国的闻一多回到中国后不久。1925年6月,闻一多回到中国。当时的中国五卅惨案血迹犹未干。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欺凌蚕食日益肆无忌惮,国内军阀混战、哀鸿遍野。

(1)《发现》中作者发现了什么而使自己痛苦不堪?(2分)



(2)《发现》与课文《最后一次讲演》都是闻一多先生的作品。二者形式差异极大,但内在的情感、主题却是相通的,请说一说它们的共同之处。(2分)



(3)请自选角度,赏析下面的诗句。(4分)

我会见的是噩梦,那里是你?



参考答案:

1.D.模(mó)型

2.C。其它三项错在:A闻一多是现代诗人。B《最后一次讲演》是即席演讲,是脱口而出的。D设句除引发思考外,也能使听众产生感情上的共鸣,与反问句一同强化感情的表达效果。如“今天,这里有没有特务?你站出来!

3.D。其它三句修辞:A设问;B比喻;C反问。

4.(1)此句运用反复修辞,直截犀利地揭露了反动派的丑恶无耻,爱憎分明地表现了作者对敌人的蔑视和恨痛,对李公朴的敬爱与颂扬。

(2)作者坚信有志之士和民众们都站在正义的一边,反动派暗杀了李公朴,还会有无数后来者坚持为正义和真理而战。作者说真理和正义永远不会被消灭,既表达了对烈士之死的悲愤,对反动派的蔑视,也表现了对革命前景的坚定信心。

5.闻一多先生是一位不畏强暴、不怕牺牲、坚持正义、追求光明、坚定勇敢的爱国志士、革命战士。

6.讲演表现了作者对被暗杀的烈士李公朴的敬爱与颂扬,对反动派的蔑视与痛恨,对真理和正义终将获得,反动派终将灭亡的坚定信心。在演讲过程中,作者先是为烈士之惨死而悲愤填膺,在怒斥特务无耻行径时怀着无比的痛恨和蔑视,继而坚定地指出反动派必然灭亡和正义斗争必然胜利时,又满怀着战斗的激情。

7.(1)满怀憧憬的作者回到祖国时,却发现祖国内外交困,面对残破、沉沦的祖国,作者极度失望、痛苦。

(2)二者都是怀着悲痛的心情创作的,都含着对祖国的无比热切的忠诚与热爱。

(3)此句运用比喻和反问修辞,将祖国悲惨残破的现实比作噩梦,并通过反问突出作者对现实的不敢置信与不能接受,表现了作者心中因为对祖国的热忱深挚的爱而生的难以承受的痛。





和语文在一起 八(下)课内资料汇编







献花(0)
+1
(本文系和语文在一...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