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全448
2020-03-22 | 阅:  转:  |  分享 
  
读汪全集0448《词曲的方言与官话》(19891127,1990《中国文化》2)续完汪:王磐……怎么会掌握这种北方的歌曲形式,熟悉北方语言呢
?抟扶摇按:王磐高邮人,属于南人;善于写散曲,属于北调;北调自然用北方话押韵。那么王磐不能学习北方语言吗?一年就可以了!我在农场里
,开始讲不来、听不懂苏北话,一年后的一个晚上,我突然醒悟我刚才和人激烈地吵架,用的全是苏北话。为什么学方言比学外语容易?特码地,方
言是语法一样地呀!你不要学语法,只要学发音和一些固定话语。汪:“色”字有两读,一读se……一读shhai,上声,这是河北、山东语音
……。抟扶摇按:阿汪又在不懂装懂,胡说八道了。他的意思是说高邮只读se4,而北方只读shai3。其实普通话就有这两种读法,规范地读
,那就是“颜色(shai3)”、“红色(shai3)的旗帜”、“黄色(se)短信”、“黄色(shai3)的橘皮、彩色(se4)、五
颜六色(shai3)”如此等等。可是到后来,shai3给se4攻陷了,今天连央视新闻播报也说“五颜六色(se4)、红色(se4)”
等等了,几乎废了shai3音。这可以说普通话屈服于南音了,因为上海也像高邮,一律读se。但是se4和shai3在北方是同时存在的,
比如北方人也不会说“色(shai3)狼、色(shai3)鬼”的,一定是“色(se4)狼、色(se4)鬼”。《艺术和人品》(1989
1225,1990《读书》3)汪:比如《探皇陵》,本是一出与史无征的戏,而且文句不通。有的地方简直不知所云。抟扶摇按:即使按照阿汪
的文学作品理论,这绝对是烂污剧本。情节不知所云,这是“话都说不清楚”,小学生的记叙文还没有写好。阿汪最讲究“语言”“文字”,说是第
一,是本,不存在内容好文字差的。小说是这样,剧本要“尤其平方”地这样,而中国的戏曲剧本更要“尤其立方”地这样,于是《探皇陵》“文句
不通”,那就是垃圾剧本了。最后,《探皇陵》“与史无征”,就是凭空捏造,和阿汪一直控诉的水工旗手编个故事梗概就要阿汪们编剧本一样,属
于“主题先行”,“必然”失败的。可是水工旗手的故事失败了,《探皇陵》很成功,阿汪还上电台去吹嘘呢!可见“主题先行”不是“必然”失败
的。我说阿汪不学无术,一谈到学术问题就喜欢字就抽自己的大嘴巴子,这里两面开弓地抽!所以有人是在义正辞严的时候做了小贱人!汪:其实克
己复礼并没有什么不好。抟扶摇按:偷换概念,抹杀文大哥里批判克己复礼的现实,却把克己复礼说成仅仅是个人品格修养的谦虚守规矩。真不知道
是不学无术呢,还是无知而无耻,抑或是学而有术地无耻。学而有术地无耻40年来在高级知识分子中是“英雄辈出”的。总按:这篇解读方荣翔的
唱功是非常好的,是圈子里人讲的话。《马·谭·张·裘·赵——漫谈他们的演唱艺术》(19900109,1990《文汇月刊》2)汪:我对
京剧始终是个外行(京剧界把不是唱戏的都叫做“外行”)。抟扶摇按:酸而期,气而豪。酸,心里不是味儿,捧角定睛一瞧,人家是伸来一脚到阿
汪的两手里;气,好歹是同事,文化肯定更高,属于参谋部发布命令的,你们算什么?都是前线的按照命令干的,居然参谋部的是“外行”?豪,角
儿们不敢承认我们是“内行”,否则他们待哪儿?你瞧,剧本,我们编;排练,我们导演;普及,我们写文章、办讲座。这一切抖落开来,谁敢说我
不内行。说老实话,你们说我阿汪是内行,我到还要拱手谢谢说“哪里哪里”。你们特么说我阿汪还是“外行”,我倒要整整你们说三道四呢!汪:
马连良在做角色准备时是很认真的。一招一式,反复捉摸。他的夫人常说他“又附了体了。”抟扶摇按:夫妇俩都好。夫人之说,古希腊“迷狂说”
。老马配得上此说,是大巫师本事。汪:秦香莲唱了一大段“琵琶词”,他扮的王延龄坐在上面听,没有什么“事”,本来是很难受的,然而马连良
不“空”得慌,他一会捋捋髯口……一会用眼瞟瞟陈世美,似乎他随时都在戏里,其实他在轻轻给张君秋拍着板!抟扶摇按:主动配合。这种配合,
导演就是一句话,很抽象,全靠演员会心机宜。汪:他还有个“毛病”,爱在台上跟同台演员小声地聊天。有一次和李多奎聊起来:“二哥,今儿中
午吃了什么?包饺子?什么馅儿的?”害得李多奎到该张嘴时忘了词。抟扶摇按:他,马连良。写得棒!“毛病”打引号,说明不是,舞台上可以做
些小动作以配合当时主角。拿李多奎来对比,是突出老马的放松至极,所谓放得开,收得拢。大李居然会忘词儿,说明他是被动聊天,而之所以不主
动,是因为不如老马放松。汪:既在戏里,又在戏外,这是中国戏曲,尤其是京剧表演的一个特点。京剧演员随时要意识到自己的唱念做打,手眼身
法步,没法长时间地“进入角色”。抟扶摇按:好,理论及其阐释都漂亮,得教。手眼身法步就不是角色的,而是演员的。我读过一些说明布莱希特
“间离效应”的解释,以阿汪这个说为最好,以前读的都可以忘掉了。阿汪有才,这是老天爷也没有办法整他的。顺便说一下。手眼身法步。中国武
术也这样说,甚至中国武术里的散手,也就是今天所谓的散打,也这样说。我问猎狗(师傅),手、眼、身、步就是4法嘛,你教我手法、眼法、身
法、步法,我用来打人就轻巧了,人家“不法”。可是这“法”指啥呢?又不在最后,如果是“手眼身步法”,那可以说是4法,“法”是一个首饰盒子,装了那4件套。现在“法”是5中第4,那就是5法,难道还有一个“法法”吗?如果是,那又是什么?猎狗没说。所以中国很多行当,其中的理论是从来没人认真地从逻辑上去探讨清楚的。
献花(0)
+1
(本文系抟扶摇01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