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②2020高考《政治生活》基本原理精华版
2020-03-23 | 阅:  转:  |  分享 
  
《政治生活》基本原理精华版



第一单元公民的政治生活



㈠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1.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及其特点

2.公民的政治权利与政治义务

3.公民参与政治生活应把握的基本原则

4.我国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要求

㈡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

1.公民参与民主选举的意义和要求

2.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意义

3.我国实行基层民主自治管理的意义

4.民主监督的意义和要求

第二单元为人民服务的政府



㈢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

1.政府的性质

2.政府的基本职能

3.政府的作用

4.政府的责任——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㈣我国政府受人们的监督

1.政府权力的行使要坚持依法行政

2.政府权力的行使要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

3.政府权力的行使需要监督(原因和措施)

4.政府权威的树立

第三单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㈤中国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1.党的领导地位、领导方式、执政方式、执政理念、阶级性质、根本宗旨、指导思想

2.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原因及要求

3.中国共产党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原因及其要求



㈥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和职权

2.人大代表的权利和义务

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势

4.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措施



㈦我国的政党制度

1.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主要内容

2.多党合作制的优越性

3.人民政协的性质和职能

4.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对推进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意义

5.从协商民主的渠道看如何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



㈧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工作基本方针

1.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2.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原因

3.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

第四单元当代国际社会



㈨走进国际社会

1.主权国家的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

2.联合国的宗旨、原则、作用

3.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

4.坚定地维护我国的利益



㈩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1.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

2.世界多极化深入发展

3.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

4.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十一)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

1.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影响、对策

2.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的措施





《政治生活》基本原理精华版



㈠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1.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及其特点

⑴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的民主。

⑵人民民主专政的最大特点是对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人民实行民主,对极少数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敌人实行专政。

2.公民的政治权利与政治义务

⑴政治权利:①选举权和被选举权。②政治自由。③监督权。

⑵政治义务:①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②遵守宪法和法律。③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④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3.公民参与政治生活应把握的基本原则

⑴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原则

⑵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原则

⑶坚持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相结合原则

4.我国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要求

⑴遵循宪法、法律、规则和程序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⑵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义务。

⑶处理好权利和义务的关系(即坚持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

⑷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遵循宪法和法律的规定。

⑸提高公民自身的政治素养。



㈡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

1.公民参与民主选举的意义和要求

民主选举的积极意义

⑴选民参加选举的态度和能力,是影响选举效果的重要因素。

⑵是否积极参与选举,是衡量公民参与感、责任感的重要尺度。

⑶怎样行使选举权利如何投出自己神圣的一票,是公民政治参与能力能力和政治素养高低的体现。

民主选举的要求

⑴公民行使选举权应出于公心,以人民利益为重。

⑵要了解候选人的品德和能力表现,在理性思考基础上审慎投票。

2.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意义

⑴有助于决策充分反映民意,体现决策的民主性。(对决策者)

⑵有利于决策广泛集中民智,增强决策的科学性。(对决策者)

⑶有利于促进公民对决策的理解,推动决策的实施。(对公民)

⑷有利于提高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和信心,增强公民的社会责任感。(对公民)

3.我国实行基层民主自治管理(即村民自治和居民自治)的意义

⑴调动了广大村民(居民)政治参与的积极性,有效提高了村民(居民)参与政治生活的能力。

⑵实行农村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扩大基层民主,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的途径。

⑶实行农村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扩大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最为广泛而深刻的实践。

4.民主监督的意义和要求

民主监督的意义

⑴有利于消除腐败、克服官僚主义和不正之风,改进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

⑵有利于维护国家利益和公民的合法权益。

⑶有助于激发广大公民关心国家大事,为现代化建设出谋划策的主人翁精神。

民主监督的要求

⑴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要敢于同邪恶势力进行斗争,勇于使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监督权。

⑵必须采取合法方式,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不能干扰公务活动。



㈢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

1.政府的性质

⑴根本性质: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决定了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宗旨是为人民服务,工作的基本原则是对人民负责。

⑵具体性质:

我国政府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国家行政机关。

2.政府的基本职能

⑴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政治职能)

政府担负着保卫国家的独立与主权,保护公民的生命安全及各种合法权益,保护国家、企业和个人的合法财产不受侵犯,保障人民民主,协调人民内部矛盾,惩治犯罪分子,维护社会治安和社会秩序等职能。(保卫国家;保护公民;保护财产;保障民主、协调矛盾、惩治犯罪)

⑵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经济职能)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在经济建设负有特别重要的职能,主要是经济调节和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以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提高生产力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

⑶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文化职能)

一方面,政府宣传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引导人民抵制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腐朽思想的侵蚀,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另一方面,政府组织和发展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事业,努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宣传理论,提高素质;发展教科文卫体事业)

⑷加强社会建设。(社会建设职能)

加快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保证人民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

⑸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生态建设职能)

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为人民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

3.政府的作用

⑴管理:人们的社会生活受到政府的管理。

⑵服务:人们享受着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

4.政府的责任——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的原因

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是人民意旨的执行者和人民利益的捍卫者。这一性质决定了为人民服务是政府的宗旨,对人民负责是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

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的基本要求

⑴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①思想要求: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真心实意对人民负责的思想,为人民谋利益(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②行为要求:必须深入群众,关注民生,体察民情,尊重民意;不能损害人民利益,不能以权谋私,搞权钱交易。(强调为谁服务的问题)

⑵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①求真务实,对于人民政府来说,就是要实事求是,追求真理,掌握规律;就是要严谨扎实,一丝不苟地干实事、求实效。②要做到求真务实,就必须不断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提高行政效率,增强服务意识。③检验政府工作的标准是实践、群众和历史。(强调服务质量和效果的问题)

⑶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①广泛收集群众的意见和建议。②认真对待群众的来信来访。③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强调怎样提供服务的问题)



㈣我国政府受人们的监督

1.政府权力的行使要坚持依法行政

⑴什么是依法行政

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权力由法律授予,行使行政权力必须依据宪法和法律规定。

⑵为什么要依法行政

①必然性:

从根本上讲,是由我国国家性质、政府性质决定的。坚持依法行政,体现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②必要性:

政府依法行政是贯彻依法治国方略、提高行政管理水平的基本要求,体现了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③重要意义:

a.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的权利和自由。((对人民)

b.有利于加强廉政建设,保证政府及其公职人员不变质,增强政府的权威。(对政府)

c.有利于防止行政权力的缺失和滥用,提高行政管理水平。(对政府)

d.有利于带动全社会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维护法律,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对社会)

⑶怎样做到依法行政(具体要求)

政府要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勇于负责、敢于担当。

坚决纠正不作为、乱作为,坚决克服懒政、怠政,坚决惩处失职、渎职。

2.政府权力的行使要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

⑴科学决策方面,不断完善决策信息和智力支持系统,提高决策的科学性。

⑵民主决策方面,增强决策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使决策能够更好地反映民意、集中民智。

⑶依法决策方面,坚持决策的内容符合法律的规定和要求,决策的过程符合法定程序。

⑷为减少决策失误,我国政府正在建立健全决策问责和纠错制度,凡是损害群众利益的做法都要坚决防止和纠正。

3.政府权力的行使需要监督(原因和措施)

为什么要对政府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原因)

⑴必要性:权利是把双刃剑:运用得好,可以造福人民;一旦被少数人滥用,就可能滋生腐败,贻害无穷。

⑵重要意义:

①政府接受监督是坚持依法行政、做好工作的必要保证。

②只有政府接受监督,才能更好地合民意、集民智、聚民心,作出正确的决策。(决策环节)

③才能提高行政水平和工作效率,防止和减少工作失误。(执行环节)

④才能防止滥用权力,防止以权谋私、权钱交易等腐败行为,保证清正廉洁。(监督环节)

⑤才能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造福于人民,建立起一个具有威信的政府。

怎样对政府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措施)

⑴关键是要健全权力运行的制约监督体系。

①一靠民主,发挥人民民主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就是要切实保障广大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使人民能够有效地监督政府权力的运行。

②二靠法制,加强法制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就要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

⑵建立全面的行政监督体系。

①行政系统外部监督: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中国共产党的党内监督,国家监察机关的监督、人民政协的监督,社会与公民的监督,司法机关的监督;

②行政系统内部监督:上级行政机关对下级行政机关的监督、审计的监督。

⑴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科学决策、依法行政、审慎用权、优化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要自觉接受人民监督,与人民群众保持和谐关系。

⑵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有良好的业绩。

⑶政府工作人员要重品行、作表率,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㈤中国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1.党的领导地位、领导方式、执政方式、执政理念、阶级性质、根本宗旨、指导思想

⑴领导地位: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最高政治领导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最大的优势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是领导中国人民前进,不断夺取新胜利的核心力量。

⑵领导方式:政治领导、思想领导、组织领导。

⑶执政方式: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依法执政是党基本的执政方式,依法治国首先要依宪治国,依法执政关键是以宪执政。

⑷执政理念: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⑸阶级性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⑹根本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

⑺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

2.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原因及要求

为什么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原因)

⑴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⑵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政治保证。

⑶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是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必然要求。

如何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要求)

⑴必须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自觉维护党中央权威和统一领导。

⑵就是要确保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确保党始终总揽全局、协商各方。

⑶在党的统一领导下,人大、政府、政协、监察委员会、检察院、法院履行各自职能,把党的领导贯彻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各个领域。



3.中国共产党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原因及其要求

党为什么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原因)

⑴为什么人的问题,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模标。

⑵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

党如何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要求)

⑴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

⑵中国共产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把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



㈥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和职权

⑴性质: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⑵职权: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包括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

2.人大代表的权利和义务

⑴权利:

③质询权:人大代表有权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政府等机关的工作提出质问并要求答复。

⑵义务:

㈦我国的政党制度

1.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主要内容

⑴通力合作的友党关系: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是亲密友党。

⑵多党合作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⑷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⑷多党合作的根本活动准则:遵守宪法和法律。

2.多党合作制的优越性:适合国情,优势显著,是新型政党制度

⑴新在它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能够真实、广泛、持久代表和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全国各族各界根本利益。

⑵新在它把各个政党和无党派人士紧密团结起来,为着共同目标而奋斗。

⑶新在它通过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的安排集中各种意见和建议,推动决策科学化民主化。

3.人民政协的性质和职能

⑴政协的性质: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统一战线的组织,是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机构,是人民民主重要的实现形式。

⑵政协的职能:

⑴政治协商:是对国家大政方针及重要举措、重要问题,在决策前和决策实施中进行协商。

⑵民主监督:是对宪法和法律、国家方针政策的落实情况及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进行协商式监督。

⑶参政议政:是对国家经济、政治等方面及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进行调查研究,通过调研报告、提案、建议案等形式向中国共产党及国家机关提出建议。

4.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对推进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意义

⑴有利于保证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⑵有利于政府审慎用权,科学民主决策。

⑶有利于党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提高执政能力,保持党的先进性。

⑷有利于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充分发挥人民政协的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职能。

5.从协商民主的渠道看如何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

⑴政党协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优势,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加强中国共产党同民主党派的政治协商,搞好合作共事,巩固和发展和谐政党关系。

⑵人大协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各级人大要依法行使职权,同时在重大决策之前根据需要进行充分协商,更好汇聚民智、听取民意,支持和保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

⑶政府协商:围绕有效推进科学、民主、依法决策加强政府协商,增强决策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提高政府治理能力和水平。

⑷政协协商: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民主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的作用,坚持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推进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制度建设,不断提高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的水平。

⑸人民团体协商:围绕做好新形势下党的群众工作开展协商,更好地组织和代表所联系群众参与公共事务,有效反映群众意愿和利益诉求,发挥人民团体作为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⑹基层协商:涉及人民群众利益的大量决策和工作,主要发生在基层,要按照协商于民、协商为民的要求,建立健全基层协商民主建设协调联动机制,稳步开展基层协商,更好解决人民群众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及时化解矛盾纠纷,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⑺社会组织协商:在各级党组织的精心组织和有效领导下分步骤、有秩序地进行,同时,发挥社会组织的主体作用,使其活力和创造性得到最大限度的激发和释放。



㈧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工作基本方针

1.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⑴民族平等原则:各族人民都是国家的主人,都依法平等地享有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权利,依法平等地履行应尽的义务。

⑵民族团结原则:民族团结、民族凝聚力,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是社会稳定的前提,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保证,是国家统一的基础。

⑶各民族共同繁荣原则: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决定的,是国家实现现代化和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2.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原因

⑴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必然性: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适合我国国情的选择;是由我国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决定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传统,“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的民族分布特点,以及各民族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相互依存的民族关系,使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具有坚实的社会和政治基础。

⑵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

①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

②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

③有利于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④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蓬勃发展。

3.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

⑴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①国家既保护信仰宗教的自由,又保护不信仰宗教的自由。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实质是使宗教信仰成为公民个人的自由选择,成为个人的私事。

②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这里的“正常”,其实就是指在宪法、法律和政策所允许的范围内进行的活动。

③宗教不能干预国家行政、教育、司法等。

⑵依法管理宗教事务。

政府依法对涉及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宗教事务进行管理,是为了保护宗教界的合法权益和正常的宗教活动,制止和打击利用宗教进行违法犯罪活动,抵御境外势力利用宗教进行的渗透。

⑶我国宗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

任何境外组织和个人不得干预我国的宗教事务。我国政府支持宗教界在平等友好的基础上开展对外交往,抵御境外势力利用宗教对我进行渗透,坚决打击宗教极端势力。坚持我国宗教的中国化方向,要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文化,努力把宗教教义同中华文化相融合。

⑷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要热爱祖国、拥护社会主义制度、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宗教活动要服从和服务于国家的最高利益与民族的整体利益;对宗教教义作出符合社会进步要求的阐释;反对一切利用宗教进行危害社会主义祖国和人民利益的非法活动,为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和谐和祖国统一多作贡献。



㈨走进国际社会

1.主权国家的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

⑴基本权利:独立权、平等权、自卫权、管辖权。

①独立权。一国可以自由地修改宪法、变更政体、确定经济体制、进行自卫战争等。

②平等权。各国在国际法上的地位是平等的,任何国家都不得以任何方式强迫他国接受自己的意志;在外交文件上有使用本国文字的权利。

③自卫权。有权使用一切力量进行国防建设;受到外国攻击时有权自卫。

④管辖权。管辖领域内一切人和物及居住在国外的侨民和驻外使馆。

⑵基本义务:不侵犯别国、不干涉他国内政、以和平方式解决其国际争端。

2.联合国的宗旨、原则、作用

⑴联合国的宗旨:联合国的宗旨简单地说是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

⑵联合国的原则:各会员国主权平等,履行宪章规定的义务,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不得对其他国家进行武力威胁或使用武力,集体协作,不干涉任何国家的内政。

⑶联合国的作用: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实行人道主义援助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联合国也是有其局限性。

3.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

⑴国家之间出现分离聚合、亲疏冷热的复杂关系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

⑵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而利益对立则是引起国家冲突的根源。

⑶国际关系的实质是一种利益关系,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4.坚定地维护我国的利益

⑴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维护国家利益就是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

⑵我国坚持国家总体安全观,坚持国家利益至上,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⑶我国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



㈩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1.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

⑴和平问题与发展问题:

①和平问题是指维护世界和平,防止新的世界战争问题。一方面,世界和平的前途是光明的,和平成当今为时代的主题:另一方面,世界仍不安宁,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新干涉主义有所上升,局部动荡频繁发生,恐怖主义、网络安全等球性问题更加突出。

②发展问题是指世界经济发展,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问题。一方面,发展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当前世界经济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更加注重质量提高,知识经济方兴未艾,经济可持续发展日益受到关注;另一方面,当今世界仍然贫富悬殊,落后、贫困、危机、债务仍然与人类相伴随,全球发展最突出的问题是南北发展不平衡。

⑵解决和平与发展问题的主要障碍:

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解决和平与发展问题的主要障碍。

⑶解决和平与发展问题的有效途径:

为了和平与发展,必须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改变旧的国际秩序,建立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的国际新秩序。

2.世界多极化深入发展

⑴积极影响(意义):

界多极化发展,是建立在多种力量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基础上的,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

⑵消极影响(危害):

世界多极化发展将是一个漫长曲折的充满复杂斗争的演变过程。霸权主义将长期存在,影响着国际和平与安全。单极与多极的矛盾、称霸与反霸的斗争,将成为相当长一个时期内国际斗争的焦点。

3.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

⑴表现:

国际竞争表现在各个领域?有经济竞争、文化竞争、军备竞争、人才竞争、科技竞争等。

⑵实质:

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⑶对策:

①世界各国的努力: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的竞争越来越多地转向经济和科技领域。很多国家都以发展经济和科技作为国家的战略重点,努力增强自己的综合国力,力图在世界格局中占据有利地位。

②对我国的启示:在世界日趋激烈的竞争中,我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我们一定要抓住和利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全面把握机遇,沉着应对挑战,增强综合国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4.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⑴决定因素:

我国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了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⑵主要内容:

①维护我国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

②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

③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

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



献花(0)
+1
(本文系仁寿春秋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