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2305879284507476093-3458800789114323567-养生、防治
2020-03-26 | 阅:  转:  |  分享 
  
第九章养生·防治·康复

一、选择题

(一)A1型题

1.“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是遵循养生基本原则中的()

A延缓衰老B顺应自然C预防疾病D形神兼养E动静结合

2.下列除哪项外,均属养形的养生方法()

A调理饮食B起卧有时C节制房事D修德养性E劳逸结合

3.调神必须以下列哪项为首务()

A健脑B补脾C养心D调肝E益肾

4.养生的基本原则中,重在调养的内脏是()

A心肾B心脾C肝肾D肝心E肾脾

5.“治未病”是指()

A防止疾病的发生和发展B外避病邪和既病防变C未病先防和早期诊治D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E调养正气和控制病传

6.下列除哪项外,均为调养正气的方法()

A加强锻炼B外避病邪C起居有常D调摄精神E饮食有节

7.“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的治法属于()

A控制疾病传变B提高抗邪能力C避免病邪侵入D早期诊断治疗E防止疾病发生

8.中医治疗疾病的根本原则是()

A调整阴阳B治病求本C标本先后D调理脏腑E扶正祛邪

9.下列属于从治法的是()

A实则泻之B标本兼治C热因热用D阳病治阴E用寒远寒

10.以下适宜于“塞因塞用”治法的病症是()

A食积腹泻B血瘀崩漏C气滞腹胀D脾虚泄泻E阴虚便秘

11.康复医疗中的养形方法是重在()

A调整阴阳B补益精血C疏通气血D调理脏腑E扶正祛邪

12.在内外结合的康复疗法中,对于病在脏腑者,应给予()

A内治B外治C内治为主,配合外治D外治为主,配合内治E内治与外治并重

13.康复病人的临床表现大多属()

A实证B虚实错杂证C虚证或实中夹虚证D虚中夹实证E虚证或虚中夹实证

14.利用环境因素来促进疾病康复的方法称为()

A运动康复B自疗康复C怡情康复D自然康复E治疗康复

15.泉水疗法属于()

A自然康复B治疗康复C药物康复D运动康复E怡情康复

(二)A2型题

1.病人出现大量腹水、呼吸喘促、大小便不利等急重症状,应采用下列哪种治则()

A虚则补之B标本兼治C通因通用D急则治标E缓则治本

2.病人出现四肢厥冷、下利清谷、脉微欲绝以及身热不恶寒、口渴面赤、脉大等症,应采用的治法是()

A热者寒之B急则治标C热因热用D通因通用E实则泻之

3.病人渴喜冷饮、烦躁不安、便干尿黄、舌红苔黄,同时又见四肢厥冷、脉沉等症,应采用的治法是()

A虚则补之B急则治标C塞因塞用D寒者热之E寒因寒用

(三)B1型题

A扶正B祛邪C扶正与祛邪兼用D先祛邪后扶正E先扶正后祛邪

1.瘀血所致的崩漏,若正气尚能耐攻,治疗时可()

2.虫积日久,正虚较甚者,治疗时应()

A表热证B虚热证C假热证D里热证E实热证

3.阳中求阴的治法用于治疗()

4.热因热用的治法用于治疗()

A虚寒证慎用寒凉药B冬季慎用寒凉药C假寒证慎用寒凉药D北方慎用寒凉药E阳虚体质者慎用寒凉药

5.属于因人制宜的是()

6.属于因时制宜的是()

(四)X型题

1.与衰老之迟早相关的因素有()

A自然环境B先天禀赋C精神刺激D饮食起居E社会因素

2.养生的基本原则,大体归纳为()

A顺应自然B动静结合C延缓衰老D形神兼养E调养脾肾

3.既病防变主要包括()

A早期诊断B控制病传C早期治疗D加强锻炼E调养脾肾

4.中医学的治疗原则有()

A标本先后B因人、因时、因地制宜C正治反治D扶正祛邪E调整阴阳

5.下列属于逆治法的是()

A寒因寒用B虚则补之C热者寒之D通因通用E实则泻之

6.康复的基本原则包括()

A内外结合B药食结合C针推结合D形神结合E自然康复与治疗康复结合

二、词语解释

1.治未病

2.治病求本

3.正治

4.反治

5.寒因寒用

6.塞因塞用

7.通因通用

8.因人制宜

三、填空题

1.养生的重要意义,主要包括增强体质、预防疾病及()三方面。

2.治未病包括()和()两方面内容。

3.既病防变包括()和()两方面内容。

4.当标病与本病错杂并重时,可采取()的治疗原则。

5.在补阳时适当配用补阴药,以此来促进阳气的化生,这称为()。

6.寒性病证出现寒象,用温热性质的方药进行治疗,这称为()。

7.根据不同季节的气候特点,来制定适宜的治法和方药,这称为()。

四、简答题

1.如何认识“形神兼养”的养生原则?

2.为何养生要重在调养脾肾?

3.怎样理解“阴中求阳”、“阳中求阴”的治法?

4.何谓正治?常用的正治法有哪些?

5.何谓反治?常用的反治法有哪些?

6.如何理解“用寒远寒”、“用热远热”等治疗戒律?

7.康复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8.常用的康复方法有哪些?

9.何谓自然康复法?常见的自然康复法有哪几种?

五、论述题

1.试述养生的重要意义。

2.简述未病先防的具体措施。

3.简述既病防变的防治措施。

4.试述扶正祛邪治则在临床上的具体运用。

5.试述标本先后在临床上的运用原则。

6.试述因人、因时、因地制宜的治疗原则。



参考答案

选择题

(一)A1型题

1.B答案分析:人体阴阳气血的运行与四时气候的变化密切相关,故“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是顺应自然,根据四时气候的变化而进行的养生方法。

2.D答案分析:修德养性属于调神的方法。

3.C答案分析:由于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精神之所舍,故调神必须以养心为首务。

4.E答案分析:由于肾为先天之本,是生命活动的根基;脾为后天之本,为气血生化之源,故养生保健,调养脏腑,应以脾肾为先。

5.D答案分析:治未病是中医学的预防思想,包括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两方面内容。

6.B答案分析:外避病邪是防止邪气侵害的方法,不属调养正气的范畴。

7.A答案分析:由于肝病容易传脾,故治肝时,预先配合健脾和胃之法,使脾气旺盛不受邪,以控制和防止疾病的传变。

8.B答案分析:中医治则理论体系中最高层次的治疗原则就是“治病求本”,其他治则都是治病求本的具体体现。

9.C答案分析:热因热用,是指用温热性质的方药治疗具有假热现象的病证,属反治法,也即从治法。

10.E答案分析:由于肠腑阴液不足而导致的便秘,是具有闭塞不通症状的虚证,故宜用“塞因塞用”的治法以补开塞。

11.B答案分析:精血是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基础,有大补形体的功用。

12.C答案分析:脏腑病变重在内,故主要用内治法调整脏腑阴阳气血,恢复和改善脏腑组织的功能活动,若再配合外治法疏通阴阳气血,则疗效更佳。

13.E答案分析:康复病人多为慢性病者、老年病者等,往往病程较长,正气久耗而虚弱,或因正虚而无力驱逐余邪,故常常表现出虚证或虚中夹实证。

14.D答案分析:自然康复法,亦称环境康复法,是指充分利用自然环境所提供的各种有利因素,以促进疾病的痊愈和身心康复的一类方法。

15.A答案分析:泉水疗法,指饮用泉水或外浴泉水以康复疾病的方法,属于利用自然环境所提供的有利因素,以促进身心康复的方法。

(二)A2型题

1.D答案分析:根据标本的含义,病因为本,症状为标,目前病人出现的标症甚急,已成为疾病现阶段的主要矛盾,故应按照急则治标的原则,用逐水通便之法先治其标,待大小便通利,腹水减轻或消除后,再调理肝脾以治其本。

2.C答案分析:病人表现的是阴寒内盛,格阳于外的真寒假热证,故应采取热因热用的反治法治疗。

3.E答案分析:病人表现的是阳热极盛,格阴于外的真热假寒证,故应采取寒因寒用的反治法治疗。

(三)B1型题

1.D答案分析:瘀血所致的崩漏,虽有血虚症状,但瘀血不去,崩漏难止。故在正气虽虚,但尚能耐攻的情况下,应先活血化瘀以祛邪,而后再予养血补虚以扶正。

2.E答案分析:虫积病人,因病久正气颇衰,若直接驱虫,恐难以耐受,故先用扶正健脾法使正气渐复,然后再予驱虫消积以祛邪。

3.B答案分析:“阳中求阴”,是指在补阴时适当配用补阳药,以此来促进阴液的化生,所以适宜于治疗虚热证。

4.C答案分析:热因热用,是指用温热性质的方药治疗具有假热现象的病证,所以适宜于治疗假热证。

5.E答案分析:阳虚体质者慎用寒凉药,是根据人体质的不同特点,来制定适宜的治法和方药,故属于因人制宜的范畴。

6.B答案分析:由于冬季气候寒冷,过用寒凉药会损伤阳气,故应慎用寒凉之品。这是根据不同季节的气候特点,来制定适宜的治法和方药。

(四)X型题

1.ABCDE答案分析:社会因素、自然环境、精神刺激、先天禀赋、饮食起居等因素都关系到人的正气的强弱、寿命的长短,故都与衰老之迟早有关。

2.ABDE答案分析:延缓衰老是养生的重要意义。

3.ABC答案分析:加强锻炼是未病先防,调养脾肾是养生的基本原则。

4.ABCDE答案分析:标本先后,因人、因时、因地制宜,正治反治,扶正祛邪,调整阴阳都属于中医学的治疗原则。

5.BCE答案分析:虚则补之、热者寒之和实则泻之,都属治疗用药的性质、作用趋向逆病证表象而治的治疗原则,是正治法,又称为“逆治”。

6.ABDE答案分析:针灸推拿是常用的康复方法。

二、词语解释

1.治未病是中医学的预防思想,包括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两方面内容。

2.治病求本,是指治疗疾病时必须寻求出病证的本质,然后针对其本质进行治疗。

3.正治,指治疗用药的性质、作用趋向逆病证表象而治的一种常用治疗原则,又称为“逆治”。

4.反治,指所用药物的性质、作用趋向顺从病证的某些表象而治的一种治则,又称为“从治”。

5.寒因寒用,指用寒凉性质的方药治疗具有假寒现象的病证。

6.塞因塞用,指用补益的方药治疗具有闭塞不通症状的虚证。

7.通因通用,指用通利祛邪的方药治疗具有通泄症状的实证。

8.因人制宜,是根据病人的年龄、性别、体质等不同特点,来制定适宜的治法和方药。

三、填空题

1.延缓衰老

2.未病先防;既病防变

3.早期诊治;控制病传

4.标本兼治

5.阴中求阳

6.寒者热之

7.因时制宜

四、简答题

1.答:形,指人体的脏腑身形;神,主要指人的精神活动。形体是生命的基础,形体完备,才能产生正常的精神活动;精神活动是生命的主宰,精神调畅,才能促进脏腑的生理功能。所以中医养生学非常重视形体和精神的整体调摄,提倡形神兼养。养形,主要是通过调饮食、节劳逸、慎起居、避寒暑、勤锻炼等方法来摄养人体的内脏、肢体、五官九窍及精气血津液等。调神,主要要求人们思想上保持安定清净的状态,不贪欲妄想,做到精神愉快,心情舒畅,尽量减少不良的精神刺激和过度的情绪波动。

2.答: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肾中精气阴阳的盛衰,与人的生长发育以及衰老过程有着直接的关系,肾气充足,则身体健康,寿命延长;肾气衰少,则体弱多病,寿命短夭。脾有运化功能,水谷精微必须依靠脾的吸收和转输,才能化生气血,营养周身,维持各脏腑的功能活动。所以,人体生命活动的根基是肾,生命活动的重要保证是脾,故养生保健应以调养脾肾为先。

3.答:由于阴阳双方互为根据,具有互相促进,互相资助的关系。因此临床治疗时,可采用“阴中求阳”、“阳中求阴”的阴阳相济之法以提高疗效。即在补阳时适当配用补阴药,以促进阳气的化生,这称为“阴中求阳”;或在补阴时适当配用补阳药,以促进阴液的化生,这称为“阳中求阴”。

4.答:正治,是指治疗用药的性质、作用趋向逆病证表象而治的一种常用治疗原则,又称为“逆治”。常用的正治法有四种。一是寒者热之,指寒性病证出现寒象,用温热性质的方药治疗;二是热者寒之,指热性病证出现热象,用寒凉性质的方药治疗;三是虚则补之,指虚性病证出现虚象,用补益扶正的方药治疗;四是实则泻之,指实性病证出现实象,用攻逐祛邪的方药治疗。

5.答:反治,是指所用药物的性质、作用趋向顺从病证的某些表象而治的一种治则,又称为“从治”。常用的反治法有四种。一是热因热用,指用温热性质的方药治疗具有假热现象的病证;二是寒因寒用,指用寒凉性质的方药治疗具有假寒现象的病证;三是塞因塞用,指用补益的方药治疗具有闭塞不通症状的虚证;四是通因通用,指用通利祛邪的方药治疗具有通泄症状的实证。

6.答:“用寒远寒”,指用寒凉药要注意避开寒冷的季节;“用热远热”,指用温热药要注意避开炎热的季节,这是因时制宜治则的具体运用。由于春夏季节,气候温热,若过用辛温发散之品,可耗伤气阴;而秋冬季节,气候寒凉,若过用寒凉药物,可损伤阳气,故治疗疾病时必须考虑时令气候的特点,注意治疗宜忌。

7.答:康复的基本原则有四方面。一是形神结合,指形体保养与精神调摄相结合;二是内外结合,指药物、饮食等内治法与针灸、推拿、药物外用等外治法相结合;三是药食结合,指药物治疗与饮食调养相结合;四是自然康复与治疗康复相结合,如在运用药物、针灸等治疗康复方法的同时,配合空气疗法、日光疗法等,以提高康复医疗的效果。

8.答:常用的康复方法,有饮食康复,药物康复,针灸推拿康复,气功康复,怡情康复,运动康复,自然康复等几方面。

9.答:自然康复法,也称环境康复法,是指充分利用自然环境所提供的各种有利因素,以促进疾病的痊愈和身心康复的一类方法。常见的自然康复法有:泉水疗法,即饮用泉水或外浴泉水以康复疾病。日光疗法,是根据日光的生物效应原理,科学地利用日光的照射,以促进机体康复。热砂疗法,是用砂粒盖埋身体,利用砂的温热和按摩作用来促进病体的康复。泥土疗法,是使用天然泥土外敷身体,以达到恢复健康的目的。

五、论述题

1.答:养生的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增强体质。因为体质壮实者,正气充盛而抗邪能力较强;体质虚弱者,正气亏虚而抗邪能力较差。所以可通过饮食营养、生活起居有规律以及劳动锻炼等养生的方法来增强体质。二是预防疾病。疾病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是明显的,其可以削弱人体的脏腑机能,耗散体内的精气,缩短人的寿命。可通过保养正气、防止邪气侵袭等养生的方法,来预防疾病的发生,维护身体健康。三是延缓衰老。衰老与人的寿命密切相关,而掌握了养生之道,调摄得当,就能够延缓衰老,延长寿命,达到保持身心健康的目的。

2.答:未病先防,就是在疾病未发生之前,采取各种预防措施,防止疾病的发生。由于疾病的发生关系到正气和邪气两方面,所以未病先防也从这两方面着手。一是调养正气,提高机体抗病能力。如重视精神调养,做到心情舒畅,精神愉快,并尽量避免外界环境对人体的不良刺激;注意饮食起居,做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劳逸适度等;还要加强身体锻炼,以增强体质,促使经脉通利,血液畅行,防病祛病。二是外避病邪,防止邪气侵害。如使用药物杀灭病邪,讲究饮食、环境卫生,避免病邪侵袭,防范跌仆、虫兽等各种外伤。

3.答:既病防变,是指疾病已经发生,则应争取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及时控制疾病的传变,防止病情的进一步发展,以达到早日治愈疾病的目的。疾病的发展和演变有一个过程,往往是由表入里,由浅入深,逐步加重,因此在疾病的初期,邪气侵犯的部位较浅,病情较轻,而正气的损害也不甚,机体抗御邪气的能力相对较强,故早期诊治则疗效明显。另外,任何疾病的发展都有一定的规律,如果我们在诊治时,注意其传变规律,掌握治疗的主动权,针对即将要发生的某种病理变化,适时地进行某些预防性的治疗,就可主动而有效地控制住病情的发展。

4.答:扶正与祛邪,是针对虚证和实证所制定的两个基本治疗原则。扶正,适用于邪气轻微或邪气已除,以正气虚弱为主要矛盾的虚证。祛邪,适用于正气未衰,以邪气亢盛为主要矛盾的实证。对于正虚邪盛的虚实错杂证,可采用扶正与祛邪兼用的原则。如肾阳虚而水饮内停,可扶正兼祛邪,以温补肾阳为主,兼利水湿之邪;如夏季暑热之邪伤津耗气,可祛邪兼扶正,以清热祛暑为主,兼以生津益气。如果虚实错杂证而不适宜扶正与祛邪兼用时,可将扶正与祛邪分先后使用,如瘀血所致的崩漏,虽有血虚症状,但瘀血不去,崩漏难止,故在正气虽虚,但尚能耐攻的情况下,应先祛邪后扶正,先活血化瘀以祛邪,再给予养血补虚以扶正;又如某些虫积病人,因病久正气颇衰,若直接驱虫,恐难以耐受,故应先扶正后祛邪,先健脾益气使正气渐复,然后再予驱虫祛邪。

5.答:标本先后在临床上的运用原则是急则治标、缓则治本和标本兼治。急则治标,是指标病或标症甚急,有可能危及病人生命或影响对本病治疗时所采用的治疗原则。如大出血病人,当危及生命时,无论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出血,都应首先止血,待血止病情缓解后,再根据其出血的病因病机予以治本。缓则治本,是指标病或标症缓而不急时所采用的治疗原则。如肺阴虚所致的咳嗽,肺阴虚为本,咳嗽为标,用滋阴润肺法治疗,待肺阴充足,咳嗽也随之而愈。标本兼治,是指标病与本病错杂并重时采取的治疗原则。如阳热内盛,阴液亏损,出现腹满痛而便结,可采用滋阴与泻下并举的标本兼治法,使正盛邪退而病愈。

6.答:因人制宜,是根据病人的年龄、性别、体质等不同特点,来制定适宜的治法和方药。如小儿生机旺盛,但气血未充,脏腑娇嫩,治疗时要少用补益,忌投峻攻之剂,用药量宜轻;老人生机减退,气血阴阳亏虚,脏腑功能衰弱,病变多为虚证或虚实夹杂证,所以治疗时要注意扶正,慎用攻逐祛邪法。女子在经、带、胎、产的不同阶段,应掌握用药的宜忌。如月经期慎用破血逐瘀之品,妊娠期禁用慎用峻下、破血、走窜伤胎等药物。又如偏阳盛或阴虚体质者,用药宜寒凉而慎用温热;偏阴盛或阳虚体质者,用药宜温热而慎用寒凉。

因时制宜,是根据不同季节的气候特点,来制定适宜的治法和方药。如春夏季节气候温热,不宜过用辛温发散之品,以免开泄太过耗伤气阴;秋冬季节气候寒凉,应当慎用寒凉药物,以免寒凉太过损伤阳气。此外,暑天治病要注意解暑化湿,秋天治病要注意多用润燥生津之品。

因地制宜,是根据不同地区的地理环境特点,来制定适宜的治法和方药。如西北地区,气候寒冷少雨,病多风寒或凉燥,治宜温热或润燥;东南地区,气候温暖潮湿,病多温热或湿热,治宜清热或化湿。又如同样是外感风寒表证,西北地区可重用辛温解表药,东南地区则选用较轻的辛温解表药治疗。

























1









献花(0)
+1
(本文系仰望星空qv6...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