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害辨识、风险评价与控制主要内容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内容与分类危害辨识、风险评价与风险控制的基本步骤及关键环节分析关于危害辨识、风险评价与风险控 制工作的几点认识基本概念1、什么是安全?2、什么是事故?3、什么是事故隐患?4、什么是风险(危险)?5、什么是可承受的风险?概念一 :什么是安全?A.多年来一直没有发生事故B.生产经营条件达到法律法规要求C.建立并保持了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D.不可 接受风险得到有效控制概念二:什么是事故?造成死亡、疾病、伤害、财产损失或其它损失的意外事件。概念三:什么是事故隐患?安全生产事故 隐患(以下简称事故隐患),是指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 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事故隐患分为一般事故隐患和重大事故隐患。一般事故隐患 ,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发现[获取资料咨询微信:ansyingsj1]后能够立即整改排除的隐患。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 较大,应当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引发事 故的四个基本要素人的不安全行为环境的不安全条件事故物的不安全行为管理缺陷概念四:什么是风险(危险)?特定危害性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与后果的结合就是风险(危险)。概念五:什么是可承受的风险?根据用人单位的法律义务和职业安全健康方针,已降至用人单位可接受的风险。 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内容与分类(以事故控制为中心)事故预防调查处理应急处置监督检查建立应急体系隐患整治市场 准入技术改造宣教培训应急预案实施救援组织善后事故调查责任追究统计报告监督 举报事前事中事后危害辨识、风险评价与风险控制的基本步骤及关键环节分析1、基本步骤2、关键环节2.1总体策划能力——编制《危害辨 识、风险评价与风险控制的策划实施方案》。要点如下:(1)辨识、评价目的、范围(2)辨识、评价时间要求(3)辨识、评价工作组任务分工 (4)辨识、评价工作流程介绍(5)辨识、评价工作质量要求2.2要收集那些资料?要点如下:(1)重要工艺流程图(2)重要作业区平 面位置图(3)危险材料清单(4)近几年职业健康安全事故、事件清单(5)组织适用的有关OSH法律法规清单(6)组织现行有关OSH管理 的规章制度及表格清单2.3为什麽要建立主要作业单元的危害提示表及如何建立?要点如下:(1)建立危害提示表的目的组成危害辨识、 危险评价工作组的人员尽管主要来自各管理岗位和生产岗位,但每人的工作背景及实际经验不尽然相同,因此,有必要列出各主要作业单元的危害提 示表帮助那些对本单元不太熟悉的评价人员开展辨识工作。辨识不遗漏、辨识正确、参考作用!(2)建立危害提示表应遵循的原则建立危害提 示表的单元应该是企业的主要作业单元,即该单元的失效会影响到整个企业的职业安全健康绩效;危害提示表中的危害应该满足如下要求之一:n 具有重大或关键影响n本企业未发生,但行业中其他企业发生过事故的危害n??本企业历史上发生过,很长一段时间未再发生的重大事故(工艺条 件未发生重大变化)n新工艺、新材料、新设施中存在辨识、评价人员容易疏忽的危害n有关OSH法律、法规禁止的危害n相关方强烈关注的行为 或危害涂装焊装冲压总装2.4如何划分作业单元?2.5开展危害辨识需要考虑的因素?(1)班组进行危害辨识、风险评价活动时应考 虑的内容本班组风险点;各风险点可能发生事故的类别;过去发生事故情况;不安全条件;不安全行为;操作规程不当之处;控制措 施。(2)安全管理人员和[获取资料咨询微信:ansyingsj1]科技人员进行危害辨识、风险评价活动时应考虑的内容设备名称、容积、 温度、压力及设备性能;岗位日常维护范围;事故类别、风险等级、对友邻危害及措施;正常操作过程中的风险,操作失误存在的风险,生产工具、 附件存在的缺陷;人的不安全行为;工艺、设备的固有缺陷;工艺布局是否合理;工人接触风险的频度;易燃、易爆、有毒物品使用有无安全措施; 有无安全防护设施,符合有关规范否;安全通道是否符合规范;安全操作规程有何缺陷;风险场所有无安全标志;故障处理措施;事故处理应急方法 ;过去事故状况。2.6危险危害因素的分类?(1)按导致事故和职业危害的直接原因进行分类物理性风险、危害因素化学性风险、危害 因素生物性风险、危害因素心理、生理性风险、危害因素行为性风险、危害因素其他风险、危害因素物理性危险、危害因素设备、设施缺 陷防护缺陷电危害噪声危害振动危害电磁辐射运动物危害明火能造成灼伤的高温物质能造成冻伤的低温物质粉尘与气溶胶 作业环境不良信号缺陷标志缺陷其他物理性危险和危害因素生物性危险、危害因素化学性危险、危害因素易燃易爆性物质自燃性物质有 毒物质腐蚀性物质其他化学性危险、危害因素致病微生物传染病媒介物致害动物致害植物其他生物性危险、危害因素心理、生理性危 险、危害因素负荷超限健康状况异常从事禁忌作业心理异常辨识功能缺陷其他心理、生理性危险危害因素行为性危险、危害因素指挥 错误操作失误监护失误其他错误其他行为性危险和有害因素其他风险、危害因素自然灾害,如:地震洪水飓风海啸冰雹雪 灾危害辨识表:序号作业场所作业活动危险、危害因素1磨煤机磨煤机正常作业磨煤机发出的噪声威胁员工的健康安全2检修磨煤机检修门关不严或 未关闭,热风伤人3磨煤机磨煤机未停稳就急于作业,转动部分伤人4停送电操作中误操作,导致电弧伤人2.7重大危险源辨识(1)辨识证 据物质的危险特性及其数量(2)重大危险源的分类A.生产场所重大危险源B.贮存区重大危险源爆炸性物质名称及临界量易燃物质 名称及临界量活性化学物质名称及临界量有毒物质名称及临界量q1q2qn1≥Q2Q1Qn(4)重大危险源辨识方法(3)重大危险源类 别26种爆炸性物质(1)单一物质存贮34种易燃物质(2)多种物质混合存贮21种活性化学物质61种有毒物质2 .8危险、有害因素辨识方法(1)直观经验分析方法直观经验分析方法适用于有可供参考先例、有以往经验可以借鉴的建设。A.对 照、经验法对照、经验法是对照有关标准、法规、检查表或依靠分析人员的观察分析能力,借助于经验和判断能力直观对评价对象的危险、有害因 素进行分析的方法。B.类比方法类比方法是利用相同或相似工程系统或作业条件的经验和劳动安全卫生的统计资料来类推、分析评价对象的 危险、有害因素。(2)系统安全分析方法系统安全分析方法是应用系统安全工程评价方法的部分方法进行危险、有害因素辨识。系统[获取资 料咨询微信:ansyingsj1]安全分析方法常用于复杂、没有事故经验的新开发系统。常用的系统安全分析方法有事件树、事故树等。2 .9作业条件风险性评价法(LEC法)D=LECL——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E——人体暴露在这种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C——一 旦发生事故会造成的损失后果D——危险性事故发生的可能性(L)分数值事故发生的可能性10完全可以预料到6相当可能3可能,但不经常1 可能性小,完全意外0.5很不可能,完全意外0.2极不可能0.1实际不可能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E)分数值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 的频繁程度10连续暴露6每天工作时间内暴露3每周一次,或偶然暴露2每月一次暴露1每年几次暴露0.5非常罕见的暴露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 后果(C)分数值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100大灾难,许多人死亡,或造成重大财产损失40灾难,数人死亡,或造成很大财产损失15非常严 重,一人死亡,或造成一定的财产损失7严重,重伤,或较小的财产损失3重大,致残,或很小的财产损失1引人注目,不利于基本的安全卫生要求 D值危险等级≧3205级160≦D<3204级70≦D<1603级20≦D<3202级D<201级2.10 风险控制措施的分级原理危险源应实行分级管理。各级机构除对本级负责的危险源应根据要求进行必要的定期检查、隐患处理或上报、危险因素 控制措施的制定和落实外,同时应督促下一级作好危险源管理工作。风险性不可承受的风险尽可能降低的风险可容许的风险2.11作出风险控制 措施决策需要考虑的因素风险水平控制示意图:技术安全教育管理2.12事故预防与控制的基本原则(2)安全教育对策(1 )安全技术对策防止事故发生的安全技术1、消除危险源2、限制能量或危险物质3、隔离避免或减少事故损失的安全技术1、隔离 :远离、封闭、缓冲2、个体防护3、薄弱环节4、避难与援救安全教育的内容安全态度教育安全知识教育安全技能教育安全教育的对象对管 理人员的教育生产岗位职工安全教育(3)安全管理对策安全检查安全检查的内容安全检查方式安全审查可行性研究审查初步设计审查竣工验收审查 安全评价安全预评价安全验收评价安全管理体系途径风险接受者2.13选择风险控制措施的顺序与原则个体防护个体防护管理控 制降低风险工程技术控制局限危害隔离人员或危害消除风险修改程序以减轻危害性改使用危害性较低的物质停止使用该危害性物质,或 以无害物代替关于危害辨识、风险评价与风险控制工作的几点认识危害辨识、风险评价与风险控制的策划是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最核心内容企业 开展安全生产工作的最高目标就是确保生产活动中人的健康与安全;欲确保生产活动中人的健康与安全就必须搞清楚生产活动中及周围有哪些危险源 及危害人的途径、后果等;据此提出风险控制措施来确保人的健康与安全。开展危害辨识、风险评价与风险控制的策划活动的最高境界是切实提高 企业全员的安全意识1、开展活动是手段,过程的程序化、标准化是保障;2、企业自高层领导至普通员工全员参与此项活动;3、熟悉本岗位有那 [获取资料咨询微信:ansyingsj1]些危险源?一旦发生各种事故,熟悉如何处理?总之,由“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观念地转变;开展危害辨识、风险评价与风险控制的策划活动的成功的保障在于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安全管理队伍1、中央企业必须依靠自身高素质的安全管理队伍2、高素质的安全管理队伍的具体要求:1)具备OSHMS、安全评价等知识2)熟练掌握OFFICE、VISIO等相关知识3)丰富的现场安全管理、生产实践知识4)成员具备良好的团结、协作精神课程完毕感谢关注THANKSWechat:ansyingsj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