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巴布剂
2020-04-05 | 阅:  转:  |  分享 
  




中药经皮给药制剂——巴布剂(综述)





系别:

专业: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完成时间:2011年10月15日

【课题背景】

近年来,随着国内外药剂学术及其应用的迅速发展,经皮给药系统所独特具有的用药简便性和安全性使它成为21世纪药品开发中最引人注目的领域之一。不同于西医内病外治(指采用化学药物进行对症治疗,主要根据皮肤通透性而定,以经皮给药系统为代表),中医内病外治是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依据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的方法,采用中药穴位或病位给药,主要通过穴位经络效应与透皮吸收的药理作用,以膏剂、贴剂为代表剂型[1]。中国的穴位、经络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面对当今药源性疾病问题日益突出的情况下,中医外治法受到越来越多国内外专家学者的重视。本文现择中药经皮给药制剂的巴布剂进行综述。

【巴布剂概述】

一.剂型简介

巴布膏剂系指药物提取物、药材或和化学药物与适宜的亲水性基质混匀后,涂布与背衬材料上制成的贴膏剂(《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Ⅰ贴膏剂)。

中药巴布剂系是以亲水性聚合物或亲水性物质为基质,与中药或中药提取物混合后,涂于布/无纺布上制成的外用制剂[2]。

二.适应症

目前巴布膏剂产品多用于炎症、疼痛类疾病,包括挫伤、跌打损伤、肌肉痛、关节痛、骨折痛、变形性关节炎、肩周炎、腱鞘炎等的治疗。从这一剂型的特点考虑,也适用于中药敷贴治疗哮喘、腹痛、儿童物理降温以及美容、化妆品(如抗老化、美白、祛皱、维生素、中草药,保湿面膜等疗效型化妆品)。

三.巴布剂构型

巴布剂的一般构型属于均质骨架系统,其膏剂组成及其结构特点决定它的优势如下:



【国内外研究进展】

一.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市场的巴布膏剂的活性成分多为非甾体抗炎药

【巴布剂的质量评定】

《中国药典》规定,巴布膏剂在生产和储藏期间应符合下列关规定:

固体药物应预先粉碎或溶于适宜的溶剂中;

巴布膏剂膏面应光洁、厚薄均匀、色泽一致,无脱膏、失黏现象

布面应平整、洁净、无漏膏现象

巴布膏剂应密封,置阴凉处储藏

巴布膏剂所用盖衬不得与药物或基质发生理化反应

【结论】

针对我国巴布技术近几年才逐渐发展,研究领域技术还不够成熟,缺乏统一、科学的巴布剂制剂质量检测指标和方法,而且国内巴布剂设备生产厂家少、设备缺乏规范性的情况[5]。我国的巴布剂研究应做好以下方面

完善和规范制备设施。有针对性地对巴布剂设施的开发和研制,从而加快其产业化的发展。

加强透皮促进剂的开发与筛选。企业应树立正确自主开发的观念,利用高分子材料的优良性与优越性尝试更多的巴布剂制剂技术。药物分子可以从微乳、脂质体、纳米粒等进行研发。

结合中医外治法经络学说,完善中药经皮传递系统与中医的辨证取穴,中药与经络腧穴的整体调节相结合,开辟中药透皮吸收更广阔的前景。

如图2人体穴位图



腧穴注射的药物在短时间内能产生与静脉给药等强度、甚至更强的药效[5]

4.通过改善药物颗粒大小或剂型增加巴布膏剂药物的经皮透过性,如制成微乳[11]、脂质体[12]、传递体[13]、醇质体[14]、类脂质体、固体脂质纳米粒[15]等。



参考文献

邓俊民,丁平田,方亮等.中医外治法与中药经皮给药,经皮给药新剂型,2006.12

.邓俊民,丁平田,方亮等.巴布剂,经皮给药新剂型,2006.12

庄桂霞,赵晓霞,杨晓宁,胥云.窗体顶端痛经舒巴布膏制备工艺的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05(11):26-28.

庞武耀,李亚明,谢清春等.巴布剂的研究现状,亚太传统医学,Vol.4No.12

刘祖舜,周爱玲,丁斐等.腧穴对药物化学性刺激的反应,上海针灸杂志,1996,15(5):33

沈子龙,李爽,谢启昆.雷公藤巴布剂透皮吸收研究。中国药科大学学报,1994,25(3):141

王建新,郭力,李令媛.如意巴布剂中透皮吸收研究,中国药科大学学报,1994,25(3):141

赫美荣,李长龄.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狗皮巴布膏中肉桂的体外透皮吸收,中草药,1998,29(1):23

谈宣忠,李俊松等.消瘤止痛巴布剂中苦参碱的体外透皮吸收实验,中成药,2000,22(11):760

寿旦,孙静芸.化瘀巴布膏体外透皮吸收研究.中草药,2004,21(3):249

张立超,胡晋红,微乳透皮给药系统的研究进展.国外医学药学分册,2004,31:44

刘艳,胡新,崔晓峰等.双氯酚酸钠柔性纳米脂质体的制备及离体透皮扩散的研究

卞生杰,赵会英,丁平田等.胰岛素传递体经小鼠和家兔活体透皮吸收的初步评价

陈文浩,刘玉玲,含醇脂质体ethosomes的特性、透皮机制及应用。中国药学杂志,2003,38:490

李军,董岸杰。纳米粒在经皮及粘膜给药系统中的作用。中国中药杂志,2004,29:13



















1































(1)贴敷舒适;

(2)载药量大、适用范围广,可用于水溶性或脂溶性药物、中药及中药提取物等;(3)生产无“三废”,完全避免了使用有机溶剂;

(4)不需要加热干燥,有利于药物稳定和保持挥发形成分;

(5)对皮肤几无刺激性及致敏性;

(6)基质含水、甘油、山梨醇等保湿成分,具有滋润皮肤、促进皮肤水化,有力吸收。















献花(0)
+1
(本文系金鑫康复堂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