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风雅颂、赋比兴
2020-04-07 | 阅:  转:  |  分享 
  
《诗经》六义《诗经》简介《诗经》,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记录了从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500多年间的诗歌。现存305篇,又称《诗三
百》。孔子曾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后改称《诗经》,被儒家奉为经典,成为五经之一,是我国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
。五经:《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诗经》按照内容分为:风、雅、颂三部分。1、风,指国风,主要是收集的一些民歌。
比如《卫风》《豳风》等。2、雅,即正声雅乐,用于宫廷宴会等,包含大雅、小雅。作者多为贵族文人。3、颂,用于宗庙祭祀,内容多为歌颂祖
先功业,使用场合最为正式。《诗经》主要表现手法有:赋、比、兴三种。1、赋“赋者,敷也,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朱熹)赋,在
表达方式上,兼有记叙、描写、议论和抒情;在修辞方式上,与兴不同,不用婉曲;语言形式上,铺陈排比。赋的作用主要是叙述故事、铺陈情节、
抒发感情。比如:《氓》开头第一、二章用赋的手法,叙述男女主人公从定情到热恋的过程,生动描写了氓求爱时的狡黠、急躁和女主人公热恋时
的痴情。2、比“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朱熹)“因物喻志,比也”(钟嵘)。比,就是比喻。比的作用是使被比的事物更加生动具体,鲜明
浅近,便于人们联想和想象。使用比的手法可以间接委婉而又形象地抒发感情。2、比比如:“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桃之
夭夭,有蕡(fén)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就以桃设比,通过对桃花、桃实、桃叶的描写
,在赞美新娘美丽贤淑的同时,从不同的角度祝福新娘婚后夫妻和睦、子孙繁衍、家族兴旺。联想巧妙,形象鲜明,意趣盎然。3、兴“兴者,先
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朱熹)兴,就是先描写其他的事物,以引出对抒情对象的描写。包含直接起兴和兴中含比两种情况。比如《采薇》前
三章以“采薇”起兴,《蒹葭》中以“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起兴。这属于直接起兴。3、兴而《氓》中的“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桑之落矣,
其黄而陨”“淇则有岸,隰则有畔”则是属于兴中含比。再比如《桃夭》中以“桃之夭夭”起兴,通过铺垫和渲染,热烈而真挚地表达了对新娘的赞
美和祝福。兴,一般是引起下文,起到统摄全篇的作用。谢谢观赏!
献花(0)
+1
(本文系Amanda°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