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医联管家:流量时代,如何降低中医馆的获客成本
2020-04-10 | 阅:  转:  |  分享 
  
医联管家:流量时代,如何降低中医馆的获客成本?

医联管家专注于中医馆运营的管理系统服务



马云说,“下一个能超过我的人,一定出现在健康产业。”马化腾说,“下一个五年,‘互联网+大健康产业’是最有前景的行业之一。”



BAT在大健康产业真金白银的投入,显然是背后有手持羽扇的高人集体助阵,战略时点的把握是他们的格局所在。而到一线的中医馆身上,更多是在战术层面用力,想干什么、能干什么、可以干什么,比如让我们心心念的获客。



01、小趋势:获客三板斧



都看到了大健康的蛋糕,这几年中医馆如雨后春笋,但大家很快陷入瓶颈:来客数不足。



通常意义上,传统中医馆有三个获客途径:



1,“卖”名医。聘请名老中医坐诊几乎是所有中医馆的第一招,客户因为信任医生而前来就诊。



2,“造”特色。特色疗法和独家方剂是部分中医馆的第二招,通过传统的宣传渠道,在线上和线下造声势吸引客户。



3,“拼”实力。这一点因馆而异,硬实力是就诊环境的装修,软实力是服务体系的建立,以此营销,从病友社群引流。



以上“三板斧”大家都在用,效果也就待考。



首先,名医资源是有限的,其稀缺性让很多中小医馆有心无力;其次,不少医馆都是单打独斗,部分地区的客源竞争陷入恶性循环。



然后,大家看到流量时代的种种红利,于是谋划上马智慧化诊疗系统、智慧药房、智能中医设备等等,一时间,你不和别人谈谈“互联网+”,你都不好意思开口说话。但后来大家警觉,自己再次走进同质化,仅仅是蹭了一波热度,眼前都是客户,伸手去抓,却是猴子捞月亮。





回过神来,我们看到,无论是内容、换量、分享、SEO或ASO等技术手法,还是包装、广告、地推、跨界、转接等执行层面,都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美好。



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流量为王的自嗨模式已经过时。大公司有资本,有布局,有品宣,起点不一样;小机构由于各种限制,获客成本居高不下,甚至会给自己挖一个大坑。



如何“填坑”?



罗辑思维罗胖在前些日子的跨年嘚嘚中,用大白话讲不外乎两点,一是走自己的路,做别人不愿意用心做的事;二是别自以为是,多站在第三方的角度看看问题。



放到中医馆的获客层面,运营者一般会从三个维度衡量一个决策,即费用、时间、可控度。你改善获客方式的执行能力有多大,你的“填坑”能力就有多大。





02、大格局:重新定义用户价值



作为医馆运营者,如果你发现你的能量不足于支撑你的野心时,是时候望闻问切,重新审视你的获客策略了。



中医馆受众群体的渠道本身在发生变化,而用户价值的“共识”没有得到提升,这是症结所在。



如何辨证论治?



互联网时代,用户价值一定是契合社会主流需求的,运营者不妨主动去“洗牌”。当下用户关心的一般有两点,一是可以解决问题(能治病),而是感觉物有所值(能轻松便利,若能省钱更好)。



于是,我们有了一个形象的描述:



从前,医馆运营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块会是什么味道。



往后,医馆运营不再是逢场作戏,用户会变成你的闺蜜或是老铁。





具体怎么做?



综合看来,BYG君认为,“走出去”+“合纵连横”是可落地的一条途径。梳理行业内创业成功者和存活者的种种“血的教训”,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复盘,并驱使我们去除那些虚头巴脑的杂念,让下一步更接地气。



1,获客不是烧钱,适合你的不是算法,要上“精准获客”这趟车。



流量时代,医馆获客渠道首先要从粗放式到精细化,细分客户,用对方感兴趣的活动、流量端等手段,加以关怀、激励等内核,让客户获得真正意义上的尊重。



2,做好医馆的用户留存,关键在于背后用户体系的设计、头部资源的差异化。



大家都在宣扬客户口碑和体验至上,医馆不妨利用大数据准确定位客户的个性标签,让对方觉得“你懂她”;同时寻求志同道合的高端平台服务商,共享其专家资源和名家成果,让客户觉得“超值”。



3,获客没有教科书级的操作示例,可以超车的弯道在医馆运营这条线上捉襟见肘,不妨打好“立体运营”这一持久战。



立体运营不是短平快,它需要在患者管理、客服管理、药房管理、财务管理、流程管理、营销管理、专家资源共享、名家成果共享等方面共同发力,系统化运营的背后,获客才会有新起色。



或许最后你会发现,中医馆获客并没有变得复杂,只是我们曾经想的过分简单。

献花(0)
+1
(本文系余兴湖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