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论文-卞宏庆
2020-04-12 | 阅:  转:  |  分享 
  
“让学引思”理念下的小学德法课堂教学思考盐城小学卞宏庆13815582178论文摘要:课堂是实现铸魂育人、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阵地。聚
焦课堂教学的理论和实践探研从未停止过。“让学引思”课堂教学理念是现阶段课堂教学改革的主流,其根本宗旨就是要实现课堂的本质回归,让课
堂教学从矫揉造作、繁文缛节中解脱出来,返璞归真,让学生获得真知识、真体验,释放真情感,培养真性情,提升核心素养。“让学引思”的含义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的“让学引思”浅析;做好课前自学和课后的拓展学习的引导。关键词:课堂教学让学引思小学道德与法治课课堂
是实现铸魂育人、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阵地。因此,课堂教学改革理所当然地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的核心。它的广度、深度及其成效必将严重影响我
国教育改革的全局。课堂教学改革的硬核是课堂教学实践模式的革新,然而课堂教学实践必须在课堂教学理念指引下才能少走弯路,才能高效快速地
进行。因此,课堂教学改革必须做到理论先行。再加上课堂教学改革的主体是最广大的一线教师,这就要求课堂教学改革首要任务是用先进的课堂教
学理念、理论和方法武装一线教学人员。这有这样课堂教学改革才能走得更好、更远。我亲身感受到的课堂教学改革经历了从以“教师为主体”的课
堂教学模式,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再到“让学引思”教学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模式的变迁。这种变迁折射出课堂教学改
革与时俱进、推陈出新、发展完善的成果积淀。下面我就结合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谈一谈关于“让学引思”新课改的几点思考。“让学引思”的含义
“让学引思”是盐城市教育局大力倡导和推进的课堂教学改革的总体目标和要求。简而单之地讲,就是让学生自己学的同时,老师适时适度地引导
学生思考。这种教学模式下的课堂教学强调学生学习的主体参与、主动探究、主动建构,在时间、空间、场地、机会等方面和更多的教学环节上放手
让学生自己来做,教师只是在必要和需要的时候起一个启发、点拨、引导的作用。“让学引思”理念旨在使学习过程成为学生获得全面发展的过程,
保证学习活动自然而真实地发生。这是课堂教学改革向纵深处发展的标志。当然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变革和科技的进步,课堂教学必将进一步走
向精细化、生本化。二、小学道德与法治课“让学引思”浅析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有其自身的特殊性,是学校德育的主阵地,更多地承担着“育人”
重大历史使命;长期以来,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存在着“空洞说教和强行灌输”的顽疾;小学德育与法治课程目标的实现需要知识的支撑,更
需要情感的支持、行为的践行与疏导。基于以上的原因,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坚持“让学引思”理念显得尤为重要。结合教学实践,我做了
如下几点思考:(一)“让学”和“引思”应为同一个过程。我们不能人为的将两者生硬地割裂开来,定为“泾渭分明”的关系。它们之间不存在先
后,“让”是为了更好地“引”,“引”有是为了更好地“让”,“让”中有“引”,“引”中有“让”,“让引”并重。两者是相互促进、相互依
存、融为一体的整体。比如,课本54页,课件出示一组上学、放学的图片,然后抛出主持人问题“说说图中人物遵守了什么交通规则或违反了什么
交通规则”。下面学生就会看图思考,时间空间都交给学生了,这就是“让学”。这时老师不能离开学习学习过程成为旁观者,而应该和学生一起参
与学习过程,并密切关注学生在对图片解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适时启发、提示,引导学生继续思考,得出结论,这就是“引思”。有时一个问题的解
决需要“让学引思”由浅入深的多次循环往复。让学生能自己摘到高悬的果实,老师需要有耐心地一步一步地给学生的脚下垫高。“让学引思”本质
上要求收放结合、收放自如,也就是在放手让学生自学的同时通过教师的有效引导回收到课堂教学的目标。(二)“让学引思”完全可以在任何一个
课堂教学环节展开。一直以来有人认为,贴近学生生活经验、紧靠学生已有认知水平问题的教学环节可以放手让学生去做,对于学生的未知领域“让
学引思”难以奏效。这种观点是错误的,这种担心是多余的。“让学引思”理念的贯彻落实必须遵循认识规律,建立在学生的现有的知识基础、认识
能力、思维能力、阅历经验的基础之上。只要课前仔细调查研究学情,认真钻研教材,把问题和学情放在一起比对分析,找到学生和问题之间的结合
生长点和存在的差距,制定好引导方法步骤,所有的问题都可以实现“让学引思”的教学理念。“引”的智慧决定着“让”的深度,“让”的深度反
映着“引”的智慧。最终目的是通过“让学引思、引学激思”,从而让学生“乐学爱思、会学善思”。如果说“让学引思”仅仅放在一些学生已经完
全通过自学可以解决的问题上,那么它就失去存在的价值和意义。相反,越是学生难以理解的问题,越是难点,越是是非难辨的价值抉择,就越需要
“让学引思”,也就越能体现“让学引思”的价值。只有在未知领域,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合作探究才能获得更多的知识、方法、技能、体验、感悟
、愤悱、成功、快乐,才能更好地完成优秀品质、良好习惯的自我锻造。比如说课本56页“知识窗”《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一
条规定的教学环节。多数学生对这一内容没有概念。在这里我们又如何实现“让学引思”呢?我觉得可以分五步走,一是让学生结合自己以往的经验
说一说大量饮酒或者醉酒后人会是一个什么状态。二是播放科学研究的视频资料,解说酒喝多了后人体的反应:头晕、发热、冲动、甚至不能正常行
走以致跌倒。三是让学生现场表演酒后状态。四是出示课本小故事“对酒驾说不”,就主持人问题展开小组讨论“你知道酒驾带来的危害吗?这位学
生做得对吗?如果换做你,会怎么劝说这位爸爸呢?”五是请交通警察来课堂现场讲解《交通安全法》第十一条规定并展示部分处罚案例。这样就可
以严肃的法律条文和丰富鲜活的事件连接起来,进一步提高守法意识。做好课前自学和课后的拓展学习的引导课前自主学和课后拓展学,尊重学生的
学习主体地位,充分释放了学生的学习潜能,体现了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尤其对于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而言,学生更需要在更加广泛社
会生活中进行道德实践,形成正确的德法判断,培养强烈的德法情感,固化自己的德法行为。课前课后的“让学引思”成为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目标
的实现重要途径。课前,教师要设计科学、有效的引学任务,让学生独立自主地完成“小研究学习”。给学生提供先想、先做、先学的空间与时间,
积极主动地做好课堂学习的准备。例如课本56页“溺水悲剧”情形和原因探究。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在课前自主探索,完成各种资料的准备和整理,
便于课堂讨论交流。课后学习不仅仅是有巩固性、检测性作业,更应该是有拓展性、探究性的延伸。课后是课堂学习的继续,引发学生进行探究性学
习能培养学生收集、分析和运用信息的能力,有利于学生的差异发展,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比如课本57页主持人问题“结合本
地的情况,说说游泳时还要掌握哪些小技巧?”这个问题比较适合安排课后拓展。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实地考察调研、走访记录、整理材料等。学生在
更加广阔的时空里,像小鸟一样自由觅食,在生活中接受洗礼,获得社会化成长。“让学引思”关键在“引”在“让学引思”的过程中,教师科学有
效地引导是学生取得良好学习效果的必要条件。教者引导得好,学生才能学得好。引导要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认知水平、兴趣爱好等学情的
基础上。教者要对教学目标和学情详细分析,时刻明确“在哪里?到哪里去?怎样去?”,拿出可行的导学方案。我不赞同降低教学目标来迎合学情
,而是要加强导学来达到预设或者更高的目标。引导要讲究方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得当的方法、有效的方法就是好方法。教师要深入研究
“引学”的科学方法,才能将引学进行到位、进行到底。首先,创造民主平等的课堂师生、生生关系,这是引学得以顺利进行的外部环境。只有在和
谐的课堂氛围中师生、生生才能无所顾忌、敞开心扉、真诚真实地互动交流,才能最大程度上激发师生活力,爆发师生内在潜能,获得最佳状态和水
平的发挥。其次,坚持问题导向,以问题启发思考。问题是“引思”绳索,课堂提问的效果直接体现“引思”的智慧。教者在教学过程中要读懂读通
教材和学生,精心设计问题,提问要瞄准教学目标,由点到面、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此到彼、由弱到强、层层深入、环环紧扣。再次,大胆开展
不拘形式、范围的课堂讨论。课堂讨论是“让学引思”倡导的基本教学方法。课堂讨论交流不是什么新事物,是个老生常谈的的课堂教学方法。但以
往的课堂讨论过于注重形式,失去了课堂讨论的灵活性和真实性,给人以做作之嫌疑,身在其中的师生都明明知道假装但还必须要做。这种形式主义
的讨论会将师生引向何方?师生又能有和收获呢?我们倡导的课堂讨论应该是真实的人带着真实的情感,讨论真实的问题,获得真实的知识、体验、
和价值取向。所以课堂讨论应该随时随地地展开。问题提出后,讨论在两个人之间,五个人之间,在坐在一起的同学之间,不坐在一起的同学之间自
然生成,随着学生参与人数不断增加,课堂讨论也逐步走向深入。这样的课堂讨论才是真讨论。不过这就要求老师要加强自身综合素质的修养,拓宽
自身的知识视野,增强课堂机智和幽默感,具备主持人素养,才能很好地驾驭这样的课堂讨论,才能让课堂讨论熠熠生辉。课堂是教育教学的最前沿
,是实现教育教学目标,培养优秀人才,实行义务教育,提高国民素质的主阵地。课堂的本质就是自然真实。追求“真、善、美”是课堂教学永不变
调的主旋律。真课堂才能发生真情感、真体验、真讨论、真学习,也只有真课堂才能让学生学到真知识,学做真人。而广大教师是课堂教学改革的理
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主体,是教育改革创新的急先锋,必须在“让学引思”上下功夫,用“让学引思”理念武装自己的头脑,实现课堂的本质回归。
“让学引思”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改革再一次掀起课改浪潮,必将在中国教育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为中国教育事业作出巨大贡献。参考文献:[
1]顾俊琪.让学引思:区域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新探索[J].江苏教育研究,2018(Z1):14-18.[2]让学引思:盐城课堂教学
改革新起点[C].江苏省教育厅.2016年江苏省小学教学改革与创新现场观摩研讨活动论文集.江苏省教育厅:江苏省会,2016:70-73.[3]李玉杰.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策略[J].辽宁教育,2020(05):71-73.[4]刘滕.如何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融入让学引思理念[J].国际公关,2019(09):135.[5]崇冲.“让学引思”教学范式建构策略[J].内蒙古教育,2019(20):53-54.[6]金礼辉.让学引思:回归教育的本真[J].江苏教育,2016(58):65-66.
献花(0)
+1
(本文系卞宏庆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