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福州专类公园现状及分析评价
2020-04-12 | 阅:  转:  |  分享 
  
城乡绿地系统规划调研报告──福州专类公园现状及分析评价C调研案例介绍分析02|03|01|专类公园介绍福州总体绿地规划ONT
ENTS目录04|整体绿地规划联系分析Part01专类公园介绍专类园的概念概念:在一定范围内种植同一类观赏植物供游赏、科学研
究或科学普及的园地。组成:根据内容的不同分为儿童公园(G131),动物园(G132),植物园(G133),历史名园(G134),风
景名胜公园(G135),游乐公园(G136),其他专类公园(G137)主要专类园设计要点Part02福州整体绿地规划福州绿地系统
规划背景与发展历程城市的自然条件福州市是福建省会城市,地处我国东南沿海,是典型的南亚热带季风气候。福州气候资源丰富,气温适宜,雨
水充足,非常有利于植物生长,故为城市各类绿地的建设提供了有利的条件。福州地区的地形大势也是福州城形成与发展的有利因素。城市园林的历
史发展从1996年开始启“动显山露水”绿化工程,还山还水于民;开展创建一系列国家园林城市活动,建成了闽江公园等12个各具特色的
开放式公园,改扩建了西湖公园、左海公园等一批老公园2000年通过了省级园林城市验收;2004年1月荣获了“国家园林城市”称号,福
州市的园林绿化事业得到了迅猛发展;2010年开放儿童公园;2013年开放了花海公园专类公园;规划透露了2016至2018年三年的园
林建设规划。计划通过推广山地步道工程,加大山地公园建设力度;同时全力推进“环城六大湖库”“三大滞洪公园”“五湖三园二池”等海绵化绿
地的建设;大力推广市树市花的品牌效应,积极开展榕树公园、茉莉花园的广泛布局。积极筹建核心专类公园,满足多样的文化、娱乐需求。《规
划》还提出“新建综合公园都应当包含老年活动独立场所、儿童活动专业设施和体育活动专类场地,已建综合公园通过逐步更新达到上述要求”,“
每个组团都要有一个儿童专类公园和一个体育专类公园”的规划设想,贴近市民生活、提升公园服务能力。福州市专类园的分布格局,跟随着福州
城市形态,经济发展,政治因素,交通,功能需求变化多种因素的变化,分布范围不断从中心城区向外扩大向南向北延伸,符合福州绿地系统整体楔
形分布,市中心内多沿着闽江,乌龙江两大市内主水系及市内原有山脉展开。规划依托福州市的生态环境资源条件特点,采用“两江润城,碧山环
城,水链织城,青峰织城”的规划理念,积极构建“一环、两带、八楔、六网、十一群”的城市绿地系统空间结构,形成以点带线,以线连面,“点
--线--面”结合的绿地系统。Part03调研案例介绍分析Part04整体绿地规划联系分析调研专类园簇群分析城郊主要专类
园簇群由城西南的旗山国家森林公园联系旗山和大学城绿地;城北的福州国家森林公园,福州儿童公园,福州动物园,斗顶海绵公园组成,以八一水
库及其分支联系,呼应东部的莲花山景区,构成了良好的景观生态及经济效益。市中心簇群由福州三大历史名园和在规划用地范围内的风景名胜公
园组成,主要由城市干道及道路绿地联系,与其他综合性公园和市区内山脉呼应,带给城市中心生态健康的景观氛围。两江滨带簇群由一系列湿地
公园,生态公园等串联式分布,主要联系“蓝带”中的滨水绿地,彼此形成关系。调研专类园与福州绿地规划的联系如图,福州市郊的专类公园
沿规划中的“一环”(即环绕城市,以北峰、鼓山、君山、大象山、五虎山、旗山、青岐山—桐口山山脉为主体的外围环形生态屏障)展开,市内的
专类公园一是贴合联系城市规划范围中的山脉(金牛山,屏山,乌山,于山),二是沿着“两带”(即闽江、乌龙江为载体的两大滨江景观带)展开
,整体较贴合福州原有的自然地理环境,符合当地的地貌特色。根据景观斑块特征分析类型上来看,福州市主城区公园绿地景观类型相对齐全,包含
了5个中类和11个小类(动物园、植物园分布在主城区范围之外).福州公园绿地向心聚集程度较强,具有明显的城市中心指向形态,专类公园
的分布也符合这一规律进行分布。但是在专类公园的斑块数只有七个,还是在主城区内的分布过少,公园绿地之间的有机联系相对缺乏,这对于城市
公园绿地系统乃至城市绿地系统功能的发挥有着不利的影响。根据景观要素的多样性、均匀度和优势度分析景观多样性是指景观在结构、功能及其时
间变化方面的多样性,揭示了景观的复杂程度经计算结果表明:本研究区公园绿地景观多样性指数为0.69,均匀度指数为0.35(表3-
5),景观总体多样性不高、均匀度偏低。究其原因,福州市主城区公园绿地景观类型虽较为齐全,但比例显著失调,中小型斑块(专类公园等)的
数目和面积比重过低,且分布不均匀,如综合性公园绿地景观斑块的面积过大,分布偏于集中所导致。分析可得,专类公园在主城区内数量不够多,
分布不均,应当适当在主城区内添加专类公园的建设,丰富公园的类型,提高景观的总体多样性。如图,福州市大型专类公园多分布于福州以北郊
区及西南旗山区域,其专类园规模及簇群范围较集中;市中心专类公园多沿着闽江,乌龙江,依托城区山脉成散点式分布,且范围也较离散。如图
,福州市专类公园较多分布在国道,省道及城市主干道周边,相对于周边居民的利用情况,交通便利,并能较好展示城市的生态建设风貌。穿越
城区的闽江,乌龙江,及福州市境内的大小河道湖泊,有机地把各专类公园串联起来,并能联系各类滨江景观带,形成了福州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基本
框架中二轴其中之一——蓝轴。并以此为前景,与江滨两岸的现代化商圈,建筑,共同形成了福州市独特的城市景观天际线和景观生态轴。《福州
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2016—2020)》日前通过政府审定,到2020年全市规划城市公园绿地615个(含提升改造和新建),拟新增郊
野公园、宠物公园等专类公园,规划11个大型公园簇群,形成城市“绿肺”。规划布局城市公园绿地615个(处),其中综合公园54个,社区
公园56个,专类公园57个,带状绿地317处,街头绿地131处。新建公园绿地将凸显特色塑造,如规划提出“每个组团都要有一个儿童专类
公园和一个体育专类公园”的设想,以提升公园服务能力。根据规划,至2020年,福州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主要指标为绿地率42%,绿化覆盖
率48%,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5㎡,人均公园绿地面积排名将有明显提升。由此可见,福州现有专类公园的类别,数量与规划中大型公园群所需
数量不对等,且人均面积城郊的要多于市中心的。福州专类公园的分析与评价不足1.专类公园建设数量不足,规模组团分布不均匀,且具有福州
文化特色的专类公园较少。2.体育公园,儿童公园等参与互动性较高的专类公园数量较少,没有达到规划中每个组团必须要有此类公园的要求。
3.市中心内主题专类园规模较小且基础设施不够齐全,起到的科研教育意义及景观性不高,导致利用率较低。4.福州市独立的专类园私立性
较强,与外界的公共绿地联系程度不高。改进1.福州现针对特色专类公园建设不足的问题,已开始大力发展专类公园建设,除改造提升已
有的历史名园外,新建了一批具有特色的专类公园,如儿童公园、花海公园、沙滩公园、榕树公园。2.同时针对体育公园及儿童公园数量偏少的
问题,在新建改造提升综合公园的过程中增加专门的儿童游乐设施、体育活动设施,如东江滨公园、飞凤山公园等加大城市公园服务群体,提高市民
游园幸福指数,以加强与人的亲密联系。对福州专类公园的建议对于专类园的发展1.要做具有福州本土特色的专类公园,专类园毕竟有教育科研功
能,这样可以更好地传播福州特色文化。2.要结合自然景观元素,充分利用福州原有地形地貌。城郊可以做大型的地质森林公园等,而教育互动宣
传意义较浓厚的小专类园应多穿插在福州市区内,以满足人均需要。对于福州专类园系统规划发展1.要提前做好规划,合理安排,要把具有教育意
义的专类公园留够位置,并要结合一系列其他绿地,形成林水相依、林路相绕、林城相拥的完整的城市绿地网络体系1.要使得专类公园不仅有生态美观价值,也能有经济价值,把具有效益的苗圃,花圃等与绿地相结合,对城市以后的持久健康发展会更有益处。2.政府应采取更完善的举措,加强对专类性公园的管理,规划上做到合理布局,合理安排,因为其大多对外有教育宣传作用,要保证它的完整性和美观性。致谢THANKS语大义之方,论万物之理。受益终身!
献花(0)
+1
(本文系克莱因蓝L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