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春秋左传研究》读书笔记三--(39)楚之始兴
2020-04-24 | 阅:  转:  |  分享 
  
《春秋左传研究》读书笔记
春秋左传研究(校注本)童书业著,童教英注解,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4月第1版
第一卷春秋史之部
(39)楚之始兴
--无亦监乎若敖、蚡冒,至于武、文,上不过同。(昭二十三年)
童案:昭十二年传:“昔我先王熊绎,辟在荆山,筚路蓝缕,以处草莽,跋涉山林,以事天子,唯是桃弧、棘矢,以共
御王事。”宣十二年:“训之以若敖、蚡冒,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史记?十二诸侯年表?序》:“齐、晋、秦
、楚,其在成周(西周)微甚,封或百里,或五十里。”《楚世家》:“熊绎当周成王之时,……封熊绎于楚蛮,封
以子男之田,姓芈氏,居丹阳。”“熊渠生子三人,当周夷王之时……熊渠甚得江汉间民和,乃兴兵伐庸、杨粤,至
于鄂。熊渠曰,我蛮夷也,不与中国之号谥。乃立其长子康为句亶王,中子红为鄂王,少子执疵为越章王,皆在江
上楚蛮之地。及周厉王之时,暴虐,熊渠畏其伐楚,亦去其王”,是楚初封本小国(《逸周书?作雒》,“凡所征熊
盈族十有七国,俘维九邑。”楚族盖本起东方,“熊盈”之“熊”即楚氏,是楚王室盖即周人所俘熊盈族九邑之一自
东迁西者),且辟在荆山,直是—野蛮之部落。熊渠时稍发展,然畏周厉王去其王号,则仍弱小之部落联盟耳。此后
宣王南征,“于疆于理,至于南海”,楚盖甚受压迫而中衰。至西周亡,楚始复兴,武王始称王,然及文王时,楚
势仍不甚强。“土不过同”,盖指其本邦之土,其服属之地当不在内。然既云“土不过同”,则势仍弱也。《郑语
》:“楚蚡冒于是乎始启濮”,桓二年传:“蔡侯、郑伯会于邓,始惧楚也。”《诗?王风》亦载王师成申、吕等国,
盖亦备楚,是楚之始兴当在武王时。然至桓二年始见于传,其国力似尚不及郑、鲁等国,周、郑特备其方兴之势耳,
非此时楚之国力已真能胜郑也,观郑庄屡胜宋、卫等大国之联军,甚至大败周桓所帅五国联军,又大败北戎两次,力
能救齐,是时之楚尚非其敌。观桓六年“楚武王侵随,使蘧章求成焉”,“吾不得志于汉东”,“少师归,请追楚师
,随侯将许之”,“随侯惧而修政,楚不敢伐”,是时已届郑庄之末,楚之强未必过于“病齐之”北戎也。桓八年
楚始败随,犹未能大克。九年,以邓之弱小,敢于杀楚、巴行人,楚、巴联军仅败邓师,及十一年楚屈瑕将盟貳轸,
郧人军于蒲骚,将与随、绞、州、蓼伐楚师,莫敖患之,用斗廉之计,始败郧师于蒲骚,卒盟而还,此一小胜竟引起
屈瑕之骄傲。楚起倾国之师以伐罗(邓曼曰:“夫岂不知楚师之尽行也”可证),罗与卢戎两军之,大败之,莫敖缢
于荒谷,群帅囚于冶父,以听刑,则是时之楚尚不及大败齐、宋、卫、燕四国联军之鲁、郑二国也。庄四年楚武王伐
随而卒,取随之成后,楚师“济汉而后发丧”,犹惧随之追击也。庄六年楚文王伐申,次年伐邓,庄十年楚始见《春
秋》经,盖是时楚之势力始渐强而北进,于是败蔡师、虏蔡侯。十四年楚已灭息,又入蔡。十六年以郑厉公返国,缓
告于楚,楚始伐郑。是时楚益强,敢于伐中原之强国矣。然十八年巴人因联合伐申之役惊其师,叛而伐楚,取那处而
“门于楚”。十九年楚文王与巴人战,大败于津,遂伐黄,败黄师而卒。以巴之小国尚能败楚,则楚之强尚有限。
此后庄二十八年楚子元以车六百乘伐郑,齐、鲁、宋三国救郑,“楚师夜遁”。后楚屡伐郑,僖四年齐桓以诸侯之师
伐楚,楚人屈服请盟,可见直至齐桓簕业全盛时,楚犹非齐之敌。僖五年传载周王命郑伯曰:“吾抚女以从楚,辅之
以晋,可以少安。”则周、郑忌齐而尚不忌楚,且晋、楚相辅,郑始得“少安”,则齐之强于楚可知,故齐桓卒后宋
人敢于与楚争霸。及楚败宋后,楚始第一次列林,几成霸矣。

注释:筚路蓝缕,指驾着简陋的柴车,穿着破烂的衣服去开辟山林。形容创业的艰苦。
注释:楚君熊绎“筚路蓝缕”,在周成王时受封立国,受封时间据魏昌《楚国史》,为前1207年,受封地“丹阳”在
今河南省淅淅川县、湖北丹江口和山西商县交界的丹江口水库淹没区(河南淅川说),又有安徽当涂、湖北秭归、湖
北枝江、陕西商县等说。
注释:蚡[fén]冒。
拓展阅读:
[1]张正明.楚史
[2]魏昌.楚国史
献花(0)
+1
(本文系意外之外9dv...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