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全320
2020-04-24 | 阅:  转:  |  分享 
  
读汪全集0320《水母》(19840623;1984《北京文学》11)汪:在中国的北方,有一股好水的地方,往往会有一座水母宫,里面供着水母娘
娘。这大概是因为北方干旱,人们对水有一种特殊的感情。为了表达这种感情,于是……创造出一个女性的水之神……似乎是很自然的事,因为水是
温柔的。虽然河伯也是水神,他是男的,但他惯会兴风作浪……我在南方就很少看到过水母宫。南方多的是龙王庙。因为南方……不缺水,倒是常常
要大水为灾,故多建龙王庙,让龙王来把水“治”住。抟扶摇按:瞧,这里把道理讲得多好。汪:中国的女神……若是少女或少妇,则往往在端丽之
中稍带一点妖冶。《封神榜》里的女娲圣像……竟至使“纣王一见,神魂飘荡,陡起淫心”,可见是并不冷若冰霜。抟扶摇按:阿汪抄了《封神榜》
的一段描写,我没见有淫秽嫌疑文字,于是阿汪就在自己脑子塑造其女娲“稍带一点妖冶”形象,然后把纣王的淫心说成是女娲挑逗起来的。这真是
什么逻辑!阿汪还老吹自己的儒家信徒。全不知道他的主子丧家狗说“乐而不淫”的。因此做到女神像美而不淫,那是完全可以的。丧家狗还说了:
“敬神如神在。”这不是同样的心理嘛,“思淫如淫逼”。为什么阿汪不能说纣王是“滑膛枪”而要说女娲妖冶呢?再说了,即便《封神榜》里的女
娲像妖冶,有怎么能推论到“水母娘娘”像妖冶呢?况且阿汪说了,水母娘娘的庙北方多地有,于是北方农民都拜淫女妖妇了?汪:这位娘娘的装束
,完全是一个农村小媳妇:大襟的布袄,长裤,布鞋。她的神座不是什么“八宝九龙床”,却是一口水缸,上面扣着一个锅盖,她就盘了腿用北方妇
女坐炕的姿势坐在锅盖上。她是半侧着身子坐的,不像一般的神坐北朝南面对“观众”。她高高地举起手臂,在梳头。这“造型”是很美的。这就是
在华北农村到处可以看见的一个俊俊俏俏的小媳妇,完全不是什么“神”!抟扶摇按:这个水母娘娘真是好。汪:有一点是我不明白的。这小媳妇的
功德应该是制服了一场洪水,但是她的“宫”却往往有一股好水的源头,似乎她是这股水的赐予者,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这个故事很美,但是这…
…和她被尊奉为“水母”又有什么必然的关系呢?但是农民似乎不对这些问题深究。”抟扶摇按:阿汪不懂经验科学,于是比较愚蠢。功在制洪,德
在赐水,这表明她对水能控制。水多了不行,我要制止;水少了不行,我要提供;水量就得我控制。农民种田,亲身体验水的福祸,盼望能控制,于
是轻易相信水母娘娘的传说。这正好符合马克思的一个学说,说神话反映初民在幻想里征服世界的意欲,而随着人类征服世界的实际力量增长,神话
就退出历史舞台了,因此神话没有可持续性,从资本主义开始。汪:中国……主要是农民……往往编出一些对诸神不大恭敬的故事……比如灶王爷…
…汉武帝相信方士的鬼话……抟扶摇按:记得文学史家刘大杰在他的《中国文学史》里讲神话时说,要把神话和仙话分开来,尤其要和鬼话分开来。
老汪不懂,把仙话、鬼话混为一谈。著名的鬼话中国有两大本,一个是聊斋,一个是纪晓岚的。不过在中国,神话和仙话不容易分清。不过总的说来
可以根据情趣来判断:神话是说征服世界的,而仙话是描写想象生活的。如果征服世界而有法术,那就是神魔之话如西游记,如果写现实生活而加以
无可理喻的志怪,那就是魔幻现实主义如南美小说和莫言,比如小孩子吃煤当饭。《葵·薤》(19840627;1984《北京文学》11)汪
:葵的遭遇真够惨的!到底是什么原因呢?我想是因为后来全国普遍种植了大白菜。大白菜取代了葵。齐白石题画中曾提出“牡丹为花之王,荔枝为
果之王,独不论白菜为菜中之王,何也?”其实大白菜实际上已经成“菜之王”了。抟扶摇按:葵,冬苋菜。阿汪讲是古代中国菜王。在北方给大白
菜抢夺了地盘,只有南方还有。汪:南方人很少知道藠头即是薤的。抟扶摇按:藠头,上海人读作荞头,可能不知道它的叶部分,因为就吃它那蒜头
样的部分。《应该争取有思想的年青一代——关于戏曲问题的冥想》(1985《新剧本》1)待续汪:戏曲(我这里主要说的是京剧)不景气……
我认为,根本的原因是:它太陈旧了。抟扶摇按:阿汪搞历史虚无主义。他没有提文大哥之前的新中国,旧京戏已经沦落到卖不出票的境地了,于是
才有演现代戏的热情。“现代”在中国是有界定的,那就是从五四运动开始算,到毛主席天安门宣告结束。以后就算“当代”了。那么阿汪讲京戏太
陈旧了,是否包括新中国的京剧改革?是否包括“样板戏”?如果不包括,那么阿汪就是搞割裂,因为逻辑上说不通;如果包括,那么阿汪就是瞪着
眼睛说瞎话,因为样板戏京剧是对旧京剧的全面改革。而无论是包括还是不包括,阿汪说这个话,都是自辱,是犯贱!因为阿汪是多么热忱地投入京
剧改革的潮流,并且做出成绩,受到表扬,至今还有人提到。汪:戏曲的观众老了。抟扶摇按:阿汪这里说“老”,有两个含义。一是观众的年纪大
了;二是这些观众的“艺术观过于陈旧”。这两个含义都是顾头不顾腚的。比如样板戏京剧的观众年纪大吗?这是年龄全谱的观众,少儿青壮年多得
是。好,就算承认阿汪的反驳有道理,10年里没有更多的文艺节目。可是改开40年了,唱样板戏京剧以娱乐的还是年龄广谱。算业余的群众唱,
老头老太算不低于65岁吧,40年以前是25岁的青年,从15岁开始,听看了10年样板戏京剧。哦,你可以说是“积习”不改或难改,“中毒
”太深。那么今天55岁的人唱样板戏京剧段子,应该算是40年里“中毒”了吧?因为这些人只有在5-15岁时落在10年里,一般还轮不上中
“样板戏京剧”的毒吧?而在40年里,样板戏京剧实际上是禁止演出的,只不过是“人民群众”唱起来,也不好阻止,于是采取“柿油主义”处置
法。那么这些人为什么那么容易“中毒”呢?于此相形,40年里越是早,我们越看到老头自拉自唱京剧旧曲目,你看相声、电影和小说好啦,什么
“我正在城楼观山景”等等。那些旧戏,甚至是阿汪说新中国改编的旧戏为什么唱段之唱也逐渐消亡了?因为会唱而爱唱的人都死了。最后,那么现在45岁上下还唱样板戏京剧段子的人呢?她们也算“年纪大了”吗?可见阿汪是一派胡言。
献花(0)
+1
(本文系抟扶摇01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