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后循环动脉瘤 投稿.docx
2020-04-27 | 阅:  转:  |  分享 
  
破裂出血颅内后循环动脉瘤介入治疗的临床分析徐剑峰1刘阳1谢晓东2王朝华2张昌伟2曾令勇1张波1刘藻滨1曹辉1钟俊1何兴1(1、绵阳市第三人
民医院/四川省精神卫生中心神经外科,绵阳,6210002、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神经外科,成都,610041)【摘要】目的探讨
破裂出血颅内后循环动脉瘤的介入治疗技术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神经外科2015年3月至2018年9月收治的22例行介入栓塞治
疗的破裂出血颅内后循环动脉瘤患者临床及随访资料。全部患者均行头颅CT检查确诊为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按照HUNT-HESS分级包括
1级患者7例,2级11例,3级3例,4级1例,术前行头颅CTA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确诊为颅内后循环的动脉瘤,排除其它责
任出血病灶。22例病例中含椎动脉颅内段动脉瘤9例,小脑前下动脉起始部动脉瘤1例,小脑后下动脉起始部动脉瘤2例,小脑后下动脉远端动脉
瘤2例,基底动脉尖端动脉瘤3例,基底动脉上段动脉瘤1例,大脑后动脉动脉瘤4例。所有患者治疗均采用气管插管全麻,右侧股动脉穿刺置鞘。
首先行目标血管的三维造影,数据导入工作站后三维模式下选取工作位。置入6F导引导管,路图模式引导下,微导丝导引,支架导管置入载瘤动脉
,微导管置入动脉瘤腔内,单纯栓塞或支架辅助下栓塞动脉瘤,造影评估栓塞满意后结束手术。术后给予解痉、降颅压、腰椎穿刺或置管引流等常规
治疗,安置支架者术后常规口服阿司匹林100mgqd及氯吡格雷75mg双抗治疗3-6月。结果22例患者均成功地采用介入栓塞方式
完成治疗。其中10例患者使用单支架辅助,2例基底动脉尖端动脉瘤患者使用“双导管”技术,1例基底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使用双支架辅助技术
。所有患者术毕即刻造影动脉瘤内弹簧圈填塞满意,载瘤动脉显影良好,无术中破裂出血、血栓事件等并发症发生。根据Raymond分级对动脉
瘤填塞程度进行分级,结果示枚22栓塞的动脉瘤中达到RaymondⅠ级者14枚,RaymondⅡ级者5枚,RaymondⅢ级者3枚
。其中1例大脑后动脉大动脉瘤患者术后第4日突发呼吸心跳停止导致死亡,其余21例患者随访3个月~1年恢复良好,GOS评分均达5分,复
查无动脉瘤复发征象。结论后循环动脉瘤临床上发病率相对较低,因其解剖部位原因,开颅手术技术要求高,特别是破裂出血的后循环动脉瘤,风
险较大,介入栓塞治疗对于这类患者的治疗因其在血管内操作,相较于开颅手术治疗具有创伤小、治疗时间短、可动态评估血流情况等优点。同时对
于破裂出血的颅内后循环动脉瘤患者急性期术中使用支架辅助技术也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介入栓塞治疗是一种微创、安全性高的治疗颅内破裂出血后
循环动脉瘤的有效手段。【关键词】蛛网膜下腔出血;后循环;动脉瘤;弹簧圈;介入栓塞;
献花(0)
+1
(本文系jax8oinf5cx...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