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中医内科学-湿阻.docx
2020-04-27 | 阅:  转:  |  分享 
  
第三节湿阻湿阻是指湿邪滞中焦,运化功能减弱,以脘腹闷满,肢体困重,纳食呆滞等为主要症状的外感疾病。·:‘湿阻发病,每于夏令梅雨季
节,尤其是江南、沿海一带。患者常以肢体困重,脘腹闷满,纳食呆滞,口淡乏味,舌苔粘腻等症而来求诊,治用芳香化湿、燥湿健脾等药,往往可
获明显效果。此病,在明、清两代温病学著述中,始有大量记载。由于本病的病因病机有其特殊性,故以病机命名,称为湿阻。·《素问·六元
正纪大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已明确指出湿邪为病,与自然环境气候有着重要的关系。而湿邪犯人,其途径可从体表肌肤而入,以人体
下部先受之。《金匮要略》有“痉湿喝病脉证并治”专篇,主要讨论内、外湿邪,尤其是外湿致病的种种表现以及治疗大法,并提出了治湿的三项禁
忌。历代医家对湿病多有发挥,尤其以清代温病学派,对湿邪致病的病因、病理、治法、方药都有较大的发展和补充。如们陆证指南医案·湿》中,
从外湿、内湿两方面阐述湿邪致病的机理,,以及由于感邪和体质不同,其病理属性的转归亦有区别。又如《温病条辨·中焦》重点叙述湿邪与中焦
脾胃的发病关系及湿病的病理转化。·湿阻为病,可见之于许多疾病的病理过程之中,由于湿邪阻滞的部位不同,临床的病理反应亦不一致,如
有湿阻经络、湿阻三焦、湿阻募原、湿阻气分、湿阻脾胃等,本节湿阻所论仅涉及湿阻中焦脾胃,其他各种病证,均不属本节的讨论范围。西医学中
的胃肠道功能紊乱等,可参照本节辨证论治。(证候特征)湿阻之病,主要是由于外感水湿重浊之邪,内困脾胃导致升降失常、运化不健,故临
床表现以湿滞重浊之象为主要特征。突出表现是重、闷、呆、腻、濡。重为肢体困重,闷为脘腹痞闷,呆指纳食乏味呆滞,腻系舌苔厚腻,濡为脉濡
。再者本病起病一般比较缓慢,有时可迁延较长时间,因为湿性粘腻,故而不易速去。一般常在入夏发病,至秋渐缓。(病因病机)1.湿阻的
病因是湿邪伤人致病湿邪为重浊粘腻之邪,性属阴,其致病特点有三:①来去徐缓,病势缠绵,病程较长,病位固定不移,而且常呈隐袭起病。②
湿为阴邪,易伤阳气,阻遏气机。而脾为阴土,脾气为湿邪所困,升降受阻,运化不健,则水湿内停。⑧湿性粘腻重浊,重即沉重、重着,浊即秽浊
,临床症状上反映为头部、肢体沉重,大便粘滞不爽,小便混浊,舌苔垢腻等。2.湿邪伤人,与气候季节、地理环境有密切的关系湿为自然界
的潮湿之气,长期阴雨,空气湿度增加,或久居卑湿之地,或涉水作业,人们就可能罹患湿病。我国长江流域、沿海一带,每到夏令梅雨季节,雨量
集中而且较大,持续时间亦长,这段时期,稍有不慎,即可感湿而病。3.湿邪致病,有内、外之分外湿为六淫之一,指雨露雾湿、气候潮湿等
。内湿既是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素,其形成多因饮食不节,如恣食生冷酒醴肥甘,或饥饱失常,损伤脾胃,运化失职,津液不得运化转输,停聚而
生。内湿与外湿在发病过程中又常相互影响。外湿发病,多犯脾胃,致脾失健运,湿从内生,而脾失健运,又容易招致外湿的侵袭。·湿阻的病
机主要在于湿邪阻滞中焦,升降失常。湿邪侵入人体的途径,就外感而言,是从体表、肌肤而入。“其伤人也,或从上,或从下,或遍体皆受,此论
外感之湿邪,著于肌躯者也”。至于内生湿邪,是因脾胃功能失职,运化失常而生。,湿阻的病变部位以中焦脾胄居多。不论外湿、内湿致病,均
与脾胃的功能密切相关,然而其中的病理转归、发展趋势又有所不同。在脾胃功能受损之时,有湿邪从寒而化,亦有从热而化的不同病理变化趋向。
形成湿邪寒化和热化的不同病理变化的主要条件:①与人体的体质、阴阳偏盛差异有关。凡面白阳虚之人,其体丰腴,本多痰湿,一旦感受湿邪,易
于寒化,成为寒湿之证;相反,面赤阴虚之人,其形瘦而内火易动,感受湿邪,易从热化,成为湿热之证。②与脏腑的功能状态、治疗失当有关。素
体脾胃虚弱者,感湿易于从寒而化;平素胃中积热火盛者,感受湿邪易从热化。过用寒凉之品,易于寒化;妄加温燥者,易于热化。湿从寒化,多
易损伤脾阳;湿从热化,多易损伤胃阴,这又是湿邪寒化或热化后的发展趋势。但湿为阴邪,性粘滞重浊,湿胜则阳微,湿从寒化,乃是湿邪致病的
主要发展趋势,故湿阻病在临床表现上,寒化者多于热化。(诊断)1.湿阻病势缠绵,病程较长,病位固定不移。其发病多与夏令梅雨季节
,及地域潮湿有2。临床表现以全身乏力,四肢困重,胸闷脘痞,饮食无味,舌苔腻,脉濡等为主症。3.实验室理化检查,多无器质性改变,
各项指标数据大致可在正常范围内。(鉴别诊断)湿阻主要应与湿温病相鉴别。这两者是不同类型的疾病,其病因虽然都与湿邪有关,病位主要
在脾胃,但各有不同。湿温病属温病范畴,外感热病之一,多发于长夏暑季,感受暑温、湿热之邪,邪留恋于气分,进而传变营血,病势缠绵而病程
长,变证较多而病情较重,主要症状为发热稽留不退,身重而痛,胸脘痞闷等。湿阻病因以湿邪为主,湿阻中焦,一般传变很少,变证不多,病情较
轻,症状以脾胃功能障碍为主,表现为脘腹痞满,食少纳呆,头身重,不发热,舌苔腻,脉濡等。然而湿温病与湿阻之热化者其证候相似,其鉴别有
一定的难度。(辨证论治)辨证要点湿阻的辩证要点在地分清寒热,即寒湿证与湿热证,两者的共同表现有脘闷,身重,纳呆,苔腻,脉濡等
,不同的是寒湿证身重而恶寒,脘腹痞闷,喜揉按,口中淡而无味,或有甜味,便溏,舌苔白腻,脉濡缓;湿热证身重而有热,脘痞似痛,不喜揉按
,口中苦而粘腻,尿赤,舌苔黄腻,脉濡数。治疗原则治疗本病,一是祛湿,再则运脾,此为两个主要环节。而具体立法处方,应根据湿邪困阻
与脾虚不健的主次,寒化与热化的偏胜,权衡轻重,灵活掌握。化湿、燥湿、利湿,是本病的重要治法。《证治汇补》记有:“治湿不宜热,不宜寒
,风胜湿、燥胜湿、淡渗湿,三者尽之。”可见风药、燥药、利湿药最常用。不过由于湿从寒化和热化的不同,在临证时应加区别。寒湿伤及脾阳,
以苦辛温药,温助脾阳;湿热伤阴,以苦辛寒药,清化湿热而不伤阴。同时不论是寒证,还是热证,均酌加淡渗利湿之品为佐药。治疗湿阻,用药以
轻疏灵动为贵,一则可使湿邪得以透达,再则可使脾运得以健旺。至于运脾、健脾、醒脾皆是治疗湿阻的常法,不过应该注意分清矛盾的主次,以脾
虚生湿为主者,治当健脾,佐以化湿;以湿阻为重者,治当祛湿,兼以运脾。分证论治·湿困脾胃·症状:肢体困倦而重,或头重如裹,胸
闷腹胀,纳食不香,口中粘淡无味,便溏,或有形寒,舌苔白腻,脉濡滑。,治法:芳香化湿。方药:藿香正气散。本方为治疗湿阻之常用
方剂,有较好的化湿功效,适宜于湿从寒化之证。方中以藿香、紫苏、陈皮、白芷芳香化湿,厚朴、法夏、白术苦温燥湿,大腹皮、茯苓淡渗利湿,
集芳香、苦温、淡渗于一方,并配合桔梗宣通肺气,甘草甘缓和中,共奏温化寒湿之效。若口有甜味者加佩兰加强芳香化浊之力;若兼见食滞嗳腐吞
酸者,加用山楂、神曲、鸡内金消食化滞;若腹胀便溏者,可在此方基础上,合用平胃散,增强健脾燥湿的作用;若兼有表证寒热者加荆芥、防风辛
散表·湿热中阻症状:四肢困重,脘痞闷似痛,口中苦而粘腻,渴不欲饮,纳呆,尿黄短,大便不爽,或有发热,汗出而热不退,舌苔黄腻,脉
濡数。治法:清热化湿。方药:王氏连朴饮。本方以黄连、山栀苦寒清热化湿,法夏、厚朴化湿除满,石菖蒲、芦根和中清热。亦可加滑石、
鲜荷叶、薏苡仁清利渗湿;又可吞服甘露消毒丹,每服5~10g,日服2次,以清热利湿,芳香化浊。·脾虚湿滞症状:四肢困乏,脘腹痞闷
,喜揉按,大便溏薄,神疲乏力,厌食油腻,舌苔薄腻或舌质淡胖,脉濡缓。治法:健脾化湿。方药:香砂六君子汤。本方用党参、白术、茯
苓、.甘草以健脾益气,法半夏、陈皮以理气化湿,木香、砂仁和胃醒可加葛根、藿香升清化湿。如面浮肢肿者,加黄芪、扁豆、苡仁益气利湿消肿
。此外,尚有部分患者,在盛夏季节,出现口渴多饮,尿频而长,无汗或出汗较少,发热不退,胸闷,纳呆,神疲乏力,舌苔腻,脉数,此乃暑湿外
袭所致,可用鲜藿香、鲜荷叶、羌活、薄荷、板蓝根、六一散等清化暑湿,每能获效。(转归预后]湿阻一般预后良好。初起湿困脾胃,正气未
伤,治疗及时,湿邪易去,脾胃功能易于恢复。若湿邪化热,湿热交阻,多难以速效,须守方调治,以求痊愈;若迁延失治,脾气虚弱,湿邪留恋,
易致病势缠绵,稍感外湿或饮食不当,又可发作或加重。.·至于内生湿邪,是因脾胃功能失职,运化失常而生。湿阻的病变部位以中焦脾胃居
多。不论外湿、内湿致病,均与脾胃的功能密切相关,然而其中的病理转归、发展趋势又有所不同。在脾胃功能受损之时,有湿邪从寒而化,亦有
从热而化的不同病理变化趋向。形成湿邪寒化和热化的不同病理变化的主要条件:①与人体的体质、阴阳偏盛差异有关。凡面白阳虚之人,其体丰腴
,本多痰湿,一旦感受湿邪,易于寒化,成为寒湿之证;相反,面赤阴虚之人,其形瘦而内火易动,感受湿邪,易从热化,成为湿热之证。②与脏腑
的功能状态、治疗失当有关。素体脾胃虚弱者,感湿易于从寒而化;平素胃中积热火盛者,感受湿邪易从热化。过用寒凉之品,易于寒化;妄加温燥
者,易于热化。湿从寒化,多易损伤脾阳;湿从热化,多易损伤胃阴,这又是湿邪寒化或热化后的发展趋势。但湿为阴邪,性粘滞重浊,湿胜则阳
微,湿从寒化,乃是湿邪致病的主要发展趋势,故湿阻病在临床表现上,寒化者多于热化。(诊断)1.湿阻病势缠绵,病程较长,病位固定
不移。其发病多与夏令梅雨季节,及地域潮湿有2临床表现以全身乏力,四肢困重,胸闷脘痞,饮食无味,舌苔腻,脉濡等为主症。3实验室理
化检查,多无器质性改变,各项指标数据大致可在正常范围内。(鉴别诊断,湿阻主要应与湿温病相鉴别。这两者是不同类型的疾病,其病因虽
然都与湿邪有关,病位主要在脾胃,但各有不同。湿温病属温病范畴,外感热病之一,多发于长夏暑季,感受暑温、湿热之邪,邪留恋于气分,进而
传变营血,病势缠绵而病程长,变证较多而病情较重,主要症状为发热稽留不退,身重而痛,胸脘痞闷等。湿阻病因以湿邪为主,湿阻中焦,一般传
变很少,变证不多,病情较轻,症状以脾胃功能障碍为主,表现为脘腹痞满,食少纳呆,头身重,不发热,舌苔腻,脉濡等。然而湿温病与湿阻之热
化者其证候相似,其鉴别有一定的难度。(辨证论治]湿阻的辨证要点在于分清寒热,即寒湿证与湿热证,两者的共同表现有脘闷,身重,纳呆
,苔腻,脉濡等,不同的是寒湿证身重而恶寒,脘腹痞闷,喜揉按,口中淡而无味,或有甜味,便溏,舌苔白腻,脉濡缓;湿热证身重而有热,脘痞
似痛,不喜揉按,口中苦而粘腻,尿赤,舌苔黄腻,脉濡数。治疗原则·.治疗本病,一是祛湿,再则运脾,此为两个主要环节。而具体立
法处方,应根据湿邪困阻与脾虚不健的主次,寒化与热化的偏胜,权衡轻重,灵活掌握。化湿、燥湿、利湿,是本病的重要治法。《证治汇补》记有
:“治湿不宜热,不宜寒,风胜湿、燥胜湿、淡渗湿,三者尽之。”可见风药、燥药、利湿药最常用。不过由于湿从寒化和热化的不同,在临证时应
加区别。寒湿伤及脾阳,以苦辛温药,温助脾阳;湿热伤阴,以苦辛寒药,清化湿热而不伤阴。同时不论是寒证,还是热证,均酌加淡渗利湿之品为
佐药。治疗湿阻,用药以轻疏灵动为贵,一则可使湿邪得以透达,再则可使脾运得以健旺。至于运脾、健脾、醒脾皆是治疗湿阻的常法,不过应该注
意分清矛盾的主次,以脾虚生湿为主者,治当健脾,佐以化湿;以湿阻为重者,治当祛湿,兼以运脾。分证论治症状:肢体困倦而重,或头重如
裹,胸闷腹胀,纳食不香,口中粘淡无味,便溏,或有形寒,舌苔白腻,脉濡滑。·治法:芳香化湿。方药:藿香正气散。本方为治疗湿阻
之常用方剂,有较好的化湿功效,适宜于湿从寒化之证。方中以藿香、紫苏、陈皮、白芷芳香化湿,厚朴、法夏、白术苦温燥湿,大腹皮、茯苓淡渗
利湿,集芳香、苦温、淡渗于一方,并配合桔梗宣通肺气,甘草甘缓和中,共奏温化寒湿之效。若口有甜味者加佩兰加强芳香化浊之力;若兼见食滞
嗳腐吞酸者,加用山楂、神曲、鸡内金消食化滞;若腹胀便溏者,可在此方基础上,合用平胃散,增强健脾燥湿的作用;若兼有表证寒热者加荆芥、
防风辛散表邪。·湿热中阻症状:四肢困重,脘痞闷似痛,口中苦而粘腻,渴不欲饮,纳呆,尿黄短,大便不爽,或有发热,汗出而热不退,舌
苔黄腻,脉濡数。治法:清热化湿。·方药:王氏连朴饮。本方以黄连、山栀苦寒清热化湿,法夏、厚朴化湿除满,石菖蒲、芦根和中清热
。亦可加滑石、鲜荷叶、薏苡仁清利渗湿;又可吞服甘露消毒丹,每服5~10g,日服2次,以清热利湿,芳香化浊。·脾虚湿滞症状:四肢
困乏,脘腹痞闷,喜揉按,大便溏薄,神疲乏力,厌食油腻,舌苔薄腻或舌质淡胖,脉濡缓。治法:健脾化湿。方药:香砂六君子汤。本方用
党参、白术、茯苓\甘草以健脾益气,法半夏、陈皮以理气化湿,木香、砂仁和胃醒可加葛根、藿香升清化湿。如面浮肢肿者,加黄芪、扁豆、苡仁
益气利湿消肿。此外,尚有部分患者,在盛夏季节,出现口渴多饮,尿频而长,无汗或出汗较少,发热不退,胸闷,纳呆,神疲乏力,舌苔腻,脉数
,此乃暑湿外袭所致,可用鲜藿香、鲜荷叶、羌活、薄荷、板蓝根、六一散等清化暑湿,每能获效。(转归预后)湿阻一般预后良好。初起湿困
脾胃,正气未伤,治疗及时,湿邪易去,脾胃功能易于恢复。若湿邪化热,湿热交阻,多难以速效,须守方调治,以求痊愈;若迁延失治,脾气虚弱
,湿邪留恋,易致病势缠绵,稍感外湿或饮食不当,又可发作或加重。。·(预防与调摄)为预防湿阻病的发生,可在夏令梅雨之时,取鲜
藿香、鲜佩兰及焦麦芽之类,水煎代茶饮用,以芳香化湿,醒脾和中,并注意保暖,不要淋雨受潮。(结语)湿阻为常见的外感病证,多发于
夏令梅雨季节,在我国东南沿海及长江流域和气候潮湿的地区尤为多见。本病湿邪为患,病位于脾胃,病机是湿邪阻滞中焦,升降受阻,运化不利。
外湿从体表肌肤而入,内湿为饮食生冷所伤,脾失健运,湿从内生。湿邪阻滞于脾胃之后,临床以寒化者为多见。湿阻的治疗原则是祛湿健脾。湿阻
之初,湿困中焦,脾虚不是主要矛盾,应以祛湿为主,可选用芳香化湿、苦寒燥湿、淡渗利湿之品,使邪外出;在病情发展出现脾虚之象时,则当以
健脾与化湿之剂配合使用。湿阻病情不重,传变少,变证少,预后良好,不过有人可反复罹患此病。[文献摘要]《景岳全书·传忠录》:“湿
证之辨,当辨表里。经曰:因于湿,首如裹。又曰:伤于湿者,下先受之。若道路冲风冒雨,或动作辛苦之人,汗湿粘衣,此皆湿从外入者也。如嗜
好酒浆生冷,以致泄泻、黄疸、肿胀之类,此湿从内出者也。在上在外者宜微从汗解,在下在里者宜分利之。湿热者宜清宜利,寒湿者宜补脾益肾。
”《临证指南医案·湿》:“湿为重浊有质之邪,若邪从外而受者,皆由地中之气升腾,从内而生者,皆由脾阳之不运。虽云雾露雨湿,上先受之
,地中潮湿,下先受之。……其伤人也,或从上,或从下,或遍体皆受。此论外感之湿邪,著于肌躯者也。此虽未必即入于脏腑,治法原宜于表散,
但不可大汗耳。”《温病条辨·中焦》:“湿之入中焦,有寒湿,有热湿,有自表传来,有水谷内蕴,有内外相合,其中伤也,有伤脾阳,有伤脾
阴,有伤胃阳,有伤胃阴,有两伤脾胃。伤脾胃之阳者,十常八九,伤脾胃之阴者,十居一二。彼此混淆,治不中窍,遗患无穷,临证细推,不可泛
论。”[研究进展]有关湿阻的专门研究尚少,但对于其辨证及治疗的体会,时有报道。王氏对湿热中阻证的临床辨证论治体会是:湿重于热者,重点在脾,热重于湿者,重点在胃。提出基本方是由青蒿或茵陈、黄芩、白薇、草豆蔻、白蔻仁或砂仁、佛手或香橼、甘松或延胡索、苍术或藿香、薏苡仁或佩兰、厚朴或苏梗、陈皮等组成C陕西中医1985;6(3):106)。曹氏在探讨清代名医高上池论湿的过程中,认为高氏论湿之体质有现实指导价值,湿之体质与内外合邪,为解释湿邪的易感性及发病类型的特点提供了依据。在治疗上提出湿证从水治、水湿同属的思想是仲景“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学术思想的体现。治湿常用之法有温阳法、开肺气法、运脾阳法等,而苦温香燥之晶的使用,当适可而止C中医药研究1986;(1):28)。王氏在阐述了临床治疗湿病的验案体会后,提出湿病缠绵,难以速愈的基础是“湿瘀相关”,因此治疗湿病,配合适当的化瘀药,往往可以使疗效倍增[中国医药学报1989;(5):44)。
献花(0)
+1
(本文系果汁云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