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2018年安徽省濉溪县中考化学三模考试试卷(解析版).docx
2020-04-27 | 阅:  转:  |  分享 
  
2018年安徽省濉溪县中考化学三模考试试卷一、单选题1.下列古代发明及应用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陶瓷烧制?B.??火药使用C
.?粮食酿酒?D.?甲骨刻字【答案】D【考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解析】【解答】化学变化是指变化时生成了其他物
质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A、陶瓷烧制,生成了其他物质,属于化学变化;B、火药使用,生成了其他物质,属于化学变
化;C、粮食酿酒,生成了其他物质,属于化学变化;D、甲骨刻字,没有生成其他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故答案为:D【分析】根据化学变化物理
变化的特点分析,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判断变化种类就是看变化后有没有新物质生成。2.下列几种常见的液体中,
属于混合物且不含有机物的是:(?)A.果汁?B.牛奶C.蒸馏水?D.生理盐水【答案】D【考点】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纯净物
和混合物【解析】【解答】A、果汁是混合物,含有维生素,维生素属于有机物,不符合题意;B、牛奶是混合物,含有蛋白质,蛋白质属于有机
物,不符合题意;C、纯净水中只有水属于纯净物,水不属于有机物,不符合题意;D、生理盐水是氯化钠和水的混合物,氯化钠、水中都不含有碳
元素,属于无机物,不属于有机物,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根据混合物由不同种物质组成分析;根据有机物为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分析,
但要注意含碳元素化合物不一定是有机物,如二氧化碳、碳酸钠等。3.每年的4月15日是我国“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高层楼房着火时,不能乘坐电梯逃离?B.?在加油站张贴严禁烟火的标志C.?在房间里放盆石灰水防止煤气中毒?D.?进入久
未开启的地窖,要做灯火实验【答案】C【考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解析】【解答】A、在发生火灾情况下,电梯
的供电系统会随时断电,不能乘电梯逃生,不符合题意;B、加油站的空气中含有可燃性的汽油蒸气,遇火种易发生爆炸,为防止发生爆炸,在加油
站张贴严禁烟火的标志,不符合题意;C、煤气的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不能与石灰水反应,在房间里放盆石灰水不能防止煤气中毒,符合题意;D
、久未开启的菜窖中容易积聚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前可以先做灯火实验以检验二氧化碳含量是否过高,不符
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根据火灾现象逃生措施分析;根据加油站空气中的可燃性物质遇明火易爆炸分析;根据一氧化碳难溶性分析;根据
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分析。4.菲律宾大学的EdwinoFernando和同事们发现一种新植物,它可以吸收大量镍元素,吸收量是普通植
物的100到1000倍,下列有关镍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A.?镍属于非金属元素?B.?镍原子核外电子数为28C.?原子核内中子
数为28D.?相对原子质量为58.69g【答案】B【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解析】【解答】根据所学知识和题中信息知,
A、镍属于金属元素,故A不符合题意;B、镍原子核外电子数为28,原子核外电子数等于原子核内质子数,故B符合题意;C、原子核内中子数
为59-28=31,原子相对原子质量数值上等于原子核内质子数和核内中子数之和,故C不符合题意;D、相对原子质量为58.69,没有单
位,故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根据元素周期表小格中信息分析,元素周期表小格中左上角为原子序数,在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
=核电荷数=电子数,右上角为元素符号,中间为元素名称,最下面为相对原子质量。5.正确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和实验安全的重要保证,下列
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点燃酒精灯?B.?液体的量取C.?取用固体药品?D.?测定溶液pH【答案】D【考点】实验室常
见的仪器及使用,药品的取用【解析】【解答】A、点燃酒精灯要用火柴点燃,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去引燃另一盏酒精灯、图中操作不符合题意;
B、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操作不符合题意;C、取用块状固体药品时,要用镊子,取用粉末状固体药品时
,应用药匙或纸槽,不能用手直接拿,图中操作不符合题意;D、测定溶液的pH时,可在点滴板上放一条pH试纸,然后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到
pH试纸上,将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从而得出溶液的pH,图中操作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根据酒精灯的使用方法分析
;根据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分析;根据固体药品取用要求分析;根据pH试纸的使用要求分析。6.下列化学基
本观念的认识错误的是:(?)A.?微粒观:所有原子中都含有质子、中子和电子?B.?转化观:二氧化碳和氧气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
化C.?守恒观: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D.?辩证观:塑料薄膜可用于大棚蔬菜的生产,同时也会造成“白色污染”【答案】A【考点
】基础知识点归纳【解析】【解答】A、原子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但并不是所有的原子中都有中子,如氢原子中不含有中子,符合题意
;B、二氧化碳与碳在高温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不符合题意;
C、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不符合题意;D、塑料薄膜可用于大棚蔬菜的生产,但由于塑料的性质稳定,很难降解,同时也会造成“白色污
染”,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分析】根据原子一般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分析;根据二氧化碳与氧气的性质分析;根据化学变化遵循
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塑料垃圾可造成白色污染分析。7.2018年3月15日,央视曝光了另一种“瘦肉精”,其中添加了“人用西药”,如
硫酸新霉素C23H48N6O17S。下列关于硫酸新霉素的说法正确的是(???)A.?硫酸新霉素属于氧化物?B.?氢、氧元素的质量
比为48:17C.?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D.?1g硫酸新霉素中含有6个氮原子【答案】C【考点】化学式的相关计算,从组成上识别
氧化物【解析】【解答】A、氧化物中只能含有两种元素,而硫酸新霉素C23H18N6O17S中含有五种元素,不属于氧化物,不符合题意
;B、硫酸新霉素C23H18N6O17S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48):(16×17)=3:17,不符合题意;C、硫酸新霉素C
23H18N6O17S中碳、氢、氮、氧、硫元素的质量比为:(12×23):(1×48):(14×6):(16×17):32=276
:48:84:272,可见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符合题意;D、由硫酸新霉素C23H18N6O17S的化学式可知,每个硫酸新霉素
分子中含有6个氮原子,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根据氧化物定义分析;根据化学式含义分析,化学式可表示物质的元素组成,分子构
成,一个分子中原子个数及元素质量比等。8.科学家最新发现,通过简单的化学反应,可以将树木纤维素转变成超级储能装置,如图是该反应的微
观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丁的化学式为N2?B.?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均保持不变C.?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D.?甲乙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和等于丙丁相对分子质量之和【答案】D【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解析】【解答】由反应的微观示意
图和质量守恒定律可知,该反应是碳和氨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了氮气和甲烷,反应的方程式是:3C+4NH33CH4+2N2。A、由上
述分析可知,丁的化学式为N2,不符合题意;B、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中微粒的变化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质量均保持不变
,不符合题意;C、该反应由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了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不符合题意;D、甲、乙的相对分子质
量之和=12+17=29,丙、丁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和=16+24=40,甲、乙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和不等于丙、丁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和,符合
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有关微观模拟图的题目在解答时,要根据反应前后各微粒的构成确定反应物和生成物,或写出反应方程式,或直接判
断参加反应和生成的微粒的个数,要注意反应后有反应物剩余的微观图,不能误以为反应后物质都是生成物。9.下列实验方法一定能达到实验目的
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法A检验一瓶气体是否为CO2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瓶中B鉴别H2和CH4分别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干冷烧杯C鉴
别石灰石和烧碱加入适量的稀盐酸D比较Zn、Cu、Ag的金属活动性将Zn和Cu分别放入AgNO3溶液中A.?AB.?BC.?CD.?
D【答案】C【考点】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解析】【解答】A、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瓶中,木条熄灭,不一定是二氧化碳,检验二氧化碳
使用澄清的石灰水,不符合题意;B、氢气和甲烷燃烧都能产生水。分别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干冷烧杯都出现水雾,现象相同不能鉴别,不符合题
意;C、碳酸钙和盐酸反应放出二氧化碳气体,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无明显现象,现象不同能鉴别,符合题意;D、将Zn和Cu分别放入AgNO
3溶液中,锌和铜的表面都会附着银,说明锌、铜的活动性都大于银,但是无法比较锌和铜的活动性强弱,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根
据二氧化碳的检验方法分析;根据氢气和甲烷燃烧都生成水但甲烷燃烧还生成二氧化碳分析;根据碳酸钙、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的不同现象分析;根
据锌、铜、银的活动性顺序分析。10.如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t1℃时A、B的溶解度相等
?B.?t2℃时,A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a100×100%C.?A、B的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D.?将t2℃时
B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溶液变稀了【答案】B【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
算【解析】【解答】解:A、由溶解度曲线可知,t1℃时A、B的溶解度相等,该选项说法正确;B、t2℃时,A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
数为:×100%,该选项说法错误;C、由溶解度曲线可知,t1℃时A、B的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该选项说法正确;D、将t2℃时
B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溶液仍然是饱和溶液,溶解度减小,溶质质量分数也减小,溶液变稀,该选项说法正确.故选:B.【分析】根据物
质的溶解度曲线可以判断物质的溶解度大小;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100%;根据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以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变
化而变化的情况.二、简答题11.同学们研学游出行大多会携带保温杯,小明同学的保温杯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标示的物质中
,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________(写出1种即可)。(2)使用不锈钢做外壳的优点是________(写出1点即可)。
(3)鉴别涤纶和棉布的简易方法是________。(4)铝的金属活动性比铁的________(填“强”或“弱”)。空气中,铝比
铁具有更好的抗腐蚀性,原因是________(结合化学方程式解释)。【答案】(1)塑料(或涤纶)(2)不锈钢耐腐蚀,经久耐用(其
他合理答案均可)(3)灼烧,闻气味(4)强;4Al+3O2=2Al2O3,铝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阻止铝进一步氧化
【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合成材料的使用及其对人和环境的影响【解析】【解答】(1)图中标示的物质中,不锈钢外壳、铝合金扣环是用金属
材料制成,塑料壶盖、涤纶腕带是用有机合成材料制成,棉布隔热套是用天然材料制成,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塑料(或涤纶);(2)使用不锈钢
做外壳的优点是不锈钢耐腐蚀,经久耐用等;(3)涤纶燃烧产生刺激性气味,棉布燃烧会产生烧纸的气味。鉴别涤纶和棉布的简易方法是灼烧,闻
气味;(4)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铝排在铁之前,铝的金属活动性比铁的强;铝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阻止铝进一步氧化,铝和氧气反
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Al+3O2=2Al2O3。【分析】根据合成材料包括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和合金分析;根
据合成材料与天然材料燃烧气味不同分析;根据铝化学性质活泼,常温表面可形成致密氧化铝膜分析。三、实验题12.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欲利用下
列装置进行相关气体制取的探究,请你分析并填空。(1)写出图中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2)B装置气密性的检查方法是____
____。(3)请写一个实验室用B装置制取气体的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4)甲烷是一种无色、无味、难溶于水的气
体,实验室用加热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的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甲烷,则实验室制取并收集较纯的甲烷应选择的装置组合是________。(
5)点燃甲烷等可燃性气体前应________。【答案】(1)长颈漏斗(2)先从长颈漏斗中注入水,当水浸没其下端管口时,用弹簧夹,
夹住导气管上连接的胶皮管,然后再加入少量的水,若停止加水后,长颈漏斗中的水面不再下降,则说明此装置气密性良好(3)CaCO3+2H
Cl=CaCl2+H2O+CO2↑(4)AC(5)验纯【考点】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气体反应装置的选取,常用气体的收集方法【解析】
【解答】(1)标号仪器是长颈漏斗;(2)检查装置B气密性的方法是:先从长颈漏斗中注入水,当水浸没其下端管口时,用弹簧夹,夹住导气管
上连接的胶皮管,然后再加入少量的水,若停止加水后,长颈漏斗中的水面不再下降,则说明此装置气密性良好;(3)装置B适合于固体和液体混
合,不用加热的反应,实验室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过氧化氢制取氧气、锌粒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均可用此装置;例如制取二氧化碳。
大理石(主要成分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4
)用加热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的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甲烷,属于固体加热型,选用发生装置A,甲烷难溶于水,收集较纯净的甲烷可用排水法,所
以实验室制取并收集较纯的甲烷应选择的装置组合是AC;(5)可燃性的气体与空气混合后点燃易发生爆炸,点燃甲烷前应先检验气体的纯度(验
纯)。【分析】根据检查装置气密性的原理分析即可,装置气密性检验的原理是:通过气体发生器与附设的液体构成封闭体系,依据改变体系内压强
时产生的现象(如气泡的生成、水柱的形成、液面的升降等)来判断装置气密性的好坏。选择发生装置要看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若反应物为固
体,反应条件需加热,则选择固固加热型发生装置;若反应物为固液,反应条件常温,则选择固液常温型发生装置;气体的收集方法看密度和溶解性
,若不溶于水,可用排水法收集,若密度比空气小,则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若密度比空气大,则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四、流程题13.氯化
亚铜(CuCl)广泛应用于冶金、电镀、医药等行业。CuCl制备流程如图:已知:CuCl难溶于水,在潮湿空气中易变质。(1)“反应”
中发生的化学变化是2CuCl2+Na2SO3=2CuCl↓+2NaCl+SO3,Na2SO3中硫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___
,产生的SO3能迅速与水化合生成一种常见的酸,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2)“操作a”中的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
___。若得到的滤液2有浑浊,原因可能是(写出一种即可)________。(3)可用“水洗”的原因是________。(4)本
流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水除外)是________(填化学式)。【答案】(1)+4;SO3+H2O=H2SO4(2)引流;滤纸
破损(3)CuCl难溶于水(4)NaCl【考点】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解析】【解答】(1)在Na2SO
3中,钠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硫元素的化合价为x,在化合物中元素的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则有(+1)×2+x+(-2)×
3=0,x=+4;SO3能迅速与水化合生成硫酸,化学方程式为:SO3+H2O=H2SO4;(2)“操作a”是将固体与液体分离,操作
a是过滤,过滤中的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若得到的滤液2有浑浊,原因可能是滤纸破损等;(3)可用“水洗”的原因是CuCl难溶于水,能够
除去可溶性杂质;(4)根据流程图可知,本流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水除外)是NaCl。【分析】根据元素化合价规律分析,单质中元素化
合价为0,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所以要计算化合物中某元素化合物时,先确定出其他元素的化合价,再根据化合价规律计算所求元素
的化合价。根据过滤的操作原是分析;根据流程图中各步涉及到的物质的性质及反应分析。五、科学探究题14.某研究小组为探究“影响镁与稀硫
酸反应快慢的因素”,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猜想与假设】假设一:与反应初始温度有关;猜想二:与稀硫酸的浓度有关(1)【实验探究】用
砂纸打磨镁条,进行下列实验。打磨的目的是________。(2)小组的同学用相同质量和长度的镁条与相同体积的稀硫酸进行反应,探究
过程如下:?反应初温/℃?镁的形状?稀硫酸的浓度/%?气体的体积/ml(收集0.5分钟)①?20?镁条?5?40②?20?镁条?1
0?55③?30?镁条?1062写出镁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3)【实验结论】实验②和③比较,镁与稀硫酸反应
快慢与________有关。(4)通过实验①和②比较,结论________。(5)上述实验最好选用收集方法________,除
了上述的测量方法以外,还可以通过测量________,也可以达到实验目的。(6)【反思与评价】实验①结束时测得溶液的温度为30℃
,该反应属于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答案】(1)除去镁条表面的杂质或氧化膜(2)Mg+H2SO4=MgS
O4+H2↑(3)温度(4)相同条件下,稀硫酸的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5)排水;收集相同体积的气体所需的时间(6)放热【考点】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探究【解析】【解答】(1)用砂纸打磨锌片可以除去锌片表面的杂质或氧化膜;(2)镁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和氢气
,方程式是Mg+H2SO4=MgSO4+H2↑;(3)根据实验②和③的反应温度不同,所以实验②和③比较,锌与稀硫酸反应与温度有关;
(4)根据实验现象可知,通过实验①和②比较,结论:相同条件下,稀硫酸的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5)氢气难溶于水,所以上述实验最
好选用收集方法排水法,除了上述的测量方法以外,还可以通过测量收集相同体积的气体所需的时间,也可以达到实验目的。(6)实验①的初温为
20℃,结束时测得溶液的温度为30℃,反应后温度升高,该反应属于放热反应。【分析】本题考查了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探究,金属的化学
性质,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等。根据对比实验的设计要求分析,设计对比实验时要注意变量的控制,保证变量唯一性。15.某化学兴趣小组通过探究
活动学习和理解化学知识。请你一起研究学习,并回答有关问题。研究问题:水溶液中复分解反应的实质相关信息:(Ⅰ)电导率传感器用于测量溶
液的导电性强弱,能反映离子浓度大小。(Ⅱ)相同温度下同种溶液电导率越大,离子浓度越大。(1)实验一:恒温条件下,向一定体积一定浓
度的稀Ba(OH)2溶液中滴加2﹣3滴无色酚酞试液,插入电导率传感器,然后滴加稀硫酸,测得溶液的电导率变化如图中甲曲线所示。①写出
Ba(OH)2与H2SO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②M点时电导率为零,离子浓度也几乎为零,此时混合液体静置后呈_____
___色;③通过对甲曲线的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填序号)。A.M点前曲线下滑的过程中,H+和OH﹣结合成H2O,
Ba2+和SO42﹣结合成BaSO4B.M点后溶液电导率逐渐增大,仅由于溶液中H+在逐渐增大(2)实验二:恒温条件下,向等量同浓
度的稀Ba(OH)2溶液中滴加2﹣3滴无色酚酞试液,插入电导率传感器,然后滴加稀Na2SO4溶液,测得溶液的电导率变化如上图乙曲线
所示。①通过对乙曲线的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A.实际参加反应的是Ba2+和SO42﹣结合成了BaSO4
,Na+和OH﹣还是以离子形式存在于溶液中B.溶液红色只会变浅,但不会褪去②N点时,溶液中大量含有的离子是________(填
离子符号,至少写两种)。③通过比较分析,结合已学知识可知,溶液中复分解反应的实质是参与反应的离子,结合生成了沉淀、气体或水,导致其
浓度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3)拓展:①请根据示例仿写离子方程式。示例AgNO3+NaCl=AgCl↓+Na
NO3离子方程式:Ag++Cl﹣=AgCl↓仿写:BaCl2+Na2SO4=BaSO4↓+2NaCl离子方程式:________。
②向一定量饱和澄清石灰水中持续通入过量的CO2气体,溶液先变浑浊后浑浊逐渐消失。请推测此过程的溶液中Ca2+的浓度变化情况____
____。【答案】(1)Ba(OH)2+H2SO4=BaSO4↓+2H2O;无;B(2)AB;Na+、OH﹣、SO42﹣;减小(
3)Ba2++SO42﹣=BaSO4↓;先减小后增大【考点】物质的微粒性,实验数据处理或者误差分析的探究【解析】【解答】(1)
①氢氧化钡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a(OH)2+H2SO4=BaSO4↓+2H2O;②甲曲线M点时二者恰
好完全反应,溶液呈中性,酚酞为无色,混合液体呈无色;③A、M点前曲线下滑的过程中,氢氧化钡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H+和OH
﹣结合成H2O,Ba2+和SO42﹣结合成BaSO4,正确;B、M点后溶液电导率逐渐增大,不仅由于溶液中H+在逐渐增大,硫酸根
离子也在增大,错误。故答案为:B;(2)①A、氢氧化钡与硫酸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硫酸钡,实际参加反应的是Ba2+和SO42﹣结合成
了BaSO4,Na+和OH﹣还是以离子形式存在于溶液中,正确;B、溶液中存在氢氧根离子,随硫酸钠溶液的加入,氢氧根浓度的降低,
溶液的碱性减弱,溶液红色只会变浅,但不会褪去,正确;故答案为:AB;②N点时,溶液中含有氢氧化钠和过量的硫酸钠,含有的离子是钠离子
、氢氧根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符号分别是:Na+、OH﹣、SO42﹣;③溶液中复分解反应的实质是参与反应的离子,结合生成了沉淀、气体或
水,导致其浓度减小;(3)①BaCl2+Na2SO4=BaSO4↓+2NaCl反应的实质是钡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结合产生硫酸钡沉淀,其离子方程式为Ba2++SO42﹣=BaSO4↓;②向一定量饱和澄清石灰水中持续通入过量的CO2气体,溶液先变浑浊,生成民碳酸钙沉淀,此过程中钙离子浓度逐渐减小,浑浊逐渐消失的过程中生成了可溶的碳酸氢钙,钙离子的浓度逐渐增大。过程的溶液中Ca2+的浓度变化情况是先减小后增大。【分析】根据题中所给的图像数据进行分析;根据酸碱盐溶液中粒子成分进行分析;根据复分解反应的实质就是生成水或气体或沉淀的离子发生反应分析。六、计算题16.过氧化钠(Na2O2)是一种供氧剂,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H2O=4NaOH+O2↑,将一定量的Na2O2加入到足量水中,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比原来的总质量减少了1.6g(水的挥发忽略不计),请计算:(1)生成氧气的质量为________g;(2)求参加反应的过氧化钠的质量________。【答案】(1)1.6(2)7.8g【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解析】【解答】(1)根据题意可知,生成氧气的质量为1.6g;(2)设参加反应的过氧化钠的质量为x,2Na2O2+2H2O=4NaOH+O2↑15632x1.6g?x=7.8g,答:参加反应的过氧化钠的质量为7.8g。【分析】本题考查了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计算时要注意规范性和准确性。根据所给反应的方程式,利用氧气与过氧化钠的质量关系进行计算。
献花(0)
+1
(本文系AiChemi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