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幼儿园中伦理两难案例:上公开课
2020-05-03 | 阅:  转:  |  分享 
  
伦理两难案例-----公开课

事实描述:

实习教师要对公开课进行试课,来到了隔壁的大三班,大三班的老师选出了一部分(近一半)的幼儿,带他们来到了教室外的走廊上,要求幼儿乖乖地坐在小椅子上,而此时里面正在上课,仅一墙之隔,外面的幼儿虽是背对着教室坐的,但仍然听得到里面上课的声音,老师也没有给外面的幼儿安排什么活动,他们就这样坐了整整一节课。

最后用自己班的小朋友来上公开课,老师对班里的小朋友说,平时表现不好的小朋友今天就没得去。借这个理由,老师就挑选了一部分“表现好”的幼儿带去上完了公开课。

主要关系人:

老师&幼儿

伦理冲突:

该幼儿的教师违背了作为幼儿园老师的首要原则:无论如何,我们都不能伤害幼儿,更不能在情感上伤害幼儿,不尊重幼儿,用一种近乎简单粗暴的方式伤害了幼儿的自尊心。不能用自己的主观判断就判定这个幼儿表现的好与差,更不能图自己的方便就没为另一半的幼儿安排活动,每一个幼儿都享有平等的参与每一项活动的权利。所谓的“表现好”就为了再公开课上获得更多成人所希望的“好”,老师更多的是要关注那些表现一般的,能力较弱的,无法在集体活动中集中注意力的幼儿。



优先策略:教师无论如何都不能直白的说因为你表现不好,所以就没有上公开课的机会来威胁幼儿,这样会造成部分幼儿的心理暗示,我就是表现不好的,同时也会被同班的幼儿所欺负,由此恶性循环,所谓“表现不好”的幼儿如何才能有一个健康正常的成长环境呢!而往往天才就在这些人当中。

解决方案及其可行性:

全班都一起上公开课。可行性(★★★★)

全班的幼儿一起上,这是目前有些幼儿园采取的策略。它可以保证每一位幼儿都接受相同的教育活动。但由于课程活动不同,有些活动需要准备较多的操作材料,无法满足每位幼儿的需要时,它的可行性就下降了。而在大型公开课这样的场合,幼儿较多的情况下,也无法更好的向人们展示这个活动的效果。

一半的幼儿上公开课,另一半的幼儿玩游戏;然后互换。可行性(★★★★★)

这是目前有些幼儿园采取的策略,就类似于幼儿园所采用的分班教学的模式。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教师不分早晚班。对于不是分班教学的幼儿园,增对公开课的情况,也是很好的解决方法,可行性较高。

该做哪些最后的决定:

教师选择任何一种方式,可根据活动的内容及幼儿园的情况来定。但不论哪一种,教师都不可以用简单粗暴的语言来判定幼儿是否有上公开课的机会。







献花(0)
+1
(本文系幼师笔记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