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钢筋方案
2020-05-09 | 阅:  转:  |  分享 
  
1.编制依据

序号 名称 编号 1 施工组织设计 2 施工图纸 3 设计变更、洽商、设计交底记录 4 《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 11G101-1 5 《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 11G101-3 6 《建筑物抗震构造详图》 03G329-1 7 《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 JGJ107-2003 8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 JGJ18-2012 9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2002 10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50300-2001 11 混凝土结构剪力墙边缘构件和框架柱构造钢筋选用 04SG330 12 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光园钢筋 GB1499-1-2008 13 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 GB1499-2-2007 14 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 JGJ33-2001 15 混凝土结构施工钢筋排布规则与构造详图 06G901-1 2.钢筋工程概况

2.1钢筋工程概况(30#)

序号 项目 内容 1 地下部分钢筋种类规格 部位 钢筋规格 间距(箍筋) 承台、柱

防水板 25、22、20、18、12 φ8@100/200

Φ10@100/200 墙体 14@200、12@200 结筋φ6@600×600 2 地上部分钢筋种类规格 框架柱 22、20、18、16 φ8@100/200 梁 22、20、18、16、14、12 φ6@100

φ8@100/200

φ10@100/200

Φ12@200 顶板 8、10、 8/@200/150/180

10@150/200 3 强





级 框架柱 C35、C30 梁板 C35、C30 基础承台

防水板 C35P6 2.2钢筋工程概况(11#)

序号 项目 内容













1 地下部分钢筋种类规格 部位 钢筋规格 间距(箍筋) 筏板 25、22、20、18、16、14 @150 墙体 12@200、10@200、 结筋φ6@600×600 暗柱 25、22、20、18、16、14 8@100/200

φ10@100 连梁 20、18、16 φ8@100 梁 22、18、16、14、12 φ8@150/200

φ10@100/200 板 10 @150 2 地上部分钢筋种类规格 墙体 8@200 结筋φ6@600×600 暗柱 16、14、12 8@/200

φ10@100 连梁 22、20、18、16、14 φ8@100

φ10@100 梁 22、20、18、16、14、12 φ8@100/150/200 顶板 8、 @100/150/180/200 3 强





级 地下结构1-2层墙梁板 C35(P6) 2层以上墙、梁板 C30

2.3钢筋工程概况(16、18#)

序号 项目 内容













1 地下部分钢筋种类规格 部位 钢筋规格 间距(箍筋) 筏板 12@200、14@100 墙体 12@200、10@150、18@200 结筋φ6@600×600 暗柱 25、20、18、16、14、12 8@100/200 梁 22、20、18、16、14、12 φ8@150/200

Φ8@100 板 8、10 8@100/150/200

10@100/150



2

地上部分钢筋种类规格 墙体 8@200、10@150/200 结筋φ6@600×600 暗柱 18、16、14、12 8@100/150/200

φ6@200

φ8@100/200 梁 22、20、18、16、12 φ8@100/200

Φ10@75/100 顶板 8@150/200、10@130/150 @100/150/180/200



3 砼强度等级 筏板、负二层墙、顶板、梁 C35(P6) 负一层以上墙、梁板 C30



2.4钢筋工程概况(13#)

序号 项目 内容













1 地下部分钢筋种类规格 部位 钢筋规格 间距(箍筋) 筏板 12@200、14@100 墙体 8@150/200、10@200 结筋φ6@600×600 暗柱 25、20、18、16、14、12 8@150/200

φ6/10@200

φ8@100/200 梁 25、20、18、16、14、12 φ8@100/200

φ6@100/150 板 8、10 8@100/150

10@100/150



2

地上部分钢筋种类规格 墙体 8@200、10@200 结筋φ6@600×600 暗柱 18、16、14、12 8@150/200

φ6@200 梁 20、18、16、14、12 φ6@100/150

φ8@100/150 顶板 8@150/200、10@100/150



3 砼强度等级 筏板、负二层墙、顶板、梁 C35(P6) 负一层以上墙、梁板 C30 2.5钢筋工程概况(12#)

序号 项目 内容













1 地下部分钢筋种类规格 部位 钢筋规格 间距(箍筋) 筏板 18@150/300

14、16、20、22@300 墙体 12@200、10@200 结筋φ6@600×600 暗柱 25、20、18、16 φ8@100/200

φ10@100/200 梁 25、20、18、16、14、12、22 φ8@100/200 板 8 8@100/150



2

地上部分钢筋种类规格 墙体 8@200 结筋φ6@600×600 暗柱 20、18、16、14、12 Φ10@100

φ6@200

φ8@100/200 梁 25、22、20、18、16、14、12 φ8@100/150

φ10@100/200 顶板 8@150/200/300/400

10@100/150 ?



3 砼强度等级 筏板、地下墙、顶板、梁 C35(P6)、C40 地上、上墙、梁板 C30 2.6钢筋搭接方式及保护层厚度:

1 连





式 钢筋直径<16mm 采用绑扎搭接 框柱、梁≥16mm 滚轧直螺纹连接

2 保







度 独立基础

防水板 板顶(底) 40(20)mm 钢筋保护层厚度不

应小于上述规定且

不应小于钢筋的直

径。 地梁 梁底(梁顶) 40(20)mm 室内楼板的板面和板底 15mm 屋面板板顶(屋面板板底) 25(15)mm 挡土墙土接触(不与土接触) 50(20)mm 梁地下室(地上) 25(20)mm 柱地下室(地上) 25(20)mm 楼梯 15mm 3.施工按排

3.1劳动组织及责任分工

3.1.1管理人员组织及职责分工

序号 姓名 职务 职责 备注 1 郭建飞 技术总工 技术协调 2 季冲平 现场经理 生产总协调 3 秦培国 钢筋总负责 钢筋配料、标识、加工、发放 4 顾卫忠 质检员 钢筋质量检验监督 5 郁彪 安全员 钢筋施工安全监督 6 钱汉平 试验员 钢筋取样、送检、试验 3.1.2工人分工及数量

根据施工进度计划及施工流水段进行劳动力安排。

3.1.2.1主要劳动力分工及数量见下表

序号 施工部位



工种数 基础工程 主体工程 基础及地梁 墙、柱 墙、柱 梁、板 1 钢筋工 加工 35 加工 35 加工 35 加工 35 绑扎 70 绑扎 80 绑扎 80 绑扎 100 2 其他(用于滚轧直螺纹加工) 4 6 6 4 3.2施工进度安排

序号 楼号 时间 地下结构 主体结构 屋面工程 二次结构 1 30# 起止时间 2012.8.20 2012.09.26 2012.10.16 2012.10.16 结束时间 2012.09.25 2012.10.15 2012.11.4 2012.10.30 2 16# 起止时间 2012.8.20 2012.9.20 2012.11.4 2012.8.29 结束时间 2012.9.19 2012.11.3 2012.12.3 2012.9.7 3 11#、12# 起止时间 2012.8.20 2012.11.2 2013.6.30 2013.5.31 结束时间 2012.10.17 2013.6.29 2013.7.24 2013.8.8 4 18# 起止时间 2012.8.20 2013.4.1 2013.5.11 2013.5.11 结束时间 2012.10.23 2013.5.10 2013.5.30 2013.6.9 5 13# 起止时间 2012.8.20 2013.4.1 2013.6.10 2013.6.10 结束时间 2012.10.24 2013.6.9 2013.7.9 2013.7.24 3.3施工流水段划分

11#、12#、、16#、18#楼分为2个施工流水段;

13#楼分为3个施工流水段;

30#楼分为1个施工流水段。

4.施工准备

4.1技术准备

4.1.1组织施工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对图纸进行自审,认真熟悉图纸并且参加设计交底和图纸会审,对交底内容进行学习、讨论。

4.1.2工长认真学习钢筋有关规范、规程,对施工班组和试验员进行施工交底、试验交底,根据图纸对各部位钢筋量进行统计,提出钢筋用量计划报给材料部门组织订货并进场复试,复试合格后方可进行钢筋下料。

4.1.3成立项目部和作业队伍的双重控制小组,对钢筋分项施工进度、质量、安全、文明施工和材料节约等全面负责。

4.1.4审核钢筋配料单

4.1.1钢筋的配料单由钢筋翻样工程师编制,按柱、梁、板分别配料。配料单中包括钢筋规格、位置、钢筋长度、钢筋形状、钢筋数量和重量。

4.1.2钢筋配料时,根据构件配筋图先绘出各种形状和规格的单根钢筋简图并加以编号,然后分别计算下料长度和根数,填写配料单,申请加工。钢筋配料时,要计入钢筋弯曲及弯钩对其长度的影响,了解有关混凝土保护层、钢筋弯曲、弯钩等规定,再根据图中尺寸计算其下料长度。钢筋配料时,除注明钢筋类型外,还要考虑附加钢筋,如基础双层钢筋网中采用的钢筋马凳,板双层钢筋网中采用的钢筋马凳,钢筋骨架中用于临时加固的斜撑等。

4.1.3在钢筋加工之前,由技术部门对钢筋配料单进行审核,无误后方可加工。

4.1.4根据现场钢筋用量和总体施工进度安排劳动力进场,并对滚轧直螺纹连接工人进行岗前培训,保证持证上岗。

4.1.5技术交底

钢筋工程施工前,项目技术部按规定对相关部门和管理人员进行方案交底;工长必须按照施工方案和工艺规程对技术工人进行书面的技术交底。

4.2生产准备

4.2.1钢筋加工和堆放均在现场,钢筋加工场用C20混凝土硬化。

4.2.2做好抄平放线工作,弹好水平标高控制线和柱外皮、门洞口尺寸线及300mm控制线。根据弹好的外皮尺寸线,检查下层预留搭接钢筋的位置、数量、长度。如不符合要求,应进行处理。绑扎施工前将下层伸出的搭接钢筋调直,并将锈蚀、水泥砂浆等污垢清除干净。

4.2.3根据标高控制线检查下层伸出搭接筋处的混凝土表面标高是否符合图纸要求,并将水泥浮浆和松散处剔掉,露出石子,然后清理干净。

4.2.4楼板绑扎钢筋施工前,楼板模板应安装完并办完预检,模内清理干净。

4.2.5柱钢筋连接前应将安全操作架搭好,并铺好稳固脚手板。

4.2.6技术人员按图纸和工艺标准要求对班组进行钢筋加工、钢筋连接、钢筋绑扎、钢筋验收的技术交底。

4.3机具准备

种类 型号 适用直径(mm) 数量(台) 备注 滚轧直螺纹机 12~40 2 钢筋接头套丝 切断机 GK40B 6~40 2 用于钢筋断料 弯曲机 GW32 6~32 2 用于钢筋加工成型 砂轮切割机 6~32 2 用于钢筋端面平头 钢筋调直机 6~12 1 调直钢筋 4.4材料准备

材料管理人员依据技术人员提出的钢筋用量计划组织订货,并根据工程进度需要安排材料进场。

4.4.1钢筋进场

4.4.1.1钢筋进场时技术人员和材料人员组织验收,所用钢筋应具有出厂质量证明书或试验报告单,钢筋表面或每捆(盘)钢筋均应有标志。进入现场的钢筋应按指定堆放区分品种、规格分别堆放整齐。钢筋应按项目关于产品标识的规定进行标识,标识牌应写有钢筋的品种、等级、直径、技术证书编号、检验状态及数量等。钢筋运输时,应小心装卸,不得随意抛卸,避免钢筋变形。

4.4.1.2钢筋进入施工现场时应按炉罐(批)号及直径分批检验;检验内容包括查对标志、外观检查,并按现行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抽取试样作力学性能试验。力学性能试验合格后方能使用。

4.4.2进场钢筋外观检查

4.4.2.1钢筋表面不得有裂纹、折叠、结疤、耳子及夹杂。

4.4.2.2钢筋允许有压痕及局部的凸块、凹块、划痕、麻面,但其深度或高度(从实际尺寸算起)不得大于0.2mm。

4.4.2.3带肋钢筋表面凸块,不得超过横肋高度。

4.4.2.4钢筋表面其它缺陷的深度和高度不得大于所在部位尺寸的允许偏差。

4.4.3力学性能检查

4.4.3.1钢筋取样应以同厂别、同炉号、同规格、同一进场时间通常以不大于60t为一验收批,不足60吨的也按一批计。每一验收批中取试样一组,试件从两根钢筋中截取,每一根钢筋截取一根拉力、一根冷弯(纵向受力钢筋抗拉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实测值的比值不应小于1.25,屈服强度实测值与强度标准值之比不应大于1.3),试件在每根钢筋端头不小于500mm处截取。超过60t的部分,每增加40t(或不足40t的余数),增加一个拉伸试样和一个弯曲试验试样。初试不合格需要进行双倍复试,若复试不合格,则对这批钢筋采取退场处理。

4.4.4钢筋堆放:

4.4.1钢筋进场后必须搁置在料场地垄墙上或用枕木垫起,垫起高度不小于20cm,不得落地堆放,雨期施工要用彩条覆盖以防雨。原材应分类堆放并挂标识牌,要分批、分级别、分规格堆放,注明生产厂家、型号、级别、进场日期、钢筋复试单编号、合格或不合格等。

4.4.2钢筋半成品要分分部、分段和构件名称,按号码顺序堆放,同一部位或同一构件的钢筋要放在一起,并有明显标识,标识上注明构件名称、部位,钢筋尺寸、直径、根数。

4.4.3材料管理部门应设钢筋进场台帐和收料,领料制度,台帐钢筋编号应与堆放垛号一致,并注明出厂合格证编号,复试单编号及其合格或不合格。试验取样复试的试验报告单也应注明钢材垛号与材料台帐编号一致,以便使用,检查。

5.钢筋施工方法及措施

5.1钢筋施工程序

钢筋配料—配料单审查—钢筋需要量计划—钢筋进场、堆放—钢筋材质、规格、数量验收—取样送检—钢筋加工—吊运至作业层—钢筋安装—接头试件取样、送检—钢筋隐蔽验收—下道工序施工。

5.2钢筋配料

5.2.1钢筋的配料单由技术部门编制,按墙、柱、梁、板分别配料。配料单中包括钢筋位置、钢筋长度、钢筋形状、钢筋数量。

5.2.2钢筋配料时,根据构件配筋图先绘出各种形状和规格的单根钢筋简图并加以编号,然后分别计算下料长度和根数,填写配料单,申请加工。钢筋配料时,要计入钢筋弯曲及弯钩对其长度的影响,了解有关混凝土保护层、钢筋弯曲、弯钩等规定,再根据图中尺寸计算其下料长度。钢筋配料时,除注明钢筋类型外,还要考虑附加钢筋,如基础双层钢筋网中采用的钢筋马凳,墙、板双层钢筋网中采用的钢筋撑铁,钢筋骨架中用于临时加固的斜撑等。

5.2.3钢筋配料单应经技术负责人审核符合要求后才能进行钢筋加工。

5.3钢筋加工

5.3.1钢筋的加工场地及机械选择与布置

5.3.1.1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钢筋加工、加工、成型场地均用混凝土硬化。

5.3.2加工要求

5.3.2.1根据钢筋下料单上的钢筋规格尺寸,统一进行下料加工,要求所有钢筋断料误差控制在5mm以内,钢筋加工弯点的尺寸误差控制在10mm以内,钢筋加工的形状、尺寸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5.3.2.2钢筋的表面应洁净、无损伤,油渍、漆污和铁锈等应在使用前清除干净。带有颗粒状或片状老锈的钢筋不得使用。

5.3.2.3钢筋拉直时,HPB300级钢筋冷拉率不宜大于6%,一般至少要拉到钢筋表面全部脱落为止,钢筋调直后应平直、无局部曲折。

5.3.2.4钢筋的弯钩或弯折应符合规范规定

(1)当设计要求钢筋末端需作135度弯钩时,HRB335级钢筋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4倍,平直长度部分应按设计要求确定,见图5-1;

(2)HPB235级钢筋末端应作180度弯钩,其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2.5倍,平直部分长度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3倍,见图5-2;

(3)弯起钢筋作不大于90度的弯折时,弯折处的弯曲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5倍,见图5-3;

(4)箍筋弯钩的弯曲直径应大于受力钢筋的直径,并不小于箍筋直径的2.5d,箍筋弯钩形式,抗震结构应为135°,平直部分的长度≥10d,见图5-4

























(5)钢筋弯曲点处不得有裂缝,HPB235级钢筋只能进行一次重新调直和弯曲,HRB400钢筋经弯曲后,在弯曲处不能回弯;

(6)钢筋加工完毕后,按使用部位、规格、尺寸、数量进行标识和堆放。

5.3.3加工方法

5.3.3.1工艺流程

钢筋调直及除锈→钢筋切断→弯曲成型→按型号、直径、使用部位绑扎成捆并标识

5.3.3.2钢筋调直及除锈

直径为10mm和10mm以下的盘条钢筋用卷扬机调直,钢筋伸长率控制在4~6%以内。粗钢筋用人工调直。

钢筋采用人工用平板钢丝刷除锈和电动除锈机。

5.3.3.3钢筋切断

钢筋切断时,要保证断料正确,保证钢筋断面与钢筋长度方向垂直,并严格执行操作规程,确保安全,在切断过程中,如发现钢筋有劈裂、缩头或严重的弯头,必须切除或撤换。用于滚压直螺纹接头的钢筋必须用无齿锯下料。

5.3.3.4钢筋弯曲

(1)工艺流程:

划线——试弯——弯曲成型。

(2)钢筋弯曲前,应根据钢筋料单上标明的尺寸,用石笔将各弯曲点位置划出。划线时应根据不同的弯曲角度扣除弯曲调整值,扣法是从相邻两段长度中各扣一半。钢筋端部带出圆弯钩时,该段长度划线时增加0.5倍的钢筋直径,划线工作宜从钢筋中线开始向两边进行。

(3)弯曲分布钢筋、箍筋时,应在工作台上按各段尺寸要求钉上若干标志,按标志进行操作,以确保钢筋弯曲形状正确。第一根钢筋弯曲成型后,应与配料表上标明的形状尺寸进行复核,符合要求后再成批加工。

(4)梁、框架柱箍筋弯曲成型的方式及技术要求,见下图5-5:













5.3.3.5钢筋丝头加工

加工丝头用钢筋滚压直螺纹机床的加工,丝头的牙形、螺距必须与连接套的牙形、螺距一致,有效丝扣段的秃牙部分累计长度小于一扣的周长。

5.3.3.6箍筋、马凳、的加工

箍筋加工时,为保证形状、尺寸的准确,箍筋采用胎具加工,为了保证弯钩平直长度一致,手工弯曲应从中间开始加工。

马凳加工时,严格控制马凳加工精度在3mm以内,通过定型卡具,确保马凳的加工精度。

钢筋弯曲调整值

30° 45° 60° 90° 135° 0.35d 0.5d 0.85d 2d 2.5d 5.3.3.7钢筋加工允许偏差

钢筋加工的允许偏差应符合下列规定:

项目 允许偏差(mm) 受力钢筋顺长度方向全长的净尺寸 ±10 弯起钢筋的弯折位置 ±20 箍筋内净尺寸 ±5 5.3.3.8加工品的管理和验收

加工好的钢筋半成品要分层、分段按号码顺序堆放,同一部位或同一构件的钢筋要放在一起,并有明显标识,标识上注明构件名称、使用部位、钢筋、尺寸、直径、根数、检验状态以及负责人。

5.3.3.9钢筋加工成型后必须进行预检,预检合格后方可运至操作面。

5.4钢筋连接

5.4.1钢筋连接形式:本工程框架柱、梁竖向钢筋直径≥16mm时接头采用滚轧直螺纹,楼板主筋采用搭接连接。

5.4.2滚轧直螺纹连接

滚轧直螺纹接头质量应符合《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7)的规定。

5.4.2.1工艺流程

钢筋就位→拧下钢筋保护帽→接头拧紧→作标记→施工检验

(1)钢筋就位:将丝头检验合格的钢筋(丝扣干净、完好无损)搬运至待接处。

(2)接头拧紧:接头的连接用力矩扳手进行施工,力矩扳手的精度为±5%。将两个钢筋丝头在套筒中间位置相互顶紧。

(3)作标记:经拧紧后的滚轧直螺纹接头应作出标记与未拧紧的接头区分开,单边外露丝扣长度不应超过1个丝扣。

(4)施工检验:对施工完的接头逐个进行质量检验。

5.4.2.2滚轧直螺纹接头检验

(1)滚轧直螺纹接头套筒必须有有效的型式检验报告,原材采用优质碳素结构钢或其他型式检验确定符合要求的钢材。钢套筒进场应有材质证明书及出厂合格证,表面不得有裂缝、折迭、结疤等缺陷。钢套筒允许偏差尺寸:长度≤±1㎜,外径≤±0.5㎜,内径≤±0.2㎜,同一断面壁厚差≤±0.2㎜。

钢套管允许偏差尺寸

种类 允许偏差范围 长度 ≤±1㎜ 外径 ≤±0.5㎜ 内径 ≤±0.2㎜ (2)工艺检验

在正式施工前,按同批钢筋、同种机械连接形式的接头试件不少于3根,同时对应截取接头试件的母材,进行抗拉强度试验。

(3)现场检验

接头的现场检验按验收批进行,同一施工条件下采用同一批材料的同等级、同形式、同规格的接头每500个为一验收批,不足500个接头按一个验收批计算。每一验收批必须在工程结构中随机截取3个试件做单向拉伸试验。在现场连续检验10个验收批,其全部单向拉伸试件一次抽样均合格时,验收批接头数量可扩大一倍。

5.4.2.3接头的位置

(1)受力钢筋的接头位置宜设置在受力较小处,同一根钢筋上宜少设接头。

(2)基础底板及地梁:上铁在支座,下铁在跨中。

(3)各楼层板及框架梁:上铁在跨中,下铁在支座。

本工程采用II级接头,在结构中使用位置可不受限制,控制接头百分率不大于50%。

5.5钢筋安装

5.5.1绑扎的一般要求

5.5.1.1钢筋的交叉点采用20#镀锌铁丝扎牢。

5.5.1.2钢筋交叉点绑扎方式:梁箍筋、板负筋采用“十”字扣绑扎方式;其它钢筋交叉点采用一面顺扣绑扎方式。

5.5.1.3绑扎钢筋时,必须做到横平竖直,绑扎到位牢固,相邻绑扎点的铁丝扣应成八字形。

5.5.1.4板钢筋网交叉点绑扎,除靠近外围两行钢筋的相交点全部扎牢外,中间部分交叉点(小于@200)可间隔交错扎牢,双向受力的钢筋及负弯矩筋必须全部扎牢。所有扎丝尾部朝向结构内。

5.5.1.5梁板钢筋绑扎时,上层弯钩朝下,下层弯钩朝上。板与主梁交叉处,上层板筋在上,主梁筋在下。纵向受力钢筋为多层时,层间垫以短钢筋保证间距。

5.5.1.6梁和柱的箍筋应与受力筋垂直,弯钩叠合处应沿受力筋方向错开设置,箍筋要平、直,开口对角错开,扎丝尾部朝向柱、梁内,同时箍筋与纵向受力钢筋交叉点均应扎牢。

5.5.1.7钢筋绑扎搭接处,应在中心和两端用铁丝扎牢。

5.5.1.8在纵向受力钢筋搭接长度范围内应配置箍筋,其直径不应小于8且不小于该构件箍筋。箍筋间距对于梁、受拉杆件等不应大于搭接钢筋较小直径的5倍,且不应大于100mm;对于柱等受压杆件间距,非抗震时不应大于搭接钢筋较小直径的10倍,且不应大于200mm,抗震时应按≤5d(d为搭接钢筋较小直径)及≤100mm的间距加密箍筋

5.5.2钢筋接头位置的技术要求

5.5.2.1接头宜设置在受力较小处。同一受力钢筋不宜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接头。接头末端至钢筋弯起点的距离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

5.5.2.2柱纵向钢筋接头主要采用滚轧直螺纹连接,连接的位置应错开,同一截面内钢筋接头不宜超过全截面总根数的50%。暗柱、框柱钢筋接头位置、接头数量、接头区域等构造要求见下图:



5.5.2.3水平方向钢筋直径<16的采用绑扎搭接,直径≥16mm采用机械连接,钢筋的接头相互错开见下图:



5.5.2.4框架主梁:梁上部通常钢筋与非贯通钢筋直径相同时,连接位置宜位于跨中Lni/3范围内,梁下部钢筋连接位置宜位于支座Lni/3范围内,且同一连接区段内钢筋接头面积百分率不宜大于50%。



5.5.2.5当受力钢筋采用绑扎搭接接头时,同一构件中相邻纵向受力钢筋的绑扎搭接接头应相互错开。绑扎搭接接头中钢筋的横向净距不应小于钢筋直径,且不应小于25mm。

5.5.2.6钢筋绑扎搭接接头连接区段的长度为1.3LL(LL为搭接长度),在同一连接区段内纵向受力钢筋的接头面积百分率应符合要求。

5.5.2.7框架柱钢筋采用滚轧直螺纹连接,接头错开百分率按50%,错开距离35d且不小于500mm。

5.5.2.8楼板上铁在板跨中1/3范围内搭接。楼板钢筋绑扎搭接按50%错开,错开距离≥500mm。

5.5.2.9受力钢筋接头面积占总截面面积的百分率应符合下表规定:

接头形式 受拉区 受压区 绑扎搭接接头 25% 50% 机械接头 50% 不限 5.5.3钢筋锚固和绑扎搭接长度要求

5.5.3.1搭接及锚固长度。

受拉钢筋抗震锚固长度LaE

C25 C30 C35 钢筋

种类 钢筋

直径 抗震等级 抗震等级 抗震等级 二级 三级 四级 二级 三级 四级 二级 三级 四级 HPB300 d≤25 39d 36d 34d 35d 32d 30d 32d 29d 28d HPB335 d≤25 38d 35d 33d 33d 31d 29d 31d 28d 27d HRB400 d≤25 46d 42d 40d 40d 37d 35d 37d 34d 32d 当钢筋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易受扰动时,其锚固长度应乘以修正系数为1.1,在任何情况下,锚固长度不得小于200mm。

纵向受拉钢筋绑扎搭接长度LLE=£×LaE(£为搭接长度修正系数,本工程为三级抗震,£=1.2),且受拉钢筋搭接长度不得小于300mm。

纵向受拉钢筋搭接长度修正系数表:

搭接率 修正系数£ ≤25 1.2 ≤50 1.4 ≤100 1.6 5.5.3.2次梁、楼板的钢筋接头位置、数量等构造要求同框架主梁。

5.5.3.3次梁:两端与框架梁整体浇筑的次梁底钢筋伸入主梁的锚固长度为12d,上筋锚入梁不小于la,直锚长度不够的情况下直锚长度≥0.4la,且弯锚长度不小于15d。

5.5.3.4楼板:板内下钢筋伸入梁、柱内的锚固长度不小于5d,且伸过支座中线;上筋伸至梁、柱远边,且弯直钩至板底,满足最少锚固长度。

钢筋安装时,受力钢筋的品种、级别、规格和数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要求进行全数检查。

5.6施工工艺

5.6.1承台钢筋绑扎

5.6.1.1操作工艺:测量定位放线→摆放垫块→铺独立基础短向钢筋→铺独立基础长向钢筋→调整钢筋绑扎拉结筋、加强筋、柱子插筋→清理→自检→验收

5.6.1.2划线定位:按图纸规定的间距划线、定位,从基础边缘50mm处开始划分。最后一排钢筋距离基础另一边50mm。

5.6.1.3安装垫块:承台底钢筋保护层厚度为40mm,施工时采用大理石垫块。

5.6.1.4先铺独立基础短向钢筋,后铺独立基础长向钢筋。

5.6.1.5框架柱竖向插筋,并且插筋要与底板面筋固定牢固,确保插筋不移位。

5.6.2防水板钢筋

5.6.2.1安装顺序

钢筋定位放线--绑扎集水坑钢筋---排放下层横向钢筋---排放下层纵向钢筋---绑扎下层钢筋网---安放混凝土垫块---检查验收---安装暗梁--安放钢筋支撑架---排放上层纵向钢筋---排放上层横向钢筋---绑扎上层钢筋网---绑扎拉结筋---检查验收---安装暗柱、墙体钢筋---进行下道工序

5.6.2.2技术要点

(1)放线、验线

在防水层保护层上弹出轴线、墙体、暗柱、基础梁、集水坑电梯坑边位置线。放线完毕后进行自检,最后由质检员向监理报验。

(2)安装集水坑钢筋时,摆放好钢筋保护层,先铺集水井坑短向钢筋,后铺集水井坑长向钢筋,再进行集水坑钢筋的绑扎。

(3)排放基础底板下层筋之前,先摆放钢筋保护层垫块,再排放下层筋。

(4)安装基础梁。

(5)底板上下两层钢筋之间设置14(比底板钢筋大一号)马凳铁支撑,便于上层钢筋绑扎,并使整体骨架稳定,不变形。

防水板马凳布置:马凳放在底板下排钢筋下铁的上面,间距为1000mm,材料采用14钢筋制作,马凳为东西走向,板底下保护层为40mm,上保护层为20mm,马凳放置在底排12上面,马凳上放置上层12钢筋双排双向钢筋,上层保护层为20mm。防水底板马凳高度H=250(防水板厚)-40-12-12-12-20=154mm,筏板钢筋马凳做法同防水板钢筋马凳做法(间距1400mm,钢筋采用20钢筋,H=800-40-18-18-18-20=686mm)。

承台马凳布置:以DJJ-2(3200×3200、800,B:X&Y18@150)承台为例,材料采用20钢筋制作,每个承台放置2~3个马凳,马凳宽度为承台宽-100mm,承台马凳高度:

H=800-40-18-18-18-20=686mm

马凳形式及规格如图:



承台马凳

(6)绑底板上层筋,底板上铁应固定在钢筋马凳上

(7)钢筋网绑扎:本工程基础底板钢筋为双向受力的钢筋网,需将全部钢筋相交点扎牢,绑扎时应注意相邻绑扎点的铁丝扣要成八字形。

(8)暗柱、墙体插筋:板钢筋绑扎好后,按照墙柱位置安装墙、柱竖向插筋,插筋与底板筋交接处增设定位箍筋,并与底板钢筋绑扎牢固,插筋与底板的面筋固定牢固,确保插筋不移位。

(9)底板底层钢筋保护层厚度为40mm,施工时采用40mm高大理石垫块,垫块强度同底板混凝土,间距1000mm,梅花形布置。

(10)基础高差配筋做法如下图所示:







5.6.3墙体钢筋安装

5.6.3.1安装顺序

清理、调整预留搭接筋的位置—暗柱立筋搭接及直螺纹连接—墙体立筋搭接—自检、专检—绑扎暗柱—自检(箍筋绑扎和暗柱垂直度)—绑扎梯子筋及水平钢筋—绑拉筋—安装上部控制立筋位移的卡具—安装保护层塑料垫卡—报监理隐检—进入下道工序。

5.6.3.2技术要点

(1)将下层墙体伸出的钢筋调直理顺,并将表面砂浆等杂物清理干净。如下层伸出的钢筋有位移,应按1:6矫正,如下图所示:

















(2)钢筋直螺纹连接接头位置按照50%错开,错开净距为35d,且不小于500mm。

(3)墙体钢筋绑扎接头搭接长度为1.2laE,按照图集墙体(三级抗震)钢筋绑扎搭接在同一位置上。



(4)箍筋的接头应交错布置在暗柱四角纵向钢筋上,箍筋转角与纵向钢筋交叉点均应扎牢到位,绑扎箍筋时绑扣相互间应成八字形。

(5)暗柱纵向钢筋搭接长度范围内箍筋加密间距为5d(d为纵向钢筋直径),且不大于100mm;

(6)第一道暗柱箍筋起步位置距楼面30mm,第一道墙体水平筋起步位置距楼面50mm,箍筋与水平筋不能重叠,要确保不小于20mm间距。

(7)墙上部设水平定距框及双F卡,控制竖筋的间距和钢筋的保护层,水平定距框放在墙体模板上口,可以周转使用。见下图















(8)墙体钢筋安装时,水平钢筋伸入相邻墙肢或暗柱内的锚固位置要准确,长度必须保证。墙体水平筋端部做法:





无暗柱时剪力墙水平筋端部做法有暗柱时剪力墙水平筋端部做法

(9)墙筋为双向受力筋,所有钢筋交叉点全部绑扎,相邻绑扎点的铁丝扣要求成八字绑扎,钢筋绑扣必须扎牢,扎丝尾部朝向结构内。

(10)绑扎墙体拉结筋,间距600mm,梅花形布置,拉结筋必须紧靠暗柱、墙体纵向钢筋并钩住箍筋、水平筋。

















(11)墙体钢筋保护层采用塑料卡,间距为800mm×800mm,梅花型布置。

(12)剪力墙转角及水平筋交错搭接做法:









(13)端柱及翼墙做法



(14)连梁构造做法



(15)预埋盒的埋设

剪力墙身或暗柱内因埋设接线盒、电梯召唤盒等需要抠槽时做法如下图:



5.6.3.4检查验收:钢筋绑好首先班组自检,然后由质检员检查合格后报监理检查。

5.6.4框架柱钢筋绑扎

5.6.4.1框架柱钢筋绑扎操作工艺:搭设柱筋支撑脚手架→套柱箍筋→连接并绑扎竖向受力筋→画箍筋间距线绑扎定位箍筋→绑箍筋

5.6.4.2搭设柱筋支撑脚手架,柱筋支撑脚手架采用脚手架钢管搭设操作面四周铺跳板。

5.6.4.3套柱箍筋:按图纸要求间距计算好每根柱箍筋数量,先将箍筋套在下层伸出的钢筋上,然后绑扎定位钢筋,立柱子钢筋。本工程柱设加密区,基础以上柱以底层净高/3为加密区,柱在框架梁上下部位加密高度取≥柱长边、柱净高/6和500中的最大值。不同楼层及型号柱的箍筋型号和数量详见技术交底和钢筋放下料单。



5.6.4.4连接竖向受力钢筋:直径≥16mm的钢筋采用滚轧直螺纹连接接头。接头符合《钢筋机械连接及验收规程》JGJ17-2003的规定。

5.6.4.5画箍筋间距线绑扎定位箍:在立好柱子竖向钢筋上按图纸要求用粉笔划箍筋间距线,第一道箍筋从楼面以上50mm开始绑扎。柱水平施工缝处增设钢筋定位措施采用25钢筋制作定位架,确保柱的主筋位置准确,钢筋保护层控制在规范和设计要求的范围内。

5.6.4.6箍筋的接头(弯钩叠合处)应交错布置在四角纵向钢筋上,柱角钢筋与箍筋用双扣交错绑牢,绑扣相互间形成八字形,箍筋与主筋要垂直。

5.6.4.7下层柱竖向筋露出楼面部分用柱箍筋将其固定。如下图:

5.6.4.8钢筋绑扎完毕后,在箍筋上安装塑料卡,以保证主筋和箍筋保护层厚度满足要求。











5.6.4.9柱主筋封头处理见下图:



5.6.5梁钢筋绑扎

5.6.5梁钢筋绑扎

5.6.5.1工艺流程

清理模板→布设主梁下、上部钢筋→钢筋连接→架立筋和弯起筋→穿主梁箍筋并与主梁上下筋固定→穿次梁下、上部纵筋→穿次梁箍筋并与次梁上下筋固定→垫保护层→梁钢筋隐检

5.6.5.2框架梁纵筋构造





5.6.5.3主次梁相交处梁附加箍筋及吊筋,在次梁两侧各设3组箍筋,箍筋肢数、直径同梁箍筋,间距50mm。



5.6.5.4主次梁高度相同时,次梁的下部纵向钢筋应置于主梁下部纵向钢筋之上。

5.6.5.5当支座两边梁宽及纵筋数量不同时,其上部负筋应尽量拉通。



5.6.5.6在主次梁相交处,先安装短跨钢筋,后安装长跨钢筋,长跨上下部纵向钢筋在短跨上下部纵筋上交叉。

5.6.5.7在梁箍筋上加设塑料定位卡,保证梁钢筋保护层的厚度。

5.6.5.8框架梁、柱箍筋按设计要求弯钩均为135o,平直段长度不小于10d,梁箍筋距柱混凝土边50mm处开始起步。框架梁、柱加密区为1.5倍梁高且≥500mm。



5.6.5.9梁上圆形洞加强大样



5.6.5.10边框梁配筋



5.6.6顶板钢筋绑扎:

5.6.6.1操作工艺:清理模板—弹放钢筋位置及预留孔线—摆放绑扎底层钢筋—检查验收—水电配合—绑扎铁马凳及上层钢筋—铺设马道—安放垫块—自检—报监理隐检。

5.6.6.2技术要点

(1)清理模板上面的杂物,用墨线弹出主筋、分布筋的位置线;距模板、粱边第一根板筋均50mm起线。如下图:



(2)按弹好的位置线,先摆放受力主筋、后放分布筋。预埋件、电线管、预留孔等及时配合安装;

(3)在现浇板中有板带梁时,应先安装板带梁钢筋,再安装板钢筋。

(4)绑下层钢筋:按弹好的线绑扎板的下层钢筋,短跨钢筋置于下排,长跨钢筋置于上排绑扎时结点呈八字形绑扎。楼板下层钢筋伸入支座的长度为≥5d,并且伸至梁中心线。

(5)绑扎完下排筋后,安放钢筋马凳,最后绑负弯矩筋;

(6)短跨向上部主筋应置于长跨向上部主筋之上,短跨向下部主筋应置于长跨向下部主筋之下。

(7)绑扎上层钢筋:绑扎顶板上排筋,摆放上排受力钢筋,使之与底排钢筋在同一垂直线上,上层钢筋弯钩朝下,下层钢筋弯钩朝上。按弹好的控制线绑扎负弯距筋。绑扎时要确保钢筋保护层厚度,要作为重点加以检查控制。楼板上层钢筋伸入支座的锚固长度≥La。下部钢筋伸入支座的长度不小于5d,且至少过梁的中心线。见下图:



(8)板内的通长钢筋,其板底钢筋应在支座处搭接,板上部钢筋应在1/3范围的跨中搭接1.4×37(34d)。

(9)绑扎板筋用顺扣或八字扣,除外围两根筋的相交点应全部绑扎、负弯矩筋每个相交点全部绑扎外,其余各点可交错绑扎,但双向板须全部绑扎。

(10)当板上部筋为负弯矩筋,绑扎时在负弯矩筋端部拉通长小白线就位绑扎,保证钢筋在同一条直线上,端部平齐,外观美观。(见下图)





















5.6.6.3板上孔洞应预留,一般结构平面图中只表示出洞口尺寸≥300mm的孔洞,施工时各工种必须根据各专业图纸配合土建预留全部孔洞,不得后凿。当孔洞尺寸≤300mm时,洞边不再另加钢筋,板内外钢筋由洞边绕过,不得截断。当洞口尺>300mm时,应设洞边加强筋(做法以图纸为准)。

5.6.6.4检查验收:首先班组自检,然后报质检员检查,质检员检查合格后报监理验收。

5.6.6.5浇筑楼板砼时,砼输送泵管要用铁马凳架高300mm,防止由于过重的泵管压塌板上部筋。去往操作面的主要通道也需设铁马凳,上铺钢跳板,边浇边撤。见下图



5.6.7楼梯钢筋绑扎

5.6.7.1工艺流程:划位置线→绑主筋→绑分布筋→绑踏步筋→楼梯钢筋隐检

5.6.7.2在楼板底板上划主筋和分布筋的位置线。

5.6.7.3根据设计图纸中主筋、分布筋的方向,先绑扎主筋后绑扎分布筋,每个交点均应绑扎。

5.6.7.4底板钢筋绑完,待踏步模板支好后,再绑扎踏步钢筋。主筋接头数量和位置均要符合规范规定。

5.6.7.5楼梯施工时,平台梁在柱体中留设梁豁,平台板钢筋在柱体中予埋钢筋,当柱体施工完后再剔出钢筋焊接10d。

5.7本工程钢筋保护层厚度和采用的垫块形式见下表

分类 结构部位 垫块种类 放置位置 ±0.00以下基础部分 柱 塑料卡(35) 卡在箍筋上 梁 大理石垫块 垫在主筋下 承台、底板板 钢筋马凳 垫在受力筋上 ±0.00以上主体结构部分 柱纵向筋 塑料卡(30) 卡在纵向筋外皮 梁纵向筋 混凝土垫块 垫在主筋下 楼板受力筋 塑料卡(15) 垫在受力筋下 楼板负弯矩筋 钢筋马凳 垫在受力筋上 楼梯板受力筋 混凝土垫块 垫在受力筋下 5.7.1混凝土垫块

大理石垫块按照结构保护层厚度要求进行采购,进场后按规格进行存放

5.7.2塑料卡垫块

塑料卡垫块按照结构保护层厚度要求进行采购,进场后按规格进行存放。施工时按部位每隔600~1500mm之间。(如下图:



5.7.3绑扎楼板负弯钢筋马凳设置

(1)顶板(180厚为例),双层双向筋8@200



简易马凳采用12钢筋制作,马凳为南北走向,底下保护层为15mm,马凳放置在底排8上面,马凳上放置东西8和南北方向8钢筋,上层保护层为20mm,其中H=180-15(板底保护层)-20(板面保护层)-8(底排筋)-8(上排筋)-8(上排筋)=121mm;L=H×1.5~2,取200mm。

5.8钢筋代换

钢筋的级别、种类和直径应按设计要求采用。当需要代换时,应征得设计单位同意,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5.8.1不同种类钢筋的代换,应按钢筋受拉承载力设计值相等的原则进行。

5.8.2当构件受抗裂、裂缝宽度或挠度控制时,钢筋代换后应进行抗裂、裂缝宽度或挠度验算。

5.8.3钢筋代换后,应满足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中所规定的钢筋间距、锚固长度、最小钢筋直径、根数等要求。

5.8.4对重要构件,不得用I级光面钢筋代换变形(带肋)钢筋。

6.钢筋工程验收标准及质量保证措施

6.1进场钢筋质量标准及验收

6.1.1进场钢筋必须符合《》《》GB1499-2-2007)的规定。每次进场钢筋必须具有原材质量证明书,其质量必须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

6.1.2钢筋进场应按批进行检查和验收。检查内容包括外观检查和力学性能试验。

6.1.3进场钢筋必须复试,复试应符合有关规范要求,且100%见证取样。

6.1.4钢筋堆放在施工总平面布置图规划出的钢筋区内堆放,分批、分炉号、分规格、分等级堆放并进行挂牌标识,标识牌应注明钢筋的品种、规格、型号、数量、产地、进货日期、检验状态及复试编号。钢筋堆放时,下垫垫木,离地不少于20cm,间距不大于1.5m。

6.2钢筋的配料加工质量要求

6.2.1钢筋配料必须满足设计要求及相关规范的规定。

6.2.2受力钢筋的弯钩和弯折应符合规范规定。

6.2.3HPB级钢筋的冷拉率不宜大于6%。

6.2.4采用滚压直螺纹连接的钢筋切断采用无齿锯,以保证钢筋连接接头质量。

6.2.5暗柱纵向钢筋搭接处箍筋加工必须采用专门设计的定型模具加工,以确保箍筋与暗柱纵向钢筋搭接处绑扎到位。

6.2.6在钢筋加工场地派专人负责把关,对成品钢筋、马凳筋、箍筋等必须进行预检;

6.2.7成品钢筋应标识,标识牌上应注明使用部位、钢筋规格、钢筋简图、加工制作人及受检状态。

6.2.8成品钢筋应分层、分段按号码顺序堆放,同一部位钢筋或同一构件要堆放在一起,保证施工方便。

6.2.9钢筋加工的形状、尺寸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其偏差应符合下表规定:

6.2.10钢筋加工成型后的允许偏差

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受力钢筋顺长度方向全长的净尺寸 ±10 钢尺检查 弯起钢筋的弯折位置 ±20 钢尺检查 箍筋内净尺寸 ±5 钢尺检查 6.3钢筋的安装质量要求

6.3.1钢筋安装必须符合《》《》

6.3.5对柱、梁节点、暗梁、暗柱节点等部位的钢筋安装,施工开始时应由主管工长向班组详细交代安装顺序,施工过程中做好监督把关,杜绝错漏现象发生;钢筋安装完毕后,任何人不得随意割断结构受力筋;

6.3.6钢筋安装完毕后,班组长自检合格后报专检,专职检查发现不合格者,书面通知限期整改,违期或仍不合格的执行处罚,再次专检合格后,书面上报监理隐检,签字后可进行下道工序。

6.3.7钢筋定位措施

6.3.7.1基础底板、楼板钢筋定位措施

(1)底板钢筋保护层采用豆石垫块;

(2)底板上下两排筋之间设置马凳铁支撑。

(3)楼板上下两排筋之间及楼板、阳台负弯矩筋下均设置马凳;

(4)楼梯平台施工缝处上下两排筋之间设置统长马凳铁;

6.3.7.2暗柱钢筋定位措施

采用定位箍,用Φ14钢筋制作。

6.3.7.3墙体钢筋定位措施

除采用塑料定位卡及“S”拉钩外,设置双“F”卡

6.3.8钢筋安装验收标准:

项 序 检查项目 允许偏差或允许值 主





目 1 纵向受力钢筋的连接方式 采用观察方法全数检查 2 机械连接和焊接接头的力学性能 按规程规定进行接头力学性能试验 3 受力钢筋的品种、级别、规格和数量 采用观察、尺量全数检查 一般项目 1 接头位置和数量 采用观察、尺量全数检查 2 机械连接、焊接的外观质量 采用观察方法全数检查 3 机械连接、砂面积的百分率 采用观察方法全数检查 4 绑扎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和搭接长度 采用观察、尺量抽样检查 5 搭接长度范围内的箍筋 采用尺量抽样检查 6 钢筋绑扎允许偏差 绑扎钢筋网 长、宽 ±10mm 网眼尺寸 ±10mm 绑扎钢筋骨架 长 ±10mm 宽、高 ±5mm 钢筋安装允许偏差 受





筋 间距 ±10mm 排距 ±5mm 保护层厚度 基础 ±5mm 柱、梁 ±3mm 板 ±3mm 绑扎箍筋、横向钢筋间距 ±10mm 钢筋弯起点位置 15mm 梁、板受力钢筋搭接锚固长度 入支座、节点搭接 +10,-5 入支座、节点锚固 ±5 预埋件 中心线位置 5mm 水平高差 +3,0mm 6.4实行“七不准、八不验”质量否决制

6.4.1钢筋工程“七不准”

6.4.1.1钢筋技术交底不明确不准绑钢筋;

6.4.1.2钢筋原材及加工不合格不准绑钢筋;

6.4.1.3已浇筑混凝土浮浆清理不干净不准绑钢筋;

6.4.1.4钢筋控制线未弹或有错误不准绑钢筋;

6.4.1.5原有钢筋不调整到位不准绑钢筋;

6.4.1.6钢筋接头试验不合格不准绑钢筋;

6.4.1.7没有有效焊工证明的不准从事钢筋焊接。

6.4.2钢筋工程“八不验”

6.4.2.1未按钢筋技术交底施工的不验收;

6.4.2.2钢筋控制资料不齐备的不验收;

6.4.2.3观感质量差的不验收;

6.4.2.4钢筋保护层控制不好的不验收;

6.4.2.5钢筋定位不牢固的不验收;

6.4.2.6钢筋绑扎不规范的不验收;

6.4.2.7钢筋接头不正确的不验收;

6.4.2.8钢筋工程没完的不验收。

6.5实行挂牌制:在现场施工部位挂“施工部位牌”,牌中注明施工部位、工序名称、施工要求、检查标准、操作者等,以保证出现问题可以追查到底,同时提高相关人员的业务水平。

6.6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落实质量岗位责任制,实行样板制。

6.7施工过程中,各家单位施工范围以外的甩出钢筋施工结束后与相邻单位自行办理交接检查手续,交接后由接收方负责。

6.8加强对钢筋的进场检验和复试工作管理,对不合格钢筋严禁用使用。

6.9做好图纸会审工作,及时发现图纸中的问题,及时联系设计、监理予以解决。

6.10钢筋在运输和贮存时不得损坏标志,并应按批分别堆放整齐,避免锈蚀或油污;进入施工现场的钢筋每捆重量不得大于现场所用汽车吊的最大幅度起重量。

6.11钢筋级别、种类和直径应按设计要求采用。当需要代换时,应征得设计单位同意,并应符合施工规范规定。

6.12安装钢筋时,配置的钢筋级别、直径、根数和间距均应符合设计要求。钢筋绑扎好后,应根据设计图纸检查钢筋的钢号、直径、根数、间距是否准确,要特别注意检查负筋的位置。钢筋表面不允许有油渍、漆污和颗粒状(片状)铁锈。

6.13钢筋施工中应密切配合水电、暖通等项目施工,留好预留孔、洞。

6.14在混凝土浇筑前应对钢筋及预埋件进行验收,并做好隐蔽工程记录。柱钢筋用塑料薄膜裹实保护,以防浇筑混凝土污染钢筋。混凝土凝结前取下塑料薄膜,用抹布在小桶里沾水把钢筋上的混凝土擦干净。

6.15绑扎或焊接的钢筋网和钢筋骨架,不得有变形、松脱和开焊。

6.16严格执行三检制度,即自检、互检和交接检。

7.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

7.1竖向钢筋移位:

7.1.1现象:柱伸出钢筋移位,偏差超过设计要求,造成上下筋搭接不上,影响支模或保护层过大。

7.1.2原因分析:

7.1.2.1柱钢筋虽自检合格,但固定措施不可靠,发生变位。

7.1.2.2洞口加强筋偏移,主要是因钢筋没有吊垂直就绑扎(特别是电梯井门

洞口,容易左右偏移)。塑料卡没有认真设置,振捣混凝土时钢筋位置亦容易偏移。

7.1.2.3双排筋中间未绑定位连接筋。

7.1.2.4混凝土振捣时碰击钢筋,甚至将箍筋振松张开,使立筋位移。

7.1.3预防措施:

7.1.3.1浇筑混凝土时设值班钢筋工,防止人为造成钢筋位移,混凝土初凝前,拉线排尺,二次整理钢筋。

7.1.3.2框架柱、筋的柱脚与底板下层钢筋绑牢,上面与上层钢筋绑牢,并加设两个箍筋。其中一个箍筋放置在板顶面钢筋上,另一个安放在板面以上300mm处。

7.1.3.3楼层竖向钢筋采用二种方法固定,一是在柱体上口增加保护层塑料卡和双“F”卡来保证竖向钢筋的位置;二是在浇注板混凝土前进行二次放线。

7.2楼板负弯矩筋位置偏移

7.2.1现象:楼板负弯矩钢筋向下偏移过大,超过设计和规范规定,上保护层过大,负弯矩钢筋失去作用。

7.2.2原因分析:

钢筋控制措施不到位;浇混凝土前未铺设马道,工人直接踩踏钢筋。

7.2.3预防措施:

严格按施工方案中对楼板负筋的位置控制,采用马凳控制负筋的位置,并加强检查;浇筑混凝土前应铺设马道,并设值班钢筋工

7.3露筋

1现象:保护层过小,钢筋露出保护层。

7.3.2原因分析:施工中:保证钢筋成型尺寸准确,钢筋骨架绑扎牢固以及保护层砂浆垫块位置及厚度准确。同时采用钢筋定位措施将钢筋骨架和模板固定,保证保护层厚度准确。

7.3.3补救措施:范围不大的轻微露筋可用灰浆堵抹,露筋部位附近混凝土出现麻点的应沿周围清理或凿掉,直至看不到孔眼为止,然后用砂浆抹平。

8.技术质量保证措施

8.1技术管理措施

8.1.1严格把好原材料进场质量关

8.1.1.1加强原材料进场的检查验收工作。技术员负责把关,由试验员对每批进场的原材料按规定进行复试。

8.1.1.2进场钢筋必须有合格证、质量证明书且现场抽检、试验合格后才能使用。

8.1.1.3加强钢筋标识管理,钢筋进场后必须分类,分型号码放整齐,并进行标识。

8.1.1.4直螺纹连接操作证、焊工上岗证资料入档。

8.1.2严格把好钢筋配料关

8.1.2.1钢筋配料前应先熟悉图纸,了解各号配筋在构件中的作用。

8.1.2.2配料工作必须按照规范、规程进行,如与设计图纸有出入时,应请技术主管解决,不应自行决定。

8.1.2.3施工过程中遇到钢筋的品种或规格不全,且因工期紧需要钢筋代换时,需与设计研讨,应经设计同意后方可进行钢筋代换。

8.1.2.4钢筋配料单必须有技术负责人审核签字手续。

8.1.3坚持技术交底制度

钢筋施工前,由技术部门组织施工队项目部管理人员及施工队进行技术交底会;每道工序开展前,由钢筋工长对作业班组进行书面和口头技术交底。

8.1.3.1管理层交底:项目总工根据《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作业指导书》对相应的质量目标要求、关键工艺流程、控制重点、难点等向施工管理人员,特别是施工工长、质监人员进行交底。

8.1.3.2作业层交底:结合管理层交底的要求,由钢筋工长向作业班组进行分项技术交底。本分顶工程主要的技术交底单内容将制作成“技术交底牌”张挂在分项工程作业现场,直接指导、监督现场各项操作。

8.1.3.3为了不断强化技术交底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提高工程质量,项目部将定期(不超过5个楼层)对技术交底进行补充、更新。

8.1.4坚持样板制

钢筋半成品制作,先作样板,经质检员确认后成批下料;钢筋安装,先安装墙、板、梁样板,经技术部门、专职质检员确认后,再大面积绑扎。

8.1.5技术资料管理

在本分项工程中,将对以下的技术资料进行重点控制:

(1)钢筋配料单;

(2)原材料的材质证明、合格证、复试报告。

(3)钢筋滚压直螺纹、电渣压力焊接头试验报告。

8.1.6严格检查制度

对钢筋分项工程质量严格执行“三检制”,尤其对隐蔽工程要层层把关,办好隐蔽工程手续。

9.成品保护

9.1成型钢筋应按指定地点堆放,用地梁或垫木放整齐,并设防雨棚,防止钢筋的变形、锈蚀、油污。

9.2妥善保护基础四周外露的防水层,以免被钢筋碰破。

9.3底板上、下层钢筋绑扎时,支撑马凳要绑牢固,防止操作时踩踏变形。

9.4竖向钢筋安装时应搭设临时架子,钢筋安装完毕后,严禁在钢筋上攀爬,埋管、留洞、预埋接线盒,应采用爬梯。

9.5板筋留洞需用焊接固定的,应采用附加筋,不得直接与主筋焊接。

9.6大模板吊运时,信号工认真指挥,防止碰撞钢筋。

9.7楼板钢筋安装完毕后,用马凳和跳板搭好便道,严禁在上面随意行走。

9.8严禁随意割断钢筋。

9.9为防止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对钢筋的污染,对墙、柱竖向钢筋超出施工缝的部分绑扎塑料薄膜保护

10.安全消防措施

10.1钢筋加工

10.1.1钢筋断料、配料、弯料工作应在地面进行,不准在高空操作。

10.1.2展开盘圆钢筋时,两端要卡牢,以防回弹伤人。

10.1.3拉直钢筋时,地锚要牢固,卡头要卡紧,并在2m区域内严禁行人。10.2钢筋运输

10.2.1搬运钢筋时,应注意周围行人、电线及一切障碍物,以防意外事故发生。

10.2.2起吊钢筋时,规格必须统一,不准长短参差不一,不准一点吊;吊钩重物下不得站人。

10.2.3起吊钢筋骨架,下方禁止站人,待骨架降落至距安装标高1m以内方准靠近,并等就位支撑好后,方可摘钩。

10.3钢筋安装

10.3.1在高空、深坑绑扎钢筋和骨架,必须搭设脚手架和马道,无操作平台应栓好安全带。

10.3.2绑扎立柱、墙体钢筋,严禁沿骨架攀登上下。当柱筋高在4m以上时,应搭设工作台;4m以下时,可用马凳或在楼地面上绑好再整体竖立,已绑好的柱骨架应用临时支撑拉牢,以防倾倒。

10.3.3绑扎挑檐、外墙、边柱钢筋时,应搭设外挂架或悬挑架,并按规定挂好安全网。

10.3.4在钢筋林立场所,雷雨时不准操作和站人;在高处安装钢筋应选好位置站稳,系好安全带。

10.4钢筋机械

10.4.1钢筋加工机械操作人员应熟悉机械性能和操作规程,必须持证上岗。10.4.2钢筋机械应设置防护装置,每台机械必须一机一闸并设漏电保护开关。

10.4.3钢筋加工机械使用前,应先空运转试车正常后,方能开始使用。

10.4.4钢筋冷拉时,冷拉场地两端不准站人,不得在正在冷拉的钢筋上行走,操作人员进人安全位置后,方可进行冷拉。

10.4.5切断钢筋禁止超过机械的负荷能力。

10.4.6切长钢筋应有专人扶住,操作时动作要一致,不得任意拖拉。切短钢筋须用套管或钳子夹料,不得用手直接送料。

10.4.7切断机旁应设放料台,机械运转中严禁用手直接清除刀口附近的短头和杂物。在钢筋摆动范围和刀口附近,非操作人员不得停留。

10.4.8在弯曲钢筋的作业半径内和机身不设固定销的一侧严禁站人。弯曲好的半成品,应堆放整齐,弯钩不得朝上。

10.4.9作业后,应堆放好成品,清理场地,关闭电源,锁好电闸箱。

10.4.10检查挤压连接设备情况,应进行试压,符合要求后方可进行作业。

10.4.11发生人身触电时,应立即切断电源,然后对触电者进行紧急救护,严禁在未切断电源之前与触电者接触。

11.环保与文明施工措施

11.1进入现场的人员必须戴好安全帽,禁止穿拖鞋或光脚,不得短裤和短衬衣进行操作,裤脚袖口应扎紧,并配带手套和护脚。

11.2现场严禁吸烟,按规定在现场动火时要开动火证,并配备足够的灭火器材。

11.3施工人员不得酒后上岗,并不得在施工作业面上嬉闹。

11.4现场钢筋(包括原材、成品钢筋)按规格、类别摆放整齐并挂识。

11.5钢筋码放场地应平整,并有良好的排水措施;

11.6钢筋安装完毕后,应做到工完料尽脚下清;

10.7随时收集加工后的钢筋头,并运至现场设立的废弃物临时贮存场地。

11.8尽可能减少噪声污染,夜间22:00-次日6:00之间现场停止钢筋作业。



















朝阳宏达天骄城第一施工段【钢筋工程施工方案】



第25页共38页江苏南通二建朝阳宏达天骄城项目部



























































































献花(0)
+1
(本文系落笔下的寂...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