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如诗如画九曲溪
2020-05-13 | 阅:  转:  |  分享 
  
如诗如画九曲溪喜欢去远方,因为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我还喜欢在旅游的过程中记下偶然的心得,这一点似乎有点矫情。特别是想写又写不出,写不好的时候
,不免感叹,“矫情”也不容易。去年腊月,随团去了福建武夷山。武夷山的景点中,最富胜名的是天游峰和九曲溪。如果说攀登天游峰让我们感慨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那么畅游九曲溪则让我们真正体会到了自然的美与和谐。天游峰是一个横空出世的“!”,九曲溪则是一串让人沉醉的……“曲
”“曲曲山回转,峰峰水抱流”是九曲溪的生动写照。九曲溪漂流历来都是武夷山旅游的压轴项目。先乘大巴车进山,到达深山里的星村,丛林
掩映中,有一座普通的吊角楼。购票,穿过吊角楼,穿过树木成荫的小路,清清澈澈的九曲溪就在眼前了。溪边横着一排排的竹筏,就是它们载着游
客顺流而下。.溪,字典里解释,是两山间的小水流。武夷山星村码头的九曲溪,水面如小河般宽阔而平静。九曲溪的竹筏用5根毛竹扎成,筏头翘
起,筏上是一个头戴斗笠的梢公或梢婆。清晨,撑筏人将两只竹筏并排绑在一起,放上六个竹椅就可以载着游客出发了。柔和的柳枝下,这些沿岸排
开的竹伐,似乎应该是漓江才有的情景吧。但是,漓江和九曲溪应该是不同的,载毕竟一个是江,一个是溪。游江显宏阔壮丽,溪显曲折悠长。出发
的时间到了,游客们纷纷登上竹筏,长篙轻点,一只只撑开,渐渐的排成一串,头尾相衔一般,向下游漂去。竹筏漂漂,溪水潺潺,那水就在手边、
足边,这样的体验,的确比乘船更加亲近。九曲溪的竹筏,大概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而九曲溪的存在,不知有几千几万年。这样的溪,在没有开发
之前,一定是孕了神秘色彩的,清清幽幽,每天与蓝天白云,绿树青竹相伴。山里种茶收谷的农人,也未必想到要用竹筏搞旅游。或许偶尔有文人雅
士慕名寻踪而来,在山水间徜徉流连,或低吟,或高歌,惊得飞鸟乍起,才打破这出世的宁静。九曲溪,最令人感佩的是水,清澈见底自不必说,难
得是那一种绿,不是梅雨潭蛋清般的柔绿,而是一种韵在里面的翠绿。水浅处,似有还无;潭深处,绿得漾人,绿得醉心。这样清这样绿的水,鱼应
该很少吧,偶尔看到一两条,很小的,贴着水底的石头,倏忽一晃的游走了。九曲溪,最恰当的是曲。从序曲开始,到尾曲结束,九曲十八弯。既是
弯曲的水路,又是动人的乐章。这乐章虽不闻萧声笛韵,却让你在流水淙淙中体验那律动的和缓、激越与幽深。?九曲溪,最奇特的是石。无论是高
耸的石山、石壁,还是滚落的巨岩,都因丹霞地貌的独特而显得与众不同。都在似与不似间孕育了一个个美丽的传说。溪边茂密的树木,一丛丛的修
竹,伴着石,映着水,那么自然与和谐。每到一曲的转折处,崖壁上多有文人题刻,给游客与古人亲近的提示。九曲溪,的确是一个应该用心体会,
用心和唱的境地啊。?连绵的游客,打破了九曲溪的宁静,但很快,那些喧哗就被山林吸收了,被流水带走了。筏移景换中,让你不复有思考与感
叹的时间,早已沉浸其中。特别我们来的这天,细雨朦朦,大家撑着伞,或穿着雨衣,更是少了尘世的浮躁,回归田园的宁静。身下流水,远方雾霭
,隐隐山峰,自九曲开始,一曲一曲的漂过我们的人生。至于曲与曲的不同,只有亲历才能了解。过了一曲,逆曲漂流也接近了尾声,山势趋缓,溪
面再次开阔成小河,溪水平稳下来,溪流中间最深处已超过一篙深,竹筏靠着岸边,寻找浅一些地方,偶尔撑在岩石上前行。进山的公路、桥梁再次
出现在眼前,提醒我们我们已经出离了隐者的世外桃源,回归滚滚红尘。。?笔力有限,终不能把全部感觉写出。最后还是借用著名作家韩静霆的文
字吧:“筏行九曲,水直处静如沉壁,舒缓如歌;转折时急流涌雪,大珠小珠溅个满怀。真正的山重水复,真正的柳暗花明。心儿呢,忽抑,忽扬,忽悠,忽闪。跌宕。起伏。幽深。舒朗。”由此大概能领略九曲之美。
献花(0)
+1
(本文系文趣a15l9ph...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