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中国传统礼制建筑的那点事儿.docx
2020-05-18 | 阅:  转:  |  分享 
  
中国传统礼制建筑的那点事儿说到中国的传统礼制建筑,我们恐怕最先想到的就是天坛、文庙、关帝庙什么的。这些都属于礼制建筑中的坛、庙建筑。其实,中
国传统礼制建筑有类型不只有坛庙,还有一些其它类型,并非坛庙这么简单。首先,应该明白,什么是礼制建筑?“礼”为中国古代“六艺”之一,
并集中地反映了封建社会中的天人关系、阶级和等级关系、人伦关系、行为准则等,是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维系封建统治中起着很大的作用
。能够体现这一宗法礼制的建筑就称为礼制建筑。例如为“祭祀”而设的郊丘、宗庙、社稷、明堂辟雍等就均属“礼制建筑”之列。传统的礼制建筑
有哪些类型呢?从建筑类型看,可以分成1.坛、庙、宗祠;2.明堂;3.陵墓;4.朝堂;5.阙、华表、牌坊等五个类别。一、坛庙宗祠“坛
”,《说文解字》解释为“祭场”,原来是指在平坦的地面上用土堆筑的高台。后来发展为专门的祭祀场所,比如天坛。庙是古代供祀祖宗的地方,
庙中供奉神位等,依时祭祀。《礼记.王制》:“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庶人祭于寝。”。比如孔庙,家庙。宗祠,又称宗庙
、祖祠、祖厝、祠堂。它是供设祖先的神主牌位、举行祭祖活动的场所,又是从事家族宣传、执行族规家法、议事宴饮的地方。祠是为纪念伟人名士
而修建的供舍(相当于纪念堂)。这点与庙有些相似,因此也常常把同族子孙祭祀祖先的处所叫“祠堂”。古代,宗祠除了作为祭祀场所之外,还是
执行族规家法的地方。族人的冠礼、婚礼、丧礼基本上都在祠堂进行的。有的宗族规定族人之间或族人家庭之中发生争执,都要到祠堂中裁决。所以
,在封建时代,祠堂在一定意义上又成了衙门,具有一族“公堂”的性质。二、明堂明堂,作为最独特的礼制性建筑,是中国先秦时帝王会见诸
侯、进行祭祀活动的场所,原来是帝王宣明政教的地方,后来衍生成诸多礼制功能的综合体。在泰山历代皇帝封禅中,明堂是帝王祭祀活动的重要场
所。“礼”的理想模式在明堂建筑中有充分的体现。比如武则天在洛阳建的“万象神宫”。北京天坛祈年殿是古代明堂式建筑仅存的一例,被列入联
合国世界文化遗产。三、陵墓陵墓建筑是中国古代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比如中国最著名的陵墓,位于陕西省西安市骊山北麓的秦始皇陵。四、
朝堂朝是宫城中帝王进行政务活动和礼仪庆典的行政区,在于显示帝王的唯我独尊。堂即民居中的堂屋,是传统宅第空间布局的核心和重点,家庭中
的敬神祭祖、宾客相见、婚丧大典、节庆宴饮的地方。传统民居中,堂屋的摆设是很有讲究的。五、阙、华表、牌坊阙:现在著名的阙多为汉阙。
唐宋以后演化成宫廷广场的礼制性门楼。华表是古代宫殿、陵墓等大型建筑物前面做装饰用的巨大石柱,是中国一种传统的建筑形式。牌坊,汉族
特色建筑文化之一。是封建社会为表彰功勋、科第、德政以及忠孝节义所立的建筑物。也有一些宫观寺庙以牌坊作为山门的,还有的是用来标明地名的。又名牌楼。
献花(0)
+1
(本文系小呆图书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