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语法知识(1)词类一.名词表示人或者事物、时间、处所、方位等名称的词。二.动词表示人或事物的动作行为、发展变化、心理 活动等意义的词。三.形容词表示人或事物的形状、性质、状态、颜色等的词。四.副词副词是用在动词、形容词前边,表示动作行 为的范围、时间、频率、语气等或性质状态的程度的词。五.量词表示事物或动作单位的词。六.数词表示数目的词。七.代词 代词是代替其他的词或者短语、句子的词。3、指示代词:用来区别人或事物,如“这、那(指人或事物)、这儿、这里、那儿、那里(指 处所)、这会儿、那会儿(指时间)、这么、这样、这么样、那么、那样、那么样(指性质、状态、方式、行动、程度)、这些、那些、这么些、 那么些(指数量)、每、各(指所有的或全体中任何一个)、某、另、别(确有所指,未说明哪一个)八、连词连词是连接词、短语或句子 的词,用来表示并列、选择、转折、递进、因果等关系。九.介词介词经常用在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的前面,构成介词短语,表示时间、 处所、方向、对象、方式、目的、比较等。如:从今天起、从第一组开始、往北走、比前几天好多了……常用介词及用法的顺口溜自 、从、以、当、为、按照,由于、对于、为了、到,和、跟、把、比、在、关于,除了、同、对、向、往、朝……用在名词代词前,修饰 “动”“形”要记牢。十.助词附加在词、短语、句子上起辅助作用的词。“的”、“地”、“得”用法的区分“的”主要用在名词前头 ,还可以附着在名词、动词、人称代词或形容词的后边,构成”的“字短语,表示人或事物的名称,如:我的、年幼的、复杂的。“地”主要用在 动词前头。“得”主要用在动词之后,表示补充或说明,如:复杂得多、灵敏得多、热得很、吃得好。十一.叹词表示感叹、呼唤、应答等 声音的词叫做叹词。十二.拟声词这是模拟声音的词。现代汉语语法知识(2)短语及短语的类型短语的成分词和词组合起来构 成短语,这些词就成了短语的成分。4、定语(()):在名词前面的用来修饰、限制名词,表示人或事物的性状、数量、所属等。如: 2、短语的类型(1)主谓短语主谓短语是由两个表示被陈述与陈述关系的词组成的短语,其中表示被陈述的对象的是主体,用 来陈述的是谓语。主语一般由名词、代词来充当,谓语一般由动词、形容词来充当。如:老师讲课 脸红电话响他讲话心情好 鲜花美小明走她聪明我们高兴(2)偏正短语是 由名词、动词或形容词与在它们前头起修饰作用的成分组成的短语,其中名词、动词、形容词是中心语,修饰名词的成分是定语,修饰动词、形容词 的成分是状语。定语、状语和中心语的关系,是偏和正的关系。如:(3)动宾短语动宾短语是由动词和后边受动词支配的成分地起组成的短语 ,其中受动词支配的是宾语,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结果、处所等。宾语主要由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的短语充当。如:(4)后补短语后补短语 是由动词、形容词和在它们后边起补充说明作用的成分一起组成的短语。起补充说明作用的成分是补语(有些补语前头要用结构助词“得”)。如: (5)并列短语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名词、动词或形容词并列组成的短语,词和词之间是平等的联合,没有轻重主次之分。如:(6)介宾 短语是由介词和后边的宾语一起组成的短语,用来表示时间、方位、处所、对象等等。如:(7)的字短语是由名词、代词、动词或形容词等 加“的”组成的短语。的字短语可以用来代替名词,相当于一个名词的功能。如:练习:指出下列短语的类型。现代汉语语法知识(3) 句子(一)按句子的用途和语气分类1、陈述句:是叙述事实的句子。句末用句号。如:我刚写好作业。2、疑问句:是提 出问题的句子。句末用问号。如:你到哪里去?3、祈使句:向别人表达某种请求、命令、劝阻、商量等意思的句子。句末用句号或叹号。如:不 能停留!4、感叹句:抒发感情的句子。句末用叹号。西湖多美啊!(二)按句子的内部构造分类1、主谓句:由主谓短语带上一定的语气、 语调构成的句子。如:雨是最寻常的。他性格温 和。忽然电话铃响了。今天星期一。2、非主谓句:由主谓句以外的其他短语或单个的词构成。如: 飞机!1950年夏天。(名词非主谓句) 站住!有人敲门。(动词非主谓句) 好!漂亮极了。(形容词非主谓句)指出下面的句子中哪些是主谓句。1、春天是百花盛开的美丽的季节。2、不能停留!3、西湖多么 美呀!4、禁止吸烟!5、这么高兴,到哪里去呀?6、忽然电话铃响了。7、勤劳的家庭是有规律有组织的。8、小溪流笑着往前跑。 二、句子的主干[句首状语],(定语)主语中心语‖[状语]谓语中心语<补语>(定语)宾语中心语。练习:用符号标示下列句子的成 分。1、田野上,沉甸甸的稻谷,像一垄垄金黄的珍珠。2、中国的历史有自己的特点。3、傍晚,满天乌云终于消散了。4、鲁迅是中国 一代文学的奠基人。5、科学终于以伟大的不可抑制的力量战胜了神权。6、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二)找句子的主干句子 的主干,由主语中心语、谓语中心语、宾语中心语组成。如:1、“[今天下午],(我们的)班主任‖[又]表扬了<一番>(做好事的) 同学。”这个句子的主干就是:班主任表扬同学。2、“(碧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这个句子的主干是:天空中挂着 圆月。3、“(当今的)社会是(一个充满竞争和挑战的)社会。”的主干是:社会是社会。练习找出下列句子的主干1、无数颗星 星在茫无际涯的宇宙中飞快地运动着。2、林红美丽的大眼睛在阴暗的囚房中闪着熠熠的光。3、就在雪的群峰的环绕中,一片奇丽的千里牧场 展现在你的眼前。4、鲁迅是中国一代文学奠基人。5、满天乌云顿时消散了。6、1949年10月1日,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 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7、北京的秋天是一个美丽的季节。8、我们的报刊、杂志、电视和一切出版物,更有责任作出表率。 单句和复句的区分单句只有一套句子成分,复句有两套或两套以上的句子成分。复句什么是复句?由两个或以上的单句组成的句 子称为复句,组成复句的单句叫做分句。复句的类型复句的类型有以下几种:并列复句递进复句转折复句选择复句因果复句假设复 句条件复句并列复句并列复句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并列组合而成。并列复句的几个分句之间是并列的、平等的。如:虚心使人进 步,骄傲使人落后。(直接组合)他一边跑,一边回头看。(借助关联词语组合)常用的关联词语有:“也”“又” “还”“既……又……”“一边……一边……”“一方面……另一方面……”“不是……而是……”等。 递进复句由两个有递进关系的分句组成,后一分句表示的意思比前一个分句进一层,如程度更深,数量更大,范围更广等。递进复句一般要用关 联词语连接,常用的关联词语有:“更”“而且”“甚至”“尤其”“特别”“何况”“不但(不仅、不只、不光)… …而且(并且、也、还)……”“尚且……何况……”等。例如:1、那雨下得大了,而且下了一整天。2、怀疑不仅是从消极方 面辨伪去妄的必要步骤,也是从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3、他今天的事情尚且没有做好,何况明天的呢? 转折复句由两个有转折关系的分句组成。后一个分句不是顺着前一个分句的意思说下来,而是转到相反或相对的意思上去。成对使用关联词语的 转折复句,前后两个分句的意思往往明显相反,转折、强调的意味比较重。常用的关联词语有“虽然(尽管、固然)……但是(可是、却)… …”等。单独使用关联词语的转折复句,前后两个分句的意思虽然不一致,但是并不明显对立,说话也不着重强调这种不一致,转折的语气比较 轻。常用的关联关联词语有“但”“但是”“可是”“然而”“却”“不过”等。如:1、叫我名字的陌生声音自然是有的,然而都不是美 女蛇。2、在学校里,有些同学很“用功”,可是不会用思想。选择复句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有选择关系的分句组成。各个分句分别说出两件或 几件相关的情况,表示从中选择一种。一种是无取舍的选择复句,只提出几种可能的情况,表示几种可能性是相容的,并不互相排斥。常用的关联 词语有“或者……或者……”“也许……也许……”;有些可能性是不相容的,非此即彼。常用的关联词语有“不是……就是……”“要么… …要么……”“是……还是……”因果复句因果复句一般由两个有因果关系的分句组成。有两种:一种是一个分句说明原因,另 一个分句说明由这个原因产生的结果。常用“因为(由于)……所以……”“之所以……是因为……”“因为”“由于”“所以”“ 因此”等关联词语。另一种是推论因果关系,前一个分句提出一个依据或前提,后一个分句表示由这个依据或前提推出的结论。这种结论带有主观 性,可能是事实,也可能不是事实。常用关联词语是“既然……就……”。1、既然普洛诃尔说它是野狗,那它就是野狗。2、既然你已知道这 个秘密,那就再也没有保密的必要了。假设复句假设复句一般由两个有假设关系的分句组成,前一个分句假设存在某种情况,后一个分句说明由 这种假设的情况产生的结果。常用的关联词语有“如果”“假若”“假如”“倘若”“要是”等,它们常和副词“那么”“就”’ “便”等配合使用。例如:还有一种假设复句,前一个分句假设存在或出现某种情况,并先退让一步,承认它为事实,后一个分句说出 一个跟假设的情况不相应的结果。常用的关联词语是“即使(纵然、哪怕、就算)……也……”。例如:1、这样的考证、新解,即使不 是牵强附会,也是以牺牲诗歌的艺术为代价的。2、浏览者即使就极小范围的局部看,也能得到美的享受。条件复句条件复句一般由两个有条 件关系的分句组成,前一个分句提出条件,后一个分句说明在这种条件下产生的结果。常用的关联词语有“只要……就……”“只有……才……” “除非……才(不、否则)……”等。例如:1、看来,只要确定不了时钟是如何敲响的,就无法解开灰姑娘童话之谜。2、只有靠自己观 察,才能知道实际的情形。3、除了学习功课以外,做各种课外活动,也要把想和做联系起来。还有一种条件复句,前一分句先排除一切条件 ,后一分句则说明不论在任何条件下都会产生相同的结果,结果是不以条件为转移的。常用关联词语有“无论(不论、不管)……都……”等 。例如:1、我们对于传说的话,不论信与不信,都应当经过一番思考。2、无论什么事情,工作也好,学习也好,“空想”和“死做”都不 会得到进步。3、无论什么人,不管他怎样忙,应该抽点功夫来想一想。练习一1、只有不断发展和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才能不断满足人民群 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2、尽管人们在实验室获得了比海王星上更低的温度,却一直无法获得零下三四百摄氏度的低温。3、如果能 找到这种金属或合金的话,那将引起电力工业上的一场划时代的革命。4、他们虽然是农家,却养不起牛马。5、米洛斯的维纳斯正是丢失了她 的双臂,才奏响了追求可能存在的无数双手的梦幻曲。6、不管人生多么艰辛,都必须愈挫愈奋,坚忍不拔,实现生命的价值。7、我们既要搞 好物质文明建设,又要抓好精神文明建设。8、哪怕是只休息一会儿,也有助于恢复体力。9、既然有了确凿的证据,那就可以逮捕他了。1 0、要是你们一个都不来,这个活动就没有开展的意义了。11、在这里成为问题的,已不是艺术效果上的数量变化,而是质量的变化了。 12、也许她的左手掌上托着一只苹果,也许是被人像柱支托着,或者是擎着盾牌,抑或是玉笏?13、不管是哪种场合,这都是极其自然,极 其富有人性的。14、这不仅提出了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根本要求,而且指明了实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根本途径。15、无论是战争 年代浴血奋战推翻“三座大山”,无论是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开展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还是进行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归根到底都是 为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16、卑怯的人,即使有万丈的喷火,除弱草以外,又能烧掉什么呢?17、人世原来有 人世的大书,我却连第一行文字还读不懂呢。18、人总是要死的,就看怎样死法,是屈辱而死呢,还是为民族利益而死?练习二1、不管外 边下起了大雨,但是他们还是按照约定一起去公园了。2、即使一直没有试验成功,但他一点儿也不气馁。3、既然他许下很多愿,我也不会同 意的。4、只要坚持下去,最后才能取得成功。4、他不仅忙了一天,而且精神抖擞。5、尽管你们来还是不来,但是我们都要去。6、今 年我们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但是明年还要取得更大的成绩。7、因为她长得很漂亮,所以她从小就爱帮助别人。8、观众用自己的选票选出了最 佳演员,然而最佳演员只有一个名额,所以虽然很多演员都得了不少票,但是这次只评出了一名最佳演员。2.动语和宾语搭配不当例:《 女神》出现,像一阵狂飙卷起了一代新的诗风,开拓了新诗的领域,为新诗运动奠下了显著的实绩。3.定语、状语、补语与中心语搭配不当 例:中学时代打下的坚实的基础知识,为他进一步自学创造了条件。4.主语和宾语意义上不能搭配判断词“是”置于主语和宾语之间, 主语和宾语常常都表示同一失误或相属的同类失误,或都表示行为活动。主语和宾语虽然不是直接成分,但两者意义上要求能搭配例:今年麦子的 收成是几年来收成最好的一年。(二)残缺或多余1.成分残缺*如果不符合省略的条件而缺少应有的成分,以致造成句子结构不 完整,表达的意思不准确,这叫做成分残缺2.成分多余*由于多了某个成分而使意思不清楚叫做成分多余。1.成分残缺(1) 主语残缺*(2)谓语残缺*(3)宾语残缺*(4)定语、状语残缺或不完整*集体的 大家的小红的别人的吃的 红的用的 大的粗短的手指笑了一下从书架上用日本话 欢喜得跳起来低声地说有信心追求理想 性情温和渐渐消逝这种精神美极了获得成功 平淡又忙碌很幼稚预先设计说笑聊天态度安 详找了半天烧火做饭长风呼啸万分痛苦皮肤 黝黑分析问题勤奋学习洗干净 暗得很神情痛苦一个例子埋头工作干得热火朝天热死了 热爱祖国一、句子的分类(一)句子成分分析 句子结构图(六大成分在句中所处的位置大体):1、[今天下午],(我们的)班主任‖[ 又]表扬了<一番>(做好事的)同学。2、我们‖[必须在天亮以前]到达(上级指定的)地点。如:1、(无数颗)星星‖[在茫无 际涯的宇宙中飞快地]运动着。2、(林红美丽的大)眼睛‖[在阴暗的囚房中]闪着(熠熠的)光。3、[就在雪的群峰的环绕中], (一片奇丽的千里)牧场‖展现〈在你的眼前〉。4、鲁迅‖是(中国一代文学奠基)人。5、(满天)乌云‖[顿时]消散了。6 、[1949年10月1日],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7、(北京的)秋天 ‖是(一个美丽的)季节。8、(我们的)报刊、杂志、电视和一切出版物,‖[更]有责任作出表率。如:1、对待错误和失 败的态度应该是:分析原因,总结教训,找到正确的道路。2、晚上我和爹管西瓜去,你也去。复句的构成方式1、直接组合,即由两 个或以上的分句按照一定的次序直接组合起来。如:做,要靠想来指导;想,要靠做来证明。2、借助关联词语组合起来。如:我和母亲也都 有些惘然,于是又提起闰土来。圆规一面愤愤的回转身,一面絮絮的说……有一种递进复句,后一分句是顺着前一分句从相反的 方面把意思推进了一层。常用的关联词语是“不但……反而……”“反而”等。例如:1、过去人类没有能征服沙漠,若干住人的地方反而为 沙漠所并吞。2、敌人的威胁不但没有使人们屈服,反而激起人们更大的愤慨。例如:1、虽然我一见便知道是闰土,但又不是我这记 忆上的闰土了。2、尽管灰姑娘连丢下一只水晶鞋都无暇顾及,就慌慌张张地奔出城堡,可这时魔法已经失效。注意:这类复句,前一个分句往 往有让步的意思,后一个分句顺势进行转折,重点是强调转折的部分。例如:1、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 屈服。2、与其碌碌无为地混一生,不如壮烈地死去!选择复句有两种。一种是有取舍的选择复句,表示对两种可能的情况有所取舍,常用“宁 可……也不……”“与其……不如……”等关联词语。例如:1、孩子飞也似的跑,或者蹲在乌桕树下玩石子。2、那件事你一直不提起, 也许是你忘了,也许是你认为不到时候。3、要么我们被困难吓倒,要么我们把困难搬掉。4、你是参加兴趣小组呢,还是留在教室里自习? 5、不是鱼死,就是网破。1、因为各拱相连,所以这种桥叫做石拱桥。2、大家因为时常见到听到接触到,都觉得那些事物平淡无奇,不足介 意。3、同样,一个思维不集中的人,可以研习数学,因为数学稍不仔细就会出错。例如:例如:1、假如只是埋头苦读,不动脑筋想一 想,那就得不到。2、我们若能这样追问,一切虚妄的学问便不攻自破了。3、要是你选择的是C,那就恭喜你答对了。注意:“无论”“不 管”等表示条件的分句不能只列举一个条件,而必须包括正反两方面条件或一切条件(可用虚指代词“什么”“怎么”代替。)指出下面复句属于 哪种复句类型。条件复句转折复句假设复句转折复句因果复句条件复句并列复句假设复句因果复句假设复句并列复句选择 复句条件复句递进复句条件复句假设复句转折复句选择复句改正下列句子中用得不恰当的关联词语。尽管虽然即使只有虽 然……但是……不管……还是……去掉“但是”/把“但是”改为“而且”也去掉“然而”一、单句运用中常见的错误( 一)搭配不当*(二)残缺或多余*(三)语序不当*(四)句式杂糅*(一)搭配不当1.主语和谓语搭配不当*2.动语和宾 语搭配不当*3.定语、状语、补语与中心语搭配不当*4.主语和宾语意义上不能搭配*1.主语和谓语搭配不当由于不理解词义的 配合或粗心大意而造成主语和谓语在意义上搭配不当例:它每年的发电量,除了供给杭州使用外,还向南京等地输送。汉语 的词可以分为12类。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和代词是实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拟声词和叹词是虚词。1、表示人的,如:教 师、学生、工人、老板、李白、白居易;3、表示抽象事物的,如:范畴、思想、质量、品德、友谊、方法;6、表示方位的,如:上、右、前 、后、中、西、北、前面、后边、南面、中间、之下、以上。2、表示具体事物的,如:房子、黄瓜、白菜、拖拉机、计算机;5、表示时 间的,如:过去、现在、今天、春节、早晨、黄昏;4、表示处所的,如:云南、上海、江南、边疆、亚洲;1、表示动作行为的,如:说、笑 、写、走、休息、学习;2、表示发展变化的,如:增加、扩大、提高、发生、出现;3、表示心理活动的,如:爱、恨、喜欢、想念、重视、 佩服;4、表示可能、意愿的,也叫能愿动词,如:能、会、敢、可、应、愿意;(能愿动词常常放在一般动词的前面。)5、表示趋向的,也 叫趋向动词,如:上、下、去、来、进、出、到、过、上来、起来;6、表示判断的,也叫判断动词,只有一个“是”。动词特征 (1)常作谓语或谓语中心,多数能带宾语。(2)能够前加副词“不”,多数不能加程度副词(3)多数可以后带“着”“了”“过”等表 示动态(4)有些动词可以重叠,表示短暂、轻微1、表示形状的,如:大、小、高、胖、笔直、长、短;2、表示性质的,如:好、坏 、美、纯粹、高明、美丽、诚实;3、表示状态的,如:快、慢、软、硬、拘谨、悠闲、忙碌、兴奋、激动。(形容词常常用在名词或动词的前 边,起修饰限制作用。如: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我在慢慢地赏玩、领略美好的时光。)4、表示颜色的,如:红、白、绿、黄、黑 等。形容词定义表示性质状态等特征:〔1〕能作谓语或谓语中心语和定语〔2〕性质形容词大都能受程度副词修饰〔3〕 不能带宾语〔4〕有小部分性质形容词可以重叠:早早(5)少部分单音性质性质形容词可带叠音词缀动形区别能否带宾语 动大多能,形否能否受“很”修饰心理动词、性质形能重叠方式:AAAABB(形)AAABAB(动)副词通常用 在动词、形容词前面,用来修饰、限制动词和形容词。如:他很高兴。小明刚刚经过。常用的副词有:很、更、非常、都、只、才、就、已经、曾 经、刚刚、立刻、马上、忽然、终于、大概、简直、难道、没、不,等等。副词与形容词的区别1)能否做定语形能 副否2)能否受“很”修饰性形能副否3)能否作谓语形能副否4)能否后带“些”性 形能副否如:个、台、条、双、对、群、类、米、公里、吨、次、回、趟、遍等。数词和量词常常连用,构成数量词。 表示事物单位的数量词常常用在名词的前边,如:一本书、三杯茶;表示动作行为单位的数量词常常用在动词的后边,如:去一次、说一遍、跑 一趟注意有的表示确数,如“一、二、两、三、七、十、百、千、万、亿、半”。有的表示概数,如:几、些、多、约;有的表示序数, 如:第一、初二、老三。注意数量增加和减少的表示法:数量增加要用倍数或百分数,可用“增加了”或“增加到“;数量减少只能用分数,可以 说”减少了“或“减少到”。1、人称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的名称。如“我、你、您、他、她、它、我们、你们、他们、她们、它们、咱们、自己 、别人、人家、大家、大伙。“自己”能和其他代词连用,起强调作用。例如:我自己、你们自己、大家自己)2、疑问代词:用来提出问题,如 “谁、什么、哪(问人或事物),哪儿、哪里、(问处所),多少(问数量)、多、多么(问程度),怎么、怎样、怎么样(问性质状态) ,什么、怎样、什么样(问方式行动)。代词代替某类词,就具有这一类词的语法功能;它所代替的词能充当什么句子成分,它也能充当什么句子 成分。常见的连词有:和、跟、同、而、或、而且、虽然、并且、但是、如果、只有、只要、因为等。助词可以分为三类:1 、结构助词:的、地、得、所、似的;2、动态助词:着(表示动作、行为正在进行中)、了(表示已经完成)、过(表示曾经发生过)”;3 、语气助词,放在句末,表示陈述、疑问、祈使或感叹等语气:啊、吗、呢、吧、呐、呀、了、么、哇”。如:“啊、喂、哟、嗨、哼、哦、哎呀 ”。叹词一般单用,独立成句。如:1、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表示感叹)2、喂,你听见没有?(表示呼唤)如“呜、汪汪、 轰隆、咯咯、沙沙沙、呼啦啦”。1、什么是短语?词和词组合起来,构成短语(也称词组)。如”打“和”篮球”两个词就组 合成“打篮球”,就成了短语。词和词可以按照一定的语序或依靠一定的虚词组合成短语。如:提醒幸福、拣麦穗、骏马飞奔、心 中的鹰、我的信念、想和做。短语的组成成分主要有:1、主语(=):是被陈述的对象,指明说的是“什么人”或“什么事物”。如:鲜花美 丽。﹏﹏2、谓语():是陈述的对象,说明主语“是什么”或“怎么样”。如:鲜花美丽。3、宾语(﹏):是在动词后面,表 示动作、行为所涉及的人或事物,回答“谁”或“什么”一类的问题。如:爱祖国、打篮球。(我的)祖国5、状语([])。如:[ 在今天]完成6、补语(〈〉)。如:走得〈飞快〉7、中心语(一般不标示或用着重号?标示)如:走得〈飞快〉从结构关 系看,短语可以分为主谓短语、偏正短语、动宾短语、后补短语、并列短语、介宾短语、的字短语等。说明:主谓短语可以回答“谁、什么怎么样 ”或“谁干什么”等问题。(我的)老师[恭敬地]鞠躬( 清晰的)字迹[小心地]翻阅(一个)顾客 [完全]相信(可爱)的人 [更加]坚强(可贵的)精神[多么]漂亮说明:左边一组都是由定语和中心语组成的偏正短语,右边一组都是由状语和中心语组成的偏正短语。敬畏生命吃包子热爱生活夸奖我爱好文学写文章庆祝回归修铁路安排工作盖房子说明:动宾短语可以回答“干什么”等问题。盛<满>好<极>了吓<跑>热<死>了牵<回去>大得<多>抱<起来>暗得<很>打量<一番>翻了<一阵>说明:左边一组都是由动词及其补充成分一起组成的动补短语,右边一组都是由形容词及其补充成分一起组成的形补短语,它们一起统称为后补短语。报纸杂志老师和同学改革开放唱歌和跳舞雄伟壮丽讨论并通过聪明、美丽而善良光荣而艰巨听、说、读、写妈妈、爸爸和我向沙漠从北京来在外面往北边走对大家比我关于学习沿着河岸在学校在深山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