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从物象到意象
2020-05-27 | 阅:  转:  |  分享 
  
<<从物象到意象

——古典诗歌赏析的基本路径>>.



在古典诗歌赏析过程中,很多学生感到困难的不是不知道该如何赏析,而是读不懂诗歌,不知道诗歌表达了什么、如何表达的。



李海林在《如何构建一个可用的阅读教学内容体系》一文中提出审美的两种阅读方式:鉴赏与解读。





所谓“鉴赏”,即解决“喜欢不喜欢”的问题,教学内容是“你喜欢文本的什么地方”、“文本的这个地方给你什么样的体验与感受”、“文本的这个地方为什么会给你这样的体验和感受”(“文本这个地方为什么好”)。

所谓“解读”,即解决“懂不懂”的问题,教学内容是“课文说了什么”、“作者对他说的东西是什么态度”、“你对课文说的东西有什么看法”、“你对作者的态度有什么看法”。我们认为,解读是鉴赏的基础,如果一首诗连内容都搞不明白,怎么能够弄清好在什么地方、为什么好呢?



对于如何读懂诗词,语文界已经探讨得很充分了。



汪丽蕾在《诗词鉴赏考点的外围突破与本体突破》中总结出外围突破法的“四看”,即看标题、看作者、看注释、看题目;对于诗歌本身,可采取审关键词句、析典型意象的“本体突破法”。

这些都是很有效的读懂诗歌的方法。但是对于为鉴赏作准备的解读,还显得过于粗糙与表层,解读与鉴赏的距离还偏远一些,正如胡健先生在《中国审美思潮史》中所指出:中国艺术的音乐精神经由魏晋六朝、到了唐宋,开始向“艺境”转化或深化,这就出现了中国古典美学中的意象与意境的理论,意象与意境理论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艺术的审美形态走向了成熟。

也就是说,对于诗歌的鉴赏如果不达到对意象与意境的审美,其实是没有解决中国古典诗词的鉴赏问题的。



如何在解读环节尽可能接近鉴赏呢?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引领学生去感知诗中的物象,进而感悟诗歌的意象,是帮助学生走进诗歌意境的重要路径。

据胡健先生的分析,文学作品中“象”的产生可追溯到人类早期的“天人相和”,进而发展到“兴”,即“通过艺术意象来唤起人们的审美想象与审美情感,从而来感染陶冶人们的心性,感发人们的情志,把人们带入一种不同于日常现实的审美的境界中去”;到了儒家的“自然比德”、道家的“天地大美”、《易传》中的“人与天地参”,进一步把人的内在思想感情与外在景物加以融合,出现了“立象尽意”的创作观念;到了魏晋时期形成了“穷情写物”、“澄怀味象”、“情以物迁,辞以情发”的心灵感应等创作体验、创作理论和审美观点。



这个发展过程,为“意象”、“意境”的出现奠定了实践和理论的基础。既然中国古典艺术如此重视“象”和“意”的关系,我们在解析与鉴赏古典诗歌的时候,就理所当然地要沿着这条线索去把握诗歌的特征,而其它的做法只能是辅助手段。



从上面的分析中可以看出,物象可能是诗人产生情感的触媒,也可能是诗人寄托感情的载体,如果我们能够理清诗歌中选用物象的特点与动机,就离诗人的内心世界不远了。



。物象的分析我在《物象的提示和暗示》一文中依据物象的功能将其分为提示性物象与暗示性物象。从诗歌选择的物象角度看,山川草木、日月星辰、江河湖海、花鸟鱼虫……几乎无所不包,无法对其进行可操作性归类,但是,如果从诗人的感觉区域来划分,则很好进行分类,如视觉方面的形状、大小、颜色、明暗,听觉方面的声音,嗅觉方面的气味,味觉方面的味道,触觉方面的冷暖、软硬、轻重,等等。





事实上,我们在对诗歌中物象进行分析时,恰恰是在沿着诗人的感觉进入,这样才能从物象中感知诗人的感受,进而理解诗人创作时的心理和情感。

单个的物象与诗人的情感融合就形成了意象,创作出的作品大多属于托物言志类(我以为一些以历史人物为题材的诗歌也可以归入此类,只不过物象是人而已);多个物象的组合形成画面,画面与诗人的情感融合则形成意境,这样的作品大多属于借景抒情类。



不论诗歌的题材如何复杂,手法如何灵活,创作的思维展开方式无非如此。因此,如果我们能够从诗歌中物象的特点分析切入,就能够感受到诗歌创设的艺术氛围,体会到诗人在具体的艺术情境里的感情基调,这样再根据诗歌的题材类别进一步分析,诗歌的主要内容就可以把握得比较充分、准确了。

诗歌的题材与意象、情感之间的关系可大致整理如下:



1.送别诗

主要意象:文题(送、赠、别),柳、酒、歌、长亭短亭、灞桥、南浦

情感要点:离情别绪、深情厚谊、激励劝勉



2.爱情诗

主要意象:鸿雁、双燕、鸳鸯、青鸟、红豆、桃花

情感要点:款款深情、绵绵思念、离愁别恨

3.边塞诗

主要意象:边关、玉门、羌笛、胡马、黄河、桑干、并州、阴山、长城、黄沙

情感要点:边塞风光、奋勇杀敌、誓死卫国、征人愁怨、思乡思亲、同情批判

4.山水田园诗

主要意象:高山流水、明月清风、春草秋叶、农家小景

情感要点:宁静、闲适、恬淡、向往、厌恶污浊、隐逸情怀



5.行旅诗

主要意象:驿站古道、舟马征铎、杜鹃鸿雁、浮萍飞蓬、孤馆月色

情感要点:旅途艰辛、漂泊无依、思乡思亲、孤独寂寞、归期遥遥

6.咏物诗

主要意象:松、竹、梅、兰、菊、蝉、蜂、鹤、雁

情感要点:清高孤傲、无畏无求、无人理解、壮志难酬

7.咏史诗

主要意象:古迹、古人

情感要点:借古讽今、盛衰无常、物是人非、壮志难酬

刘勰在《文心雕龙?知音》中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对于诗歌而言如何“披文入情”?就是要从最容易感知到的物象入手,把握住物象的特点,梳理清物象之间的联系,从物象与情境营造的氛围中探索诗人的思想感情,这便是解析诗歌内容的基本路径。

下面通过具体的例子来说明一下:

孤雁杜甫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从诗歌的题目和诗歌描写的主要物象来看,这是一首咏物诗,即托物言志。诗中的孤雁是什么形象呢?它不喝水不啄食,只是一个劲地飞着叫着,思念和追寻着它的伙伴。又有谁来怜惜这浩渺天空中的孤雁呢?然而它和雁群相失在云海弥漫间,它望尽天涯,仿佛伙伴们就在眼前;它哀鸣声声,好像听到了同类的呼唤。

从失群孤雁的身上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诗人的影子:他在当时社会里故交零落,处境艰难,心中充满失意之感和哀伤之情。



这首《孤雁》表达的就是诗人于乱离飘泊中失群人的痛苦心情。那么,诗的最后一联描写野鸦的意图是什么?孤雁念群之情那么迫切,它那么痛苦、劳累;而野鸦们全然不懂,它们纷纷鸣噪不已。作者在此用了反衬的手法,进一步突出了孤雁无人理解的孤独。从意象的民族心理基础看,雁虽孤却象征着有志之人,而鸦则往往是无知者或者小人的象征,两相对照,诗人的创作意图就清晰可见了。



枫桥夜泊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这首绝句选用的则是一组物象,由这组物象构成一幅丰富的画面,因而属于借景抒情之作:秋天的夜晚,一艘远道而来的客船停泊在姑苏城外的枫桥边。



明月已经落下,几声乌鸦的啼叫飘荡,满天的寒霜,这清冷的水乡秋夜,陪伴着舟中的游子,让他感到是多么凄凉。诗的第一句,写出了诗人所见、所闻,描绘出一幅凄清的秋夜羁旅图,凄凉、昏暗的景与应试落第的凄苦心境是一致的。



而江边的枫树、点点的渔火,却是暖色调的,在昏暗、凄凉的背景下显得异常突出,但此诗表达的是落魄学子那种失意和感伤,温暖的枫树、渔火都不属于他这个匆匆的过客,因而更加反衬出他内心的落寞与凄凉。



诗的后两句是通过声音来表达情感的,寒山寺的夜半钟声,不但衬托出夜的宁静,更在重重地撞击着诗人那颗孤寂的心灵,让人感到时空的永恒和寂寞,产生出有关人生和历史的无边遐想。



由此可见,不同的物象、不同物象的使用方式,既可能是诗人当时处境的再现,更是诗人内心世界的折射,我们可以沿着由物象到画面、由意象到意境的刻画、组合、融造的过程,寻找到诗人情感的脉搏,进而达到心与诗合的鉴赏效果。



献花(0)
+1
(本文系冰海明月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