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诗歌:大地的歌吟.docx
2020-05-30 | 阅:  转:  |  分享 
  
[单元导读]本单元以“大地的歌吟”为主题,五首诗歌集中写诗人对祖国、对大地母亲的颂扬之情。本单元的诗歌不单是借景抒情,还力求通过具体的物象
和对人类存在的联想和思索,来把握更本质、更具有思想含量的诗意。诗人通过塑造“河床”“金黄的稻束”“半棵树”等中心形象而引发无限的联
想,由点及面、由空间而时间地形成一个探寻人与大地的结构,即对自然、土地、生命的沉思。诗人通过不同的艺术手法将“诗”与“思”融合在一
起。《河床》通过对高原地域色彩的特有意象的捕捉,进入历史,进入生命。《金黄的稻束》由寻常的农村生活景象生发出不寻常的诗情,将清明的
思想、澄清的理性与真挚的情愫、坚挺的意象不可分割地交融在一起。《地之子》从“大地”与“天国”的比照中,进一步升华了对大地母亲的爱怜
之情,增强了诗作的哲理性与感染力。《半棵树》用那种被雷电劈去了一半身躯却依然坚韧不拔、生命不息的半棵树意象,鲜明地体现了“文革”中
正直的知识分子的人格形象。《边界望乡》以个人的感受传达既具古典意味,又与现代千千万万游子心灵相通的乡愁——一种具有更高层次的社会价
值与美学价值的情境。河床常识积累1.作者简介昌耀(1936—2000),原名王昌耀。中国伟大的民族诗人。籍贯湖南桃源。其代表作有
《划呀,划呀,父亲们!》《慈航》《意绪》《哈拉木图》等。昌耀在中国新诗史上是一座高峰,其历史地位已为人所共识。他是一个独具生命魅力
且有持续艺术创造力的诗人,他的作品情感深沉且充满西北地域特色。他的诗以张扬生命在深重困境中的亢奋见长,感悟和激情融于凝重、壮美的意
象之中,将饱经沧桑的情怀、古老开阔的西部人文背景、博大的生命意识构成协调的整体。他甘于寂寞的思想气质和写作心态,赢得了诗坛的尊重。
2.背景探寻《河床》记录了“反右”时期诗人以无罪的“戴罪之身”在西部乡村服刑的生命行迹,以及在结束了那段岁月后,诗人置身于现代场景
中,再次从那座大高原上折射的精神生命图像。这些诗从整体上显示出一种沉郁顿挫的大生命的庄重与阔大。对苦难的深刻体验和对青藏高原原始风
情的描述,是昌耀创作的两个最重要的灵感源泉。该诗以第一人称的口吻写“河床”,诗人不仅传达出神秘而雄性的河床给人的奇异感觉,而且推及
黄河源头,显示出母亲河的精神生命。也正是这种神秘、孤寂、阳刚、大气的气质与诗人自身生命过程中折射出的情绪交叉综合在一起,使我们感受
到一个特殊年代诗人命运的行迹,一种劫后余生的生命律动。名言警句作者名句1.人生困窘/如同在一条/不知首尾的长廊行进/四周都见血迹/
仁者之叹不独于/这血的真实/尤在不可畏避的血的义务——《仁者》2.我们商定不触痛往事/只作寒暄/只赏芳草/因此其余都是遗迹/时光不
再变作花粉/飞蛾不必点燃烛泪/无需阳光寻度/尚有饿马摇铃/属于即刻/唯是一片芳草无穷碧/其余都是故道/其余都是乡井——《一片芳草》
《河床》赏析昌耀的《河床》,以辐射性的构思,无限伸展的空间序列形式,为我们勾勒了一幅黄河源河床的巨人般躺倒、巨人般屹立的形象。这首
诗,通篇采用了“自述”的形式,诗人代替河床发言,这就避免了我们读诗时“隔”的感觉,也避免了我们已经不感到新鲜的“母亲”“摇篮”之类
的肤浅的赞美。当我们读到这首诗的第一行“我从白头的巴颜喀拉走下”时,从审美心理上就已经与河床成为一体了,审美距离也随着诗歌感性的递
进而递进,直至消失。这正是诗人巧妙的抒情手法的成功。另外,这首诗的意象构成也是十分独特的,有实有虚,虚实相生,显得既不拥塞又不空洞
。实的如“白头的雪豹默默卧在鹰的城堡,目送我走向远方”,“唐古特人的那些马车”,“在我隘口的深雪潜伏达旦的那个猎人”等,给人以具体
的视觉刺激。虚的如“我坚实宽厚、壮阔。我是发育完备的雄性美”,“我是父亲”,“我在每一个瞬间都表现为大千众相”,“是眩晕的飓风”,
“我是时间,是古迹。是宇宙洪荒的一片腭骨化石。是始皇帝”,“是不可测度的深渊”,“是结构力,是驰道。是不可攻克的球门”等,给人以空
洞虚幻的美感。读这样的诗,我们感到的不是什么画面,而是具有质感、有体积感的河床本身。诗人的思绪纷纷扬扬,但又都像辐条一样紧紧地辐辏
在所咏唱的核心意象——河床上,这就避免了由于意象庞杂给人造成的审美疲劳,同时又使读者获得了“真力弥满,万象在旁”的审美享受。在为数
众多的歌唱黄河的诗中,昌耀的这首《河床》真正称得上独标逸韵、另铸伟辞了!诗魂永在——谈昌耀的诗歌创作昌耀对于诗坛而言,是一个独特的
现象。当诸多的诗人在诗潮中随波逐流,他却卓然独立于高原之上,以雄奇、高邈、博大、精微,塑造了自己的诗歌品格。他的诗以张扬生命在深重
困境中的亢奋见长,感悟和激情融于凝重、壮美的意象之中,将饱经沧桑的情怀、古老开阔的西部人文背景、博大的生命意识,构成协调的整体。诗
人后期的诗作趋向反思静悟,语言略趋平和,很多诗作以不分行来表达,有很强的知性张力,形成宏大的诗歌个性。诗歌精神的民间性质,生命感受
的原始本能性质,意象的自然性质,语言节奏的元初性质,这些特点奠定了昌耀一生创作的基调。对于昌耀,不宜用一种精神去概括他的整个生命状
态和诗歌作品。昌耀的诗是大西北无数生命的灵魂,有极强的地域性。西部之于昌耀,有如湘西之于沈从文、北京四合院之于老舍。论者以为,任何
一个作家或诗人都有他独特的生活背景作为创作的总根源。他是一个中国诗人,大西北作为他诗歌的语境,把自己的心灵、肉体和山川草木融为一体
,是非常独特的。从青海的高车到一百头雄牛,从空城堡的废墟到黄河的河床,西宁的24部灯……他所写的诗都是与他生命生存紧密相连的特殊情
境,虽然表现的是心态和精神,但和他生存的世界已像血与肉一样不可分割。一个国外作家曾经谈到,地域性对一个作家是特别重要的,就是说,只
有在本土去深入挖掘生命存在的根基,也许他的作品才越有深度,越有特色。昌耀的诗歌,都是从本体出发的本源性的东西。借用俄国一位作家的话
说,昌耀是大自然赋予诗的一个器官,是天生的诗人。他的诗有泛神化的创新和宗教意味,但本质上是“人之诗”。在具体的意象择取中,昌耀善于
把高原的历史传说和现实的生活细节结合起来,从而在人类最基本的生活形态中体现他们最高贵的精神品格,就像那首长诗《雪、土伯特女人和她的
男人及三个孩子之歌》带给我们的一样。昌耀诗的语言是充分散文化的,常有意选择一些奇谲的词语来制造刚健、雄浑甚至不协调的效果。他不是任
何艺术潮流的追随者,他以虔诚、苛刻的我行我素来完成自己的诗和自己的生命,他在诗坛树立的是一个“不容模拟的姿态”。就诗歌来说,有各种
各样的杂质。作为纯粹的诗歌,某种程度上更接近艺术本身的规律,接近艺术,更是对生存状态的真实揭示。纯正在某种程度上也是诗歌的一种理想
。相对来说,这种真诚真实的写作叫纯正。实际上有的写诗的人写了一生,都在写假话,写来写去,都是用自己的嘴说别人的话。真正把自己的真实
感受、自己的喜怒哀乐真实地表达出来的诗人并不是很多。叶芝年老的时候写过一首诗:“情欲和暴怒侍候我的暮年。”他把那种欲望的发泄,易怒
的情感真实地表现出来。艾略特谈叶芝时说,用40年时间,才写出这样真实的诗句。昌耀有独特创造力的诗在中国诗歌史上是罕见的。赏析昌耀
相比其他诗人的诗歌组合,显得势单力薄。昌耀虽然走了,但是我们分明可以看到另一个世界的同道们:屈原、李贺、王勃、王国维正站在道路两旁
,欢迎他终于脱离了苦难的人生,以人道的角度来评价诗人的仙逝。应该相信,时间会证明一切,因为理解与认知一位从来都身处文化边缘的著名诗
人,是需要漫长时间的。可是我们已经感觉到了诗人带给人间所能显露出的鲜艳的精神曙光。孤寂中的昌耀是一个精神上的昌耀,照亮他脚下的大地
,同样也照亮他身后的诗歌。点击素材“我是屈曲的峰峦。是下陷的断层。是切开的地峡。/是眩晕的飓风。”“我张弛如弓。我拓荒千里。/我是
时间,是古迹,是宇宙洪荒的一片腭骨化石。”运用示例我是屈曲的峰峦。是下陷的断层。是切开的地峡。是眩晕的飓风。人生一世,哪里是适合自
己的位置?茫茫人海,我将扮演何种角色?找准了自己的人生位置,就好比列车进入了运行轨道,就像夜行人看到了北斗星。那么如何定位自己的人
生呢?准确地定位人生,我们首先要对自己有足够清楚的认识,只有正确地认识到自身的优势与劣势、长处与短处,我们才能将自己放在合适的高度
去生活。“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深知自己不适应官场的尔虞我诈,便毅然离去,这也才成就了酒中诗仙的传奇。美国的好
莱坞巨星史泰龙从来就不相信自己只能是生活的配角,在毫无名气的情况下,他坚持在自己写的《洛奇》一剧中当主角,终于一炮走红,成为好莱坞
武打动作巨星。——高考作文《定位人生》金黄的稻束地之子半棵树边界望乡常识积累1.作者简介(1)郑敏,1920年生,诗人、学者
。是抗战后期崛起的大后方学院派青年诗人中的一位。郑敏对中国的新诗有许多精辟、独到的见解,她主张诗要含蓄、朦胧;主张诗要有丰富的意象
和多样、浓重的色彩;主张写诗切忌平铺直叙,诗要有高潮。她与陈敬容、唐湜、杜运燮、杭约赫、唐祈、袁可嘉、穆旦、辛笛合称为“九叶诗人”
,作品有诗集《九叶集》《八叶集》《寻觅集》《心象》等。(2)李广田(1906—1968),字洗岑,曾用笔名黎地、曦晨等。山东邹平人
。他的散文集有《画廊集》《银狐集》和《雀蓑记》,大多抒写内心感怀和乡土人生,追求恬淡静美的文风和浓厚的泥土气息。抗日战争爆发后,流
亡于西南内地,先后在一些中学和西南联大任教,积极参加爱国民主运动。随着生活的变迁和思想进步,所作散文集《圈外》《回声》和《日边随笔
》,视野较前开阔,静美的氛围渐为感奋的心曲和警策的理趣所代替,文笔更为练达简洁。同时著有长篇小说《引力》、短篇小说集《金坛子》和评
论集《文学枝叶》等。(3)牛汉,1923年生,原名史成汉,曾用笔名谷风,山西定襄人,蒙古族。现为中国诗歌协会副会长、中国作协全国
名誉委员。1940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诗集《彩色的生活》《祖国》《在祖国面前》《温泉》《爱与歌》《蚯蚓与羽毛》《牛汉抒情诗选》,散
文集《童年牧歌》《萤火集》,诗论集《学诗手记》《梦游人说诗》等。(4)洛夫,1928年5月11日出生于衡阳市衡南县相市乡相公堡。国
际著名诗人、世界华语诗坛泰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者、中国台湾著名的现代诗人,名作《石室之死亡》广受诗坛重视,因近乎魔幻的表现手法,被
称为“诗魔”。曾被评为中国十大诗人,并排首位。洛夫和余光中一直被世界华文诗坛誉为双子星座。2.背景探寻(1)《金黄的稻束》写于20
世纪40年代,作者在海德格尔的书里读到“诗歌是哲学的近邻”时,心灵被深深地震撼,而使其心有所属,作者自己说:“一个昆明常有的金色黄
昏,我从郊外往小西门里小街旁的女生宿舍走去,在沿着一条流水和树丛走着时,忽然右边闪进我视野的是一片开阔的稻田,一束束收割下的稻束,
散开,站立在收割后的稻田里,在夕阳中如同镀金似的金黄,但它们都微垂着稻穗,显得有些儿疲倦,有些儿宁静,又有些儿寂寞,让我想起安于奉
献的疲倦的母亲们。”“那流水有声无声地汩汩流过,它的消逝感和金黄的稻束们的沉思宁静形成对比,显得不那么伟大,而稻束们的沉思却更是我
们永久的一个思想,回忆40年代大学时的哲学课和文学课,它留在我心灵深处的不是具体的知识,而是哲学和文学,特别是诗,它酿成酒,香气四
溢。”(2)《地之子》是李广田早期诗的代表作,这首诗一扫作者过去诗中沉闷、忧惋的气氛,格调坚定明朗、俊朴豪放,从浓烈的泥土芳香中,
显露出深厚的生命力量。它是作者热爱生活、热爱祖国故土这一美好思想感情的凝聚和升华。表明了他不求浮华、惟愿踏踏实实地去寻求人生意义的
严肃生活态度。(3)《半棵树》是1972年在湖北咸宁文化部“五七”干校,诗人看到同是“下放”的冯雪峰瘦削的形象受触发而写的。这“半
棵树”可以说是暗指冯雪峰,但又不完全是。这首诗的象征意味极其鲜明,它更象征着那些桀骜不驯的生命,象征着秉守正道、维护尊严的知识分子
的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与韧性的战斗传统。(4)《边界望乡》为诗人1979年访问香港时所作,当时诗人赴台已整整30年。作为一名生于大陆
,后生活于台湾的诗人,当他应邀访港,参观落马洲,隐约见到望远镜中的故国山河时,诗人的心情异常激动,“昔我往矣”,风华正茂;“今我来
思”,两鬓飞霜。而耳畔响起的数十年未闻的鹧鸪的鸣叫,更唤醒了他心中蛰伏了30年的故国之思。全文按逻辑顺序写了诗人登山、望乡、怀乡、
想象,到最后回到现实偿愿无望的过程,抒发了诗人作为海外游子的那种惆怅而黯然神伤的故国情怀。3.相关知识“汉园三诗人”所谓“汉园三诗
人”,即指上世纪30年代中国现代派诗歌创作中三位风格独异的诗人:何其芳、李广田、卞之琳。1936年他们出版了合集《汉园集》,内收何
其芳《燕泥集》、李广田《行云集》、卞之琳《数行集》,因此而得名。他们注重以诗歌传达独特的气质:何其芳主要表现青年人朦胧的理想和淡淡
的忧伤;李广田的诗歌,风格质朴,蕴藉深沉;卞之琳善于在不露声色中深含情感与哲理,对现代诗歌的客观化、非个人化等艺术手法进行了有益的
探索,文字奇巧。名言警句牛汉名言1.再丑的东西,孩子都能把它画美了;再美好的东西,大人也许把它画丑了。2.所有的伤疤下面都有深深的
根啊。洛夫名言1.如果你迷恋厚实的屋顶,你就会失去浩瀚的繁星。2.雁回衡阳,因为风的缘故。3.心中若有诗,瞬间即永恒。面向大地的沉
思——郑敏《金黄的稻束》赏析这首小诗让我们想到米勒的油画《拾穗者》,诗中所呈现的不是古典的中国式的空灵飘逸的意境,而是在现代中国苦
难的土地上,在欧风美雨的吹打中,慢慢滋长起来的,由困惑、探索而凝结成的趋向庄重沉思的诗境。诗思由暮野中金色的稻束导入,很快转入一系
列似乎不相关联的意象——黄昏路上疲倦的母亲;高悬在树巅上的“收获日的满月”;如雕像一般静默的远山;最后定格于金色的稻束在一片伸向远
方的秋野中低首沉思。然而笔墨断处意脉不断,内在的关联将这些个别的意象连接起来:“金色的稻束”,意味着收获,它充盈着丰收的喜悦,更是
对艰辛劳作的馈赠;它浸透着烈日之下的汗滴和风雨之中的泥泞,寄托着劳动者对幸福的期待和对匮乏的忧虑;也耗蚀着母亲原本丰满的脸庞——那
在辛劳与忧虑中渐渐憔悴的脸庞。“稻束”与“母亲”两个意象由此相遇,漫长岁月中的艰辛和期待,使秋日的收获与老去的母亲映射出令人心酸的
美丽,这种美丽与那高悬在树巅上的“收获日的满月”既有形的关联——母亲的脸与满月,更有神的比附——一种收获的满足——无言的欣悦,升起
于树巅,并不伟大,但丰盈自足。圆月之后,是远山,它仿佛很远,构成一个静穆的背景,如油画的底色,浮雕般衬托出稻束的金黄、母亲的苍老、
圆月的荧白;又仿佛很近,在苍茫的暮色中逼近我们的心灵,以比雕像更静默的姿态压迫我们感受到某种尚未说出的秘密;其实这不是什么秘密,它
只是在群山之围中,一代一代人默默演绎着的生存的轨迹,也就是母亲的老去、稻束金色的沉积和收获日的满月一次次地升起……诗人由近而远,一
层一层拓展出一个开阔的诗意空间,但诗思在此转向,诗人收回伸向远方的视点和思绪,重新落到近景中的稻束,那由母亲、满月、群山拓展开来的
思绪,共同熔铸出稻束凝重的身影——“肩荷着伟大的疲倦”在“秋天的田里低首沉思”。为生存而操劳的疲倦,虽没有改天换地的壮烈,却是支撑
民族、生命繁衍生息的根基,它是伟大的但又是沉默的,即使在最辉煌最丰盈的秋日,也只是“低首沉思”。历史的长河中,那属于“金黄的稻束”
的群体,早已模糊为一个暗淡的背景,无声无息地滋生和死亡,无声无息地支撑起英雄的伟业,也肩荷起历史的苦难。而它们只是“静默”“静默”
,在静默中继续自己辛劳的生命。但在这静默中,我们感到稻束兀然耸立如一座丰碑,显示出群山一般厚重不迁的品格和不可藐视的力量,真正的历
史靠它支撑。那由英雄的名字缀结成的历史,不过是其下“一条流去的小河”,只有这“稻束”的类属,才能以始终沉默的姿态,进入人类的思想。
对于习惯中国传统诗意思维的读者来说,初读这首诗可能会有些理解上的困难。现代主义的诗歌已不再满足于单纯地写景状物抒情,对宇宙、历史、
人生的哲理性关注不仅深深浸入诗人们的思想,也介入诗的艺术中。充分发挥形象的力量,将抽象的观念、深厚的情感寓于可感的形象之中,使“思
想知觉化”,这是九叶诗人们从西方后期象征派和现代派诗人如里尔克、艾略特、奥登那儿学来的表现手法。《金黄的稻束》成功地运用了这种表现
手法,诗人一下子连用五个意象,借助象征和联想,将知性与感性糅合为一体,在连绵不断的新颖别致的局部意象转换中,含蓄地表达出对丰产、收
获、土地、母亲等极平凡又极伟大的事物的充溢着哲思的赞美。“稻束”的意象实际蕴涵着一种对生存的根基性的归依和沉思。相对于传统,这是“
异调”,这是近代中国的屈辱历史和外来文化的影响共同培植起的异调。郑敏一九四三年毕业于西南联大哲学系,深受西方音乐、绘画熏陶和德语诗
人里尔克的影响。里尔克在他的《慕佐书简》中这样写道:“我们的使命就是把这个短暂而羸弱的大地深深地、痛苦地、深情地铭刻在心,好让它的
本质在我们心中‘不可见地’复活。”《金黄的稻束》正体现出诗人追寻“大地”的沉思,“大地”是什么?大地是根基,是我们的栖息之所,是我
们的存在之根,是一切产生之地又必将回归之地,被践踏被忽略被遗忘是“大地”的特征。在诗的歌咏中,为苦难所遮蔽的“大地”被带入澄明,它
的伟大、它那不可动摇的坚实性,在人们心中潜在地复活。这是中国现代知识分子虔敬地以自己的心灵去感受去体验去逼近劳动者卑微存在的尝试。
隐逸、悲悯、闲适的传统田园情怀被充满宗教般谦卑的形而上的沉思取代,一种不同于“不语婷婷日以昏”的感伤,也不同于“行到水穷处,坐看云
起时”的超逸的思绪,渗透到这片有着油画般厚重质地和斑斓色泽的秋野暮色图中,这种哲理化倾向打造出全诗深邃的意境。(有删改)诗人与酒洛
夫岁末天寒,近日气温骤降,唯一的乐趣是靠在床头拥被读唐诗。常念到白居易的《问刘十九》:“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
一杯无?”我忽然渴望身边出现两样东西:雪与酒。酒固伸手可得,而雪,却难得一见。小时候读这首诗,我只能懂得四分之三,最后一句的味道怎
么念也念不出来,后来年事渐长,才靠一壶壶的绍兴高粱慢慢给醺了出来。对于饮酒,我徒拥虚名,谈不上酒量,平时喜欢独酌一两盏,最怕的是轰
饮式的闹酒;每饮浅尝即止,微醺是我饮酒的最佳境界。一人独酌,可以深思漫想,这是哲学式的饮酒;两人对酌,可以灯下清谈,这是散文式的饮
酒。但超过三人以上的群酌,不免会形成闹酒,乃至酗酒,这样就演变为戏剧性的饮酒,热闹是够热闹,总觉得缺乏那么一点情趣。有人说,好饮两
杯的人,都不是俗客,故善饮者多为诗人与豪侠之士。张潮在《幽梦影》一文中说:“胸中小不平,可以酒消之;世间大不平,非剑不能消也。”这
话说得多么豪气干云!可是这并不能证明,雅俗与否,跟酒有绝对的关系。如说饮者大多为世间打抱不平者,替天行道,一剑在手风雷动,群魔魍魉
皆伏首。而诗人多为文弱书生,而感触又深,胸中的块垒只好靠酒去浇了。酒可以渲染气氛,调剂情绪,有助于谈兴,故浪漫倜傥的诗人无不喜欢这
个调调儿。酒可以刺激神经,产生灵感,唤起联想。二十来岁即位列“初唐四杰”之冠的王勃,据说在他写《滕王阁》七言古诗和《滕王阁序》时,
先磨墨数升,继而酣饮,然后拉起被子覆面而睡,醒来后抓起笔一挥而就,一字不易。李白当年奉诏为玄宗写清平调时,也是在烂醉之下用水泼醒后
完成的。“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他的《将进酒》字字都含酒香。如果把他所有写酒的诗拿去压
榨,也许可以榨出半壶高粱酒来。据《世说新语》所载:一天刘伶酒瘾发作,向太太索酒。太太一气之下,将所有的酒倒掉,并且把酒具全部砸毁,
然后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劝他说:“你饮酒太过,非养生之道,必须戒掉。”刘伶说:“好吧,不过要我自己戒是戒不掉的,只有祝告神灵后再戒。”
他太太信以为真,便遵嘱为他准备了酒肉。于是刘伶跪下发誓说:“天生刘伶,以酒为名;一饮一斛,五斗解酲。妇人之言,慎不可听!”祝祷既毕
,便大口喝酒,大块进肉,醉得人事不知。在这方面,苏东坡的太太就显得贤惠得多。《后赤壁赋》中有一段关于饮酒的对话,非常精彩。话说宋神
宗元丰五年十月某夜,苏东坡从雪堂步行回临皋,有两位朋友陪他散步而去,这时月色皎洁,情绪颇佳,走着走着,他忽然叹息说:“有客无酒,有
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宵何?”一位朋友接道:“今者薄暮,举纲得鱼,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乎?”有鱼就好办,于是苏东坡
匆匆赶回去跟老妻商量。苏夫人果然是一位贤德之妇,她说:“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需。”只要听到这两句话就够醉人的了。中国古
典诗中关于友叙、送别与感怀这一类的作品最多,故诗中经常流着两种液体,一是眼泪,一是酒。泪的味道既咸且苦,酒的味道又辛又辣,真是五味俱全,难怪某些批评家认为中国的文学是纯感性的。赏析在台湾诗坛,洛夫和余光中这两个名字总被联系在一起,大家称他俩为“文坛双星”,但相比余光中在大陆的人气,同年出生的洛夫总显得落寞一些。其实在学术界,洛夫的光彩早已为人所知,他被誉为“最杰出和最具震撼力的诗人”,因其诗歌作品的表现手法近乎于魔幻,又被赠予“诗魔”的称号。读《诗人与酒》,我们惊叹于诗人的文学才华和独到的思维视角。点击素材“但我的脚却永踏着土地,/我永嗅着人间的土的气息。/我无心于住在天国里”——《地之子》“望远镜中扩大数十倍的乡愁/乱如风中的散发/当距离调整到令人心跳的程度/一座远山迎面飞来/把我撞成了/严重的内伤”——《边界望乡》运用示例“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远离家乡,漂泊在外,牵心扯肺的痛莫过于乡愁。乡愁乱如风中的散发,挥不去,剪不断,常常拽着你的脚,登高望乡,潸然泪下。淡漠的,是不知不觉的拥有;长久的,是与生俱来的乡愁。曾经,虔诚地望着远方,来不及回头,说走就走;如今,顾首回眸,泪光滴漏,又哪里来的江楼?梦中,多少次徘徊的门口,乡里沟渠流淌的悠悠……身在他乡,我永嗅着人间的土的气息,我将用故乡深情的守候?——散文诗《乡愁》
献花(0)
+1
(本文系牛老师推荐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