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全529
2020-06-02 | 阅:  转:  |  分享 
  
读汪全集0529《我的小学》(19920806;1993《作家》6)汪:我读的小学是县立第五小学,简称五小,……有一支校歌…歌词如下:西[1
]挹神山爽气,东来邻寺疏钟,看[2]吾校巍巍峻宇,连云栉比列其中。半城半郭尘嚣远,无女无男教育同。桃红李白,芬芳馥郁,[3]一堂济
济坐春风。愿少年,乘风破浪,他日毋忘化雨功。抟扶摇按:编号是我加的。学校而有校歌,精神了。但是我对民国的校歌总是鄙夷得很。主要的原
因就是“文言腔”。譬如[1],“挹”是多义字,这里是何义?它非口语词,一年级乡下孩子咋懂呢?训练小狗听声音动作吗?它如“吾”、“毋
”,哪有“我们”、“不”来得既响亮,有通俗,男女老少文野一听知道唱啥了。关于[2],阿汪的小学再“县小”,那也不如县中吧?而县中不
还是乡巴佬中学吗?我知道,乡下不差地皮,看了下面说“天地坛”我就叹为观止了。这是上海市区不能比的。可是一家小学有“连云栉比”的“巍
巍峻宇”?怎么个“连云栉比”法?故宫缩小到1%,99.9间房?怎么个“巍巍峻”?高耸俯瞰太和殿?自豪不带这样犯贱的。出来混,总要还
的,犯贱犯到阿汪写作此文时,终于不好意思非得批评五小了。关于[3],这一句是有古典诗词味道的,好,比如“乘风破浪”雅。而“坐春风”
比“化雨功”更形象直捷,不弯弯绕。你就说“我上东边去”得了,扯什么“我上西边的反方向去看一看”?其实,民国时,不但校歌,举凡刮民党
治下的一切单位歌,包括部队军师一级的标牌歌,都难听难读得不得了。根本的原因是装文言博弈,而新文化运动在民国政府手里全部付诸东流了。
相对而可以比较的是共党的单位标牌歌。不谈了。汪:“神山爽气”是秦邮八景之一。“神山”即“神居山”,在高邮湖西……“爽气”也不知道是
一种什么样子的气。抟扶摇按:瞧瞧,阿汪老来不打自招了。五小学生阿汪到老也不知道的“爽气”是不是是个屁,当然居然要小学一年级学生唱,
这不是在训练“八哥鹦鹉”吗?汪:学校门外的地势比校内高,进大门,要下一个慢坡,慢坡……不是笔直的,而是有点弯,不知道为什么,我们对
这道弯弯的慢坡很有感情。如果它是笔直的,就没有意思了。抟扶摇按:阿汪真是罕见的文科科技盲。弯道为了减缓坡度,避免老人小孩直上直下劳
累或受伤。汪:斋夫(校工)詹大胖子的……一个玻璃匣子放着花生糖、芝麻糖,是卖给学生吃的。学校不许他卖,他还是偷偷地卖。抟扶摇按:这
是学校好传统。不住宿的学校不设小卖部。汪:这夏普天(不知道为什么,学生背后都不称他为“夏先生”,径称之为“夏普天”,有轻视之意)在
教员中有其特别处。抟扶摇按:其实做过学生的都知道,背后直呼其名的老师是学生心目中的俩极端,一端就是真好的老师。汪:过了好多年,我才
知道夏普天是我们县的最早的共产党员之一!夏普天给我的印象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抟扶摇按:这才是真正的潜伏,教我动容。我的祖父何尝不
是潜伏?潜伏就要要不动刀不动枪,虽然有枪有权力。但是同事说你好,领导邀请你,给你利用的人(比如郭廷亮)也不敢出卖你。感谢阿汪述而不
作却实在歌颂了一名共党分子。汪:五小设幼稚园是创举。这个幼稚园是全县第一个幼稚园。抟扶摇按:上海市延安中路小学也有附属幼儿园。这种
小学都是好的。汪:上幼稚园的“小朋友”的家里都要预备一双“软底鞋”——普通的布鞋,但是鞋底是几层布“绗”出来的软底。抟扶摇按:阿汪
乡下人吧?还“几层布‘绗’出来的软底”,就是“舞蹈训练鞋”,到上海来买。汪:我在幼稚园学过很多歌,有一些是“表演唱”。我至今记得的
是《小羊儿乖乖》,母亲出去了,狼来了:……抟扶摇按:这样的儿歌,歌唱的童谣,我读幼儿园时都唱过,那是1960年代初。这些儿歌已经全
白话了,非常好,不装博弈,很贴心:妈妈没回家,我不对陌生人开门。顺便说一下,阿汪蛮会骗稿费的。这首儿歌他差不多全文抄,一句一行地抄
,多少篇幅?出版社稿费名义上是每千字算,实际上是按页数算的。汪:一九八六年我回了一次故乡,带了两盒北京的果脯,去看张老师和王老师。
我给张老师和王老师都写了一张字。抟扶摇按:阿汪此举值得赞叹,因为出名了。王老师是阿汪的幼儿园老师,欢喜小阿汪的。汪:我小时了了。抟
扶摇按:“了了”,阿汪很会用词,是自己心里明白、清楚、有尺度。三男一女里姓张的说,读毛主席的某篇文章,心里“不甚了了”。这话因为写
在日记里,所以后来成为说他看不起毛主席的“猖狂”。是猖狂!张读的毛主席的这篇文章是毛泽东“上矿下乡”兼读马列而工作得来的实践汇报和
指导的报告。岂是阿桥在上海做小资“狄克”而喝着咖啡骂骂国民党的?汪:我十九岁离乡,六十六岁回故乡住了几天。我去看看我的母校:什么也
没有了,承天寺、天地坛,都没有了。五小当然没有了。//这是我的小学,我亲爱的,亲爱的小学!抟扶摇按:阿汪的心情我理解。我读过两个小
学,都没有了。一方面,我们都要风物长宜放眼量。哪有一个小学在一地能“铁打营盘”50年的?我读的两家小学都是在改开40年里让给钞票的
,其中一个是让给上海静安寺和尚的,因为他们比学校会赚钱。阿汪那时是什么年代?战乱!新旧交替,新中国刷新旧中国是应该的。但是新中国在文教和宗教两者之间善待寺庙,这就有点不像样子了。
献花(0)
+1
(本文系抟扶摇01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