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3数下知识点
2020-06-10 | 阅:  转:  |  分享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知识点】总复习



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

1、东与西相对,南与北相对。按顺时针方向转:东→南→西→北。

2、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的。

3、八个方向: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

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1、笔算除法顺序:确定商的位数,试商,检查,验算。

2、基本规律:(1)从高位除起,除到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2)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时百位上够除,商就是三位数;百位上不够除,商就是两位数;哪一位有余数,就和后面一位上的数合起来再除;哪一位上不够商1就0占位;每次除得的余数要比除数小。除法用乘法来验算÷除数=商被除数÷除数=商……余数

商×除数=被除数商×除数+余数=被除数

4、0除以任何数(0除外)都等于0,0乘以任何数都得0,

0加任何数都得任何数本身,任何数减0都得任何数本身。

6、关于倍数问题:

两数和÷倍数和=1倍的数两数差÷倍数差=1倍的数

例:已知甲数是乙数的5倍,甲乙两数的和是24,求甲乙两数?

分析:这里把乙数看成1倍的数,那甲数就是5倍的数。它们加起来就相当于乙数的6倍了,而它们加起来的和是24。这也就相当于说乙数的6倍是24。所以乙数为:24÷6=4,甲数为:4×5=20



同样:若已知甲数是乙数的5倍,甲乙两数之差是24,求甲乙两数?

分析:这里把乙数看成1倍的数,那甲数就是5倍的数。它们的差就相当于乙数的4倍了,而它们的差是24。这也就相当于说乙数的4倍是24。所以乙数为:24÷4=6,甲数为:6×5=30



7、和差问题(两数和—两数差)÷2=较小的数(两数和+两数差)÷2=较大的数

例:已知甲乙两数之和是37,两数之差是19,求甲乙两数各是多少?

如图:

解析:如果给甲数加上“乙数比甲数多的部分(两数差)”(虚线部分),则由图知,甲数+两数差=乙数。如是:甲数+两数差+乙数=甲数+乙数+两数差=两数和+两数差

又有:甲数+两数差+乙数=乙数+乙数=乙数×2

知道:两数和+两数差=乙数×2(两数和+两数差)÷2=乙数

解:假设乙数是较大的数。乙:(37+19)÷2=28甲:28-19=9

锯木头问题。王叔叔把一根木条锯成4段用12分钟,锯成5段需要多长时间?



如图,锯成4段只用锯3次,也就是锯3次要12分钟,那么可以知道锯一次要:12÷3=4(分钟)

而锯成5段只用锯4次,所需时间为:4×4=16(分钟)

9、巧用余数解决问题。

①÷8=6……,求被除数最大是,最小是。

根据除法中“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规则,余数最大应是7,最小应是1。

再由公式:商×除数+余数=被除数,知道被除数最大应是6×8+7=55,最小应是6×8+1=49。

②少年宫有一串彩灯,按1红,2黄,3绿排列着,请你猜一猜第89个是什么颜色?

……

由图可知,彩灯一组为:1+2+3=6(个),照这样下去,89÷6=14(组)……5(个)第89个已经有像上面的这样6个一组14组,还多余5个;这5个再照1红,2黄,3绿排列下去,第5个就是绿色的了。

③加一份和减一份的余数问题。

例1:38个去划船,每条船限坐4个,一共要几条船?

38÷4=9(条)……2(人)余下的2人也要1条船,9+1=10条。答:一共要10条船。

例2:做一件成人衣服要3米布,现在有17米布,能做几件成人衣服?

17÷3=5(件)……2(米)余下的2米布不能做一件成人衣服答:能做5件成人衣服。

第三单元统计

1、求平均数公式:总和÷份数=平均数总数÷平均数=份数平均数×份数=总和

2、平均数能较好地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

3、通常条形统计图能描述一组数据中不同样本之间的差异,

4、条形统计图中,一定要看清楚一格表是多少个单位,是表示1、2、5、10或更多单位。

第四单元年、月、日

1、重要日子: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月1日元旦节;3月12日植树节;5月1日劳动节;6月1日儿童节;

7月1日建党节;8月1日建军节;9月10日教师节;10月1日国庆节。

2、一年有十二个月,1.3.5.7.8.10.12这七个月是31天,4.6.9.11这四个月是30天,

平年2月是28天,闰年2月是29天,平年全年有365天,闰年全年有366天。

3、一年分四季,每3个月为一季;一、二、三月是第一季度,四、五、六月是第二季度,

七、八、九月是第三季度,十、十一、十二是第四季度。

4、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一般都是闰年,但公历年份是整百数的,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如1900年不是闰年而是平年,而2000年是闰年。

5、推算星期几的方法例:已知今天星期三,再过50天星期几?

解析:因为一个星期是七天,那么由50÷7=7(星期)……1(天),知道50天里有7个星期多一天,所以第50天是星期四。

6、24时表示法:超过下午1时的时刻用24时计时法表示就是把原来的时刻加上12。反过来要把24时计时法表示的时刻表示成普通计时法的时刻,超过13时的时刻就减12,并加上下午、晚上等字在时刻前面。比如下午3时→3+12=15时,16时:16-12=下午4时。

5、计算经过时间,就是用结束时刻减开始时刻。比如10:00开始营业,22:00结束营业,营业时间为:22:00—10:00=12(小时)结束时刻—开始时刻=时间段

6、常用的时间单位有:年、月、日、时、分、秒。

7、时间单位进率:1年=12个月,1日=24小时,1小时=60分钟,1分钟=60秒钟



第五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

1、口算乘法:整十、整百的数相乘,只需把前面数字相乘,再看两个因数一共有几个0,就在结果后面添上几个0。笔算乘法:先把第一个因数同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数相乘,再与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相乘最后把两个积加起来3、几个特殊数:25×4=100,125×8=10004、相关公式:因数×因数=积积÷因数=另一个因数六单元面积1.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周长。2.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要用统一的面积单位来测量。3.①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②边长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③边长1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4.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已知面积求长:长=面积÷宽已知求边长:边长=面积÷4已知求长:长=÷2-宽5.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1分米=10厘米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米=10分米1公顷=10000平方米1千米=1000米1平方千米=100公顷6.周长相等的两个长方形,面积不一定相等。面积相等的两个长方形,周长也不一定相等。七单元小数的初步认识把1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它的十分之一,也就是0.1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先比较小数的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数就大,如果整数部分相同就比较小数的小数部分,小数部分要从小数点后最高位比起。计算小数加、减法时,一定要先对齐小数点再相加、减。单元单元



一、班级学生情况分析:

我们班的孩子们在学习上的两极分化现象比较明显。部分学生在学习习惯、思维方式等方面都不尽人意,有一小半学生不善于学习,不愿意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没有好的学习习惯,自我控制能力不够,注意力不集中。基础知识较差,口算、笔算水平,无论速度上还是正确率上,都有待提高;学习方法上,更要进一步加强,面对问题,只知道生搬硬套,不能举一反三,灵活运用。当然班级里也有一部分学生思维敏捷,考虑问题有一定思考的深度和广度,基础知识较好,思维比较发散,有初步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在课堂上能积极思维,主动参与学习活动。这样形成了两级分化的现象,因此,复习时要抓好两头,既要补差,又要注重培优。

二、复习内容:

1、计算2、单位换算3、位置与方向、统计、面积4、、解决问题、数学广角。

三、复习措施

1、采用各种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引导学生对已学过的知识进行归类整理。

2、知识分块、学生分层进行专题复习,并且进行督查过关;

3、抓好重点知识进行反复强化训练;

4、复习作业的设计体现层次性、综合性、趣味性和开放性,及时批改,及时发现问题,查漏补缺。



郭红

2013年6月16日

























1



















献花(0)
+1
(本文系gghhxyj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