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益气23种偏方
2020-06-16 | 阅:  转:  |  分享 
  
益气23种偏方



偏方一、人参胡桃五味子汤

配方:人参9克,核桃仁30克,生姜3克,五味子6克。

制法:将上四味加水煎煮取汁。

功效:补益肺气,适用于肺气不足症见气短喘促或咳嗽,声音低微,神疲乏力,血压偏低,面色淡白或自汗,舌淡苔白、脉虚无力者。

用法:口服,1日2~3次。



偏方二、保元汤

配方:人参9克,黄芪15克,肉桂6克,生姜、炙甘草各3克。

制法:将上五味加水煎煮取汁。

功效:补气温肾,适用于肺气虚兼肾阳不足,症见形寒而畏冷、清涕不收、小便频数,余沥不禁者。

用法:口服,1日2~3次。



偏方三、黄芪炖母鸡

配方:生黄芪120克,母鸡1只,佐料适量。

制法:将母鸡杀后洗净去内脏,将黄芪放入母鸡腹中缝好,置锅中加水及佐料炖熟即成。

功效:补气养血、益肺止汗。凡因大病、久病、产后失血过多及肺肾慢性亏虚诸病,皆可辅食。

用法:吃肉喝汤,每周2次,可常服。



偏方四、当归生姜羊肉汤

配方:当归20克,生姜30克,羊肉500克,黄酒、调料各适量。

制法:将羊肉洗净切块,加入当归、生姜、黄酒及调料,炖煮1~2小时。

功效:补血、祛寒、强身,适用于体乏无力之人、面色苍白、畏寒血虚及阳虚人群服用。

用法:食肉喝汤,每周2次。



偏方五、黄芪老鸭汤

配方:老鸭半只,黄芪20克,枸杞子10克,生姜、黄酒、白胡椒粉、盐各适量。

制法:将老鸭剁成小块,入沸水中烫一下,捞出沥干;将黄芪、鸭肉、生姜、黄酒、白胡椒粉一起放入砂锅,倒入适量清水,用大火烧沸后转小火慢炖两小时,至鸭肉软烂,倒入枸杞子和适量盐稍煮片刻即可。

功效:补气养血、清热生津,适用于肺气虚患者食用。

用法:每日1剂。

偏方六、龙眼百合汤

配方:百合、龙眼肉各15克,冰糖少许。

制法:百合洗净,与龙眼肉一起放入碗内,加冰糖及少量清水,隔水蒸20分钟即可。

功效:养血补脑、宁心安神,适用于心神不宁,头昏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者。

用法:少是频服。



偏方七、人参茯苓麦冬粥

配方:人参3克,茯苓10克,麦冬5克,大米100克,红糖15克。

制法:将上药水煎取汁,去渣后加粳米煮至八成熟,加红糖,同煮为粥即可。

功效:补益心气,适用于心气虚证。

用法:每日1剂,分2次服食。



偏方八、参芪鸡汤

配方:人参3克,黄芪40克,乌鸡1只,盐适量。

制法:先杀鸡去内脏、洗净,切块备用;将黄芪、人参装入药袋,与鸡块一起入锅加适量水用文火同炖至肉烂,弃药袋,加适量盐即可。

功效:补益心气,适用于心气虚证。

用法:吃肉喝汤,分服,连用7天。



偏方九、人参肉苁蓉粥

配方:人参5克,肉苁蓉15克,葱白2根,大米100克。

制法:将人参、肉苁蓉、葱白水煎,去渣取汁备用。加入大米煮烂成粥。

功效:补益心气,适用于心气虚证。

用法:每日1剂,分2次服食。



偏方十、山药莲子汤圆

配方:山药粉80克,莲子(去心)20克,红糖15克,糯米粉300克。

制法:先将莲子煮熟,捣烂,然后合山药粉与红糖为馅,用糯米粉如常法制成汤圆。

功效:适用于食少倦怠,气血不足,心神不宁,健忘失眠等。

用法:早晚当点心食用。



偏方十一、莲子百合粥

配方:莲子30克,百合30克,粳米50克,冰糖适量。

制法:将莲子、百合洗净,粳米淘洗干净,三者一同放入砂锅,加适量清水,大火煮沸,小火熬煮成粥,调入冰糖即可。

功效:清心安神、健脾益肺,适用于心气虚患者食用。

用法:温热服食,每日1剂。

偏方十二、益脾饼

配方:白术120克、干姜、鸡内金各60克、熟枣肉250克。

制法:将前三味研细焙熟,与枣肉一起同捣为泥,做成小饼,放炭火上炙干。

功效:温中补脾、助胃消化,凡因脾胃湿寒、中阳不振而引起的饮食减少、久泻不止、顽固不化者,皆可食用。

用法:晨起空腹,细嚼咽之。



偏方十三、蒸蜂蜜

配方:蜂蜜100~150毫升。

制法:将蜂蜜盛于碗中隔水蒸熟。

功效:健脾益气、温中养胃,适用于脾气虚证。

用法:于食前空腹一次服下,每日2~3次,坚持服用2~3周。



偏方十四、羊肉大麦汤

配方:羊肉100克,苹果5个、大麦仁50克。

制法:将羊肉切片后,与草果熬汤,过滤后用汤煮大麦仁至熟,加盐少许即成。亦可在滤汁后与肉同煮。

功效:温中健脾,下气消胀。凡属脾胃虚弱、运化失常,以致血气生化不充而引起的形体瘦弱,或不能多食干硬食品,或食后脘胀、嗳气等症,皆可辅食此汤。

用法:佐餐或单独食用。



偏方十五、山药扁豆糕

配方:鲜山药200克、白扁豆50克、陈皮3克、大枣肉500克。

制法:将山药去皮切成薄片,再将枣肉切碎,和匀后蒸糕。

功效:益气健脾,适用于脾气虚症。

用法:做早餐食之,每次50~100克。



偏方十六、六君子汤

配方:党参12克,白术、茯苓、陈皮、法半夏、炙甘草各10克。

制法:将上述六味加适量水煎汤取汁。

功效:益气健脾,适用于脾虚诸症。

用法:分2次服,每日1剂。



偏方十七、猪肾粥

配方:猪肾2枚,粳米50克,葱白、五香粉、生姜、盐适量。

制法:将猪肾洗净,去筋膜,切细,粳米淘洗干净,同入锅内煮粥,将熟时入葱、姜、盐及五香粉调入。

功效:补肾强腰,适用于老年人肾气不足引起的腰膝软弱疼痛、步履艰难、耳聋等症。

用法:作早餐食之。



偏方十八、菟丝子丸

配方:菟丝子150克,茯苓100克,石榴肉60克,黄酒适量。

制法:将上三味药共研为细末,用黄酒打糊为丸,如梧子大,装瓶备用。

功效:益肾固脬,适用于因肾气不足、脬气不固而引起的遗尿,伴有腰酸痛楚,逢寒凉则尿频急且余沥不尽,便无尿道痛等症。

用法:每次服9~12克,早晚各1次。



配方十九、金樱子膏

配方:金樱子100克,蜂蜜200克。

制法:先将金樱子洗净,加水熬煮2小时滤出药汁后再加水煮,如此取汁四次。将四次药汁合在一起,继续煮熬蒸发,由稀转浓,加入蜂蜜拌匀,冷却后即可。

功效:补肾益精,适用于肾气亏虚引起的遗精滑精,遗淋白浊,小便不禁,女子带下,并伴有眩晕、失眠、盗汗等症者。

用法:口服。一次9~15克,一日2次。



偏方二十、炖猪腰

配方:猪肾2个,杜仲15克,核桃肉30克。

制法:先将猪肾切开去筋膜洗净,与杜仲、核桃肉一起炖熟后,去杜仲、核桃肉。

功效:补肾助阳、强腰益气,适用于肾气不足而致的腰痛乏力、畏寒肢凉、小便频数、视物不清、阳痿遗精等症。

用法:用猪肾蘸少许细盐食之,可做佐餐。



偏方二十一、牛肉清汤

配方:牛瘦肉250克,盐少许。

制法:用清水煮牛肉,水沸后捞去浮沫,改用文火煮烂,加盐调味即可。

功效:大补元气,适用于久病体弱、中气下陷、气短无力、唇白面黄、大便泄泻、手足厥冷、畏寒以及头昏目眩等症。

用法:每日饮汁2次。



偏方二十二、山药枸杞子汤

配方:鲜山药200克,干莲子20粒,枸杞子20克,银耳6朵,冰糖少量。

制法:将鲜山药去皮,切段,与其余配料共同放入无油的瓦罐中,加清水浸泡,用小火慢炖2小时,汤液粘稠即起锅。

功效:益气健脾、滋阴补肾,对阴阳两虚的症状尤为适合。

用法:作早餐或作点心食用。



偏方二十三、海蛤墨鱼汤

配方:海蛤30克,墨鱼6条,熟地黄10克,党参2只,生姜20克,食盐少许。

制法:将海蛤、墨鱼洗净,墨鱼切段,生姜拍一拍,与其余的配料一同放入无油的瓦罐中,加清水浸没原料,用火慢炖2小时,起锅时加入盐调味即可。

功效:益气补肾,适用于肾气虚证。

用法:佐餐食用。



献花(0)
+1
(本文系千機閣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