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红林悟道《韩非子-守道》第三章 无忧
2020-06-20 | 阅:  转:  |  分享 
  
红林悟道《韩非子-守道》第三章无忧红林悟道《韩非子-守道》上一节韩非子主要讲了善法的效果与好处。人是有自我意识的情感动物,人类从原始社
会走到今天,所经所历决定了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我们共同的理想,世上没有一个人愿意在苦难中生活。在人类的发展历史中,如何实现美好生活
我们进行了无数而长久的探索,最后发现还是依法治国是实现美好生活的最佳策略。美好生活是一个全面整体的概念与目标,是各方因素综合作用的
结果,总的来说就是社会各方各面者是向上向善的,一切如春天一般,万事万物都欣欣向荣,生生不息。正如韩非子讲的“善生如春,恶死如秋,民
劝极力而乐尽情。”其实,韩非子“善生如春,恶死如秋,民劝极力而乐尽情。”的标准不权是国家律法善恶的判断标准,也是评判任何团队和公司
是否积极进取的标准,同时,也是评判企业文化与公司制度善恶的标准。宇宙运行有序,说明自然在起作用;春天万物复苏,说明自然法则在起作用
;国家欣欣向荣,说明善法在起作用;公司事业蒸蒸日上,说明文化与制度在起作用。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好坏是人最为基本的认知常识,人的特性
决定温饱的基础价值,再没有是非观念的人也知道冷饿。而善法能解决人基本的温饱问题,经历过苦难的人就能切身的体会的善法的好处及善法带来
的成果。人是善法的受益者,也是善法的成果之一。善法育善人,依法治国才能上下相得,就会出任鄙、孟贲、夏育、伍子胥这样的人才。我们一再
强调人是事物的主体,一切事物是由人来完成,治国也是,君主是治国的主体,而臣子是君主治国策略的执行者,是国家治理的关键。所以韩非子说
“用力者为任鄙,战如贲、育,中为金石,则君人者高枕而守己完矣。”意思是:出力的人都像任鄙,战士们都像孟贪、夏育,维护法治的人都心如
金石,做君主的就可以高枕无忧而确保国家政权的原则也就完备了。韩非子这样的大家都用了高枕无忧这样的词语,可见善法育出的善人是多么的重
要。知人善用的前提的是善法治国,按照国家律法来选拔、任用、考核、奖罚,君主就能做到知人善用,用人为善。治国先治吏,国家律法总归是用
来管人的,人是国家律法规范的对象,事情是人做的,好与坏的关键还是人。我们在前文说过国家律法首管君主,中管官吏,下管百姓,所以依法治
国的中心是要发挥国家律法在治国中的核心地位,律法高于一切,如“道”一般,无形无相,无所不能,无处不在。君主治国高枕无忧,还能保障国
家政权完备,这样的结果是每个君主的梦想,可实现这样梦想的方法与方式却多种多样,有的通过残暴,有的通过和平,最后发现这些手段和策略都
行不通,只有依法治国可以达到国家的长治久安。文明是训诫,学说是诱导,不管是佛教教义,还是道家思想,都是在利用(暂且这么说)人心向善
的思想,人人都向往美好生活,人人都想过上好日子,佛家认为行善可以得福报,韩非子也是一样利用君主长治久安的思想,推行自己依法治国的学
说,佛与道是形而上的精神学说,儒家是形而中的思想学说,法家是形而下的世俗学说。这是一个宗教哲学到思想学说再到公器公知的发展脉络,当
国家律法成为治国公器时,应该说人类才进入有秩序的文明时代。【用力者为任鄙,战如贲、育,中为金石,则君人者高枕而守己完矣。】不管是什
么学说,向上向善的劝导与劝诫是正确的。世俗世界,现实就是这样,好坏并存,是非并列,总要有人劝人向善弃恶。法家继承了劝善的思想,延展出行善的方法与公器,就是依法治国。
献花(0)
+1
(本文系红林主人A原创)
类似文章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