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中成药应用中医四诊——问诊(问经带)主讲教师:秦建设(副教授、副主任医师)2020.05?学习目标掌握经带异常的特征与临床意义。熟悉他们 之间的区别。了解他们产生的机理。女子以肝为先天,以血为用。妇女有月经、带下、妊娠、产育等生理特点,发生疾病时,常能引起上述方面的病 理改变。问月经经期异常月经的周期,是指每次月经相隔的时间,正常约为28~32天。经期异常主要表现为月经先期、月经后期和月经先后 不定期三个方面。月经先期,即月经周期提前7天以上,并连续两个月经周期以上。有虚实之分,虚证多因脾气虚弱,气不摄血,或肾气不足,冲任 不固而致。实证多因血热妄行所致。月经后期,即月经周期错后7以上,并连续两个月经周期以上。因营血亏虚,肾精不足,或阳气虚衰,生血不足 ,致血海空虚所致者,属虚证。因气滞,血寒、血瘀或痰湿阻滞者,属实证。月经先后不定期,即月经超前与错后不定,相差时间多在7天以上者, 并连续两个月经周期以上,又称月经紊乱。多因情志不舒,肝气郁结,失于条达,气机逆乱,或者脾肾虚衰,气血不足,冲任失调,或瘀血内阻,气 血不畅,从而导致经期错乱。经量异常月经的出血量,称为经量,正常平均约为50毫升左右。经量的异常主要表现为月经过多和月经过少。月经过 多,即每次月经量超过100毫升,但周期、经期基本正常,称为月经过多。多因血热妄行,瘀血内阻,气虚不摄而致。月经量少,即月经周期基本 正常,但每次月经量明显少于30毫升,称为月经过少。多因寒凝,经血不至,或血虚,经血化源不足,或血瘀,经行不畅而致。崩漏崩漏是指妇女 非行经期间,不规则的阴道出血,或持续下血,淋漓不止者。来势急,出血量多,称为崩,或崩中来势缓,出血量少,称为漏,或漏下。临床以血 热、气虚最为多见。瘀血也可致崩漏,血瘀所致者,往往多挟血块。经闭?女性年满18周岁,月经未潮,或来而中止,连续停经三月以上,又未妊 娠或哺乳期者,称闭经或经闭。经闭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其病机多因冲任不通,经血闭塞,或冲任血虚津枯,经血失其源泉,闭而不行。可见于肝 气郁结,瘀血,湿盛痰阻、阴虚、脾虚等证。闭经应与妊娠期、哺乳期、绝经期等生理性闭经,或者青春期、更年期,因情绪、环境改变而致一时性 闭经及暗经加以区别。痛经?痛经是在月经期,或行经前后,出现周期性小腹部疼痛,甚或痛引腰骶,剧痛难忍的症状,亦称经行腹痛。多因胞脉不 利,气血运行不畅,或胞脉失养所致。可见于寒凝、气滞血瘀、气血亏虚等症。若经行腹痛,痛在经前者属实,痛在经后者属虚。按之痛甚为实,按 之痛减为虚。得热痛减为寒,得热痛不减或益甚为热。绞痛为寒,刺痛、钝痛、闷痛为血瘀。隐隐作痛为血虚。持续作痛为血滞。时痛时止为气滞, 胀痛为气滞血瘀。气滞为主则胀甚于痛,瘀血为主则痛甚于胀。问带下凡带下色白而清稀、无臭,多属虚证、寒证。带下色黄或赤,稠粘臭秽,多属 实证、热证。若带下色白量多,淋漓不绝,清稀如涕,多属寒湿下注。带下色黄,粘稠臭秽,多属湿热下注。若白带中混有血液,为赤白带,多属肝 经郁热。小结:1.月经的期、量、色、质。2.带下的量、色、质、味。谢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