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自周迄民国三千年大事年表
2020-06-25 | 阅:  转:  |  分享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
273
274
275
276
277
278
279
280
281
282
283
284
285
286
287
288
289
290
291
292
293
294
295
296
297
298
299
300
301
302
303
304
305
306
307
308
309
310
311
312
313
314
315
316
317
318
319
320
321
322
323
324
325
326
327
328
329
330
331
332
333
334
335
336
337
338
339
340
341
342
343
344
345
346
347
348
349
350
351
352
353
354
355
356
357
358
359
360
361
362
363
364
365
366
367
368
369
370
371
372
373
374
375
376
377
378
379
380
381
382
383
384
385
386
387
388
389
390
391
392
393
394
395
396
397
398
399
400
401
402
403
404
405
406
407
408
409
410
411
412
413
414
415
416
417
418
419
420
421
422
423
424
425
426
427
428
429
430
431
432
433
434
435
436
437
438
439
440
441
442
443
444
445
446
447
448
449
450
451
452
453
454
455
456
457
458
459
460
461
462
463
464
465
466
467
468
469
470
471
472
473
474
475
476
477
478
479
480
481
482
483
484
485
486
487
488
489
490
491
492
493
494
495
496
497
498
499
500
501
502
503
504
505
506
507
508
509
510
511
512
513
514
515
516
517
518
519
520
521
522
523
524
525
526
527
528
529
530
531
532
533
534
535
536
537
538
539
540
541
542
543
544
545
546
547
548
549
550
551
552
553
554
555
556
557
558
559
560
561
562
563
564
565
566
567
568
569
570
571
572
573
574
575
576
577
578
579
580
581
582
583
584
585
586
587
588
589
590
591
592
593
594
595
596
597
598
599
600
601
602
603
604
605
606
607
608
609
610
611
612
613
614
615
616
617
618
619
620
621
622
623
624
625
626
627
628
629
630
631
632
633
634
635
636
637
638
639
640
641
642
643
644
645
646
647
648
649
650
651
652
653
654
655
656
657
658
659
660
661
662
663
664
665
666
667
668
669
670
671
672
673
674
675
676
677
678
679
680
681
682
683
684
685
686
687
688
689
690
691
692
693
694
695
696
697
698
699
700
701
702
703
704
705
706
707
708
709
710
711
712
713
714
715
716
717
718
719
720
721
722
723
724
725
726
727
728
729
730
731
732
733
734
735
736
737
738
739
740
741
742
743
744
745
746
747
748
749
750
751
752
753
754
755
756
757
758
759
760
761
762
763
764
765
766
767
768
769
770
771
772
773
774
775
776
777
778
779
780
781
782
783
784
785
786
787
788
789
790
791
792
793
794
795
796
797
798
799
800
801
802
803
804
805
806
807
808
809
810
811
812
813
814
815
816
817
818
819
820
821
822
823
824
825
826
827
828
829
830
831
832
833
834
835
836
837
838
839
840
841
842
843
844
845
846
847
848
849
850
851
852
853
854
855
856
857
858
859
860
861
862
863
864
865
866
867
868
869
870
871
872
873
874
875
876
877
878
879
880
881
882
883
884
885
886
887
888
889
890
891
892
893
894
895
896
897
898
899
900
901
902
903
904
905
906
907
908
909
910
911
912
913
914
915
916
917
918
919
920
921
922
923
924
925
926
927
928
929
930
931
932
933
934
935
936
937
938
939
940
941
942
943
944
945
946
947
948
949
950
951
952
953
954
955
956
957
958
959
960
961
962
963
964
965
966
967
968
969
970
971
972
973
974
975
976
977
978
979
980
981
982
983
984
985
986
987
988
989
990
991
992
993
994
995
996
997
998
999
1000
1001
1002
1003
1004
1005
1006
1007
1008
1009
1010
1011
1012
1013
1014
1015
1016
1017
1018
1019
1020
1021
1022
1023
1024
1025
1026
1027
1028
1029
1030
1031
1032
1033
1034
1035
1036
1037
1038
1039
1040
1041
1042
1043
1044
1045
1046
1047
1048
1049
1050
1051
1052
1053
1054
1055
1056
1057
1058
1059
1060
1061
1062
1063
1064
1065
1066
1067
1068
1069
1070
1071
1072
1073
1074
1075
1076
1077
1078
1079
1080
1081
1082
1083
1084
1085
1086
1087
1088
1089
1090
1091
1092
1093
1094
1095
1096
1097
1098
1099
1100
1101
1102
1103
1104
1105
1106
1107
1108
1109
1110
1111
1112
1113
1114
1115
1116
1117
1118
1119
1120
1121
1122
1123
1124
1125
1126
1127
1128
1129
1130
1131
1132
1133
1134
1135
1136
1137
1138
1139
1140
1141
1142
1143
1144
1145
1146
1147
1148
1149
1150
1151
1152
1153
1154
1155
1156
1157
1158
1159
1160
1161
1162
1163
1164
1165
1166
1167
1168
1169
1170
1171
1172
1173
1174
1175
1176
1177
1178
1179
1180
1181
1182
1183
1184
1185
1186
1187
1188
1189
1190
1191
1192
1193
1194
1195
1196
1197
1198
1199
1200
1201
1202
1203
1204
1205
1206
1207
1208
1209
1210
1211
1212
1213
1214
1215
1216
1217
1218
1219
1220
1221
1222
1223
1224
1225
1226
1227
1228
1229
1230
1231
1232
1233
1234
1235
1236
1237
1238
1239
1240
1241
1242
1243
1244
1245
1246
1247
1248
1249
1250
1251
1252
1253
1254
1255
1256
1257
1258
1259
1260
1261
1262
1263
1264
1265
1266
1267
1268
1269
1270
1271
1272
1273
1274
1275
1276
1277
1278
1279
1280
1281
1282
1283
1284
1285
1286
1287
1288
1289
1290
1291
1292
1293
1294
1295
1296
1297
1298
1299
1300
1301
1302
1303
1304
1305
1306
1307
1308
1309
1310
1311
1312
1313
1314
1315
1316
1317
1318
1319
1320
1321
1322
1323
1324
1325
1326
1327
1328
1329
1330
1331
1332
1333
1334
1335
1336
1337
1338
1339
1340
1341
1342
1343
1344
1345
1346
1347
1348
1349
1350
1351
1352
1353
1354
1355
1356
1357
1358
1359
1360
1361
1362
1363
1364
1365
1366
1367
1368
1369
1370
1371
1372
1373
1374
1375
1376
1377
1378
1379
1380
1381
1382
1383
1384
1385
1386
1387
1388
1389
1390
1391
1392
1393
1394
1395
1396
1397
1398
1399
1400
1401
1402
1403
1404
1405
1406
1407
1408
1409
1410
1411
1412
1413
1414
1415
1416
1417
1418
1419
1420
1421
1422
1423
1424
1425
1426
1427
1428
1429
1430
1431
1432
1433
1434
1435
1436
1437
1438
1439
1440
1441
1442
1443
1444
1445
1446
1447
1448
1449
1450
1451
1452
1453
1454
1455
1456
1457
1458
1459
1460
1461
1462
1463
1464
1465
1466
1467
1468
1469
1470
1471
1472
1473
1474
1475
1476
1477
1478
1479
1480
1481
1482
1483
1484
1485
1486
1487
1488
1489
1490
1491
1492
1493
1494
1495
1496
1497
1498
1499
1500
1501
1502
1503
1504
1505
1506
1507
1508
1509
1510
1511
1512
1513
1514
1515
1516
1517
1518
1519
1520
1521
1522
1523
1524
1525
1526
1527
1528
1529
1530
1531
1532
1533
1534
1535
1536
1537
1538
1539
1540
1541
1542
1543
1544
1545
1546
1547
1548
1549
1550
1551
1552
1553
1554
1555
1556
1557
1558
1559
1560
1561
1562
1563
1564
1565
1566
1567
1568
1569
1570
1571
1572
1573
1574
1575
1576
1577
1578
1579
1580
1581
1582
1583
1584
1585
1586
1587
1588
1589
1590
1591
1592
1593
1594
1595
1596
1597
1598
1599
1600
1601
1602
1603
1604
1605
1606
1607
1608
1609
1610
1611
1612
1613
1614
1615
1616
1617
1618
1619
1620
1621
1622
1623
1624
1625
1626
1627
1628
1629
1630
1631
1632
1633
1634
1635
1636
1637
1638
1639
1640
1641
1642
1643
1644
1645
1646
1647
1648
1649
1650
1651
1652
1653
1654
1655
1656
1657
1658
1659
1660
1661
1662
1663
1664
1665
1666
1667
1668
1669
1670
1671
1672
1673
1674
1675
1676
1677
1678
1679
1680
1681
1682
1683
1684
1685
1686
1687
1688
1689
1690
1691
1692
1693
1694
1695
1696
1697
1698
1699
1700
1701
1702
1703
1704
1705
1706
1707
1708
1709
1710
1711
1712
1713
1714
1715
1716
1717
1718
1719
1720
1721
1722
1723
1724
1725
1726
1727
1728
1729
1730
1731
1732
1733
1734
1735
1736
1737
1738
1739
1740
1741
1742
1743
1744
1745
1746
1747
1748
1749
1750
1751
1752
1753
1754
1755
1756
1757
1758
1759
1760
1761
1762
1763
1764
1765
1766
1767
1768
1769
1770
1771
1772
1773
1774
1775
1776
1777
1778
1779
1780
1781
1782
1783
1784
1785
1786
1787
1788
1789
1790
1791
1792
1793
1794
1795
1796
1797
1798
1799
1800
1801
1802
1803
1804
1805
1806
1807
1808
1809
1810
1811
1812
1813
1814
1815
1816
1817
1818
1819
1820
1821
1822
1823
1824
1825
1826
1827
1828
1829
1830
1831
1832
1833
1834
1835
1836
1837
1838
1839
1840
1841
1842
1843
1844
1845
1846
1847
1848
1849
1850
1851
1852
1853
1854
1855
1856
1857
1858
1859
1860
1861
1862
1863
1864
1865
1866
1867
1868
1869
1870
1871
1872
1873
1874
1875
1876
1877
1878
1879
1880
1881
1882
1883
1884
1885
1886
1887
1888
1889
1890
1891
1892
1893
1894
1895
1896
1897
1898
1899
1900
1901
1902
1903
1904
1905
1906
1907
1908
1909
1910
1911
1912
1913
1914
1915
1916
1917
1918
1919
1920
1921
1922
1923
1924
1925
1926
1927
1928
1929
1930
1931
1932
1933
1934
1935
1936
1937
1938
1939
1940
1941
1942
1943
1944
1945
1946
1947
1948
1949
1950
1951
1952
1953
1954
1955
1956
1957
1958
1959
1960
1961
1962
1963
1964
1965
1966
1967
1968
1969
1970
1971
1972
1973
1974
1975
1976
1977
1978
1979
1980
1981
1982
1983
1984
1985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2023
2024
2025
2026
2027
2028
2029
2030
2031
2032
2033
2034
2035
2036
2037
2038
2039
2040
2041
2042
2043
2044
2045
2046
2047
2048
2049
2050
2051
2052
2053
2054
2055
2056
2057
2058
2059
2060
2061
2062
2063
2064
2065
2066
2067
2068
2069
2070
2071
2072
2073
2074
2075
2076
2077
2078
2079
2080
2081
2082
2083
2084
2085
2086
2087
2088
2089
2090
2091
2092
2093
2094
2095
2096
2097
2098
2099
2100
2101
2102
2103
2104
2105
2106
2107
2108
2109
2110
2111
2112
2113
2114
2115
2116
2117
2118
2119
2120
2121
2122
2123
2124
2125
2126
2127
2128
2129
2130
2131
2132
2133
2134
2135
2136
2137
2138
2139
2140
2141
2142
2143
2144
2145
2146
2147
2148
2149
2150
2151
2152
2153
2154
2155
2156
2157
2158
2159
2160
2161
2162
2163
2164
2165
2166
2167
2168
2169
2170
2171
2172
2173
2174
2175
2176
2177
2178
2179
2180
2181
2182
2183
2184
2185
2186
2187
2188
2189
2190
2191
2192
2193
2194
2195
2196
2197
2198
2199
2200
2201
2202
2203
2204
2205
2206
2207
2208
2209
2210
2211
2212
2213
2214
2215
2216
2217
2218
2219
2220
2221
2222
2223
2224
2225
2226
2227
2228
2229
2230
2231
2232
2233
2234
2235
2236
2237
2238
2239
2240
2241
2242
2243
2244
2245
2246
2247
2248
2249
2250
2251
2252
2253
2254
2255
2256
2257
2258
2259
2260
2261
2262
2263
2264
2265
2266
2267
2268
2269
2270
2271
2272
2273
2274
2275
2276
2277
2278
2279
2280
2281
2282
2283
2284
2285
2286
2287
2288
2289
2290
2291
2292
2293
2294
2295
2296
2297
2298
2299
2300
2301
2302
2303
2304
2305
2306
2307
2308
2309
2310
2311
2312
2313
2314
2315
2316
2317
2318
2319
2320
2321
2322
2323
2324
2325
2326
2327
2328
2329
2330
2331
2332
2333
2334
2335
2336
2337
2338
2339
2340
2341
2342
2343
2344
2345
2346
2347
2348
2349
2350
2351
2352
2353
2354
2355
2356
2357
2358
2359
2360
2361
2362
2363
2364
2365
2366
2367
2368
2369
2370
2371
2372
2373
2374
2375
2376
2377
2378
2379
2380
2381
2382
2383
2384
2385
2386
2387
2388
2389
2390
2391
2392
2393
2394
2395
2396
2397
2398
2399
2400
2401
2402
2403
2404
2405
2406
2407
2408
2409
2410
2411
2412
2413
2414
2415
2416
2417
2418
2419
2420
2421
2422
2423
2424
2425
2426
2427
2428
2429
2430
2431
2432
2433
2434
2435
2436
2437
2438
2439
2440
2441
2442
2443
2444
2445
2446
2447
2448
2449
2450
2451
2452
2453
2454
2455
2456
2457
2458
2459
2460
2461
2462
2463
2464
2465
2466
2467
2468
2469
2470
2471
2472
2473
2474
2475
2476
2477
2478
2479
2480
2481
2482
2483
2484
2485
2486
2487
2488
2489
2490
2491
2492
2493
2494
2495
2496
2497
2498
2499
2500
2501
2502
2503
2504
2505
2506
2507
2508
2509
2510
2511
2512
2513
2514
2515
2516
2517
2518
2519
2520
2521
2522
2523
2524
2525
2526
2527
2528
2529
2530
2531
2532
2533
2534
2535
2536
2537
2538
2539
2540
2541
2542
2543
2544
2545
2546
2547
2548
2549
2550
2551
2552
2553
2554
2555
2556
2557
2558
2559
2560
2561
2562
2563
2564
2565
2566
2567
2568
2569
2570
2571
2572
2573
2574
2575
2576
2577
2578
2579
2580
2581
2582
2583
2584
2585
2586
2587
2588
2589
2590
2591
2592
2593
2594
2595
2596
2597
2598
2599
2600
2601
2602
2603
2604
2605
2606
2607
2608
2609
2610
2611
2612
2613
2614
2615
2616
2617
2618
2619
2620
2621
2622
2623
2624
2625
2626
2627
2628
2629
2630
2631
2632
2633
2634
2635
2636
2637
2638
2639
2640
2641
2642
2643
2644
2645
2646
2647
2648
2649
2650
2651
2652
2653
2654
2655
2656
2657
2658
2659
2660
2661
2662
2663
2664
2665
2666
2667
2668
2669
2670
2671
2672
2673
2674
2675
2676
2677
2678
2679
2680
2681
2682
2683
2684
2685
2686
2687
2688
2689
2690
2691
2692
2693
2694
2695
2696
2697
2698
2699
2700
2701
2702
2703
2704
2705
2706
2707
2708
2709
2710
2711
2712
2713
2714
2715
2716
2717
2718
2719
2720
2721
2722
2723
2724
2725
2726
2727
2728
2729
2730
2731
2732
2733
2734
2735
2736
2737
2738
2739
2740
2741
2742
2743
2744
2745
2746
2747
2748
2749
2750
2751
2752
2753
2754
2755
2756
2757
2758
2759
2760
2761
2762
2763
2764
2765
2766
2767
2768
2769
2770
2771
2772
2773
2774
2775
2776
2777
2778
2779
2780
2781
2782
2783
2784
2785
2786
2787
2788
2789
2790
2791
2792
2793
2794
2795
2796
2797
2798
2799
2800
2801
2802
2803
2804
2805
2806
2807
2808
2809
2810
2811
2812
2813
2814
2815
2816
2817
2818
2819
2820
2821
2822
2823
2824
2825
2826
2827
2828
2829
2830
2831
2832
2833
2834
2835
2836
2837
2838
2839
2840
2841
2842
2843
2844
2845
2846
2847
2848
2849
2850
2851
2852
2853
2854
2855
2856
2857
2858
2859
2860
2861
2862
2863
2864
2865
2866
2867
2868
2869
2870
2871
2872
2873
2874
2875
2876
2877
2878
2879
2880
2881
2882
2883
2884
2885
2886
2887
2888
2889
2890
2891
2892
2893
2894
2895
2896
2897
2898
2899
2900
2901
2902
2903
2904
2905
2906
2907
2908
2909
2910
2911
2912
2913
2914
2915
2916
2917
2918
2919
2920
2921
2922
2923
2924
2925
2926
2927
2928
2929
2930
2931
2932
2933
2934
2935
2936
2937
2938
2939
2940
2941
2942
2943
2944
2945
2946
2947
2948
2949
2950
2951
2952
2953
2954
2955
2956
2957
2958
2959
2960
2961
2962
2963
2964
2965
2966
2967
2968
2969
2970
2971
2972
2973
2974
2975
2976
2977
2978
2979
2980
2981
2982
2983
2984
2985
2986
2987
2988
2989
2990
2991
2992
2993
2994
2995
2996
2997
2998
2999
3000
3001
3002
3003
3004
3005
3006
3007
3008
3009
序号
干支
公元
朝代
在位帝王
纪年
事件
备注
庚辰、
前1061年

帝辛(子受)
帝辛42年
四十二年,(原注:周武王元年。)西伯发受丹书于吕尚。有女子化为丈夫。
商朝有庙号无谥号,且庙号只有少数商王才有,故用名字称呼帝王,用帝王名字纪年。
或暗喻阴阳易位
辛巳、
前1060年
帝辛43年
四十三年春,大阅。峣山崩。
壬午、
前1059年
帝辛44年
四十四年,西伯发伐黎。
癸未、
前1058年
帝辛45年
甲申、
前1057年
帝辛46年
乙酉、
前1056年
帝辛47年
四十七年,内史向挚出奔周。
丙戌、
前1055年
帝辛48年
四十八年,夷羊见。二日并见。
或暗喻出现两个帝王
丁亥、
前1054年
帝辛49年
戊子、
前1053年
帝辛50年
已丑、
前1052年
帝辛51年
五十一年冬十一月戊子,周师渡孟津而还。王囚箕子,杀王子比干,微子出奔。
庚寅、
前1051年
帝辛52年
五十二年庚寅,周始伐殷。秋,周师次于鲜原。冬十有二月,周师有事于上帝。庸、蜀、羌、髳、微、卢、彭、濮从周师伐殷。汤灭夏以至于受,二十九王,用岁四百九十六年。
辛卯、
前1050年

姬发
周武王12年
十二年辛卯,王率西夷诸侯伐殷,败之于坶野。王亲禽受于南单之台,遂分天之明。立受子禄父,是为武庚。夏四月,王归于丰,飨于太庙。命监殷,遂狩于管。
周天子普遍有谥号,故周朝用谥号称呼周天子,用周天子谥号纪年。
壬辰、
前1049年
周武王13年
十三年,巢伯来宾。荐殷于太庙,遂大封诸侯。秋,大有年。
癸巳、
前1048年
周武王14年
十四年,王有疾,周文公祷于坛墠,作《金縢》。
甲午、
前1047年
周武王15年
十五年,肃慎氏来宾。初狩方岳,诰于沫邑。冬,迁九鼎于洛。
乙未、
前1046年
周武王16年
十六年,箕子来朝。秋,王师灭蒲姑。
丙申、
前1045年
周武王17年
十七年,命王世子诵于东宫。冬十有二月,王陟,年九十四。
丁酉、
前1044年
姬诵
周成王元年
成王名诵。元年丁酉春正月,王即位,命冢宰周文公总百官。庚午,周公诰诸侯于皇门。夏六月,葬武王于毕。秋王加元服。武庚以殷叛。周公出居于东。
戊戌、
前1043年
周成王2年
二年,奄人、徐人及淮夷入于邶以叛。秋,大雷电以风,王逆周文公于郊。
已亥、
前1042年
周成王3年
三年,王师灭殷,杀武庚禄父。迁殷民于卫。遂伐奄。灭蒲姑。
庚子、
前1041年
周成王4年
四年春正月,初朝于庙。夏四月,初尝麦。王师伐淮夷,遂入奄。
辛丑、
前1040年
周成王5年
五年春正月,王在奄,迁其君于蒲姑。夏五月,王至自奄。迁殷民于洛邑。遂营成周。
壬寅、
前1039年
周成王6年
六年,大蒐于岐阳。
癸卯、
前1038年
周成王7年
七年,周公复政于王。春二月,王如丰。三月,召康公如洛度邑。甲子,周文公诰多士于成周,遂城东都。王如东都,诸侯来朝。冬,王归至东都。立高圉庙。
甲辰、
前1037年
周成王8年
八年春正月,王初莅阼亲政。命鲁侯禽父、齐侯伋迁庶殷于鲁。作象舞。冬十月,王师灭唐,迁其民于杜。
乙巳、
前1036年
周成王9年
九年春正月,有事于太庙,初用勺。肃慎氏来朝,王使荣伯锡肃慎氏命。
丙午、
前1035年
周成王10年
十年,王命唐叔虞为侯。越裳氏来朝。周文公出居于丰。
丁未、
前1034年
周成王11年
十一年春正月,王如丰。唐叔献嘉禾,王命唐叔归禾于周文公。王命周平公治东都。曰按:周平公即君陈,周公之子,伯禽之弟。
戊申、
前1033年
周成王12年
十二年,王师、燕师城韩。王锡韩侯命。
已酉、
前1032年
周成王13年
十三年,王师会齐侯、鲁侯伐戎。夏六月,鲁大禘于周公庙。
庚戌、
前1031年
周成王14年
十四年,秦师围曲城,克之。冬,洛邑告成。
辛亥、
前1030年
周成王15年
壬子、
前1029年
周成王16年
癸丑、
前1028年
周成王17年
甲寅、
前1027年
周成王18年
十八年春正月,王如洛邑定鼎。凤凰见,遂有事于河。武王没,成王少,周公旦摄政七年。制礼作乐,神鸟凤皇见,蓂荚生,乃与成王观于河、洛,沈璧。礼毕,王退俟。至于日昃,荣光并出幕河,青云浮至,青龙临坛,衔玄甲之图,坐之而去。礼于洛,亦如之。玄龟青龙苍光止于坛,背甲刻书,赤文成字,周公援笔以世文写之。书成文消,龟随甲而去。其言自周公讫于秦、汉盛衰之符。麒麟游苑,凤皇翔庭,成王援琴而歌曰:“凤皇翔兮于紫庭,余何德兮以感灵,赖先王兮恩泽臻,于胥乐兮民以宁。”
乙卯、
前1026年
周成王19年
十九年,王巡狩侯、甸、方岳,召康公从。归于宗周,遂正百官。黜丰侯。
丙辰、
前1025年
周成王20年
丁巳、
前1024年
周成王21年
二十一年,除治象。周文公薨于丰。
戊午、
前1023年
周成王22年
二十二年,葬周文公于毕。
已未、
前1022年
周成王23年
庚申、
前1021年
周成王24年
二十四年,于越来宾。
辛酉、
前1020年
周成王25年
二十五年,王大会诸侯于东都,四夷来宾。冬十月,归自东都,大事于太庙。
壬戌、
前1019年
周成王26年
癸亥
前1018年
周成王27年
甲子、
前1017年
周成王28年
乙丑、
前1016年
周成王29年
丙寅、
前1015年
周成王30年
三十年,离戎来宾。约案:离戎,骊山之戎也,为林氏所伐,告于成王。
丁卯、
前1014年
周成王31年
戊辰、
前1013年
周成王32年
已巳、
前1012年
周成王33年
三十三年,王游于卷阿,召康公从。归于宗周。命世子钊如房逆女,房伯祈归于宗周。
庚午、
前1011年
周成王34年
三十四年,雨金于咸阳。
辛未、
前1010年
周成王35年
壬申、
前1009年
周成王36年
癸酉、
前1008年
周成王37年
三十七年夏四月乙丑,王陟。
甲戌、
前1007年
姬钊
康王元年
康王名钊。元年甲戌春正月,王即位,命冢宰召康公总百官。
乙亥、
前1006年
康王2年
丙子、
前1005年
康王3年
三年,定乐歌。吉禘于先王。申戒农官,告于庙。
丁丑、
前1004年
康王4年
戊寅、
前1003年
康王5年
已卯、
前1002年
康王6年
六年,齐太公薨。
前1001年
康王7年
前1000年
康王8年
前999年
康王9年
九年,唐迁于晋,作宫而美,王使人让之。
前998年
康王10年
前997年
康王11年
前996年
康王12年
十二年夏六月壬申,王如丰,锡毕公命。秋,毛懿公薨。
前995年
康王13年
前994年
康王14年
前993年
康王15年
前992年
康王16年
十六年,锡齐侯伋命。王南巡狩,至九江庐山。
前991年
康王17年
前990年
康王18年
前989年
康王19年
十九年,鲁侯禽父薨。
前988年
康王20年
前987年
康王21年
二十一年,鲁筑茅阙门。
前986年
康王22年
前985年
康王23年
前984年
康王24年
二十四年,召康公薨。
前983年
康王25年
前982年
康王26年
二十六年秋九月己未,王陟。
前981年
姬瑕
昭王元年
昭王名瑕。元年庚子春正月,王即位,复设象魏。
前980年
昭王2年
前979年
昭王3年
前978年
昭王4年
前977年
昭王5年
前976年
昭王6年
六年,王锡郇伯命。冬十二月,桃李华。
前975年
昭王7年
前974年
昭王8年
前973年
昭王9年
前972年
昭王10年
前971年
昭王11年
前970年
昭王12年
前969年
昭王13年
前968年
昭王14年
十四年夏四月,恒星不见。秋七月,鲁人弑其君宰。
前967年
昭王15年
前966年
昭王16年
十六年,伐楚,涉汉,遇大兕。
前965年
昭王17年
前964年
昭王18年
前963年
昭王19年
十九年春,有星孛于紫微。祭公、辛伯从王伐楚。天大曀,雉兔皆震,丧六师于汉。王陟。
前962年
姬满
穆王元年
穆王名满。元年己未春正月,王即位,作昭宫。命辛伯余靡。冬十月,筑祇宫于南郑。自武王至穆王享国百年。
前961年
穆王2年
前960年
穆王3年
前959年
穆王4年
前958年
穆王5年
前957年
穆王6年
六年春,徐子诞来朝,锡命为伯。
前956年
穆王7年
前955年
穆王8年
八年,北唐来宾,献一骊马,是生騄耳。
前954年
穆王9年
九年,筑春宫。
前953年
穆王10年
前952年
穆王11年
十一年,王命卿士祭公谋父。
前951年
穆王12年
十二年,毛公班、井公利、逢公固帅师从王伐犬戎。冬十月,王北巡狩,遂征犬戎。
前950年
穆王13年
十三年春,祭公帅师从王西征,次于阳纡。秋七月,西戎来宾。徐戎侵洛。冬十月,造父御王,入于宗周。
前949年
穆王14年
十四年,王帅楚子伐徐戎,克之。夏四月,王畋于军丘。五月,作范宫。秋九月,翟人侵毕。冬,搜于萍泽。作虎牢。
前948年
穆王15年
十五年春正月,留昆氏来宾。作重璧台。冬,王观于盐泽。
前947年
穆王16年
十六年,霍侯旧薨。王命造父封于赵。
前946年
穆王17年
十七年,王西征昆仑丘,见西王母。其年,西王母来朝,宾于昭宫。秋八月,迁戎于太原。王北征,行流沙千里,积羽千里。西征还履天下,亿有九万里。
前945年
穆王18年
十八年春正月,王居祇宫,诸侯来朝。
前944年
穆王19年
前943年
穆王20年
前942年
穆王21年
二十一年,祭文公薨。
前941年
穆王22年
前940年
穆王23年
前939年
穆王24年
二十四年,王命左史戎夫作《记》。
前938年
穆王25年
前937年
穆王26年
前936年
穆王27年
前935年
穆王28年
前934年
穆王29年
前933年
穆王30年
前932年
穆王31年
前93元年
穆王32年
前930年
穆王33年
前929年
穆王34年
前928年
穆王35年
三十五年,荆人入徐,毛伯迁帅师败荆人于泲。

前927年
穆王36年
前926年
穆王37年
三十七年,大起九师,东至于九江,架鼋鼍以为梁。遂伐越,至于纡。荆人来贡。
前925年
穆王38年
前924年
穆王39年
三十九年,王会诸侯于涂山。
前923年
穆王40年
前922年
穆王41年
前921年
穆王42年
前920年
穆王43年
前919年
穆王44年
前918年
穆王45年
四十五年,鲁侯□薨。
前917年
穆王46年
前916年
穆王47年
前915年
穆王48年
前914年
穆王49年
前913年
穆王50年
前912年
穆王51年
五十一年,作《吕刑》,命甫侯于丰。
前911年
穆王52年
前910年
穆王53年
前909年
穆王54年
前908年
穆王55年
五十五年,王陟于祇宫。
前907年
姬繄扈
共王元年
共王名繄扈。元年甲寅春正月,王即位
前906年
共王2年
前905年
共王3年
前904年
共王4年
四年,王师灭密。
前903年
共王5年
前902年
共王6年
前901年
共王7年
前900年
共王8年
前899年
共王9年
九年春正月丁亥,正使内史良锡毛伯迁命。
前898年
共王10年
前897年
共王11年
前896年
共王12年
十二年,王陟。
前895年
姬坚
周懿王元年
懿王名坚。元年丙寅春正月,王即位。天再旦于郑。
前894年
周懿王2年
前893年
周懿王3年
前892年
周懿王4年
前891年
周懿王5年
前890年
周懿王6年
前889年
周懿王7年
七年,西戎侵镐。
前888年
周懿王8年
前887年
周懿王9年
前886年
周懿王10年
前885年
周懿王11年
前884年
周懿王12年
前883年
周懿王13年
十三年,翟人侵岐。
前882年
周懿王14年
前881年
周懿王15年
十五年,王自宗周迁于槐里。
前880年
周懿王16年
前879年
周懿王17年
十七年,鲁厉公擢薨。
前878年
周懿王18年
前877年
周懿王19年
前876年
周懿王20年
前875年
周懿王21年
二十一年,虢公帅师北伐犬戎,败逋。
前874年
周懿王22年
前873年
周懿王23年
前872年
周懿王24年
前87元年
周懿王25年
二十五年,王陟。懿王之世,兴起无节,号令不时,挈壶氏不能共其职,于是诸侯携德。
前870年
姬辟方
周孝王元年
孝王名辟方。元年辛卯春正月,王即位。命申侯伐西戎。
前869年
周孝王2年
前868年
周孝王3年
前867年
周孝王4年
前866年
周孝王5年
五年,西戎来献马。
前865年
周孝王6年
前864年
周孝王7年
七年冬,大雨电,江、汉水。
前863年
周孝王8年
八年,初牧于汧、渭。
前862年
周孝王9年
九年,王陟。
前861年
姬燮
周夷王元年
夷王名燮。元年庚子春正月,王即位。
前860年
周夷王2年
二年,蜀人、吕人来献琼玉,宾于河,用介珪。
前859年
周夷王3年
三年,王致诸侯,烹齐哀公于鼎。
前858年
周夷王4年
前857年
周夷王5年
前856年
周夷王6年
六年,王猎于社林,获犀牛一以归。
前855年
周夷王7年
七年,虢公帅师伐太原之戎,至于俞泉,获马千匹。冬,雨雹,大如砺。楚子熊渠伐庸,至于鄂。
前854年
周夷王8年
八年,王有疾,诸侯祈于山川。王陟。
前853年
姬胡
周厉王元年
厉王名胡。元年戊申春正月,王即位,作夷宫。命卿士荣夷公落。楚人来献龟贝。
前852年
周厉王2年
前851年
周厉王3年
三年,淮夷侵洛,王命虢公长父征之,不克。齐献公山薨。
前850年
周厉王4年
前849年
周厉王5年
前848年
周厉王6年
六年,楚子廷卒。
前847年
周厉王7年
前846年
周厉王8年
八年,初监谤。芮良夫戒百官于朝。
前845年
周厉王9年
前844年
周厉王10年
前843年
周厉王11年
十一年,西戎入于犬丘。
前842年
周厉王12年
十二年,王亡奔彘。国人围王宫,执召穆公之子杀之。
前841年
周厉王13年
十三年,王在彘,共伯和摄行天子事。
前840年
周厉王14年
十四年,玁狁侵宗周西鄙。召穆公帅师追荆蛮,至于洛。
前839年
周厉王15年
前838年
周厉王16年
十六年,蔡武侯薨。楚子勇卒。
前837年
周厉王17年
前836年
周厉王18年
前835年
周厉王19年
十九年,曹夷伯薨。
前834年
周厉王20年
前833年
周厉王21年
前832年
周厉王22年
二十二年,大旱。陈幽公薨。
前831年
周厉王23年
二十三年,大旱。宋僖公薨。
前830年
周厉王24年
二十四年,大旱。杞武公薨。

前829年
周厉王25年
二十五年,大旱。楚子严卒。
前828年
周厉王26年
二十六年,大旱,王陟于彘。周定公、召穆公立太子靖为王。共伯和归其国,遂大雨。大旱既久,庐舍俱焚,会汾王崩,卜于大阳,兆曰厉王为祟。周公、召公乃立太子靖,共和遂归国。和有至德,尊之不喜,废之不怒,逍遥得志于共山之首。
前827年
姬靖
周宣王元年
宣王名靖。元年甲戌春正月,王即位,周定公、召穆公辅政。复田赋。作戎车。燕惠侯薨。
前826年
周宣王2年
二年,锡太师皇父、司马休父命。鲁慎公薨。曹公子苏弑其君幽伯疆。
前825年
周宣王3年
三年,王命大夫仲伐西戎。齐武公寿薨。
前824年
周宣王4年
四年,王命蹶父如韩,韩侯来朝。
前823年
周宣王5年
五年夏六月,尹吉甫帅师伐玁狁,至于太原。秋八月,方叔帅师伐荆蛮。
前822年
周宣王6年
六年,召穆公帅师伐淮夷。王帅师伐徐戎,皇父、休父从王伐徐戎,次于淮。王归自伐徐。锡召穆公命。西戎杀秦仲。楚子霜卒。
前821年
周宣王7年
七年,王锡申伯命。王命樊侯仲山甫城齐。
前820年
周宣王8年
八年,初考室。鲁武公来朝,锡鲁世子戏命。
前819年
周宣王9年
九年,王会诸侯于东都,遂狩于甫。
前818年
周宣王10年
前817年
周宣王11年
前816年
周宣王12年
十二年,鲁武公薨。齐人弑其君厉公无忌,立公子赤。
前815年
周宣王13年
前814年
周宣王14年
前813年
周宣王15年
十五年,卫厘侯薨。王锡虢文公命。
前812年
周宣王16年
十六年,晋迁于绛。
前81元年
周宣王17年
前810年
周宣王18年
十八年,蔡夷侯薨。
前809年
周宣王19年
前808年
周宣王20年
前807年
周宣王21年
二十一年,鲁公子伯御弑其君懿公戏。
前806年
周宣王22年
二十二年,王锡王子多父命居洛。
前805年
周宣王23年
前804年
周宣王24年
二十四年,齐文公赤薨。
前803年
周宣王25年
二十五年,大旱,王祷于郊庙,遂雨。
前802年
周宣王26年
前801年
周宣王27年
二十七年,宋惠公瞷薨。
前800年
周宣王28年
二十八年,楚子狥卒。
前799年
周宣王29年
二十九年,初不籍千亩。
前798年
周宣王30年
三十年,有兔舞于镐京。
前797年
周宣王31年
前796年
周宣王32年
三十二年,王师伐鲁,杀伯御。命孝公称于夷宫。陈僖公孝薨。有马化为人。
前795年
周宣王33年
三十三年,齐成公薨。王师伐太原之戎,不克。
前794年
周宣王34年
前793年
周宣王35年
前792年
周宣王36年
前791年
周宣王37年
三十七年,有马化为狐。燕僖侯薨。楚子鄂卒。
前790年
周宣王38年
三十八年,王师及晋穆侯伐条戎、奔戎,王师败逋。
前789年
周宣王39年
三十九年,王师伐姜戎,战于千亩,王师败逋。
前788年
周宣王40年
四十年,料民于太原。戎人灭姜邑。晋人败北戎于汾隰。
前787年
周宣王41年
四十一年,王师败于申。
前786年
周宣王42年
前785年
周宣王43年
四十三年,王杀大夫杜伯。其子隰叔出奔晋。晋穆侯费生薨,弟殇叔自立,世子仇出奔。
前784年
周宣王44年
四十四年。
前783年
周宣王45年
前782年
周宣王46年
四十六年,王陟。
前781年
姬涅
周幽王元年
幽王名涅。元年庚申春正月,王即位。晋世子仇归于晋,杀殇叔,晋人立仇,是为文侯。王锡太师尹氏、皇父命。
自周幽王始,《竹书纪年》纪晋事。
前780年
周幽王2年
二年。泾、渭、洛竭,岐山崩。初增赋。晋文侯同王子多父伐郐,克之。乃居郑父之丘,是为郑桓公。
前779年
周幽王3年
三年,王嬖褒姒。冬,大震电。
前778年
周幽王4年
四年,秦人伐西戎。夏六月,陨霜。陈夷公薨。
前777年
周幽王5年
五年,王世子宜臼出奔申。皇父作都于向。
前776年
周幽王6年
六年,王命伯士帅师伐六济之戎,王师败逋。西戎灭盖。冬十月辛卯朔,日有食之。
前775年
周幽王7年
七年,虢人灭焦。(《水经.河水注》:“陕东城即虢邑之上阳也,虢仲之所都,为南虢。其大城中有小城,故焦国也。”)
前774年
周幽王8年
八年,王锡司徒郑伯多父命。王立褒姒之子曰伯服,以为太子。
前773年
周幽王9年
九年,申侯聘西戎及鄫。
前772年
周幽王10年
十年春,王及诸侯盟于太室。秋九月,桃杏实。王师伐申。
前771年
周幽王11年
十一年春正月,日晕。申人、鄫人及犬戎入宗周,弑王及郑桓公。犬戎杀王子伯服。执褒姒以归。申侯、鲁侯、许男、郑子立宜臼于申,虢公翰立王子余臣于携。
前770年
周(春秋)
姬宜臼
周平王元年
平王自东迁以后始纪晋事,王即位皆不书。元年辛未,王东徙洛邑,锡文侯命。晋侯会卫侯、郑伯、秦伯,以师从王入于成周。
前769年
周平王2年
二年,秦作西畤。鲁孝公薨。赐秦、晋以邠、岐之田。
前768年
周平王3年
三年,齐人灭祝。王赐师徒郑伯命。
前767年
周平王4年
四年,燕顷侯卒。郑人灭虢。
前766年
周平王5年
五年,秦襄公帅师伐戎,卒于师。宋戴公薨。
前765年
周平王6年
六年,燕哀侯卒。郑迁于溱、洧。
前764年
周平王7年
七年,楚子仪卒。
前763年
周平王8年
八年,郑杀其大夫关其思。
前762年
周平王9年
前761年
周平王10年
十年,秦迁于汧、渭。
前760年
周平王11年
前759年
周平王12年
前758年
周平王13年
十三年,卫武公薨。
前757年
周平王14年
十四年,晋人灭韩。
前756年
周平王15年
前755年
周平王16年
前754年
周平王17年
前753年
周平王18年
十八年,秦文公大败戎师于岐,来归岐东之田。
前752年
周平王19年
前751年
周平王20年
前750年
周平王21年
二十一年,晋文侯杀王子余臣于携。
前749年
周平王22年
前748年
周平王23年
二十三年,宋武公薨。
前747年
周平王24年
二十四年,秦作陈宝祠。
前746年
周平王25年
二十五年,晋文侯薨。秦初用族刑。
前745年
周平王26年
二十六年。晋封其弟成师于曲沃。
前744年
周平王27年
前743年
周平王28年
前742年
周平王29年
前741年
周平王30年
前740年
周平王31年
前739年
周平王32年
三十二年,晋潘父弑其君昭侯,纳成师,不克。立昭侯之子孝侯,晋人杀潘父。
前738年
周平王33年
三十三年。楚人侵申。
前737年
周平王34年
前736年
周平王35年
前735年
周平王36年
三十六年,卫庄公卒。王人戍申。
前734年
周平王37年
前733年
周平王38年
前732年
周平王39年
前731年
周平王40年
四十年,齐庄公卒。晋曲沃桓叔成师卒,子□立,是为庄伯。
前730年
周平王41年
四十一年
前729年
周平王42年
四十二年,狄人伐翼,至于晋郊。宋宣公薨。鲁惠公使宰让请郊庙之礼,王使史角如鲁谕止之。
前728年
周平王43年
前727年
周平王44年
前726年
周平王45年
前725年
周平王46年
前724年
周平王47年
四十七年,晋曲沃庄伯入翼,弑孝侯,晋人逐之,立孝侯子郤,是为鄂侯。
前723年
周平王48年
四十八年。无云而雷。鲁惠公卒。
前722年
周平王49年
四十九年。鲁隐公及邾庄公盟于姑蔑。
前721年
周平王50年
前720年
周平王51年
五十一年春二月乙巳,日有食之。三月庚戌,王陟。
前719年
姬林
周桓王元年
桓王元年壬戌十月,庄伯以曲沃叛,伐翼,公子万救翼,荀叔轸追之,至于家谷。翼侯焚曲沃之禾而还。翼侯伐曲沃,大捷,武公请成于翼,至相而还。
前718年
周桓王2年
二年,王使虢公伐晋之曲沃。晋鄂侯卒,曲沃庄伯复攻晋,晋立鄂侯子光,是为哀侯。公子万救翼,荀叔轸追之,至于家谷。
前717年
周桓王3年
三年甲子。
前716年
周桓王4年
四年,曲沃庄伯卒,子称立,是为武公,尚一军。
前715年
周桓王5年
五年,芮人乘京,荀人、董伯皆叛曲沃。
前714年
周桓王6年
前713年
周桓王7年
前712年
周桓王8年
前711年
周桓王9年
前710年
周桓王10年
前709年
周桓王11年
十一年。曲沃获晋哀侯。晋人立哀侯子为小子侯。芮伯万出奔魏。
前708年
周桓王12年
十二年,王师、秦师围魏,取芮伯万而东之。
前707年
周桓王13年
十三年冬,曲沃伯诱晋小子侯杀之。晋曲沃灭荀,以其地赐大夫原氏黯,是为荀叔。戎人逆芮伯万于郊。
前706年
周桓王14年
十四年,王命虢仲伐曲沃,立晋哀侯弟缗于翼,为晋侯。
前705年
周桓王15年
十五年。
前704年
周桓王16年
十六年春,灭翼。
前703年
周桓王17年
前702年
周桓王18年
前701年
周桓王19年
十九年,郑庄公卒。
前700年
周桓王20年
前699年
周桓王21年
前698年
周桓王22年
前697年
周桓王23年
二十三年三月乙未,王陟。
前696年
姬佗
周庄王元年
庄王元年乙酉,曲沃尚一军,异于晋。
前695年
周庄王2年
前694年
周庄王3年
前693年
周庄王4年
前692年
周庄王5年
前691年
周庄王6年
六年五月,葬桓王。
前690年
周庄王7年
前689年
周庄王8年
前688年
周庄王9年
前687年
周庄王10年
前686年
周庄王11年
前685年
周庄王12年
前684年
周庄王13年
前683年
周庄王14年
前682年
周庄王15年
十五年,王陟。
前681年
姬胡齐
周釐王元年
釐王元年庚子春,齐桓公会诸侯于北杏,以平宋乱。
前680年
周釐王2年
前679年
周釐王3年
三年,曲沃武公灭晋侯缗,以宝献王,王命武公以一军为晋侯。
前678年
周釐王4年
四年晋犹不与齐桓公之盟。
前677年
周釐王5年
五年,晋武公卒,子诡诸立为献公。王陟。
前676年
姬阆
周惠王元年
惠王元年乙巳。晋献公朝王,如成周。周阳白兔舞于市。
前675年
周惠王2年
二年,王子颓乱。王居于郑,郑人入王府,多取玉。玉化为蜮,射人。
前674年
周惠王3年
前673年
周惠王4年
前672年
周惠王5年
前671年
周惠王6年
前670年
周惠王7年
前669年
周惠王8年
前668年
周惠王9年
九年,晋城绛。
前667年
周惠王10年
前666年
周惠王11年
前665年
周惠王12年
前664年
周惠王13年
前663年
周惠王14年
前662年
周惠王15年
前661年
周惠王16年
十六年,晋献公作二军,灭耿,以赐大夫赵夙;灭魏,以赐大夫毕万。
前660年
周惠王17年
十七年,卫懿公及赤翟战于洞泽。
前659年
周惠王18年
前658年
周惠王19年
十九年,晋献公会虞师伐虢,灭下阳,虢公丑奔卫。公命瑕父、吕甥邑于国都。
前657年
周惠王20年
前656年
周惠王21年
前655年
周惠王22年
前654年
周惠王23年
前653年
周惠王24年
前652年
周惠王25年
二十五年春正月,狄人伐晋。王陟。
前651年
姬郑
周襄王元年
襄王元年庚午,晋献公卒,立奚齐,里克杀之,及卓子,立夷吾。
前650年
周襄王2年
二年。晋杀里克。
前649年
周襄王3年
三年,雨金于晋。
前648年
周襄王4年
前647年
周襄王5年
前646年
周襄王6年
前645年
周襄王7年
七年,秦伯涉河伐晋。
前644年
周襄王8年
前643年
周襄王9年
前642年
周襄王10年
前641年
周襄王11年
前640年
周襄王12年
前639年
周襄王13年
前638年
周襄王14年
前637年
周襄王15年
十五年,晋惠公卒,子怀公圉立。秦穆公帅师送公子重耳,围令狐、桑泉、臼衰,皆降于秦师。狐毛与先轸御秦,至于庐柳,乃谓秦穆公使公子絷来与师言,次于郇,盟于军。公子重耳涉自河曲。
前636年
周襄王16年
十六年。晋杀子圉。
前635年
周襄王17年
十七年,晋城荀。
前634年
周襄王18年
前633年
周襄王19年
前632年
周襄王20年
二十年,周襄王会诸侯于河阳。
前631年
周襄王21年
前630年
周襄王22年
二十二年,齐师逐郑太子齿奔张城、南郑。
前629年
周襄王23年
前628年
周襄王24年
二十四年,晋文公卒。
前627年
周襄王25年
二十五年。
前626年
周襄王26年
前625年
周襄王27年
前624年
周襄王28年
前623年
周襄王29年
前622年
周襄王30年
三十年,洛绝于○。
前621年
周襄王31年
三十一年,晋襄公卒。
前620年
周襄王32年
三十二年。
前619年
周襄王33年
三十三年,王陟。
前618年
姬壬臣
周顷王元年
顷王元年癸卯。
前617年
周顷王2年
前616年
周顷王3年
前615年
周顷王4年
前614年
周顷王5年
前613年
周顷王6年
六年,彗星入北斗。王陟。
前612年
姬班
周匡王元年
匡王元年己酉。
前611年
周匡王2年
前610年
周匡王3年
前609年
周匡王4年
前608年
周匡王5年
前607年
周匡王6年
六年,王陟。晋灵公为赵穿所杀,赵盾使穿迎公子黑臀于周,立之。
前606年
姬瑜
周定王元年
定王。元年己卯。
前605年
周定王2年
前604年
周定王3年
前603年
周定王4年
前602年
周定王5年
前601年
周定王6年
六年,晋成公与狄伐秦,获秦谍,杀之绛市,六日而苏。
前600年
周定王7年
七年,晋成公卒于扈。
前599年
周定王8年
八年。
前598年
周定王9年
前597年
周定王10年
前596年
周定王11年
前595年
周定王12年
前594年
周定王13年
前593年
周定王14年
前592年
周定王15年
前591年
周定王16年
前590年
周定王17年
前589年
周定王18年
十八年,齐国佐来献玉磬、纪公之甗。
前588年
周定王19年
前587年
周定王20年
前586年
周定王21年
二十一年,王陟。
前585年
姬夷
周简王元年
简王元年丙子。
前584年
周简王2年
前583年
周简王3年
前582年
周简王4年
前581年
周简王5年
五年,晋景公卒。
前580年
周简王6年
六年。
前579年
周简王7年
前578年
周简王8年
前577年
周简王9年
前576年
周简王10年
前575年
周简王11年
前574年
周简王12年
前573年
周简王13年
十三年,晋厉公卒。楚共王会宋平公于湖阳。
前572年
周简王14年
十四年。王陟。
前571年
姬泄心
周灵王元年
灵王元年庚寅。
前570年
周灵王2年
前569年
周灵王3年
前568年
周灵王4年
前567年
周灵王5年
前566年
周灵王6年
前565年
周灵王7年
前564年
周灵王8年
前563年
周灵王9年
前562年
周灵王10年
前561年
周灵王11年
前560年
周灵王12年
前559年
周灵王13年
前558年
周灵王14年
十四年,晋悼公卒。
前557年
周灵王15年
前556年
周灵王16年
前555年
周灵王17年
前554年
周灵王18年
前553年
周灵王19年
前552年
周灵王20年
前551年
周灵王21年
前550年
周灵王22年
前549年
周灵王23年
前548年
周灵王24年
前547年
周灵王25年
前546年
周灵王26年
前545年
周灵王27年
二十七年,王陟。
前544年
姬贵
周景王元年
景王元年丁巳。
前543年
周景王2年
前542年
周景王3年
前541年
周景王4年
前540年
周景王5年
前539年
周景王6年
前538年
周景王7年
前537年
周景王8年
前536年
周景王9年
前535年
周景王10年
前534年
周景王11年
前533年
周景王12年
前532年
周景王13年
十三年春,有星出婺女。十月,晋平公卒。
前531年
周景王14年
十四年。河水赤于龙门三里。
前530年
周景王15年
前529年
周景王16年
前528年
周景王17年
前527年
周景王18年
前526年
周景王19年
十九年,晋昭公卒。冬十二月,桃杏华。
前525年
周景王20年
二十年。
前524年
周景王21年
前523年
周景王22年
前522年
周景王23年
前521年
周景王24年
前520年
周景王25年
二十五年,晋顷公平王室乱,立敬王。
前519年
姬匄
周敬王元年
敬王元年壬午。
前518年
周敬王2年
前517年
周敬王3年
前516年
周敬王4年
前515年
周敬王5年
前514年
周敬王6年
前513年
周敬王7年
前512年
周敬王8年
八年,晋顷公卒。
前511年
周敬王9年
九年。
前510年
周敬王10年
前509年
周敬王11年
前508年
周敬王12年
前507年
周敬王13年
前506年
周敬王14年
十四年,汉不见于天。
前505年
周敬王15年
前504年
周敬王16年
前503年
周敬王17年
前502年
周敬王18年
前501年
周敬王19年
前500年
周敬王20年
前499年
周敬王21年
前498年
周敬王22年
前497年
周敬王23年
前496年
周敬王24年
前495年
周敬王25年
前494年
周敬王26年
二十六年,晋青虹见。
前493年
周敬王27年
前492年
周敬王28年
二十八年,洛绝于周。
前491年
周敬王29年
前490年
周敬王30年
前489年
周敬王31年
前488年
周敬王32年
前487年
周敬王33年
前486年
周敬王34年
前485年
周敬王35年
前484年
周敬王36年
三十六年,淇绝于旧卫。
前483年
周敬王37年
前482年
周敬王38年
前481年
周敬王39年
三十九年,晋城顿丘。
前480年
周敬王40年
前479年
周敬王41年
前478年
周敬王42年
前477年
周敬王43年
四十三年,宋杀其大夫皇瑗于丹水之上。丹水壅不流。
前476年
周敬王44年
四十四年,王陟。
前475年
周(战国)
姬仁
周元王元年
元王元年丙寅,晋定公卒。
前474年
周元王2年
二年。
前473年
周元王3年
前472年
周元王4年
四年,于越灭吴。
前471年
周元王5年
前470年
周元王6年
六年,晋浍绝于梁。
前469年
周元王7年
七年,齐人、郑人伐卫。王陟。
前468年
姬介
周贞定王元年
贞定王元年癸酉,于越徙都琅玡。
前467年
周贞定王2年
前466年
周贞定王3年
前465年
周贞定王4年
四年十一月,于越子句践卒,是为菼执,次鹿郢立。
前464年
周贞定王5年
前463年
周贞定王6年
六年,晋河绝于扈。
前462年
周贞定王7年
七年,晋荀瑶城南梁。
前461年
周贞定王8年
前460年
周贞定王9年
前459年
周贞定王10年
十年,于越子鹿郢卒,不寿立。
前458年
周贞定王11年
十一年,晋出公出奔齐。
前457年
周贞定王12年
十二年,河水赤三日。荀瑶伐中山,取穷鱼之丘。
前456年
周贞定王13年
十三年,晋韩庞取秦武城。
前455年
周贞定王14年
前454年
周贞定王15年
前453年
周贞定王16年
十六年。
前452年
周贞定王17年
十七年,晋出公薨,乃立昭公之孙,是为敬公。
前451年
周贞定王18年
十八年。
前450年
周贞定王19年
前449年
周贞定王20年
二十年,于越子不寿见杀,是为盲姑,次朱句立。
前448年
周贞定王21年
前447年
周贞定王22年
二十二年,楚灭蔡。
前446年
周贞定王23年
前445年
周贞定王24年
二十四年,楚灭杞。
前444年
周贞定王25年
前443年
周贞定王26年
前442年
周贞定王27年
前441年
周贞定王28年
二十八年。王陟。
前440年
姬嵬
周考王元年
考王元年。魏文侯立。
前439年
周考王2年
前438年
周考王3年
前437年
周考王4年
前436年
周考王5年
前435年
周考王6年
前434年
周考王7年
前433年
周考王8年
前432年
周考王9年
前431年
周考王10年
十年,楚灭莒。
前430年
周考王11年
十一年,晋敬公卒。
前429年
周考王12年
十二年。鲁悼公卒。
前428年
周考王13年
前427年
周考王14年
十四年,鲁季孙会晋幽公于楚丘。
前426年
周考王15年
十五年,王陟。(《史记.周本纪》:“考王十五年崩。”)
前425年
姬午
周威烈王元年
威烈王元年丙辰。
前424年
周威烈王2年
前423年
周威烈王3年
三年,晋大旱,地生盐。
前422年
周威烈王4年
前421年
周威烈王5年
五年,晋丹水出,反击。
前420年
周威烈王6年
六年,晋大夫秦嬴贼幽公于高寝之上,魏文侯立幽公子止。(《史记.六国表》威烈王六年,盗杀幽公。《晋世家》索隐引《纪年》:“夫人秦嬴贼公于高寝之上。”《晋世家》:“十八年,盗杀幽公。魏文侯以兵诛晋乱,立幽公子止,是为烈公。”案:《史记》幽公在位十八年,此仅十年,盖缩幽公之年以为敬公之年。如“丹水出,相反击”,《水经注》引古《纪年》以为幽公九年事,而《通鉴外纪》系之考王十年,据此,则刘恕所见《纪年》敬公仅得十二年,此以敬公为在位二十二年,乃不得不减幽公以补之矣。)
前419年
周威烈王7年
七年。赵献子城泫氏。韩武子都平阳。
前418年
周威烈王8年
八年,赵城平邑。
前417年
周威烈王9年
九年,楚人伐我南鄙,至于上洛。
前416年
周威烈王10年
前415年
周威烈王11年
十一年,田公子居思伐邯郸,围平邑。于越灭滕。
前414年
周威烈王12年
十二年,于越子朱句伐郯,以郯子鸪归。
前413年
周威烈王13年
前412年
周威烈王14年
十四年,于越子朱句卒,子翳立。
前411年
周威烈王15年
前410年
周威烈王16年
十六年,齐田盻及邯郸韩举战于平邑,邯郸之师败逋,遂获韩举,取平邑、新城。
前409年
周威烈王17年
十七年,魏文侯伐秦至郑,还筑汾阴、郃阳。田悼子卒,田布杀其大夫公孙孙,公孙会以廪丘叛于赵。田布围廪丘,翟角、赵孔屑、韩氏救廪丘,及田布战于龙泽,田师败逋。
前408年
周威烈王18年
十八年,王命韩景子、赵烈子及我师伐齐,入长垣。
前407年
周威烈王19年
前406年
周威烈王20年
前405年
周威烈王21年
前404年
周威烈王22年
前403年
周威烈王23年
二十三年,王命晋卿魏氏、赵氏、韩氏为诸侯。
自三家分晋始,《竹书纪年》纪魏事。
前402年
周威烈王24年
二十四年,王陟。
前401年
姬骄
周安王元年
安王元年庚辰。
前400年
周安王2年
前399年
周安王3年
前398年
周安王4年
前397年
周安王5年
前396年
周安王6年
前395年
周安王7年
前394年
周安王8年
前393年
周安王9年
九年,晋烈公卒,子桓公立。
前392年
周安王10年
十年己丑。(原注:晋桓公顷元年。《史记.六国表》安王十年,晋孝侯倾元年。)
前391年
周安王11年
前390年
周安王12年
前389年
周安王13年
前388年
周安王14年
前387年
周安王15年
十五年,魏文侯卒。大风,昼昏。晋太子喜出奔。
前386年
周安王16年
十六年,封公子缓。
前385年
周安王17年
前384年
周安王18年
前383年
周安王19年
前382年
周安王20年
前381年
周安王21年
二十一年,韩灭郑,哀侯入于郑。
前380年
周安王22年
前379年
周安王23年
二十三年,于越迁于吴。
前378年
周安王24年
前377年
周安王25年
前376年
周安王26年
三十六年,王陟。魏城洛阳及安邑、王垣。七月,于越太子诸咎弑其君翳。十月,越人杀诸咎越滑,吴人立孚错枝为君。
前375年
姬喜
周烈王元年
烈王元年丙午。魏公子缓如邯郸以作难。于越大夫寺区定越乱,立初无余,是为莽安。
前374年
周烈王2年
二年,秦胡苏帅师伐韩,韩将韩襄败胡苏于酸水。魏觞诸侯于范台。晋桓公邑哀侯于郑,韩山坚贼其君哀侯。
前373年
周烈王3年
前372年
周烈王4年
前371年
周烈王5年
前370年
周烈王6年
六年。韩共侯、赵成侯迁晋桓公于屯留。赵成侯偃、韩懿侯若伐我葵。
前369年
周烈王7年
七年,王陟。我师伐赵,围蜀阳。齐田寿帅师伐我,围观,观降。魏大夫王错出奔韩。
前368年
姬扁
周显王元年
显王元年癸丑。郑城邢丘。秦子向命为蓝君。
前367年
周显王2年
二年,河水赤于龙门三日。
前366年
周显王3年
三年,公子景贾帅师伐郑,韩明战于韩,我师败逋。
前365年
周显王4年
四年夏四月甲寅,徙邦于大梁。王发逢忌之薮以赐民。于越寺区弟思弑其君莽安,次无颛立。
前364年
周显王5年
五年,雨碧于郢。地忽长十丈有余,高尺半。
前363年
周显王6年
六年,我师伐邯郸,取列人;我师伐邯郸,取肥。雨黍于齐。
前362年
周显王7年
七年,我与邯郸赵榆次、阳邑。王会郑厘侯于巫沙。
前361年
周显王8年
八年,入河水于圃田,又为大沟而引圃水。瑕阳人自秦导岷山青衣水来归。
前360年
周显王9年
九年,秦师伐郑,次于怀,城殷。
前359年
周显王10年
十年,楚师出河水以水长垣之外。龙贾帅师筑长城于西边。郑取屯留、尚子。
前358年
周显王11年
十一年,郑厘侯使许息来致地:平丘、户牖、首垣诸邑及郑驰地。我取枳道,与郑鹿。王及郑厘侯盟于巫沙,以释它阳之围,归厘于郑。
前357年
周显王12年
十二年,鲁恭侯、宋桓侯、卫成侯、郑厘侯来朝。于越子无颛卒,是为菼蠋卯,次无疆立。
前356年
周显王13年
十三年,邯郸成侯会燕成侯于安邑。
前355年
周显王14年
十四年,秦公孙壮伐郑,围焦城,不克。秦公孙壮帅师城上枳、安陵、山民。邯郸伐卫,取漆富丘,城之。齐师及燕战于泃水,齐师遁。
前354年
周显王15年
十五年,齐田期伐我东鄙,战于桂阳,我师败逋。东周与郑高都。郑厘侯来朝中阳。宋景鼓、卫公孙仓会师,围我襄陵。
前353年
周显王16年
十六年,王以韩师、诸侯师县于襄陵。齐侯使楚景舍来求成。邯郸之师败我师于桂陵。
前352年
周显王17年
十七年,燕伐赵,围浊鹿。赵灵王及代人救浊鹿,败燕师于勺。晋取玄武、濩泽。
前351年
周显王18年
十八年,齐筑防以为长城。
前350年
周显王19年
十九年,王如卫,命公子南为侯。
前349年
周显王20年
二十年。
前348年
周显王21年
二十一年,魏殷臣、赵公孙裒伐燕,还取夏屋,城曲逆。
前347年
周显王22年
二十二年壬寅,孙何侵楚,入三户郛。
楚伐徐州。
前346年
周显王23年
二十三年,魏章帅师及郑师伐楚,取上蔡。孙何取□阳。秦孝公会诸侯于逢泽。绛中地○,西绝于汾。
前345年
周显王24年
二十四年,魏败韩马陵。
前344年
周显王25年
二十五年。
前343年
周显王26年
二十六年,穣庛帅师及郑孔夜战于梁赫,郑师败逋。与齐田□战于马陵。
前342年
周显王27年
二十七年五月,齐田□及宋人伐我东鄙,围平阳。九月,秦卫鞅伐我西鄙。十月,邯郸伐我北鄙。王攻卫鞅,我师败逋。
前341年
周显王28年
二十八年,城济阳。秦封卫鞅于邬,改名曰尚。
前340年
周显王29年
二十九年,邳迁于薛。三月,为大沟于北郛,以行圃田之水。
前339年
周显王30年
三十年。
前338年
周显王31年
三十一年,秦苏胡帅师伐郑,韩襄败秦苏胡于酸水。
前337年
周显王32年
三十二年。
前336年
周显王33年
三十三年,郑威侯与邯郸围襄陵。
前335年
周显王34年
三十四年,魏惠成王三十六年,改元称一年。王与诸侯会于徐州。于越子无疆伐楚。
前334年
周显王35年
三十五年,楚吾得帅师及秦伐郑,围纶氏。
前333年
周显王36年
三十六年,楚围齐于徐州,遂伐于越,杀无疆。
前332年
周显王37年
三十七年。
前331年
周显王38年
三十八年,龙贾及秦师战于雕阴,我师败逋。王会郑威侯于巫沙。
前330年
周显王39年
三十九年,秦取我汾阴、皮氏。
前329年
周显王40年
四十年。
前328年
周显王41年
四十一年,秦归我焦、曲沃。
前327年
周显王42年
四十二年,九鼎沦泗,没于渊。
前326年
周显王43年
四十三年。
前325年
周显王44年
四十四年。
前324年
周显王45年
四十五年,楚败我襄陵。
前323年
周显王46年
四十六年。
前322年
周显王47年
四十七年。
前321年
周显王48年
四十八年,王陟。
前320年
姬定
周慎靓王元年
慎靓王元年辛丑。秦取我曲沃、平周。
前319年
周慎靓王2年
二年,魏惠成王薨。
前318年
周慎靓王3年
三年,今王元年。
前317年
周慎靓王4年
四年。
前316年
周慎靓王5年
五年。
前315年
周慎靓王6年
六年,郑侯使韩辰归晋阳及向。二月,城阳、向,更名阳为河雍,向为高平。
前314年
姬延
周隐王元年
隐王元年丁未。十月,郑宣王来朝。梁。燕子之杀公子平,不克。齐师杀子之,醢其身。
前313年
周隐王2年
二年,齐地暴长,长丈余,高一尺。魏以张仪为相。
前312年
周隐王3年
三年,韩明帅师伐襄丘。秦王来见于蒲阪关。四月,越王使公师隅来献舟三百、箭五百万及犀角、象齿。五月,张仪卒。
前311年
周隐王4年
四年,翟章伐卫。魏败赵将韩举。
前310年
周隐王5年
五年,洛入成周,山水大出。
前309年
周隐王6年
六年十月,大霖雨,疾风,河水酸枣。楚庶章率师来会我,次于襄丘。
前308年
周隐王7年
七年,翟章救郑,次于南屈。
前307年
周隐王8年
八年,秦公孙爰帅师伐我皮氏,翟章帅师救皮氏围,疾西风。
前306年
周隐王9年
九年,城皮氏。
前305年
周隐王10年
十年。
前304年
周隐王11年
十一年。
前303年
周隐王12年
十二年,秦拔我蒲阪、晋阳、封谷。
前302年
周隐王13年
十三年,邯郸命吏大夫奴迁于九原,将军、大夫、适子、代史皆貂服。
前301年
周隐王14年
十四年。
前300年
周隐王15年
十五年,薛侯来会王于釜丘。楚入雍氏,楚人败。
前299年
周隐王16年
十六年,王与齐王会于韩。今王终二十年。
前298年
周隐王17年
秦取楚析等十余城。赵楼缓相秦;孟尝君回齐;齐、韩、魏联军攻秦到函谷关。
前297年
周隐王18年
赵主父行新地,遂出代,西遇楼烦王于西河而致其兵。
前296年
周隐王19年
齐韩魏破函谷,秦与韩武遂、与魏封陵以和;赵灭中山;宋灭滕;齐败燕,杀十万人;白起攻新城;秦败魏师于解。
前295年
周隐王20年
公子成、李兑围主父宫,主父饿死;秦楼缓免相,魏冉为相;燕昭王使苏秦入齐,助齐攻宋。
前294年
周隐王21年
齐用秦五大夫吕礼为相;齐田甲劫王,孟尝君出走。
前293年
周隐王22年
秦攻伊阙,白起斩魏韩首二十四万级,虏公孙喜,拔五城,涉河取韩安邑以东,到乾河。
前292年
周隐王23年
秦使白起攻魏,取垣,复予之,攻魏,拔之;秦取楚之宛、叶。
前291年
周隐王24年
秦司马错取魏之轵和邓;秦取韩之宛。
前290年
周隐王25年
秦取魏的垣、蒲阪、皮氏;秦魏冉为将攻魏,魏献河东四百里地;赵将赵梁与齐攻韩,至鲁关下。
前289年
周隐王26年
秦司马错错决桥取河雍;秦魏冉白起司马错取河内六十一个城邑;韩入武遂地二百里于秦。
前288年
周隐王27年
赵董叔与魏氏伐宋,得河阳於魏;秦取赵桂阳。
前287年
周隐王28年
齐赵燕魏韩五国攻秦,至成皋、荥阳而散;齐魏燕攻宋;赵使赵梁攻齐;秦攻魏,拔新垣、曲阳。
前286年
周隐王29年
秦司马错击魏河内,魏献安邑;秦败韩师于夏山;齐灭宋;赵使韩徐为攻齐。
前285年
周隐王30年
秦蒙骜攻齐,取河东九城为县;秦蜀郡守张若取笮及其江南地。
前284年
周隐王31年
秦赵燕魏韩联军取齐之灵丘,破齐军于济西,其将触子走;燕破临淄,杀其将达子;秦魏分宋地,赵取昔阳,楚收淮北,鲁取徐州。
前283年
周隐王32年
秦韩攻魏,取安城、北林、梁囿,至大梁;赵燕救魏于林中,秦割地以退。
前282年
周隐王33年
秦将白起攻取赵之兹氏、祁;乐毅将赵师攻魏伯阳。
前281年
周隐王34年
秦白起取赵之蔺和离石,又取石城;赵决河水伐魏。
前280年
周隐王35年
秦白起取赵之代和光狼二城,斩首三万;秦司马错因蜀攻楚黔中,拔之,楚献汉北及上庸地;赵将赵奢取齐之麦丘。
前279年
周隐王36年
齐田单杀燕将骑劫于即墨,齐复国;齐魏灭薛;赵廉颇将,攻齐;楚取巴之枳;楚庄憍复黔中,克且兰、夜郎,至滇;秦白起伐楚,取鄢、邓、西陵。
前278年
周隐王37年
秦白起伐楚,拔郢,烧夷陵,设南郡。
前277年
周隐王38年
秦白起张若定巫、黔中,初置黔中郡;赵楼昌攻魏几,不能取。
前276年
周隐王39年
秦白起伐魏,取两城;楚复取黔中十五邑为郡,庄憍不得归,称滇王;赵廉颇取魏之几。
前275年
周隐王40年
秦相魏冉伐魏,韩之暴鸢救魏,穰侯大破之,斩首四万,暴鸢走开封,秦击之,魏献温求和;赵廉颇取魏之防陵、安阳。
前274年
周隐王41年
秦将魏冉胡阳取魏之卷、蔡、中阳、长社;赵将燕周取齐之昌城、高唐。
前273年
周隐王42年
赵、魏攻韩之华阳,秦救之,魏冉白起胡阳败魏赵联军,斩首十三万,走魏将芒卯,沉杀赵将贾偃所部二万人于黄河,取北宅,围大梁,魏割南阳予秦,秦设南阳郡;赵取东胡欧代地。
前272年
周隐王43年
秦、魏、楚共伐燕;秦杀义渠王于甘泉宫,因起兵灭之。
前271年
周隐王44年
赵蔺相如伐齐到平邑。
前270年
周隐王45年
秦胡阳攻阏与;秦客卿灶攻齐,取刚、寿。
前269年
周隐王46年
赵将赵奢败胡阳于阏与。
前268年
周隐王47年
秦使使五大夫绾伐魏,拔怀,赵、齐、楚救之,秦军退。
前267年
周隐王48年
触龙谏赵太后;秦立安国君。
前266年
周隐王49年
秦取魏之邢丘,攻几,赵廉颇败之。
前265年
周隐王50年
齐田单将赵师以伐燕,取中阳,又伐韩,取注人;秦伐取韩的少曲和高平;秦伐赵,取三城,齐救之。
前264年
周隐王51年
秦白起取韩之陉城等九城,斩首五万。
前263年
周隐王52年
秦武安君伐韩,取南阳;攻太行道,绝之。
前262年
周隐王53年
秦白起五大夫贲攻韩,取野王等十城,韩上党降赵;秦攻上党。
前261年
周隐王54年
秦取韩缑氏、蔺;楚取鲁之徐州。
前260年
周隐王55年
四月秦左庶长王龁攻长平,廉颇距秦,秦斥兵斩赵裨将茄,六月秦攻取赵二障四尉,七月赵将廉颇筑垒壁而守,秦又攻其垒,取二尉,败其阵,夺西垒壁;赵括将,白起杀赵括,斩首四十五万。
前259年
周隐王56年
秦王龁取赵武安、皮牢,司马梗北定太原,尽有上党地;秦割韩垣雍、赵六城以和;正月秦退兵;九月使秦五大夫王陵攻赵都邯郸。
前258年
周隐王57年
正月,王陵不利,亡五校,秦使王龁代王陵伐赵围邯郸。
前257年
周隐王58年
秦使郑安平攻邯郸;魏楚救赵,败秦军,郑安平降,王龁还汾军,张唐拔宁新中;秦攻晋,斩首六千;晋楚败秦杀两万人,攻汾城、宁新中,秦兵退;魏取河东一部,韩取汝南。
前256年
周隐王59年
秦将摎伐韩取阳城、负黍,斩首四万,又伐赵,取二十馀县,斩首虏九万,灭西周;赵将乐乘、庆舍攻秦信梁军,破之;燕攻赵昌城,取之。
前255年
嬴稷
秦昭襄王52年
楚灭鲁;秦相范雎卒。
前254年
秦昭襄王53年
秦将摎伐魏,取吴城;魏取陶,灭卫。
前253年
秦昭襄王54年
楚临时徙都到巨阳。
前252年
秦昭襄王55年
魏颁布《魏户律》和《魏奔命律》。
前251年
秦昭襄王56年
秦昭襄王死,孝文王立,即死,庄襄王立;燕发兵六十万分两路攻赵,赵使廉颇大破燕军于部,杀燕相栗腹,又使乐乘大败燕军于代,俘燕将卿秦;廉颇围燕都。
前250年
嬴柱
秦孝文王元年
燕取齐之聊城,复退兵;楚取齐之南阳;魏取齐之平陆。
前249年
嬴楚
秦庄襄王元年
秦使吕不韦灭东周;秦将蒙骜攻韩,取韩之成皋、荣阳,设三川郡。
前248年
秦庄襄王2年
赵使廉颇、延陵钧助魏攻燕;秦使井忌经赵而攻燕,拔二城;燕献十城于秦,秦使蒙骜攻赵,定太原,取榆次、新城、狼孟等三十七城。
前247年
秦庄襄王3年
秦王龁攻上党诸城,悉拔之,初置太原郡;秦使蒙骜取魏之高都和汲;赵魏楚韩燕攻秦,秦却于河外,蒙骜败,解而去,联军至函谷;魏无忌取韩之管城;秦庄襄王死,子政立;晋阳反。
前246年
嬴政
秦王政元年
秦尽占韩上;秦蒙骜击定晋阳。
前245年
秦王政2年
秦麃公将卒攻卷,斩首三万;赵以廉颇为假相国,伐魏,取繁阳,赵孝成王薨,子悼襄王立,使武襄君乐乘代廉颇,廉颇怒,攻武襄君,武襄君走,廉颇出奔魏。
前244年
秦王政3年
秦蒙骜伐韩,取十二城,攻魏之肠、有诡;赵王以李牧为将,伐燕,取武遂、方城。
前243年
秦王政4年
秦蒙骜取魏之肠、有诡。
前242年
秦王政5年
秦蒙骜伐魏,取酸枣、燕、虚、长平、雍丘、山阳等二十城,初置东郡;赵庞暖攻燕,禽其将剧辛。
前241年
秦王政6年
楚、赵、魏、韩、卫合从以伐秦,春申君攻函谷,庞暖攻蕞,秦败之;秦取魏之朝歌及卫濮阳;赵庞暖攻齐,取饶安。
前240年
秦王政7年
秦攻魏之龙、孤、庆都,取汲。
前239年
秦王政8年
秦使长安君攻赵上党,反,死屯留。
前238年
秦王政9年
秦使杨端和取魏之首垣、蒲、衍氏;秦攻魏,取仁、平丘、小黄、济阳、甄城,至濮水、历山以北;秦嫪毐反,即死。
前237年
秦王政10年
秦相吕不韦免职。
前236年
秦王政11年
赵以庞暖攻燕之勺梁,取狸、阳城;秦使将军王翦、桓齮、杨端和伐赵,攻邺,取九城,王翦攻阏与、轑阳,桓齮取邺、安阳。
前235年
秦王政12年
秦发四郡兵助魏攻楚。
前234年
秦王政13年
秦攻韩,韩非使秦;秦攻赵,得云中雁门为郡;秦使桓齮伐赵,败赵将扈輙于平阳,斩首十万,杀扈輙。
前233年
秦王政14年
秦使桓齮伐赵,取宜安、平阳、武城;赵将李牧复战于宜安、肥下,秦大败,桓齮走。
前232年
秦王政15年
秦伐赵,一军抵邺,一军抵太原,取狼孟、番吾,赵李牧败之番吾。
前231年
秦王政16年
韩献南阳地于秦,秦伐卒受地,魏人献地。
前230年
秦王政17年
秦内史腾灭韩,虏韩王安,以其地置颖川郡。
前229年
秦王政18年
秦攻赵,王翦将上地下井陉,端和将河内围邯郸,李信羌瘣出云中太原,李牧司马尚御之。
前228年
秦王政19年
赵杀李牧,废司马尚,秦击赵,大破之,杀赵葱,颜聚亡,遂克邯郸,虏赵王迁,赵亡。
前227年
秦王政20年
秦使王翦、辛胜攻燕,大破燕代师于易水之西。
前226年
秦王政21年
秦使王翦拔蓟,燕王及太子率其精兵东保辽东,李信追而杀太子丹;秦使王贲击楚,取十馀城;新郑反,秦击定之,杀韩王安。
前225年
秦王政22年
前225年,秦将王贲攻魏,水灌大梁,魏亡;秦攻楚,李信攻平舆,蒙武攻寝,会于城父,楚项燕大破李信军,入两壁,杀七都尉,秦军走。
前224年
秦王政23年
前224年,楚攻秦之南郡;秦将王翦蒙武破楚军于蕲南,项燕自杀。
前223年
秦王政24年
秦取楚都寿春,俘虏楚王负刍,楚亡。
前222年
秦王政25年
秦使王贲攻辽东,虏燕王喜,燕亡;攻代,虏代王嘉;秦王翦悉定荆江南地,降百越之君,置会稽郡,南征百越之君,后以其地为闽中郡。
前221年

秦始皇26年
秦将蒙恬攻齐,破之济西;秦王贲李信自燕南攻齐,俘虏齐王建,齐亡。
自始皇帝始,庙号谥号不用。以帝王世系纪年。
前220年
秦始皇27年
全国筑驰道,东通燕、齐,南达吴、楚。
前219年
秦始皇28年
秦始皇东巡,封禅泰山,立石颂德。
前218年
秦始皇29年
前217年
秦始皇30年
前216年
秦始皇31年
使黔首自实田,即令百姓自己申报土地。
前215年
秦始皇32年
蒙恬率兵三十万北攻匈奴。
前214年
秦始皇33年
略取南越陆梁地,置三郡。蒙恬败匈奴,略取河南地。增筑长城,以御匈奴。
前213年
秦始皇34年
用丞相李斯议,下令焚书。
前212年
秦始皇35年
坑杀方士四百六十余人于咸阳。发隐宫、徒刑七十万人造阿房宫和骊山陵。
前211年
秦始皇36年
前210年
秦始皇37年
始皇巡游,七月,死于沙丘。李斯、赵高立始皇少子胡亥为二世皇帝。九月,葬始皇于骊山。
前209年
嬴胡亥
秦二世元年
七月,陈胜、吴广起义于蕲县大泽乡,旋入陈,陈胜称王,号张楚。九月,刘邦起兵于沛,称沛公。项梁与兄子羽起兵于吴。是后,齐、赵、燕、魏等六国后裔也纷纷起兵反秦。
前208年
秦二世2年
陈胜为御者庄贾所杀。
前207年
秦二世3年
项羽率军渡漳河救赵,于巨鹿大破秦军,是为巨鹿之战。赵高杀秦二世胡亥,立二世兄子子婴,贬号为秦王。
前206年
楚汉战争
刘邦项羽
汉王元年
十月,入咸阳,秦王子婴出降,秦灭亡。十二月,鸿门宴。
前205年
汉王2年
十月,河南王申阳降汉,张耳归汉。十一月,刘邦乘机挥军东出。十一月,汉立韩王信为韩王。
前204年
汉王3年
十一月前205年九江王英布背楚归汉。
前203年
汉王4年
前202年

刘邦
汉王5年
十二月﹐刘邦率兵围项羽于垓下﹐羽突围走乌江﹐自刎死。二月﹐刘邦称帝﹐是为汉高祖刘邦﹐建立汉朝﹐都洛阳
汉代用谥号纪年。
前201年
汉高帝6年
始封同姓王。韩王信以马邑降匈奴。
前200年
汉高帝7年
十月﹐汉高帝自将击匈奴于平城﹐被围于白登。二月﹐迁都长安
前199年
汉高帝8年
前198年
汉高帝9年
高帝取"家人子"为公主﹐以妻单于﹐与匈奴结和亲﹐并开关市。
前197年
汉高帝10年
前196年
汉高帝11年
遣陆贾使南越﹐册封赵佗为南越王。拜萧何为相国
前195年
汉高帝12年
四月﹐高帝死。皇太子盈嗣位﹐是为孝惠皇帝。
前194年
刘盈
汉惠帝元年
前193年
汉惠帝2年
萧何死﹐曹参代为相国﹐沿袭成规﹐无所变更。
前192年
汉惠帝3年
封闽越君摇为东海王﹐都东瓯。
前191年
汉惠帝4年
前190年
汉惠帝5年
前189年
汉惠帝6年
前188年
汉惠帝7年
八月﹐惠帝死。皇太子恭嗣位﹐是为少帝。高皇后吕氏临朝称制。
前187年
吕雉
高后元年
前186年
高后2年
前185年
高后3年
前184年
高后4年
四月﹐吕后杀少帝。五月﹐立恒山王刘义为帝﹐更名弘。
前183年
高后5年
前182年
高后6年
前181年
高后7年
前180年
高后8年
七月﹐吕后死。陈平﹑周勃等平定吕氏之乱﹐迎高帝子代王恒为帝﹐是为太宗孝文皇帝。
前179年
刘恒
汉文帝元年
前178年
汉文帝2年
前177年
汉文帝3年
前176年
汉文帝4年
前175年
汉文帝5年
前174年
汉文帝6年
前173年
汉文帝7年
前172年
汉文帝8年
前171年
汉文帝9年
前170年
汉文帝10年
前169年
汉文帝11年
前168年
汉文帝12年
前167年
汉文帝13年
五月﹐除肉刑﹐以笞刑代之,六月﹐免租税。
前166年
汉文帝14年
前165年
汉文帝15年
前164年
汉文帝16年
前163年
汉文帝后元年
前162年
汉文帝后2年
前161年
汉文帝后3年
前160年
汉文帝后4年
前159年
汉文帝后5年
前158年
汉文帝后6年
前157年
汉文帝后7年
六月﹐文帝死。皇太子启嗣位﹐是为孝景皇帝。
前156年
刘启
汉景帝元年
五月﹐复收民田半租﹐三十税一﹐是后为定制。
前155年
汉景帝2年
令男子二十始傅。
前154年
汉景帝3年
正月﹐吴﹑楚等七诸侯王起兵反﹐史称"吴楚七国之乱"﹐旋平定。
前153年
汉景帝4年
前152年
汉景帝5年
前151年
汉景帝6年
前150年
汉景帝7年
前149年
汉景帝8年
前148年
汉景帝9年
前147年
汉景帝10年
前146年
汉景帝11年
前145年
汉景帝12年
前144年
汉景帝13年
前143年
汉景帝后1年
前142年
汉景帝后2年
前141年
汉景帝后3年
文帝死,太子彻继位,是为武帝。
前140年
刘彻
汉武帝建元元年
董仲舒对策,请黜刑名,崇儒术。
前139年
汉武帝建元2年
张骞出西域。
自汉武帝始,用年号纪年,以谥号称呼帝王。
前138年
汉武帝建元3年
前137年
汉武帝建元4年
前136年
汉武帝建元5年
前135年
汉武帝建元6年
前134年
汉武帝元光元年
察举制确立。
前133年
汉武帝元光2年
诱击匈奴无功。
前132年
汉武帝元光3年
前131年
汉武帝元光4年
前130年
汉武帝元光5年
汉通西南夷。正月﹐使唐蒙通夜郎﹐置犍为郡﹐使司马相如等通邛﹑﹑冉﹑斯榆﹐置十余县。
前129年
汉武帝元光6年
前128年
汉武帝元朔元年
前127年
汉武帝元朔2年
前126年
汉武帝元朔3年
前125年
汉武帝元朔4年
前124年
汉武帝元朔5年
匈奴右贤王侵朔方,卫青大破之。
前123年
汉武帝元朔6年
卫青统六军击匈奴,破之。
前122年
汉武帝元狩元年
前121年
汉武帝元狩2年
霍去病击匈奴,杀休屠王。
前120年
汉武帝元狩3年
前119年
汉武帝元狩4年
卫青霍去病击匈奴,霍去病深入二千余里,封狼居胥,漠南无王庭。对贾人按资产征税。
前118年
汉武帝元狩5年
罢半两钱行五铢钱,汉币制至此始定
前117年
汉武帝元狩6年
前116年
汉武帝元鼎元年
得宝鼎汾水上
前115年
汉武帝元鼎2年
张骞使西域还,西域始通汉。
前114年
汉武帝元鼎3年
下令告缗﹐杨可主其事
前113年
汉武帝元鼎4年
禁郡国铸钱﹐改铸新五铢钱﹐名"三官钱"﹐此后五铢钱作为主要铸币行用几百年
前112年
汉武帝元鼎5年
四月﹐发兵十余万击南越
前111年
汉武帝元鼎6年
平南越﹐以其地为南海﹑苍梧﹑郁林﹑合浦﹑交趾﹑九真﹑日南﹑珠崖﹑儋耳九郡
前110年
汉武帝元封元年
桑弘羊主持推行均输﹑平准
前109年
汉武帝元封2年
遣杨仆、荀彘伐朝鲜,塞瓠子河,滇国内附,置益州郡
前108年
汉武帝元封3年
破楼兰、车师,平朝鲜,置四郡。
前107年
汉武帝元封4年
前106年
汉武帝元封5年
帝南巡,置十三州刺史
前105年
汉武帝元封6年
以江都王女细君嫁乌孙
前104年
汉武帝太初元年
造太初历,始以建寅为正月,遣贰师将军李广利征大宛,筑受降城
前103年
汉武帝太初2年
赵破奴为匈奴所俘
前102年
汉武帝太初3年
前101年
汉武帝太初4年
贰师将军斩大宛王获汗血马,封海西候
前100年
汉武帝天汉元年
匈奴放还汉使,汉遣苏武等答聘为匈奴所留
前99年
汉武帝天汉2年
李广利击匈奴失利,李陵被俘降匈奴
前98年
汉武帝天汉3年
前97年
汉武帝天汉4年
再遣李广利、公孙敖等伐匈奴
前96年
汉武帝太始元年
徙郡国豪杰于茂陵,杀公孙敖
前95年
汉武帝太始2年
大夫白公引泾水作渠,谓之白公渠
前94年
汉武帝太始3年
生皇子弗陵
前93年
汉武帝太始4年
再祀泰山
前92年
汉武帝征和元年
巫蛊祸起
前91年
汉武帝征和2年
丞相公孙贺,诸邑公主,阳石公主,坐巫蛊死,江充治巫蛊引起大乱,江充、皇后均死,太子据亡走
前90年
汉武帝征和3年
李广利伐匈奴,兵败,降匈奴,诛丞相刘屈牦
前89年
汉武帝征和4年
前88年
汉武帝后元元年
杀鈎弋夫人
前87年
汉武帝后元2年
立弗陵为太子,帝卒,遗诏以霍光为大将军,金日磾、上官桀、桑弘羊等共辅政
前86年
刘弗陵
汉昭帝始元元年
霍光辅政
前85年
汉昭帝始元2年
前84年
汉昭帝始元3年
前83年
汉昭帝始元4年
前82年
汉昭帝始元5年
前81年
汉昭帝始元6年
苏武、常惠等自匈奴返国,置金城郡
前80年
汉昭帝元凤元年
燕王旦,上官桀父子诛反谋
前79年
汉昭帝元凤2年
前78年
汉昭帝元凤3年
范明友等出击乌桓
前77年
汉昭帝元凤4年
傅介子诱杀楼兰王,改楼兰为鄯善
前76年
汉昭帝元凤5年
前75年
汉昭帝元凤6年
乌桓犯塞,范明友再击之
前74年
汉昭帝元平元年
昭帝卒,立昌邑王贺廿七日而废,立武帝曾孙病己为帝是为汉宣帝
前73年
刘询
汉宣帝本始元年
霍光继续辅政
前72年
汉宣帝本始2年
前71年
汉宣帝本始3年
田广明、赵充国等五将军出击匈奴
前70年
汉宣帝本始4年
前69年
汉宣帝地节元年
楚王延寿谋反自杀
前68年
汉宣帝地节2年
霍光卒,宣帝亲政
前67年
汉宣帝地节3年
前66年
汉宣帝地节4年
霍氏谋反,伏诛
前65年
汉宣帝元康元年
西域龟兹国王及其夫人来朝
前64年
汉宣帝元康2年
命郑吉屯兵渠犁
前63年
汉宣帝元康3年
前62年
汉宣帝元康4年
前61年
汉宣帝神爵元年
赵充国讨先零羌
前60年
汉宣帝神爵2年
西羌平,置金城属国,日逐王来降,置西域都护,始以郑吉为都护
前59年
汉宣帝神爵3年
前58年
汉宣帝神爵4年
前57年
汉宣帝五凤元年
帝行幸甘泉,郊祀
前56年
汉宣帝五凤2年
匈奴大乱五单于争立
前55年
汉宣帝五凤3年
前54年
汉宣帝五凤4年
匈奴单于称臣遣弟谷蠡王入侍,始置常平仓
前53年
汉宣帝甘露元年
匈奴呼韩邪单于与郅支单于均遣子入侍
前52年
汉宣帝甘露2年
前51年
汉宣帝甘露3年
呼韩邪单于再来朝
前50年
汉宣帝甘露4年
前49年
汉宣帝黄龙元年
宣帝卒,汉元帝即位
前48年
刘奭
汉元帝初元元年
史高、萧望之、周堪共同辅政
前47年
汉元帝初元2年
宦官弘恭、石显用事,萧望之被逼自杀
前46年
汉元帝初元3年
罢珠崖郡
前45年
汉元帝初元4年
前44年
汉元帝初元5年
前43年
汉元帝永光元年
刘向上书
前42年
汉元帝永光2年
前41年
汉元帝永光3年
冯奉士讨平西羌之乱
前40年
汉元帝永光4年
前39年
汉元帝永光5年
前38年
汉元帝建昭元年
帝幸雍,祀五时
前37年
汉元帝建昭2年
前36年
汉元帝建昭3年
陈汤、甘延寿攻杀郅支单于于康居
前35年
汉元帝建昭4年
前34年
汉元帝建昭5年
前33年
汉元帝竟宁元年
呼韩邪单于再来朝,嫁宫人王嫱与单于,元帝卒
前32年
刘骜
汉成帝建始元年
帝舅王凤为大将军大司马
前31年
汉成帝建始2年
前30年
汉成帝建始3年
前29年
汉成帝建始4年
黄河水决东郡没四郡十三县,王延世筑河堤成
前28年
汉成帝河平元年
因河平元
前27年
汉成帝河平2年
前26年
汉成帝河平3年
刘向典校群经,谒者陈农求天下遗书
前25年
汉成帝河平4年
匈奴单于来朝
前24年
汉成帝阳朔元年
京兆尹、王章下死
前23年
汉成帝阳朔2年
前22年
汉成帝阳朔3年
前21年
汉成帝阳朔4年
前20年
汉成帝鸿嘉元年
薛宜为相
前19年
汉成帝鸿嘉2年
前18年
汉成帝鸿嘉3年
前17年
汉成帝鸿嘉4年
渤海青河河溢,灌县三十一
前16年
汉成帝永始元年
立皇后赵氏,封王莽为新都候
前15年
汉成帝永始2年
前14年
汉成帝永始3年
山阳、苏令等二百二十八人作乱
前13年
汉成帝永始4年
前12年
汉成帝元延元年
王根为大司马,朱云上书
前11年
汉成帝元延2年
前10年
汉成帝元延3年
前9年
汉成帝元延4年
前8年
汉成帝绥和元年
王莽为大司马,立定陶王欣为太子
前7年
汉成帝绥和2年
帝卒,刘欣即位为哀帝
前6年
刘欣
汉哀帝建平元年
以傅嘉为大司马,朱傅为司空,今古文经学之争开始
前5年
汉哀帝建平2年
朱傅自杀,复置刺史
前4年
汉哀帝建平3年
前3年
汉哀帝建平4年
前2年
汉哀帝元寿元年
丞相王嘉下狱死,董贤为大司马,博士弟子景卢从大月氏使者伊存口授佛经,佛教开始传入中国。
前1年
汉哀帝元寿2年
匈奴单于,乌孙大昆弥来朝,六月哀帝卒,王莽复为大司马,诛董贤,立中山王是为平帝
公元元年
刘衎
汉平帝元始元年
王莽辅政,群臣颂莽功德,莽号安汉公
公元2年
汉平帝元始2年
癸亥、
公元3年
汉平帝元始3年
公元4年
汉平帝元始4年
立明堂辟雍,置西海郡,安汉公进号宰衡
公元5年
汉平帝元始5年
徵天下经术士数千人至京师,加王莽九锡,莽弑平帝,徵立宣帝玄孙婴为帝
公元6年
刘婴
孺子婴居摄元年
王莽居摄,称假皇帝,西羌反,窦况讨之(此时实际上汉朝己亡)
公元7年
孺子婴居摄2年
东郡太守霍义起兵讨王莽,莽令孙建、王邑讨平之
公元8年
孺子婴始初元年
关中民赵朋、霍鸿等反,旋平,王莽废孺子婴自即皇帝位,汉亡
公元9年

王莽
始建国元年
公元10年
始建国2年
公元11年
始建国3年
公元12年
始建国4年
公元13年
始建国5年
公元14年
王莽天凤元年
公元15年
王莽天凤2年
公元16年
王莽天凤3年
公元17年
王莽天凤4年
新市人王匡率饥民起义,据绿林山,后号“绿林军”?琅邪人樊崇率众起义于莒,后号“赤眉军”?河北铜马军起义
公元18年
王莽天凤5年
公元19年
王莽天凤6年
公元20年
新莽地皇元年
公元21年
新莽地皇2年
公元22年
新莽地皇3年
公元23年
新汉
王莽刘玄
新莽地皇4年,更始元年
秋天,更始军攻入长安,王莽在混乱中为商人杜吴杀死于未央宫的渐台,新朝灭亡
公元24年
刘玄
刘玄更始2年
更始帝遣使立刘秀为萧(今安徽萧县)王,令罢兵,与诸将有功者诣行在所。刘秀辞以河北未平,不就征。
公元25年
刘玄刘秀
更始3年光武帝建武元年
六月,刘秀称皇帝于鄗,建元建武,是为汉光武帝刘秀。十月,定都洛阳
公元26年
刘秀
光武帝建武2年
公元27年
光武帝建武3年
公元28年
光武帝建武4年
公元29年
光武帝建武5年
公元30年
光武帝建武6年
十二月,减田租,三十税一
公元31年
光武帝建武7年
公元32年
光武帝建武8年
公元33年
光武帝建武9年
公元34年
光武帝建武10年
公元35年
光武帝建武11年
公元36年
光武帝建武12年
公元37年
光武帝建武13年
公元38年
光武帝建武14年
公元39年
光武帝建武15年
诏州郡检核田数、户口、年纪。
公元40年
光武帝建武16年
交趾麊泠县雒将女征侧与妹征贰起事,称王。
公元41年
光武帝建武17年
公元42年
光武帝建武18年
罢州牧,置刺史。
公元43年
光武帝建武19年
伏波将军马援大破征侧、征贰,岭南悉定。
公元44年
光武帝建武20年
公元45年
光武帝建武21年
公元46年
光武帝建武22年
公元47年
光武帝建武23年
公元48年
光武帝建武24年
十月,匈奴薁鞬日逐王自立为单于,是为南单于,率漠南八部归降于汉。自是匈奴分为南北。
公元49年
光武帝建武25年
南匈奴单于遣使称藩?乌桓大人郝旦等内属,置乌桓校尉于上谷宁城以监护之。
公元50年
光武帝建武26年
公元51年
光武帝建武27年
诏司空、司徒并去“大”,改大司马为太尉。
公元52年
光武帝建武28年
公元53年
光武帝建武29年
公元54年
光武帝建武30年
公元55年
光武帝建武31年
公元56年
建武中元元年
宣布图谶于天下,谶纬之学成为官方的统治思想。封禅泰山。
公元57年
建武中元2年
正月,倭奴国来贡,汉赐以“汉倭奴国王”之印?二月,光武帝死,皇太子庄嗣位,是为汉明帝刘庄。是岁,全国有户四百二十七万零六百三十四,口两千一百万七千八百二十
公元58年
刘庄
汉明帝永平元年
公元59年
汉明帝永平2年
公元60年
汉明帝永平3年
公元61年
汉明帝永平4年
公元62年
汉明帝永平5年
公元63年
汉明帝永平6年
公元64年
汉明帝永平7年
公元65年
汉明帝永平8年
楚王刘英奉缣帛赎罪,诏还之,以助供养伊蒲塞,是为中国人崇信佛教见于记录之始。
公元66年
汉明帝永平9年
公元67年
汉明帝永平10年
公元68年
汉明帝永平11年
公元69年
汉明帝永平12年
公元70年
汉明帝永平13年
公元71年
汉明帝永平14年
公元72年
汉明帝永平15年
公元73年
汉明帝永平16年
窦固击匈奴,至天山,取伊吾庐地,置宜禾都尉,因遣假司马班超使西域,西域与汉绝六十五年,至是复通。
公元74年
汉明帝永平17年
公元75年
汉明帝永平18年
八月,明帝死,皇太子炟嗣位,是为汉章帝刘炟。
公元76年
刘炟
汉章帝建初元年
公元77年
汉章帝建初2年
公元78年
汉章帝建初3年
公元79年
汉章帝建初4年
十一月,白虎观会议。诏诸儒会于白虎观,讲论五经异同。
公元80年
汉章帝建初5年
公元81年
汉章帝建初6年
公元82年
汉章帝建初7年
公元83年
汉章帝建初8年
公元84年
汉章帝建初9年
公元85年
汉章帝建初10年
公元86年
汉章帝建初11年
公元87年
汉章帝章和元年
公元88年
汉章帝章和2年
正月,章帝死,皇太子肇嗣位,是为汉和帝刘肇。
公元89年
刘肇
汉和帝永元元年
春,邓训大破诸羌,略定陇右?六月,窦宪大破北匈奴于稽落山,北匈奴单于遣弟奉献。
公元90年
汉和帝永元2年
公元91年
汉和帝永元3年
窦宪大破北单于于金微山,北单于遁,其弟於除鞬自立为单于,款塞请降。十二月,复置西域都护。
公元92年
汉和帝永元4年
和帝与宦官郑众定议,诛大将军窦宪,众以功封侯,是为宦官用权之始。
公元93年
汉和帝永元5年
公元94年
汉和帝永元6年
公元95年
汉和帝永元7年
公元96年
汉和帝永元8年
公元97年
汉和帝永元9年
公元98年
汉和帝永元10年
公元99年
汉和帝永元11年
公元100年
汉和帝永元12年
公元101年
汉和帝永元13年
公元102年
汉和帝永元14年
公元103年
汉和帝永元15年
公元104年
汉和帝永元16年
公元105年
汉和帝永元17年汉和帝元兴元年
和帝死,少子隆以皇太子嗣位,是为汉殇帝刘隆,皇太后邓氏临朝称制。元兴元年,蔡伦造改进造纸术。
公元106年
刘隆
汉殇帝延平元年
八月,殇帝死。迎清河王子祜嗣位,是为汉安帝刘祜。
公元107年
刘祜
汉安帝永初元年
公元108年
汉安帝永初2年
公元109年
汉安帝永初3年
公元110年
汉安帝永初4年
公元111年
汉安帝永初5年
公元112年
汉安帝永初6年
公元113年
汉安帝永初7年
公元114年
汉安帝元初元年
公元115年
汉安帝元初2年
公元116年
汉安帝元初3年
公元117年
汉安帝元初4年
公元118年
汉安帝元初5年
公元119年
汉安帝元初6年
公元120年
汉安帝永宁元年
公元121年
汉安帝永宁2年
公元122年
汉安帝延光元年
公元123年
汉安帝延光2年
以班勇为西域长史,率兵出屯柳中。
公元124年
汉安帝延光3年
公元125年
汉安帝延光4年
三月,安帝死,以北乡侯刘懿嗣位。十月,懿死。十一月,中常侍孙程等拥立废太子济阴王保,是为汉顺帝刘保
公元126年
刘保
汉顺帝永建元年
公元127年
汉顺帝永建2年
公元128年
汉顺帝永建3年
公元129年
汉顺帝永建4年
公元130年
汉顺帝永建5年
公元131年
汉顺帝永建6年
公元132年
汉顺帝永建7年
公元133年
汉顺帝阳嘉2年
公元134年
汉顺帝阳嘉3年
公元135年
汉顺帝阳嘉4年
公元136年
汉顺帝永和元年
公元137年
汉顺帝永和2年
公元138年
汉顺帝永和3年
公元139年
汉顺帝永和4年
公元140年
汉顺帝永和5年
公元141年
汉顺帝永和6年
公元142年
汉顺帝汉安元年
公元143年
汉顺帝汉安2年
公元144年
汉顺帝汉安3年建康元年
八月,顺帝死。皇太子炳嗣位,是为汉冲帝刘炳,皇太后梁氏临朝称制。
公元145年
刘炳
汉冲帝永嘉元年
正月,冲帝死,大将军梁冀立勃海王鸿子缵嗣位,是为汉质帝刘缵。
公元146年
刘缵
汉质帝本初元年
六月,梁冀鸩杀质帝,迎蠡吾侯刘志嗣位,是为汉桓帝刘志,皇太后梁氏仍临朝。
公元147年
刘志
汉桓帝建和元年
公元148年
汉桓帝建和2年
公元149年
汉桓帝建和3年
公元150年
汉桓帝和平元年
公元151年
汉桓帝元嘉元年
公元152年
汉桓帝元嘉2年
公元153年
汉桓帝元嘉3年
公元154年
汉桓帝永兴2年
公元155年
汉桓帝永寿元年
公元156年
汉桓帝永寿2年
公元157年
汉桓帝永寿3年
公元158年
汉桓帝永寿4年
公元159年
汉桓帝延熹2年
八月,收梁冀大将军印绶,冀及其妻皆自杀。
公元160年
汉桓帝延熹3年
公元161年
汉桓帝延熹4年
公元162年
汉桓帝延熹5年
公元163年
汉桓帝延熹6年
公元164年
汉桓帝延熹7年
公元165年
汉桓帝延熹8年
初令郡国有田者,按亩敛税,每亩十钱。
公元166年
汉桓帝延熹9年
党锢事件发生。司隶校尉李膺等两百余人被称为党人,下狱考治,太尉陈蕃被罢免。
公元167年
汉桓帝延熹10年
十二月,桓帝死,皇太后窦氏迎解渎亭侯刘宏嗣位,是为汉灵帝刘宏,皇太后临朝称制。
公元168年
刘宏
汉灵帝建宁元年
公元169年
汉灵帝建宁2年
诏将党人赦归乡里,禁锢终身,不得做官。十月,党事狱起,党人妻、子徙边,附从者锢及五属。
公元170年
汉灵帝建宁3年
公元171年
汉灵帝建宁4年
公元172年
汉灵帝建宁5年
公元173年
汉灵帝熹平2年
公元174年
汉灵帝熹平3年
公元175年
汉灵帝熹平4年
三月,诏诸儒正五经文字,刻石立于太学门外,是为熹平石经。
公元176年
汉灵帝熹平5年
诏州郡更考党人,门生、故吏、父子兄弟在位者皆免官禁锢,爰及五属。
公元177年
汉灵帝熹平6年
公元178年
汉灵帝熹平7年
公元179年
汉灵帝光和2年
公元180年
汉灵帝光和3年
公元181年
汉灵帝光和4年
公元182年
汉灵帝光和5年
公元183年
汉灵帝光和6年
公元184年
汉灵帝光和7年
二月,张角率众起义,因义军皆戴黄巾,故称黄巾起义。大赦党人。
公元185年
汉灵帝中平2年
公元186年
汉灵帝中平3年
公元187年
汉灵帝中平4年
公元188年
汉灵帝中平5年
各地黄巾复起;改州刺史为州牧。
公元189年
汉灵帝中平6年
袁绍引兵入宫,杀宦官二千余人。汉少帝(在位:189年4月—189年9月)。
公元190年
刘协
汉献帝初平元年
董卓挟持献帝专政。
公元191年
汉献帝初平2年
公元192年
汉献帝初平3年
公元193年
汉献帝初平4年
公元194年
汉献帝兴平元年
公元195年
汉献帝兴平2年
公元196年
汉献帝建安元年
公元197年
汉献帝建安2年
公元198年
汉献帝建安3年
公元199年
汉献帝建安4年
公元200年
汉献帝建安5年
官渡之战,曹操大败袁绍。
公元201年
汉献帝建安6年
公元202年
汉献帝建安7年
公元203年
汉献帝建安8年
公元204年
汉献帝建安9年
公元205年
汉献帝建安10年
公元206年
汉献帝建安11年
公元207年
汉献帝建安12年
公元208年
汉献帝建安13年
赤壁之战,孙权、孙刘联军打败曹操。
公元209年
汉献帝建安14年
公元210年
汉献帝建安15年
公元211年
汉献帝建安16年
公元212年
汉献帝建安17年
公元213年
汉献帝建安18年
公元214年
汉献帝建安19年
公元215年
汉献帝建安20年
公元216年
汉献帝建安21年
公元217年
汉献帝建安22年
公元218年
汉献帝建安23年
公元219年
汉献帝建安24年
公元220年
汉献帝建安25年汉献帝延康元年魏文帝黄初元年
曹丕用陈群议,行九品官人法,州郡置中正。曹操病逝于洛阳,享年66岁,谥号武王。曹丕篡汉,逼迫汉献帝刘协禅让帝位
公元221年

曹丕
魏文帝黄初2年
刘备称帝。
公元222年
魏文帝黄初3年
孙权称吴王。
公元223年
魏文帝黄初4年
刘备死于白帝城,刘禅继位。
公元224年
魏文帝黄初5年
公元225年
魏文帝黄初6年
诸葛亮南征,七擒孟获。
公元226年
魏文帝黄初7年
曹丕病亡,曹睿继位。
公元227年
曹睿
魏明帝太和元年
诸葛亮上书北伐。
公元228年
魏明帝太和2年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
公元229年
魏明帝太和3年
公元230年
魏明帝太和4年
诸葛亮第四次北伐。
公元231年
魏明帝太和5年
诸葛亮第五次北伐。
公元232年
魏明帝太和6年
公元233年
魏明帝太和7年
公元234年
魏明帝青龙2年
诸葛亮六出祁山,病死五丈原。
公元235年
魏明帝青龙3年
公元236年
魏明帝青龙4年
公元237年
魏明帝青龙5年
公元238年
魏明帝景初2年
日本邪马台女王卑弥呼派使者到魏,魏封卑弥呼为“亲魏倭王”。
公元239年
魏明帝景初3年
曹睿亡,曹芳继位。
公元240年
曹芳
魏齐王正始元年
蜀将张嶷平定蛮族之乱。
公元241年
魏齐王正始2年
魏国在淮河兴修水利。
公元242年
魏齐王正始3年
孙权派军攻打海南岛。
公元243年
魏齐王正始4年
公元244年
魏齐王正始5年
曹爽派兵攻打蜀汉不利,伤亡惨重。
公元245年
魏齐王正始6年
吴太子孙和与鲁王孙霸争权,陆逊因受牵连,忧愤而死。
公元246年
魏齐王正始7年
毌丘俭两度攻破高句丽。
公元247年
魏齐王正始8年
蜀姜维出陇右攻魏,接应附蜀的羌、胡部落。
公元248年
魏齐王正始9年
司马懿封为丞相。
公元249年
魏齐王正始10年
司马懿杀曹爽一伙。???????夏侯霸降蜀。姜维伐魏。
公元250年
魏齐王嘉平2年
孙权废太子孙和为庶人,赐鲁王孙霸死,立孙亮为太子。??????姜维攻魏西平失败。
公元251年
魏齐王嘉平3年
魏国太尉王凌阴谋叛变,被司马懿平定。7月?司马懿亡。
公元252年
魏齐王嘉平4年
司马懿长子司马师为大将军。孙权亡,孙亮继位。司马昭攻吴,失败。
公元253年
魏齐王嘉平5年
诸葛恪进攻魏国,无功而返。?姜维攻魏狄道失败。吴孙峻诛杀诸葛恪。
公元254年
魏齐王嘉平6年
9月?司马师废曹芳。曹髦继位。???????吴孙英谋杀孙峻未果。
公元255年
曹髦
高贵乡公正元2年
镇东将军毌丘俭与扬州刺史文钦讨伐司马师。司马师亡。司马昭为大将军。???????姜维攻魏狄道,先胜后败
公元256年
高贵乡公正元3年
司马昭讨伐诸葛诞。???????姜维伐魏被邓艾击败。吴孙峻死,弟孙琳专吴政。孙綝杀死滕胤等人。
公元257年
高贵乡公甘露2年
魏诸葛诞与孙吴联合起兵反魏。姜维出骆谷攻魏失败。
公元258年
高贵乡公甘露3年
魏军攻破寿春,斩诸葛诞。孙綝废吴帝孙亮为会稽王,立琅琊王孙休为帝。??????孙休与丁奉设计杀死孙綝。
公元259年
高贵乡公甘露4年
公元260年
高贵乡公甘露5年
5月?贾充、成济杀死曹髦。????6月?曹奂继位。
公元261年
曹奂
常道乡公景元2年
公元262年
常道乡公景元3年
公元263年
常道乡公景元4年
司马昭三路伐蜀,蜀亡。
公元264年
常道乡公景元5年
钟会和姜维密谋失败被杀。司马昭称晋王。???????孙休亡,孙皓继位。
公元265年
常道乡公咸熙2年
司马昭亡,其子司马炎继任晋王。12月?司马炎废曹奂为陈留王,自称晋武帝,建立西晋,魏亡。
公元266年

司马炎
晋武帝泰始元年
公元267年
晋武帝泰始2年
公元268年
晋武帝泰始3年
公元269年
晋武帝泰始4年
公元270年
晋武帝泰始5年
公元271年
晋武帝泰始6年
吴孙皓出兵攻晋,因士兵怨恨而止。
公元272年
晋武帝泰始7年
司马炎派杨肇、羊祜等率军支持战略要地西陵。??????陆抗大败杨肇,杀步阐。
公元273年
晋武帝泰始8年
公元274年
晋武帝泰始9年
公元275年
晋武帝咸宁元年
公元276年
晋武帝咸宁2年
公元277年
晋武帝咸宁3年
晋文鸯击破鲜卑族。
公元278年
晋武帝咸宁4年
羊祜死、杜预驻扎襄阳。
公元279年
晋武帝咸宁5年
西晋出动六路兵马攻打吴国。
公元280年
晋武帝咸宁6年
西晋消灭吴国,吴帝孙皓投降,吴亡。
公元281年
晋武帝太康2年
公元282年
晋武帝太康3年
左思作《三都赋》,引得洛阳纸贵。
公元283年
晋武帝太康4年
公元284年
晋武帝太康5年
公元285年
晋武帝太康6年
公元286年
晋武帝太康7年
公元287年
晋武帝太康8年
公元288年
晋武帝太康9年
公元289年
晋武帝太康10年
公元290年
司马衷
晋武帝太熙元年晋孝惠帝永熙元年
公元291年
晋孝惠帝永熙2年
八王之乱爆发。
公元292年
晋孝惠帝永熙3年
公元293年
晋孝惠帝永熙4年
公元294年
晋孝惠帝永熙5年
匈奴与其他民族反叛,氐人齐万年称帝。
公元295年
晋孝惠帝永熙6年
公元296年
晋孝惠帝永熙7年
公元297年
晋孝惠帝永熙8年
公元298年
晋孝惠帝永熙9年
公元299年
晋孝惠帝永熙10年
公元300年
晋孝惠帝永熙11年
公元301年
司马伦
晋睿帝建始元年
司马伦篡位,自立为皇帝,司马衷被改为太上皇。
公元302年
永宁元年太安元年
公元303年
晋孝惠帝太安2年
公元304年
晋孝惠帝太安3年
匈奴贵族刘渊在左国城起兵,逐步控制并州部分地区,自称汉王。
公元305年
晋孝惠帝太安4年
公元306年
晋孝惠帝光熙元年
公元307年
司马炽
晋孝怀帝永嘉元年
司马睿南迁建康,史称“永嘉南渡”。
公元308年
晋孝怀帝永嘉2年
刘渊称皇帝,国号汉,改元永凤。
公元309年
晋孝怀帝永嘉3年
公元310年
晋孝怀帝永嘉4年
公元311年
晋孝怀帝永嘉5年
永嘉之乱,匈奴攻陷洛阳,掳走怀帝。
公元312年
晋孝怀帝永嘉6年
公元313年
晋孝怀帝永嘉7年
公元314年
司马邺
晋愍帝建兴元年
公元315年
晋愍帝建兴2年
公元316年
晋愍帝建兴3年
刘曜发兵攻打长安,晋愍帝投降前赵,西晋灭亡。
公元317年
司马睿
晋元帝建武元年
琅邪王司马睿即晋王位,史称东晋。祖逖北伐。
公元318年
晋元帝建武2年
晋王睿称帝,是为晋元帝司马睿。
公元319年
晋元帝建武3年
刘曜徙都长安,改国号赵,史称前赵石勒自称赵王,定都襄国,史称后赵。
公元320年
晋元帝建武4年
公元321年
晋元帝建武5年
公元322年
晋元帝建武6年
王敦起兵武昌,攻入建康,还屯武昌,遥制朝政。元帝懮愤死,明帝即位,王导辅政。
公元323年
司马绍
晋明帝太宁元年
公元324年
晋明帝太宁2年
明帝下令讨伐王敦,敦以兄含为元帅攻建康,敦病死,兵众溃散。
公元325年
晋明帝太宁3年
公元326年
司马绍司马衍
晋明帝太宁4年晋成帝咸和元年
公元327年
司马衍
晋成帝咸和2年
苏峻、祖约之乱爆发。
公元328年
晋成帝咸和3年
公元329年
晋成帝咸和4年
后赵出兵攻占上邽,杀太子熙,前赵亡。
公元330年
晋成帝咸和5年
东晋始行度田收租制,亩税三升后赵石勒称帝。
公元331年
晋成帝咸和6年
公元332年
晋成帝咸和7年
公元333年
晋成帝咸和8年
公元334年
晋成帝咸和9年
公元335年
晋成帝咸康元年
后赵迁都于邺。
公元336年
晋成帝咸康2年
公元337年
晋成帝咸康3年
鲜卑慕容皝称燕王,建燕国,史称前燕。
公元338年
晋成帝咸康4年
鲜卑拓跋什翼犍继代王位,建代,定法律大成国李寿自立,改国号为汉。
公元339年
晋成帝咸康5年
公元340年
晋成帝咸康6年
公元341年
晋成帝咸康7年
晋诏王公以下至庶人皆正土断、白籍。
公元342年
晋成帝咸康8年
公元343年
司马岳
晋康帝建元元年
公元344年
晋康帝建元2年
公元345年
司马聃
晋穆帝永和元年
公元346年
晋穆帝永和2年
公元347年
晋穆帝永和3年
桓温灭成汉。
公元348年
晋穆帝永和4年
公元349年
晋穆帝永和5年
后赵石虎称帝。谪戍凉州的东宫卫士十余万人在高力督梁犊领导下于雍城起义。
公元350年
晋穆帝永和6年
冉闵灭后赵,自立为帝,国号大魏,史称冉魏。
公元351年
晋穆帝永和7年
苻健在长安称天王、大单于,国号大秦,史称前秦。
公元352年
晋穆帝永和8年
前燕慕容灭冉魏,遂在蓟称帝
公元353年
晋穆帝永和9年
王羲之作兰亭序。
公元354年
晋穆帝永和10年
桓温北伐前秦,军至灞上,逼近长安,因缺粮退兵
公元355年
晋穆帝永和11年
公元356年
晋穆帝永和12年
桓温第二次北伐,入洛阳,留兵戍守而还。
公元357年
晋穆帝升平元年
前秦苻坚即位,称大秦天王,汉人王猛辅政。
公元358年
晋穆帝升平2年
公元359年
晋穆帝升平3年
公元360年
晋穆帝升平4年
公元361年
司马聃司马丕
晋穆帝升平5年
桓温派兵破燕军,取许昌。
公元362年
司马丕
晋哀帝隆和元年
晋减田租,亩收二升。
公元363年
晋哀帝隆和2年晋哀帝兴宁元年
公元364年
晋哀帝兴宁2年
庚戌土断。晋大阅户口,令所在土断。
公元365年
司马丕司马奕
晋哀帝兴宁3年
公元366年
司马奕
晋废帝太和元年
公元367年
晋废帝太和2年
公元368年
晋废帝太和3年
公元369年
晋废帝太和4年
桓温率军五万北伐前燕,至枋头粮尽撤退大败。
公元370年
晋废帝太和5年
前秦灭前燕。
公元371年
司马奕司马昱
晋废帝太和6年晋简文帝咸安元年
公元372年
司马昱司马曜
晋简文帝咸安2年
公元373年
司马曜
晋孝武帝宁康元年
公元374年
晋孝武帝宁康2年
公元375年
晋孝武帝宁康3年
公元376年
晋孝武帝太元元年
前秦灭前凉、灭代。晋废度田收租之制,王公以下口税米三斛,在役者免。
公元377年
晋孝武帝太元2年
晋建北府兵。
公元378年
晋孝武帝太元3年
公元379年
晋孝武帝太元4年
公元380年
晋孝武帝太元5年
公元381年
晋孝武帝太元6年
公元382年
晋孝武帝太元7年
公元383年
晋孝武帝太元8年
晋秦肥水之战,前秦大败,内部分崩。
公元384年
晋孝武帝太元9年
鲜卑慕容垂在荥阳称燕王,后燕始此。慕容泓称济北王,西燕始此。羌族姚苌在渭北起兵,称万年秦王,史称后秦。
公元385年
晋孝武帝太元10年
西燕慕容冲称帝,入长安。乞伏国仁自称大单于,筑勇士城为都,史称西秦。后燕慕容垂定都中山。
公元386年
晋孝武帝太元11年
鲜卑拓跋珪称代王,都盛乐,改称魏,北魏始此。后秦姚苌入长安,称帝。吕光称凉州牧、酒泉公,都姑臧,后凉始此。
公元387年
晋孝武帝太元12年
公元388年
晋孝武帝太元13年
公元389年
晋孝武帝太元14年
公元390年
晋孝武帝太元15年
公元391年
晋孝武帝太元16年
公元392年
晋孝武帝太元17年
公元393年
晋孝武帝太元18年
公元394年
晋孝武帝太元19年
后燕慕容垂攻破长子,杀慕容永,西燕亡前秦苻登为后秦姚兴所杀,前秦亡。
公元395年
晋孝武帝太元20年
北魏在参合陂大败后燕
公元396年
晋孝武帝太元21年
公元397年
司马德宗
晋安帝隆安元年
鲜卑秃发乌孤称西平王,筑廉川堡为都,南凉始此。
公元398年
晋安帝隆安2年
慕容德自立为燕王,史称南燕。拓跋珪迁都平城,称帝,是为魏道武帝拓跋珪。
公元399年
晋安帝隆安3年
晋征发浙东诸郡免奴为客者为兵,引起反对,孙恩起义爆发。名僧法显从长安出发,西行往天竺求经。
公元400年
晋安帝隆安4年
李自称凉公,都敦煌,西凉始此。
公元401年
晋安帝隆安5年
沮渠蒙逊杀段业,自称凉州牧,史称北凉后秦姚兴迎鸠摩罗什至长安。
公元402年
晋安帝元兴元年
孙恩攻临海,败死。妹夫卢循继统其众。
公元403年
晋安帝元兴2年
桓玄废晋安帝,自称帝,国号楚后凉降于后秦。
公元404年
晋安帝元兴3年
刘裕自京口起兵讨桓玄,玄挟安帝还江陵,后败死。
公元405年
晋安帝义熙元年
刘毅破江陵,迎安帝还建康。
公元406年
晋安帝义熙2年
公元407年
晋安帝义熙3年
赫连勃勃称大夏天王,夏始此。
公元408年
晋安帝义熙4年
公元409年
晋安帝义熙5年
后燕亡。冯跋建立北燕刘裕北伐南燕,围广固。
公元410年
晋安帝义熙6年
刘裕破广固,南燕亡卢循、徐道覆北进,攻长沙、豫章等郡,进逼建康,为刘裕所败。
公元411年
晋安帝义熙7年
卢循败死,至此,孙恩、卢循起义遂告结束。
公元412年
晋安帝义熙8年
法显航海回国,次年至建康,着有《佛国记》。
公元413年
晋安帝义熙9年
刘裕主持"义熙土断"。
公元414年
晋安帝义熙10年
西秦袭取乐都,秃发檀降,南凉亡。
公元415年
晋安帝义熙11年
公元416年
晋安帝义熙12年
公元417年
晋安帝义熙13年
刘裕北伐入长安,后秦亡。
公元418年
晋安帝义熙14年
赫连勃勃陷长安,称帝。
公元419年
司马德文
晋恭帝元熙元年
公元420年
晋宋
司马德文刘裕
晋恭帝元熙2年宋高祖武皇帝永初元年
刘裕废除东晋皇帝,宋建立,南朝开始?。
公元421年

刘裕
宋高祖武皇帝永初2年
公元422年
宋高祖武皇帝永初3年
公元423年
刘义符
宋少帝景平元年
以太子继位,游乐无度,不亲政事。
公元424年
刘义隆
太祖文皇帝元嘉元年
5月,少帝被司空徐羡之等废为营阳王,6月被杀。
公元425年
太祖文皇帝元嘉2年
公元426年
太祖文皇帝元嘉3年
公元427年
太祖文皇帝元嘉4年
公元428年
太祖文皇帝元嘉5年
公元429年
太祖文皇帝元嘉6年
公元430年
太祖文皇帝元嘉7年
公元431年
太祖文皇帝元嘉8年
公元432年
太祖文皇帝元嘉9年
公元433年
太祖文皇帝元嘉10年
公元434年
太祖文皇帝元嘉11年
公元435年
太祖文皇帝元嘉12年
公元436年
太祖文皇帝元嘉13年
公元437年
太祖文皇帝元嘉14年
公元438年
太祖文皇帝元嘉15年
公元439年
太祖文皇帝元嘉16年
北魏统一黄河流域,结束16国时代,北朝开始?。
公元440年
太祖文皇帝元嘉17年
公元441年
太祖文皇帝元嘉18年
公元442年
太祖文皇帝元嘉19年
公元443年
太祖文皇帝元嘉20年
公元444年
太祖文皇帝元嘉21年
公元445年
太祖文皇帝元嘉22年
公元446年
太祖文皇帝元嘉23年
公元447年
太祖文皇帝元嘉24年
公元448年
太祖文皇帝元嘉25年
公元449年
太祖文皇帝元嘉26年
公元450年
太祖文皇帝元嘉27年
公元451年
太祖文皇帝元嘉28年
公元452年
太祖文皇帝元嘉29年
公元453年
太祖文皇帝元嘉30年
公元454年
刘骏
世祖孝武皇帝孝建元年
公元455年
世祖孝武皇帝孝建2年
公元456年
世祖孝武皇帝孝建3年
公元457年
世祖孝武皇帝大明元年
公元458年
世祖孝武皇帝大明2年
公元459年
世祖孝武皇帝大明3年
公元460年
世祖孝武皇帝大明4年
公元461年
世祖孝武皇帝大明5年
公元462年
世祖孝武皇帝大明6年
公元463年
世祖孝武皇帝大明7年
公元464年
世祖孝武皇帝大明8年
公元465年
刘子业刘彧
前废帝永光元年、景和元年、太宗明皇帝泰始元年
公元466年
刘彧
太宗明皇帝泰始2年
公元467年
太宗明皇帝泰始3年
公元468年
太宗明皇帝泰始4年
公元469年
太宗明皇帝泰始5年
公元470年
太宗明皇帝泰始6年
公元471年
太宗明皇帝泰始7年
公元472年
太宗明皇帝泰豫元年
公元473年
刘昱
后废帝元徽元年
公元474年
后废帝元徽2年
公元475年
后废帝元徽3年
公元476年
后废帝元徽4年
公元477年
刘准
顺皇帝升明元年
公元478年
顺皇帝升明2年
公元479年
宋齐
刘准萧道成
顺皇帝升明3年太祖高皇帝建元元年
萧道成自立为帝,封顺帝为汝阴王,旋杀之,追谥为顺帝。
公元480年

萧道成
太祖高皇帝建元2年
公元481年
太祖高皇帝建元3年
公元482年
太祖高皇帝建元4年
公元483年
萧赜
世祖武皇帝永明元年
公元484年
世祖武皇帝永明2年
公元485年
世祖武皇帝永明3年
北魏孝文帝实行均田制。
公元486年
世祖武皇帝永明4年
公元487年
世祖武皇帝永明5年
公元488年
世祖武皇帝永明6年
公元489年
世祖武皇帝永明7年
公元490年
世祖武皇帝永明8年
公元491年
世祖武皇帝永明9年
公元492年
世祖武皇帝永明10年
公元493年
世祖武皇帝永明11年
公元494年
萧昭业萧昭文萧鸾
郁林王隆昌元年恭王海陵王延兴元年高宗明皇帝建武元年
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南齐萧鸾杀帝自立,北魏孝文帝始行改革,北魏开凿龙门石窟。?
公元495年
萧鸾
高宗明皇帝建武2年
少林寺兴起。
公元496年
高宗明皇帝建武3年
公元497年
高宗明皇帝建武4年
公元498年
高宗明皇帝永泰元年
公元499年
萧宝卷
东昏侯永元元年
公元500年
东昏侯永元2年
公元501年
萧宝融
和帝中兴元年
公元502年
萧衍
高祖武皇帝天监元年
萧衍称帝,建立梁朝,南齐亡。
公元503年

高祖武皇帝天监2年
公元504年
高祖武皇帝天监3年
公元505年
高祖武皇帝天监4年
公元506年
高祖武皇帝天监5年
公元507年
高祖武皇帝天监6年
公元508年
高祖武皇帝天监7年
公元509年
高祖武皇帝天监8年
公元510年
高祖武皇帝天监9年
公元511年
高祖武皇帝天监10年
公元512年
高祖武皇帝天监11年
公元513年
高祖武皇帝天监12年
公元514年
高祖武皇帝天监13年
公元515年
高祖武皇帝天监14年
公元516年
高祖武皇帝天监15年
公元517年
高祖武皇帝天监16年
公元518年
高祖武皇帝天监17年
公元519年
高祖武皇帝天监18年
公元520年
高祖武皇帝普通元年
菩提达摩东来。
公元521年
高祖武皇帝普通2年
公元522年
高祖武皇帝普通3年
佛教东传日本。
公元523年
高祖武皇帝普通4年
六镇起义。
公元524年
高祖武皇帝普通5年
续凿敦煌石窟。
公元525年
高祖武皇帝普通6年
公元526年
高祖武皇帝普通7年
葛荣建齐。
公元527年
高祖武皇帝大通元年
郦道元被杀。
公元528年
高祖武皇帝大通2年
尔朱荣发动河阴之变。
公元529年
高祖武皇帝中大通元年
公元530年
高祖武皇帝中大通2年
公元531年
高祖武皇帝中大通3年
梁太子萧统早逝,高欢起兵?。
公元532年
高祖武皇帝中大通4年
公元533年
高祖武皇帝中大通5年
公元534年
高祖武皇帝中大通6年
北魏分裂为西魏、东魏。
公元535年
高祖武皇帝大同元年
公元536年
高祖武皇帝大同2年
公元537年
高祖武皇帝大同3年
沙苑之战。
公元538年
高祖武皇帝大同4年
公元539年
高祖武皇帝大同5年
公元540年
高祖武皇帝大同6年
公元541年
高祖武皇帝大同7年
公元542年
高祖武皇帝大同8年
公元543年
高祖武皇帝大同9年
宇文泰创建府兵制。
公元544年
高祖武皇帝大同10年
公元545年
高祖武皇帝大同11年
公元546年
高祖武皇帝中大同元年
公元547年
高祖武皇帝太清元年
公元548年
高祖武皇帝太清2年
548—552年侯景之乱。
公元549年
高祖武皇帝太清3年
公元550年
萧纲
高宗明皇帝大宝元年
高洋篡位建立北齐,东魏亡。
公元551年
高宗明皇帝大宝2年
公元552年
萧绎
世祖元皇帝承圣元年
公元553年
世祖元皇帝承圣2年
公元554年
世祖元皇帝承圣3年
554年11月,西魏克江陵,陈霸先、王僧辩迎梁晋安王萧方智至建康,以太宰承制,寻即帝位。
公元555年
萧方智
敬皇帝绍泰元年
公元556年
敬皇帝太平元年
公元557年
梁陈
萧方智陈霸先
敬皇帝太平2年高祖武皇帝永定元年
陈霸先称帝,建立陈朝,梁亡。字文觉建立北周。西魏亡。557年10月逊位于陈,梁亡。
公元558年

陈霸先
高祖武皇帝永定2年
公元559年
高祖武皇帝永定3年
公元560年
陈蒨
世祖文皇帝天嘉元年
公元561年
世祖文皇帝天嘉2年
公元562年
世祖文皇帝天嘉3年
公元563年
世祖文皇帝天嘉4年
公元564年
世祖文皇帝天嘉5年
公元565年
世祖文皇帝天嘉6年
公元566年
世祖文皇帝天康元年
公元567年
陈伯宗
废帝光大元年
以皇太子嗣位,年幼,以叔父陈顼为司徒、录尚书事、都督中外诸军事。
公元568年
废帝光大2年
顼废帝为临海王,自立为帝。
公元569年
陈顼
高宗孝宣皇帝太建元年
公元570年
高宗孝宣皇帝太建2年
公元571年
高宗孝宣皇帝太建3年
公元572年
高宗孝宣皇帝太建4年
公元573年
高宗孝宣皇帝太建5年
公元574年
高宗孝宣皇帝太建6年
公元575年
高宗孝宣皇帝太建7年
公元576年
高宗孝宣皇帝太建8年
公元577年
高宗孝宣皇帝太建9年
公元578年
高宗孝宣皇帝太建10年
公元579年
高宗孝宣皇帝太建11年
公元580年
高宗孝宣皇帝太建12年
公元581年
陈、隋
陈顼杨坚
高宗孝宣皇帝太建13年隋文帝开皇元年
杨坚称帝,建立隋朝,北周亡。
公元582年
高宗孝宣皇帝太建14年隋文帝开皇2年
公元583年
陈叔宝杨坚
陈后主至德元年隋文帝开皇3年
公元584年
陈叔宝杨坚
陈后主至德2年隋文帝开皇4年
公元585年
陈后主至德2年隋文帝开皇5年
公元586年
陈后主至德2年隋文帝开皇6年
公元587年
陈后主祯明元年隋文帝开皇7年
公元588年
陈后主祯明2年隋文帝开皇8年
公元589年
陈后主祯明3年隋文帝开皇9年
隋灭陈,统一中国。
公元590年

杨坚
隋文帝开皇10年
江南民不习隋政府法令,陈故境一时悉叛,越公杨素先后击平之。
公元591年
隋文帝开皇11年
吐谷浑向隋政府称臣。
公元592年
隋文帝开皇12年
公元593年
隋文帝开皇13年
隋文帝杨坚于岐州普润(今陕西麟游)筑仁寿宫,铲山填谷,死者万数。
公元594年
隋文帝开皇14年
下令制新乐。乐师万宝常饿死。?关中大旱。
公元595年
隋文帝开皇15年
仁寿宫成,民夫死者相次于道,越公杨素悉行焚除。?杨坚下令盗边粮一升以上者皆斩。
公元596年
隋文帝开皇16年
杨坚下令工商人士不得为官。玄奘生(-664)
公元597年
隋文帝开皇17年
公元598年
隋文帝开皇18年
公元599年
隋文帝开皇19年
公元600年
隋文帝开皇20年
公元601年
隋文帝仁寿元年
公元602年
隋文帝仁寿2年
公元603年
隋文帝仁寿3年
公元604年
隋文帝仁寿4年
杨广即位,是为炀帝。
公元605年
杨广
隋炀帝大业元年
公元606年
隋炀帝大业2年
公元607年
隋炀帝大业3年
公元608年
隋炀帝大业4年
公元609年
隋炀帝大业5年
公元610年
隋炀帝大业6年
公元611年
隋炀帝大业7年
公元612年
隋炀帝大业8年
全国兵会涿郡,开始攻高丽,分24军,海陆并进,兵员113万。
公元613年
隋炀帝大业9年
杨广再攻高丽,征全国兵会涿郡,募勇士称“骁果”,围辽东城。
公元614年
隋炀帝大业10年
杨广赴涿郡,第三次征天下兵攻高丽。
公元615年
隋炀帝大业11年
公元616年
隋炀帝大业12年
李密起兵瓦岗(今河南滑县东南),罗艺起兵涿郡(今北京)。
公元617年
隋炀帝大业13年
太原留守李渊叛,起兵西攻,陷长安,立代王杨侑为帝,是为恭帝。自任大丞相,封唐王。
公元618年
杨广李渊
隋炀帝大业14年唐高祖武德元年
登基称帝,定国号唐,建元武德,定都长安,是为唐高祖。
公元619年

李渊
唐高祖武德2年
颁布《武德律》。颁布均田令、租庸调制。
自唐朝起,以年号纪年,以庙号称呼帝王。
公元620年
唐高祖武德3年
公元621年
唐高祖武德4年
公元622年
唐高祖武德5年
公元623年
唐高祖武德6年
公元624年
唐高祖武德7年
公元625年
唐高祖武德8年
公元626年
唐高祖武德9年
玄武门之变,退位称太上皇,禅位于李世民。渭水之盟,又称渭水之辱,李世民与围攻长安的东突厥颉利、突利二可汗的结盟。
公元627年
李世民
唐太宗贞观元年
公元628年
唐太宗贞观2年
公元629年
唐太宗贞观3年
公元630年
唐太宗贞观4年
大败突厥,俘其颉利可汗,东突厥灭亡。西北各族酋长尊唐太宗为“天可汗”。
公元631年
唐太宗贞观5年
公元632年
唐太宗贞观6年
公元633年
唐太宗贞观7年
公元634年
唐太宗贞观8年
公元635年
唐太宗贞观9年
李靖大败吐谷浑。
公元636年
唐太宗贞观10年
公元637年
唐太宗贞观11年
颁行贞观律令格式?。
公元638年
唐太宗贞观12年
《氏族志》修成。
公元639年
唐太宗贞观13年
公元640年
唐太宗贞观14年
公元641年
唐太宗贞观15年
文成公主入吐蕃,与松赞干布和亲。
公元642年
唐太宗贞观16年
公元643年
唐太宗贞观17年
公元644年
唐太宗贞观18年
公元645年
唐太宗贞观19年
公元646年
唐太宗贞观20年
《大唐西域记》撰成。
公元647年
唐太宗贞观21年
公元648年
唐太宗贞观22年
作《帝范》十二篇颁赐给太子李治。
公元649年
唐太宗贞观23年
公元650年
李治
唐高宗永徽元年
公元651年
唐高宗永徽2年
颁行《永徽律》。
公元652年
唐高宗永徽3年
公元653年
唐高宗永徽4年
颁布孔颖达的《五经正义》,每年秋举明经考试就依据《五经正义》。
公元654年
唐高宗永徽5年
公元655年
唐高宗永徽6年
废王立武(废了王皇后,立武则天为皇后)。
公元656年
唐高宗显庆元年
公元657年
唐高宗显庆2年
公元658年
唐高宗显庆3年
公元659年
唐高宗显庆4年
改《氏族志》为《姓氏录》。颁行世界上第一部官修药典《新修本草》。
公元660年
唐高宗显庆5年
唐灭百济之战。
公元661年
唐高宗显庆6年唐高宗龙朔元年
公元662年
唐高宗龙朔2年
公元663年
唐高宗龙朔3年
白江口之战,唐朝、新罗联军与倭国、百济联军于白江口发生的一次水战,唐、新罗联军胜。
公元664年
唐高宗麟德元年
二圣临朝,武后垂帘听政。
公元665年
唐高宗麟德2年
封禅泰山。
公元666年
唐高宗乾封元年
唐灭高丽之战。
公元667年
唐高宗乾封2年
公元668年
唐高宗乾封3年唐高宗总章元年
公元669年
唐高宗总章2年
公元670年
唐高宗总章3年唐高宗咸亨元年
公元671年
唐高宗咸亨2年
公元672年
唐高宗咸亨3年
公元673年
唐高宗咸亨4年
公元674年
唐高宗咸亨5年唐高宗上元元年
李治称天皇,武则天称天后。
公元675年
唐高宗上元2年
公元676年
唐高宗上元3年唐高宗仪凤元年
公元677年
唐高宗仪凤2年
公元678年
唐高宗仪凤3年
公元679年
唐高宗仪凤4年唐高宗调露元年
公元680年
唐高宗调露2年
公元681年
唐高宗开耀元年
公元682年
唐高宗开耀2年唐高宗永淳元年
公元683年
唐高宗永淳2年
公元684年
李旦武则天
唐睿宗文明元年光宅元年
废中宗为庐陵王,立相王李旦为皇帝,为睿宗,改元文明,政事由武后处理。
公元685年
武则天
唐垂拱元年
平息徐敬业反叛,迁庐陵王李显于房州。
公元686年
唐垂拱2年
公元687年
唐垂拱3年
公元688年
唐垂拱4年
武则天好祥瑞,献洛水宝图
公元689年
唐永昌元年唐载初元年
殿试。
公元690年

周天授元年
武后登基称帝,大赦天下,降睿宗皇帝为皇嗣,赐姓武氏,改唐为周,改元天授,群臣上尊号,曰“圣神皇帝”。
武则天以皇后身份入葬,没有庙号。
公元691年
周天授2年
公元692年
周长寿元年周如意元年周天授3年
公元693年
周长寿2年
公元694年
周长寿3年
公元695年
周天册万岁元年证圣元年
公元696年
周万岁登封元年周万岁通天元年
嵩山封禅
公元697年
周神功元年周万岁通天2年
公元698年
周圣历元年
公元699年
周圣历2年
公元700年
周久视元年圣历3年
公元701年
周长安元年周大足元年
公元702年
周长安2年
创立武举
公元703年
周长安3年
公元704年
周长安4年
公元705年
李显
中宗神龙元年
神龙政变,武则天退位,中宗复位。
公元706年
中宗神龙2年
突厥、吐蕃作乱,将金城公主下嫁吐蕃赞普尺带珠丹,平息吐蕃入侵。
公元707年
中宗景龙元年
太子李重俊发动政变。
公元708年
中宗景龙2年
公元709年
中宗景龙3年
金城公主入藏与吐蕃赞普和亲。
公元710年
李显李旦
中宗景龙4年睿宗唐隆元年睿宗景云元年
韦后毒死中宗,安乐公主自为皇太女,立李重茂为帝,阴谋夺权。唐隆政变,李隆基与太平公主发动禁军攻入宫城,杀韦后、安乐公主、上官婉儿及诸韦子弟,迫少帝让位,立相王李旦为帝,是为睿宗。
公元711年
李旦
睿宗景云2年
公元712年
李旦李隆基
睿宗太极元年睿宗延和元年玄宗先天元年
先天政变,无法平衡李隆基与太平公主的争端,禅位于太子李隆基,自称太上皇。
公元713年
李隆基
玄宗先天2年玄宗开元元年
先天政变,诛杀太平公主党羽。开元年间,任用贤相姚崇、宋璟、张说、张九龄等。
公元714年
玄宗开元2年
公元715年
玄宗开元3年
公元716年
玄宗开元4年
公元717年
玄宗开元5年
公元718年
玄宗开元6年
公元719年
玄宗开元7年
公元720年
玄宗开元8年
公元721年
玄宗开元9年
公元722年
玄宗开元10年
公元723年
玄宗开元11年
公元724年
玄宗开元12年
公元725年
玄宗开元13年
公元726年
玄宗开元14年
公元727年
玄宗开元15年
公元728年
玄宗开元16年
公元729年
玄宗开元17年
公元730年
玄宗开元18年
公元731年
玄宗开元19年
公元732年
玄宗开元20年
公元733年
玄宗开元21年
公元734年
玄宗开元22年
公元735年
玄宗开元23年
公元736年
玄宗开元24年
公元737年
玄宗开元25年
废杀太子李瑛、鄂王李瑶、光王李琚
公元738年
玄宗开元26年
公元739年
玄宗开元27年
公元740年
玄宗开元28年
公元741年
玄宗开元29年
公元742年
玄宗天宝元年
公元743年
玄宗天宝2年
公元744年
玄宗天宝3年
公元745年
玄宗天宝4年
公元746年
玄宗天宝5年
公元747年
玄宗天宝6年
公元748年
玄宗天宝7年
公元749年
玄宗天宝8年
停止征发府兵,改行募兵制。
公元750年
玄宗天宝9年
公元751年
玄宗天宝10年
怛罗斯之战,唐玄宗时唐朝的势力与来自现在阿拉伯、新兴和信奉伊斯兰教什叶派的新兴阿拔斯王朝的势力在中亚诸国相遇而导致的战役,最终唐朝战败。
公元752年
玄宗天宝11年
公元753年
玄宗天宝12年
鉴真东渡成功,抵达日本。
公元754年
玄宗天宝13年
公元755年
玄宗天宝14年
安史之乱爆发。
公元756年
李隆基李亨
玄宗天宝15年肃宗至德元年
公元757年
李亨
肃宗至德2年
公元758年
肃宗乾元元年
公元759年
肃宗乾元2年
史思明杀安庆绪,自称大燕皇帝,又被自己的儿子史朝义所杀。
公元760年
肃宗乾元3年肃宗上元元年
公元761年
肃宗上元2年
公元762年
李豫
代宗宝应元年
宦官拥立唐代宗登基。
公元763年
代宗宝应2年代宗广德元年
安史之乱平息。仆固怀恩,被宦官骆奉先陷害,举兵叛唐。
公元764年
代宗广德2年
公元765年
代宗永泰元年
公元766年
代宗永泰2年代宗大历元年
公元767年
代宗大历2年
公元768年
代宗大历3年
公元769年
代宗大历4年
公元770年
代宗大历5年
公元771年
代宗大历6年
公元772年
代宗大历7年
公元773年
代宗大历8年
公元774年
代宗大历9年
公元775年
代宗大历10年
公元776年
代宗大历11年
公元777年
代宗大历12年
公元778年
代宗大历13年
公元779年
代宗大历14年
公元780年
李适
德宗建中元年
废除租庸调法,实行“两税法”。
公元781年
德宗建中2年
公元782年
德宗建中3年
公元783年
德宗建中4年
奉天之难(泾原兵变、二帝四王之乱)。唐蕃清水之盟。
公元784年
德宗兴元元年
公元785年
德宗贞元元年
公元786年
德宗贞元2年
公元787年
德宗贞元3年
吐蕃平凉劫盟。
公元788年
德宗贞元4年
公元789年
德宗贞元5年
公元790年
德宗贞元6年
公元791年
德宗贞元7年
公元792年
德宗贞元8年
公元793年
德宗贞元9年
公元794年
德宗贞元10年
公元795年
德宗贞元11年
公元796年
德宗贞元12年
公元797年
德宗贞元13年
公元798年
德宗贞元14年
公元799年
德宗贞元15年
公元800年
德宗贞元16年
公元801年
德宗贞元17年
公元802年
德宗贞元18年
公元803年
德宗贞元19年
公元804年
德宗贞元20年
公元805年
李适李诵
德宗贞元21年顺宗永贞元年
永贞革新(王叔文、柳宗元、刘禹锡)?二王八司马事件。
公元806年
李纯
宪宗元和元年
公元807年
宪宗元和2年
公元808年
宪宗元和3年
公元809年
宪宗元和4年
公元810年
宪宗元和5年
公元811年
宪宗元和6年
公元812年
宪宗元和7年
公元813年
宪宗元和8年
公元814年
宪宗元和9年
公元815年
宪宗元和10年
公元816年
宪宗元和11年
公元817年
宪宗元和12年
公元818年
宪宗元和13年
公元819年
宪宗元和14年
公元820年
宪宗元和15年
公元821年
李恒
穆宗长庆元年
公元822年
穆宗长庆2年
公元823年
穆宗长庆3年
公元824年
穆宗长庆4年
公元825年
李湛
敬宗宝历元年
宝历元年,唐代诗人杜牧写成著名《阿房宫赋》。
公元826年
敬宗宝历2年
公元827年
李湛李昂
敬宗宝历3年文宗大和元年
公元828年
李昂
文宗大和2年
公元829年
文宗大和3年
公元830年
文宗大和4年
公元831年
文宗大和5年
公元832年
文宗大和6年
公元833年
文宗大和7年
公元834年
文宗大和8年
公元835年
文宗大和9年
甘露之变:文宗策划诛杀宦官,双方激烈战斗,朝廷重要官员被宦官杀死,受株连被杀的有一千多人。
公元836年
文宗开成元年
公元837年
文宗开成2年
公元838年
文宗开成3年
公元839年
文宗开成4年
公元840年
文宗开成5年
公元841年
李炎
武宗会昌元年?
会昌年间,李德裕做宰相,又把牛僧孺、李宗闵放逐到南方。
公元842年
武宗会昌2年?
公元843年
武宗会昌3年?
公元844年
武宗会昌4年?
公元845年
武宗会昌5年?
会昌灭佛。
公元846年
武宗会昌6年?
公元847年
李忱
宣宗大中元年
大中年间,牛党成员白敏中任宰相,牛党又纷纷被重新启用,李党全遭罢斥。
公元848年
宣宗大中2年
公元849年
宣宗大中3年
公元850年
宣宗大中4年
公元851年
宣宗大中5年
公元852年
宣宗大中6年
公元853年
宣宗大中7年
公元854年
宣宗大中8年
公元855年
宣宗大中9年
公元856年
宣宗大中10年
公元857年
宣宗大中11年
公元858年
宣宗大中12年
公元859年
宣宗大中13年
公元860年
李忱李凗
宣宗大中14年懿宗咸通元年
公元861年
李凗
懿宗咸通2年
公元862年
懿宗咸通3年
公元863年
懿宗咸通4年
公元864年
懿宗咸通5年
公元865年
懿宗咸通6年
公元866年
懿宗咸通7年
公元867年
懿宗咸通8年
公元868年
懿宗咸通9年
公元869年
懿宗咸通10年
公元870年
懿宗咸通11年
公元871年
懿宗咸通12年
公元872年
懿宗咸通13年
公元873年
懿宗咸通14年
公元874年
李凗李儇
懿宗咸通15年僖宗乾符元年
王仙芝起义
公元875年
李儇
僖宗乾符2年
公元876年
僖宗乾符3年
公元877年
僖宗乾符4年
公元878年
僖宗乾符5年
黄巢起义爆发
公元879年
僖宗乾符6年
公元880年
僖宗广明元年
公元881年
僖宗广明2年僖宗中和元年
公元882年
僖宗中和2年
公元883年
僖宗中和3年
公元884年
僖宗中和4年
公元885年
僖宗光启元年
公元886年
僖宗光启2年
公元887年
僖宗光启3年
公元888年
僖宗光启4年
公元889年
僖宗文德元年
公元890年
李晔
昭宗大顺元年
公元891年
昭宗大顺2年
公元892年
昭宗大顺3年
公元893年
昭宗大顺4年
公元894年
昭宗乾宁元年
公元895年
昭宗乾宁2年
公元896年
昭宗乾宁3年
公元897年
昭宗乾宁4年
公元898年
昭宗乾宁5年昭宗光化元年
公元899年
昭宗光化2年
公元900年
昭宗光化3年
公元901年
昭宗光化4年昭宗天复元年
公元902年
昭宗天复2年
公元903年
昭宗天复3年
公元904年
昭宗天复4年哀帝天佑1年
公元905年
李祝
哀帝天佑2年
白马驿之祸,朱温诛杀朝官。
公元906年
哀帝天佑3年
公元907年
唐梁
李祝朱温
哀帝天佑4年太祖开平元年
朱温逼李柷禅位,国号“大梁”,改元“开平”。唐亡,立国276年。
公元908年
朱温
太祖开平2年
晋王李克用卒,子李存勖嗣位。
公元909年
太祖开平3年
后梁自大梁(河南开封)迁都洛阳。
公元910年
太祖开平4年
公元911年
太祖开平5年太祖乾化元年
燕王刘守光称帝,建都幽州(北京),国号燕,史称桀燕
公元912年
太祖乾化2年
公元913年
朱友珪
太祖乾化3年郢王凤历元年
晋王李存勖大举攻桀燕,陷幽州(北京),擒桀燕帝刘守光及其父刘仁恭,桀燕亡,立国3年。
公元914年
朱友瑱
末帝乾化四年

晋王李存勖自临监斩刘守光。复械刘仁恭至代州,以血祭先王李克用墓,然后斩之。
公元915年
末帝乾化五年
末帝贞明元年
公元916年
末帝贞明2年
契丹王耶律阿保机称帝,于塞北开国,建都西楼城(后改称临潢府),称上京(内蒙古巴林左旗)。
公元917年
末帝贞明3年
前蜀改国号为汉。后梁清海(广州)节度使刘岩称帝,建都广州,国号越。
公元918年
末帝贞明4年
前蜀复国号为蜀,前蜀帝高祖王建卒,子王宗衍嗣位。越改国号为汉,史称南汉。
公元919年
末帝贞明5年
吴越王钱镠馀遣其子钱传瓘攻南吴,南吴舒州刺史彭彦章大败,自杀。
公元920年
末帝贞明6年
公元921年
末帝贞明7年末帝龙德元年
公元922年
末帝龙德2年
王处直子王郁引契丹兵攻定州,晋王李存勖救定州,与契丹战于望都(河北望都),契丹败走。
公元923年
末帝龙德3年
后唐同光元年
后唐帝李存勖大军自杨浏(山东东阿北)渡黄河,绕道郓州(山东东平),乘虚袭大梁(河南开封),后梁军迭溃,朱友贞自杀,段凝率军降后唐。后梁亡,立国17年。
公元924年
李存勖
庄宗同光2年
岐王李茂贞向后唐称臣,改封秦王,寻卒,后唐政府授其子李继俨为(陕西)凤翔节度使,岐亡,立国18年。
公元925年
庄宗同光3年
前蜀亡,立国19年。
公元926年
李存勖李嗣源
庄宗同光4年明宗天成1年
李嗣源遂入洛阳称帝,是为明宗。尽诛宦官。契丹帝太祖耶律阿保机卒,次子太宗耶律德光嗣位。
公元927年
李嗣源
明宗天成2年
公元928年
明宗天成3年
公元929年
明宗天成4年
公元930年
明宗天成5年
明宗长兴元年
公元931年
明宗长兴2年
公元932年
明宗长兴3年
吴越武肃王钱镠卒,子文穆王钱传瓘嗣位。
公元933年
明宗长兴4年
后唐明宗李嗣源卒,子闵帝李从厚嗣位。
公元934年
李从厚李从珂
闵帝应顺元年末帝清泰元年
蜀王孟知祥称帝,是为高祖,建都成都,国号蜀,史称后蜀。寻卒,子孟昶嗣位。后唐李从珂入洛阳嗣位,是为末帝。
公元935年
李从珂
末帝清泰2年
康宗王继鹏嗣位。
公元936年
李从珂石敬瑭
末帝清泰3年
高祖天福元年
石敬瑭起兵称帝,国号晋,史称后晋。向契丹称臣乞兵,南攻洛阳,李从珂举族自焚死,后唐亡,立国14年。
石敬瑭入洛阳,割燕云十六州与契丹,从此中国北边洞开。
公元937年
石敬瑭
高祖天福2年
后晋迁都大梁(河南开封)。南吴让帝杨溥让位于齐王徐知诰,南吴亡,立国28年。徐知诰即帝位,是为烈祖。建都江宁(江苏南京),国号唐,史称南唐。
契丹改国号为辽。
公元938年
高祖天福3年
后晋高祖石敬瑭尊辽太宗耶律德光为父皇帝,自称儿皇帝。今年,耶律德光年37,石敬瑭年47。
公元939年
高祖天福4年
南唐烈祖徐知诰改姓名为李昪。闽康宗王继鹏猜忌,屡行屠戮,拱宸控鹤军使连重遇杀之,叔景宗王延羲嗣位。
公元940年
高祖天福5年
公元941年
高祖天福6年
吴越文穆王钱传瓘卒,子忠献王钱弘佐嗣位。
公元942年
高祖天福7年
后晋高祖石敬瑭卒,侄出帝石重贵嗣位。
公元943年
石重贵
出帝天福8年
南唐烈祖李昪卒,子元宗李璟嗣位。
公元944年
出帝天福9年
公元945年
出帝天福10年
殷帝王延政改国号为闽,闽亡,立国13年。
公元946年
出帝天福11年
后晋亡,立国11年。
公元947年
刘知远
高祖天福12年
后晋河东节度使刘知远于(山西)太原称帝,是为高祖,国号汉,史称后汉。
公元948年
刘知远刘承佑
高祖天福13年
隐帝乾佑1年
后汉高祖刘知远卒,子隐帝刘承佑嗣位。
公元949年
刘承佑
隐帝乾佑2年
公元950年
隐帝乾佑3年
公元951年
汉周
刘承佑郭威
隐帝乾佑4年太祖广顺元年
郭威入大梁(河南开封),称帝,是为高祖,国号周,史称后周。南楚亡,立国45年。后汉河东节度使刘崇,于(山西)太原称帝,是为世祖,亦称北汉。
公元952年
郭威
太祖广顺2年
公元953年
太祖广顺3年
公元954年
太祖显德元年
后周太祖郭威卒,子世宗郭荣嗣位。
公元955年
柴荣
世宗显德2年
公元956年
世宗显德3年
后周世宗郭荣大举攻南唐。
公元957年
世宗显德4年
公元958年
世宗显德5年
南唐元宗李璟闻后周兵已临长江,大惧,上表称藩,去帝号,复去年号,用后周年号。
公元959年
世宗显德6年
后周世宗郭荣卒,子恭帝郭宗训嗣位,年方7岁。
公元960年
周宋
柴宗训赵匡胤
恭帝显德7年太祖建隆元年
陈桥兵变,拥赵匡胤为帝,是为太祖,国号宋。后周亡,立国10年。
公元961年
赵匡胤
太祖建隆2年
公元962年
太祖建隆3年
公元963年
太祖建隆4年太祖乾德元年
公元964年
太祖乾德2年
公元965年
太祖乾德3年
公元966年
太祖乾德4年
公元967年
太祖乾德5年
公元968年
太祖乾德6年太祖开宝元年
公元969年
太祖开宝2年
公元970年
太祖开宝3年
公元971年
太祖开宝4年
南汉亡,立国55年。南唐帝李煜奉表于宋,去国号,改称江南国主。
公元972年
太祖开宝5年
黄河决大名。大饥。
公元973年
太祖开宝6年
公元974年
太祖开宝7年
宋大举攻江南
公元975年
太祖开宝8年
南唐亡,立国39年。
公元976年
赵匡胤赵炅
太祖开宝9年太宗太平兴国元年
赵光义即帝位,是为太宗。
公元977年
赵炅
太宗太平兴国2年
公元978年
太宗太平兴国3年
吴越亡,立国72年。
公元979年
太宗太平兴国4年
后汉亡,立国33年。五代十一国时代终(907-,凡73年)。赵光义攻辽,战于高梁河,宋军大溃。
公元980年
太宗太平兴国5年
公元981年
太宗太平兴国6年
公元982年
太宗太平兴国7年
公元983年
太宗太平兴国8年
辽改国号为契丹。宋国史馆编纂《太平御览》。
公元984年
太宗太平兴国9年太宗雍熙元年
宋政府送李继捧还,授夏州刺史,赐姓名为赵保忠,使击李继迁。
公元985年
太宗雍熙2年
李继迁袭据银州。
公元986年
太宗雍熙3年
宋大举攻契丹,败于岐沟关,再败于巨马河,大溃。
公元987年
太宗雍熙4年
公元988年
太宗端拱元年
契丹攻宋,入长城口,败于唐河。宋授李继捧为定难节度使,命图李继迁。
公元989年
太宗端拱2年
公元990年
太宗淳化元年
契丹封李继迁为夏国王。
公元991年
太宗淳化2年
宋定难节度使李继捧据夏州降契丹,契丹封为西平王。
公元992年
太宗淳化3年
公元993年
太宗淳化4年
民王小波聚众起兵,王小波中流矢死,众复拥其将李顺为主。
公元994年
太宗淳化5年
李顺陷成都,昭宣使王继恩克成都,杀3万余人,擒李顺,磔死。宋马步军都指挥使李继隆攻夏州,擒李继捧,堕毁夏州城。
公元995年
太宗至道元年
契丹攻宋,败于子河汊。
公元996年
太宗至道2年
夏王李继迁围攻宋灵州,岁余不能克,解围去。
公元997年
太宗至道3年
宋太宗赵光义卒,子真宗赵恒嗣位。
公元998年
赵恒
真宗咸平元年
公元999年
真宗咸平2年
契丹梁王耶律隆庆攻宋,破狼山寨。
公元1000年
真宗咸平3年
契丹军攻瀛州,宋高阳关都部署康保裔大败,被擒,契丹大掠而去。
公元1001年
真宗咸平4年
公元1002年
真宗咸平5年
夏王李继迁攻宋灵州,粮道断绝,知州裴济血书求救,而宋政府方议弃灵州,援军迄不至,城遂陷。
公元1003年
真宗咸平6年
夏王李继迁攻西蕃,取西凉府,李继迁中流矢卒,子李德明嗣位。
公元1004年
真宗景德元年
宋契丹澶渊之盟,约为兄弟之国,宋每年送契丹银10万两,绢20万匹。自是契丹与中国114年间无争战(-1122,宋先叛盟)。
公元1005年
真宗景德2年
公元1006年
真宗景德3年
公元1007年
真宗景德4年
军校陈进推判官卢成均为南平王。忠州刺史曹利用击之,卢成均降,陈进被杀。
公元1008年
真宗大中详符元年
赵恒赴泰山封禅。
公元1009年
真宗大中详符2年
公元1010年
真宗大中详符3年
公元1011年
真宗大中详符4年
公元1012年
真宗大中详符5年
公元1013年
真宗大中详符6年
公元1014年
真宗大中详符7年
宋各州县狱多空。
公元1015年
真宗大中详符8年
公元1016年
真宗大中详符9年
宋久旱,大蝗,弥覆郊野,过京师大梁。
公元1017年
真宗天禧元年
契丹枢密使萧哈绰攻高丽,围兴化城,不能克,败还。
公元1018年
真宗天禧2年
公元1019年
真宗天禧3年
宋中书侍郎平章事寇准,与参知政事丁谓会食,羹染污宼准须,丁谓起徐拂之,宼准曰:“参政乃国大臣,乃为长官拂须耶?”丁谓大恨。此为“溜须”一词出处。
公元1020年
真宗天禧4年
丁谓与翰林学士钱惟演共谮毁宼准,贬宼准为道州司马(1022年,复贬为雷州司马)。
公元1021年
真宗天禧5年
公元1022年
真宗乾兴元年
丁谓坐贬为崖州司马。
公元1023年
赵祯
仁宗天圣元年
公元1024年
仁宗天圣2年
公元1025年
仁宗天圣3年
公元1026年
仁宗天圣4年
公元1027年
仁宗天圣5年
公元1028年
仁宗天圣6年
公元1029年
仁宗天圣7年
公元1030年
仁宗天圣8年
公元1031年
仁宗天圣9年
公元1032年
仁宗天圣10年仁宗明道元年
夏王李德明卒,子李元昊嗣位,建都兴庆,史称西夏。
公元1033年
仁宗明道2年
公元1034年
仁宗景佑元年
西夏王李元昊下秃发令。
公元1035年
仁宗景佑2年
公元1036年
仁宗景佑3年
西夏王李元昊制夏国文字12卷。西攻回鹘,取瓜、沙、兰三州,境域倍增。
公元1037年
仁宗景佑4年
公元1038年
仁宗景佑5年仁宗宝元元年
西夏王李元昊称帝,是为景宗。
公元1039年
仁宗宝元2年
公元1040年
仁宗宝元3年仁宗康定元年
西夏攻宋延州,陷金明寨。
公元1041年
仁宗康定2年仁宗庆历元年
宋韩琦遣环庆副部署任福攻西夏,任福战死,宋军覆没,死10300人,关西大震。
庆历年间,毕昇发明活字印刷。
公元1042年
仁宗庆历2年
契丹遣使责宋何以向其属国西夏用兵。宋政府遣右正言富弼为接伴使,赴契丹请盟,增岁币金帛20万。
公元1043年
仁宗庆历3年
宋沂州军卒王伦起兵叛,王伦寻军败,被擒。
公元1044年
仁宗庆历4年
宋与西夏和约成,夏景宗李元昊向宋上誓书,称男称臣,奉宋年号;宋政府封李元昊为夏国王,每年致送绢13万匹,银5万两,茶2万斤,另节日贺使至,共再致送银2.2万两,绢1.2匹,茶5000斤,银器2000两。而西夏称帝及自用年号如故。
公元1045年
仁宗庆历5年
公元1046年
仁宗庆历6年
范仲淹作《岳阳楼记》。
公元1047年
仁宗庆历7年
公元1048年
仁宗庆历8年
宋贝州小校王则,聚众起兵,陷贝州,称安阳王。西夏景宗李元昊卒,子毅宗李谅祚嗣位。
公元1049年
仁宗皇佑元年
公元1050年
仁宗皇佑2年
公元1051年
仁宗皇佑3年
公元1052年
仁宗皇佑4年
知谏院包拯任龙图阁直学士。
公元1053年
仁宗皇佑5年
狄青军至宾州,夜渡昆仑关,至归仁铺,合战,侬智高大败,奔大理国。广西安抚使余靖遣兵击擒侬智高母阿侬、侄侬继宗等(1055年斩于大梁)。
公元1054年
仁宗皇佑6年仁宗至和元年
公元1055年
仁宗至和2年
契丹兴宗耶律宗真卒,子道宗耶律洪基嗣位。
公元1056年
仁宗至和3年仁宗嘉佑元年
宋龙图阁学士包拯出任开封府知府。
公元1057年
仁宗嘉佑2年
公元1058年
仁宗嘉佑3年
公元1059年
仁宗嘉佑4年
公元1060年
仁宗嘉佑5年
公元1061年
仁宗嘉佑6年
宋枢密副使包拯卒。
公元1062年
仁宗嘉佑7年
公元1063年
仁宗嘉佑8年
赵受益卒,赵宗实嗣位,是为英宗。
公元1064年
赵曙
英宗治平元年
公元1065年
英宗治平2年
公元1066年
英宗治平3年
契丹复国号为辽。
公元1067年
英宗治平4年
宋英宗赵宗实卒,子神宗赵顼嗣位。西夏毅宗李谅祚卒,子惠宗李秉常嗣位。
公元1068年
赵顼
神宗熙宁元年
公元1069年
神宗熙宁2年
宋神宗赵顼任翰林学士王安石为参知政事,变法。置三司条例司,颁青苗法,均输法。
公元1070年
神宗熙宁3年
宋政府颁免役法、保甲法。
公元1071年
神宗熙宁4年
宋政府续颁贡举法,罢诗赋及明经诸科,以经义论策试进士。
公元1072年
神宗熙宁5年
宋政府续颁市易法、保马法。
公元1073年
神宗熙宁6年
宋洮河路安抚使王韶击吐蕃,筑武胜城,定名熙州。
公元1074年
神宗熙宁7年
宋招抚羌蕃30余万,辟地2000余里,皆200年来沦丧之地。宋久旱,监安上门郑侠进“流民图”,赵顼贬王安石为江宁知府。
公元1075年
神宗熙宁8年
宋神宗赵顼复召王安石任观文殿大学士同平章事,王安石撰《三经新义》颁于学官。交趾攻中国,陷钦、廉二州。
公元1076年
神宗熙宁9年
交趾陷宋邕州,屠城,杀5.8万人。宋宣徽南院使郭逵击之,战于富良江,斩交趾太子李洪真,交趾王李乾德遣人奉表降,自是与中国不再有争战。王安石疾病日甚,引退,出任判江宁府。王安石为相前后共6年。
公元1077年
神宗熙宁10年
公元1078年
神宗元丰元年
封王安石为舒国公。
公元1079年
神宗元丰2年
宋御史中丞李定,诬湖州知州苏轼,逮苏轼下狱,寻释之,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安置黄州。
公元1080年
神宗元丰3年
宋改封王安石为荆国公。
公元1081年
神宗元丰4年
西夏坚壁清野,决黄河灌宋营,宋军大溃,死20余万人,举国震动。
公元1082年
神宗元丰5年
宋改官制,正官名,中书省取旨,门下省审议,尚书省执行,悉仿唐法。宋于故银州西25里处筑永乐城。西夏倾国而至,城陷。
公元1083年
神宗元丰6年
西夏攻宋兰州,不能克,引还。
公元1084年
神宗元丰7年
宋端明殿学士司马光编撰《资治通鉴》成,历时19年。西夏再攻兰州、延州(陕西西安),均不克。
公元1085年
神宗元丰8年
宋神宗赵顼卒,子哲宗赵煦嗣位,年10岁,祖母高太皇太后临朝。高太皇太后召陈州知州司马光入为资政殿学士门下侍郎,旧党悉进,罢保甲法、市易法、保马法,尽逐新党。
公元1086年
赵煦
哲宗元佑元年
政府继罢青苗法、免役法,复差役法。今年,司马光、王安石均卒。
公元1087年
哲宗元佑2年

宋罢试《三经新义》,仍试诗赋。旧党分裂为三:洛党以程颐为首,蜀党以苏轼为首,朔党以刘挚为首,互相倾轧。
公元1088年
哲宗元佑3年

公元1089年
哲宗元佑4年

公元1090年
哲宗元佑5年
宋自1085司马光等旧党执政,专肆报复,新党尽遭罢逐。
公元1091年
哲宗元佑6年

宋旧党内斗愈烈,洛党右司谏贾易劾翰林学士苏轼诽怨先帝,贾易贬庐州知州,苏轼贬颍州知州。洛党御史中丞郑雍又劾朔党尚书右仆射中书侍郎刘挚朋党不公,刘挚贬郓州知州。
公元1092年
哲宗元佑7年
公元1093年
哲宗元佑8年
高太皇太后卒,临朝9年,悉罢新法,国事大坏。宋哲宗赵煦亲政。
公元1094年
哲宗元佑9年哲宗绍圣元年
宋哲宗赵煦素主变法,召新党章惇任尚书右仆射门下侍郎,曾布任翰林学士,蔡京任户部尚书,悉复新法。蔡京等新党亦专肆报复,尽窜旧党。
公元1095年
哲宗绍圣2年
公元1096年
哲宗绍圣3年
公元1097年
哲宗绍圣4年
公元1098年
哲宗绍圣5年哲宗元符元年
西夏攻宋平夏城,宋渭州知州章节击败之。
公元1099年
哲宗元符2年
公元1100年
哲宗元符3年
宋哲宗赵煦卒,无子,乃立赵佶为帝,是为徽宗,年19。
公元1101年
赵佶
徽宗建中靖国元年
公元1102年
徽宗崇宁元年
宋政府贬旧党韩忠彦任大名知府,任新党蔡京为尚书右仆射中书侍郎。
禁旧党司马光等子孙留京都,定司马光、文彦博等117人为奸党,由宋徽宗赵佶亲书其名,刻石为碑,立于端礼门。
公元1103年
徽宗崇宁2年
宋洮西安抚使王厚,议复河湟,赵佶遣宦官童贯赴熙州传语劳军,并进军攻吐蕃,取湟州。
公元1104年
徽宗崇宁3年
宋王厚再攻吐蕃,取青唐、廓州。宋政府再定奸党司马光等306人名单,颁发州县,刻石立碑。
公元1105年
徽宗崇宁4年
宋徽宗赵佶喜花石,宦官童贯荐苏州人朱勔领苏州应奉局,以浙中珍异进,舳橹相衔于淮水,号“花石纲”。
公元1106年
徽宗崇宁5年
宋政府毁奸党碑,除奸党之禁。
公元1107年
徽宗大观元年
宋宦官童贯任武库军节度使,遣统制官辛淑献攻吐蕃,再取洮州,擢童贯为司空。
公元1108年
徽宗大观2年
公元1109年
徽宗大观3年
公元1110年
徽宗大观4年
公元1111年
徽宗政和元年
宋宦官童贯既得志于吐蕃,谓辽可图,因请出使辽国侦之。赵良嗣献策与女真部落结好,相约夹击,辽无不亡。赵佶大喜,用为秘书丞。背盟之议自此始。
公元1112年
徽宗政和2年
公元1113年
徽宗政和3年
女真酋长完颜乌雅束卒,弟完颜阿骨打嗣位,称“都勃极烈”。
公元1114年
徽宗政和4年
女真酋长完颜阿骨打聚众起兵攻辽,陷宁江州。
公元1115年
徽宗政和5年
女真酋长完颜阿骨打称帝,是为太祖,国号金。
宋宦官太尉童贯由兰州遣军北出攻西夏,宋军大败,死者十之四五。
公元1116年
徽宗政和6年
西夏攻宋靖夏城,穿地道入城中,尽屠居民而去。
公元1117年
徽宗政和7年
宋徽宗赵佶奉道教,道箓院上表封其为“教主道君皇帝”。
公元1118年
徽宗政和8年徽宗重和元年
金太祖完颜阿骨自定尊号,并命辽帝奉己为兄,遣使赴辽请和,命依式册封。宋遣武义大夫马政,由登州海道使金,约共击辽,金遣使李庆善持国书报聘。
公元1119年
徽宗重和2年徽宗宣和元年
辽封完颜阿骨打为东怀国皇帝,不受。再遣使请,辽不许。和议不成,金决意再用兵。金制女真字颁行。
公元1120年
徽宗宣和2年
宋中奉大夫赵良嗣使金,约灭辽后以燕京等17州(936年后晋所割之16州及辽新置之景州)归宋,然后由宋以致辽岁币致金。金攻辽,陷上京(内蒙古巴林左旗),复弃之而还。宋方困于“花石纲”之扰,方腊聚众起兵。
公元1121年
徽宗宣和3年
宋宦官童贯任江淮宣抚使,击方腊。童贯命其僚董耘代宋徽宗赵佶作罪己诏,罢花石纲,逐朱勔,江南民大悦,遂斩方腊。赵佶黜董耘。宋宦官童贯任河北宣抚使,统军15万攻辽燕京(北京),辽都统萧干迎击,宋军大败,士卒蹂践死者百余里。金闻宋败,长驱直入,辽军溃,燕京乃入于金。
公元1122年
徽宗宣和4年
公元1123年
徽宗宣和5年
金以宋夹攻失期,拒履原约,仅将燕京及涿、易、檀、顺、景、蓟7州地归宋,然居民全为金挟去。宋遣龙图阁学士赵良嗣赴金订盟,宋每年输银20万两,绢20万匹,别许劳军米20万石。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卒,弟太宗完颜吴乞买嗣位。金南京留守张觉叛金,举州降宋,宋授张觉为泰宁节度使。金发兵攻之,陷平州,张觉奔宋。金得宋所赐诏书,责宋招亡纳叛。宋不得已,斩张觉,函首送金。
公元1124年
徽宗宣和6年
金遣使赴宋索劳军米20万石,宋宦官燕山路宣抚使谭镇曰:“20万石不易致,且赵良嗣所许,岂可为凭?”金太宗完颜吴乞买大怒,决意用兵。
公元1125年
徽宗宣和7年
辽天祚帝耶律延禧续西奔,金都统完颜娄室追及擒之。牙将耶律大石自夹山率众西走,至起尔曼即帝位,史称西辽,自是退出中国,至1218年始亡。金大举攻宋,兵抵黄河。宋徽宗赵佶传位于其子赵桓,是为钦宗。
公元1126年
赵桓
钦宗靖康元年
十二月,赵桓赴青城金营,尊金帝为皇伯,自称侄,许贡金1000万锭,银2000万锭,绢帛2000万匹,割黄河以北地与金,分遣使臣持诏书赴河北,谕各州县开城降。
公元1127年
赵桓赵构
钦宗靖康2年高宗建炎元年
三月,金立宋太宰张邦昌为帝,国号楚,遂退兵。掳赵佶、赵桓及皇族、后妃3000人而去。四月,张邦昌退位。五月,宋康王赵构于南京称帝,是为高宗,史称南宋,任李纲为左仆射中书侍郎。
公元1128年
赵构
高宗建炎2年
金军分陷宋长安、北京、中山、济南,济南知府刘豫降金。至是,陕西及黄河以北地悉为金所有。
公元1129年
高宗建炎3年

十二月,金军南攻,陷临安,遣兵攻明州,赵构乘舟泛海奔定海。
公元1130年
高宗建炎4年

正月,金完颜宗弼陷明州,乘胜攻定海(浙江舟山),赵构乘舟奔(浙江)温州。二月,完颜宗弼以孤军深入,再无后继,乃焚临安(浙江杭州)北返,至平江(江苏苏州),纵兵焚掠,屠50万人。
公元1131年
高宗绍兴元年

二月,宋政府用秦桧为参知政事。八月,宋任秦桧为右仆射中书门下平章事,倡与金和议。
公元1132年
高宗绍兴2年

宋秦桧力主和议,以黄河北人还金,以中原人还刘齐,宋高宗赵构曰:“南人归南,北人归北,我北人将安归?”侍御史黄龟年劾之,免秦桧相,永不复用,榜其罪状于朝堂。
公元1133年
高宗绍兴3年

金使李永寿赴临安,请宋还刘齐之俘及民在宋者,宋与刘齐划长江为界。
公元1134年
高宗绍兴4年

宋江西制置使岳飞攻刘齐,刘齐大将李成败走,岳飞复取邓州、随州、襄阳。宋淮东宣抚使韩世忠于大仪镇邀击,败金先锋聂咱贝勒,金兵稍阻。金太宗完颜吴乞买有疾,金军引还,刘齐军亦退。
公元1135年
高宗绍兴5年

金太宗完颜吴乞买卒,侄熙宗完颜亶嗣位。宋徽宗赵佶卒于金五国城(黑龙江依兰)。宋湖北制置使岳飞击洞庭湖大圣天王杨幺凡8日而大破之,杨幺穷蹙投水,统制牛皋擒斩之。
公元1136年
高宗绍兴6年
刘齐三道攻宋,中道淮阳王刘麟攻合肥,东道皇侄刘猊攻定远,西道都统制孔彦舟攻六安。
公元1137年
高宗绍兴7年
岳飞入朝,加太尉,屡论恢复中原之略,赵构曰:“有臣如此,朕复何忧?进止之机,朕不中制”。刘齐亡,立国8年。
公元1138年
高宗绍兴8年
赵鼎言秦桧可大用,宋高宗赵构乃用为右仆射同平章事兼枢密使。秦桧力主和议,会金扬言将立宋钦宗赵桓,赵构大惧,亦力主和议,君臣契合,秦桧遂专朝政,贬赵鼎为绍兴知府。
公元1139年
高宗绍兴9年
正月,宋王伦至汴京,见金右副元帅完颜宗弼,接收割地,得汴京、西京、南京、长安。完颜宗弼渡黄河而北,移行台于大名。西夏崇宗李顺乾卒,仁宗李仁基嗣位。
公元1140年
高宗绍兴10年
赵构遂命班师,一日下12金字牌,岳飞愤惋泣下曰:“十年之力,废于一旦。”黄河以南地复为金有。
公元1141年
高宗绍兴11年
七月,金完颜宗弼致秦桧书曰:“汝朝夕以和议请而岳飞方以河北是图,必杀之,始可和”,时传金将使宋钦宗赵桓复位,赵构惧甚,决心杀岳飞。岳飞遂绞死于大理寺狱中风波亭。
公元1142年
高宗绍兴12年
二月,金宋和约成,宋帝赵构向金帝完颜亶进誓表,称臣,每岁贡银25万两,绢25万匹。东以淮河为界,西以大散关为界。
公元1143年
高宗绍兴13年
宋政府没收钱塘县岳飞宅,改为国子监。
公元1144年
高宗绍兴14年
公元1145年
高宗绍兴15年
公元1146年
高宗绍兴16年
金屡击蒙古,不能克。今年,遣汴京留守萧保寿赴蒙古,册立其酋长鄂罗贝勒为蒙古国王,鄂罗贝勒不受。
公元1147年
高宗绍兴17年
金与蒙古和约成,惟鄂罗贝勒称“祖元皇叔”,独立如昔,金无可奈何
公元1148年
高宗绍兴18年
宋任秦桧子秦熺知枢密院事。
公元1149年
高宗绍兴19年
金熙宗完颜亶酗酒暴虐,杀子魏王完颜道济、弟胙王完颜元(常胜)、妻斐满皇后。左丞相完颜亮乘众怒杀之,即位。
公元1150年
高宗绍兴20年
宋军校施全刺秦桧,不中,磔死。
公元1151年
高宗绍兴21年
金完颜亮大屠皇族,皆将其妇女纳入皇宫充当嫔妃。
公元1152年
高宗绍兴22年
金完颜亮赴中京,独留徒单太后于上京。
公元1153年
高宗绍兴23年
金自上京迁都燕京,改燕京析津府为中都大兴府。金帝完颜亮生母大太后卒。
完颜亮杀其弟西京留守完颜衮。
公元1154年
高宗绍兴24年
金帝完颜亮杀韩王完颜亨。
公元1155年
高宗绍兴25年
宋左朝散郞姚岳上疏曰:“岳飞身为叛乱,以干天诛,巴陵郡仍称岳州,以叛臣故地”荆南知府孙汝翼奏:“宜改为纯州,以洗叛臣之污。”宋帝赵构命改岳州为纯州。宋左仆射中书门下平章事秦桧卒。
公元1156年
高宗绍兴26年
金帝完颜亮宴诸王于讲武殿,命宋前任帝赵桓与辽前任帝耶律延禧各领一队,击毱为乐。以病马令其乘之,赵桓年56,力不能胜,围既合,落马,骑兵纵奔践踏,死于蹄下。耶律延禧年82,体力仍健,纵马突围,完颜亮命射之,万矢俱发,贯胸而死。
公元1157年
高宗绍兴27年
公元1158年
高宗绍兴28年
公元1159年
高宗绍兴29年
公元1160年
高宗绍兴30年
公元1161年
高宗绍兴31年
公元1162年
高宗绍兴32年
金山东东平民耿京聚众叛金,耿京为其将张安国所杀,辛弃疾缚张安国献宋斩于临安。宋高宗赵构传位于族侄孝宗赵伯琮,自称太上皇。赵伯琮下诏书雪岳飞冤。
公元1163年
赵昚
孝宗隆兴元年

公元1164年
孝宗隆兴2年

宋遣金议和使臣五六返,金人不耐,纥石烈悉宁大军再攻宋,陷(江苏)盱眙、濠(安徽凤阳)、庐(安徽合肥)、和(安徽和县)、滁(安徽滁州)诸州。宋再遣通门使魏杞持国书赴金乞定约。
公元1165年
孝宗乾道元年
金宋和约成,宋孝宗赵伯琮自称侄皇帝,尊金世宗完颜雍为叔皇帝,两国行文称国书,每岁由宋献金银20万两,绢20万匹,仍照旧疆划界。
宋淮南转运判官姚岳上疏:“蝗自淮北飞渡,皆抱草木自死。”封死蝗以进,赵伯琮下诏曰:“姚岳降一阶免官,以为中外佞邪之戒。”
公元1166年
孝宗乾道2年
公元1167年
孝宗乾道3年
公元1168年
孝宗乾道4年
西夏宰相任得敬专政,遣使约宋四川宣抚使虞允文共击吐蕃。
公元1169年
孝宗乾道5年
宋任虞允文为左仆射中书门下平章事。宋政府命女真人与诸色人公事相斗,悉由女真人审理。
公元1170年
孝宗乾道6年
西夏宰相任得敬,胁西夏仁宗李仁孝上表于金,分西南疆土于任得敬,另立一国。金世宗完颜雍疑之,覆曰:“今兹请命,事颇乖常。”不许。李仁孝遂杀任得敬。
公元1171年
孝宗乾道7年
宋饶州(江西波阳)饥,民多弃小儿于道。金葬宋九任帝钦宗赵桓于洛阳。
公元1172年
孝宗乾道8年
宋改官制,改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左右丞相。殿中侍御史萧之敏,劾左丞相虞允文擅权不公,会虞允文荐谏官,宋孝宗赵伯琮不用,乃求去,再出任四川宣抚使。
公元1173年
孝宗乾道9年
金政府禁女真人用汉人姓。
公元1174年
孝宗熙元年
宋虞允文卒。
公元1175年
孝宗熙2年
公元1176年
孝宗熙3年
公元1177年
孝宗熙4年
公元1178年
孝宗熙5年
宋婺州(浙江金华)民陈亮赴临安上书,论光复国土之计,宋孝宗赵伯琮感动,欲榜朝堂,以励群臣,用种放故事(992),将召上殿。幸臣曾觌知之,欲先相见,陈亮鄙其为人,逾墙逃,曾觌惭怒,会诸大臣亦恶其言直,力沮之,遂不得见而去。
公元1179年
孝宗熙6年
公元1180年
孝宗熙7年
公元1181年
孝宗熙8年
公元1182年
孝宗熙9年
公元1183年
孝宗熙10年
公元1184年
孝宗熙11年
公元1185年
孝宗熙12年
公元1186年
孝宗熙13年
公元1187年
孝宗熙14年
宋太上皇高宗赵构卒。金政府禁女真人学汉人衣饰。
公元1188年
孝宗熙15年
宋孝宗赵伯琮贬朱熹任江西提举刑狱。
公元1189年
孝宗熙16年
金世宗完颜雍卒,孙章宗完颜璟嗣位。宋孝宗赵伯琮传位其子光宗赵惇,自称太上皇。
公元1190年
赵淳
光宗绍熙元年
公元1191年
光宗绍熙2年
金令女真字直译汉文,取消契丹文。
公元1192年
光宗绍熙3年
金令官民避姬旦、孔丘名讳。
公元1193年
光宗绍熙4年
西夏帝仁宗李仁孝卒,子桓宗李纯佑嗣位。
公元1194年
光宗绍熙5年
宋太上皇赵伯琮卒,宋光宗赵惇疾笃,不能居丧,亦不能临朝
公元1195年
赵扩
宁宗庆元元年
道学与伪学自是合而为一。
公元1196年
宁宗庆元2年
宋禁伪学,免秘阁修撰朱熹官
公元1197年
宁宗庆元3年
公元1198年
宁宗庆元4年
宋置伪学党籍,计留正、朱熹等凡59人。
公元1199年
宁宗庆元5年
公元1200年
宁宗庆元6年
宋太上皇赵惇卒。宋朱熹卒。韩侂胄任太傅。
公元1201年
宁宗嘉泰元年
公元1202年
宁宗嘉泰2年
宋解伪学之禁。
公元1203年
宁宗嘉泰3年
公元1204年
宁宗嘉泰4年
宋太师韩侂胄谋攻金,浙东安抚使辛弃疾入朝。追封岳飞为鄂王,以励军心。
公元1205年
宁宗开禧元年
宋辛弃疾卒。
公元1206年
宁宗开禧2年
宋大举攻金,宋诸军齐溃。宋四川宣抚副使吴曦降金,金封为蜀王。西夏镇夷郡王李安全,废西夏桓宗李纯佑,自立为帝,是为襄宗。蒙古酋长铁木真于斡难河(鄂嫩河)称帝。
公元1207年
宁宗开禧3年
宋韩侂胄遣国信所参议官方信儒赴金议和,金左丞相完颜宗浩命以五事:一割两淮,二增岁币,三归金俘,四犒金军,五缚送首谋。杨皇后命其兄杨次山图之,俟韩侂胄入朝,擒至玉津园杀之。
公元1208年
宁宗嘉定元年
金宋合约成,世为伯侄之国,每岁由宋贡金银30万两,绢30万匹,犒军银300万两。金以所侵宋地归宋。宋函韩侂胄、苏师旦首送金。金章宗完颜璟卒,叔完颜允济嗣位。
公元1209年
宁宗嘉定2年
蒙古成吉思可汗铁木真攻畏吾儿(新疆东北部),畏吾儿亡。又攻西夏,西夏向金告急,金不敢救。西夏襄宗李安全大惧,献女察合公主李嵬名与铁木真为妃,求和。
公元1210年
宁宗嘉定3年
铁木真与金绝。
公元1211年
宁宗嘉定4年
西夏襄宗李安全卒,侄神宗李遵顼嗣位。
公元1212年
宁宗嘉定5年
西辽帝耶律直鲁古出猎,其婿乃蛮部落酋长屈出津伏兵执之,而继其位,尊之为太上皇。
公元1213年
宁宗嘉定6年
六月,蒙古攻金宣德府,金兵大败,又攻居庸关(北京昌平),陷之,遂南下。
八月,纥石烈胡沙虎囚完颜允济,寻杀之,立昇王完颜珣为帝,是为宣宗。
十月,蒙古兵深入金境,悉陷山东、河北州县。
公元1214年
宁宗嘉定7年
三月,金宣宗完颜珣乞和,蒙古引军还,中都解严。五月,金完颜珣乃迁都南京。铁木真怒,遣兵再围中都。七月,宋以金衰弱,止送岁币。
公元1215年
宁宗嘉定8年
蒙古入燕京。金疆域仅余侵宋所得华北地,故土及侵辽所得塞北地全入蒙古。
公元1216年
宁宗嘉定9年
蒙古军绕潼关深入金黄河以南地,不攻城堡,但以游骑抄掠,州县为之残破。
公元1217年
宁宗嘉定10年
金境民变纷起,山东潍州人李全起兵降宋。金宣宗完颜珣以宋拒送岁币,攻宋,渡淮河,败还。蒙古成吉思可汗铁木真西征,以攻金事委太师木华黎。
公元1218年
宁宗嘉定11年
蒙古铁木真围西夏首都中兴府。蒙古太师木华黎陷金太原,尽取河东诸州县。金遣使赴宋议和,宋闭境不令入,金攻宋。蒙古灭西辽,辽亡,立国303年。
公元1219年
宁宗嘉定12年
金渡淮河,游骑至长江,宋遣忠义军李全击之,金兵一败于涡口,再败于化湖陂,乃退,自此无力侵宋。
公元1220年
宁宗嘉定13年
蒙古太师木华黎遂陷济南,金黄河以北地悉为蒙古所有。
公元1221年
宁宗嘉定14年
金近侍局(宦官机构)诬左副元帅仆散安贞谋反,杀之。金良将自是殆尽。
公元1222年
宁宗嘉定15年

命京东路总管李全为保宁军节度使,兼京东路镇抚使,仍领忠义军。
公元1223年
宁宗嘉定16年
金宣宗完颜珣卒,子哀宗完颜守绪嗣位。西夏神宗李遵顼传位于子献宗李德旺,自称太上皇。
公元1224年
宁宗嘉定17年
宋宁宗赵扩卒,立皇侄赵贵诚为帝,是为理宗。西夏遣使与金议和,不再称臣,往返国书各用本国年号。
公元1225年
赵昀
理宗宝庆元年

宋(浙江)湖州民潘壬起兵,谋立济王赵竑,赵竑用州兵讨平之。史弥远以赵竑终为己患,诬以谋反,赵竑缢死。
宋淮东(江苏淮安)制置使许国昏暴,赴任时,李全方在山东青州,其妻杨妙真郊迎,许国不见,杨妙真惭归。许国痛抑忠义军,与正规军有争者无曲直是非,偏坐之。李全自青州还,许国受其拜而不为礼。及李全返青州,忠义军遂乱,屠许国全家,许国自缢死。李全返楚州(江苏淮安),斩数人定乱。
公元1226年
理宗宝庆2年
西夏献宗李德旺卒,弟末帝李睍嗣位。宋李全再至山东青州,蒙古郡王带孙以大军围之。
公元1227年
理宗宝庆3年
蒙古攻西夏,西夏亡,立国196年。
蒙古成吉思可汗铁木真卒,库里尔泰未能及时召开,少子拖雷监国。
公元1228年
理宗绍定元年
公元1229年
理宗绍定2年
蒙古库里尔泰立铁木真三子窝阔台为帝,是为太宗。蒙古攻金,围庆阳。
公元1230年
理宗绍定3年

金枢密副使移剌蒲阿率军救庆阳,遇蒙古军于大昌原(甘肃宁县西),先锋慈孝军提控完颜陈和尚以400余骑破蒙古兵8000,庆阳围解。金与蒙古构兵20年,仅有此捷,于是完颜陈和尚之名闻震国中。
公元1231年
理宗绍定4年

蒙古改订官制,立中书省,命耶律楚材为中书令。
公元1232年
理宗绍定5年

正月,蒙古太宗窝阔台命大将速不台攻汴京,金军溃,金精锐悉尽于此役,从此不能复振。
七月,蒙古遣使唐庆赴汴京,命完颜守绪亲至蒙古军营议和,言词不逊,金飞虎卒不胜愤,杀之,和议遂绝。
十二月,蒙古再围汴京,与宋京湖制置使史嵩之议对金夹攻,许以灭金之后,以黄河以南地归宋。
公元1233年
理宗绍定6年
二月,金汴京守将西面元帅崔立,执金后妃、诸王降蒙古。
公元1234年
理宗端平元年
正月,金亡,立国120年。
六月,宋淮东安抚副使赵范建收复三京(东京汴京、西京洛阳、南京商丘)之议,右丞相郑清之力主之,宋理宗赵贵诚遂下诏进军。十二月,蒙古遣使王檝赴宋责叛盟,自是宋无宁日。
公元1235年
理宗端平2年
蒙古分三路攻宋,西路皇子阔出、大将塔海攻蜀,中路大将特木触、张柔攻襄阳,东路大将口温不花、察罕攻长江下游。宋北境全线争战。蒙古西军入大散关,再陷宋沔州(陕西略阳)
公元1236年
理宗端平3年
蒙古西路军入蜀,陷成都而还。中路军逼襄阳,举城降蒙古。襄阳自岳飞收复以来130年,生聚繁庶,甲于西陲,自是焚掠一空。宋理宗赵贵诚追悔叛盟,下诏罪己。
公元1237年
理宗嘉熙元年
蒙古东路军口温不花攻宋(湖北)黄州、安丰(安徽寿县),均不能克,引还。
公元1238年
理宗嘉熙2年
蒙古东路军察罕攻庐州,宋淮西制置使杜杲拒之,蒙古不能进,撤退。
公元1239年
理宗嘉熙3年
宋荆湖制置使孟珙自岳州北攻,连克襄阳、樊城,蒙古军北走。蒙古西路军塔海再攻蜀,陷成都、重庆,大掠而还。
公元1240年
理宗嘉熙4年
公元1241年
理宗淳佑元年
蒙古太宗窝阔台卒。
公元1242年
理宗淳佑2年
蒙古攻宋东路军陷通州,屠城。西路军陷叙州,中路军陷滁州、和州。
公元1243年
理宗淳佑3年

蒙古攻宋中路军张柔于(河南)襄城屯田。西路军陷资州。宋四川制置使余玠于钓鱼山筑城,迁合州州政府于此。
公元1244年
理宗淳佑4年
公元1245年
理宗淳佑5年
蒙古攻宋东路军察罕攻扬州,大掠。
公元1246年
理宗淳佑6年
蒙古库里尔泰立二任帝太宗窝阔台长子贵由为帝,是为定宗。
公元1247年
理宗淳佑7年

公元1248年
理宗淳佑8年

蒙古定宗贵由卒。
公元1249年
理宗淳佑9年

宋任枢密使赵葵为右丞相兼枢密使。
公元1250年
理宗淳佑10年

宋诸大臣以赵葵非科举出身,挤之,言“宰相须用读书人”,遂免赵葵官,改授观文殿大学士。
公元1251年
理宗淳佑11年

蒙古库里尔泰立一任帝太祖铁木真孙蒙哥为帝,是为宪宗。
公元1252年
理宗淳佑12年

蒙古宪宗蒙哥迁乃马真皇后于阔端之地,杀海迷失皇后及失烈门之母,囚失烈门于没脱赤之地。
公元1253年
理宗宝佑元年

蒙古皇弟忽必烈攻云南,陷大理城,大理王段智兴出奔(明年,追擒之,大理亡)。
公元1254年
理宗宝佑2年
蒙古攻宋西路军大将汪德臣筑利州、阆州诸城,且耕且守。
公元1255年
理宗宝佑3年
公元1256年
理宗宝佑4年

宋任贾似道为参知政事。今年,文天祥进士及第。
公元1257年
理宗宝佑5年

蒙古大元帅兀良哈台遣使赴安南,安南囚之,兀良哈台遂攻安南,安南王陈日照逃入海岛。
公元1258年
理宗宝佑6年
蒙古大举攻宋,三路进兵,西路蒙古宪宗蒙哥亲攻四川;中路皇弟忽必烈攻鄂州;南路兀良哈台由安南攻长沙。
公元1259年
理宗开庆元年
七月,蒙古宪宗蒙哥卒于合州城下,大军北还,合州围解。
公元1260年
理宗景定元年
四月,蒙古忽必烈至开平(内蒙古正蓝旗)称帝,是为世祖。因未经库里尔泰(大会议),皇弟阿里不哥不服,亦于和林(蒙古哈尔和林)称帝。
公元1261年
理宗景定2年
蒙古世祖忽必烈攻阿里不哥,阿里不哥大败,逃入沙漠,忽必烈取和林。
公元1262年
理宗景定3年
蒙古江淮大都督李璮据涟水叛,降宋,连陷益都、济南。蒙古中书右丞相史天泽攻之,济南城破,李璮投水死。
公元1263年
理宗景定4年

公元1264年
理宗景定5年
宋临安府学生叶李、萧规,上书斥贾似道专权误国。蒙古自和林迁都燕京,称中都。宋理宗赵贵诚卒,侄度宗赵孟启嗣位。
公元1265年
赵禥
度宗咸淳元年
宋度宗赵孟启加贾似道太师,封魏国公,称之为“师臣”。
公元1266年
度宗咸淳2年
蒙古设国用司,任回鹘人阿合玛为国用使,专以横征暴敛为事。蒙古聘宋使臣月里思麻死于宋狱(1241-)。
公元1267年
度宗咸淳3年
公元1268年
度宗咸淳4年
蒙古征南都元帅阿术、都元帅刘整,逼宋襄阳。
公元1269年
度宗咸淳5年
蒙古枢密副使史天泽增兵围襄阳。
公元1270年
度宗咸淳6年
宋荆湖制置使李庭芝与范文虎再救襄阳。
公元1271年
度宗咸淳7年
蒙古改国号为元。
公元1272年
度宗咸淳8年
元改首都中都为大都。
公元1273年
度宗咸淳9年
樊城陷,元运回回巨炮至,一炮即毁襄阳城楼,吕文焕出降。
公元1274年
度宗咸淳10年
宋度宗赵孟启卒,子孝恭帝赵显嗣位,年4岁。元世祖忽必烈大举攻宋,下诏责宋背盟。
公元1275年
赵显
恭宗德佑元年
三月,宋政府诏谕降元诸将吕文焕、吕文虎,使向元乞和。伯颜许之,遣使廉希贤赴宋议和。至独松关,宋浙西安抚司参议官张濡斩其副使,廉希贤重伤亦死。四月,宋赣州知州文天祥起兵勤王。宋再遣使乞和,伯颜再遣使张羽赴宋,至平江驿亭,张羽被杀。
公元1276年
赵显赵昰
恭宗德佑2年端宗景炎元年
正月,元军进至临安城下,谢太皇太后命文天祥任右丞相往议,伯颜留之不遣。五月,宋益王赵昰于福州称帝,为端宗,年9岁。十一月,元兵攻宋福州,宋端宗赵昰泛海奔泉州,泉州指挥使蒲寿庚叛,赵昰再奔潮州。
公元1277年
赵昰
端宗景炎2年
正月,元军陷宋循州、梅州。八月,宋枢密使文天祥围赣州,元江西行省参政李恒救赣州,文天祥兵溃。十月,元陷宋兴化,屠城,血流有声。十二月,宋端宗赵昰复奔井澳。
公元1278年
赵昰赵昺
端宗景炎3年末帝祥兴元年
正月,元陷重庆。二月,元陷潮州,屠城。4月端宗在碙洲荒岛上病死。五月,枢密使张世杰奉赵昺进驻新会县南80里之厓山。六月,元江东宣慰使张弘范任汉军都元帅,分水陆两路攻厓山。十一月,文天祥被俘。
公元1279年
赵昺
末帝祥兴2年
元张弘范攻厓山,张世杰军溃。陆秀夫负帝投海死。宋亡,立国320年。
公元1280年

忽必烈
世祖至元17年
公元1281年
世祖至元18年
忽必烈发军侵日本,遇台风,全军覆没;郭守敬等制定《授时历》,颁行天下。
公元1282年
世祖至元19年
公元1283年
世祖至元20年
江南各族人民起义.十月,福建建宁黄华起事;元朝发军侵缅国。
公元1284年
世祖至元21年
元军侵占城,安南。
公元1285年
世祖至元22年
公元1286年
世祖至元23年
五月,元军复侵安南,六月退还;六月,以《农桑辑要》颁诸路;十月,元军再次侵缅国。
公元1287年
世祖至元24年

三月,发行至元通行宝钞;四月,诸王乃颜反,忽必烈亲征,乃颜战败被杀.忽必烈再侵安南。
公元1288年
世祖至元25年
公元1289年
世祖至元26年
二月,籍江南户口;七月,海都军进攻漠北,忽必烈亲征,复和林,留伯颜镇守;江南各族人民起义,凡四百余处。
公元1290年
世祖至元27年
公元1291年
世祖至元28年
二月,改提刑按察司为肃政廉访司;五月,颁行《至元新格》。
公元1292年
世祖至元29年
九月,置乌思藏纳里速古鲁孙等三路宣慰使司都元帅府;发兵侵爪哇。
公元1293年
世祖至元30年
七月,开通惠河,海运漕粮可直达大都。
公元1294年
世祖至元31年
正月,忽必烈死.四月,铁穆耳即帝位,是为元成宗。
公元1295年
铁穆耳
成宗元贞元年
公元1296年
成宗元贞2年
公元1297年
成宗元贞3年成宗大德元年
公元1298年
成宗大德2年
公元1299年
成宗大德3年
公元1300年
成宗大德4年
十二月,元成宗发军侵八百媳妇国。
公元1301年
成宗大德5年
海都等在岭北与元军战,海都败,退出岭北,死于途中。
公元1302年
成宗大德6年
公元1303年
成宗大德7年
三月,《大元大一统志》编成。
公元1304年
成宗大德8年
元朝与西北诸王约和,各遣使宣谕和好之意。
公元1305年
成宗大德9年
公元1306年
成宗大德10年
公元1307年
成宗大德11年
正月,元成宗死.三月,侄爱育黎拔力八达发动政变,夺取政权,自北方迎其兄海山.五月,海山即帝位,是为元武宗.爱育黎拔力八达被立为皇太子。
公元1308年
海山
武宗至大元年
公元1309年
武宗至大2年
公元1310年
武宗至大3年
公元1311年
武宗至大4年
正月,武宗死.爱育黎拔力八达执政.三月,即帝位,是为元仁宗。
公元1312年
爱育黎拔力八达
仁宗皇庆元年
公元1313年
仁宗皇庆2年
十一月,行科举。
公元1314年
仁宗延佑元年
十月﹐遣张驴等经理江南田粮。
公元1315年
仁宗延佑2年
七月﹐赣州蔡五九聚众起事﹐反对经理田粮﹔九月败死。
公元1316年
仁宗延佑3年
公元1317年
仁宗延佑4年
公元1318年
仁宗延佑5年
公元1319年
仁宗延佑6年
公元1320年
仁宗延佑7年
正月﹐元仁宗死。三月﹐太子硕德八剌嗣帝位﹐是为元英宗硕德八剌。
公元1321年
硕德八剌
英宗至治元年
公元1322年
英宗至治2年
公元1323年
英宗至治3年
二月﹐《大元通制》成﹐颁行天下。八月﹐硕德八剌自上都还﹐驻南坡﹐为铁失等所杀。九月﹐晋王也孙铁木儿即帝位﹐是为泰定帝。
公元1324年
也孙铁木儿
泰定帝泰定元年
公元1325年
泰定帝泰定2年
公元1326年
泰定帝泰定3年
公元1327年
泰定帝泰定4年
公元1328年
也孙铁木儿图贴睦尔
泰定帝泰定5年文宗天历元年
七月﹐泰定帝死。九月﹐泰定皇太子阿剌吉八即帝位于上都。燕铁木儿于大都发动政变﹐迎元武宗之子图帖睦尔为帝﹐是为元文宗图帖睦尔。上都﹑大都两个政权并立﹐发生激烈战斗。十月﹐上都政权失败。十一月﹐图帖睦尔遣使往漠北迎其兄和世。
公元1329年
图贴睦尔
文宗天历2年
正月﹐和世于和林北即帝位﹐是为明宗。五月﹐和世立图帖睦尔为皇太子。八月﹐和世南来﹐与图帖睦尔相会于王忽察都﹐数日后暴死。图帖睦尔复即帝位。
公元1330年
文宗天历3年文宗至顺元年
公元1331年
文宗至顺2年
五月﹐《经世大典》修成。
公元1332年
文宗至顺3年
八月﹐元文宗死。十月﹐明宗和世次子懿璘质班被立为帝﹐十一月死﹐庙号宁宗。
公元1333年
妥懽帖睦尔
惠宗元统元年
六月﹐和世长子妥欢帖睦尔即帝位﹐是为元顺帝妥欢贴睦尔。
公元1334年
惠宗元统2年
公元1335年
惠宗元统3年惠宗至元元年
公元1336年
惠宗至元2年
公元1337年
惠宗至元3年
正月﹐广州朱光卿等起义。二月﹐棒胡起义于汝宁信阳州﹔广西徭民再次起义。
公元1338年
惠宗至元4年
公元1339年
惠宗至元5年
公元1340年
惠宗至元6年
公元1341年
惠宗至正元年
公元1342年
惠宗至正2年
七月﹐教皇伯涅的克十二世使节来中国﹐抵达上都。
公元1343年
惠宗至正3年
公元1344年
惠宗至正4年
五月﹐黄河决口﹐山东﹑河北皆受灾。
公元1345年
惠宗至正5年
十月﹐《辽史》﹑《金史》﹑《宋史》修成。十一月﹐《至正条格》成
公元1346年
惠宗至正6年
四月﹐辽阳吾者野人及水达达起义。六月﹐福建汀州罗天麟等起义。是年﹐武冈徭民吴天保起义。
公元1347年
惠宗至正7年
公元1348年
惠宗至正8年
台州方国珍起事﹐聚众海上。
公元1349年
惠宗至正9年
公元1350年
惠宗至正10年
公元1351年
惠宗至正11年
四月﹐修治黄河﹐发民工十三万﹐军队二万。十一月﹐黄河堤成。五月﹐颍州刘福通起义。八月﹐蕲州徐寿辉起义﹐国号天完。邳州李二﹑赵君用﹑彭早住起义﹐攻占徐州等地。
公元1352年
惠宗至正12年
二月﹐濠州郭子兴﹑孙德崖等起义。闰三月﹐朱元璋投奔郭子兴。八月﹐徐州被元
军攻陷﹐李二死。是年﹐天完红巾军攻克长江中下游广大地区。
公元1353年
惠宗至正13年
正月﹐淮东张士诚起义﹐攻克高邮等地。是年﹐元军大举反攻﹐天完红巾军连遭挫折。
公元1354年
惠宗至正14年
正月﹐张士诚称诚王﹐国号大周。九月﹐元丞相脱脱率大军围高邮。元顺帝突然下令罢脱脱官爵﹐元军溃散。
公元1355年
惠宗至正15年
二月﹐刘福通迎韩山童之子韩林儿为帝﹐建国号宋﹐改元龙凤。韩林儿号小明王。是年﹐天完红巾军复起﹐连败元军。
公元1356年
惠宗至正16年
二月﹐张士诚部渡江攻克平江等地。三月﹐朱元璋取集庆。是年﹐天完﹑宋红巾军分头出击﹐连获胜利。
公元1357年
惠宗至正17年
宋红巾军分三路北伐﹐攻入陕西﹑山西﹑山东等地。是年﹐张士诚降元。
公元1358年
惠宗至正18年
宋红巾军毛贵部由山东入河北﹐直通大都﹐因孤军无援败退。刘福通于五月间攻占汴梁。天完红巾军连克江西﹑福建广大地区。十二月﹐宋红巾军攻占上都。
公元1359年
惠宗至正19年
北方元军反攻﹐三路北伐相继失败﹐九月﹐汴梁破﹐韩林儿﹑刘福通逃至安丰。
公元1360年
惠宗至正20年
五月﹐天完红巾军攻克太平。陈友谅杀徐寿辉﹐称帝﹐建国号汉。
公元1361年
惠宗至正21年
三月﹐明玉珍在四川称帝﹐建国号夏。
公元1362年
惠宗至正22年
公元1363年
惠宗至正23年
朱元璋与陈友谅在鄱阳湖决战﹐陈败死。张士诚出兵袭安丰﹐刘福通﹑韩林儿为朱元璋救出。张士诚自称吴
公元1364年
惠宗至正24年
正月﹐朱元璋称吴王。
公元1365年
惠宗至正25年
公元1366年
惠宗至正26年
八月﹐朱元璋发《平周檄》﹐大举进攻张士诚。十二月﹐朱元璋将韩林儿沉于江﹐宋政权亡。
公元1367年
惠宗至正27年
九月﹐朱军攻破平江﹐张士诚被擒自杀。朱元璋命徐达率大军北伐。十一月﹐浙东方国珍投降朱元璋。是年﹐北方军阀混战。
公元1368年

朱元璋
太祖洪武元年
朱元璋在应天即帝位,元顺帝北逃。正月﹐朱元璋在应天府即帝位﹐国号明﹐是为明太祖朱元璋。闰七月﹐元顺帝逃往上都﹐史称北元。八月﹐明军占领大都﹐元亡。明定田赋额﹐编定役法﹐定卫所制度
自明朝起,以年号称呼帝王,也以年号纪年。
公元1369年
太祖明洪武2年
以临濠为中都。诏天下府﹑州﹑县皆立学。侍官制﹐定封建诸王之制。
公元1370年
太祖明洪武3年
四月﹐徐达破元将扩廓帖木儿﹐元顺帝病死于应昌﹐昭宗继位。分封诸王。诏定科举制度
公元1371年
太祖明洪武4年
定开中法。
公元1372年
太祖明洪武5年
公元1373年
太祖明洪武6年
公元1374年
太祖明洪武7年
定屯田法。颁《大明律》。罢市舶司。严海禁。
公元1375年
太祖明洪武8年
正月﹐令乡里立社学。三月﹐立钞法﹐造大明宝钞。四月﹐改各都卫为都指挥使司。空印案发﹐诛连甚广。
公元1376年
太祖明洪武9年
改行中书省为承宣布政使司。
公元1377年
太祖明洪武10年
置通政使司。
公元1378年
太祖明洪武11年
改南京为京师。
公元1379年
太祖明洪武12年
公元1380年
太祖明洪武13年
胡惟庸案发﹐左丞相胡惟庸以谋反罪被杀﹐株连三万余人。罢中书省﹐废丞相制度。改大都督府为五军都督府。罢御史台﹐废御史大夫。
公元1381年
太祖明洪武14年
徐达等出塞击元,俘获甚众;是年,定赋役籍,编里甲,造黄册?。
公元1382年
太祖明洪武15年
置锦衣卫.置都察院.置殿阁大学士,以备顾问。
公元1383年
太祖明洪武16年
遣西平侯沐英镇守云南,从此沐氏世守其地。
公元1384年
太祖明洪武17年
改定都察院官制;颁科举取士程式。
公元1385年
太祖明洪武18年
三月,郭桓案发,株连者数万人;十月,颁《大诰》。
公元1386年
太祖明洪武19年
福建僧彭玉琳组织白莲会,称晋王,旋被镇压;令划入匠籍之工匠轮班入京师服役。
公元1387年
太祖明洪武20年
编绘鱼鳞图册,与黄册并行。
公元1388年
太祖明洪武21年
明军至捕鱼儿海,俘元皇子及嫔妃数万人。
公元1389年
太祖明洪武22年
公元1390年
太祖明洪武23年
公元1391年
太祖明洪武24年
编定天下赋役皇册。
公元1392年
太祖明洪武25年
公元1393年
太祖明洪武26年
蓝玉案,株连一万五千人。
公元1394年
太祖明洪武27年
公元1395年
太祖明洪武28年
颁《皇明祖训》。
公元1396年
太祖明洪武29年
公元1397年
太祖明洪武30年
南北榜案发,开明朝取士分南北之先例。
公元1398年
太祖明洪武31年
太祖崩,朱允炆继位。
公元1399年
朱允炆
惠帝建文元年
燕王朱棣起兵北平。
公元1400年
惠帝明建文2年
公元1401年
惠帝明建文3年
公元1402年
惠帝明建文4年
朱棣继位,是为明成祖。
公元1403年
朱棣
成祖永乐元年
二月,改北平为北京。
公元1404年
成祖明永乐2年
公元1405年
成祖明永乐3年
命郑和与王景弘出使南洋,郑和下西洋自此使。
公元1406年
成祖明永乐4年
公元1407年
成祖明永乐5年
《永乐大典》成书。
公元1408年
成祖明永乐6年
公元1409年
成祖明永乐7年
置奴儿干都司。
公元1410年
成祖明永乐8年
明成祖亲击鞑靼本雅失里,至斡难河,本雅失里兵溃。
公元1411年
成祖明永乐9年
开回通河。
公元1412年
成祖明永乐10年
公元1413年
成祖明永乐11年
公元1414年
成祖明永乐12年
明成祖领步兵五十万,击瓦剌马哈木,大破之。
公元1415年
成祖明永乐13年
公元1416年
成祖明永乐14年
公元1417年
成祖明永乐15年
公元1418年
成祖明永乐16年
公元1419年
成祖明永乐17年
辽东总兵刘江破倭寇于金州望海埚。
公元1420年
成祖明永乐18年
唐赛儿起义,同年置东厂。
公元1421年
成祖明永乐19年
迁都北京,南京为留都。
公元1422年
成祖明永乐20年
公元1423年
成祖明永乐21年
公元1424年
成祖明永乐22年
明成祖第五次征鞑靼,病死榆木川,太子朱高炽继位,是为明仁宗。
公元1425年
朱高炽
仁宗洪熙元年
仁宗病死,太子朱瞻基继位,是为宣宗。
公元1426年
朱瞻基
宣宗宣德元年
公元1427年
宣宗宣德2年
公元1428年
宣宗宣德3年
公元1429年
宣宗宣德4年
始设钞关,?以船只大小收税,称"船料"?。
公元1430年
宣宗宣德5年
公元1431年
宣宗宣德6年
公元1432年
宣宗宣德7年
公元1433年
宣宗宣德8年
公元1434年
宣宗宣德9年
公元1435年
宣宗宣德10年
正月,宣宗死,太子祁镇即位,是为英宗;以宦官王振掌司礼监,明代宦官专权自此开始?。
公元1436年
朱祁镇
英宗正统元年
推广"折色"之法,是为金花银。
公元1437年
英宗明正统2年
公元1438年
英宗明正统3年
公元1439年
英宗明正统4年
公元1440年
英宗明正统5年
公元1441年
英宗明正统6年
公元1442年
英宗明正统7年
设建州右卫,建州三卫之名始此。
公元1443年
英宗明正统8年
公元1444年
英宗明正统9年
公元1445年
英宗明正统10年
处州人叶宗留居中到福建开矿,被禁,遂杀官反抗。
公元1446年
英宗明正统11年
公元1447年
英宗明正统12年
叶宗留聚众数万,称大王。
公元1448年
英宗明正统13年
福建邓茂七起义。
公元1449年
英宗明正统14年
土木堡之变。
公元1450年
朱祁钰
代宗景泰元年
也先与明约和。
公元1451年
代宗景泰2年
公元1452年
代宗景泰3年
公元1453年
代宗景泰4年
公元1454年
代宗景泰5年
也先被部下所杀,瓦剌遂衰?。
公元1455年
代宗景泰6年
公元1456年
代宗景泰7年
公元1457年
英宗天顺元年
英宗复位。
公元1458年
英宗天顺2年
公元1459年
英宗天顺3年
公元1460年
英宗天顺4年
鞑靼南下,京师大乱,后鞑靼退。
公元1461年
英宗天顺5年
公元1462年
英宗天顺6年
公元1463年
英宗天顺7年
公元1464年
英宗天顺8年
英宗死,太子朱见深继位,是为宪宗。
公元1465年
朱见深
宪宗成化元年
刘通﹑石龙等率荆襄流民起义于湖北房县。
公元1466年
宪宗成化2年
公元1467年
宪宗成化3年
公元1468年
宪宗成化4年
公元1469年
宪宗成化5年
公元1470年
宪宗成化6年
刘通旧部李原领导荆襄流民再次起义﹐称太平王。
公元1471年
宪宗成化7年
是年﹐定漕粮长运法。
公元1472年
宪宗成化8年
公元1473年
宪宗成化9年
公元1474年
宪宗成化10年
公元1475年
宪宗成化11年
公元1476年
宪宗成化12年
公元1477年
宪宗成化13年
正月﹐置西厂﹐太监汪直掌之。
公元1478年
宪宗成化14年
公元1479年
宪宗成化15年
公元1480年
宪宗成化16年
公元1481年
宪宗成化17年
公元1482年
宪宗成化18年
公元1483年
宪宗成化19年
公元1484年
宪宗成化20年
公元1485年
宪宗成化21年
公元1486年
宪宗成化22年
公元1487年
宪宗成化23年
八月﹐宪宗死。九月﹐太子佑樘即位﹐是为孝宗。遣散传奉官两千余人。
公元1488年
朱佑樘
孝宗弘治元年
鞑靼小王子遣使至京﹐自称大元可汗﹐从此屡与明通使。达延汗在位时,统一漠北﹐蒙古复强。
公元1489年
孝宗弘治2年
公元1490年
孝宗弘治3年
公元1491年
孝宗弘治4年
公元1492年
孝宗弘治5年
改开中盐法﹐废盐商赴边纳粮﹐改在运司纳银﹐领盐引。
公元1493年
孝宗弘治6年
公元1494年
孝宗弘治7年
公元1495年
孝宗弘治8年
公元1496年
孝宗弘治9年
公元1497年
孝宗弘治10年
公元1498年
孝宗弘治11年
公元1499年
孝宗弘治12年
公元1500年
孝宗弘治13年
公元1501年
孝宗弘治14年
公元1502年
孝宗弘治15年
公元1503年
孝宗弘治16年
公元1504年
孝宗弘治17年
公元1505年
孝宗弘治18年
五月﹐孝宗死。太子厚照即位﹐是为武宗。
公元1506年
朱厚照
武宗正德元年
以杨一清总制陕西﹑延绥﹑宁夏﹑甘肃。命刘瑾掌司礼监﹐大权尽归刘瑾。
公元1507年
武宗正德2年
公元1508年
武宗正德3年
置内行厂﹐由刘瑾领其事。
公元1509年
武宗正德4年
公元1510年
武宗正德5年
霸州文安人刘六﹑刘七起义﹐为明中叶规模最大的一次起义。
公元1511年
武宗正德6年
公元1512年
武宗正德7年
公元1513年
武宗正德8年
公元1514年
武宗正德9年
公元1515年
武宗正德10年
公元1516年
武宗正德11年
公元1517年
武宗正德12年
公元1518年
武宗正德13年
佛郎机使者至中国。
公元1519年
武宗正德14年
宁王宸濠反于南昌﹐南赣巡抚王守仁发兵征讨﹐克南昌。宸濠兵败被俘。
公元1520年
武宗正德15年
公元1521年
武宗正德16年
三月﹐武宗死。四月﹐武宗从弟厚熜即位﹐是为明世宗朱厚熜。大礼议起。
公元1522年
朱厚熜
世宗嘉靖元年
公元1523年
世宗嘉靖2年
公元1524年
世宗嘉靖3年
定大礼议﹐群臣力争﹐下狱者一百数十人。
公元1525年
世宗嘉靖4年
公元1526年
世宗嘉靖5年
公元1527年
世宗嘉靖6年
公元1528年
世宗嘉靖7年
公元1529年
世宗嘉靖8年
公元1530年
世宗嘉靖9年
公元1531年
世宗嘉靖10年
公元1532年
世宗嘉靖11年
公元1533年
世宗嘉靖12年
公元1534年
世宗嘉靖13年
公元1535年
世宗嘉靖14年
公元1536年
世宗嘉靖15年
公元1537年
世宗嘉靖16年
公元1538年
世宗嘉靖17年
公元1539年
世宗嘉靖18年
公元1540年
世宗嘉靖19年
公元1541年
世宗嘉靖20年
公元1542年
世宗嘉靖21年
宫婢杨金英等谋杀世宗未遂﹐史称嘉靖宫婢之变。
公元1543年
世宗嘉靖22年
公元1544年
世宗嘉靖23年
严嵩升任首辅。
公元1545年
世宗嘉靖24年
公元1546年
世宗嘉靖25年
公元1547年
世宗嘉靖26年
公元1548年
世宗嘉靖27年
公元1549年
世宗嘉靖28年
海盗王直﹑陈东与倭连结﹐劫掠浙东﹐沿海倭患大炽。
公元1550年
世宗嘉靖29年
庚戌之变。俺答攻宣府﹐至通州﹐逼京师。
公元1551年
世宗嘉靖30年
应俺答请﹐开马市。
公元1552年
世宗嘉靖31年
公元1553年
世宗嘉靖32年
公元1554年
世宗嘉靖33年
公元1555年
世宗嘉靖34年
以戚继光任参将调浙江﹐防倭。
公元1556年
世宗嘉靖35年
命胡宗宪总督沿海军务。
公元1557年
世宗嘉靖36年
公元1558年
世宗嘉靖37年
公元1559年
世宗嘉靖38年
公元1560年
世宗嘉靖39年
公元1561年
世宗嘉靖40年
公元1562年
世宗嘉靖41年
公元1563年
世宗嘉靖42年
巡抚谭纶率戚继光﹑俞大猷﹑刘显三将大破倭寇﹐收复兴化﹐浙﹑闽倭寇渐平。
公元1564年
世宗嘉靖43年
公元1565年
世宗嘉靖44年
公元1566年
世宗嘉靖45年
十二月﹐世宗服丹中毒死。子载垕即位﹐是为穆宗。
公元1567年
朱载垕
穆宗隆庆元年
张居正入阁。李成梁御土蛮有功升副总兵﹐守辽阳。
公元1568年
穆宗隆庆2年
公元1569年
穆宗隆庆3年
海瑞以右佥都御史巡抚应天﹐贪官污吏不敢作恶。戚继光任总兵官﹐镇守蓟州等地。
公元1570年
穆宗隆庆4年
冬﹐俺答孙把汉那吉降明。应天巡抚海瑞疏浚吴淞江﹐浚白茆河﹐并抑制豪强﹐被劾离职。
公元1571年
穆宗隆庆5年
封俺答为顺义王﹐开互市。自此宣大以西平静无事。戚继光修成蓟镇长城﹐又调浙兵加强边军训练。
公元1572年
穆宗隆庆6年
五月﹐穆宗死。六月﹐太子翊钧即位﹐是为明神宗朱翊钧。张居正任首辅。
公元1573年
朱翊钧
神宗万历元年
张居正请行"考成法"﹐以整顿吏治。
公元1574年
神宗万历2年
公元1575年
神宗万历3年
公元1576年
神宗万历4年
公元1577年
神宗万历5年
公元1578年
神宗万历6年
诏清丈天下田亩﹐限三年完成。俺答汗尊乌斯藏喇嘛领袖索南嘉措为达赖喇嘛﹐是为达赖三世。张居正举潘季驯总理河漕。
公元1579年
神宗万历7年
诏毁天下书院﹐凡毁六十四所。
公元1580年
神宗万历8年
公元1581年
神宗万历9年
张居正进行赋役制度改革。全面推行一条鞭法。
公元1582年
神宗万历10年
公元1583年
神宗万历11年
爱新觉罗努尔哈赤袭封为指挥使﹐起兵攻尼堪外兰。
公元1584年
神宗万历12年
公元1585年
神宗万历13年
公元1586年
神宗万历14年
公元1587年
神宗万历15年
明政府封索南嘉措为"朵只儿唱达赖喇嘛"。海瑞死于南京右都御史任﹐人民为之罢市致哀。
公元1588年
神宗万历16年
努尔哈赤统一建州五部。
公元1589年
神宗万历17年
公元1590年
神宗万历18年
以大理评事雒于仁谏疏﹐神宗不欲外人得知﹐留中不发﹐自是章奏留中遂成为例。
公元1591年
神宗万历19年
公元1592年
神宗万历20年
宁夏之役起。二月﹐哱拜据城反﹐后命李如松讨平。朝鲜之役起。五月﹐日本关白丰臣秀吉侵朝鲜。明兵赴援﹐大败。乃任李如松为防海御倭总兵官。
公元1593年
神宗万历21年
李如松收复平壤﹑开城﹐进攻王京﹐日军弃王京﹐退据釜山。明撤主力回国。
公元1594年
神宗万历22年
吏部郎中顾宪成被责革职﹐遂回无锡修东林书院﹐与弟允成和高攀龙等讲学﹐讽议朝政评论人物﹐东林党议始于此。
公元1595年
神宗万历23年
公元1596年
神宗万历24年
遣宦官赴通州﹑天津征税﹐从此税使继矿使四出。
公元1597年
神宗万历25年
日本再侵朝鲜。
公元1598年
神宗万历26年
明军再次赴援。丰臣秀吉死﹐日军撤走。
公元1599年
神宗万历27年
遣宦官至各地征税﹑办矿。临清﹑沙市﹑武昌﹑汉阳等地民变。
公元1600年
神宗万历28年
播州杨应龙作乱多年﹐明军平乱﹐史称播州之役。耶稣会教士利玛窦到京﹐神宗允许在京师建教堂传教。
公元1601年
神宗万历29年
公元1602年
神宗万历30年
公元1603年
神宗万历31年
公元1604年
神宗万历32年
发生"楚宗之乱"。宗室数百人大肆抢掠。
公元1605年
神宗万历33年
公元1606年
神宗万历34年
公元1607年
神宗万历35年
公元1608年
神宗万历36年
公元1609年
神宗万历37年
公元1610年
神宗万历38年
公元1611年
神宗万历39年
公元1612年
神宗万历40年
公元1613年
神宗万历41年
公元1614年
神宗万历42年
公元1615年
神宗万历43年
努尔哈赤正式建立八旗制度。
公元1616年
神宗万历44年
正月﹐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称汗﹐国号金﹐史称后金。
公元1617年
神宗万历45年
公元1618年
神宗万历46年
后金汗努尔哈赤以"七大恨"誓师征明﹐毁抚顺﹐拔清河堡。
公元1619年
神宗万历47年
明经略杨镐率四路军攻后金﹐大败。萨尔浒之战﹐西路军被歼。后金灭叶赫﹐至是﹐海西女真扈伦四部均亡。
公元1620年
神宗万历48年
七月﹐神宗死。八月﹐太子常洛即位﹐是为光宗。九月朔﹐光宗死。时人疑下毒致死﹐是为红丸案。廷臣恐光宗选侍李氏操纵朝政﹐迫令迁宫﹐是为移宫案。皇长子由校即位﹐是为熹宗。
公元1621年
朱由校
熹宗天启元年
后金攻陷沈阳﹐又陷辽阳。后金迁都辽阳。
公元1622年
熹宗天启2年
荷兰殖民者入侵台湾。白莲教首领徐鸿儒在山东起义﹐称中兴福烈帝。不久败死。
公元1623年
熹宗天启3年
阉党顾秉谦﹑魏广微入阁。魏忠贤提督东厂。
公元1624年
熹宗天启4年
公元1625年
熹宗天启5年
魏忠贤兴大狱﹐捕杨涟﹑左光斗﹑魏大中等人﹐杨﹑左﹑魏受刑死。杀前辽东经略熊廷弼﹐罢孙承宗。命放弃关外各城。三月﹐后金迁都沈阳﹐是为盛京。
公元1626年
熹宗天启6年
苏州居民因反对滥捕东林党人﹐发生民变。后颜佩韦﹑杨念如等五人挺身投案被杀﹐葬于虎丘﹐称五人墓。八月﹐努尔哈赤死。九月﹐皇太极即位﹐是为清太宗皇太极。后金制订严禁八旗奴仆逃亡的"逃人法"。
公元1627年
熹宗天启7年
皇太极攻宁远﹑锦州﹐被袁崇焕击退﹐时称宁锦大捷。八月﹐熹宗死﹐弟信王由检即位﹐是为明思宗朱由检。十一月﹐宣布魏忠贤罪状﹐魏自缢死。
公元1628年
朱由检
思宗崇祯元年
以袁崇焕为兵部尚书﹐总督蓟辽。陕西连旱﹐王嘉胤﹑高迎祥等起义﹐明末农民战争开始。张溥﹑孙淳等联合几社﹑闻社﹑南社﹑匡社等结成复社。
公元1629年
思宗崇祯2年
后金大举攻明﹐袁崇焕入援。崇祯帝中后金反间计﹐将袁下狱。开历局﹐以徐光启监督。
公元1630年
思宗崇祯3年
李自成参加起义。张献忠起义于陕西米脂。
公元1631年
思宗崇祯4年
公元1632年
思宗崇祯5年
公元1633年
思宗崇祯6年
冬﹐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等渡黄河南下﹐进入豫西。
公元1634年
思宗崇祯7年
公元1635年
思宗崇祯8年
高迎祥﹑张献忠东进﹐破凤阳。明廷因战区扩大﹐命卢象升总督山﹑陕。张献忠率部西入陕西﹐与李自成合。
公元1636年
思宗崇祯9年
高迎祥在盩厔为孙传庭所败﹐被俘牺牲。李自成代为闯王。四月﹐皇太极即帝位﹐改国号为清。
公元1637年
思宗崇祯10年
宋应星所著《天工开物》刊行。
公元1638年
思宗崇祯11年
明廷推行招抚政策﹐张献忠据谷城受抚﹐但拒绝解甲。李自成屡为明军所败﹐起义军入商雒山中。清多尔衮大举攻明。高阳失守﹐孙承宗殉难。清改蒙古衙门为理藩院。
公元1639年
思宗崇祯12年
五月﹐张献忠在谷城再起﹐破房山﹑保康。九月﹐杨嗣昌出京督师。
公元1640年
思宗崇祯13年
张献忠﹑罗汝才合兵攻四川﹐破绵州﹐逼成都。李自成重入河南。
公元1641年
思宗崇祯14年
张献忠东进。正月﹐破明军于川东开县黄陵城。二月﹐破襄阳﹐进破光州等地。是年﹐李自成攻入洛阳﹐杀明福王朱常洵。
公元1642年
思宗崇祯15年
清军攻陷松山。
公元1643年
思宗崇祯16年
八月﹐清太宗死﹐子福临即位﹐是为清世祖福临。
公元1644年
明、清
朱由检爱新觉罗.福临
思宗崇祯16年清顺治元年
正月﹐李自成陷西安﹐改西安为长安﹐国号"大顺"。三月﹐李自成攻占北京﹐明崇祯帝自缢死﹐明亡。四月﹐明山海关总兵吴三桂引清军入关。五月﹐明福王朱由崧在南京即帝位﹐建立南明弘光政权。九月﹐福临(顺治帝)入北京﹐十月﹐即帝位。十二月﹐颁圈地令
公元1645年

爱新觉罗.福临
世祖顺治2年
公元1646年
清顺治3年
公元1647年
清顺治4年
公元1648年
清顺治5年
公元1649年
清顺治6年
公元1650年
清顺治7年
公元1651年
清顺治8年
公元1652年
清顺治9年
公元1653年
清顺治10年
公元1654年
清顺治11年
公元1655年
清顺治12年
公元1656年
清顺治13年
公元1657年
清顺治14年
公元1658年
清顺治15年
公元1659年
清顺治16年
公元1660年
清顺治17年
公元1661年
清顺治18年
郑成功据台反清,南明覆灭。同年,永历帝(桂王)被俘。
公元1662年
爱新觉罗.玄烨
圣祖康熙元年
永历帝于昆明遇害。
公元1663年
圣祖康熙2年
庄廷鑨文字狱,七十余人被凌迟、或杖毙、或绞死。
公元1664年
圣祖康熙3年
公元1665年
圣祖康熙4年
公元1666年
圣祖康熙5年
黄培诗案,十四人被捕入狱,被处斩。
公元1667年
圣祖康熙6年
公元1668年
圣祖康熙7年
公元1669年
圣祖康熙8年
公元1670年
圣祖康熙9年
公元1671年
圣祖康熙10年
公元1672年
圣祖康熙11年
公元1673年
圣祖康熙12年
康熙帝下令削藩。
公元1674年
圣祖康熙13年
公元1675年
圣祖康熙14年
公元1676年
圣祖康熙15年
公元1677年
圣祖康熙16年
公元1678年
圣祖康熙17年
公元1679年
圣祖康熙18年
公元1680年
圣祖康熙19年
公元1681年
圣祖康熙20年
公元1682年
圣祖康熙21年
公元1683年
圣祖康熙22年
清军攻台湾,郑氏投降,中华全境统一。
公元1684年
圣祖康熙23年
公元1685年
圣祖康熙24年
中俄雅克萨之战。
公元1686年
圣祖康熙25年
公元1687年
圣祖康熙26年
公元1688年
圣祖康熙27年
公元1689年
圣祖康熙28年
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确立两国边界。
公元1690年
圣祖康熙29年
1690年1723年间,康煕帝屡征准噶尔、青海。平定新疆叛乱。
公元1691年
圣祖康熙30年
公元1692年
圣祖康熙31年
公元1693年
圣祖康熙32年
公元1694年
圣祖康熙33年
公元1695年
圣祖康熙34年
公元1696年
圣祖康熙35年
公元1697年
圣祖康熙36年
公元1698年
圣祖康熙37年
公元1699年
圣祖康熙38年
公元1700年
圣祖康熙39年
公元1701年
圣祖康熙40年
公元1702年
圣祖康熙41年
公元1703年
圣祖康熙42年
公元1704年
圣祖康熙43年
公元1705年
圣祖康熙44年
公元1706年
圣祖康熙45年
公元1707年
圣祖康熙46年
公元1708年
圣祖康熙47年
公元1709年
圣祖康熙48年
公元1710年
圣祖康熙49年
公元1711年
圣祖康熙50年
戴名世文字狱:《南山集》案,翰林院编修戴名世对清廷随意篡改明朝历史甚感愤慨,他通过访问明朝遗老和参考文字资料写了一本记录明末历史的《南山集》。戴名世凌迟处死,戴氏家族凡男子十六岁以上者立斩,女子及十五岁以下男子,发给清朝功臣家作奴仆。
公元1712年
圣祖康熙51年
盛世滋丁,永不加赋。
公元1713年
圣祖康熙52年
公元1714年
圣祖康熙53年
公元1715年
圣祖康熙54年
公元1716年
圣祖康熙55年
公元1717年
圣祖康熙56年
公元1718年
圣祖康熙57年
公元1719年
圣祖康熙58年
公元1720年
圣祖康熙59年
公元1721年
圣祖康熙60年
公元1722年
圣祖康熙61年
公元1723年
爱新觉罗.胤禛
世宗雍正元年
清政府宣布开豁乐户贱籍的,大批明朝永乐时代遭到迫害的建文忠臣女性后代得以从良。
公元1724年
世宗雍正2年
公元1725年
世宗雍正3年
公元1726年
世宗雍正4年
公元1727年
世宗雍正5年
公元1728年
世宗雍正6年
公元1729年
世宗雍正7年
公元1730年
世宗雍正8年
徐骏文字狱:“清风不识字”案,翰林院庶吉士徐骏,雍正八年(1730年),徐骏在奏章里,把“陛下”的“陛”字错写成“狴”字,雍正见了,马上把徐骏革职。在徐骏的诗集里找出了如下诗句“清风不识字,何事乱翻书”、“明月有情还顾我,清风无意不留人”,于是雍正认为这是存心诽谤,照大不敬律斩立决。
公元1731年
世宗雍正9年
公元1732年
世宗雍正10年
吕留良文字狱,因曾静之牵连,吕留良惨遭开棺戮尸枭示之刑,其子孙、亲戚、弟子广受株连,族人60余人流放宁古塔。
公元1733年
世宗雍正11年
公元1734年
世宗雍正12年
公元1735年
世宗雍正13年
公元1736年
爱新觉罗.弘历
高宗乾隆元年
公元1737年
高宗乾隆2年
公元1738年
高宗乾隆3年
公元1739年
高宗乾隆4年
公元1740年
高宗乾隆5年
公元1741年
高宗乾隆6年
公元1742年
高宗乾隆7年
公元1743年
高宗乾隆8年
公元1744年
高宗乾隆9年
公元1745年
高宗乾隆10年
公元1746年
高宗乾隆11年
公元1747年
高宗乾隆12年
乾隆帝开始征伐藏边回疆等地,自记“十全武功”。征伐直到1792年结束。
公元1748年
高宗乾隆13年
公元1749年
高宗乾隆14年
公元1750年
高宗乾隆15年
公元1751年
高宗乾隆16年
公元1752年
高宗乾隆17年
公元1753年
高宗乾隆18年
公元1754年
高宗乾隆19年
公元1755年
高宗乾隆20年
公元1756年
高宗乾隆21年
公元1757年
高宗乾隆22年
公元1758年
高宗乾隆23年
公元1759年
高宗乾隆24年
公元1760年
高宗乾隆25年
乾隆帝亲自撰拟“平定准噶尔勒铭格登山碑”。
公元1761年
高宗乾隆26年
公元1762年
高宗乾隆27年
公元1763年
高宗乾隆28年
公元1764年
高宗乾隆29年
公元1765年
高宗乾隆30年
公元1766年
高宗乾隆31年
公元1767年
高宗乾隆32年
公元1768年
高宗乾隆33年
公元1769年
高宗乾隆34年
公元1770年
高宗乾隆35年
公元1771年
高宗乾隆36年
公元1772年
高宗乾隆37年
公元1773年
高宗乾隆38年
公元1774年
高宗乾隆39年
公元1775年
高宗乾隆40年
公元1776年
高宗乾隆41年
1776年,清乾隆四十一年,清朝人口达31150万。同年,乾隆帝开始宠信和珅,使清朝步入中衰。
公元1777年
高宗乾隆42年
公元1778年
高宗乾隆43年
徐述夔文字狱徐述夔着有《一柱楼诗》,其中有“大明天子重相见,且把壶儿搁半边”、“明朝期振翩,一举去清都”等句,结果徐述夔和儿子都被处死,连校对出版的人也被都处死了。
公元1779年
高宗乾隆44年
公元1780年
高宗乾隆45年
公元1781年
高宗乾隆46年
公元1782年
高宗乾隆47年
《四库全书》编成,分经、史、子、集四部。
公元1783年
高宗乾隆48年
公元1784年
高宗乾隆49年
公元1785年
高宗乾隆50年
公元1786年
高宗乾隆51年
公元1787年
高宗乾隆52年
公元1788年
高宗乾隆53年
公元1789年
高宗乾隆54年
公元1790年
高宗乾隆55年
公元1791年
高宗乾隆56年
公元1792年
高宗乾隆57年
公元1793年
高宗乾隆58年
乾隆五十八年,清朝中央政府制定和颁行的『钦定藏内善后章程二十九条』。同年,英使马嘎尔尼来华,要求开放贸易被拒。
公元1794年
高宗乾隆59年
公元1795年
高宗乾隆60年
公元1796年
爱新觉罗.顺琰
仁宗嘉庆元年
川陕白莲教起事,至1805年平定。
公元1797年
仁宗嘉庆2年
公元1798年
仁宗嘉庆3年
公元1799年
仁宗嘉庆4年
公元1800年
仁宗嘉庆5年
公元1801年
仁宗嘉庆6年
公元1802年
仁宗嘉庆7年
公元1803年
仁宗嘉庆8年
公元1804年
仁宗嘉庆9年
公元1805年
仁宗嘉庆10年
公元1806年
仁宗嘉庆11年
公元1807年
仁宗嘉庆12年
公元1808年
仁宗嘉庆13年
公元1809年
仁宗嘉庆14年
公元1810年
仁宗嘉庆15年
公元1811年
仁宗嘉庆16年
公元1812年
仁宗嘉庆17年
公元1813年
仁宗嘉庆18年
英使马嘎尔尼第二次来华亦无功。
公元1814年
仁宗嘉庆19年
公元1815年
仁宗嘉庆20年
公元1816年
仁宗嘉庆21年
公元1817年
仁宗嘉庆22年
公元1818年
仁宗嘉庆23年
公元1819年
仁宗嘉庆24年
公元1820年
仁宗嘉庆25年
清嘉庆二十五年,清朝人口达38310万。
公元1821年
爱新觉罗.旻宁
宣宗道光元年
公元1822年
宣宗道光2年
公元1823年
宣宗道光3年
公元1824年
宣宗道光4年
公元1825年
宣宗道光5年
公元1826年
宣宗道光6年
公元1827年
宣宗道光7年
公元1828年
宣宗道光8年
公元1829年
宣宗道光9年
公元1830年
宣宗道光10年
公元1831年
宣宗道光11年
公元1832年
宣宗道光12年
公元1833年
宣宗道光13年
公元1834年
宣宗道光14年
公元1835年
宣宗道光15年
公元1836年
宣宗道光16年
公元1837年
宣宗道光17年
公元1838年
宣宗道光18年
公元1839年
宣宗道光19年
林则徐于虎门销毁鸦片。
公元1840年
宣宗道光20年
中英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
公元1841年
宣宗道光21年
公元1842年
宣宗道光22年
中英签订《南京条约》,英占香港岛,开放五口通商。
公元1843年
宣宗道光23年
中英五口通商章程;虎门条约;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
公元1844年
宣宗道光24年
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订立。
公元1845年
宣宗道光25年
公元1846年
宣宗道光26年
公元1847年
宣宗道光27年
公元1848年
宣宗道光28年
公元1849年
宣宗道光29年
公元1850年
宣宗道光30年
公元1851年
爱新觉罗.奕詝
文宗咸丰元年
清咸丰元年,清朝人口达43610万。同年,拜上帝会在广金田村起事,建号太平天国。
公元1852年
文宗咸丰2年
公元1853年
文宗咸丰3年
太平军攻入南京,改名天京,定为国都;并颁《天朝田亩制度》。
公元1854年
文宗咸丰4年
公元1855年
文宗咸丰5年
公元1856年
文宗咸丰6年
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4860)爆发。英法联军侵华。同年,天京事变。太平天国内讧,渐趋败亡。
公元1857年
文宗咸丰7年
公元1858年
文宗咸丰8年
英法联军攻陷大沽,清廷与两国签订《天津条约》,又与俄签订《瑷珲条约》。
公元1859年
文宗咸丰9年
英法联军再次入侵。
公元1860年
文宗咸丰10年
火烧圆明园,中英中法中俄北京条约。
公元1861年
文宗咸丰11年
8月咸丰在热河驾崩。11月1日,辛酉政变,慈禧太后登上中国政治舞台。同年,洋务运动(1861-1894)开始,创办军事工业、实业,编练陆海军设西式学堂。
公元1862年
爱新觉罗.载淳
穆宗同治元年
公元1863年
穆宗同治2年
公元1864年
穆宗同治3年
1864年,洪秀全病死,清军攻入南京,太平天国败亡。同年,中俄签订《勘分西北界约记》。
公元1865年
穆宗同治4年
公元1866年
穆宗同治5年
公元1867年
穆宗同治6年
公元1868年
穆宗同治7年
公元1869年
穆宗同治8年
公元1870年
穆宗同治9年
公元1871年
穆宗同治10年
公元1872年
穆宗同治11年
公元1873年
穆宗同治12年
公元1874年
穆宗同治13年
公元1875年
爱新觉罗.载湉
德宗光绪元年
公元1876年
德宗光绪2年
公元1877年
德宗光绪3年
公元1878年
德宗光绪4年
公元1879年
德宗光绪5年
公元1880年
德宗光绪6年
公元1881年
德宗光绪7年
公元1882年
德宗光绪8年
公元1883年
德宗光绪9年
中法战争(1883-1885)爆发。
公元1884年
德宗光绪10年
公元1885年
德宗光绪11年
1885年,中法签订《越南条约》,法占领越南。
公元1886年
德宗光绪12年
公元1887年
德宗光绪13年
公元1888年
德宗光绪14年
清廷建立北洋水师,加强军备,巩固海疆。
公元1889年
德宗光绪15年
公元1890年
德宗光绪16年
公元1891年
德宗光绪17年
公元1892年
德宗光绪18年
公元1893年
德宗光绪19年
公元1894年
德宗光绪20年
中日甲午战争(1894-1895)爆发。同年,孙中山在檀香山创立兴中会。
公元1895年
德宗光绪21年
中日签订《马关条约》,割让台湾及辽东半岛。俄法德三国干涉还辽。同年,洋务运动宣告终结。
公元1896年
德宗光绪22年
1896年,《中俄密约》签订;此后列强纷纷在华租借港湾,划分势力范围。
公元1897年
德宗光绪23年
1897年,德国强租胶州湾;沙俄占旅顺及大连。
公元1898年
德宗光绪24年
6月,光绪帝在康有为等推动宣布“戊戌变法”,同年9月,慈禧发动政变,变法失败,又称“百日维新”。
公元1899年
德宗光绪25年
1899年,义和团兴起,在山东各地杀教士、教民。
公元1900年
德宗光绪26年
6月21日,慈禧对全世界宣战。8月16日,八国联军攻陷北京。同年,兴中会惠州起义失败。
公元1901年
德宗光绪27年
190元年,清政府和西方列强十一国签订《辛丑条约》。清廷下令筹划新政。
公元1902年
德宗光绪28年
公元1903年
德宗光绪29年
公元1904年
德宗光绪30年
公元1905年
德宗光绪31年
1905年,清政府罢科举,派五大臣出洋考察宪政。同年,孙中山创立中国同盟会,提出三民主义。
公元1906年
德宗光绪32年
1906年,清政府宣布“预备立宪”。
公元1907年
德宗光绪33年
1907至1908年,同盟会发动六次起事均失败。
公元1908年
德宗光绪34年
1908年,光绪帝、慈禧太后先后驾崩;宣统帝即位。
公元1909年
爱新觉罗.溥仪
宣统元年
公元1910年
宣统2年
公元1911年
宣统3年
191元年,4月黄花岗起事未成;5月清攻府宣布铁路国有,引起保路风潮;10月武昌起义,南方各省纷纷宣布独立,史称辛亥革命。
家天下自此结束。
公元1912年
中华民国
孙文
民国元年
中华民国成立,孙中山任临时大总统。溥仪退位。禁止过春节。
公元1913年
袁世凯
民国2年
宋教仁被杀
公元1914年
民国3年
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起
公元1915年
民国4年
袁世凯称帝,改国号为中华帝国
公元1916年
中华帝国
洪宪元年
袁世凯死
公元1917年
冯国璋
民国6年
张勋拥溥仪復辟,失败。
公元1918年
徐世昌
民国7年
鲁迅发表小说《狂人日记》。
公元1919年
民国8年
五四运动。
公元1920年
民国9年
教育界做出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的决议,在学校推广新国语。
公元1921年
徐世昌孙中山
民国10年
孙中山到广州重建军政府,称“非常大总统”、中国共产党成立。
公元1922年
黎元洪孙中山
民国11年
白话文运动。
公元1923年
黎元洪
民国12年
孙中山到广州三建军政府
公元1924年
曹锟
民国13年
第一次国共合作。
公元1925年
胡汉民
民国14年
孙中山逝世。
公元1926年
谭延闿
民国15年
国民政府北伐。
公元1927年
民国16年
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
公元1928年
民国17年
东北易帜,北伐完成,全国统一。
公元1929年
蒋介石
民国18年
梁启超逝世。
公元1930年
民国19年
中原大战。
公元1931年
民国20年
九一八事变。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
公元1932年
林森
民国21年
一二八事变。满洲国成立。
公元1933年
民国22年
春节开禁。
公元1934年
民国23年
长征开始
公元1935年
民国24年
遵义会议
公元1936年
民国25年
西安事变
公元1937年
民国26年
卢沟桥事变,全面抗战开始。国共第二次合作。南京大屠杀。
公元1938年
民国27年
台儿庄战役,武汉会战。
公元1939年
民国28年
日军炸重庆、潼关、洛阳、襄阳、西安、宜昌、泉州、成都等地。
公元1940年
民国29年
汪精卫成立南京国民政府。
公元1941年
民国30年
太平洋战争。
公元1942年
民国31年
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起,投入兵力总计40万人,伤亡接近20万人。
公元1943年
民国32年
开罗宣言。
公元1944年
民国33年
汪精卫逝。
公元1945年
民国34年
抗战结束,国共签订双十协定。日本投降。
公元1946年
民国35年
国共内战起。
公元1947年
民国36年
台湾二二八事件。
公元1948年
民国37年
金圆券风暴。
献花(0)
+1
(本文系华夏文明七...原创)
类似文章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