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内风学说的兴起,对续命汤的怀疑2.温病学对经方体系的冲击三、续命汤方药古今录验续命汤方出于《金 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治第五附方《古今录验》续命汤治中风痱,身体不能自收,口不能言,冒昧不知痛处,或拘急不得转侧。 麻黄桂枝当归人参石膏干姜甘草(各三两)川芎(一两)杏仁(四十枚)右九味,以水一斗,煮取四升 ,温服一升,当小汗,薄覆脊,凭几坐,汗出则愈。不汗更服,无所禁,勿当风。并治但伏不得卧,咳逆上气,面目浮肿。大青龙合理中加芎归 四、续命汤理法分析《素问·阴阳别论篇第七》曰:一阳发病,少气善咳善泄;其传为心掣,其传为隔。二阳一阴 发病,主惊骇背痛,善噫善欠,名曰风厥。二阴一阳发病,善胀心满善气。三阳三阴发病,为偏枯痿易,四支不举。《圆运动的古中 医学》中的轮轴同运??五、续命汤临床应用?2003年春,我曾突发风痱,两腿无力,蹲下则不能站起,急煎《古今录验》续命汤 ,原方每味各三两,今按20克计算,每日一剂,分三次温服。先去广宗检查,某西医建议静脉给氟美松20毫克,次日晚病情加重,四肢无力,不 能翻身,周身酸沉烦躁,到邢台人民医院检查,各向指标均正常,邢台巿人民医院某主任诊为癔病性瘫痪,未给药仍服自带汤药,数日便复常。案 一我那时反觉得很幸运,因从古至今,亲自服用过续命汤的医生不多,据我了解,我是第三位,第一位是孙思邈孙真人,第二位是当今的李可 李老先生。回忆发病前,确有汗出当风之诱因。那日中午,我刚打完座,双下肢有很多汗,因有事骑摩托车往返数十里,虽在春天,傍晚时分,北风 犹寒。当晚即感混身酸胀,次日即发病。可见四肢不用之风痱证,常有因感受风寒而起病者,《古今录验》续命汤速效。王某,女,11岁, 2017,9,10,遵义。其父为留美内分泌医学博士。一个月前因发热出现右肢失用,针灸为主三周治愈。后因长时间游泳复发二周,各种检查 不能确诊,用激素针刺无效,每天晚7-8点剧烈头痛,太阳穴耳后为主,舌尖暗红苔白燥,太阳弦浮,太阴浮弦,检查无异常。手麻。大便干,有 时隔天,饮食可。双腿无力,不能立走。麻黄10桂枝10杏仁10石膏30甘草10太子参10干姜10当归10川芎15白术10黄芩10 土元15水前分两次服,每日两剂。案二2017,9,13日,下午头痛缓解,胸闷减,睡眠改善,精神可,头一侧痛,变成两侧头痛, 右上肢无知觉,双膝软麻木,不能立走。舌尖红,咽痛,扁桃体略大,不红,少阴弦滑大,太阳浮滑麻黄10桂枝10杏仁10石膏100甘草 10太子参10干姜5当归10川芎15白术10黄芩10黄连10土元15六剂每天两剂,鲜竹沥100-200毫升。2017,9,15 日,昨天下午经刘彦东医生针刺一次,上午十一点就诊,可以走路,右手大拇指可以动,用力上举可抬高数寸,头痛消失,舌淡红芒刺红,苔薄燥, 麻黄10桂枝10杏仁10石膏100甘草10太子参10干姜10当归10川芎15白术10黄芩5黄连5土元15五剂。水煎分两次服,每天 一剂鲜竹沥50-100毫升。此为风痱证,治过五天,病情得以控制,双下肢复常,右上肢开始恢复,再次见证了中医经方的神奇! 案三病情简介:张某,珠海朋友,58岁;今年3月26日电话咨询左肩疼痛,手麻如戴 手套感,半月前血压升高史,双下肢起蹲乏力;发图片舌象如左图;考虑中风先兆。案四患者咨询西医朋友后,建议医院 全面检查,明确诊断再行治疗;患者6月30日到医院急诊留观室,脑血管造影三维重建提示:脑中动脉梗塞。医院给与西医抗凝、通血管保守治疗 ;并患者继续服用中药。微信开方如下:中间微信交流病情并舌象网诊两次,调方如右图:续命汤与续命法姜宗瑞庚子·端午 一、经方名义经方的名义,也就是经方的概念。一般我们一提到经方,不约而同地认为是张仲景的《伤寒论》和《金匮要略》。经方首 见于《汉书·艺文志》方技类,与医经、房中、神仙并列方技传中。并且指出经方的著作有十一种。艺文志转录于《七略》。此时张仲景的《伤寒论 》尚且没有问世,可见《艺文志》所谓的经方,并不是指张仲景方。再看《备急千金要方·大医习业》:“凡欲为大医,须谙素问甲乙,黄帝针经, 明堂流注……张仲景、王叔和、阮河南、范东阳、张苗、靳邵等诸部经方。”可知唐代的孙思邈并不认为只有张仲景的方才是经方。《艺文志 》对经方的定义:“经方者,本草石之寒温,量疾病之浅深,假药味之滋,因气感之宜,辨五苦六辛,致水火之齐,以通闭解结,反之于平。”是指 用药物(草石)调节人体水火盛衰、经脉淤阻的治病方法。《艺文志》的这一说法我称其为经方的原义。因经方十一家的著作,到现在已全部失传, 只有张仲景的《伤寒论》和《金匮要略》流传到今,所以,慢慢地《伤寒论》、《金匮要略》就成了经方的代名词,我把它称为狭义。因它的内涵比 原始的经方的内涵缩小了,因而可称为狭义的经方。那么什么是广义的经方呢?广义的经方,一般多从经字的理解出发,把经方理解为经典的 、传统的医学。似有包容本草、针灸、汤液、脉法之势。有打破《艺文志》经方、医经的对立,涵盖医经的趋势。如果这么理解经方,相对于原始的经方和狭义的经方,只能称其为广义的经方。太老师张大昌先生以及我最近接触的一位道兄,言经方多指广义的经方。二、经方的两次劫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