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2020年最后一卷理综化学(全解全析).doc
2020-07-06 | 阅:  转:  |  分享 
  
2020年高考考前最后一卷

理科综合化学全解全析

7.B【解析】酒放置时间长,部分乙醇转化成乙酸乙酯等酯类物质,具有果香味,A项正确;工业上把生铁炼成钢是用氧气或铁的氧化物作氧化剂在高温条件下把生铁中的过量的碳和其它杂质氧化成气体或炉渣除去,B项错误;在雷电作用下空气中N2和O2反应生成NO,经过一系列化学反应最终形成可溶性硝酸盐,增加土壤中氮肥含量,有利于作物生长,C项正确;钠盐和钾盐焰色反应的颜色不同,焰色反应是物理变化,D项正确。

.【解析】R的分子式为C10H8O2,项错误苯环上4个氢原子位置不对称,苯环上一氯代物有4种,B项错误;-CH3四个原子不可能共平面,C项错误;R含有酯基、碳碳双键和苯环,能发生水解反应、加成反应和氧化反应,项正确9.B【解析】实验①紫色石蕊先变红说明有酸性物质产生,即有氢离子产生;之后又褪色说明有漂白性物质次氯酸生成,故实验①可以说明新制氯水中含有HClO,A项正确;实验②发生的反应为:+H+===CO2↑+H2O,B项错误;利用HNO3酸化的AgNO3溶液检验Cl-,反应方程式为:Cl-+Ag+===AgCl↓,因此实验③产生白色沉淀,可以说明新制氯水中有Cl-,C项正确;氯气将亚铁离子氧化为铁离子,反应方程式为Cl2+2Fe2+===2Cl-+2Fe3+,故加入KSCN溶液之后,溶液变红色,因此实验④可以说明氯气具有强氧化性,D项正确。

.C【解析】类似白磷(P4),N4呈正四面体结构,如图所示,1个N4分子含6个共价键(N—N键),则0.5molN4含3mol共价键,A项错误;S2(+H2OHS(+OH(,阴离子包括S2(、OH(和HS(,阴离子大于0.5mol,B项错误;Zn+2H2SO4ZnSO4+SO2↑+2H2O,Zn+H2SO4ZnSO4+H2↑,n(H2,SO2)=0.5mol,生成1mol气体时转移2mol电子,生成0.5mol气体时转移1mol电子,C项正确;己烯和环己烷的分子式都是C6H12,最简式为CH2,14g混合物相当于1molCH2,含2molH原子,D项错误。

.C【解析】pH=13,cNaOH)=0.1mol·L(1,新制氯水的浓度不确定,不一定等于20,A项错误;a点溶液呈酸性,c点中水电离程度最大,其溶质是NaCl和NaClO,溶液呈碱性,故b点溶液呈中性,d点溶液呈碱性,B项错误;c点发生反应为Cl2+2NaOHNaCl+NaClO+H2O,cCl()=c(HClO)+cClO(),由物料守恒知,cNa()=c(Cl()+cHClO)+cClO(),故cNa()=2c(ClO()+2cHClO),C项正确;由电离常数知,电离质子能力:H2CO3>HClO>,HClO++ClO(,D项错误。

.C【解析】由物质转化知,OCN(中C为+4价,N为-3价,在M极上N的化合价升高,说明M极为负极,N极为正极,A项正确;在处理过程中,M极附近电解质溶液正电荷增多,所以阴离子向M极迁移,膜1为阴离子交换膜,N极反应式为O2+4e(+2H2O4OH(,N极附近负电荷增多,阳离子向N极迁移,膜2为阳离子交换膜,B项正确;根据电荷守恒知,迁移的阴离子、阳离子所带负电荷总数等于正电荷总数,但是离子所带电荷不相同,故迁移的阴、阳离子总数不一定相等,C项错误;M极发生氧化反应,水参与反应,生成了H(,D项正确。

.C【解析】由知,Q是NH4SCN,X为氢元素,Y为碳元素,Z为氮元素,R为硫元素。C、N、H的原子半径依次减小,A项正确;HNO3的酸性比H2CO3强,B项正确;C、H组成烃类,常温下苯等烃类呈液态,C项错误;C3N4是共价化合物,D项正确。

.(14分)

(1)+3(1分) MnCO3(1分)

(2)除去过量的Na2CO3,避免蒸发浓缩时析出Li2CO3(2分)

(3)热水(2分) (2分)

(4)6.0×10((2分)

(5)2Li2CO3+4CoCO3+O24LiCoO2+6CO2(2分)

(6)1mol(2分)

【解析】(1)LiCoO2中锂为+1价,氧为-2价,则钴为+3价。由表溶度积知,碳酸锰难溶于水。

(2)加入盐酸除去过量的碳酸钠,否则碳酸锂会在浓缩时析出,损失锂元素。

(3)碳酸锂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用热水洗涤比冷水好,减小锂元素损失。从投料比看出,序号的比例中,投入碳酸钠量较小,回收率较高,可降低生产成本。

(4)pH=1,cOH()=1×10(1mol·L(1,cMg2()==6.0×10(8mol·L(1。

(5)在合成中钴的化合价升高,必有O2参与反应,副产物是CO2。

(6)生成1molLiCoO2转移1mol电子。

.(15分)

(1)圆底烧瓶(1分)

(2)残留漏斗颈部的液体起液封作用压(2分) 石蜡油(2分)

(3)NaNO2+NH4ClNaCl+N2↑+2H2O(2分)

(4)吸收空气中H2O和CO2(答案合理即可,2分)

(5)等于(2分) (2分) 偏高(2分)

【解析】(2)安全漏斗颈部呈弹簧状,残留液体起液封作用。锂的密度小于煤油,锂与水反应,常将锂保存在石蜡油中。

(3)亚硝酸钠与氯化铵共热生成氮气、氯化钠和水。

(4)锂能与二氧化碳、水反应,氮化锂能与水反应,故用D装置吸收空气中水蒸气和二氧化碳。

(5)氨气压强无法直接测定,只能测定外界大气压,当G和F中液面相时,氨气压强等于外界大气压。

Li3N+3H2O3LiOH+NH3↑,nNH3)=mol,ω(Li3N)=×100%=%。锂能与水反应产生H2,如果产品混有锂,产生气体体积偏大,测得产品纯度偏高。

.(14分)

(1)(2分)

(2)CO2(g)+2NH3(g)NH2CONH2(l)+H2O(l)ΔH=-102.2kJ·mol?1(2分)

(3)AC(2分)

(4)CO2(2分)18.2%(2分)

(5)4.0(1分)a(1分)与300相比,200时CO2的平衡转化率更高;虽然压强越大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但20MPa条件下对设备要求低,有利于降低成本(2分)

【解析】(1)NH2COONH4(l)是纯液体,则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2)根据盖斯定律得:CO2(g)+2NH3(g)NH2CONH2(l)+H2O(l)ΔH=-102.2kJ·mol?1。

(3)A.由于该混合气体反应前后均是CO2和NH3,且体积分数之比恒为12,故容器中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恒定不变,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B.容器中气体密度等于气体质量除以容器体积,由于气体总质量在减少,故气体密度不再变化时,反应达到平衡C.整个反应过程NH3的体积分数恒定为/3,故不能说明达到平衡D.压强与气体总物质的量相关,由于气体总物质的量在变化,故容器内压强不变时,说明反应达到平衡。故答案为A、C。

(4)根据曲线可知,CO2过量,产率由42%增加至45%,而NH3过量产率由42%增加至接近90%,故CO2过量对尿素率的影响比较小。根据图像知,=3时,产率为60%转化为CO2转化率为60%,再利用三段式求解

CO2(g)+2NH3(g)NH2CONH2(l)+H2O(l)

起始物质的量(mol)a3a

转化物质的量(mol)0.6a1.2a

平衡物质的量(mol)0.4a1.8a

混合气体中CO2的物质的量分数为0.4a/(0.4a+1.8a)=18.2%

(5)当一定时,比值越大,即NH3越多,CO2转化率越大,故A曲线代表比值为4.0。由于合成尿素反应CO2(g)+2NH3(g)NH2CONH2(l)+H2O(l)ΔH=-102.2kJ·mol?1是一个放热反应,因此温度升高,平衡逆向移动,CO2的平衡转化率降低,从曲线a,b中选择。当温度一定,压强增大,平衡正向移动,CO2的平衡转化率增大,故20MPa条件下的曲线为a。M点条件为200,20MPa;N点条件为300,25MPa。根据题意可以从温度、压强、设备成本等方面作答。

.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15分)

(1)A

(2)S原子半径小于Te,H—S键的键能较大(1分)H2S分子中S原子价层有2个孤电子对,孤电子对对成键电子对排斥力大于成键电子对之间排斥力,所以键角较小CS2分子中C原子价层没有孤电子对,成键电子对之间排斥力相同且较小(分)

H2S中S采用sp3杂化,CS2中C采用sp杂化(1分)

(3)正四面体(1分)16(1分)

(4)AsBr3AsCl3>AsF3(1分)

(5)6(1分)六方最密堆积(1分)

(6)(2分)(2分)

【解析】(1)锌原子的第一电离能大于铜原子第一电离能,有>;铜的第二电离能大于锌的第二电离能,有>。锌的第二电离能大于第一电离能,>。故选A。

(2)从原子半径、键能角度分析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原子半径:r()<rTe),键能:H-S>H-Te,所以H2S较稳定。H2S分子中S原子价层有2个孤电子对,孤电子对对成键电子对排斥力大于成键电子对之间排斥力,所以键角较小;CS2分子中C原子价层没有孤电子对,成键电子对之间排斥力相同,呈直线形最稳定,键角较大。从杂化轨道角度解释,H2S中S采用sp3杂化,CS2中C采用sp杂化。

(3)[CdNH3)4]2+中2个NH3被2个Cl(替代只得到1种结构,说明2+采用sp3杂化,呈正四面体结构。配位键也是σ键。1mol[CdNH3)4]2+含16molσ键。

(4)它们都是分子晶体,相对分子质量越大,范德华力越大,熔点越高。故熔点排序为AsBr3>AsCl3>AsF3。

(5)在六棱柱中,12个原子位于顶点、2个原子位于面心,3个原子位于体内。1个六棱柱含6个原子。这种堆积方式叫六方最密堆积。

(6)图2为体立方堆积,3个镉原子位于体对角线且相切,1个晶胞含个镉原子。设晶胞参数为a,d=,a=nm。设两镉原子最近核间距为x,(2x)2=3a2,x=nm。镉原子半径为r则r=nm,φ==。.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15分)

(1)(2分)

(2)+CH3CO)2O+CH3COOH(2分)(3)氧化反应(2分)

(4)3(2分)

(5)氨基易被氧化,在氧化反应之前需先保护氨基(或其它合理答案也给分)(2分)

(6)(3分)

(7)(2分)

【解析】(1)从流程分析得出A为

(2)乙酸酐与氨基反应形成肽键和乙酸

(3)苯环上的甲基被氧化为羧基,为氧化反应

(4)F分子中含有羧基、氨基和溴原子,其中羧基消耗1mol氢氧化钠,溴原子水解得到酚羟基和HBr各消耗1mol氢氧化钠,共消耗3mol

(5)在流程中先把氨基反应后又生成,显然是在保护氨基

(6)由得出苯环中取代基位置对称,含有醛基,还有1个氮原子和1个氧原子,故为、、。

(7)根据已知条件需要把乙醇氧化为乙醛然后与X反应再加热可得出产物。





















第2页(共5页)









献花(0)
+1
(本文系AiChemi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