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6637 园林树木学.doc
2020-07-09 | 阅:  转:  |  分享 
  
湖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纲

课程名称:园林树木学课程代码:6637



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目标

一、课程性质与特点

园林树木学是园林专业必修课,属专业基础课。园林树木学是系统研究园林树木的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生态学特性、观赏特性和园林应用的一门应用基础科学。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掌握园林树木分类的基本原理和识别的基本方法;掌握园林树木选择、应用、评价等方面的基本技能。为进一步学习有关专业课程奠定基础。

二、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

1.了解植物学分类和实用分类系统的基本要点;掌握园林树木分类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掌握常见园林树木的主要识别特征、习性和观赏特性。

3.学会综合运用园林树木的配植原则。根据环境和景观要求,正确选择园林树木,做出合理的配植。

4.了解园林树木规划的原则和树种调查。

三、与本专业其他课程的关系

园林树木学是园林专业必修课。先修课程主要有植物学、林业气象学、土壤学、美术、大学语文等。



第二部分考核内容与考核目标

绪论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重点掌握我国园林树木种质资源的特点及相应的保护与利用;了解我国园林树木资源的开发;了解园林树木学的相关概念与研究内容。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我国园林树木种质资源的特点(重点)

识记:园林树木种质资源。

理解:我国园林树木种质资源的特点。

(二)我国园林树木种质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次重点)

识记:园林树木种质资源保护的内容。

理解:园林树木种质资源保护的重要性、方法。

应用:园林树木种质资源的利用。

(三)园林树木学的概念(一般)

识记:园林树木、园林树木学。



第1章园林树木的分类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重点掌握植物命名法、园林应用中的分类。掌握种、品种的概念及其内涵;了解植物检索表的编制。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植物命名法、园林应用中的分类(重点)

识记:植物命名法。

理解:依树木的生长习性分类、园林用途分类、观赏特性分类。

(二)种、品种的概念及其内涵(次重点)

识记:种、变种、亚种、变型及品种的概念。

理解:种、变种、亚种、变型及品种。

(三)检索表的编制(一般)

识记:检索表的类型。

理解:检索表的编制方法。

应用:检索表的编制。恩格勒系统和哈钦松系统的观点。



第2章园林树木的美化功能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重点掌握园林树木美化功能的表现形式;掌握树形、叶、花、果的观赏特性。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园林树木的叶及其观赏特性、园林树木的花及其观赏特性、园林树木的果及其观赏特性(重点)

识记:叶色的相关概念、花相的概念。

理解:叶的观赏特性、花的观赏特性、果的观赏特性。

(二)园林树木的树形及其观赏特性(次重点)

识记:树形类型。

理解:树形的观赏特性。

(三)园林树木的树皮、枝、干、刺毛等及其观赏特性(一般)

理解:树皮、枝、干、刺毛等的观赏特性。



第3章园林树木的功能与作用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掌握园林树木对环境的改善和防护作用及其表现形式。了解园林树木美化环境的功能。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园林树木改善环境、保护环境的功能(次重点)

识记:园林树木改善环境、保护环境的表现形式。

理解:园林树木改善环境、保护环境的作用。

(二)园林树木美化环境的功能(一般)

识记:园林树木美化环境的表现形式

理解:园林树木美化环境的作用。



第4章园林树木的配植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重点掌握园林树木配植的原则;掌握不同配植方式及其适用条件。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园林树木配植的原则(重点)

识记:园林树木配植、乡土树种的概念。

理解:园林树木配植的原则。

应用:运用园林树木配植的原则分析植物景观和选择树种。

(二)不同配植方式及其适用条件(次重点)

识记:对植、列植、行植、独植、林植、丛植、群植。

理解:不同配植方式的要求与条件。

应用:分析植物景观的配植方式。



第5章园林中各种用途树种的选择与应用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掌握园林各用途树种的选择要求及应用形式。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行道树的选择与应用、垂直绿化树的选择与应用(重点)

识记:行道树的选择要求、垂直绿化树的选择要求。

理解:行道树的作用、垂直绿化树的作用及应用形式。

应用:根据要求选择行道树、垂直绿化树。

(二)绿篱及造型树的选择与应用、地被树种的选择与应用(次重点)

识记:绿篱及造型树的选择要求、地被树种的选择要求。

应用:根据要求选择绿篱及造型树、地被树种。

(三)庭荫树的选择与应用、孤植树的选择与应用、观花树的选择与应用、群植树的选择与应用(一般)

识记:庭荫树、孤植树、观花树、群植树的选择要求。

应用:根据要求选择庭荫树、孤植树、观花树、群植树。



第6章园林绿化树种的调查与规划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掌握城市树种规划的原则,了解城市园林树种调查的内容。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园林树木的规划(次重点)

识记:树种规划的概念、适地适树。

理解:树种规划的原则。

应用:运用树种规划的原则。

(二)园林绿化树种调查(一般)

识记:园林绿化树种调查内容。

理解:城市绿化情况调查项目。

应用:了解园林绿化树种调查。

第7章园林树木各论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掌握主要科的识别特征;主要掌握代表树种的识别特征、分布、习性、观赏特性及园林用途。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银杏科、罗汉松科、红豆杉科、松科、杉科、柏科、胡桃科、杨柳科、木兰科、蜡梅科、山茶科、壳斗科、榆科、木犀科、悬铃木科、樟科、虎耳草科、海桐科、杜仲科、玄参科、芸香科、蔷薇科、金缕梅科、毛茛科、小檗科、杜鹃花科、珙桐科、豆科、苦木科、楝科、大戟科、漆树科、无患子科、槭树科、忍冬科、卫矛科、黄杨科、鼠李科、葡萄科、猕猴桃科、梧桐科、桑科、锦葵科、千屈菜科、石榴科、夹竹桃科、紫葳科、杜英科、茜草科(重点)

识记:各科科的主要形态特征;各科代表树种的主要识别特征(枝、叶、花、果)、主要习性、观赏特性与应用、分布。

理解:正确识别树种的形态特征。

应用:松科、杉科、柏科的异同点;裸子植物的主要特点;蔷薇科四个亚科的区别;相似属、种之间的形态区别。

(二)苏铁科、三尖杉科、红豆杉科、冬青科、柿树科、瑞香科、禾本科、棕榈科(次重点)

识记:各科代表树种的主要识别特征(枝、叶、花、果)、主要习性、观赏特性与应用、分布。竹亚科的地下茎和秆的着生方式。

理解:正确识别树种的形态特征。

应用:相似属、种之间的形态区别。

(三)连香树科、山茱萸科、五加科、桦木科、榛科、椴树科、桃金娘科、马鞭草科(一般)

识记:各科代表树种的主要识别特征(枝、叶、花、果)、主要习性、观赏特性与应用、分布。

理解:正确识别树种的形态特征。

应用:相似属、种之间的形态区别。



第三部分有关说明与实施要求

一、考核的能力层次表述

本大纲在考核目标中,按照“识记”、“理解”、“应用”三个能力层次规定其应达到的能力层次要求。各能力层次为递进等级关系,后者必须建立在前者的基础上,其含义是:

识记:能知道有关的名词、概念、知识的含义,并能正确认识和表述,是低层次的要求。

理解:在识记的基础上,能全面把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能掌握有关概念、原理、方法的区别与联系,是较高层次的要求。

应用:在理解的基础上,能运用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联系学过的多个知识点分析和解决有关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是最高层次的要求。



二、教材

1、指定教材

卓丽环,陈龙清主编.《园林树木学》.第一版.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

2、参考教材

陈有明.《园林树木学》.第六版.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8



三、自学方法指导

1、在开始阅读指定教材某一章之前,先翻阅大纲中有关这一章的考核知识点及对知识点的能力层次要求和考核目标,以便在阅读教材时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

2、阅读教材时,要逐段细读,逐句推敲,集中精力,吃透每一个知识点,对基本概念必须深刻理解,对基本理论必须彻底弄清,对基本方法必须牢固掌握。

3、在自学过程中,既要思考问题,也要做好阅读笔记,把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原理、方法等加以整理,这可从中加深对问题的认知、理解和记忆,以利于突出重点,并涵盖整个内容,可以不断提高自学能力。

4、完成书后作业和适当的辅导练习是理解、消化和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提高能力的重要环节,在做练习之前,应认真阅读教材,按考核目标所要求的不同层次,掌握教材内容,在练习过程中对所学知识进行合理的回顾与发挥,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解题时应注意培养逻辑性,针对问题围绕相关知识点进行层次(步骤)分明的论述或推导,明确各层次(步骤)间的逻辑关系。



四、对社会助学的要求

1、应熟知考试大纲对课程提出的总要求和各章的知识点。

2、应掌握各知识点要求达到的能力层次,并深刻理解对各知识点的考核目标。

3、辅导时,应以考试大纲为依据,指定的教材为基础,不要随意增删内容,以免与大纲脱节。

4、辅导时,应对学习方法进行指导,宜提倡"认真阅读教材,刻苦钻研教材,主动争取帮助,依靠自己学通"的方法。

5、辅导时,要注意突出重点,对考生提出的问题,不要有问即答,要积极启发引导。

6、注意对应考者能力的培养,特别是自学能力的培养,要引导考生逐步学会独立学习,在自学过程中善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做出判断,解决问题。

7、要使考生了解试题的难易与能力层次高低两者不完全是一回事,在各个能力层次中会存在着不同难度的试题。

8、助学学时:本课程共6学分,建议总课时108学时,其中助学课时分配如下:



章次 容 时 2 第1章 园林树木的分类 6 第2章 园林树木的美化功能 4 第3章 园林树木的功能与作用 2 第4章 园林树木的配植 4 第5章 园林中各种用途树种的选择与应用 2 第6章 园林绿化树种的调查与规划 2 第7章 园林树木各论 42 合计 64

实验 内容 时 4 2 壳斗科、胡桃科、杜仲科、悬铃木科 4 3 蔷薇科、金缕梅科、蓝果树科 4 4 樟科、芸香科、榆科、槭树科、卫矛科 4 5 忍冬科、虎耳草科、大戟科、海桐科、紫葳科、葡萄科、锦葵科、珙桐科、千屈菜科、石榴科 4 6 豆科、无患子科、苦木科、楝科、漆树科 4 7 松科、银杏科、罗汉松科、红豆杉科、三尖杉科 4 8 杉科、柏科 4 9 园林树木的配植调查 8 10 园林树木的用途树种调查 4 合计 44

五、关于命题考试的若干规定

1、本大纲各章所提到的内容和考核目标都是考试内容。试题覆盖到章,适当突出重点。

2、试卷中对不同能力层次的试题比例大致是:"识记"为20%、"理解"为20%、"应用"为60%。

3、试题难易程度应合理:易、较易、较难、难比例为2:3:3:2。

4、每份试卷中,各类考核点所占比例约为:重点占65%,次重点占25%,一般占10%。

5、试题类型一般分为:单项和多项选择题、名词解释、填空题、简答题、综合应用题。

6、考试采用闭卷笔试,考试时间150分钟,采用百分制评分,60分合格。

六、题型示例(样题)

(一)单项选择题:

黑松属于。

A、松科B、杉科C、银杏科D柏科

(二)多项选择题:

下列树种,叶为互生的有。

A、悬铃木B、樟树C、桂花D楝树

(三)名词解释:

花相

(四)填空题:

果实为红色的观果树种有、等。

(五)简答题:

我国园林树木种质资源有何特点?

(六)综合应用题:

列举春季观花树种10种,说明其主要观赏特性(包括花色)及在园林中的应用。

























5









献花(0)
+1
(本文系mc_eastian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