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04013模具寿命与材料.doc
2020-07-09 | 阅:  转:  |  分享 
  
湖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纲

课程名称:模具寿命与材料课程代码:04013(理论)



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目标

一、课程性质与特点

《模具寿命与材料》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一门专业课,是在完成机械制造工艺学、金属切削机床及模具设计等课程后开设的专业课程,本课程的学习对学生掌握模具寿命的有关概念及模具寿命对工业生产的影响规律,从而合理选择模具材料的基础知识。

本课程较全面、系统地详尽的叙述了模具寿命相关基本概念、模具的失效形式及机理、模具寿命的影响因素及影响规律、模具材料性能特点及应用场合、模具表面强化工艺及常用模具寿命分析等内容。通过学习可以使考生掌握有关因素对模具寿命的影响,并能够正确应用影响规律指导模具选材、简明热处理工艺制订、模具设计、模具加工、模具使用和管理。

本大纲是根据教育部制定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培养目标编写的,立足于培养高素质人才,适应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培养方向。本大纲叙述的内容尽可能简明实用,便于自学。

二、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

本课程的目标和任务是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自学和辅导考试,掌握模具寿命与材料所必须具备的工艺知识,提高对模具设计与制造工艺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课程基本要求如下:

(1)了解常见模具的失效形式及分析方法。

(2)熟悉常用的模具材料、热处理工艺及表面处理技术。

(3)明确模具材料、热处理工艺及表面处理技术与模具使用性能、使用寿命、生产成本、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

(4)掌握常用模具材料的牌号、主要成分、性能特点、工艺特点、主要用途等,并能合理地选择模具材料及热处理方法。

(5)熟悉各类常见的模具表面处理方法,并能进行合理选用。

三、与本专业其它课程的关系

本课程在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教学计划中被列为专业课,它与实践结合很强,涉及的知识面较广,钢的热处理原理与工艺、合金钢等知识是其重要的理论基础。

先修课程:工程材料、金属工艺学、金属材料及热处理、锻压及塑料加工设备和工艺、机械零件、机械原理等。

后续课程:模具的设计、选材及制造等相关课程。



第二部分考核内容与考核目标

第一章绪论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模具在生产中的作用及现状、模具成形工艺及分类,掌握模具寿命的基本概念。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模具在生产中的作用及国内外制造概况(一般)

识记:模具的概念

(二)模具成形工艺及分类(次重点)

识记:模具成形工艺,典型成形工艺方法

理解:模具的分类及分类方法

(三)模具寿命的基本概念(重点)

识记:模具寿命的基本概念

理解:模具寿命对生产的影响

应用:考虑如何提高模具的寿命

第二章模具寿命及其对工业生产的影响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模具失效、模具寿命、生产率与产品成本的概念。熟悉生产率的理论计算公式及不同批次下的经验公式及产品成本的构成公式。并熟悉模具寿命与产品成本的关系,批量与产品成本的关系。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模具寿命与失效的基本概念(一般)

识记:模具服役,模具损伤,模具失效

理解:模具失效及分类

(二)模具寿命与生产率(重点)

识记:模具的设计时间、制造时间、安装调试时间、修复及维修时间、工作时间

理解:模具的寿命与生产率

应用:生产率的理论计算公式及不同批次下的经验公式

(三)模具寿命与产品成本(重点)

识记:产品成本

理解:产品成本的构成公式

应用:模具寿命与产品成本的关系,批量与产品成本的关系

第三章模具失效形式及机理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熟悉磨损失效的几种形式,学会利用断裂力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分析和解决模具失效中的具体问题,试着解决多种失效形式交互作用的情形。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磨损失效(重点)

识记:磨粒磨损,粘着磨损及分类,疲劳磨损,气蚀磨损,冲蚀磨损,腐蚀磨损

理解:磨损分类,磨粒磨损机理,粘着磨损机理,疲劳磨损机理,腐蚀磨损机理

应用:磨粒磨损的影响因素,以及提高措施;粘着磨损的影响因素,以及提高措施;疲劳磨损的影响因素,以及提高措施;提高抗气蚀磨损和冲蚀磨损的措施;磨损的交互作用

(二)断裂失效(重点)

识记:断裂力学的基本概念(葛里菲斯理论、应变能释放率及断裂韧性),断裂分类及形式

理解:裂纹尖端附近的应力场和应力强度因子

应用:断裂力学在模具失效分析中的作用,影响断裂失效的主要因素

(三)塑性变形失效及多种失效形式的交互作用(一般)

识记:塑性变形失效

理解:塑性变形失效机理,多种失效形式的交互作用

第四章模具寿命的影响因素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模具结构及模具的工作条件,掌握模具材料性能,理解模具制造方法,能够简单操作模具维护和管理。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模具结构(一般)

识记:圆角半径,几何形状

理解:模具的结构形式

(二)模具工作条件(次重点)

识记:成形件的材质、温度

理解:设备特性(精度、刚度、速度等)

应用:润滑与冷却

(三)模具材料性能(次重点)

识记:模具材料的基本性能(使用性能和工艺性能)

应用:模具的工作条件与使用性能

(四)模具制造(重点)

识记:模块的锻造,电加工与机加工,模具热处理

理解:模块毛坯的加热与冷却,毛坯的锻造(镦粗、拔长、芯轴扩空及滚圆),电加工,磨削加工,模具热处理

应用:锻造比的确定,具体热处理工艺过程及应用

(五)模具维护和管理(一般)

识记:现场维护和非现场维护

理解:模具的管理

第五章模具材料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模具材料的一般性能,熟悉铸铁模具材料,硬质合金和钢结硬质合金,有色金属及合金模具材料的选择方法,掌握冷作模具钢,热作模具钢及塑料模具钢的选用。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模具材料概述(一般)

识记:模具材料的分类,模具材料的一般性能要求

理解:模具材料选择的一般原则及选材中的具体考虑因素

应用:模具材料的发展趋势,合理选择模具材料

(二)冷作模具钢(重点)

识记:冷作模具特点(工作条件、失效形式和性能要求)

理解:冷作模具材料的分类,冷作模具钢的特点

应用:冷作模具钢的分类、性能与选用,新研制和引进的冷作模具钢介绍

(三)热作模具钢(重点)

识记:热作模具特点(工作条件、失效形式和性能要求)

理解:热作模具材料的分类,各类热作模具的工作条件及要求

应用:热作模具的选材,新型热作模具钢介绍

(四)塑料模具钢(重点)

识记:塑料模具的特点(工作条件、失效形式和性能要求)

理解:塑料模具钢的分类及特点

应用:塑料模具钢的选用,国内外新型塑料模具钢介绍

(五)铸铁模具材料(次重点)

识记:铸铁模具材料概况

理解:铸铁模具材料的应用

(六)硬质合金和钢结硬质合金(一般)

识记:硬质合金概况,钢结硬质合金概况

理解:钢结硬质合金的锻造,钢结硬质合金的热处理,钢结硬质合金的机械加工

(七)有色金属及合金模具材料(一般)

识记:锌基合金模具材料的成分与性能,低熔点合金模具材料的成分与性能

第六章模具表面强化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1);???????(2);???????(3)。:(1);???????(2);???????(3)。:(1);???????(2);1、在开始阅读指定教材某一章之前,先翻阅大纲中有关这一章的考核知识点及对知识点的能力层次要求和考核目标,以便在阅读教材时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

2、阅读教材时,要逐段细读,逐句推敲,集中精力,吃透每一个知识点,对基本概念必须深刻理解,对基本理论必须彻底弄清,对基本方法必须牢固掌握。

3、在自学过程中,既要思考问题,也要做好阅读笔记,把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原理、方法等加以整理,这可从中加深对问题的认知、理解和记忆,以利于突出重点,并涵盖整个内容,可以不断提高自学能力。

4、完成的辅导练习是理解、消化和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提高能力的重要环节,在做练习之前,应认真阅读教材,按考核目标所要求的不同层次,掌握教材内容,在练习过程中对所学知识进行合理的回顾与发挥,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解题时应注意培养逻辑性,针对问题围绕相关知识点进行层次(步骤)分明的论述或推导,明确各层次(步骤)间的逻辑关系。

1、应熟知考试大纲对课程提出的总要求和各章的知识点。

2、应掌握各知识点要求达到的能力层次,并深刻理解对各知识点的考核目标。

3、辅导时,应以考试大纲为依据,指定的教材为基础,不要随意增删内容,以免与大纲脱节。

4、辅导时,应对学习方法进行指导,宜提倡“认真阅读教材,刻苦钻研教材,主动争取帮助,依靠自己学通”的方法。

5、辅导时,要注意突出重点,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不要有问即答,要积极启发引导。

6、注意对应考者能力的培养,特别是自学能力的培养,要引导考生逐步学会独立学习,在自学过程中善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做出判断,解决问题。

7、要使考生了解试题的难易与能力层次高低两者不完全是一回事,在各个能力层次中会存在着不同难度的试题。

8、助学学时:本课程共5学分,建议总课时90学时,其中助学建议学时分配如下:

1、本大纲各章所提到的内容和考核目标都是考试内容。试题覆盖到章,适当突出重点。

2、试卷中对不同能力层次的试题比例大致是:“识记”为20%、“理解”为50%、“应用”为30%.

3、试题难易程度应合理:易、较易、较难、难比例为2:3:3:2.

4、每份试卷中,各类考核点所占比例约为:重点占65%,次重点占25%,一般占10%.

5、本课程命题采用的基本题型包括名词解释题、单项选择题,简答题,等。

6、考试采用闭卷笔试,考试时间150分钟,采用百分制评分,60分为及格。

简述模具材料的力学性能要求和工艺性能要求?

5、综合题

已知拉深件如图,材料为08钢,料厚t=1mm,要求:

1)指出模具失效的主要部位;(4分)

2)分析该模具失效的主要形式;(10分)

3)如何来提高模具寿命;(6分)

















第5页共5页







献花(0)
+1
(本文系mc_eastian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