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小说阅读指导 T
2020-07-09 | 阅:  转:  |  分享 
  
小说阅读指导

中山市第一中学黄国庭

第一节小说知识:

一、什么叫小说?

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典型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

二、小说三要素:人物、环境、情节

三、小说按篇幅分: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小小说(袖珍小说)。

四、主题:是通过人物、事件反映的中心思想。

五、顺序及作用:

1.顺叙:按时间(空间)顺序来写。

作用:脉络分明,层次清晰。

2.倒叙:把某些发生在后的情节或结局先行提出,然后再按顺序叙述。

作用:造成悬念,引人入胜;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3.插叙:在叙述主要事件的过程中,插入另一与之有关的事件,然后再接上原来的事件写。

作用: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做必要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内容更加充实丰满。

六、线索:

贯穿情节的线索有:事、物、人、时间、空间等。

七.情节:

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有的前有序幕,后有尾声。

八.描写:

人物描写:语言、肖像、行动、心理、细节描写。

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

第二节如何阅读小说

一、把握故事情节

二、揣摩人物形象

三、欣赏环境描写

四、概括主题内容

五、品味艺术特色

六、分析写作技巧

一、把握故事情节

1、分析故事情节,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A.抓住场面;B.寻找线索;C.理清小说结构。

2、要注意两点:

A.情节的发展变化是矛盾冲突发展的体现,分析小说的情节时必须抓住主要的矛盾冲突;

B.分析情节要为理解人物性格、把握小说主题服务的。所以,在分析过程中,要随时注意体会它对人物性格的形成及对揭示小说主题的作用。

常见题型:

1.用一句话或简明的语句概括故事情节。

概括要点:何人何时何地做何事结果如何。(何事”有时要包括“原因、经过、结果”。)

2.文中共写了哪几件事?

一件一件加以概括列出来即可。

3.用填空的方式概括小说的部分内容。

(包括指出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四部分中的某一方面),方法同上。

二、揣摩人物形象

1.小说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A.一般来说,概括介绍、肖像~、语言~、行动~、细节~、心理~都属于直接描写。

作用:直接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及性格特征或主题。

B.环境描写、景物描写都属于侧面烘托。

作用:从侧面烘托人物的性格特点或主题。

小说中的人物,我们称为典型人物;这个人物是作者根据现实生活创作出来的,他不同于真人真事。所以小说中的“我”,虽有作者的影子,并非作者自己。

小说塑造人物的手段:有概括介绍,有形象描绘;有外貌和心理描写,也有行动和对话描写;有正面描写,也可以侧面描写烘托;也可以适当插入作者的议论。

2.人物描写作用:

A.肖像、神态、动作描写的作用:更好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及性格特征。

B.语言描写的作用:

a.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动,促进故事情节的发展。

b.描摹人物的语态,使形象刻画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C.心理描写作用:直接表现人物思想和内在情感(矛盾、焦虑、担心、喜悦、兴奋等),表现人物思想品质和刻画人物性格,(如宽厚仁慈、率直纯真、泼辣大胆、锐意进取、锐意进取、独断专横等),推动情节发展。

D.细节描写作用:

a.更细腻地展示人物人物性格、追求、爱好;如:《范进中举》

b.可以深化主题;如:《孔乙己》

c.可以推动情节的发展、营造一种氛围;如《我的叔叔于勒》

d.可以渲染时代气氛、地方特色。如:《故乡》

3.常见题型:

A.请结合阅读材料,简要分析文中“XX”这一人物形象。

这是考人物性格特征归纳及相关分析。

B.“XX”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作者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刻画这个人物?

考小说对人物进行描写的具体方法(用什么方法写的)

C.概括文中主人公形象特点与文章主旨。

作者自身对人物的态度和读者对人物的评价(文章主题,也就是作者的写作目的:为什么要写这个人)

4.对这些题型,可从四方面揣摩:

1).重视小说中的人物的身份、地位、教养、气质等,因为它们直接决定着人物的言行,影响着人物的性格。

2).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心理描写揭示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

3).分析人物时把他们放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去理解。

4).注意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

5).(人物形象鉴赏和分析)答题模式:

(观点)+人物的性格特征+结合文本分析+塑造(描写)手法+人物的意义或作用(主题)

又如:

父亲是中国老一辈农民的代表

人物身份拔高主题意义

勤劳,直到临终念念不忘的还是锄头、庄稼、收割

分论点论证勤劳的例子

节俭,对自己十分悭吝,舍不得乱花一分钱

分论点论证节俭的例子

善良,与世无争,惟一的祈求是过上安稳的日子

分论点论证善良的例子

精神上贫困,关心却弄不明白国家大事

分论点论证精神上贫困的例子

归纳起来就是:父亲是中国老一辈农民的代表。他非常勤劳,直到临终念念不忘的还是锄头、庄稼、收割;平时也很节俭,对自己十分悭吝,舍不得乱花一分钱;他对人善良,与世无争,惟一的祈求是过上安稳的日子;但是父亲精神上贫乏的可怜,关心国家大事却弄不明白。

三、欣赏环境描写

1.自然环境描写作用:

A.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节令)、地点;

B.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的情感、性格、思想;

C.推动情节的发展,为刻画人物作铺垫;

D.揭示人物心境,表现人物性格;

E.暗示社会环境,揭示社会本质特征。

2.社会环境描写作用:

能揭示人物思想产生和导致事件结局的社会根源。

常见题型:

A.在文中准确地找出描写环境的句子;

B.就指定的环境描写说出其作用;

C.依据文章内容发挥想象续写一段环境描写。

四、概括主题内容

如何把握小说的主题呢?

1.从小说的情节和人物形象入手;

2.联系小说的时代背景及典型环境描写,认识人物形象的思想性格上所打上的时代烙印,把握人物形象折射出的时代特征,达到揭示小说主题的目的;

3.从小说的精巧构思中把握作品的主题。

中考常见的题型有:

1.找出体现小说主题的句子(或用自己的话概括作品的主题)。

2.读了全文后,文章让你明白了什么道理(本文对你有什么启迪,谈谈你的一点体会)。

3.结合全文的主题,谈谈你对某一句话的理解或看法。

主题的表现形式大致有以下几种:

1、以小说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道德风貌、品格等揭示人性中的真善美和假丑恶。

2、用故事的形式针砭时弊。

3、通过寓言,寄寓人生哲理。

4、虚构生活经历,反映人物生存状态和心理状态。

五、品味艺术特色分析角度

1.构思:新颖巧妙。

2.情节:跌宕起伏,一波三折。

3.表现手法:对比、含蓄、风趣、夸张、细节描写、象征、衬托、铺垫、照应、悬念、巧合等。

4.语言:

A.运用各种修辞。

B.语言精练、句式整齐而有节奏感、用词准确而形象、词语丰富而多样。

C.用语:朴实、含蓄、讽刺、直白等。

5.小说的语言(有表现力、感染力)

①描写要如见其人、如听其言、令读者仿佛亲临其境。

②人物语言个性化,即显示性格。

③叙述语言要简洁、传神。

④语言风格:幽默风趣、典雅庄重、含蓄凝练等。

题型主要有三种:

1).文中运用了什么表现方法(细节描写、象征、对比、衬托、铺垫、照应、悬念、巧合等)以及用它塑造形象时所起的作用。

2).文中特有的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是如何为作者表情达意服务的。

3).在语言运用上有何特点(例如:语言精练、句式整齐而有节奏感、用词准确而形象、词语丰富而多样),给读者提供哪些艺术审美情趣。

6.分析小说的语言

从三方面入手:

A、注意鉴赏人物语言的个性特色,以语言分析人物性格。

B、抓住关键词去品味语言的丰富内涵。

C、鉴赏作者运用语言的风格。

六、分析写作技巧

一般指作者在进行文学作品创作时塑造艺术形象,反映社会生活所运用的技能、表现手法。

常见的有详写和略写,点面结合的写法,想像与联想、顺叙与倒叙、正衬与反衬、波澜与悬念、伏笔与逆转等。

写作技巧几个概念:

(1)悬念。引起读者对故事发展和人物命运急切期待心理的一种艺术手段。先不把谜底揭开,引出下文。

(2)照应。即后文对前文写过的内容作补充或加深;前文对将要出现的人物或事件作暗示。首尾呼应使结构更严密,中心更突出。

(3)伏笔。在文章的前面将下文要出现的人物或事件预先作出暗示,然后在相宜之处作呼应,使故事情节的发展合理,使读者感到巧妙有趣。

(4)衬托。用相似或相反的事物陪衬,烘托出主体事物或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用相似的作陪衬叫“正衬”,用相反的作陪衬叫“反衬”。

(5)渲染。是用各种手段对环境、场面、人物、事件等作多方面的浓墨重彩(反复、排比)的描写,以突出气氛、刻画人物、表现主题。

(6)象征。借助某一具体事物的形象,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或感情。其特征是利用象征物与被象征物之间的某种类似,使被象征物的某一内容得到含蓄而形象的表现。

(7)想象。它是人们在原有的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活动。

(8)联想。它是人们根据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由某个事物或事理想到其他有关的事物或事理的活动。 联想一般有下列几种形式:A)相关联想,B)相似联想,C)相反联想,D)因果联想。

分析方向:

1、从结构安排上分析;

2、从表现手法上分析;

3、从主题上分析;

4、从表现人物性格分析;

5、从结局去分析;

6、从作品留下了的“空白”给读者想象,让读者进行艺术再创造方面分析。

答题思路:

1、点明技巧

2、重点分析

3、归纳点化







1







献花(0)
+1
(本文系柳该升书馆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