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19233《林木种苗培育》.doc
2020-07-09 | 阅:  转:  |  分享 
  
林木种苗培育(9233)自学考试大纲

(二)本课程在专业中的地位、任务与作用

林木种苗培育是林学专业主干课程之一。它在造林、美化和保护环境中具有非常突出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其任务是为种子结实、种子检验到苗木培育提供科学理论依据和先进技术,使理论和实际应用相结合,培育技术与经营管理相结合,以便提供品种丰富、品质优良的苗木,达到林业永续利用的目的。对自学者要严格按照全日制普通高校相同课程的要求进行水平合格考试。目的是检测课程应试者是否达到课程合格水平,是否掌握从种子结实、种子检验到苗木培育的基本理论和技术,并初步具有独立编写苗圃设计及田间试验设计,从事上述工作的能力。

(三)本课程的基本要求、重点、难点、疑点。

理论知识方面,理解林木种子生产的原理;播种苗、营养繁殖苗等的培育;壮苗及苗木出圃。实践技能方面,要求了解种子品质检验的重要方法与技术;熟练掌握林木种实的采集、调制及贮藏;掌握苗圃的选择、区划及建立;熟练掌握播种繁殖、营养繁殖培育苗木的主要方法。

重点:林木种子生产的原理;播种苗、营养繁殖苗等的培育。具体内容见各章的重点。

难点:本课程的理论性与实践性都很强,因此要把自学与实践操作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当前林木种苗培育的经验与教训,熟练掌握林木种子生产,强调在苗圃中坚持在主要生长季节对各类苗木的培育技术的实际操作和年生长调查。

疑点:影响林木结实的因子和造成林木结实周期性的因子易重复,要弄清其共同点及其区别;区别种子湿藏和低温层积的实质。

(四)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联系: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它是以植物学、树木学、生态学、植物生理生化、土壤学及必要的生物统计知识为基础,与造林学课程有着密切联系。在自学考试中应突出本课程的特点,特别是实践性技术环节,以保证本课程内容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二、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第一章林木结实

(一)自学目的与要求

1.重点:林木结实的内在规律和外界因子的相互关系、林木结实的大小年现象及解决的技术措施。

2.一般了解:影响种子产量与质量的土壤条件、影响种子产量与质量的环境条件的其它因子

3.一般掌握:林木发育期、林木开始结实年龄、母树的条件

4.熟练掌握:林木结实的内在规律、林木结实的周期性及解决的技术措施

(二)本章课程内容

第一节林木发育期与结实年龄:主要林木发育期、林木开始结实年龄及林木结实的周期性与相应解决的技术措施

第二节影响种子产量与质量的因子:只作一般了解

(三)考核知识点

1.林木的结实规律

2.结实周期和间隔期

3.影响林木结实的因子

(四)考核要求

1.识记:大年、小年、大小年现象(或结实周期性)、结实的间隔期

2.领会:林木个体发育的时期

3.综合应用:造成林木结实大小年现象的原因及解决的技术措施?

第二章采种母树林的建立与经营

(一)自学目的与要求

1.重点:采种母树林应具备的条件、采种母树林的经营

2.一般了解:中国林木种子区、母树林的区划要点

3.一般掌握:选择种源(产地)的原则

4.熟练掌握:采种母树林选择的条件、采种母树林的经营;

(二)本章课程内容

第一节种源的选择:主要了解选择种源(产地)的原则和我国林木种子区划分概况。

第二节采种母树林的选择与区划:主要掌握采种母树林应具备的条件及区划要点。

第三节采种母树林的经营:主要掌握疏伐、施肥、灌溉、土壤耕作、母树林的保护、其它促进结实方法等的经营措施。

第四节种子产量的估测与测定:主要学习种子产量测定的方法及其适用条件。

(三)考核知识点

1.采种母树林应具备的条件

2.采种母树林的经营

3.种子产量的估测与测定

(四)考核要求

1.识记:种源、种子区、选择种源的原则;

2.领会:种子产量测定方法及其适用条件。

3.简单应用:采种母树林选择的条件。

4.综合应用:采种母树林的经营措施。

第三章采种及种实的调制

(一)自学目的与要求

1.重点:种子形态成熟的特征、种子脱落与采种期及种子质量的关系、常见林木种实调制的方法。

2.一般了解:常见林木种子脱落方式。

3.一般掌握:采种母树的选择条件。

4.熟练掌握:常见树种种子成熟的特征、脱落方式、最佳采种期及及林木种实调制的工序。

(二)本章课程内容

第一节采种:主要学习种子成熟过程、种子脱落与采种期及种子质量的关系,了解采种母树的选择条件和相应的采种技术。

第二节林木种实的调制:主要掌握林木种实的类型、各类种实调制的工序及种粒分级的重要性。

(三)考核知识点

1.种子的成熟过程及特点

2.采种期与种子质量的关系

3.采种母树的选择及采种方法

4.林木种实的类型

5.各类种实的调制

(四)考核要求

识记:生理成熟、生理后熟、种子分级

2.领会:(1)形态成熟、生理成熟的概念和特点;(2)林木种实的类型

3.简单应用:种子的脱落方式是确定采种期的依据。

4.综合应用:常见林木种实调制的工序

第四章林木种子质量检验

(一)自学目的与要求

1.重点:种子品质检验的抽样程序和各项测定指标

2.一般了解:种子样品的包装保管

3.一般掌握:x射线摄影与感官检验法

4.熟练掌握:种子品质检验的抽样程序和各项指标测定的技术要点

(二)本章课程内容

第一节种批和样品:主要学习种子抽样程序

第二节种子的物理性状:主要学习种子净度、种子重量、种子含水量的测定目的与方法

第三节种子发芽检验:主要掌握测定种子发芽能力的各项指标及具体林木种子发芽检验方法

第四节种子生活力的测定:主要掌握各种染色法的原理、方法及适用条件。.

第五节x射线摄影与感官检验法:只作一般了解。

(三)考核知识点

1.试料的选取

2.种子的物理性状

3.种子发芽能力

4.种子生活力

(四)考核要求

1.识记:净度、千粒重、种子发芽率、种子发芽势、种子生活力

2.领会:种子检验的程序及内容

3.综合应用:抽样必须具有代表性

第五章种子的贮藏

(一)自学目的与要求

1.重点:保持种子生活力的原理、种子干藏和湿藏的主要对象和技术条件

2.一般了解:种子的包装和运输

3.一般掌握:常见林木种子的贮藏方法

4.熟练掌握:影响种子寿命的内外因素、种子如何贮藏才能延长它的寿命

(二)本章课程内容

第一节影响种子寿命的因素:掌握影响种子寿命的内外因素

第二节种子的贮藏方法与运输:掌握常见林木种子的贮藏方法

(三)考核知识点

1.影响种子寿命的内在因素

2.影响种子寿命的环境条件

3.种子的贮藏方法

(四)考核要求

1.识记:种子寿命、种子标准含水量

2.领会:种子贮藏方法有哪几大类

3.简单应用:影响种子寿命的内在因素、影响种子寿命的外在因素。

4.综合应用:当地主要林木种子的贮藏方法、种子如何贮藏才能延长它的寿命。

第六章苗木年生长规律

(一)自学目的与要求

1.重点:掌握苗木年生长进程是制定育苗技术措施的主要依据

2.一般了解:苗木种类、留床苗、插条苗、移植苗的年生长规律

3.一般掌握:苗木高生长类型

4.熟练掌握:1年生播种苗的年生长规律与留床苗、插条苗、移植苗的年生长规律的异同点

(二)本章课程内容

第一节苗木种类:主要学习苗木分类

第二节苗木的茎、根生长:主要掌握苗木高、直径、根系生长规律

第三节1年生播种苗的年生长:主要掌握出苗期、幼苗期、速生期、苗木硬化期划分的标准与特点

第四节留床苗的年生长:主要理解生长初期、速生期、苗木硬化期划分的标准与特点

第五节插条苗的年生长:主要理解成活期、幼苗期与生长初期、速生期、苗木硬化期划分的标准与特点

第六节移植苗的年生长:主要理解成活期、生长初期、速生期、苗木硬化期划分的标准与特点

(三)考核知识点

1.苗木种类

2.苗木高生长类型

3.1年生播种苗的年生长规律

4.留床苗、插条苗、移植苗的年生长规律

(四)考核要求

1.识记:播种苗(或实生苗)

2.领会:高生长类型

3.简单应用:1年生播种苗、留床苗、插条苗、移植苗的年生长规律。

4.综合应用:1年生播种苗各时期的划分标准及育苗技术要点。

第七章苗圃的建立

(一)自学目的与要求

1.重点:全面分析圃地的条件是正确选择圃地的前提和进行苗圃设计的依据

2.一般了解:苗圃分类及特点

3.一般掌握:选择苗圃地的条件

4.熟练掌握:苗圃的规划设计

(二)本章课程内容

第一节苗圃的种类:苗圃分类及特点

第二节选择苗圃地的条件:掌握苗圃位置、地形、土壤条件、水源、病虫害及鸟兽害等选择要点

第三节圃地区划及设施:学会苗圃生产区的区划、苗圃辅助用地的设置

第四节苗圃面积的计算与技术档案:学会苗圃面积的计算及建立苗圃技术档案的主要内容

(三)考核知识点

1.苗圃地的选择

2.苗圃面积计算

3.苗圃的规划设计

(四)考核要求

1.识记:生产用地、辅助用地概念

2.领会:各育苗区配置的原则

3.简单应用:掌握苗圃用地选择的条件

4.综合应用:苗圃的规划设计

第八章土壤耕作、除草与作业方式

(一)自学目的与要求

1.重点:掌握土壤耕作环节、化学除草剂的应用及作业方式

2.一般了解:土壤耕作的作用

3.一般掌握:土壤耕作环节

4.熟练掌握:化学除草剂的应用、作业方式

(二)本章课程内容

第一节土壤耕作:主要学习土壤耕作的作用、土壤耕作环节、几种类型土地耕作要点

第二节除草与化学除草剂的应用:掌握除草的必要性、化学除草剂的应用

第三节作业方式:掌握苗床育苗、大田育苗的优缺点及其应用条件

(三)考核知识点

1.土壤耕作

2.化学除草剂

3.作业方式

(四)考核要求

1.识记:高床、低床

2.领会:化学除草剂的种类各概念及应用

3.简单应用:苗床育苗、大田育苗的应用条件

4.综合应用:除草剂的分类、使用方法、南方作业方式

第九章苗圃施肥与轮作

(一)自学目的与要求

1.重点:苗木的营养诊断、苗圃常用肥料的性质及使用方法、圃地苗木配方施肥

2.一般了解:苗圃施肥的意义、氮磷钾对苗木生长的影响

3.一般掌握:苗圃施肥的原则、肥料三要素的配比及最佳施肥量、轮作

4.熟练掌握:苗木需肥时期与施肥方法、鉴定苗木失绿症的方法、缺营养元素的症状

(二)本章课程内容

第一节苗圃施肥的意义:了解苗圃施肥的作用、苗圃施肥的必要性及苗木所需的营养元素

第二节氮磷钾对苗木生长的影响:学习肥料三要素的施肥效果、氮磷钾的作用

第三节苗木的营养诊断:熟练掌握鉴定苗木失绿症的方法、缺营养元素的症状

第四节苗圃常用的肥料:熟练掌握有机肥料、矿物质肥料、微生物肥料的成分、化学性质、肥效快慢及适用条件

第五节施肥的原则:了解苗圃施肥的原则

第六节肥料三要素的配比及施肥量:掌握苗圃施肥氮磷钾的配比及最佳施肥量

第七节苗木需肥时期与施肥方法:熟练掌握苗木营养元素的季节性变化、需肥时期、施肥时期与方法

第八节轮作:了解轮作的必要性、轮作的方法及周期、连作

(三)考核知识点

1.苗木的营养诊断

2.苗圃常用的肥料

3.施肥的原则

4.肥料三要素的配比及施肥量

5.苗木需肥时期与施肥方法

6.轮作

(四)考核要求

1.识记:轮作的概念

2.领会:苗圃常用的肥料、施肥的原则

3.简单应用:苗圃施肥氮磷钾的配比及最佳施肥量、苗木需肥时期与施肥方法

4.综合应用:鉴定苗木失绿症的方法、缺营养元素的症状

第十章播种苗的培育

(一)自学目的与要求

1.重点:播种期、苗木密度、育苗地的管理等均是确定苗木产量和质量的重要因子

2.一般了解:一般了解播种前的准备工作内容与方法

3.一般掌握:掌握各期播种的优缺点及注意事项、种子催芽

4.熟练掌握:最佳播种期的选择、苗木密度及播种量的计算、播种方法及其技术要点、育苗地的管理

(二)本章课程内容

第一节播种期:掌握各期播种的优缺点及注意事项

第二节播种前的准备工作:一般了解播种前的准备工作内容与方法

第三节种子催芽:主要掌握种子催芽的意义、林木种子休眠的原因及相应催芽方法

第四节苗木密度及播种量的计算:掌握苗木密度的作用、合理密度与确定密度的原则、播种量的计算

第五节播种方法及其技术要点:通过实习熟练掌握播种方法及适用条件、播种技术要点

第六节育苗地的管理:通过实习熟练掌握播种地的管理及苗期管理各环节的技术要点

(三)考核知识点

1.播种期

2.播种前种子处理

3.种子休眠的原因及解除休眠的措施

4.苗木密度及播种量的计算;

5.播种方法及技术要点;

6.播种地的管理

(四)考核要求

1.识记:种子休眠、苗木密度、合理苗木密度、播种量

2.领会:最佳播种期的确定;育苗方式可分哪两类;播种方法可分哪几种;播种工序;苗圃灌溉、除草、病虫害防治原则。

3.简单应用:计算播种量的主要依据;播种量的计算(提出各指标);

4.综合应用:确定苗木密度的依据;覆土厚度的主要依据;林木种子休眠的原因及相应解除方法。

第十一章营养繁殖苗的培育

(一)自学目的与要求

1.重点:以插条育苗和嫁接育苗为代表,了解埋条、插根、根蘖、压条等营养繁殖的原理和成活的关键。

2.一般了解:埋条、插根、根蘖与压条育苗的的适用条件与技术要点

3.一般掌握:采穗圃的建立与管理

4.熟练掌握:插条育苗和嫁接育苗成活的原理、方法及操作技术要点

(二)本章课程内容

第一节插条育苗:熟练掌握插穗成活原理、影响插穗成活的因素、插条育苗技术

第二节埋条、插根、根蘖与压条育苗:主要了解各类育苗的适用条件及技术要点

第三节嫁接育苗:熟练掌握嫁接成活的愈合过程、砧、穗的选取、常用嫁接方法及嫁接苗的管理

第四节采穗圃:一般掌握采穗圃的建立、采穗母树的树形管理、采穗圃的管理

(三)考核知识点

1.营养繁殖的概念及优缺点

2.营养繁殖的种类

3.扦插繁殖

4.嫁接

5.采穗圃

(四)考核要求

1.识记:营养繁殖,营养繁殖苗(或营养苗)、扦插繁殖、嫁接、亲合力

2.领会:营养繁殖方法有哪几种;扦插繁殖常见的有哪三类;插条生根的两种类型;嫁接方法总的可分哪两大类;采穗圃的建立及管理

3.简单应用:营养繁殖的优缺点;硬枝扦插、嫩枝扦插的最佳时期;枝接、芽接的适宜时期;生长激素的应用

4.综合应用:影响扦插成活的内外因素;影响嫁接成活的因素。

第十二章移植苗的培育及苗木调查方法

(一)自学目的与要求

1.重点:(1)掌握大苗培育的目的意义、移植次数、密度、整形修剪等各个技术环节;(2)苗木产量质量的调查方法

2.一般了解:移植技术与苗期管理

3.一般掌握:苗木调查时期

4.熟练掌握:移植的意义与效果、苗木产量质量的调查方法

(二)本章课程内容

第一节移植的效果和苗龄:主要理解移植的意义与效果、开始移植的苗龄、培育年限与移植次数的关系

第二节移植技术与苗期管理:主要掌握移植技术各个环节及移植苗管理

第三节苗木产量质量的调查方法:主要学习苗木调查的目的与要求、抽样、调查方法与精度计算

(三)考核知识点

1.苗木移植意义、成活的基本原理

2.培育年限与移植次数

3.苗木的调查方法

(四)考核要求

1.识记:移植(或移栽)

2.领会:苗木移植在育苗生产中的作用;移栽成活的基本原理及技术措施;苗木的调查方法。

简单应用:移植能否促进苗木根系侧、须根的生长

第十三章苗木的质量指标、出圃、贮藏与包装运输

(一)自学目的与要求

1.重点:掌握苗木的质量指标和壮苗的条件

2.一般了解:起苗、苗木的贮藏与包装运输

3.一般掌握:苗木分级与统计

4.熟练掌握:优良苗木及苗龄的表示方法

(二)本章课程内容

第一节优良苗木及苗龄的表示方法:掌握优良苗木应具备的条件及苗木年龄表示方法

第二节苗木出圃:掌握、苗木分级与统计是苗木出圃的关键环节

第三节苗木的贮藏与包装运输:学习苗木贮藏、裸根苗包装和运输的方法

(三)考核知识点

1.优良苗木应具备的条件

2.苗木年龄表示方法

3.苗木分级

4.苗木假植

(四)考核要求

1.识记:假植的概念、优良苗木的标准

2.领会:苗木年龄表示方法

3.简单应用:我国苗木分级的指标、假植的目的与方法

第十四章容器和塑料棚育苗

(一)自学目的与要求

1.重点:了解容器苗是育苗技术的趋势;塑料棚育苗的应用条件

2.一般了解:塑料棚育苗的优越性

3.一般掌握:容器育苗的优缺点

4.熟练掌握:容器育苗营养土应具备的条件、营养土的配制

(二)本章课程内容

容器育苗:学习容器育苗的优缺点及其应用、容器育苗的技术要点

塑料棚内育苗:了解塑料大棚育苗的优缺点及应用、塑料小拱棚育苗注意事项

(三)考核知识点

1.容器育苗

2.塑料棚育苗

(四)考核要求

1.识记:容器育苗、容器苗

2.领会:容器育苗的优缺点;塑料棚育苗的优越性

3.综合应用:容器育苗营养土应具备的条件;营养土的配制。

三、有关说明与考核实施要求

(一)编制本大纲目的和作用

本课程考试大纲是根据自学考试计划,结合自学考试特点而编写的。其目的是对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和本课程命题进行指导和规定。

本课程考试大纲明确了课程学习内容以及深广度。规定了课程自学考试的范围和标准,因此它是选用或编写自学考试教材和辅导书、社会助学、自学、命题的依据。

(二)本大纲与教材的关系

本大纲与所选用教材的基本内容完全一致。教材知识内容只是大纲的扩展与发挥,故自学、助学、命题应以本大纲为依据,教材为范围。

自学教材与本课程相关的章节为:第一章至第十四章所有的章节。

选用的参考教材为自学教材同类,内容基本一致,只是作者不同,有顶替自学教材的作用。

(三)自学教材与参考教材

1.自学教材

孙时轩主编.造林学(第2版).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2,1-208

2.参考教材:沈国舫主编森林培育学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1

实验实习指导书:华中农业大学自编,2002

(四)自学要求与自学方法

本大纲的课程基本要求是依据专业计划和专业培养目标而确定的,明确了课程的基本内容以及应掌握的程度。知识点是课程内容的主体,因此,课程基本内容掌握程度、课程考核知识点是考试考核的主要内容。

在自学要求中,对自学教材各章、节内容掌握的程度要求由低到高分为四个层次,依次是了解、理解、掌握、熟练掌握。

为有效地指导个人自学与社会助学,本大纲对各章节指明了重点和难点。

本课程为6学分,不含实践性环节学分。

(五)对社会助学的要求

要在自学后,在已了解基本内容的基础上进行社会助学。80学时为度。助学中主要辅导考核知识点的重点和难点,同时进行直观性的实际技能操作,以加深对知识内容的深入理解与记忆,启发在生产活动中的应用能力。

(六)对考核内容与考核目标的说明

本课程以学生学习和掌握的知识内容作为考试内容,体现在各章节的考核知识点中。由于各知识点在课程中的地位、作用以及知识自身特点不同,故分别按四个认识层次确定其考核要求,从低到高依次是

识记:要求应考者能够对该知识点,如定义、名词、概念、性质等有清晰的认识,并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领会:要求应考者能够对该知识点,在识记的基础上有一定的理解,清楚地知道与有关知识点的联系与区别,并能做出正确的表述和解释。

简单应用:要求应考者能够运用各章节少数几个知识点,一般解决苗木生产实践中的问题。

综合应用:要求应考者能够综合运用各章节多个知识点,解决苗木生产实践活动中稍复杂的一些问题。

(七)关于试卷结构及考试的有关说明

1.本大纲各章所规定的考核要求中各知识点都是考试的内容。试题覆盖到章,适当突出重点章节,加大重点内容的覆盖密度。

命题不应有超出大纲中考核知识点范围的试题,考核目标不得高于大纲中所规定的相应最高能力层次要求。

3.“识记”、“领会”、“简单应用”、“综合应用”四个认知层次的试题在试卷中所占的分数比例依次约为:20%、30%、30%、20%。

4.试题的难度可分为:容易,中等偏易,中等偏难,难;它们在试卷中所占分数比例依次大致为:20%、30%、30%、20%。

5.试题的题型有: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计算题。

6.考试方式为笔试、闭卷;考试时间为150分钟;60分为及格线。考试时只允许带钢笔或圆珠笔、2B铅笔和橡皮。



附录:题型举例与规范

一、单项选择题

()1.应选择全圃自然条件和经营条件最有利的地段做为。

A移植区B母树区C插种区D营养繁殖苗区

二、多项选择题(从下列各题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答案)

()2.促生根的生长激素有。

A.萘乙酸B.吲哚乙酸C.吲哚丁酸D.2,4-DE.乙烯利

三、名词解释

3.形态成熟

四、计算题:

4.采用床播一年生樟树的播种苗,产苗量是每平方米35株,种子的净度95%,千粒重约120克,发芽率85%,试计算床播一亩地的播种量。

五、简答题:

5.种子形态成熟的特点。

六、计算题:

6.阐述苗圃位置经营条件及自然条件的选择。

七、计算题

1





-13-























献花(0)
+1
(本文系mc_eastian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