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6613 物理污染控制工程.doc
2020-07-10 | 阅:  转:  |  分享 
  
湖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纲

课程名称:物理污染控制工程课程代号:8545



一、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

(一)课程性质和特点

本课程是专业必修课。

本课程的基本目的和任务是传授必要的声学基本理论、实验基本技能和控制基本技术,使学生基本掌握测试技术和控制工程的设计原理与方法。了解控制基本概念、控制原则和技术,基本掌握各种主要措施和方法的原理及其适用范围;掌握常用测试仪器的功能、操作、维护技术、测量及数据处理的方法,预测方法和综合控制技术,以及控制工程发展方向各类测试标准和环境质量评价方法;—吸声、隔声和消声的理论和方法,了解有源噪声污染控制的理论。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概述

声音和噪声、噪声的特点与影响、噪声的控制。

声学基础

声波的形成、声波的基本物理量、平面声波、球面声波的特点;声音的频谱、声压级的计算、声波的传播特性。

第三节噪声的评价和标准

噪声的评价量和评价方法、环境噪声标准

第四节噪声控制技术--吸声

吸声材料、吸声结构、室内吸声降噪

第五节噪声控制技术――隔声

单层均质墙的隔声性能、多层墙的隔声特性;隔声间;隔声罩、隔声屏。

第六节消声器

阻性消声器、抗性消声器、阻抗复合式消声器、微穿孔板消声器、消声器的设计

第七节有源噪声控制简介

有源噪声控制系统、有源噪声控制的工程应用

(三)考核知识点

1、声学基础

2、噪声的评价和标准

3、噪声控制技术――吸声

4、噪声控制技术――隔声

5、噪声控制技术――消声

6、有源噪声控制

(四)考核要求

1、声学基础

⑴识记:声波的基本物理量

⑵领会:平面声波、球面声波

⑶简单应用:声压级的计算

⑷综合应用:无

2、噪声评价和标准

⑴识记:等响曲线、响度级和响度;噪度和感觉噪声级;各种产品噪声标准和各种场界噪声排放标准;工业企业噪声卫生标准、室内环境噪声允许标准、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

⑵领会:计权声级、累计百分数声级;

⑶简单应用:A声级和等效连续声级、昼夜等效声级、

⑷综合应用:累计百分数声级

3、噪声技术技术――吸声

⑴识记:吸声系数、多孔性吸声材料、吸声结构、微穿孔析吸声结构

⑵领会:吸声材料的种类,吸声原理、吸声结构的吸声原理、室内吸声降噪的原理

⑶简单应用:吸声特性和影响因素

⑷综合应用:吸声降噪量的设计

4、噪声控制技术――隔声

⑴识记:透声系数、隔声量、插入损失、

⑵领会:单层匀质墙的频率特性、单层匀质墙的隔声量、多层墙的隔声特性、隔声间、隔声门窗的特点、隔声屏的特点

⑶简单应用:隔声罩的隔声计算

⑷综合应用:无

5、噪声控制技术――消声

⑴识记:消声器的评价量、阻性消声器的结构形式、抗性消声器的结构形式、复合结构消声器的结构形式

⑵领会:对消声器的要求、阻性消声器的消声原理、

⑶简单应用:阻性消声器的影响因素、阻性消声器的设计

⑷综合应用:无

6、有源噪声控制简介

⑴识记:有源噪声控制系统

⑵领会:有源噪声控制原理

⑶简单应用:有源噪声控制的工程应用

⑷综合应用:无

第三章振动污染及其控制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振动的概念、危害,了解振动的基本理论、掌握振动的评价和标准,熟悉振动控制技术的理论和方法。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概述

振动与振动污染、振动污染源、振动的影响。

第二节振动基础

振动的基本物理量、振动的性质、简谐振动系统、振动的产生与传播。

第三节振动的评价和标准

振动的评价和评价指标、环境振动标准

第四节振动控制技术

振动源的控制、机械振动控制、弹性减振、冲击减振、传播途径的减振对策、振动衰减。

第五节减振材料与装置及其应用

减振材料、减振装置、振动污染的控制。

(三)考核知识点

1、振动污染

2、振动基础

3、振动评价

4、振动控制技术

5、减振材料与装置

(四)考核要求

1、振动污染

⑴识记:振动污染源

⑵领会:振动的影响

⑶简单应用:无

⑷综合应用:无

2、振动基础

⑴识记:振动的基本物理量

⑵领会:振动的影响、简谐振动系统

⑶简单应用:无

⑷综合应用:无

3、振动的评价与标准

⑴识记:振动的评价指标

⑵领会:无

⑶简单应用:无

⑷综合应用:无

4、振动控制技术

⑴识记:无

⑵领会:振动源控制、机械振动控制、弹性减振、阻尼振动、冲击振动、传播途径的减振对策、振动衰减。

⑶简单应用:无

⑷综合应用:无

5、减振材料与装置

⑴识记:减振材料、减振装置

⑵领会:无

⑶简单应用:无

⑷综合应用:无

第四章电磁辐射污染及其防治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电磁辐射的概念、危害,了解电磁辐射的基本理论、掌握电磁辐射的防护标准,熟悉电磁辐射污染控制技术的理论和方法。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概述

电磁环境和电磁辐射污染、电磁辐射污染源、电磁辐射污染的危害。

第二节电磁辐射基础

电场和磁场、电磁场与电磁辐射、射频电磁场、电磁辐射的量度单位。

第三节电磁辐射防护标准

电磁辐射评价标准及相关计算方法。

第四节电磁辐射污染防治技术

电磁辐射防护的基本原则、电磁辐射防治的基本方法、电磁辐射防护技术、电磁辐射控制应用实例。

(三)考核知识点

1、电磁辐射污染

2、电磁辐射基础

3、电磁辐射防护标准

4、电磁辐射控制技术

(四)考核要求

1、电磁辐射污染

⑴识记:电磁辐射污染源

⑵领会:电磁辐射的危害

⑶简单应用:无

⑷综合应用:无

2、电磁辐射基础

⑴识记:电场、磁场、电磁场与电磁辐射、电磁场的能量、射频电磁场

⑵领会:电场强度、磁场强度

⑶简单应用:无

⑷综合应用:无

3、电磁辐射防护标准

⑴识记:无

⑵领会:电磁辐射相关计算方法

⑶简单应用:无

⑷综合应用:无

4、电磁辐射污染控制技术

⑴识记:电磁辐射防护基本原则、

⑵领会:电磁辐射防护的基本方法、电磁辐射防治技术、高频感应加热设备的屏蔽防护、电力机车辐射的抑制技术。

⑶简单应用:无

⑷综合应用:无

第五章放射性污染及其控制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放射性的概念、危害,了解放射性的基本理论、掌握放射性的防护标准,熟悉放射性污染控制技术的理论和方法。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概述

环境中放射性的来源、辐射的生物效应及其危害。

第二节辐射剂量学基础

辐射剂量学的基本物理量和单位、放射性活度、照射量、吸收剂量、剂量当量、有效剂量当量、集体剂量当量和集体有效剂量、辐射防护的量和概念。

第三节放射性废物与防护标准

放射性废物及其处理途径、放射性废物的来源和分类、环境放射性防护标准、辐射防护一般措施。

第四节放射性废物处理技术

放射性固体废物处理技术、放射性废液的处理技术、放射性废气处理技术。

第五节放射性污染去污技术

去污的定义、化学去污技术、机械去污技术、其他去污新技术。

(三)考核知识点

1、辐射的生物效应

2、辐射剂量基础

3、放射性废物与防护标准

4、放射性废物处理技术

5、放射性去污技术

(四)考核要求

1、辐射的生物效应

⑴识记:辐射的生物效应及其危害

⑵领会:无

⑶简单应用:无

⑷综合应用:无

2、辐射剂量基础

⑴识记:辐射剂量学的基本量和单位

⑵领会:与辐射防护有关的概念

⑶简单应用:无

⑷综合应用:无

3、放射性废物与防护标准

⑴识记:无

⑵领会:放射性废物及其处理途径、放射性废物的来源和分类、辐射防护一般措施。

⑶简单应用:无

⑷综合应用:无

4、放射性废物处理技术

⑴识记:固体技术、减容技术、膜分离和过滤、絮凝沉淀、蒸发、放射性废气处理技术。

⑵领会:无

⑶简单应用:无

⑷综合应用:无

5、放射性去污技术

⑴识记:去污的定义

⑵领会:化学去污技术、机械去污技术

⑶简单应用:无

⑷综合应用:无

第六章热污染及其控制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热污染的概念、危害,了解水体热污染的特点和危害、掌握水体热污染防治的技术,了解热岛效应的成因、影响及防治,了解温室效应的原因和影响,熟悉温室效应的综合防治,了解热污染评价与标准。熟悉热污染控制技术的理论和方法。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概述

热环境、热污染及其类型。

第二节水体热污染

水体热污染的影响、水体热污染的防治。

第三节热岛效应

城市热岛效应的成因、城市热岛效应的影响及防治。

第四节温室效应

温室效应加剧的原因、温室效应的影响、温室效应的综合防治。

第五节热污染评价与标准

水体热污染评价与标准、大气热污染评价与标准。

第六节热污染控制技术

节能技术与设备、生物能技术、二氧化碳固定技术。

(三)考核知识点

1、热污染及其类型

2、水体热污染

3、热岛效应

4、温室效应

5、热污染控制技术

(四)考核要求

1、热污染及其类型

⑴识记:热污染的定义和分类

⑵领会:无

⑶简单应用:无

⑷综合应用:无

2、水体热污染

⑴识记:无

⑵领会:水体热污染的影响、水体热污染的防治

⑶简单应用:无

⑷综合应用:无

3、热岛效应

⑴识记:城市热岛效应的定义

⑵领会:城市热岛效应的成因、城市热岛效应的影响及防治。

⑶简单应用:无

⑷综合应用:无

4、温室效应

⑴识记:无

⑵领会:温室效应加剧的原因、温室效应的影响、温室效应的综合防治

⑶简单应用:无

⑷综合应用:无

5、热污染控制技术

⑴识记:无

⑵领会:节能技术与设备、热泵、热管、隔热材料、空冷技术、生物能技术、二氧化碳固定技术

⑶简单应用:无

⑷综合应用:无

第七章光污染及其控制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光污染的概念、危害,了解光学的基本理论、了解光环境评价与质量标准,熟悉光污染防治技术的理论和方法。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概述

光环境、光源及其类型、光污染及其分类、光污染的危害。

第二节光学基础

光的基本物理量、电光源的基本技术参数。

第三节光环境评价与质量标准

天然光环境的评价、人工光环境的评价。

第四节光污染防治技术

可见光污染防治、红外线紫外线污染防治。

(三)考核知识点

1、光污染及其危害

2、光环境评价与质量标准

3、光污染防治技术

(四)考核要求

1、光污染及其危害

⑴识记:光污染的危害

⑵领会:无

⑶简单应用:无

⑷综合应用:无

2、光环境评价与质量标准

⑴识记:采光系数、采光系数标准、适当的照度水平

⑵领会:

⑶简单应用:无

⑷综合应用:无

3、光污染防治技术

⑴识记:无

⑵领会:直接眩光的限制、反射眩光和光幕反射的限制、红外线、紫外线污染防治。

⑶简单应用:无

⑷综合应用:无



有关说明与实施要求

一、考核的能力层次表述

本大纲在考核目标中,按照“识记”、“领会”、“应用”三个能力层次规定其应达到的能力层次要求。各能力层次为递进等级关系,后者必须建立在前者的基础上,其含义是:

识记:能知道有关的名词、概念、知识的含义,并能正确认识和表述,是低层次的要求。

领会:在识记的基础上,能全面把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能掌握有关概念、原理、方法的区别与联系,是较高层次的要求。

应用:在理解的基础上,能运用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联系学过的多个知识点分析和解决有关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是最高层次的要求。

二、教材

1、指定教材:

《环境噪声控制工程》(2002年),洪宗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暂定)

2、推荐教材:

《物理性污染控制》(2007年版),陈杰瑢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3、参考教材:

《物理污染控制》,高艳玲张继有主编,中国建材出版社,2005年

《环境噪声控制》,李家华主编,冶金工业出版社出版(1995年第1版)。



三、自学方法指导

1、在开始阅读指定教材某一章之前,先翻阅大纲中有关这一章的考核知识点及对知识点的能力层次要求和考核目标,以便在阅读教材时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

2、阅读教材时,要逐段细读,逐句推敲,集中精力,吃透每一个知识点,对基本概念必须深刻理解,对基本理论必须彻底弄清,对基本方法必须牢固掌握。

3、在自学过程中,既要思考问题,也要做好阅读笔记,把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原理、方法等加以整理,这可从中加深对问题的认知、理解和记忆,以利于突出重点,并涵盖整个内容,可以不断提高自学能力。

4、完成书后作业和适当的辅导练习是理解、消化和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提高能力的重要环节,在做练习之前,应认真阅读教材,按考核目标所要求的不同层次,掌握教材内容,在练习过程中对所学知识进行合理的回顾与发挥,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解题时应注意培养逻辑性,针对问题围绕相关知识点进行层次(步骤)分明的论述或推导,明确各层次(步骤)间的逻辑关系。





四、对社会助学的要求

1、应熟知考试大纲对课程提出的总要求和各章的知识点。

2、应掌握各知识点要求达到的能力层次,并深刻理解对各知识点的考核目标。

3、辅导时,应以考试大纲为依据,指定的教材为基础,不要随意增删内容,以免与大纲脱节。

4、辅导时,应对学习方法进行指导,宜提倡“认真阅读教材,刻苦钻研教材,主动争取帮助,依靠自己学通”的方法。

5、辅导时,要注意突出重点,对考生提出的问题,不要有问即答,要积极启发引导。

6、注意对应考者能力的培养,特别是自学能力的培养,要引导学生逐步学会独立学习,在自学过程中善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做出判断,解决问题。

7、要使考生了解试题的难易与能力层次高低两者不完全是一回事,在各个能力层次中会存在着不同难度的试题。

8、助学学时:本课程共2学分,建议总课时36学时,其中助学课时分配如下:

章次 内容 学时 第一章 概论 2 第二章 噪声污染及其控制 10 第三章 振动污染及其控制 5 第四章 电磁辐射污染及其控制 6 第五章 放射性污染及其控制 6 第六章 热污染及其控制 4 第七章 光污染及其控制 3 合计 36

五、关于命题考试的若干规定

1.本大纲各章所提到的内容和考核目标都是考试的内容。试题覆盖到章,适当突出重点章节,加大重点内容的覆盖密度。

2、试卷中对不同能力层次的试题比例大致是:识记为30﹪、理解为40﹪、应用为30﹪

3、试题难易程度应合理:易、较易、较难、难比例为2:3:3:2。

4、每份试卷中,各类考核点所占比例约为:重点占65%,次重点占25%,一般占10%。

5、试题类型一般为: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填空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分析题等。

6.考试方式为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150分钟。采用百分制,60分为及格。

本课程重点章为第二、三、四、五、六等5章。



六、题型示例

(一)单项选择题

1、声功率是声源每秒发出的总能量,随离开声源的距离增加而()

A、变大B、变小C、先变大后变小D、与距离无关



(二)多项选择题

1、隔声组合体的隔声量由每个构件的()决定。

A、面积的大小B、面密度C、隔声量D、吸声材料



(三)填空题

1、室内声场中所听到的声音来自和两个部分。



(四)名词解释

1、声压级



(五)简答题

1、阻性消声器的消声量与哪些因素有关?如何提高其消声量?



(六)论述题

1、多孔性吸声材料主要有哪些种类?其吸声的原理是什么?



(七)计算题

1、在一个教室中原来的背景声音为A声级63dB,有一个放音机在放音乐,其A声级是65dB,则现在的A声级是什么?























13









献花(0)
+1
(本文系mc_eastian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