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04912汽车电子控制技术.doc
2020-07-10 | 阅:  转:  |  分享 
  
湖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考试大纲

课程名称:汽车电子控制课程代号:04912

I课程的目的与任务

一、课程的性质、特点与设置目的

工科《汽车电器与电子控制系统》是一门专业课。随着人们对汽车的动力性、经济性、安全性以及舒适性的要求不断提高,汽车上使用的电器及电子产品不断增加,在汽车上所占的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本课程的设立正是适应这一发展趋势而设立的。

学生通过整车电器系统的学习,了解车上电器总成的基本工作原理,在此基础上,熟悉电器系统,从而能够独立分析解决电器问题,进一步提出电器系统设计中的缺陷并加以改进。

本课程的内容具有较强的实用性,需要学生能够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

1、使学生了解整车电器系统的基本组成及分类。

2、掌握电器总成的基本工作原理。

3、掌握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

4、熟悉分析解决实车运行产生的故障问题。

三、与本专业其它课程的关系

学习本课程前,应具备《汽车构造》、、《电工学》、《模拟与数字电路技术》、《传感测试技术》等课程相关知识。

通过本课程学习,为后续《汽车试验学》、《汽车维修与检测》等课程打下基础,并可以将所学知识在实际工程中得到应用。

II、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绪论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整车电器系统的基本组成及分类,汽车电器系统的特点,现代汽车电子化的发展方向。

二、课程内容

1.汽车电子技术发展

2.汽车电器系统分类

3.汽车电器系统特点

4.汽车电子发展方向及趋势

三、考核知识点

不考核。

四、考核要求

不考核。

汽车供电系统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蓄电池的构造与原理,蓄电池工作原理。掌握蓄电池的作用,蓄电池的工作特性,蓄电池的容量,蓄电池的故障及其排除,蓄电池的充电及充电设备。

了解交流发电机构造,交流发电机工作原理。掌握交流发电机特性,电压调节器结构,交流发电机充电系过压保护原理,能分析交流发电机充电系故障原因。

了解新型车辆供电系统的工作原理。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蓄电池的构造及工作原理

1.蓄电池的组成结构

2.蓄电池充/放电工作过程

3.蓄电池型号定义方法

第二节蓄电池的工作特性及使用与维护

1.蓄电池充/放电工作特性分析

2.蓄电池容量计算

3.蓄电池使用与维护注意事项

第三节新型蓄电池

1.钠硫电池工作原理

2.燃料电池工作原理

3.其它新型电池工作原理

第四节交流发电机构造、工作原理及特性

1.交流发电机构造及组成

2.交流发电机的型号定义

3.交流发电机工作原理

4.交流发电机特性分析

第五节交流发电机的调节器

1.交流发电机调节器的作用

2.调节器的调节原理与调节方法

3.调节器的分类与型号定义方法

4.电子调节器工作过程分析

5.调节器信号电压取样方式

第六节交流发电机及调节器的检修

1.交流发电机检修方法

2.调节器的检修方法

第七节交流发电机充电系统的使用与故障诊断

1.交流发电机及调节器的正确使用

2.充电系统常见故障及其诊断

第八节42V及14V/42V双电压汽车电气系统简介

1.双交流发电机系统

2.单42V交流发电机系统

3.蓄电池组与DC/DC变换器计程车载电气系统

第九节42V集成式ISA/ISG装置简介

三、考核知识点

(一)蓄电池,交流发电机及其调节器的相关概念

1.蓄电池

2.蓄电池容量

3.调节器

4.极化

(二)蓄电池,交流发电机及其调节器构造

1.蓄电池组成结构

(1)极板(2)隔板(3)加液孔盖(4)壳体(5)联条(6)凸筋

2.蓄电池型号

3.交流发电机组成结构

(1)转子(2)定子(3)端盖(4)整流器(5)碳刷

4.调节器组成结构

(1)触点(2)线圈(3)衔铁(4)功率管(5)稳压管

(三)蓄电池,交流发电机及其调节器工作原理分析

1.蓄电池作用

(1)起动供电(2)辅助供电(3)大电容滤波

2.蓄电池工作特性

(1)充电特性(2)放电特性(3)快速充电

3.交流发电机及其调节器工作原理分析

(1)交流发电机空载分析(2)交流发电机负载分析(3)交流发电机外特性分析(4)调节器工作原理分析

(四)新型电池

碱性电池

燃料电池工作原理

锌-空气电池

四、考核要求

(一)识记

1.蓄电池,交流发电机及其调节器构造

(二)领会

1.蓄电池的工作原理。

2.交流发电机及其调节器的工作原理。

(三)简单应用

1.蓄电池起动容量分析

2.蓄电池充放电特性分析

3.对交流发电机及其调节器定压输出分析

4.交流发电机特性图分析

5.脉冲快速充电原理分析

(四)综合应用

1.对车用蓄电池快速充电方法进行实践

2.对交流发电机及其调节器整流输出功率进行计算

五、重点内容

1.本章重点为蓄电池起动容量分析,蓄电池充放电特性分析,对交流发电机及其调节器定压输出分析,脉冲快速充电原理分析。

2.本章难点主要是脉冲快速充电原理分析。



起动机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直流电动机工作原理。掌握串激直流电动机的工作特性,起动机基本参数的确定,直接操纵强制啮合起动机,电磁操纵强制啮合起动机,减速起动机以及起动机的典型故障诊断。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起动机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1.直流电动机结构

2起动机传动机构

3电磁控制机构

4起动机工作特性

第二节起动机基本参数的选择

1.起动功率选择

2起动电源容量确定

第三节典型起动机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1.起动机分类

2电磁操纵强制啮合式起动机

3减速起动机

第四节起动机常见故障和诊断以及试验与调整

1.起动机常见故障和诊断

2起动机的试验与调整

三、考核知识点

(一)起动机的相关概念

1..起动机

2.串激直流电动机

3.单向离合器

4.起动继电器

5.起动传动比

(二)起动机构造

1.直流电动机组成结构

(1)转子(2)定子(3)碳刷(4)壳体(5)换向器(6)端盖

2.传动机构

(1)单向离合器(2)拨叉

3.电磁开关结构

(三)起动机工作原理分析

1.串激直流电动机适合起动

(1)串激直流电动机低速工作特性(2)串激直流电动机机械特性(3)串激直流电动机转矩特性(4)串激直流电动机转速特性

2.起动成功过程

(1)起动继电器工作原理(2)吸拉及保位线圈工作原理(3)直流电动机大电流工作(4)起动过程中点火系统工作过程

3.起动退出过程

(1)吸拉及保位线圈磁场变换(2)电磁开关释放过程(3)复合继电器工作原理

4.起动不力分析

(1)起动机不转分析(2)起动机空转分析(3)起动机电磁开关特性分析(4)起动机试验分析

四、考核要求

(一)识记

1.起动机的概念

2.串激直流电动机

3.起动传动比

(二)领会

1.起动机的工作原理。

2.起动机正常起动后防止超速的工作原理

(1)电气保护措施分析(2)机械单向离合器保护分析

(三)简单应用

1.蓄电池起动容量分析

2.电气起动过程分析

3.起动机正常起动后防止超速分析

4.串激直流电动机特性图分析

(四)综合应用

1.起动机正常起动过程分析

五、重点内容

1.本章重点为起动机的工作原理,起动机的工作过程,起动机正常起动后防止超速的工作原理,蓄电池起动容量分析,电气起动过程分析,起动机正常起动后防止超速分析,串激直流电动机特性图分析,起动传动比选择分析。

2.本章难点主要是串激直流电动机特性图分析,起动传动比选择分析。

点火系统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点火系的要求。掌握传统点火系的组成与工作原理,传统点火系的工作特性,传统点火系的构造,传统点火系的使用与故障诊断,电子点火系及微机控制点火。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传统点火系统

1组成及工作原理

2影响点火高压因素分析

3点火部件构造

第二节普通电子点火系统

1.普通电子点火系统分类

2无触点电子点火

第三节微机控制电子点火系统

1.微机控制点火系统组成

2微机控制点火提前角控制

3微机控制点火控制方法

4微机控制点火控制实例

第四节微机控制无分电器点火系统

1.无分电器同时点火方式

2无分电器单独点火方式

第五节点火系统的使用与检测

1.点火正时调整

2故障检查

三、考核知识点

(一)点火系统的相关概念

1.分电器

2.点火线圈

3.电子点火

4.热型火花塞

(二)点火系统构造

1.传统点火系统组成结构

(1)电源(2)点火锁(3)断电器(4)分电器(5)阻尼线(6)火花塞

2.电子点火系统机构

(1)传感器(2)触点(3)分电器(4)阻尼线(5)火花塞

3.微机控制点火系统机构

(1)传感器(2)输入/输出接口(3)微控制器(4)点火器(5)分电器(6)火花塞

(三)点火系统工作原理分析

1.对点火系统要求

(1)总要求(2)对点火高压要求(3)点火高压适应发动机工况

2.传统点火系统工作过程

(1)触点闭合储能过程(2)触点分开移能过程(3)高压点火过程(4)点火提前角机构补偿

3.电子点火过程

(1)传感器获得点火信号(2)模拟传统点火系统工作过程(3)无触点电子点火

4.微机控制点火系统分析

(1)传感器获得点火信号(2)输入接口对信号转换(3)微机处理器优化点火时刻(4)微机控制点火

四、考核要求

(一)识记

1分电器

2.点火线圈

3.电子点火

4.热型火花塞

(二)领会

1传统点火系统组成结构

2.电子点火系统机构

3.微机控制点火系统机构

4对点火系统要求

5.传统点火系统工作过程

6.电子点火过程

7微机控制点火系统分析

(三)简单应用

1传统点火系统工作过程分析

2电子点火过程分析

3微机控制点火系统分析

4高压产生特性图分析

(四)综合应用

微机控制点火系统组成及点火时刻优化分析

五、重点内容

1.本章重点为传统点火系统工作过程,电子点火过程,微机控制点火系统分析,高压产生特性图分析。

2.本章难点主要是微机控制点火系统组成及点火时刻优化分析。



仪表、照明及信号系统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照明与信号系统分类。掌握前照灯和标识灯,转向信号灯、闪光器,信号灯监控电路。

了解仪表及显示系统分类。掌握仪表系统,指示灯系统,显示系统。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仪表系统

1仪表组成及要求

2车用主要仪表工作原理

第二节照明系统

1照明系统总成分类

2主要照明系统工作原理

第三节指示灯系统

1指示灯系统总成分类

2主要指示灯系统工作原理

第四节电喇叭

1电喇叭结构组成

2电喇叭工作原理

三、考核知识点

(一)仪表、照明及信号的相关概念

1.电磁式电流表

2.动磁式电流表

3.闪光继电器

(二)仪表、照明及信号系统构造

1.仪表系统组成

(1)电流表(2)机油压力表(3)水温表(4)油量表(5)车速里程表(6)发动机转速表

2.照明系统组成

(1)照明灯(2)信号灯

3.信号系统组成

(1)指示信号灯(2)危险报警灯

4.电喇叭

(三)仪表、照明及信号系统工作原理分析

1.仪表系统电源温度补偿

(1)双金属片电源补偿(2)串联温度变化不明显的电阻补偿

2.前照灯工作过程

(1)远光实现方法(2)近光防眩目(3)光线传导均匀

3.闪光器工作过程

(1)电热式闪光器工作(2)电容式闪光器工作(3)晶体管式闪光器工作

4.报警指示系统工作过程

(1)传感器获得需报警指示信号(2)灯光及其它方式指示

5.电喇叭工作过程

(1)电喇叭功率控制(2)电喇叭调整



四、考核要求

(一)识记

1.电磁式电流表

2.动磁式电流表

3.闪光继电器(二)领会

1.仪表系统组成

2.照明系统组成

3.信号系统组成

4.电喇叭

5.仪表系统电源温度补偿

6.前照灯工作过程

7.闪光器工作过程

8.报警指示系统工作过程

9.电喇叭工作过程

(三)简单应用

1.仪表系统电源温度补偿过程分析

2.前照灯工作过程分析

3.闪光器工作过程分析

4.报警指示系统工作过程分析

(四)综合应用

前照灯调整

五、重点内容

1.本章重点为仪表系统电源温度补偿过程分析,前照灯工作过程分析,闪光器工作过程分析,报警指示系统工作过程分析

2.本章难点主要是前照灯调整方法。

附属设备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掌握电动刮水器及其控制电路,喷水器及其控制电路,电动门窗及中控门锁控制,汽车音响等电路原理。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电动刮水器与清洗器

1电动刮水器分类及工作原理

2清洗器工作原理

第二节电动摇窗机

1电动摇窗机的工作原理

2电动摇窗机的控制过程

第三节中央门锁与防盗系统

1中央门锁的工作原理及控制过程

2防盗系统的工作原理及控制过程

第四节汽车音响

1汽车音响特点及发展趋势

2汽车音响组成与原理

三、考核知识点

(一)附属设备的相关概念

1.电动刮水器

2.防盗系统

3.功率放大器

(二)附属设备的系统构造

1.电动刮水器与清洗器系统组成

(1)电动机(2)四杆机构(3)喷水电机

2.电动风窗玻璃系统组成

(1)升降器(2)电子控制电路

3.中央门锁与防盗系统组成

(1)传感器信号采集(2)控制器

4.汽车音响(三)附属设备系统工作原理分析

1.电动刮水器自动复位原理分析

(1)控正极自复位(2)控负极自复位

2.电动刮水器电动机快/慢档转换原理

3.防盗系统工作过程

4.汽车音响特点及发展

(1)汽车音响使用环境(2)汽车音响新技术

四、考核要求

(一)识记

1.电动刮水器

2.防盗系统

3.功率放大器

(二)领会

1.电动刮水器与清洗器系统组成

2.电动风窗玻璃系统组成

3.中央门锁与防盗系统组成

4.电动刮水器自动复位原理分析

5.电动刮水器电动机快/慢档转换原理

6.防盗系统工作过程

7.汽车音响特点及发展

(三)简单应用

1.电动刮水器自动复位原理分析

2.电动刮水器电动机快/慢档转换原理

3.防盗系统工作过程分析

(四)综合应用

五、重点内容

1.本章重点为电动刮水器自动复位原理分析,电动刮水器电动机快/慢档转换原理,防盗系统工作过程分析。

2.本章难点主要是电动刮水器自动复位原理。

汽车电器设备总线路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汽车电气线路组成,掌握汽车电气线路分析方法,线束设计规则。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汽车电器设备线路分析

1汽车电器设备线路特点

2汽车电器设备线路类型

3汽车电器设备线路原理图组成与分析

第二节汽车电器系统的导线和线束

1汽车电器设备线路导线特点

2汽车电器设备线路线束

第三节汽车总线路图应用实例

三、考核知识点

(一)汽车电器设备的线路分析相关概念

1.单线制

2.线束原理图

3.线束图

(二)汽车电器设备的线路分析

1.汽车电器设备线路特点

(1)低压(2)直流(3)负极搭铁(4)单线制

2.汽车电器设备线路类型

(1)电气线路图(2)线路原理图(3)线束外形图

3.汽车电器设备线路原理图组成与分析

(1)主要电气总成线路图(2)主要电气总成线路分析

4.导线及线束

(1)导线特点描述(2)线束特点描述

四、考核要求

(一)识记

1.单线制

2.线束原理图

3.线束图

(二)领会

1.汽车电器设备线路特点

2.汽车电器设备线路类型

3.汽车电器设备线路原理图组成与分析

4.导线及线束

(三)简单应用

汽车电器设备线路原理图组成与分析

(四)综合应用

五、重点内容

1.本章重点为汽车电器设备线路特点,汽车电器设备线路类型,汽车电器设备线路原理图组成与分析,导线及线束。

2.本章难点主要是汽车电器设备线路原理图分析。

发动机综合控制系统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汽车发动机控制分类。掌握发动机控制原理,发动机电控工况控制的基本思想以及相关控制策略的实现,发动机电控参数的采集等。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电控汽油喷射系统的分类

1.分类

2不同方式的控制

第二节发动机电控汽油喷射系统组成和工作原理

1.空气及燃油供给系统

2控制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

第三节发动机怠速控制

1.怠速控制系统组成

2怠速控制系统机构及控制

第四节发动机排放控制

1.排放控制分类

2排放控制工作原理

第五节燃油喷射系统实例

第六节气体燃料发动机及其电子控制

1.气体燃料性质

2不同燃料发动机特性

第七节发动机常见故障的自诊断与安全保障

1.自诊断系统工作原理

2自诊断系统显示与保障

第八节发动机电控系统教学试验

三、考核知识点

(一)发动机控制相关概念

1.电控燃油喷射

2.电控点火装置

3.爆燃

(二)发动机控制的系统构造

1.电控汽油喷射系统组成

(1)传感器(2)输入输出接口(3)微控制器单元(4)执行机构

(三)发动机电控系统工作原理分析

1.电控汽油喷射系统原理分析

(1)喷油压力控制(2)进气控制(3)喷油提前角控制(4)喷油量控制

2.电控汽油喷射系统原理图

四、考核要求

(一)识记

1.电控燃油喷射

2.电控点火装置

3.爆燃

(二)领会

1.电控汽油喷射系统组成

2.气体燃料发动机系统组成

3.发动机常见故障的自诊断与安全保障

4.发动机电控系统教学试验

5.电控汽油喷射系统原理分析

6.电控汽油喷射系统原理图

7.气体燃料发动机系统原理分析

8.发动机电控系统自诊断原理分析

(三)简单应用

1.电控汽油喷射系统原理分析

2.电控汽油喷射系统原理图

3.气体燃料发动机系统原理分析

(四)综合应用

1.电控汽油喷射系统原理分析

2.气体燃料发动机系统原理分析

五、重点内容

1.本章重点为电控汽油喷射系统组成,气体燃料发动机系统组成,发动机常见故障的自诊断与安全保障,发动机电控系统教学试验,电控汽油喷射系统原理分析,电控汽油喷射系统原理图,气体燃料发动机系统原理分析,发动机电控系统自诊断原理分析。

2.本章难点主要是发动机电控系统自诊断原理分析。

汽车自动变速器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汽车自动变速器分类。掌握自动变速器电子控制原理,机械机构的组成以及使用维修等。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自动变速器的组成与工作原理

1.自动变速器的分类

2自动变速器的组成与工作原理

第二节自动变速器行星齿轮系统

1.行星齿轮变速原理

2行星齿轮执行机构

3行星齿轮式自动变速器

第三节自动变速器的液压控制系统

1.液压控制系统的组成

2液压控制系统主要工作元件

3自动换挡规律

第四节自动变速器的电子控制系统

1.电子控制系统组成

2电子控制系统主要工作元件

第五节自动变速器的使用、故障自诊断与试验

1.自动变速器的使用

2自动变速器的故障自诊断与试验

三、考核知识点

(一)自动变速器相关概念

1.自动变速器

2.行星齿轮

(二)自动变速器系统构造

1.自动变速器系统组成

(1)传感器参数测量(2)换挡执行机构(3)换档控制单元

2.行星齿轮系统组成

(1)执行机构(2)传动机构

3.液压控制系统的组成

(1)液压油供给(2)油压调节

4.电子控制系统组成

(1)传感器参数测量(2)电机换挡执行机构(3)换档控制单元

(三)自动变速器系统工作原理分析

1.自动变速器系统工作原理分析

2.行星齿轮系统原理分析

(1)变速原理分析(2)速度传动分析(3)自由转动

3.液压控制系统原理分析

4.电子控制系统分析

四、考核要求

(一)识记

1.自动变速器

2.行星齿轮

3.电磁阀

(二)领会

1.自动变速器系统组成

2.行星齿轮系统组成

3.液压控制系统的组成

4.电子控制系统组成

5.自动变速器系统工作原理分析

6.行星齿轮系统原理分析

7.液压控制系统原理分析

8.电子控制系统分析

(三)简单应用

1.自动变速器系统工作原理分析

2.行星齿轮系统原理分析

3.液压控制系统原理分析

4.电子控制系统分析

(四)综合应用

1.行星齿轮系统原理分析

2.液压控制系统原理分析

五、重点内容

1.本章重点为自动变速器系统工作原理分析,行星齿轮系统原理分析,液压控制系统原理分析,电子控制系统分析,自动变速器系统故障诊断

2.本章难点主要是行星齿轮系统原理分析。



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汽车电动助力转向分类掌握电动助力转向电子控制原理,机构组成以及使用维修等。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1.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结构组成

2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工作原理

第三节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简单模型与运动特性

1.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简单模型

2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特性分析

第四节电动助力转向的控制方法

1.电动助力转向控制原理

2电动助力转向控制策略

3电动助力转向控制逻辑

第五节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实例

第六节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性能台架试验

三、考核知识点

(一)电动助力转向相关概念

1.转向灵敏性

2.回正

3.阻尼控制

(二)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构造

1.液压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组成

(1)传感器参数测量(2)转向系统执行机构(3)液压电动助力转向缺点

2.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组成

(1)电动机(2)离合器(3)传感器参数测量(4)信号变换接口(5)电控单元

四、考核要求

(一)识记

1.转向灵敏性

2.回正

3.阻尼控制

(二)领会

1.液压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组成

2.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组成

(三)简单应用

1.电动助力转向系统

(四)综合应用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五、重点内容

1.本章重点为液压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组成,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组成2.本章难点主要是电动助力转向系统。

汽车行驶安全性控制系统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汽车行驶安全性理论依据。掌握电控制动系统,安全气囊,防撞控制等系统构成及工作原理。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汽车防滑控制系统

1.ABS组成及工作原理

2ASR组成及工作原理

3制动力分配与差速锁的电子控制简介

第二节汽车电子制动系统

1.电子制动系统工作原理

2电子制动系统功能及特点

第三节汽车防/避撞控制系统

第四节安全气囊和安全带

1.安全气囊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

2智能安全带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

第五节汽车行驶记录系统简介

三、考核知识点

(一)行驶安全性相关概念

1.ABS

2.ASR

3.安全气囊

(二)行驶安全性系统构造

1.ABS组成

(1)传感器参数测量(2)制动系统执行机构(3)液压控制系统

2.ASR组成

(1)发动机控制单元(2)电控单元

3安全气囊及安全带系统组成

(1)传感器参数测量(2)执行机构(3)电控单元

(三)行驶安全性系统工作原理分析

1.ABS特性分析

(1)制动阻力(2)滑动摩擦系数(3)滚动摩擦系数(4)滑移率(5)附着系数

2.ASR特性分析

(1)发动机控制(2)驱动轮控制

3安全气囊及安全带特性分析

四、考核要求

(一)识记

1.ABS

2.ASR

3.安全气囊

(二)领会

1.ABS组成

2.ASR组成

3安全气囊及安全带系统组成

(三)简单应用

1.ABS

2.ASR工作原理

3.安全气囊及安全带

(四)综合应用

行驶安全性系统控制

五、重点内容

1.本章重点为ABS,ASR,安全气囊及安全带。

2.本章难点主要是行驶安全性系统控制分析。

汽车舒适性控制系统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汽车舒适控制理论依据。掌握电控悬架系统构成及工作原理。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汽车电控悬架系统

1.电控悬架系统作用与分类

2电控悬架系统结构及工作原理

第二节汽车环境控制系统

1.智能空调系统

2车内噪声系统

3车内灯光系统

三、考核知识点

不考核

四、考核要求

不考核

汽车局域网络技术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汽车局域网络分类。掌握局域网络系统构成及网络协议。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控制器局域网

1.控制器局域网构成

2CAN控制器与收/发器

第三节CAN协议

1.CAN的分层结构

2不同总线协议的兼容性问题

第四节CAN控制器局域网设计基础

1.系统总体设计框架

2系统软/硬件设计方法

第五节CAN总线在汽车电控系统中的应用实例

三、考核知识点

不考核

四、考核要求

不考核

汽车新型电子控制系统介绍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汽车新型电子控制系统分类及组成。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车载导航系统

第二节整车综合控制系统

第三节汽车稳定性控制系统

第四节汽车电子伺服操纵

第五节数字化革命

三、考核知识点

不考核

四、考核要求

不考核

Ⅲ有关说明及实施要求

(一)关于各章“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中有关提法的说明

识记:要求考生能够识别和记忆本大纲规定的有关知识点的主要内容(如定义、表达式、公式、原则、重要结论及特征、特点等),并能够根据考核的不同要求,做出正确的表达、选择和判断。

领会:要求考生能够领悟和理解本大纲规定的有关知识点的内涵与外延,熟悉其内容要点和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并能够根据考核的不同要求,做出正确的解释、说明和论述。

简单应用:要求考生能够运用本大纲规定的少量知识点,分析和解决一般应用问题,如简单的计算、绘图和分析、论证等。

综合应用:要求考生能够运用本大纲规定的多个知识点,分析和解决较复杂的应用问题,如计算、绘图和分析、论证等。

(二)关于学习教材与主要参考书《汽车电器与电子技术》孙仁云,付百学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1

《汽车电器与电子控制系统》麻友良,丁卫东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1

自学方法的指导

1.仔细阅读自学考试大纲。自学考试大纲是考生学习汽车学的依据,因此在学习本课程之前应先通读大纲,从而了解课程的主要内容和总要求。自学一遍后,再仔细阅读大纲中各章有关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的内容,以便做到有的放矢,紧紧扣住基本要求进行自学。

2.本课程各章之间内容具有关联性,且各章的内容系统性很强,必须按顺序循序渐进地学习。

3.本课程是汽车维修与检测专业本科段偏重于电学分析的专业课,没有电工学和汽车构造方面知识基础的考生,应首先补上这方面的基础知识。

4.本课程理论性强,实践环节多,自学时要抓住基本概念、基本思路和各种方法的比较,不要陷入数学推导中。要加深对各种定义和公式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5.为加深对基本内容的理解和基本方法的掌握,在复习的基础上要尽可能多做习题。

(四)对社会助学的要求

1.应熟知自学考试大纲中对课程所提出的总体要求、各章的考核要求。

2.应掌握考核要求中的能力层次,并给予正确的指导。

3.助学辅导时,应以指定教材为基础,自学考试大纲为依据,不宜增删内容,以免与大纲脱节。

4.助学辅导时,应注意对学习方法进行指导。引导考生认真阅读教材,深刻理解基本概念,掌握解题方法,避免陷人公式推导中。

5.助学辅导时,要突出重点,通过举例说明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

6.本课程学分,相当于全日制高等学校课内学时;

建议分配如下:课程内容自学时间(小时)1绪论2汽车供电系统3起动机4点火系统5仪表、照明及信号系统6附属设备7汽车电器设备总线路8发动机综合控制系统9汽车自动变速器10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11汽车行驶安全性控制系统12汽车舒适性控制系统13汽车局域网络技术14汽车新型电子控制系统介绍(五)关于命题考试的若干规定

1.本课程采用闭卷考试,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本大纲各章所规定的基本要求、知识点及知识点以下的知识细目,都是考试内容。考试命题覆盖到章,并适当突出重点章节,加大重点内容的覆盖密度。

3.本课程在试卷中对不同能力层次要求的分数比例大致为:识记占20%,领会占20%,简单应用占40%,综合应用占20%。

4.要合理安排试题的难易程度,试题的难易程度可分为:易、较易、较难、难四个等级。每份试卷中不同难度试题的分数比例一般为2:3:3:2。

5.主观性试题与客观性试题的比例大体为6:4。

6.考试时只允许带钢笔、圆珠笔、铅笔、小刀、橡皮、尺子、三角板、计算器。

7.课程考试命题的主要题型为:填空题、名词解释、简答题、问答题、画图说明题等五种。

附录:题型举例

例1填空题

一般汽车电源包括、,其中主要电源为,辅助电源为。

例2名词解释

极化

例3简答题

简述电磁振动电压调节器的调压过程。

例4问答题

脉冲快速充电电流分哪些阶段?指出各阶段的作用。



例5画图说明

画复合继电器的电路原理图,并简述复合继电器的工作过程。

献花(0)
+1
(本文系mc_eastian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