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2020年高考化学模拟冲刺卷(二)答案.docx
2020-07-12 | 阅:  转:  |  分享 
  
2020年高考化学模拟冲刺卷(二)7.【答案】B【解析】徽墨中墨的主要成分是碳,A错误;宣纸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C错误;砚石中含有较多的氧
化铁时,端砚应呈红色,D错误;故答案为B。8.【答案】D【解析】由选项可知1molS8中所含共价键为数目为8NA,32gS8
为0.125mol,所含共价键数目为NA,A正确。H218O和2H2O的相对分子质量均为20,质子数均为10,2g该混合物的物质的
量为0.1mol,含有的质子数为NA,B正确;1mol氧化铜被氢气还原转移电子数为2NA,8g氧化铜为0.1mol,转移电子数为0
.2NA,C正确;标准状况下11.2L氯气物质的量为0.5mol,氯气与水之间是可逆反应,反应不彻底,溶液中Cl?、C1O?和HC
lO的微粒数之和小于NA,D不正确。9.【答案】A【解析】①中没有不饱和键,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B错误;②中苯环和碳碳双
键都是平面结构,②分子中所有原子可能共面,C错误;不饱和碳原子上的氢原子,在一定条件下也能发生取代反应,采用定一移一的方法如图分析
,③的二氯代物有:,,其二氯代物共6种,D错误;故选A。10.【答案】D【解析】海水溶液为弱碱性,发生吸氧腐蚀,A正确;在乙处,
海水与氧气接触,与Fe最易形成原电池,发生的吸氧腐蚀的程度最大,生成铁锈最多,B正确;铁腐蚀时作负极失电子生成亚铁离子,电极反应式
:Fe-2e?=Fe2+,C正确;将铁闸与石墨相连,铁比碳活泼,铁作负极失电子,可以加快海水对铁闸的腐蚀,故D错误;答案选D。11
.【答案】C【解析】由W、X、Y、Z为同一短周期元素,Z的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X核外电子数的一半可知,Z为Cl、X为Si,由化合价
代数和为0可知,Y元素化合价为-3价,则Y为P元素;由W的电荷数可知,W为Na元素。氯化钠为强酸强碱盐,水溶液呈中性,A错误;同周
期元素从左到右,非金属性依次增强,则非金属性的强弱顺序为Cl>S>P,B错误;P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为磷酸,磷酸是三元中强
酸,C正确;新化合物中P元素化合价为-3价,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故D错误。故选C。12.【答案】A【解析】由图示可知,呼气时进去
的是CH3CH2OH出来的是CH3COOH,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H3CH2OH-4e?+H2O=CH3COOH+4H+,A错误;氧
气由正极通入,酸性条件下生成H2O,B正确;电流由正极流向负极,C正确;酒精含量高,转移的电子数多,电流大,D正确。答案选A。13
.【答案】C【解析】A.若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为10mL,NaOH与H2A反应恰好生成NaHA,HA?可以电离也可以水解。HA
?的电离平衡常数K2=5.0×10?7,HA?的水解平衡常数,HA?的电离能力大于水解,则NaHA溶液显酸性,会抑制水的电离,则水
电离c(OH?)<10?7mol·L?1。c点水电离出来的c(OH?)最大,则溶液中只有盐,溶质只有Na2A,V2=20mL。A错
误;B.a点为1mol·L?1的H2A,该二元酸电离程度较小,则c(H+)≈c(HA?),c(H2A)≈1mol·L?1,可求得c
(H+)≈0.01mol·L?1,pH=2,B错误;C.c点酸碱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正盐,则溶液中溶质为Na2A,A2?水解,A2?+
H2OHA?+OH?,溶液中c(OH?)≈c(HA?),水解较为微弱,则c(A2?)≈0.5mol/L,A2?的水解平衡常数,又,
可得,可求得c(OH?)≈10?4mol·L?1,溶液中的OH?均来自会水的电离,水电离出来的OH?和水电离出来的H+相等,则c点
溶液水电离出来的c水(H+)≈10?4mol·L?1,C正确;D.a点溶液为酸性,c点溶液为碱性,溶液从酸性转化到碱性过程中会有某
处溶液为中性,其水电离出的c(OH?)=10?7mol·L?1,则b点溶液为中性。d点溶液为在c点溶液的基础上再加入NaOH溶液,
则d点溶液为碱性,D错误。26.【答案】(1)取代反应(直形)冷凝管正丁醇防暴沸或防止反应液剧烈沸腾135提高正丁醚的产
率或正丁醇的转化率分水器中水的量(或有机物的液面)不再变化正丁醇【解析】(1)根据反应方程式2C4H9OHC4H9OC4H
9+H2O,分析得到制备正丁醚的反应类型是取代反应,根据图中装置得出仪器a的名称是(直形)冷凝管;(2)步骤①中药品的添加顺序是,
根据溶液的稀释,密度大的加到密度小的液体中,因此先加正丁醇,烧瓶中是液体与液体加热,因此沸石的作用是防暴沸或防止反应液剧烈沸腾;(
3)根据题中信息,生成副反应在温度大于135℃,因此步骤②中为减少副反应,加热温度应不超过135℃为宜。该反应是可逆反应,分离出水
,有利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因此使用水分离器不断分离出水的目的是提高正丁醚的产率或正丁醇的转化率。水分离器中水的量不断增加,当水
分离器中水量不再增加时或则有机物的量不再变化时,表明反应完成,即可停止实验;(4)根据题中信息正丁醇易溶于50%硫酸,正丁醚微溶于
50%硫酸,因此步骤③中用50%硫酸洗涤的目的是为了除去正丁醇。根据2C4H9OHC4H9OC4H9+H2O理论得到C4H9OC4
H9物质的量为0.17mol,则正丁醚的产率为。27.【答案】(1)温度过高会加速氨的挥发适当延长浸取时间或者将滤渣再次浸取
AgCl+2NH3·H2O=[Ag(NH3)2]++Cl?+2H2O(2)4[Ag(NH3)2]++N2H4·H2O=4Ag↓+N
2↑+4NH+4NH3↑+H2O(3)0.15(4)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5)②③【解析】(1)氨气易挥发,温度过高
会加速氨的挥发,造成原料的浪费;在氨水浓度、固液质量比和温度均一定时,为提高银的浸取率还可适当延长浸取时间或者将滤渣再次浸取;根据
流程可知反应物为AgCl和氨水,所以离子方程式为:AgCl+2NH3·H2O=[Ag(NH3)2]++Cl?+2H2O;(2)反应
②中Ag+被还原成Ag,N2H4·H2O被氧化为N2,同时有氨气生成,根据电子守恒和元素守恒可得方程式为:4[Ag(NH3)2]+
+N2H4·H2O=4Ag↓+N2↑+4NH+4NH3↑+H2O;(3)10.8gAg的物质的量为0.1mol,则生成的n(Ag
NO3)=0.1mol,设生成的n(NO)=n(NO2)=x,根据电子守恒可知x+3x=0.1mol,所以x=0.025mol,则
根据氮元素守恒可知消耗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为0.1mol+0.025mol+0.025mol=0.15mol;(4)从溶液中获取晶体一
般需要经过: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等操作;(5)步骤①的反应没有化合价变化不属于氧化还原;步骤②中Ag元素化合价降低
,N元素化合价升高,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步骤③中硝酸将银单质氧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步骤④为蒸发结晶过程,没有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不属
于氧化还原反应,综上所述属于氧化还原的为②③。28.【答案】(1)2mol6FeO+CO22Fe3O4+CH2O<防止酸
雨的发生8SO2+2H2O+Cu2+4H++SO+Cu【解析】(1)①反应2Fe3O46FeO+O2↑中O元素化合价由-
2价升高到0价,由方程式可知,2molFe3O4参加反应,生成1mol氧气,转移4mol电子,则每分解lmolFe3O4转移电
子的物质的量为2mol;②由示意图可知,重整系统中CO2和FeO反应生成Fe3O4和C,反应的方程式为6FeO+CO22Fe3O4
+C;(2)①随着温度升高,氢气的物质的量逐渐增多,因氢气为反应物,则另一条逐渐增多的曲线为CO2,由计量数关系可知b为水,c为C
2H4的变化曲线;②由曲线变化可知随着温度升高,氢气的物质的量逐渐增多,说明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则正反应放热,ΔH<0;(3)①
脱硫可以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量,防止酸雨的发生;每吸收标准状况下11.2LSO2,被SO2还原的O2的质量为m,根据反应:解得m=
8g;②分析图中电解装置,可知左边石墨是电解池的阳极,右边是阴极;阳极放电的物质是二氧化硫,失去电子生成硫酸根离子,电极反应式:S
O2-2e?+2H2O=SO+4H+;阴极放电的物质是铜离子,得到电子被还原成单质铜,电极反应式:Cu2++2e?=Cu;将上述两
电极的电极反应式相加得:SO2+2H2O+Cu2+4H++SO+Cu。35.【答案】(1)1s22s22p63s1或[Ne]3s
1ClH2S分子间不存在氢键,H2O分子间存在氢键平面三角形Na+配位键[Cu(NH3)4]2+【解析】A基态原子L层
中p轨道电子数是s轨道电子数的2倍,s轨道上有两个电子,则p轨道上有4个电子,所以A的核外电子数为8,是氧元素;B的序数比A大且是
同周期元素中最活泼的金属元素,所以B为第三周期的钠元素;因为C的序数比A大,所以C和A形成的引起酸雨的主要大气污染物之一的化合物是
二氧化硫,则C是硫元素;D的序数比C大,且为主族元素,所以D是氯元素;E是一种过渡元素,E的基态原子4s轨道半充满和3d轨道全充满
,则E的核外电子数是29,为铜元素。(1)由分析可知,B是钠元素,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是1s22s22p63s1或[Ne]3s1,
根据元素周期律,同一周期从左到右电负性逐渐增大,所以电负性较大的是Cl;(2)非金属元素氢化物的沸点与氢键有关,因为H2S分子间不
存在氢键,H2O分子间存在氢键所以硫化氢的沸点低于与其组成相似的水的沸点;(3)C与A形成的CA3分子SO3,SO3分子中有3个σ
键,孤电子对数为=0,则空间构型为平面三角形,故答案为:平面三角形;(4)白球占有顶点和面心,因此白球的个数为,黑球位于体心,有8
个,因此个数比为1∶2,此物质的分子式为Na2O,因此黑球是Na+;(5)在过量的氨水中,铜离子能提供空轨道,氨气分子中的氮原子提
供孤电子对,形成配位键,所以铜离子与氨分子通过配位键能形成[Cu(NH3)4]2+,故答案为:配位键;[Cu(NH3)4]2+。3
6.【答案】(1)2,3-二甲基-1,3丁二烯氧化反应浓氢溴酸+CH3CH2OH+H2O羟基、醛基12【解析】A到B发
生信息①的反应,B到C发生信息②反应,且只有一种产物,则B结构对称,根据C的结构简式可知B中有两个碳碳双键上的碳原子连接甲基,则B
应为,则A为,C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D。(1)A为,根据烷烃的系统命名法规则可知其名称应为:2,3-二甲基-1,3丁二烯;(2)
B到C的过程为酸性高锰酸钾氧化碳碳双键的过程,所以为氧化反应;(3)根据G和H的结构可知该过程中羟基被溴原子取代,所需试剂为浓氢溴
酸;(4)反应③为C与乙醇的酯化反应,方程式为:+CH3CH2OH+H2O;(5)根据F的结构简式可知其官能团为羟基、醛基;(6)
化合物M是D的同分异构体,且满足:①1molM与足量的NaHCO3溶液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22.4L(标准状态下),即生成1m
ol二氧化碳,说明1molM中含有1mol羧基;②0.5molM与足量银氨溶液反应,生成108g即1molAg固体,说明0.5molM含0.5mol醛基;除去羧基和醛基还有4个碳原子,有两种排列方式:和,先固定羧基有4种方式,再固定醛基,则有(数字表示醛基的位置):、、、,共有4+4+3+1=12种同分异构体,其中核磁共振氢谱为4组峰且峰面积比为6∶2∶1∶1的结构简式为:;(7)根据观察可知目标产物的结构与W的结构相似,合成W需要I,合成I需要发生类似D与H的反应,原料即为D,则还需类似G的物质,乙醇可以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乙烯,乙烯和溴加成可以生成二溴乙烷,其结构与G类似,所以合成路线为:。金太阳教学平台fuwu.jtyedu.com
献花(0)
+1
(本文系AiChemi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