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2006年湖北省高中化学竞赛初赛试题 旧人教[整理].doc
2020-07-12 | 阅:  转:  |  分享 
  
2006年湖北省高中化学竞赛初赛试题

★试卷满分:150分,竞赛时间:150分钟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部分)

★允许使用非编程计算器、直尺等文具

★请将报名号、姓名、性别、学校、年级等用工整字迹填写在空格内



相对原子量表

第I卷(选择题,共72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8小题,每小题4分,共72分,每小题1—2个选项符合题意。若双选题,只选一个选项且正确,给2分,选错为零分)

1、2005年11月13日,吉林石化公司双苯厂发生爆炸事件,使大量的苯胺及其生产原料(苯、硝基苯等)进入松花江,造成松花江水体严重污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进入水体的硝基苯会浮在水面上,进入水体的苯会溶于水,造成鱼类大量中毒死亡。

B.工业上用硝基苯制取苯胺是氧化反应。

C.苯和硝基苯的混合物可通过分液的方法将其分离。

D.自来水厂对上述受污染的江水进行净化处理,经济有效的方法是用活性炭吸附有毒物质。

2、俄罗斯科学家在利用回旋加速器进行的实验中,用含20个质子的钙元素的同位素反复轰击含95个质子的镅元素,结果4次成功制成4个第115号元素的原子。这4个原子在生成数微秒后衰变成第113号元素。前者的一种核素为288115X。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115号元素衰变成113号元素是物理变化B.核素288115X的中子数为173

C.113号元素最高正价为+3D.115号与113号元素的原子质量比为115:113

3、用即热饭盒盛装食物,可以得到热烘烘的饭菜。原因是即热饭盒的底部装入了混有镁、铝粉末的高密度聚乙烯,进行简单操作后,水和镁就会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放出热量可使食物变热。其中铁可能是

A.一种反应物B.催化剂C.起导热作用D.增大镁与水分子的接触机会

4、某元素一个原子的质量为ag,一个12C原子的质量为bg,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下列表示该原子相对原子质量的式子中正确的有

A.a/NAB.aNAC.12a/bD.12b/a

5、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向沸水中滴加饱和的氯化铁溶液Fe3++3H2O==Fe(OH)3↓+3H+

B.纯碱溶液中边振荡边滴加盐酸CO32-+2H+===H2O+CO2↑

C.淀粉碘化钾试纸在潮湿空气中变蓝4I-+O2+2H2O===2I2+4OH—

D.将SO2气体通入漂白粉溶液中Ca2++2ClO-+SO2+H2O==CaCO3↓+2HClO

6、在一定条件下,RO32—与R2—发生反应:RO32—+2R2—+6H+==3R+2H2O,下列关于R元素的叙述中,一定正确的是

A.R元素的最外电子层上有4个电子B.RO32—中的R只能被还原

C.R的单质可能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D.H3RO3一定是强酸

7、在25℃时饱和氢氧化镁溶液的pH为11(设溶液密度为1g/cm3),它的溶解度为:

A.5×10—4克B.2.9×10—3克C.1.45×10—3克D.5.8×10—2克

8、X和Y均为短周期元素,已知aXn—比bXm+多两个电子层,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5B.X只能位于第三周期

C.a+n—b+m==10或16D.Y不可能位于第二周期

9、下列铵盐的热稳定性由强到弱排列正确的是

A.NH4I>NH4Br>NH4Cl>NH4FB.NH4F>NH4Cl>NH4Br>NH4I

C.NH4I>NH4F>NH4Cl>NH4BrD.NH4F>NH4I>NH4Br>NH4Cl

10、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氟的含氧酸不可能存在,但是自1971年两位美国科学家斯图查尔和阿佩里曼成功地合成次氟酸后,这种观点强烈的动摇了。他们在0℃以下将氟气从细冰上面通过,得到了毫克量的次氟酸。已知次氟酸的分子组成与次氯酸相似,且次氟酸与热水剧烈反应,生成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的物质的溶液。下列说服不正确的是

A.次氟酸分子中原子间以共价键相结合B.次氟酸分解会产生F2

C.次氟酸与热水反应可能有H2O2生成D.次氟酸的酸性可能比次氯酸强

11、组成某蛋白质的氨基酸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28,测得此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5646,由此可推断该蛋白质含有的肽链数和氨基酸个数依次为(假定肽链之间无化学键相连)

A.3和44B.3和51C.2和44D.2和51

12、将铜片和铝片用导线连接后插入盛有浓硝酸的烧杯中组成原电池,此原电池的负极及其电极反应式是

A.Al,Al—3e—===Al3+B.Cu,Cu—2e—===Cu2+

C.Al,2H++2e—===H2↑D.Cu,2H++NO3—+e—==NO2↑+H2O

13、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向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少量的CO2OH—+CO2===HCO3—

B.用氨水吸收少量SO22NH3+H2O+SO2===2NH4++SO32—+H2O

C.硝酸铝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Al3++4NH3+2H2O===AlO2—+4NH4+

D.向硫酸铁的酸性溶液中通入足量H2S2Fe3++2H2S===2Fe2++S↓+2H+

14、在有B离子存在的情况下,欲用试剂C来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A离子,下表所加试剂C能够对A离子进行成功检验的是(说明:在实验过程中不允许加热、过滤、萃取等操作)

选项 试剂C A离子 B离子 A HCl、BaCl2 SO42— SO32— B AgNO3 Cl— I— C KSCN Fe2+ Fe3+ D NH3?H20 Al3+ Ag+

15、高温下,超氧化钾晶体呈立方体结构,与NaCl晶体结构相似。晶体中氧的化合价可看作部分为0价,部分为—2价。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晶体中与每个K+距离最近的K+有12个

B.晶体中每个K+周围有8个O2—,每个O2—周围有8个K+

C.超氧化钾的化学式为KO2,每个晶胞含有14个K+和13个O2—

D.晶体中,0价氧原子与—2价氧原子的数目比可看作为3:1

16、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1)用托盘天平称取5.2gNaCl;(2)用50mL量筒量取5.2mL盐酸;(3)用蒸发皿加热KNO3溶液制取KNO3晶体;(4)用100mL容量瓶配制50mL0.1mol?L—1H2SO4溶液;(5)用带玻璃塞的棕色试剂瓶存放浓HNO3;(6)用50mL蒸馏烧瓶加热40mL乙酸乙酯和乙酸的混合液,分离出乙酸乙酯。

A.(2)(3)(5)B.(2)(4)(5)(6)

C.(1)(4)(6)D.(2)(4)(6)

17、已知298K时,2SO2(气)+O2(气)=2SO3(气),△H=—197kJ/mol,在相同温度和压强下,向密闭容器中通入2molSO2和1molO2,达到平衡时反应热为△H1;向另一体积相同的密闭容器中通入1molSO2和1molO2,达到平衡时反应热为△H2,则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A.△H2=△H1/2B.△H2<△H1/2

C.△H2>△H1>—197kJ/molD.△H2=△H1>—197kJ/mol

18、下列各组物质中,无论以何种比例混合,只要二者物质的量之和不变,完全燃烧时消耗氧气的物质的量和生成水的物质的量分别相等的是

A.甲醛和甲酸甲酯B.乙烷和丙醇C.苯和苯甲酸D.乙烯和环丙烷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8分)

二、(本题包括2小题,共22分)

19、(12分)用32%—35%的FeCl3溶液腐蚀印刷线路板的废液中,含有FeCl3、FeCl2和CuCl2。

(1)若用电化学方法使废液再生,则两极上的电极反应分别为:

阴极;阳极。

(2)回收铜的方法为:(分步骤简述)







(3)回收铜以后的溶液如何处理和利用?







(4)以金属Cu、石墨作电极,以浓盐酸、氨水混合溶液作电解质溶液组成原电池,正极有气泡产生,负极有白色固体生成;一段时间后电流减弱,在负极周围滴入几滴浓盐酸后又使电流增大,写出原电池的负极反应和滴入盐酸后的反应。正极反应式;负极反应式;负极区滴加盐酸时的反应方程式。

20、(10分)本世纪是生命科学研究的昌盛时期,科学家研究发现,进入生物体内的氧分子,可接受一个电子转变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进而引发产生一系列自由基。一切需氧生物在其机体内均有一套完整的活性氧系统(抗氧化酶或抗氧化剂),能将活性氧转变为活性较低的物质,机体因此受到保护。人们利用羟胺(NH2OH)氧化的方法可以检测其生物系统中O2—含量,原理是O2—与羟胺反应生成NO2—和一种过氧化物。NO2—在对氨基苯磺酸和α-萘胺作用下,生成粉红的偶氮染体,染体在λ=530nm处有显著吸收,且其吸收值与c(NO2—)成正比,从而可计算出样品中O2—的含量。某实验室用以上方法处理后测得溶液中c(NO2—)=2.500×10—3mol?L—1。

(1)请根据测定原理写出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计算可知该样品中c(O2—)=;

(3)如用羟胺氧化法测定O2—时,将其生成的过氧化物作为检测物,若选用氧化还原法进行定量分析(KMnO4或者K2Cr2O7,任选一种即可)

①请写出其测定原理的反应方程式:

②测定所用的主要玻璃仪器为,通过观察

的现象可确定测定反应是否进行完全。

三、(本题包括3小题,共20分)

21、(4分)水是我们熟悉的物质,每个水分子都能被其他4个水分子包围形成四面体单元,由无数个这样的四面体再通过氢键可相互形成一个庞大的分子晶体——冰。

(1)氢键的形成使冰的密度比水,氢键有方向性和饱和性,故平均每个水分子最多形成个氢键。

(2)实验测得冰中氢键的作用能为18.8kJ?mol—1,而冰的熔化热为5.0kJ?mol—1,说明



22、(6分)物质A的水溶液加热会凝结,其最终水解产物为两性化合物B,B是生命所需的重要组成物质,经质谱分析知B的摩尔质量为89g?mol—1,含氧约为36%(质量分数),经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谱测定可知B中含有两种C—H键和一种N—H键。

(1)A的名称是,B的结构简式为。

(2)25℃时水溶液中B的钠盐与强酸反应结合一个质子的平衡常数为K,则B的钠盐的碱式电力常数Kb的表达式为(水的离子积常数为KW),其共轭酸的酸式电离常数Ka的表达式为。

(3)化合物B与铅盐(II)的水溶液作用可得到C,此反应可以用来解释重金属中毒现象,试写出C的结构式:







23、(10分)主族元素A、B可形成多种二元互化物,如X、Y、Z、W。已知A在X、Y、Z、W中的质量分数分别为56.36%、49.21%、43.66%、39.24%。A有多种同素异形体,其中1种呈四面体型,X、Y、Z、W均可看作这种单质的衍生物。

已知:(1)X中存在1个由B构成的三角形,此三角形平行于由A构成的三角形。

(2)Y中4个B构成1个正方形。

(3)Z可看作去掉了W中的1个B。

(4)W中所有A、B的地位分别等同。

回答:

(1)



(2)酰卤极易与水反应,如:





某高分子化合物(C4H5Cl)n



(1)写出A、E的结构简式:AE。

(2)写出B转化为C的化学方程式:





(3)写出C转化为D的化学方程式:





25、(8分)中国是《日内瓦协定书》缔约国,一贯反对使用化学武器,反对任何形式的化学武器扩散。苯氯乙酮是一种具有荷花香味的有强催泪性的杀伤化学毒剂,它的结构简式为。苯氯乙酮的一种同分异构体有如下转化关系:



请写出:

(1)A、D的结构简式和X的分子式。





A:;D:;X:。

(2)C→D的化学方程式:。







26、(8分)甲醛可与氨反应生成物质A(C6H12N4),A中所有同种原子均处于相同的化学环境,A与浓硝酸作用得B(C3H6N6O6),同时生成甲醛与氨,B中只有一种位置的碳、氢、氧,仅有两种位置的氮。

(1)、请写出A、B的结构简式。





A:;B:。

(2)、请写出甲醛、氨、硝酸生成B的总反应式,若按此比例混合3种反应物反应,则几乎得不到B,试分析其原因。







五、(本题12分)

27、(12分)某化合物中含X、Y、Z三种元素,X为一种金属元素。其组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X:Y:Z==1:2:4。将1.98g该化合物溶于水,滴加适量稀硫酸后,再加入1.12g还原铁粉,恰好完全反应产生Fe2+。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适量的KOH溶液至Fe2+刚好沉淀完全,过滤,将沉淀充分加热后,得到红色Fe2O3粉末2.4g。将滤液在一定条件下蒸干,只能得到一种纯净的不含结晶水的含氧酸盐(非复盐)6.96g。试通过计算推断该化合物的化学式。



































2006年湖北省高中化学竞赛初赛试题(答案)





























































































2006年湖北省高中化学竞赛初赛试题第1页,共8页





H2O



H2O



H2O



H2O



H2O







献花(0)
+1
(本文系AiChemi首藏)